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智飛生物市值
⑴ 安徽智飛有外資背景嗎
有。
2021年智飛生物就受到了資本的青睞。外資在第三季度加倉了336萬股,截至三季度末持股市值達90億元。
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飛龍科馬」)是一家集生物製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⑵ 2000億市值的疫苗龍頭智飛生物出現閃崩,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社會組織發表了一篇文章說HPV疫苗接種一針和接種兩針三針的效果,基本上是一樣的,對疫苗企業打擊很大
⑶ 利好來了:格力電器、贛鋒鋰業、智飛生物、長電科技
《松塔 財經 》 最及時有效、中立客觀的 財經 公告和公開訊息解讀。
1、長電 科技
公司2021年凈利同比預增115%-136%。
【概述】
松塔 財經 獲悉,1月24日晚間,長電 科技 (600584.SH)發布業績預告,預計公司2021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8億元到30.8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14.96億元到17.76億元,同比增長114.72%到136.2%。
公司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主營業務影響。報告期內,公司持續聚焦高附加值、快速成長的市場熱點應用領域,整合提升全球資源效率強化集團下各公司間的協同效應、技術能力和產能布局等舉措,以更加匹配市場和客戶需求,打造業績長期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使公司各項運營積極向好。同時,來自於國際和國內客戶的訂單需求強勁,各工廠持續加大成本管控與營運費用管控,調整產品結構,全面推動盈利能力提升。
【科普】
長電 科技 位於半導體產業鏈中游:設計、製造、封測中的最後封測環節。
設計環節對技術積累和人才的要求最高;製造環節則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在封測環節則對資金和技術的要求相對較低。
【解讀】
公司業績高於機構預期。最近17家機構對長電 科技 2021年歸母凈利潤一致預測值(即算術平均數)為26.86億元。長電 科技 自家預計2021年歸母凈利潤為28億元到30.8億元,公司業績略高於機構預期。
之前,被長電 科技 以7.8億美元收購的「尾大不掉」的星科金朋,在國外疫情嚴重,晶元工廠減產甚至停產的局面下,忽然搖身一變為「陽光彩虹小白馬」,全球訂單蜂擁而至,2019年的虧損5431萬美元直接變成了到2020年的盈利2293萬美元。
長電 科技 2021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實現21.16 億元,同比增加176.84%,不過,長電 科技 股價站上43元後,就開啟了跌跌不休之路。或許與大股東減持脫不了關系。2021年第一季度,前十大股東累計持有7.51億股,佔比為46.8%,等到三季度末,前十大股東累計持有還剩6.09億股,相當於賣出了1.42億,總持股佔比減少到了34.19%。
蘇寧金融研究院認為,對於長電 科技 而言,能否把握住先進封裝帶來的增量市場,是決定其未來盈利能力的關鍵,也是其估值向晶元行業靠攏的關鍵。機遇的另一面,風險同樣不容忽視。
不同於傳統的封測技術,先進封測要向著系統集成、高速、高頻的方向發展,長電 科技 而言,2021年盈利大增,源於大陸晶圓廠產能的高景氣,以及國內IC設計與製造業的崛起,而未來的盈利能力關鍵,在於先進封裝帶來的增量市場。
目前,長電 科技 已經面臨著外部強勢晶圓製造廠商進入先進封裝市場的威脅。
以Intel、三星、台積電等IDM廠商,紛紛加大了對封裝技術的投入。依託自身對設計、晶圓製造技術的了解,台積電等廠商近些年在封裝技術方面突飛猛進,大有趕超之勢。
此外,長電 科技 主要集中在邏輯晶元領域的封裝,下游應用主要是通訊電子和消費電子,消費電子市場本身增速就在趨於放緩,一旦5G通信行業的發展進度不及預期,下游應用市場規模的縮減必然帶來對上游封裝市場的減少,進而拖累企業的增長。
【相關公司業績近況】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19.17 億元,同比增加16.81%;毛利率17.85%,同比增加2.39%;歸母凈利潤21.16 億元,同比增加176.84%。
