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股票和阿里股票市值
① 騰訊市值比阿里巴巴高1.4萬億,阿里「差」在哪裡
當前阿里巴巴的市值為5.49萬億港元,騰訊的市值為6.88萬億港元,阿里市值不僅被騰訊反超, 而且還落後騰訊1.4萬億港元 ,市值僅相當於騰訊的80%。但是有意思的是,最近的四個季度業績來看,阿里巴巴比騰訊要強不少,最近四個季度阿里的營收為5846億人民幣,騰訊同期營收為4542億人民幣;同期阿里和騰訊的凈利潤分別為1318億人民幣和1221億人民幣。也就是說在營收上阿里比騰訊要高出1304億人民幣,凈利潤也高出近100億,為何阿里的市值卻比騰訊低1.4萬億港元?
騰訊擁有QQ和微信兩大終極武器,QQ是PC互聯網社交龍頭,而微信是移動互聯網社交龍頭,微信的獨立設備數量是11.5億台,穩居第一位,QQ為6.9億台,位居第四位;手機淘寶和支付寶分別為7.06億台和7.05億台。微信的設備數量是要遠遠高於手機淘寶和支付寶的。
微信不僅在絕對數量上高於阿里的淘寶和支付寶, 更關鍵的是微信的市場地位更為穩固,微信說到底是熟人社交,用戶之間是強關聯關系,我不可能用一個別人不用的社交軟體來進行溝通,用戶遷移的成本是相當高的,因為你的同事、朋友、家人、同學、合作夥伴等 社會 關系都在微信上 ,微信不是單純的一款溝通軟體,而是我們個人的整張 社會 關系網路。
所以,一旦成型後必然是絕對的壟斷地位 ,不會存在所謂的還有老二、老三的生存空間,陌陌曾經要挑戰微信,但是最後還是不能撼動微信,只能在陌生社交關系裡面尋找生存空間,哪怕後面的探探等社交軟體也同樣是在陌生社交關系裡面做差異化競爭,最後都會被陌陌收購。
而反過來淘寶卻強敵環伺,中高端有京東在和天貓正面競爭 ,而且京東在物流上有獨特的競爭力,因為是自營為主,在供應鏈上也擁有更大的自主權,雖然多樣性不如阿里,但是用戶體驗一般是要強於天貓和淘寶的。在2015年才成立的拼多多更是後來居上,目前月度活躍用戶數量已經超過京東直追淘寶了。拼多多代表中低端,京東代表中高端,兩者從兩個層面分別和阿里的天貓和淘寶進行競爭。
單純從市值上來看,目前拼多多市值達到了2200億美元 , 京東市值達到了1500億美元 ,兩者相加為3700億美元,而阿里巴巴目前的市值為7000億美元,也就是說拼多多和京東的市值總和已經超過阿里巴巴集團的一般以上了。而微信的狀態是「獨孤求敗」,陌陌的市值也不過是34億美元。一邊是獨孤求敗,一邊是被老二和老三追趕,市場地位完全不同。
市場地位的穩固程度不同,那麼就註定了未來的預期也不同 ,電商用戶之間是不需要有鏈接的,他們僅僅需要和商戶有鏈接就可以了,誰的體驗和性價比更高,那麼用戶就會去哪裡。用戶忠誠度低是因為遷移成本低,熟人社交軟體的用戶忠誠度高是因為遷移成本高,只要微信自己不作死將用戶體驗做得天怒人怨,那麼是很難有社交工具能夠挑戰它的。
筆者一兩年前就寫過一篇文章分析電商和社交領域的市場空間 ,單純從行業來看,電商能夠產生更大的營收,所以阿里巴巴的營收規模超過騰訊是很正常的,如果再加上京東和拼多多那麼規模還要大得多,現在光阿里一家的營收就超過了騰訊一千多億。
阿里巴巴市值的巔峰是在2020年10月28日 ,當時阿里巴巴市值最高達到了6.69萬億港元,基本相當於現在騰訊的市值,而那個時候騰訊的市值才5.79萬億港元,和今天的阿里巴巴市值相當,三個月時間過去了,兩者的市值互換了一下。
阿里巴巴有京東和拼多多的競爭不是現在才有了 ,之前就有,為何市場對其估值在最近兩三個月發生了如此之大的變化?
