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市值管理股票
A. 市值管理是什麼意思
市場價值管理 (MVM) 是一種戰略管理上市公司的行為, 這是基於公司的市場價值信號, 並全面使用各種科學和兼容的價值管理方法和手段創造公司價值最大化和優化的實現公司價值。市值管理是中國資本市場中一種獨特的管理理念,它的出現與 2005 年開始的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有著不可避免的關系。
市場價值的意義
1、 市值是 評估 上市公司實力 如何的一個標准 ;
2、 市值 是評估 經理層績效 效果如何的一個標准 ;
3、 市值 能夠反映出企業關於收購 能力 是否強大,隨著市場化程度的提高,股票支付水平也有所提高。市值越大,客觀收購其他公司、整合行業的能力越強,被其他公司收購的門檻越高,反向收購能力越強 ;
4、 市值 能夠反映企業 融資成本 水平 ;
5、 市值 能夠影響 投資者財富 ;
6、 市值 可以反映出各個國家或者地區間 資本市場 甚至是 經濟實力 間的差距 。
B. 市值管理與股價操縱的十大差別是什麼
市值管理與股價操縱,兩者原本涇渭分明、迥然各異、無需論證。前者屬管理創新,後者系違法行為。可是,最近披露的蝶彩資產聯手恆康醫療實際控制人
操縱股價高位減持案件(以下簡稱「蝶恆案」),由於案件主犯身披多件市值管理馬甲,讓人們對已有的相關認知有所動搖。市值管理與股價操縱(特指披著市值管
理馬甲的偽市值管理真股價操縱,下同)究竟有什麼區別?兩者是否真的有什麼關系?回答斬釘截鐵:沒有任何關系。雖然市值與股價有一定的關聯,根據「市值=
股價*股本」公式,假如股本不變,股價高則市值大,股價低則市值小,但市值管理與股價操縱卻風馬牛不相及。究竟市值管理與股價操縱有何本質區別?除基本定義不同以外,市值管理與股價操縱存在十大本質差別。
一、動機有別
市值管理的動機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而股價操縱則追求股票價格最高化。股價操縱的動機直接又簡單,就是炒高股價,越高越好,即便在操縱過程
中,有時也免不了會打壓股價,但那隻是策略,不改變其推高、再推高股價的根本目的,因為股價推得越高,操縱的獲利就越豐厚,操縱者出貨也越方便。
炒高股價在一定意義上固然可以增加市值,產生做大市值之效,但這種市值並不是代表企業價值的真實市值。不真實,因為它是虛幻的。沒有業績支撐的
股價只是泡沫,說破就破,且泡沫越大,破滅越烈;不真實,也因為它是短命的。資本市場里本來就沒有隻漲不跌的股票,被人為炒高的股價只會加速跌落。
通過股價操縱帶來的市值不但無助於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反而有損於企業價值最大化,個中原因,十分簡單,因為股價被人為炒作,炒得越高,跌得越
慘,不但會令股價「賠了夫人還折兵」,而且還會嚴重挫傷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之元氣。股市裡不乏此類案例:莊家惡炒時股價飛上九天雲霄,莊家熄火後股價跌落
九層地獄,還導致上市公司資本市場運作能力長期喪失,持續經營能力嚴重損害。股價暴漲暴跌是企業價值的重大毀滅器。
反觀市值管理,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其動機內涵更豐富、更長期,也更綜合。做大市值固然是強調企業價值最大化的題中應有之義,但是,這個大非絕
對規模之大,非單一規模之大,亦非短期規模之大。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強調市值的長期持續健康成長,追求企業內在價值與市場價值的比翼雙飛。因此,市值管理
除了要發揮市值規模放大器作用以外,還要當好市值漲跌的減震器、估值泡沫的防爆器、內在價值的生長器等。
九、保障有別
市值管理以陽光化的制度建設作成功保障,而股價操縱則以躲避陽光為安全保障。凡事要成功都須有保障。市值管理也不例外,要想有序、且有效地展
開,離不開一套專門的制度保駕護航,即市值管理制度。雖然其表現形式因企而異,但基本內容大同小異,主要包括決策機制、組織機制、考核機制、激勵機制和信
息披露機制等若干項機制。市值管理制度的最大作用,也是基本原理是陽光化,讓每一個參與者都有章可循,對號入座,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怎麼做;它讓每一個投