2、順鑫農業
順鑫農業跌停,公司去年凈利預降8成左右。
【概述】
松塔 財經 獲悉,1月25日,順鑫農業(000860.SZ)跌停,前一日晚,順鑫農業公告,預計2021年全年歸屬凈利潤盈利8000.00萬元至1.10億元,同比上年下降73.81%至80.95%。
業績下降原因包括:
受豬周期下行的影響,生豬價格較去年同期降幅較大,導致公司生豬養殖、肉食品加工產業同上年同期對比降幅較大;
公司房地產業務受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房地產項目銷售及回款較緩,影響了公司整體經營業績。
【科普】
順鑫農業包括白酒、豬肉為主兩大產業。白酒產業的主要產品以「牛欄山」和「寧誠」為代表。
順鑫農業爆出「業績雷」,公司披露的業績預告遠不如機構預期。最近11家機構對順鑫農業2021年歸母凈利潤的一致預測值(即算數平均數)高達6.9億元,其中2021年8月31日,東吳證券發布的研報預測順鑫農業2021年歸母凈利潤能高達971億元。最近的一份研報來自中信證券,中信證券2021年11月5日的研報認為順鑫農業2021年歸母凈利潤可以達到417億元。
順鑫農業自家公告2021年歸屬凈利潤盈利8000.00萬元至1.10億元,與機構的預測差距甚遠。2021年前三季度,順鑫農業歸母凈利潤總額為3.72億,因此,公司第四季度或巨虧超2億元。
此前,大部分機構認為,順鑫農業白酒收入持平,地產持續虧損,豬肉業務承壓。
地產方面,順鑫農業持續剝離地產業務,但短期內難以出清。
2021年半年報顯示,順鑫農業主營收入中,白酒達65.36億,豬肉達19.25億,地產僅4.1億。
豬肉方面,2022年或迎來豬周期反轉。
廣州期貨認為,當前正處豬肉傳統消費旺季,但今年生豬旺季不旺,節前消費增量尤未出現。現貨延續下行態勢,跌幅加深。供應端壓力猶存,存欄拐點或在二季度後才會出現。
南華期貨分析,長期而言,今年豬周期將迎來拐點,反彈幅度可期。
【相關企業業績近況】
2021年第三季度,順鑫農業單季度主營收入24.2億元,同比下降16.54%;單季度歸母凈利潤-10384.15萬元,同比上升9.67%。
3、鴻博股份
又有上市公司拋「股東回報規劃」,鴻博股份未來三年擬拿出不少於20%凈利潤進行分紅。
【概述】
松塔 財經 獲悉,近日,多家上市公司拋出「股東回報規劃」。1月24日,鴻博股份(002229.SZ)公告稱,2022年至2024年,公司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不少於合並報表當年實現的歸屬於公司股東的可分配利潤的20%,且最近三年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於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
無獨有偶,1月24日,格力電器宣布,未來三年每年現金分紅不低於當年凈利一半。
【科普】
鴻博股份是中國彩票印刷行業的龍頭企業,是小賽道「隱形龍頭」。
【解讀】
費雪大師在他的著作《怎樣選擇成長股》中提出了他的15條原則,其中,這些原則最最根本的前提就是大股東是否有意願兼顧中小投資者的利益,這一前提具有一票否決權。上市公司樂於拿出真金白銀回報股東,顯然具有積極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同一天,鴻博股份還推出了《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根據該計劃,首次授予董事、高管、核心骨乾等激勵對象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價格為3.27元/股,同時設置了業績考核,以公司2020年營業收入為基數,2022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於15%,以公司2020年營業收入為基數,2023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於20%。
4、智飛生物
公司2021年度凈利潤預增200%-220%,大超機構預期。
【概述】
松塔 財經 獲悉,智飛生物(300122.SZ)發布2021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99.04億元-105.6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0%-220%;預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盈利:99.69億元–106.3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0%-220%。