其實這不得不說是因為支付寶, 因為支付寶是阿里的另一個「金礦」,支付寶擁有眾多的 社會 服務功能,比如各種生活繳費和支付功能等等,這些服務雖然是免費的,但是對用戶產生了極強的黏性,有了用戶的黏性之後就可以做金融業務,比如「信用卡」業務和「貸款」業務,還有基金、保險等理財通道業務,在這些綜合領域,支付寶幾乎沒有對手,微信也只能在支付這一單個領域和支付寶競爭。
但是隨著螞蟻集團暫緩上市,以及後面的整改方 向是要回歸支付業務,那麼螞蟻集團未來在金融領域的作為就小多了,競爭力一下子就下來了,螞蟻集團的估值或許要降低一大半,而阿里是持有螞蟻集團三分之一的股份的,如果沒有最近兩個月的限制,螞蟻集團已經被看成是可以和阿里和騰訊媲美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平台。
阿里在螞蟻集團上的想像力已經窮盡了 ,剩下的就是其他業務領域,比如雲計算、比如人工智慧領域、比如智能電動車領域,這些領域也極具想像力,但是目前的規模小、發展階段並不高,而且目前並未獲得行業龍頭的地位,短時間內也難以達到龍頭的地位,只能說是行業具有想像力,但是阿里有機會。
從長期來看,阿里的淘寶和天貓,會和京東以及拼多多長期共存,誰也無法吃掉誰,因為都是差異化競爭,各自有勝點,而電商本身的屬性就決定了難以形成絕對壟斷的,只能是寡頭並存的格局。
② 阿里 騰訊 誰是市值最高的公司
就現在來看,上周五的數據中:
1. 騰訊收報415.8港幣/股,市值約4836億美元,暫列第一;
2. 阿里收報191.19美元/股,市值約4836億美元;
3. 網路收報249.42美元/股,市值約866億美元;
4. 京東收報39.21美元/股,市值約558億美元;
以上,大概就是這樣的,batj總市值大概是突破1.1萬億美元,發展可喜的
③ 騰訊系市值和阿里系市值整體哪個高請專業人士來解答
一,阿里系市值更高
根據官方統計數據,阿里系的市值要比騰訊系的市值更高一些。阿里系市值為什麼會這么高?其實有很多原因,首先阿里繫上面有一個平台,那個平台包含眾多領域的業務。比如說電子商務,直播帶貨等等。就是因為這個平台包含的業務太多了,所以給阿里系貢獻的經濟總量也非常高,所以阿里系的市值就更高。阿里系所拓展的業務都是對國民經濟發展影響非常大的業務,所以阿里系的市值會更高一些。四,騰訊系更注重娛樂類業務
騰訊系跟阿里系不同,如果說阿里系注重於群眾的物質生活,那麼騰訊系就是注重群眾的精神生活。騰訊系的主要目標就是群眾的精神生活,娛樂方面的內容。比如說社交,觀影,影視劇等。騰訊系更注重的是豐富群眾的精神世界。阿里系和騰訊系市值根本不同的原因就在於此,群眾雖然說對豐富精神生活的渴求是非常旺盛的,但是不管是任何人對物質生活的依賴,顯然比對精神生活的依賴要更多一些,所以阿里系的市值比騰訊系的市值高。
④ 阿里巴巴和騰訊哪個市值高
阿里巴巴高。
阿里巴巴的優勢有:
1. 第三方擔保的獨創:支付寶。這個算是創新了,尤其適合中國特殊信用環境,別說秒殺財付通了,就連ebay也一樣秒殺。雖然這次上市計劃不包括支付寶,但毫無疑問的是,支付寶展示了阿里顛覆式創新的能力,是阿里業務的核心和業績增長的源動力。
2. 一個連接13億潛在消費者和數千萬商家的平台:淘寶和天貓商城。且這個平台還在不斷的拓展。
