華錄百納的股票市值
㈠ 新上市的股票有哪些
你要知道那個時間段的?
長方照明(創) 20120321 20 21.530 22.020 21.010 21.310 6.550% 6.550%
同有科技(創) 20120321 21 28.800 29.500 27.100 27.100 29.048% 29.048%
雲意電氣(創) 20120321 22 22.910 23.680 22.400 22.500 2.273% 2.273%
聚飛光電(創) 20120319 25 27.700 27.820 25.860 26.350 -4.460% 5.400%
三諾生物(創) 20120319 29 35.500 35.780 33 35.310 1.349% 21.759%
富春通信(創) 20120319 16 21.280 21.470 19.560 19.970 -7.375% 24.813%
漢鼎股份(創) 20120319 18 21.620 21.830 20.100 20.300 -8.764% 12.778%
普邦園林 20120316 30 43 43.370 38.910 40.820 -5.553% 36.067%
信質電機 20120316 16 20.630 20.760 19.050 19.540 -5.100% 22.125%
茂碩電源 20120316 18.500 24.550 25.550 23.730 25.120 3.205% 35.784%
克明面業 20120316 21 25.380 25.630 23.850 24.500 -3.391% 16.667%
三六五網(創) 20120315 34 52.610 52.990 47.160 48 -8.397% 41.176%
利亞德(創) 20120315 16 20 20.010 18.520 19.050 -6.065% 19.063%
藍盾股份(創) 20120315 16 24 24.250 22.320 22.880 -6.345% 43%
中國交建 20120309 5.400 5.860 5.880 5.720 5.810 0 7.593%
京威股份 20120309 20 20.870 20.880 19.930 20.140 -2.658% 0.700%
雪迪龍 20120309 20.510 24.720 24.850 22.300 22.910 -7.322% 11.702%
中泰橋梁 20120309 10.100 15.700 15.880 14.300 14.780 -6.337% 46.337%
藍英裝備(創) 20120308 24.800 31.100 31.100 28.120 28.630 -7.376% 15.444%
博雅生物(創) 20120308 25 39.650 39.950 35.700 37 -6.471% 48%
吳通通訊(創) 20120229 12 22.210 22.390 20.040 20.680 -7.140% 72.333%
卡奴迪路 20120228 27.800 34.310 35.370 34.310 35.320 2.022% 27.050%
中科金財 20120228 22 38.710 39.200 36 37.380 -3.660% 69.909%
吉視傳媒 20120223 7 11.100 11.350 11.010 11.250 0.716% 60.714%
環旭電子 20120220 7.600 16.420 16.420 14.960 15.270 -7.455% 100.921%
萬潤科技 20120217 12 18.200 18.260 17.500 17.900 -0.831% 49.167%
共達電聲 20120217 11 18.880 18.900 17.200 17.780 -5.375% 61.636%
東風股份 20120216 13.200 14.910 14.980 14.500 14.720 -1.075% 11.515%
朗瑪信息(創) 20120216 22.440 51.600 51.600 46.170 46.170 -10% 105.749%
利德曼(創) 20120216 13 16.500 16.500 15.760 15.980 -2.442% 22.923%
榮科科技(創) 20120216 11.110 17.850 17.960 16.850 17.200 -2.605% 54.815%
華錄百納(創) 20120209 45 55.750 56.100 51.600 53.210 -4.436% 18.244%
飛利信(創) 20120201 15 16.800 16.800 15.510 15.830 -4.982% 5.533%
揚子新材 20120119 10.100 14.190 14.250 13.680 14.100 0.142% 39.604%
海思科 20120117 20 18.130 18.380 17.560 18.200 0.497% -9.000%
江南嘉捷 20120116 12.400 11.300 11.340 11.090 11.250 0 -9.274%
國瓷材料(創) 20120113 26 28.170 28.470 27.120 27.460 -2.486% 5.615%
安科瑞(創) 20120113 30 42.810 43.070 39.400 40.990 -4.251% 36.633%
溫州宏豐(創) 20120110 20 27.990 28.100 25.710 26.740 -3.778% 33.700%
蘇交科(創) 20120110 13.300 11.580 11.680 11.390 11.560 0.260% -13.083%
博彥科技 20120106 22 22.680 22.740 21.150 21.910 -2.665% -0.409%
加加食品 20120106 30 22.600 22.840 21.910 22.270 -1.460% -25.767%
利君股份 20120106 25 22.100 22.180 21.570 21.730 -1.137% -13.080%
和晶科技(創) 20111229 15.600 17.090 17.100 16.310 16.640 -1.538% 6.667%
南通鍛壓(創) 20111229 11 10.610 10.710 10.200 10.450 -0.760% -5.000%
金明精機(創) 20111229 25 22.530 22.860 21.600 21.990 -2.742% -12.040%
匯冠股份(創) 20111229 17.200 21.850 22.050 20.800 21.340 -2.423% 24.070%
宏磊股份 20111228 12.800 12.100 12.300 11.900 12.210 1.244% -4.609%
衛星石化 20111228 40 54.500 54.990 53.010 54.960 1.067% 37.400%
佛慈制葯 20111222 16 18.280 18.340 17.530 18.180 0.553% 13.625%
青青稞酒 20111222 16 25.080 25.280 23.600 24.200 -2.694% 51.250%
華宏科技 20111220 27 23.950 23.980 22.710 23.330 -2.548% -13.593%
榮之聯 20111220 25 31.700 31.700 28.890 29.710 -5.862% 18.840%