公告稱,報告期內,公司緊緊圍繞經營發展目標持續發力,加大研發投入推陳出新,自主產品和代理產品銷售均持續穩步提升,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等重要財務指標較上年同期將有較大幅度增長。
【科普】
智飛生物是一家集疫苗、生物製品研發、生產、銷售、推廣、配送及進出口為一體的生物高 科技 企業。公司自主疫苗產品包括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CHO細胞)、ACYW135多糖疫苗、Hib疫苗、AC結合疫苗,代理產品包括默沙東的四價HPV疫苗、九價HPV疫苗、五價輪狀疫苗和23價肺炎、滅活甲肝疫苗。
【解讀】
智飛生物的業績表現大幅超出券商預期。Wind數據顯示,最近29家券商對公司2021年歸母凈利潤預測均值為70.82億元,增長率114.52%。智飛生物業績預告為99.04億元-105.64億元,同比增長200%-220%。
公司介紹,業績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自主產品和代理產品銷售均持續穩步提升,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同比有較大幅度增長。
智飛生物是默沙東4、9價HPV疫苗國內獨家經銷商。2020年報顯示,靠代理默沙東起家的智飛生物當時自主產品-非免疫規劃疫苗占總營業收入比重僅為7.89%,代理產品-非免疫規劃疫苗占總營業收入比重高達91.86%。到2021年半年報披露時,自主產品的營業收入就已經幾乎與代理產品平分秋色,而且自主產品的營業成本只有代理產品的六分之一,毛利率卻高達86.88%,是代理產品毛利率的2.5倍。
消息層面上,自主產品方面,智飛生物新冠疫苗在2021年3月份獲得緊急批准,正式進入商業化階段。根據智飛生物半年報,新冠疫苗生產企業智飛龍科馬的上半年營業收入為53億元,凈利潤為34.49億元,幾乎為智飛生物自主疫苗銷售總增長量。考慮到龍科馬的產品結構及上半年預防用微卡(注射用母牛分枝桿菌,商品名為微卡)尚未形成實質銷售,估計龍科馬的收入主要來自新冠疫苗。也就是說,智飛生物新冠疫苗4個月收入,或許超過50億元,妥妥的「印鈔機」。
代理產品方面,智飛生物HPV疫苗出現下滑,是受疫情影響。默沙東在二季度財報的電話會議里表示,由於海外疫情肆虐,導致HPV疫苗進口受阻,所以上半年國內銷量有所下滑。也就是說,默沙東HPV疫苗下滑現象是「假摔」。除了HPV疫苗收入略顯意外,智飛生物其它代理產品表現突出。
西部證券認為,目前海外多國包括以色列、英國、土耳其、美國已經啟動新冠加強針接種,國內的新冠加強針接種勢在必行。同時,疫苗出口市場加速打開,我國主要向發展中國家出口疫苗,截止7月底我國出口新冠疫苗和原液超7億劑。智飛生物的重組新冠疫苗憑借完整且靚麗的3期臨床數據,將在國內加強針和國際出口市場上極具競爭力,有望取得較大市場份額。截至今日,智飛生物的新冠疫苗在印尼、烏茲別克以及哥倫比亞均獲得注冊上市。
【相關企業業績近況】
智飛生物2021年三季報營業收入218.3億元,同比增加97.55%;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4.04億元,同比增加239.05%。
5、格力電器
公司終於派錢了:公司2022年至2024年每年累計現金分紅總額不低於當年凈利潤的50%。
【科普】
松塔 財經 獲悉,1月24日,格力電器(000651.SZ)披露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2022年-2024年):公司2022年至2024年每年進行兩次利潤分配,即年度利潤分配及中期利潤分配。在公司現金流滿足公司正常經營和長期發展的前提下,公司2022年至2024年每年累計現金分紅總額不低於當年凈利潤的50%。
【解讀】
格力電器加大力度分紅,可能是大股東高瓴資本的意思。如果按照格力電器當前的凈利潤和市值計算,「分紅總額不低於當年凈利潤的50%」,相當於股東每年賺5個點。
擴大分紅比例,顯然對中小投資者是好事,對大股東高瓴資本也是好事。
2019年10月,高瓴資本藉助珠海明駿在格力電器股權混改的過程中斥資416.62億元,以46.17元/股的價格購入格力電器15%的股份。
按照當前股價,高瓴資本在格力電器上已經被套16個點。
高瓴資本入股格力時,曾承諾積極行使股東投票權,盡力促使上市公司每年凈利潤分紅比例不低於50%。
「每年累計現金分紅總額不低於當年凈利潤的50%」,按照這個公司政策,投資者可以拿多少錢?