資者都有知情渠道,通過信息披露及時了解公司要向哪裡去、正在做什麼;它讓市值管理實踐成為一項戰略有方向、決策有流程、戰術有方法、行為有規范的陽光工
程。陽光是最有效的防腐劑。
而股價操縱則恰好相反。完全遊走在法律紅線之外的原形使得它不能見陽光,也不敢見陽光,因為一見陽光,就會原形畢露,受到制裁。為了避免敗露在
陽光下,盡最大可能不留下可以不留的痕跡,因此,股價操縱沒有制度只有潛規則,這個潛規則常常表現為只能放在抽屜里的一紙「抽屜協議」,或者是不能採用文
字表達的一句口頭承諾。
試金石:沒有陽光化制度建設的,不是市值管理。
十、政策環境有別
市值管理受政策鼓勵,股價操縱則遭政策嚴打。作為市場創新之舉,市值管理多年來一直受到市場的關心和政府的支持。2014年5月,國務院在《關
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新「國九條」)中明確提出「鼓勵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同年12月,時任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庄心一同
志在「2014鳳凰財經峰會圓桌論壇」上明確表示,「將根據公司自治、依法合規、充分信披等基本原則,支持上市公司開展市值管理,通過簡政放權、完善規則
為上市公司創造有利於長期價值提升的制度環境」;2015年4月,國務院國資委發文強調,中央企業要「用好市值管理手段,盤活上市公司資源,實現資產價值
最大化」;2017年3月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同志在兩會記者會上再次明確提出,「央企要加強包括市值管理在內的各項措施,把上市公司做優」。
相反,股價操縱是被寫入《證券法》的過街老鼠,長期以來一直被監管部門嚴打,並被明確列入市值管理的「三條高壓線」——虛假披露、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觸犯這條高壓線即為違法,就將成為「堅決依法打擊」的對象。
試金石:觸犯「三條高壓線」的,不是市值管理,而是違法。
綜上所述,市值管理與股價操縱兩者特立獨行,特色鮮明。雖然近年來股價操縱者們熱衷於披市值管理馬甲,但馬甲不是融合劑,它並沒有令市值管理與
股價操縱相互融合;馬甲不是魔術衫,它既沒有讓股價操縱變成市值管理,也不會讓市值管理變成股價操縱;馬甲不是迷彩服,它掩蓋不住股價操縱的狐狸尾巴;馬
甲更不是救生衣,它不能保護股價操縱行為免受法制制裁。
馬甲只是馬甲,而且永遠只是馬甲。我們的資本市場監管和微觀管理創新不能被馬甲所惑,也不能被馬甲所困,更不能被馬甲所擾。
區別還是很大的。
C. 什麼叫市值管理
市值管理(Market Value Management),所謂市值管理是指:公司建立一種長效組織機制,效力於追求公司價值最大化,為股東創造價值,並通過與資本市場保持准確、及時的信息交互傳導,維持各關聯方之間關系的相對動態平衡。
D. 市值管理股票不了解,具體什麼叫市值管理股票
事實上,國外沒有市值管理的概念,只有價值管理,即合理分配企業資源,投資最有價值的投資,盡可能創造財富,最大化股東價值。這是最健康的市值管理,就是通過提高企業的內在價值來提高股價,讓股東獲得最大的回報。
公司的市值越大,控股股東、高管和公司的其他規模就越大。這也是一些高管推動上市公司加強和擴大市值的動力。其次,偽市值管理將對股票市場的健康發展造成很大的危害,相當於上市公司和各機構人員,可以切散戶投資者韭菜,這樣的市場是不公平的,從長遠來看會讓投資者失去對市場的信任和信心,但也會不斷加劇金融系統性風險。
E. 什麼是市值管理
所謂市值管理是指:公司建立一種長效組織機制,效力於追求公司價值最大化,為股東創造價值,並通過與資本市場保持准確、及時的信息交互傳導,維持各關聯方之間關系的相對動態平衡。在公司力所能及的范范內設法使公司股票價格服務於公司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市值管理就是上市公司基於公司市值信號,有意識和主動地運用多種科學、合規的方法和手段,以達到公司價值創造最大化、價值實現最大化和價值經營最優化的戰略管理行為。其主要內容包括:最大限度地創造價值;最大限度地實現價值和最大限度地經營價值。
F. 市值管理是什麼意思
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基於公司市值信號,綜合運用多種科學、合規的價值經營方式和手段,以達到公司價值創造最大化、價值實現最優化的一種戰略管理行為。其中價值創造是市值管理的基礎,價值經營是市值管理關鍵,價值實現是市值管理的目的。