煙台萬潤 20111220 25 23.150 23.260 22.090 22.660 -2.159% -9.360%
華昌達(創) 20111216 16.560 15.650 15.840 15.280 15.560 -0.256% -6.039%
新華保險 20111216 23.250 30.080 30.280 29.100 29.400 -3.638% 26.452%
東吳證券 20111212 6.500 8.190 8.220 7.890 8.050 -0.494% 23.846%
百圓褲業 20111208 25.800 24.580 24.600 23.620 24.060 -1.756% -6.744%
永高股份 20111208 18 15.610 16.100 15.200 16.090 3.606% -10.611%
雪人股份 20111205 19.800 14.550 14.570 14.300 14.500 0 -26.768%
棒傑股份 20111205 18.100 19.100 19.350 18.500 19.180 0.788% 5.967%
鳳凰傳媒 20111130 8.800 9.250 9.350 9.120 9.250 0.653% 5.114%
安潔科技 20111125 23 31.400 31.860 30.670 31.430 0.096% 36.652%
金安國紀 20111125 11.200 9.590 9.680 9.320 9.520 -0.418% -15.000%
贊宇科技 20111125 36 41.500 41.880 39.190 40.910 -0.944% 13.639%
勤上光電 20111125 24 32.890 33.540 31.270 32.520 -0.154% 35.500%
海聯訊(創) 20111123 23 25.950 25.950 24.910 25.300 -1.518% 10%
道明光學 20111122 23 22.940 23.150 21.970 22.890 0.571% -0.478%
申科股份 20111122 14 14.620 14.780 14.150 14.540 -0.343% 3.857%
三豐智能(創) 20111115 25.500 26.200 26.390 24.780 25.590 -1.954% 0.353%
華西能源 20111111 17 17.020 17.170 16.460 16.830 -0.532% -1.000%
德爾家居 20111111 22 16.500 17.880 16.330 17.880 10.031% -18.727%
八菱科技 20111111 17.110 21.200 21.300 20.300 20.880 -1.370% 22.034%
玉龍股份 20111107 10.800 10.210 10.540 10.180 10.430 1.657% -3.426%
龍生股份 20111103 11.180 15.190 15.300 14.850 15.100 -0.527% 35.063%
宜昌交運 20111103 13 15.050 15.110 14.600 15 0.402% 15.385%
成都路橋 20111103 20 26.300 26.480 24.870 26.160 -2.424% 30.800%
仁智油服 20111103 15 18.900 19.080 18.200 18.700 -1.992% 24.667%
開能環保(創) 20111102 11.500 15.980 16.180 15.390 16.180 1.188% 40.696%
陽光電源(創) 20111102 30.500 26.660 26.840 25.500 26.350 -0.678% -13.607%
梅安森(創) 20111102 26 38.200 38.560 37.100 38.500 0.838% 48.077%
恆立油缸 20111028 23 20.680 20.790 20.080 20.550 -0.146% -10.652%
金達威 20111028 35 38 38.200 36.600 37.350 -1.138% 6.714%
金磊股份 20111028 11.200 16.460 16.750 15.920 16.420 -0.304% 46.607%
和佳股份(創) 20111026 20 24.180 24.210 22.500 23.130 -3.303% 15.650%
紫光華宇(創) 20111026 30.800 41.280 42.280 40.710 41.600 1.217% 35.065%
中國水電 20111018 4.500 4.330 4.420 4.280 4.330 0.932% -3.778%
永大集團 20111018 20 16.850 16.940 16.250 16.820 0.779% -15.900%
亞瑪頓 20111013 38 28.020 28.280 27.100 27.560 -1.148% -27.474%
聯建光電(創) 20111012 20 18.960 19.280 18.010 18.690 -1.424% -6.550%
中威電子(創) 20111012 35 39.500 40.670 38.880 38.880 -10.000% 11.086%
豐林集團 20110929 14 10.380 10.560 10.210 10.510 1.841% -24.929%
巨龍管業 20110929 16.150 18.100 18.400 17.300 18.180 0 12.570%
瑞和股份 20110929 30 24.730 24.740 23.390 24.450 -1.372% -18.500%
大連三壘 20110929 24 23.960 24.080 23.020 23.360 -1.559% -2.667%
長城汽車 20110928 13 13.700 13.880 13.150 13.460 -1.752% 3.538%
興源過濾(創) 20110927 26 29.600 30.440 28.030 29.170 -0.647% 12.192%
爾康制葯(創) 20110927 17.970 21.550 21.550 20.550 21.110 -0.892% 17.474%
萬福生科(創) 20110927 25 25.890 25.970 24 24.690 -4.302% -1.240%
㈡ 影視板塊有哪些股票
中國電影(600977):是影視動漫行業股,公司在北京市懷柔區楊宋鎮鳳翔科技開發區鳳和一園10號。 2020年,公司凈利潤5.56億,凈資產收益率4.83%,每股收益0.2980元。
影視股票其他的還有: 喜臨門,華錄百納,當代文體,捷成股份,華策影視,絲路視覺,ST當代,完美世界,中視傳媒,橫店影視,嘉凱城,歡瑞世紀等。
【拓展資料】
2021年影視概念股:
1.嘉凱城000918:嘉凱城開盤價報3.47元,現漲10.16%,總市值為62.61億元,截止發稿,成交額544.89萬元。
18年7月,全資子公司嘉凱城科技公司擬以股權+債權的協議收購方式,收購北京明星時代影院,此外,嘉凱城科技公司擬以股權+債權的協議收購方式,收購北京文化所持艾美影院,目前公司已擁有自有影城97家,屏幕669塊;18年影視放映收入3166.37萬,佔比1.87%。
2.新文化300336:截止09時52分,新文化報4.35元,漲10.41%,總市值31.85億元。