如果按照當前的凈利潤和市值計算,相當於每年賺5個點。
格力電器近年來每年的歸母凈利潤都在200億以上,最近30家機構對格力電器2021年歸母凈利潤的一致預測值(即算術平均數)為238.68億元。
假設格力電器2021年歸母凈利潤238.68億元,50%就是119.34億元,格力電器當前市值2298億元,也就是說,如果2021年拿出50%的凈利潤分紅,分紅率 119.34/2298=5.19%。
假設格力電器未來凈利潤、市值不變,分紅率5%以上,相當於買入格力電器,每年分紅可以凈賺5個點。
2018年,在格力股東大會上,董明珠女士曾稱:「我5年不給大家年底分紅,又能拿我如何,給你們越多,你們的話就越多。2年分給你們一百八十億,難道還不夠嗎?這是靠你們來的嗎?」
【相關企業業績近況】
2021年10月27日,格力電器披露了2021年的三季報。根據財報第三季度格力營業收入470億元,同比下滑15%,凈利潤61.88億元,同比下滑15.66%。相比往年,三季度正是空調銷售的旺季,格力業績在旺季出現明顯下滑。
6、贛鋒鋰業
公司2021年凈利同比預增368%-437%,大超機構預期。
【概述】
松塔 財經 獲悉,1月24日,贛鋒鋰業(002460.SZ)公告,預計2021年凈利潤48億元-55億元,同比增長368.45%-436.76%。隨著新能源 汽車 及儲能行業的快速發展,下遊客戶對鋰鹽的需求強勁增長,公司鋰鹽產品產銷量增加且產品價格不斷上漲,公司鋰電池板塊新建項目陸續投產、產能逐步釋放,故公司經營性凈利潤同比增長。
【科普】
贛鋒鋰業業務涵蓋上游鋰提取、中游鋰化合物及金屬鋰加工以及下游鋰電池生產及回收。
【解讀】
贛鋒鋰業預計的歸母凈利潤大超機構預期,不過這其中存在「公司持有的金融資產產生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扣除掉這部分「非經常性損益」,贛鋒鋰業2021年的扣非歸母凈利潤預計為29~36億元。贛鋒鋰業身處碳酸鋰黃金賽道,未來或長期受益於行業景氣。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持有的金融資產升值產生的利潤,「質量」不高,因為不具可持續性。
最近20家機構對贛鋒鋰業2021年歸母凈利潤的一致預測值(即算術平均數)為33.91億元,贛鋒鋰業自家預計2021年實現凈利潤48億元-55億元,大超機構預期。不過,贛鋒鋰業預計的2021年的扣非後歸母凈利潤預計為29~36億元,跟機構預測的歸母凈利潤差不多。
隨著新能源 汽車 的普及和滲透率的不斷提升,碳酸鋰需求日益增加。根據上海鋼聯數據,截止2022年1月18日,均價突破35萬元/噸。
民生證券認為,預計未來全球鋰資源供應緊張將長期持續,高鋰價中樞將是未來行業常態。當前鋰價下,板塊估值性價比凸顯,把握資源自給率高+業績兌現高兩條主線。
銀河證券認為,新能源 汽車 產業鏈上游資源板塊業績開始大幅釋放。仍然看好鈷鋰稀土板塊的投資機會,2022 年行業景氣依舊火熱,價格持續上漲使板塊業績確定性高。
【相關企業業績近況】
2021年第三季度,贛鋒鋰業單季度主營收入29.89億元,同比上升98.5%;單季度歸母凈利潤10.56億元,同比上升506.99%。
免責說明
信息和數據僅供參考,不能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因素,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⑷ 智飛生物是國企嗎
智飛生物不是國企。智飛生物,即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疫苗、生物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民營企業。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的主要產品為二類苗、治療性生物製品。
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7月20日,控股股東是蔣仁生,實際控制人是蔣仁生,總部位於重慶市江北區。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重慶智飛生物製品有限公司以整體變更方式設立的。
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於2010年9月2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主承銷商是宏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保薦人是宏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為300122。
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蔣仁生、吳冠江、蔣凌峰、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劉鐵鷹、蔣喜生等。
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曾獲「2019重慶企業100強」、「2019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2019年上市公司市值500強」、「2018年度中國醫葯行業成長50強」、「2018年度中國醫葯工業百強」等榮譽。
⑸ A股:2021年基金重倉前30強名單曝光!這些行業龍頭赫然在列
公募基金2021年二季報已經全部公布完畢!
據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前十重倉股依次為貴州茅台、寧德時代、五糧液、海康威視、葯明康德、隆基股份、招商銀行、邁瑞醫療、中國中免和瀘州老窖。
其中,「白酒一哥」貴州茅台依然穩坐公募第一大重倉股的寶座,1660家公募合計持有該股總市值超1807億元。
其次,「創業板一哥」寧德時代和「白酒二當家」五糧液,位居第二第三。
業績成色方面,基金重倉前30強的一季度業績大部分實現不同程度的增長,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超100%的共計有13家公司;
排在增幅榜首位的是贛鋒鋰業,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6046%,其次是通策醫療和愛爾眼科,一季度凈利潤分別增長962.9%和509.9%;
其他凈利潤增幅超過100%的還有中國中免、葯明康德、匯川技術、華友鈷業等。
已有9家公司披露中報預告業績,全部實現增長,其中贛鋒鋰業、中國中免、匯川技術、卓勝微、韋爾股份、東方財富、山西汾酒中報預告凈利潤同比增超100%。
寧德時代、贛鋒鋰業、通策醫療、愛爾眼科、億緯鋰能、葯明康德等多股的滾動市盈率均超過百倍!
由於文章篇幅有限,上文講了基金重倉的前15強公司,接下來我們繼續聊聊剩下的公司!