3. 馬雲弄除了顛覆性的創新,阿里巴巴的出現,顛覆了傳統的商業模式,改變了 人們的購物習慣 ,可以足不出戶就能買到喜歡的東西,還可以通過陌生人送到手上,就連國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整頓電子商務的市場,保護了消費者的安全性。阿里巴巴是一個商人的平台,擁有很大的市場,消費者也有越來越多的選擇。
⑤ 騰訊股票買一手4萬多,顯示市值3萬多什麼意思
意思如下:
1港元兌人民幣為0.8609元,3萬億元港幣市值就是2.58萬億元人民幣。騰訊和阿里巴巴繼續在中國市值最大也是亞洲市值最大的兩家公司排行榜上競爭。
那麼3萬億元港幣(2.58萬億元人民幣)市值的騰訊,與傳統巨頭工商銀行和中國石油相比,如何?截至昨日(7月31日),工商銀行的總市值為1.89萬億元人民幣,中國石油的總市值為1.41萬億元。
1個騰訊=1.37個工商銀行=1.83個中國石油。
⑥ 騰訊,阿里巴巴,百度三大集團現在市值各是多少每股多少
截止2011.10.11的交易日:
網路,股價124.54$,市值434億美元,2005年上市時原始股發行價27$,開盤66$,當日收盤$122,市值近40億美元,不過說這個意義不大,因為網路後來進行一拆十的拆股,並發行了部分新股,所以現在的股價還是一百二十多美元,
騰訊控股,股價170港元,市值3122.5億港元,2004年上市時發行價3.7港元,市值60億元左右,總體上來說股價一直上漲,並且並未進行大規模的拆股和並股.目前市值與網路接近,可以並成為上市公司雙雄。
阿里巴巴集團目前還未上市,只是將其名下的一個子公司「阿里巴巴B2B」上市了,該子公司在2007年上市時,首日市值就超過200億美元,成為中國第一家市值超過200億美元的互聯網公司,以阿里巴巴旗下一個子公司的價值超過了整個網路,同時也超過了整個騰訊控股,但是此後該公司的股價一路下跌,目前市值僅有不到90億美元,但是阿里巴巴最值錢的子公司是淘寶網,估計價值超過阿里B2B數倍,在今年最新的內部估值中,阿里巴巴給自己的整體估值為337億美元,對於未上市公司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天價了,按照慣例,公司在上市後會比上市前的估值高出至少50%以上(小公司通常為數倍),所以,我們才會稱阿里巴巴是與網路和騰訊並肩的三大巨頭之一。
說明:支付寶本來也是阿里巴巴集團的三大資產之一,但是目前已經脫離了阿里巴巴,不在是阿里集團的資產,今年在與雅虎和軟銀的談判中,支付寶的價值被認定在60-150億美元之間,外界認為馬雲在談判中故意壓低了支付寶的估價。由此可推斷淘寶網的估值應該超過200億美元,同時阿里巴巴目前有九大資產,總市值難以估量。
⑦ 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哪個市值高
阿里巴巴~
⑧ 阿里的困局:曾經與騰訊齊名,如今卻漸居下風,難以和騰訊對抗
1998年,畢業不久的馬化騰,在深圳創建了騰訊。
1999年,辭去英語老師的馬雲,則在杭州創建了阿里巴巴。
從此,中國互聯網界的兩大巨頭開始誕生,它們一直相愛相殺著,既有競爭也有合作。
在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二十多年裡,有許多著名的互聯網公司折戟沉沙,輝煌不再,比如曾經與騰訊,阿里同稱為「BAT"的網路。