市值管理是中國資本市場獨特的管理概念,它的萌生是與2005年開啟的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有著必然的聯系。股權分置改革後,市值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全新標桿。市值管理在經過多年的理論探討和操作實踐後,2014年5月9日,國務院頒布《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新「國九條」),明確提出「鼓勵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中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進入到全新的規范化和制度化階段。
1、市值的意義市值是中國資本市場進入全流通時代後的資本新標桿。
1)、市值是衡量上市公司實力大小的新標桿
在全流通市場環境里,市值代表市場對公司價值作出的公允價格。市值大小充分折射出企業經營的相關信息,體現企業的盈利能力、成長潛力、行業地位,管理水平、團隊素質和品牌形象等,反映了企業的綜合素質。放眼國際,成熟市場上,市值是衡量上市公司實力大小的重要標桿。
2)、市值成為考核經理層績效好壞的新標桿
以往上市公司對管理團隊的考核主要集中在盈利業績上,集中在凈資產增值上。全流通時代,對管理層績效考核優化,將市值管理納入考核指標的市場環境也逐步成熟。
3)市值成為決定上市公司收購與反收購能力強弱的新標桿隨著市場化程度的提高,股票支付功能進一步增強,市值規模越大的公司客觀上並購其他公司、進行產業整合的能力就越強,被別的公司並購的門檻越高,同時,反向收購的能力就越強。
4)市值成為決定上市公司融資成本高低的新標桿
銀行在其貸款活動中越來越重視上市公司的市值規模,把它作為授信規模的重要依據。
5)市值成為決定投資者財富大小的新標桿
6)市值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資本市場乃至經濟實力的新標桿
G. 市值是什麼意思啊
市值:按照現時的市場行情計算的價值。
股票的市值就是按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股票總價值。股票市值怎麼算呢?接下來小編為你介紹。
H. 什麼是市值管理市值如何管理
什麼是市值管理?
市值管理,指上市公司為了某些目的而對股價進行操縱。市值管理的方法有很多,理論上凡是能夠影響股價變化的手段且上市公司能夠主動採取的手段,都可被定義為市值管理。例如:高送轉、定向增發、並購、重組、發布業績、通過會計手段隱瞞或釋放業績。同理,以下事件並不是屬於市值管理手段:業績好壞(發布業績時間點可以自主選擇,但業績好壞不能人為操縱)、工廠火災(除非是董事長自己放的火)、毛利率、競爭壁壘、國家扶持政策。
一般公司市值如何管理?
1、停牌前連續打壓;
2、停牌三天期間大盤暴跌,公司緊急追加一天停牌;
3、先發布公司董事長更換的消息,讓人浮想聯翩,然後復牌前發利好一帶一路+互聯網;
4、每天只漲8-9%,脫離監管。
I. 在股市中,什麼叫市值管理股票
市值管理,其實從字面意義來看是一個中性詞,並不是大家口中的貶義詞。市值管理,原本屬於上市公司的戰略管理領域,它是一種公司運用科學合法的經營手段,達到公司價值最優化的管理行為。市值管理的目的,在於讓公司在股票二級市場上的價格,充分反映公司的真實經營價值,實現股東利益的最優化。不過,在近一階段的A股市場里,有一部分人藉助「市值管理」的名義,干著操縱上市公司股價、收割中小投資者利益的不法行為。這一類具備基本面劣跡的上市公司,會被市場稱為「市值管理股票」。
3、公司的股價走勢形態怪異、分時走勢不連續。由於「市值管理」的公司不入主流投資機構的法眼,這類公司股票的成交額一般較少。在此情況下,參與「市值管理」的資金力量不大,也很難對市場上的其他投資者形成吸引力,股票的換手率不高,因此這類上市公司的股價K線走勢會呈現不流暢、不連續的走勢,形態比較怪異。
總體來看,監管層已經明確表態要打擊偽「市值管理」,打擊藉助「市值管理」名義來操縱市場的坐莊行為。因此,我們中小投資者最好能夠認真辨別「市值管理」型股票,對其避而遠之。投資有風險,判斷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