16.立訊精密:二季度重倉基金439家,期末持股市值324.70億元;
蘋果無線充電發射端核心供應商;AirPods核心組裝商;蘋果lighting連接線核心供應商;
布局無線充電、聲學、天線、無線耳機、馬達等多個產品線,單機價值量提升;子公司科爾通實業為主要華為、艾默生提供連接器配套產品;
17.韋爾股份:二季度重倉基金355家,期末持股市值288.25億元;
公司在射頻產品等領域的多項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主要有射頻開關和射頻低雜訊放大器兩條產品線;
國內少數幾家同時具有半導體產品研發設計和強大分銷能力的企業集團之一;
收購北京豪威、思比科和視信源已完成資產交割過戶,豪威 科技 、思比科為晶元設計公司,主營業務均為CMOS圖像感測器的研發和銷售;
18.中國平安:二季度重倉基金579家,期末持股市值272.99億元;
中國保險行業龍頭,國際領先的 科技 型個人金融生活服務集團,為2億個人客戶和 5. 16億互聯網用戶提供金融生活產品及服務;壽險、 健康 險及財產保險是公司的主要險種;
19.卓勝微:二季度重倉基金317家,期末持股市值272.92億元;
堅持自主研發核心技術,已成為射頻前端細分領域國產晶元的領先企業;
主營業務為射頻前端晶元的研究、開發與銷售,主要向市場提供射頻開關、射頻低雜訊放大器等射頻前端晶元產品,並提供IP授權,應用於智能手機等移動智能終端;
20.華友鈷業:二季度重倉基金279家,期末持股市值263.78億元;
中國最大的鈷產品供應商,國內鋰電三元前驅體產品主要供應商之一,鈷產品銷量約佔全球消費量的18%;
公司主導產品為四氧化三鈷、氫氧化鈷和硫酸鈷等鈷產品以及鋰電正極材料三元前驅體產品;擁有從鈷鎳資源開發到鋰電材料製造一體化產業鏈;
公司N65系列三元前驅體產品通過 POSCO-LGC電池產業鏈;
21.智飛生物:二季度重倉基金348家,期末持股市值259.35億元;
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上市民營生物疫苗供應和服務商之一;
公司目前有3種自主疫苗產品簽發(ACYW135多糖疫苗、Hib疫苗、AC結合疫苗),5種代理產品簽發(默沙東的四價HPV疫苗、九價HPV疫苗、五價輪狀疫苗和23價肺炎、滅活甲肝疫苗);
22.通策醫療:二季度重倉基金190家,期末持股市值256.92億元;
國內連鎖口腔醫療龍頭;公司持續深耕口腔、生殖、眼科等專科醫療服務領域,擁有口腔醫療機構、輔助生殖醫療機構,其中在口腔領域作為中國大型口腔醫療集團,已在全國各地開設32家口腔醫院;
23.長春高新:二季度重倉基金309家,期末持股市值255.02億元;
