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日月光股票市值
『壹』 台灣的經濟相當於大陸哪個省
湖北省。
台灣省,簡稱「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台北,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北瀕東海,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台灣省由中國第一大島台灣島與蘭嶼、綠島、釣魚島等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組成。縱跨溫帶與熱帶。人口約2341萬,超過70%集中在西部5大都會區,其中台北都會區最大。
中國台灣地區,是指台灣當局控制下的台灣省(包括台灣本島與蘭嶼、綠島、釣魚島等附屬島嶼及澎湖列島),以及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烏丘等島嶼,陸地總面積3.6萬平方公里。
台灣地區行政區劃包括: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6個台灣當局「直轄市」,基隆、新竹、嘉義3個市,新竹、苗栗、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屏東、台東、花蓮、宜蘭、澎湖、金門、連江(馬祖)13個縣。
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峽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三國、隋朝時期,中國政府先後派萬餘人去台。明末清初以來大量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居民移墾台灣,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主要少數民族高山族與華南壯侗語人群同源;中國歷代政府對台灣行使管轄權。
『貳』 台灣有哪些世界500強企業
一、鴻海精密集團
在2019台灣500強企業名單中鴻海精密集團成立於1974年,排名24,自創辦後創始人以前瞻性的眼光讓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的很有影響力,每年公司相關單品的銷量都是持續增長的。
二、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和碩聯合科技始建於2008年,排名285,是一家主要經營主機板、個人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的企業,發展到如今公司已經擁有了豐富的發展經驗,不僅在國內排名靠前,在世界相關榜單中也有很不錯的成績。
七、緯創資通有限公司
緯創科技,排名432,成立於2001年,是一家擁有著雄厚實力的ODM專業代工公司,尤其是在設計和售後上都是極其不錯的,所以每年都會有一筆不菲的盈利收入。
八、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中油成立於1946年,排名436,有著比較久的歷史,主要經營石油和天然氣,成立後公司也憑借著主要業務涉及到了不少的單個領域,而且競爭實力非常強,所以是家綜合實力很強的公司。
九、富邦金融控股公司
在2019台灣500強企業名單中富邦金融控股公司成立於2001年,排名479,專注於人壽保險、產物保險、綜合證券等業務,服務上公司注重滿足客戶的需求,致力於給客戶提供最滿意的服務。
『叄』 台灣著名企業有那些
台灣著名的企業有很多的,例如: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元代工廠,鴻海精密集團(富士康)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代工企業,華碩是全球最大的主板製造企業,廣達電腦全球第一大筆記本電腦代工企業。
拓展資料:
台灣省是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它與韓國、新加坡和香港地區並稱為「亞洲四小龍」。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台灣省就已經發展成為亞洲地區最富裕和最發達的經濟體之一。2017年台灣省的經濟總量達到5793億美元,位居世界第22位,人均GDP也達到了2.46萬美元。
台灣的經濟實力無論是放在全國,還是放在全球都表現不俗。雖然台灣省的面積不大,人口也不算很多,但由於台灣省經濟發展起步較早(比大陸地區早了20年左右時間),因此,台灣省的經濟發展水平已經非常高了,台灣人的收入水平也進入了世界高收入行列。
『肆』 隱藏在A股年報里的「隱形冠軍」
文:天風宏觀宋雪濤
什麼是隱形冠軍?
「隱形冠軍」通常是某一個縫隙市場的領袖 。一方面,這些企業在某些細分領域是絕對的領先者,有的全球市場份額甚至超過50%,所以稱之為「冠軍」;但另一方面, 相比巨頭而言, 它們的規模不大,對於普通大眾而言,它們是默默無聞的中小企業,產品往往隱藏在價值鏈的後方 ,無法從最終產品中辨認出它們的存在 ,所以稱之為「隱形」。
相比像華為這樣既在終端大放光彩,又有強大技術保障的「月亮」,「隱形冠軍」就像是隱藏在夜空里的「星星」。然而 這些像紐帶一樣的企業,構成了完備的產業鏈,在今天產業升級和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成為穩定全產業鏈優勢的中流砥柱 。
如何從年報中選出隱形冠軍?