2014年,公司有意以圍繞優質IP為核心,向傳統影視劇、網路劇、綜藝、游戲等領域進行拓展,力求向綜合傳媒集團升級。公司大IP戰略的合作夥伴——大宇資訊是華人文創的領導者,2015年8月,新文化與安樂公司簽訂電影《軒轅劍》的合作協議,《軒轅劍》是由大宇公司發行的經典角色扮演類游戲。網劇方面,與愛奇藝合推優質IP《明星志願》和《軒轅劍》;電影方面,四季度預計《絕地逃亡》、《絕命反擊》、《十七歲》、《尋找心中的她》等將上映,還將與周星馳和成龍合作多部電影;綜藝方面《今天吃什麼》東方衛視首播日收視第一,《股市天天向上3》仍具厚重的觀眾基礎;游戲方面合資成立仙境網路,打造影游互動的創新體驗模式。
3.文投控股600715:12月22日訊息,文投控股3日內股價上漲2.57%,市值為57.87億元,漲9.97%,最新報3.42元。
影視板塊主要包括影城運營、影視投資製作及發行、娛樂經紀,游戲板塊主要業務包括網頁游戲和移動網路游戲的研發、發行及平台運營。
㈢ 起底「美的系」的資本帝國:依附美的而生,家族坐擁多家上市公司
時間追溯回2020年6月14日晚上17時33分左右,在順德北滘君蘭國際高爾夫生活村A60號別墅中,因為新冠疫情影響,本來都在國外的兒子何劍鋒、兒媳盧德燕以及小孫子都回到了國內。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正在享受難得一聚的家庭之樂。
突然緊家中便闖進了5名陌生男子,其中一人還聲稱自己綁著炸葯。隨後表明了來意,目標就是直接控制何享健,向其索要大量錢財。
然而在犯罪嫌疑人將注意力集中在何享健身上時,何享健的兒子何劍峰臨危不亂,立即跳入別墅旁的河中,一路游泳到對岸,並成功報警。
接到報警後,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三級警力緊急出動,迅速將何家別墅團團包圍,經過12小時漫長的談判,第二天早上5點制服了犯罪嫌疑人,成功解救了79歲的何享健。一生經歷過諸多大風大浪的何老爺子,好在最終虛驚一場,何家全部被安全解救,毫發無傷。
根據事後警方通報中,說明了整件事的起因:主犯李某龍,湛江人,無業且嗜賭,後面心生邪念,想通過綁架順德最有錢的人賺筆「大錢」。於是,他糾集了朋友陳某斯和3位同鄉,約定好拿到巨款之後的分配方案。還通過了數月的精心策劃,並決定於6月14日付諸行動。
這五名犯罪嫌疑人知道何享健有錢,但不知道何享健究竟多有錢。
2020年,何享健家族以1652.7億元的身家雄踞新財富500富人榜第6位,而近7年來,何享健都是中國最富十人中唯一的傳統製造業者。也曾被董明珠視為「最大的敵人」。
凝其一生心血的美的集團,目前市值超4000億元,過去1年就增長了1000億元。2019年美的營收超2700億元,凈利潤253億元,是2015年凈利潤的近2倍。無論是業績還是市值,美的都向資本市場展現了製造業巨頭的強勁增長力。何享健的主要財富來源於持有31.07%的美的集團股份。
作為與格力比肩的白電巨頭,美的集團仍牢牢掌握在以何享健為實控人的美的控股手中。何享健是美的集團和何氏家族的靈魂人物。而何享健的獨子何劍鋒、兒媳盧德燕,兩女何倩興、何倩娥則是這個家族的左膀右臂。
在早年完成簡單並購後,輕車熟路的何享健開始在上市公司中大施拳腳。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何享健家族成員一共控制著8家上市公司,其中A股6家,有1家新三板公司,港股1家,還有德國1家,還曾參股10餘家金融機構。
此外,萬東醫療(600055.SH)在今年2月披露將被美的集團收購,目前已經出具權益變動報告書,意味著也已經被何享健家族收入囊中。
一個以何享健為核心,涵蓋製造、 汽車 、醫療、地產、文化、環保、影視、金融和新能源等的資本版圖已蔚然呈現,並在不斷的發展擴張中……
一位美的集團員工曾透露,何享健除了美的集團的年會晚宴,平時極少出現在公司。美的集團員工曾對媒體這樣描述晚宴上的何享健:「老闆很隨和、很安靜、愛微笑,就像一個鄰家老先生一樣。」不過即便如此,這絲毫沒有影響他作為美的集團靈魂人物的角色。
1968年5月,何享健集資5000元,在老家順德創辦了「北街辦塑料生產組」,1980年開始製造風扇,進入家電行業,次年注冊了「美的」商標。1992年推動美的進行股份制改造。
美的電器於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了中國第一家由鄉鎮企業改組而成的上市公司,市值18億元。收入從1993年的4.87億增長到1996年的25億,發展可謂飛速。
2001年完成了公司高層經理人股權收購,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在剛上市的幾年,美的電器仍然專注於做實業,2007年美的資本化路線初現端倪,引入了知名投行高盛作為二股東。
何享健在2012年8月26日卸任美的集團董事長,現任美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廣東省和的慈善基金會榮譽主席。交棒職業經理人方洪波。美的也開始進入職業經理人時代。
方洪波上任後,以「壯士斷腕」般的姿態,推行了「暴風驟雨」的改革。其第一件大事就是完成了美的集團換股吸收合並美的電器整體上市,讓美的成為了A股家電龍頭。2016年~2017年,美的迎來高光時刻,市值多次沖到深市第一的位置。
不過,無論「交班」與否,何享健從未停下擴張的腳步。美的集團於2017年開啟了並購擴張之路。美的集團公告顯示,2017年1月6日美的集團以292億元收購了德國上市的工業機器人庫卡公司(KU2.DF),其中何享健以94.55%間接控股。
恆大、寶能等地產、保險業巨頭痴迷跨界造車,美的也沒有放棄湊這個「熱鬧」。2020年,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以7.4億元價格收購了 汽車 行業的合康新能(300048.SZ)。何享健持股23.73% ,成為了實控人。美的集團對外表示,合康新能在節能環保、新能源 汽車 等業務方面的業務布局,將會增加美的集團業務的多元性。
今年2月,美的集團公告將收購萬東醫療29.09%的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
當然,美的擴張的腳步還在繼續。美的創新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半導體和智能設備公司樂鑫 科技 (688018.SH)1.13%的股份,美的集團持有機器人製造公司埃夫特-U(688165.SH)9.1%股份;美的智能 科技 產業投資基金管理中心持有產業物聯網公司有方 科技 (688159.SH)2.18%股份。
然而,美的投資主導的多元化發展策略也備受考驗。292億元收購的庫卡機器人,目前市值僅為16.67億歐元(摺合人民幣128.86億元,匯率7.73)。
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對野馬 財經 表示,美的多元化步子邁得太大,都是非相關多元化,連一些小公司也收購,像菱王電梯這樣的三線品牌,這個和美的地產業務還有一定的協同。但收購過來大量非相關業務,沒有專業人士打理,還佔用主業的發展資源,這樣的多元化很危險。 歷史 上像小天鵝、澳柯瑪、春蘭等企業,都是由於多元化擴張拖垮主業。
家族二代中游泳救父的美的「太子」——何劍峰選擇不接班。但是,大家要知道其家族財富主要來自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廣為人知的美的集團。而另一部分則是由何享健之子何劍鋒所掌控的盈峰系。所以看似何劍鋒是另創一番事業,但其發展依舊和美的保持著密切的聯系。