水痘疫苗龍頭;子公司百克生物主打產品包括水痘疫苗、狂犬疫苗和鼻噴流感疫苗,其中水痘疫苗市佔率第一、凍干鼻噴流感疫苗作為國內唯一獲批的鼻噴流感減毒活疫苗已上市銷售;
24.伊利股份:二季度重倉基金385家,期末持股市值240.89億元;
國內最大的乳製品企業,銷售額第一;擁有液體乳、乳飲料、奶粉、冷凍飲品、酸奶等幾大產品系列,各種類型乳品均是市場龍頭,旗下擁有「金典」、「安慕希」等高端品牌聞名全國;
25.美的集團:二季度重倉基金505家,期末持股市值239.31億元;
空調業務為主的三大白色家電霸主之一,空調,洗衣機、冰箱線下份額佔比為:28.9%、27.4%、12.6%;
在京東、天貓、蘇寧易購等主流電商平台繼續保持家電全品類第一的行業地位;旗下擁有小天鵝、比佛利、極光、東芝、AEG;
26.贛鋒鋰業:二季度重倉基金284家,期末持股市值237.16億元;
全球最大的金屬鋰生產商,全球第三大及中國最大的鋰化合物生產商,是全球鋰行業唯一同時擁有「鹵水提鋰」、「礦石提鋰」和「回收提鋰」產業化技術的企業;
公司鋰產業價值鏈涵蓋了鋰行業上下游的各重要板塊,包括上游鋰資源提取、鋰化合物的深加工、金屬鋰生產、鋰電池生產、鋰二次利用及回收;
27.平安銀行:二季度重倉基金490家,期末持股市值235.77億元;
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綜合金融是本行特色優勢;建立了全行統一的區塊鏈綜合服務平台,並應用在供應鏈金融、破產清算投票、雲簽約存證、溯源等業務領域;
28.泰格醫葯:二季度重倉基金257家,期末持股市值234.90億元;
國內臨床試驗CRO企業龍頭,涵蓋臨床研究服務、 臨床前研究服務、技術轉讓、臨床前自主研發以及咨詢業務,業內少有的可以提供全方位、一體化CRO服務的企業,累計為客戶提供臨床研究服務400餘項;
29.匯川技術:二季度重倉基金363家,期末持股市值233.79億元;
國內工業自動化產品的領軍企業,機電液綜合產品及解決方案供應商;19年公司變頻器,伺服產品已做到內資第一,行業排名分別第二,第四;
工業機器人產品包括機器人專用控制系統、伺服系統、視覺系統、高精密絲杠、SCARA機器人、六關節機器人等核心部件及一體化解決方案;
30.興業銀行:二季度重倉基金502家,期末持股市值232.63億元;
首批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主要從事商業銀行業務,是涵蓋信託、租賃、基金、期貨、資產管理、消費金融、互聯網金融、研究咨詢在內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
注意:上述公司根據業績報表等公開資料整理歸納,僅作為分享以及交流學習,不作為買賣依據;
(上述部分公司近期股價已有較大漲幅,切勿追高,切勿追高,切勿追高!)