但是騰訊與阿里,卻一直齊頭並進,成為了中國互聯網界的雙子 星座 。
然而,時至今日,阿里似乎也在逐漸步入網路的後塵,在各個方面漸居下風,已經越來越難以和騰訊對抗了。
阿里與騰訊,多年來一直齊頭並進,雙方雖然有時略有差距,但是卻極其微小。然而時至今日,阿里卻漸居下風,越來越難以和騰訊對抗。
阿里的漸居下風,主要體現在 商業市值 , 競爭現狀 以及 負面影響 這三個方面。
首先是商業市值方面,阿里已經離騰訊越來越遠。
騰訊上市比較早,在2004年的時候,騰訊就已經到香港上市了。
當時華人首富李嘉誠的次子,盈科拓展集團主席李澤楷手持騰訊20%的股份,算得上是騰訊的大股東了。
然而後來李澤楷不看好騰訊,賣掉了騰訊的所有股份。如今的騰訊,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港股之王」,李澤楷早就悔不當初了。
而阿里的上市相比於騰訊,就相對較晚了。
2014年9月19日,創始人馬雲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敲鍾,阿里巴巴正式掛牌上市,創造了史上最大IPO記錄,股票代碼「BABA」。
同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又在香港上市,其總市值超過4萬億元,登頂港股成為港股「新股王」。
當年的阿里,其市值力壓騰訊,跑在了騰訊的前頭,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占據著優勢。
然而,2020年12月24日的一則消息,很快就打破了這種局面。
2020年12月24日,阿里巴巴因為「二選一」涉嫌壟斷,被國家立案調查。
在短時間內,阿里巴巴的股價馬上應聲暴跌,一天市值就蒸發掉超過4300億港元。同一時間,騰訊的股價順勢而起,很快就比阿里巴巴多出4400億港元。
時至今日,阿里巴巴始終沒有恢復元氣,在商業市值上和騰訊已經有了不小的差距。截止2021年3月7日,阿里巴巴的港股市值為4.91萬億港元,騰訊的港股市值則為6.51萬億港元。
騰訊足足比阿里巴巴多出了1.6萬億港元的市值,換算成美元,大概為2061億左右,相當於兩個網路的市值。
阿里與騰訊的市值差距,由此可見一斑。
其次是競爭現狀,阿里已經深陷騰訊眾小弟的包圍之中。
阿里和騰訊在各個方面,在各個領域都掀起了對抗戰爭,並且深刻地影響著中國。
比如2014年快的與滴滴的打車大戰,2016年小黃車與摩拜的單車大戰,還有美團與餓了么持續不斷的外賣大戰等等。
在各個領域的大戰中,阿里往往是敗多勝少,而騰訊則往往是大勝而歸。
由於騰訊的主業是社交和 游戲 ,所以阿里持續想要入侵騰訊的社交和 游戲 腹地。
在社交領域,阿里連續推出了來往,釘釘,支付寶圈子,而且還投資了陌陌和微博。但是一直以來,沒有一款產品,能夠對騰訊的社交霸主地位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在 游戲 領域,阿里2016年的時候正式入局,成立阿里 游戲 ,通過幾年的努力,雖然做到了全國第四的位置,可是和騰訊 游戲 還是相距甚遠。
因此,阿里對騰訊社交和 游戲 腹地的入侵,一直以來都沒有成功。