何劍鋒出生於1967年,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27歲就開始自立門戶,最初干起了父親的老本行。
1994年,何劍鋒在順德成立公司,為美的貼牌生產電飯煲、電磁爐等起家。2002年,成立了盈峰控股,業務涵蓋風扇、電暖器、電飯煲等。
然而,何劍峰很快意識到他的長項不在於做實業。何劍鋒在2004年套現了將近七千萬,就是通過將自己旗下兩家公司賣給美的電器所賺取的。
2006年,美的集團和中山市佳域投資有限公司將ST上風(000967.SZ)部分股權轉讓給了何劍峰,一分錢沒賺,讓何劍峰成了上市公司控制人。終歸,何劍鋒還是沾了美的的光。
據悉,何劍鋒早已開始醞釀自己在投資領域的收購計劃。2008年,何劍鋒調整了公司的發展戰略,將公司名字改為「廣東盈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宣告了廣東盈峰從實業公司向投資公司的徹底轉型。
2016年3月,上風高科更名為盈峰環境。何劍峰開始有了第一家上市平台——盈峰環境。
何劍峰在2018年3月,斥資18億入主影視公司華錄百納(300291.SZ),個人持股4.45%,通過盈峰控股和關聯公司合計持有17.55%股份,何劍峰總計持股34.1%,為最終受益人。
其中何劍鋒控股的盈峰環境、華錄百納,主要高管都來自美的舊部,比如方剛、陳建武、張靜萍、鄺廣雄,且方剛曾同時擔任盈峰環境、華錄百納的董事長,鄺廣雄也曾同時擔任兩家公司董事。
盈峰環境在2020年5月出示公告,擬推動旗下風機產業上市。估計何劍峰很快迎來第3家上市公司。
之後,在何劍鋒的帶領下,盈峰控股一路高歌。盈峰控股旗下的盈峰資本布局了AI、機器人賽道。盈峰資本分別投資商湯 科技 4.1億美元(摺合人民幣26.84億元)、酷哇機器人1.35億元,還投資了雲知聲、雲鯨智能等AI領域的獨角獸。
伴隨著科創板的開閘,曠視等AI企業上市潮來襲,何享健家族的「上市公司俱樂部」也將迎來更多的玩家。
與此同時,何氏父子聯合行動,悄然控制了眾多金融機構,並大有收獲。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目前盈峰資本管理規模在100億元以上,旗下基金共43隻。
2015年7月,何劍鋒捲入了「做空」傳聞,二級市場私募布局曝光。在這場「做空中國」風波中,滬深交易所34個賬戶被限制交易。盈峰資本4隻量化對沖基金賬戶名列其中。
易方達基金的並列第一大股東是盈峰控股,持股佔22.65%;同時也是廣東省民營企業聯合投資平台——粵民投發起人之一。根據天眼查顯示,盈峰控股旗下擁有4隻基金,全都屬於商業服務行業,其對外投資基金就高達19隻。
另外,有著順德「金庫」之稱的順德農商行也被何劍鋒攜手美的入股了。目前該銀行正在准備IPO,《招股書》顯示,第二和第五大股東為美的集團、美的財務公司,何劍鋒個人持股0.02%,三者合計持股9.71%,大大超過了誠順資產和廣東萬和集團在內的股東。
除了上述金融機構之外,據《第一 財經 日報》於2015年8月刊發《美的少東家捲入做空疑雲》一文, 當時何享健父子還參股了金鷹基金、江蘇銀行、湖北銀行、江西樟樹順銀村鎮銀行、豐城順銀村鎮銀行、浙江上虞農村合作銀行,以及開源證券。
像何氏父子這樣「一代做實業、二代搞金融」的例子並不少見,比如合生創展的朱孟依和女兒朱桔榕。
經業內人士分析,「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宏觀環境等不一樣了,實業沒有以前那麼好乾,轉向金融等新經濟領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中國財富市場才剛剛開始,公眾的錢會更多地流到權益類資產中,投資行業會是一個爆發行業。
何氏家族的女性在美的的角色變化始於1997年,那年何享健為了更好推進企業的現代化,勸退了一批創業元老們,其中就包括他的妻子、當時的倉庫管理員梁鳳釵。
何享健兒媳盧德燕在2020胡潤女企業家榜中,以295億身家位列榜單第21位。
盧德燕也非常低調,外界只知道她是1967年生人,是香港永久居民,擁有境外永久居留權。其他很少暴露在公眾信息中。
其中,盧德燕與公公何享健共同執掌美的集團大股東美的控股。據悉,美的集團控股股東為美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35.49%,美的控股由何享健實際控制,持股94.55%。美的控股剩餘的5.45%股份,則是由何劍鋒的妻子盧德燕持有,市值104.28億元。
除了兒媳,兩個女兒在家族中也占據重要的地位。何享健大女兒叫何倩嫦,小女兒叫何倩興,都是商界人士。
不久前,有一家名叫「會通新材」合肥企業遞交了科創板上市材料,引起不少關注。這家公司就是何倩嫦控制的企業,只是由一位叫李健益的女士任董事長,何倩嫦直接持有會通新材34.01%的股權。而李健益曾是美的集團旗下企業的總監。其妹妹何倩興,也是合肥市會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自然人股東。
同時,何倩嫦還是合肥一家百年模塑 科技 有限公司的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上述企業主要生產模具、塑膠製品,屬於美的集團的上游產業。
工商資料顯示,何倩嫦、何倩興均為佛山市順德區盈海投資有限公司(均持股4.55%)。
兒媳婦盧德燕,除了持有美的控股股份外,她還是美的置業的掌門人。美的置業在香港上市,年銷售額上千億,持有20多個商業中心,以及幾千萬平方米的儲備土地。現如今就由她掌管著家族的地產業務——她是港股公司美的置業(03990.HK)和新三板公司美的物業的實際控制人。
2004年,美的置業正式成立,並在廣東省佛山開發了他們的第一個項目君蘭國際高爾夫社區,也就是這次劫持事件的事發地。2008年末,地產迎來一波大行情,但當時美的正在經歷主業危機,地產業務處於停滯狀態。
其實,早在1995年美的置業就成立了,但一直沒有發展起來。2013年,何享健將美的置業全部股權轉至盧德燕名下,之後地產業務獨立發展,美的置業逐漸有了起色。並於2018年10月在港交所登陸。
2019年,美的置業銷售金額達到1012.3億元。2020年銷售了1261.6億元。
何享健的兩個女兒何倩嫦與其妹妹何倩興也對家族企業貢獻良多。
天眼查顯示,大女兒何倩嫦控制著10家公司,其中7家為新材料公司。主要生產模具、塑膠製品,屬於美的集團的上游產業。據美的集團財報顯示,2018年—2020年上半年,美的集團從何倩嫦控制的會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采購商品金額分別為:3.33億元、11.6億元、5.19億元。
2020年11月,何倩嫦的會通股份(688219.SH)也在科創板上市,她持股30.61%,按市值計算,身家約48億元。
小妹何倩興則在美的控股等7家企業擔任高管。據《時代周報》報道,何倩興從事過電子器件行業,經營過廣東新的 科技 集團等。何享健後來將香港方面的一些業務交由她打理。
此外,何倩嫦、何倩興均為盈峰控股旗下的盈海投資公司股東,各持股4.55%。
其中何家還出過一位「最牛游資」女婿。也頗為傳奇,在2007年前,曾炒賣復旦復華、法爾勝、蓮花味精、漢商集團等多家股票,獲利非常豐厚,因此被稱為「最牛游資」,頗有聲名。2010年《財商》雜志A股財富1000富豪榜還榜上有名。
不得不承認何家的子、女、媳,各個是人才,但是美的經營主要依靠的還是職業經理人方洪波團隊,美的集團2020半年報數據顯示,擔任董事長、總裁的方洪波 ,2020年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963萬元;副總裁殷必彤、顧炎民、朱鳳濤,分別為765 萬元、348萬元、494萬元。或許「分享」或許才是「美的系」最重要的獨家秘訣。