我們首先確定了與「隱形冠軍」定義相關的十五個關鍵詞,如「全球市佔率」、「全球最具競爭力」、「全球第一」等,然後根據 關鍵詞搜索 A股上市公司2018年年報 ,找出相關企業,最終篩選出位於產業鏈中上游(剔除下游的工業製成品和消費品企業)、市值不超過600億的21家製造業企業。
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電子、材料、機械、化工等領域 ,市值集中在100-300億,民企和混合所有制佔七成 ,國企佔三成。它們不僅全球市場份額處於領先行列,而且在各自的行業領域也形成了一定的技術門檻。
當然, 這21家企業僅代表了中游製造隱形冠軍中的一部分 ,類似企業在各行各業還有很多,有些是公開資料較少的非上市公司,也有低調的中游巨頭,比如:全球最大的 汽車 玻璃廠商福耀玻璃、全球最大單晶硅產銷的隆基股份、全球光纖光纜份額前三的長飛光纖和亨通光電、全球最大PTA單體產能的恆力股份、全球最大MDI產能的萬華化學等。
下面我們將按照行業分類逐一介紹這二十一家「隱形冠軍」。
一、電子
1.鵬鼎控股(002938): PCB市佔率全球第一
作為承載電子元器件並連接電路的橋梁,印製電路板(PCB)是絕大多數電子產品的必需元件,被稱為「電子產品之母」。PCB的技術壁壘低,定製化屬性強,行業集中度分散。根據Prismark對全球PCB企業營收的預估,全球PCB的主要產能集中在中國大陸(43%)、韓國(16%)和中國台灣(14%)等。
根據鵬鼎控股2018年年報,公司是全球第一大PCB生產企業,佔全球市場份額6.3%。2018年總營收258.6億元。
2.長電 科技 (600584): 集成電路封裝測試市佔率全球第三
集成電路的封裝測試是半導體製造的最後階段,也是關鍵一環。封裝是保護晶元免受外部環境損傷,增強晶元的散熱性能,以確保電路正常工作;測試是將有缺陷以及性能不符合要求的產品篩選出來。封測行業受技術驅動,中國廠商已成為重要力量。
根據芯思想研究《全球前十大封測公司榜單》,以全球市場份額排名,2018年全球前三大封測巨頭依次為中國台灣的日月光矽品(29.34%)、美國的安靠(15.4%)以及中國大陸的長電 科技 (13%)。根據長電 科技 2018年年報,公司在全球集成電路封測市場份額排名第三。2018年總營收為238.6億元。
3.匯頂 科技 (603160):屏下光學指紋晶元出貨量全球第一
隨著全面屏成為智能手機的趨勢,屏下指紋識別技術迎來高速成長期。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分為光學、超聲波和電容三條技術路徑。光學屏下指紋識別由於技術成熟、性能穩定,目前是商用量產的主流。其原理是指紋識別晶元照射指紋後反饋給識別模組,形成指紋圖像通來進行識別。因此指紋識別晶元是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的構成要件。
匯頂 科技 主要從事指紋識別晶元的設計,根據匯頂 科技 2018年年報,其光學指紋方案在OLED軟、硬屏均已實現規模商用,是全球商用機型最多、累計出貨量最大的屏下光學指紋方案。2018年總營收37.2億元。
4.光迅 科技 (002281): 光電子器件全球市佔率第四
光電效應是物理學中一個重要而神奇的現象。光電子器件是利用光電效應製成的各種功能器件,廣泛應用於光通信領域。光電子器件處於光通信產業鏈的上游,下游主要是通信系統設備行業。根據行業龍頭菲尼薩2018年年報,2018年全球市場份額前三的光電子器件供應商都是美國公司:菲尼薩、安華高、捷迪訊。
根據光迅 科技 2018年年報,光迅 科技 是全球第四、中國第一的光通信器件供應商,2018年光電子器件全球市佔率為7.1%。2018年總營收為49.3億元。
5.激智 科技 (300566): 光學擴散膜全球市佔率領先