然而,騰訊對阿里電商腹地的入侵,卻可以算得上是頗有成效了。
2014年,騰訊投資電商巨頭京東;2015年,騰訊入股團購霸主美團;2016年,騰訊又扶持了電商新秀拼多多。
這三家公司猶如三頭惡狼一樣,持續不斷地圍攻阿里的電商主業,將阿里這頭猛虎滋擾的不勝其煩。而阿里因為「二選一」涉嫌壟斷被調查一事,也是因為與這三家公司競爭而導致的。
如今的阿里,已經深陷騰訊的眾小弟包圍之中;而騰訊卻一直安然無恙,阿里對它的進攻,完全沒有產生實質性的威脅。
阿里與騰訊,已經難以平起平坐,齊頭並進了。
最後是負面影響方面,阿里已經掉入了輿論的漩渦。
先是2020年10月24日的時候,馬雲在上海外灘演講言辭激烈,後來被國家媒體點名批評,然後其所主導的螞蟻金服上市被上證叫停。
後是兩個月後,也就是2020年12月24日,一則重磅消息再一次將阿里巴巴推上了風口浪尖,因為「二選一」涉嫌壟斷,阿里巴巴被國家立案調查。
接二連三的負面消息,已經將馬雲和阿里巴巴推入了輿論的漩渦,難以自拔。
人們談到馬雲和阿里,就是資本家,壟斷這些負面詞彙,網上對他們的口誅筆伐更是不絕於耳。
許多人對馬雲和阿里的觀感,已經完全從正面變成負面的了。這對阿里巴巴的影響,可以說是嚴重而深遠的。
反觀騰訊,除了其 游戲 產業常年遭人謾罵之外,一直以來都是四平八穩。
不管是騰訊誤傷老乾媽的神奇操作,還是微信與抖音的多年官司糾葛,這些負面消息,都沒有造成騰訊的重大公關災難,一直都在可控的范圍之內。
由此可見,騰訊的公關和法律團隊,真的不是一般的強。
一方面是阿里深陷負面影響難以自拔,另一方面是騰訊長期以來四平八穩。雙方此消彼長,阿里已經遠遠不是騰訊的對手了。
因此,時至今日,阿里在與騰訊的競爭中,已經漸居下風,難以再與騰訊平起平坐,齊頭並進。
曾經與騰訊齊頭並進的阿里,現在卻已經不再是騰訊的對手了,難復當年輝煌。
為何當年笑傲江湖的阿里巴巴,如今卻發展乏力,漸居下風了呢?我覺得,這可以從 主業屬性 , 投資策略 這兩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說說主業屬性,這幾乎決定了騰訊和阿里的發展方向。
大家都知道,騰訊的主業是社交和 游戲 。那麼,這兩個主業到底有什麼屬性和特點呢?
騰訊是中國當之無愧的社交霸主,其qq和微信早已風靡全國。特別是微信,截止2020年,其月活人數已經達到了12億。
社交的最大屬性和特點,就是它是互聯網的流量起點。人們每天使用完微信後,總要找點事情干,這個時候騰訊就可以引導流量有目的性的流動了。
因此,騰訊依靠社交主業的優勢,成為了中國最大的流量地主,流量對它來說唾手可得,它需要的是廣泛的變現渠道。
而騰訊的另一主業 游戲 ,其最大的屬性就是暴利吸金。騰訊把自家的社交流量引流到 游戲 上,很容易就賺得盆滿缽滿了。
除了自家的 游戲 產業外,騰訊還將社交流量引流到它所扶持的眾小弟身上,加速它們的發展。比如京東和拼多多,它們在微信上都有著一級入口。
因此,騰訊依靠著流量起點的屬性優勢,一方面靠自家 游戲 產業賺錢,一方面將流量導入給自己入股的眾小弟身上,騰訊也因此發展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強大。
而阿里的主業則是電商,那麼電商到底有什麼樣的屬性和特點呢?