「美的在接班問題上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管好自己的權力,用好能用的人」。何氏家族掌握好了股權、控制權,用好了方洪波這樣的職業經理人團隊。而現在美的多元化擴張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能不能找到第二個、第三個方洪波。」知名 財經 大V、德林社創始人李德林表示。
在空調一波接一波的價格戰中,美的活下來的戰略,一手錨定支柱產品空調,開展精技術、上產量、擴規模、降價格、占市場的連鎖動作,一手開發多元化產品線,生產電飯煲、飲水機、微波爐等小家電產品,增加現金流,隨時可以為空調戰場補充彈葯。在增量市場,美的以低價走量的規模戰術,從野蠻競爭中脫穎而出,奠定了白電龍頭的行業地位。
在全球 科技 快速迭代的浪潮下,美的集團的定位升級為「全球化經營的 科技 公司」。2016年起,美的連續收購東芝白電業務和德國庫卡集團95%股權,產業版圖延伸至智能機器人和自動化系統業務,構建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數字化業務四大業務板塊。截至2019年底,美的集團員工超15萬人,業務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年繳納所得稅46.52億元,成為響當當的全品類白電龍頭。
美的集團的未來成長仍不可估量。以方洪波為核心的美的職業經理人團隊,包括顧炎民、王建國等副總裁,多是在美的集團工作20年、從事業部業務線上提拔起來、與美的一起成長的悍將。
可以看出,美的集團可能是整個A股中最善於運用職業經理人的上市公司,而家族成員通過投資和協同,逐漸構建起一個龐大的「美的系」,橫跨製造、 汽車 、醫療、地產、環保、影視、金融等行業,並仍在不斷擴張……美的集團完成兩代掌舵人順利交接,不僅推動其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向前一步,這種模式也給A股市場上,也給諸多面臨傳承問題的家族式民營企業帶來了思考,用實際發展展示了家族財富的傳承不一定要靠二代接班來實現的。
發現 「分享」「評論」 和 「贊」 了嗎,戳我看看吧
㈣ 起底「美的系」資產版圖:父、子、媳、女控制8家上市公司
作者|姚悅
來源|野馬 財經
《2020胡潤百富榜》中,何享健家族以2250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第6位。同時,一個以美的集團、何享健為核心,橫跨製造、 汽車 、醫療、地產、環保、影視、金融等行業的資本版圖已蔚然呈現,並仍在不斷擴張……
時間撥回2020年6月14日晚上17時33分左右,在順德市北滘鎮君蘭國際高爾夫生活村A60號別墅中,福布斯富豪何享健正在享受與家人難得的團聚。
受疫情影響,原本在國外的兒子何劍鋒、兒媳盧德燕、以及小孫子都回到國內。忽然,尖銳的急剎車刺破了這份寧靜祥和,緊接著5名陌生男子闖入家中,一個人還聲稱自己綁著炸葯。
他們目標明確,直接控制了何享健,向其索要大量錢財。
不過,就在歹徒們注意力集中在何享健身上時,何享健的兒子何劍峰臨危不亂,立刻跳入別墅旁的河中,一路游泳到對岸,成功報警。
佛山市此前有過類似劫持案,但大多是針對富二代的追討賭債,針對年事已高的「創一代」還是第一次。接警後,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三級警力緊急出動,將何家別墅團團包圍,經過漫長的談判,第二天早上5點制服了犯罪嫌疑人,成功解救了79歲的何享健。一生經歷過諸多大風大浪的何老爺子,被劫持了整整12個小時,最終虛驚一場,並無大礙。
事後,警方查明,主犯李某龍,湛江人,嗜賭成性,又趕上失業,就想通過綁架順德最有錢的人賺筆「大錢」。於是,他糾集了朋友陳某斯和3位同鄉,約定好拿到巨款之後的分配方案。通過數個月精心策劃,於6月14日付諸實踐。
這五名綁匪知道何享健有錢,但不知道何享健究竟多有錢。
《2020胡潤百富榜》中,何享健家族以2250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第6位。何享健的主要財富來源於持有31.07%的美的集團股份。何享健也是美的集團(000333.SZ)和何氏家族的靈魂人物。游泳救父的何劍峰,兒媳婦盧德燕、以及何倩嫦、何倩興兩個女兒,則是這個家族的左膀右臂。
據野馬 財經 不完全統計,目前何氏家族成員一共控制著8家上市公司,其中A股6家,港股1家,德國1家,另外還有1家新三板公司,還曾參股10餘家金融機構。
此外,萬東醫療(600055.SH)在今年2月披露將被美的集團收購,目前已經出具權益變動報告書,意味著也已經被何享健家族收入囊中。
一個以何享健為核心,橫跨製造、 汽車 、金融、地產、醫療、環保、影視等行業的「美的系」資本版圖蔚然成型,並不斷擴張……
何享健構築的核心版圖
一位美的集團員工告訴野馬君,除了美的集團的年會晚宴,何享健極少出現在公司。「老闆很隨和、很安靜、愛微笑,就像一個鄰家老先生一樣。」美的集團員工曾對媒體這樣描述晚宴上的何享健。
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作為美的集團靈魂人物的角色。
1968年,何享健集資5000元,在其老家順德北滘創辦了「北街辦塑料生產組」,1980年製造風扇進入家電行業,次年注冊了「美的」商標。1992年推動美的進行股份制改造。
1993年,美的電器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了中國第一家由鄉鎮企業改組而成的上市公司,市值18億元。
美的電器剛上市的幾年,仍然專注於做實業,2007年美的資本化路線初現端倪,引入了知名投行高盛作為二股東。
2012年,何享健卸任董事長職務,交棒方洪波,美的進入職業經理人時代。
方洪波上任後,第一件大事就是完成了美的集團換股吸收合並美的電器整體上市,成為了A股家電龍頭。
2017年,美的集團開啟了並購擴張之路。美的集團公告顯示,2017年1月6日美的集團以292億元收購了德國上市的工業機器人庫卡公司(KU2.DF),何享健間接控股94.55%。
2020年,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以7.4億元價格收購了 汽車 行業的合康新能(300048.SZ)。何享健持股23.73% ,成為了實控人。
今年2月,美的集團公告將收購萬東醫療29.09%的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
此外,美的創新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半導體和智能設備公司樂鑫 科技 (688018.SH)1.13%的股份,美的集團持有機器人製造公司埃夫特-U(688165.SH)9.1%股份;美的智能 科技 產業投資基金管理中心持有產業物聯網公司有方 科技 (688159.SH)2.18%股份。
但美的投資主導的多元化發展策略也備受考驗。292億元收購的庫卡機器人,目前市值僅為16.67億歐元(摺合人民幣128.86億元,匯率7.73)。
野馬 財經 就多元化等相關問題聯繫到美的集團,但截至發稿前,對方未給出回應。