⑹ 生物股票龍頭股是哪些
長春高新:生物製品龍頭股。近5日股價下跌3.97%,2022年股價下跌-3.69%。公司毛利率84.92%,凈利率39.18%,2021年第三季度營收32.76億,同比增長31.97%,歸屬凈利潤12.24億,同比增長28.78%,當前總市值1098.41億,動態市盈率36.04倍。目前已形成了以金賽葯業為核心的基因工程葯物平台,以百克生物為核心的疫苗平台,以華康葯業為核心的中成葯平台。
智飛生物:生物製品龍頭股。回顧近5個交易日,智飛生物有5天下跌。期間整體下跌9.08%,最高價為126.66元,最低價為124.13元,總成交量5821.23萬手。2021年第三季度,智飛生物毛利率47.49%,凈利率33.65%,營收86.57億,同比增長113.44%,歸屬凈利潤29.13億,同比增長199.06%,當前總市值1993.6億,動態市盈率60.39倍。是生物製品行業股,滬深300個股權重0.64。
達嘉維康:公司作為區域性的醫葯流通企業,主要從事葯品、生物製品、醫療器械等產品的分銷及零售業務,並於2019年開始涉足生殖醫院領域。
【拓展資料】
龍頭股指的是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的炒作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它的漲跌往往對其他同行業板塊股票的漲跌起引導和示範作用。
龍頭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成為龍頭股的依據是,任何與某隻股票有關的信息都會立即反映在股價上。
要炒作龍頭股,首先必須發現龍頭股。股市行情啟動後,不論是一輪大牛市行情,還是一輪中級反彈行情,總會有幾只個股起著呼風喚雨的作用,引領大盤指數逐級走高。要發現市場龍頭股,就必須密切留意行情,特別是股市經過長時間下跌後,有幾個股會率先反彈,較一般股要表現堅挺,在此時雖然誰都不敢肯定哪只個股將會突圍而出,引導大盤,但可以肯定的是龍頭就在其中。因此要圈定這幾只個股,然後再按各個股的基本面來確定。由於中國股市投機性強,每波行情均會炒作某一題材或概念,因此結合基本面就可知道,能作為龍頭的個股一般其流通盤中等偏大最合適,而且該公司一定在某一方面有獨特一面,在所處行業或區域佔有一定的地位。如「四川長虹」之所以能占據龍頭地位,因為其在家電行業具有領先地位,「深發展」是第一家上市商業銀行,「東方明珠」、「電廣傳媒」具有有線網路的優先地位,而「綜藝股份」和「上海梅林」具有實實在在的網站。「虹橋機場」和「清華同方」,雖具有成為龍頭的潛質,卻沒有非常專業的地位,很難成為實際的龍頭,而「中關村」是提供中關村科技園區發展的公司,具有真正的龍頭風采。因此,確認某股能否成為龍頭,一定要判斷該股在其所屬的行業或區域里是否具有一定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