阿里是中國的電商之王,其淘寶和天貓成為了中國人最常用的兩款網路購物軟體。
電商的最大屬性和特點,就是它是互聯網的流量終點。互聯網企業聚集再多的流量,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變現,而電商則是變現的有力渠道。
因此,阿里缺的不是變現渠道,而是來自於四面八方的流量。這也導致了,阿里的各種投資,其最終目的,還是為了給自己的電商產業增加足夠多的流量。
然而,互聯網領域,流量為王。只要有了流量,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變現渠道。增加流量和變現渠道相比,顯然增加流量更為困難。
所以阿里選擇的電商主業,顯然比騰訊的社交+ 游戲 主業,路顯得更加的難走。阿里在長時間的競爭中,漸漸處於下風,也就很正常了。
其次說說投資策略,騰訊的投資策略比阿里的投資策略更成功。
從騰訊的眾多投資公司中,我們可以看到,騰訊採取的是一種合作共贏的投資策略。
比如京東,美團和拼多多等,騰訊不僅入股這些公司,給它們提供發展資金,而且還將自己的社交流量開放給它們,扶持它們的發展。
更重要的是,騰訊從來不幹涉這些公司的「內政」,准許它們獨立運營,只需要按時分紅給它就行了。
你想想,如果有一位大哥,他不僅給錢給人,還不幹擾你自己的戰略和決策,你會不會非常歡迎它?你的公司會不會發展得更好?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被騰訊投資的公司,大多數發展得都比較好。像京東,美團和拼多多等,都已經對阿里的電商主業產生了嚴重的威脅。
而阿里的投資策略則偏向於強勢掌控,大多數情況下,阿里更喜歡全資收購。
許多公司被阿里收購之後,阿里都會換掉原來的創始團隊,派來自己的嫡系部隊進行管理。因為這樣做,阿里可以更好地掌控公司的戰略以及決策,讓這些公司為自己的電商主業提供流量。
但是這樣做有很大的弊端。
其一是被收購的公司,已經完全無法按照創始人的規劃來發展,嚴重偏離了正常的發展軌道。這些公司發展得好不好,其實阿里並不在意,只需要它們給阿里提供源源不斷的流量就行了。
其二是阿里這樣做,給自己在投資界帶來了很不好的觀感和名聲。許多獨角獸公司的創始人,正是因為不想自己的創業心血被阿里毀於一旦,才拒絕被阿里收購或者入股的。
比如美團的王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美團最開始是阿里投資的,後來王興因為不滿阿里的做法,才轉投騰訊,成為了阿里的死敵。
如果你是一家要被入股或者收購的公司創始人,相信你也會更加歡迎和青睞騰訊吧。
因此,騰訊和阿里在投資策略上的不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雙方公司的日後發展。
當然,阿里逐漸落後於騰訊,其原因還有很多,篇幅所限,我在此也不再贅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加以補充。
如今的阿里,已經不復當年輝煌,在與騰訊的競爭中漸漸處於下風。這是阿里的困局,也是對商業模式的重新思考。
可以預料的是,如果阿里無法在後續的發展中積極轉型和改變,它就很有可能會與騰訊的差距越來越大,最終也會走上網路的老路,和騰訊嚴重掉隊。
各位朋友,你們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大家各抒己見,踴躍評論。
⑨ 我國上市公司裡面,市值突破萬億有哪些公司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當中,市值突破萬億的公司是有的,根據各大上市公司的市值來看,最起碼有十幾家公司市值已經突破萬億了。
突破萬億市值的上市公司具體名單如下:
阿里巴巴
騰訊控股
貴州茅台
工商銀行
中國平安
建設銀行
美團
拼多多
五糧液
招商銀行
以上這些就是我國目前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都是已經突破萬億的名單,下面根據這些股票進行分析到底這些上市公司市值到底有多少呢?
(1)阿里巴巴股票市值
(4)工商銀行市值
如果上圖,這是目前工商銀行的最新情況,其中公司銀行股價已經在5.2元之間震盪徘徊,公司銀行的股票總市值已經高達18747億元,成為A股市場市值排名第二的上市公司。
(5)建設銀行市值
如上圖,這是目前建設銀行的股票市值,建設銀行總市值僅次於工商銀行的市值,目前建設銀行總市值已經高達17476億元,同比工商銀行少了1000多億元,成為A股市場市值第三的股票。
通過上面分析得知,我國上市公司當中突破萬億市值的,最起碼有十幾家公司,當然市值突破萬億的都是大型企業,基本都是行業當中的龍頭企業,這些龍頭企業的股票市值突破萬億都是非常正常的事。
⑩ 阿里的市值高還是騰訊的高
騰訊市值高。
騰訊市值比阿里高近20000億。
騰訊(騰訊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互聯網企業,由馬化騰、張志東、許晨曄、陳一丹、曾李青於1998年11月共同創立,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國服務用戶最多的互聯網企業之一。
騰訊多元化的服務包括QQ、微信、QQ空間、騰訊游戲、騰訊動漫、騰訊新聞客戶端和騰訊視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