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對野馬 財經 表示,美的多元化步子邁得太大,都是非相關多元化,連一些小公司也收購,像菱王電梯這樣的三線品牌,這個和美的地產業務還有一定的協同。 但收購過來大量非相關業務,沒有專業人士打理,還佔用主業的發展資源,這樣的多元化很危險。 歷史 上像小天鵝、澳柯瑪、春蘭等企業,都是由於多元化擴張拖垮主業。
何劍峰的「盈峰系」
游泳救父的美的「太子」——何劍峰選擇不接班,另外開創一番事業。但是,何劍峰的發展還是和美的保持著密切的聯系。
何劍鋒出生於1967年,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27歲就開始自立門戶,最初干起了父親的老本行。
1994年,何劍鋒在順德成立公司,為美的貼牌生產電飯煲、電磁爐等起家。2002年,成立了盈峰控股,業務涵蓋風扇、電暖器、電飯煲等。
很快,何劍峰意識到他的長項不在於做實業。 2004年,何劍鋒將旗下兩家公司賣給美的電器,套現近7000萬元。
2006年,美的集團和中山市佳域投資有限公司將ST上風(000967.SZ)部分股權轉讓給了何劍峰,一分錢沒賺,讓何劍峰成了上市公司控制人。何劍峰開始有了第一家上市平台——盈峰環境。終歸,何劍鋒還是沾了美的的光。
2018年3月,何劍峰斥資18億入主影視公司華錄百納(300291.SZ) ,個人持股4.45%,通過盈峰控股和關聯公司合計持有17.55%股份,何劍峰總計持股34.1%,為最終受益人。
2020年5月,盈峰環境公告,擬推動旗下風機產業上市。何劍峰可能很快迎來第3家上市公司。
盈峰控股旗下的盈峰資本布局了AI、機器人賽道。盈峰資本分別投資商湯 科技 4.1億美元(摺合人民幣26.84億元)、酷哇機器人1.35億元,還投資了雲知聲、雲鯨智能等AI領域的獨角獸。
隨著AI企業上市潮,何享健家族的「上市俱樂部」將迎來更多成員。
「父與子」的金融版圖
此外,何氏父子還悄然控制了眾多金融機構。
2015年7月,「做空中國」風波中,滬深交易所34個賬戶被限制交易。盈峰資本4隻量化對沖基金賬戶名列其中。何劍鋒,也捲入了「做空」傳聞,二級市場私募布局曝光。據私募排排網數據,目前盈峰資本管理規模在100億元以上,旗下基金共43隻。
盈峰控股是易方達基金的並列第一大股東,持股22.65%;也是廣東省民營企業聯合投資平台——粵民投發起人之一。天眼查顯示,盈峰控股旗下擁有4隻基金,均屬於商業服務行業,對外投資基金19隻。
何劍峰還攜手美的入股了有著順德「金庫」之稱的順德農商行。 目前該銀行正在准備IPO,《招股書》顯示,第二和第五大股東為美的集團、美的財務公司,何劍鋒個人持股0.02%,三者合計持股9.71%,力壓包括誠順資產和廣東萬和集團在內的股東。
除了上述金融機構之外,據《第一 財經 日報》於2015年8月刊發《美的少東家捲入做空疑雲》一文, 當時何享健父子還參股了金鷹基金、江蘇銀行、湖北銀行、江西樟樹順銀村鎮銀行、豐城順銀村鎮銀行、浙江上虞農村合作銀行,以及開源證券。
像何氏父子這樣「一代做實業、二代搞金融」的例子並不少見,比如合生創展的朱孟依和女兒朱桔榕。
業內人士向野馬 財經 分析,「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宏觀環境等不一樣了,實業沒有以前那麼好乾,轉向金融等新經濟領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中國財富市場才剛剛開始,公眾的錢會更多地流到權益類資產中,投資行業會是一個爆發行業。
何家的三個女人
1997年,為了更好推進企業的現代化,何享健可謂是「刮骨療毒」,勸退了一批創業元老們,其中包括他的妻子、當時的倉庫管理員梁鳳釵。此後,何氏家族的女性在美的的角色就開始變化了。
2020胡潤女企業家榜中,何享健兒媳盧德燕以295億身家位列榜單第21位。
盧德燕非常低調,外界只知道她是1967年生人,是香港永久居民,擁有境外永久居留權。
盧德燕與公公何享健共同執掌美的集團大股東美的控股。何享健持有美的控股94.55%股份,盧德燕持有5.45%。 據此計算,盧德燕間接持有美的集團1.7%股份,市值104.28億元。
盧德燕還掌管著家族的地產業務——是港股公司美的置業(3990.HK)的實控人,並且和何享健同為新三板公司美的物業的實控人。
文章開篇提到的那場轟動中國的劫案,正是發生在美的置業開發的君蘭國際高爾夫社區。
早在1995年美的置業就成立了,但沒有發展起來。2013年,何享健將美的置業全部股權轉至盧德燕名下,地產業務獨立發展,美的置業逐漸有了起色。於2018年10月登陸港交所。
2019年,美的置業銷售金額達到1012.3億元。2020年銷售了1261.6億元。
何享健的兩個女兒何倩嫦與其妹妹何倩興也對家族企業貢獻良多。
天眼查顯示,大女兒何倩嫦控制著10家公司,其中7家為新材料公司。主要生產模具、塑膠製品,屬於美的集團的上游產業。據美的集團財報顯示,2018年—2020年上半年,美的集團從何倩嫦控制的會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采購商品金額分別為:3.33億元、11.6億元、5.19億元。
2020年11月,何倩嫦的會通股份(688219.SH)也在科創板上市,她持股30.61%,按市值計算,身家約48億元。
小妹何倩興則在美的控股等7家企業擔任高管。據《時代周報》報道,何倩興從事過電子器件行業,經營過廣東新的 科技 集團等。何享健後來將香港方面的一些業務交由她打理。
此外,何倩嫦、何倩興均為盈峰控股旗下的盈海投資公司股東,各持股4.55%。
何家還出過一位「游資」女婿——何倩興的前夫張建和。2007年前,張建和曾炒賣蓮花味精、復旦復華、漢商集團、法爾勝等股票,頗有聲名。還於2010年登上《財商》雜志A股財富1000富豪榜。
盡管何家的子、女、媳,各個是人才,但是美的經營主要依靠的還是職業經理人方洪波團隊,美的集團2020半年報數據顯示,擔任董事長、總裁的方洪波 ,2020年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963萬元;副總裁殷必彤、顧炎民、朱鳳濤,分別為765 萬元、348萬元、494萬元。 「分享」或許才是「美的系」最重要的秘訣。
知名 財經 大V、德林社創始人李德林對野馬 財經 表示,美的在接班問題上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管好自己的權力,用好能用的人」。何氏家族掌握好了股權、控制權,用好了方洪波這樣的職業經理人團隊。而現在美的多元化擴張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能不能找到第二個、第三個方洪波。
美的集團可能是整個A股中最善於運用職業經理人的上市公司,而家族成員通過投資和協同,構建起一個龐大的「美的系」,橫跨製造、 汽車 、醫療、地產、環保、影視、金融等行業,並仍在不斷擴張……這種模式也給A股市場上,諸多面臨傳承問題的家族式民營企業帶來了啟示!
你買過美的的小家電嗎?覺得質量如何?歡迎留言分享。
㈤ 美的隱形大少何劍鋒:低調二代坐擁兩家上市公司,依附美的做生意
作者 宋美璐
編輯 邢昀
2020年6月14日傍晚,廣州佛山順德區北滘鎮君蘭生活村的一處別墅遭外人強闖。
北滘鎮素有「中國家電重鎮」之稱,這里孕育出14家上市公司,富賈雲集。其中更有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碧桂園、美的集團。
而事發別墅的主人正是中國第六大富豪,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五位犯罪嫌疑人挾持了何享健及家人,妄圖敲詐一筆。
網傳是何家大少何劍鋒從別墅後面的河中游到對岸報警,最終解救了家人,盡管這個消息並未證實,但是何劍鋒渡河救父已傳為佳話。「前有李嘉誠救子,後有何劍鋒救父。」
53歲的何劍鋒再次和父親的名字一起出現在熱搜上,「何享健之子何劍鋒……」新聞這樣介紹到。盡管有很多標簽加身,在美的系之外創建了一片商業版圖,但 何劍鋒最大的標簽仍然是何享健的兒子 。
低調二代
1968年5月,26歲的何享健帶領23位村民,湊了5000元,組建了「北滘街辦塑料生產組」。
那個時候他的兒子何劍鋒剛出生大半年。伴隨著何劍鋒的成長,一個家電巨頭崛起,成為後來市值超5000億的美的集團。
改革開放造就了中國最早一代民營企業家,這一代企業家出身貧窮,經歷過艱苦年代,善於抓住機遇,做出了非常輝煌的成就。隨著這一代企業家的老去,他們子女開始走向前台, 子承父業是這些「企二代」最普遍的選擇 。
同在順德北滘發家的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就選擇讓女兒楊惠妍接班。
何享健育有二女一子,何劍鋒是唯一的兒子,按照傳統路徑本來應該子承父業。不過,何家做了與大部分家族企業不一樣的選擇。何劍鋒自立門戶, 從給美的貼牌生產到打造了一個「盈峰系」,手握兩家上市公司盈峰環境、華錄百納 。
與父親紮根實業不同,何劍鋒更擅長資本運作和投資,資本版圖還涉及到公募基金、銀行等。
雖然沉浮商海多年,但是何劍鋒的商業擴張路徑大多依附於美的,盈峰系的版塊與美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有意思的是,何享健另外兩個女兒同樣在美的之外控制著屬於自己的公司,但是又或多或少和美的有一定的關系。
唯一在美的體系內的是何劍鋒的妻子盧徳燕,她也是執掌美的置業的女強人,美的置業2018年在香港上市,是中國上市房地產企業30強之一。
在性格上, 何劍鋒繼承了家族的低調 ,與王思聰等活躍在媒體上的二代不同,很少能在公開報道中看到何劍鋒的影子。他極少在公開場合露面,幾乎沒有接受過媒體采訪。外界僅能從其經營的公司官網上對其行蹤了解一二。
不過早年有媒體報道, 何劍鋒喜歡玩車,買車像買玩具 ,曾在一年裡斥資千萬買了多輛豪車,卡宴、法拉利、賓利等。除此之外他還有自己的私人飛機和遊艇,坊間流傳何劍鋒為了泡溫泉打「飛的」到日本的故事。
在外界看來,何劍鋒無意涉足美的的經營管理。2012年美的交接班中,與何劍鋒同年的職業經理人方洪波接棒。
何劍鋒僅以董事的身份出現在當時美的集團董事會成員名單中。 美的這一「傳賢不傳親」的做法被視為家族企業轉型典範 。
打造盈峰系
「何大少」一直在美的「之外」擴展著自己的商業版圖。談到家族,何劍鋒曾說,「價值觀是最好的傳承,美德是最大的財富。」
雖不直接參與美的經營管理,但 何劍鋒一直也是背靠美的這棵大樹滋養,活在美的的生態鏈中。
大學畢業後,何劍鋒最先在美的集團基層鍛煉。沒多久,何劍鋒離開美的,干起來了為美的小家電貼牌生產的生意。
當時美的電器已經在深交所上市,並於1993年將小家電獨立,計劃擴大小家電生產能力。
美的風扇那幾年在國內外市場銷售火爆,1998年產銷突破1000萬台。隔年,何劍鋒便收購國家二級企業鷹牌集團華英風扇廠,成立順德金科電器公司,為美的貼牌生產。這個名字當年就出現在了美的年報上,1999年美的預付金科電器款項近1億元。
掛在何劍鋒名下,為美的貼牌生產小家電的公司不止金科電器一家。2004年何劍鋒將手中這些和美的相關的公司賣給美的等,從OEM家電製造領域全面退出,套現1.2億。
彼時,美的培養了近十年的職業經理人都已成熟,關於接班人的傳言沸沸揚揚,所有人都認為何劍鋒將成為美的下一代掌門人。而何劍鋒的這一做法反而跟美的做了切割。
那時何劍鋒對外的身份也更多元,一方面以盈峰集團為平台,開始集團化運作,另一方面,何劍鋒還搞起了投資。
憑借這1.2億何劍鋒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家上市公司。2006年盈峰集團從上風產業以及美的集團手中收購了上市公司上風高科25%的股份,成為上風高科第一大股東,這也就是現在何劍鋒手中的上市公司盈峰環境。
獲得這家上市公司, 與其說是何劍鋒買,不如說是何享健送給兒子一個殼, 因為這其中18%的股份是 美的集團零收益原價轉讓的 。
美的退出後並沒有減少與何劍鋒旗下公司的業務往來。2015以來,美的除了和盈峰進行采購交易,美的財務公司還為盈峰環境提供票據貼現服務,關聯交易額也是逐年攀高,從2015年的9.2億到2019年的11.7億。
2018年,何劍鋒還表演了一出「蛇吞象」,斥資152億吃下了中聯環保,而當時的盈峰環境市值僅有88億,營收體量也不大。收購完成後盈峰環境擁有了國內最全的環保產業群,市值超200億。 這起交易離不開美的厚實的家底支持 。
曾經有個話題討論有錢人的工作和普通人有什麼不同,結論是有錢人可以只是為了興趣工作。何劍鋒涉獵的領域表面看起來跟老爸很不一樣, 不過他「白手起家」是在老爸的基礎上,這是普通人難以比擬的。
獨立與依附
2017年7月,在和的慈善基金會捐贈儀式上,何享健家族子孫悉數到場,何享健夫人也罕見露面。
何劍鋒身穿藏青色西裝搭配淺藍色的領帶筆直地站在台上,50歲的他身材保持得很好,沒有駝背,也沒有大腹便便,顯得意氣風發。
當天,何享健捐給和的慈善基金會60億來支持慈善事業。作為和的慈善基金會的主席,何劍鋒上台感謝了自己的家族,他聲稱自己的成長深受父母的影響,在提到母親時數度哽咽,
「在我家裡最有權威的人就是我的媽媽,以前媽媽很少出席活動,很少露面,今天她出席了。」
家族是何享健很看重的東西。何劍鋒看似一直在美的外部獨立發展,但他擴張的版塊都有家族痕跡,可以說依託著美的的發展成長。
何劍鋒手上第二家上市公司,背後也有何享健的身影。
2018年,華錄百納大股東出售其手中17.55%的股份,何氏父子再次合作,何劍鋒控制的盈峰集團,以及其與何享健控制的普羅非投資聯手接盤,最終交易完成後何劍鋒成為華錄百納的實際控制人,擁有了第二家上市公司。
華錄百納是業界響當當的老牌影視文化公司,靠《漢武大帝》《媳婦的美好時代》發家,後又通過《跨界歌王》《女神的新衣》在綜藝界打出另一片天地,但後來業績一路下滑。
盈峰系進駐華錄百納後,路徑也和控制第一家上市公司盈峰環境類似, 美的老臣跟進輔佐新帥, 目前董事會里有4位來自美的。公司也與美的、盈峰系存在一定的關聯交易。
不過,目前華錄百納的業績狀況並不好。盈峰環境和華錄百納的市值分別為250億和50億,遠不及5000億的美的。
除此以外, 何劍鋒在金融領域的布局也離不開老爸的慷慨提攜。
2007年3月,何劍鋒成立深圳市合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1.65億元從美的處收購了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5%股權,為易方達並列第一大股東。而2005年前後美的獲得易方達這部分股權總共花了近1.2億。
半賣半送,何劍鋒成了一家公募基金大股東,而易方達目前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到2008年,盈峰集團正式更名為「廣東盈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更多專注於投資。從後來的路徑看,美的把目光投向智能製造,這個大戰略的部署中何劍鋒也是積極參與拓展。科創板上市公司有方 科技 等背後出現何劍鋒和美的系。2020年,盈峰集團成立盈合機器人公司,計劃在未來結合5G向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何享健51歲的時候讓美的從0到1成功上市,如今53歲的何劍鋒已經擁有兩家上市公司,從1-100,何氏父子一起走了大半。但對於何劍鋒來說,他最大的標簽仍然是何享健的兒子,依附於美的的生態而發展。
㈥ 華錄百納股票還能漲嗎
1、截止到2015年8月26日,由於大盤指數暴跌,個股普遍受到影響,所以華錄百納(股票代碼為300291)目前已經跌停了,預計短期內不會上漲。
2、北京華錄百納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2002年,是國務院國資委主管的中央企業中國華錄集團所屬專業從事影視策劃、投資製作、發行及演藝經紀的影視企業。
㈦ 她是美的神秘兒媳,身家近300億!丈夫與倆小姑子各有資本版圖
日前,2020胡潤女企業家榜發布,共有50名女企業家登上榜單。其中,盧德燕以295億身家位列榜單第21位,表現頗為亮眼。
在外界看來,盧德燕是個十分低調與神秘的人物,作為美的集團掌門人何享健的兒媳婦,她不僅擁有著光鮮的百億身家,還承擔著諸多壓力。
在2019年10月,美的置業一工地發生垮塌事件,造成8死2傷的悲劇,盧德燕也同樣被扒出,通過持有3家控股公司100%股權,是美的置業背後的控股股東。
盧德燕頗為低調,外界幾乎沒有盧德燕的相關資料。只知道其為1967年生人,是香港永久居民,且擁有境外永久居留權。
市界發現,盧德燕與公公何享健是美的集團大股東美的控股有限公司的唯二持股人。其中,何享健持有94.55%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與最終受益人,而盧德燕則持有餘下5.45%股份。照此計算,盧德燕將間接持有美的集團1.7%股份,持股價值達100億元。
《棱鏡》此前報道,盧德燕還掌管著家族的地產業務——是港股公司美的置業和新三板公司美的物業的實際控制人。巧的是,成立於2004年的美的置業,在廣東佛山開發的首個項目——君蘭國際高爾夫社區,正是轟動資本圈的劫持事件事發地。
2013年,為單獨發展房地產業務,何享健將美的置業的全部股權轉讓至兒媳盧德燕名下,美的置業自此開始崛起。
2015年~2018年,美的置業分別實現銷售額111億元、206億元、507億元和790億元,並於2018年成功在港股上市。2019年,美的置業實現凈利43億元,銷售額和銷售面積分別為957億元和966萬平米,在國內房企中分別排名第31位和23位。
隨著美的置業的大踏步前進,一場意外發生了。2019年10月28日,貴州貴陽觀山湖區美的置業廣場工地傳來噩耗,其施工在建的停車場發生坍塌事件,其中被困10人,有8人不幸遇難,2人受傷。
一時間,盧德燕被照在輿論的聚光燈下,各類謠言滿天飛。美的置業隨後承諾,不惜一切代價救治傷員,並處理好遇難人員善後工作,目前已責令項目全面停工,排查安全隱患,將開展內部自檢自查。這起事故,無疑為火熱的美的置業降了溫。
天眼查APP顯示,盧德燕目前在內地名下僅有兩家公司處於在業狀態,除上述美的控股有限公司外,還是佛山市順德區天旭投資有限公司的股東,持有90%股份。該公司主要從事對製造業、批發零售業、科研業進行投資,以及企業管理咨詢服務。
盧德燕的丈夫,也就是何享健的獨子何劍鋒,同樣有自己的資本版圖。
天眼查APP顯示,何劍鋒名下共有32家任職公司,除是美的集團董事外,還是盈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與經理,並幾乎控制著全部股份,掌握絕對話語權。而這家公司的注冊資本高達40億元,主要從事對各類行業進行投資等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何劍鋒持有A股上市公司盈峰環境高達44.69%股份,該公司主要從事智慧環衛、環境監測及固廢處理等其他業務,在同板塊中業績較為亮眼。截至最新收盤,其總市值達278億元。也就是說,何劍鋒的持股價值為125億元。
此外,何劍鋒名下還有一家從事影視行業的上市公司——華錄百納。該公司成立於2002年,截至最新收盤市值達42.84億元。其中,何劍鋒通過直接及間接共控制華錄百納22.26%股份,持股價值近10億元。
何享健還有兩個女兒,分別為何倩嫦及何倩興,都是盧德燕的小姑子。
何倩嫦在內地名下共有4家公司,不僅掌管著會通新材料公司這家美的集團的上游供應商,還與哥哥何劍鋒及妹妹何倩興,同為佛山市順德區盈海投資有限公司股東。何倩興名下公司數量更多,達7家,並在何家核心企業美的控股有限公司中任監事一職。
此外,何倩興的丈夫張建和也頗有來頭,其曾炒賣股票獲利豐厚,甚至一度獲得「最牛游資」的稱號。目前,張建和名下共有18家公司,是新的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與經理,並掌控91%股份,為實際控制人和最終受益人。
(作者丨市界 馮晨晨,編輯丨朗明)
㈧ 創業板醫葯股有哪些
打開股票軟體——隨便選一支醫葯股(如雲南白葯)——按F10——點行業地位——以300開頭的都是創業板的醫葯股,所有的創業板醫葯股都有
㈨ 影視股票有哪些龍頭股
影視股票龍頭股如下:
1.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600977);
2.華誼兄弟(300027);
3.金逸影視(002905);
4.上海電影(601595);
5.幸福藍海(300528);
6.萬達電影(002739);
7.橫店影視(603103)。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拓展資料:
影視概念顧名思義是和電影電視劇有關的上市公司,大多數是一些文化傳媒公司,業務涉及到影視、游戲、電子競技,還有少數涉及到元宇宙概念。年底了,賀歲檔要出來了,對於影視概念股來說是一次炒作的機會。A股影視概念股是比較多的,今天介紹8個上市公司概念股票,大家可以多關注一下。
8個值得關注的影視概念股如下:
1.華錄百納(300291),公司主營電影電視劇製作15年定增6億投入影視劇製作16年8月收購上海平實影視有限公司49%股權。作品包括電視劇《漢武大帝》《金太狼的幸福生活》電影《建國大業》、《建黨偉業》、《痞子英雄之全面開戰》等
2.唐德影視(300426),主營電視劇、電影投資、製作發行等作品包括《絕地謎亡》《武媚娘傳奇》《那年花開月正圓》18年子公司參與出品《我不是葯神》。
3.歡瑞世紀(000892),主營電視劇及衍生品擁有奇幻古裝影視的多年製作經驗,作品包括《古劍奇譚》、《宮鎖心玉》、《宮鎖珠簾》、《盜墓筆記》等:17年9月公告孫公司霍爾果斯歡瑞與騰訊視頻簽署影視劇售賣合同8.4億授權電視劇《封神之天啟》《青雲志3》《盜墓筆記2》在騰訊視頻平台播出;投資了網路大電影製作公司北京七娛世紀。
4.粵飛娛樂(002292),2020年半年報顯示公司按產品類型分類主要包括影視類、電視媒體以及信息服務類業務。其中影視類包括影視播片、授權業務、設計製作以及電影業務電視媒體包括文化演出以及廣告傳媒業務信息服務類業務主要為「有妖氣」平台運營收入。
5.喜臨門(603008),15年2月作價72億收購綠城傳媒標的主營電視劇的投資、製作、發行及衍生業務。
6.美盛文化(002699),擁有擁有眾多原創IP目前以動漫為主參與《星學院》等大電影的製作。
7.華誼兄弟(300027),A股電影行業龍頭業內產業鏈最完整、娛樂資源最豐富的公司之一代表作品包括《天下無賊》《唐山大地震》《西遊降魔篇》等17年參與製作《英倫對決》《芳華》後者票房超12億。
8.捷成股份(300182),2021年2月10日回復稱公司先後中標央視的超高清製作島123」項目參與了多個超高清視頻的相關標准起草打造的超高清系統承擔了2019、2020年央視4K春晚、建國70周年閱兵式及系列慶典活動的4K制播、《星光大道4K》、《開門大吉4K》等幾十檔4K節目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