光學膜是液晶顯示器背光模組的重要零部件。光學膜由於技術壁壘較高,生產技術和市場長期被國外廠商壟斷。根據激智 科技 2018年年報,光學膜市場長期以來被國外企業所壟斷,美國3M以及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企業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
在光學薄膜中,擴散膜的技術壁壘相對較低,其核心在於精密塗布技術。目前全球擴散膜的產能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經過激烈的價格競爭,中國大陸的市場份額快速上升。根據激智 科技 2018年年報,其擴散膜產品全球市佔率領先。2018年總營收為9.1億元。
6.納思達(002 180 ): 列印機業務細分行業全球領先
一般而言,列印機分為整機和耗材兩部分:整機屬於耐用品,耗材屬於易耗品。耗材主要包括用於激光列印機的硒鼓及用於噴墨列印機的墨盒等。「低價列印機+高價耗材」的商業模式是教科書式的經典,因此耗材一直是列印機行業的核心利潤來源。根據智研咨詢網發布的《2018-2024年中國列印機行業競爭現狀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隨著商務辦公的電子化和網路化,全球列印設備需求呈下降趨勢,列印耗材市場增速低迷,未來五年全球列印耗材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將在0.3%左右。
列印機雖然是很常見的辦公設備,但是技術壁壘很高,是最前沿的光學、影像學、材料學、電子、精密機械相結合的綜合技術產物。全球領先的列印機品牌基本被日本(佳能、愛普生、施樂、兄弟)、美國(惠普)和韓國(三星)所壟斷,日本佔有絕對技術優勢。中國在這些技術領域與美日有很大差距,所以一直沒有出現過像樣的中國品牌。
根據納思達2018年年報,公司在列印機業務細分行業——耗材晶元、列印機主控晶元以及列印機兼容耗材等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2016年,納思達並購了著名的激光列印機品牌「利盟(Lexmark)」,在全球中高端激光列印機市場也獲得了領先地位。
7.通威股份(600438): 太陽能電池片出貨量全球第一,多晶硅料產能全球前三
多晶硅料是太陽能光伏產業的重要原料,主要用於生產矽片、電池片、光伏組件等下游產品。海外硅料的主要生產廠商包括德國Wacker、韓國OCI、美國Hemlock、挪威REC。由於國內低成本產能的擴產,近年來硅料處於國產替代的過程。全球電池片市場集中度較分散,在光伏產業鏈中集中度最低。
根據通威股份2018年報,公司在光伏產業鏈的布局集中於多晶硅料及電池片環節。2018年,子公司通威太陽能的電池片出貨量全球第一,子公司永祥股份的高純晶硅產能全球前三。
8. 艾華集團(603989): 節能照明用鋁電解電容器產銷量全球第一
鋁電解電容器主要應用於照明產品,分為高、中、低三檔。高檔用於高端節能照明產品、太陽能、 汽車 電子;中檔用於電視、顯示器、普通照明產品;低檔用於玩具、音響等。目前全球鋁電解電容器的主要產能來自於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全球高端鋁電解電容器主要被日系廠商所主導,中國廠商主要生產中低檔電容器產品。
根據立鼎產業研究中心的報告,2015年全球鋁電解電容器市場份額前十大企業中,日本廠商占據前四,中國大陸的艾華集團和南通江海排名第六和第八。根據艾華集團2018年年報,公司在節能照明用鋁電解電容器產銷量全球市佔率第一。
二、材料
9.恩捷股份(002812): 鋰電池濕法隔膜市佔率全球第一
鋰電池的四大材料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其中,隔膜的技術壁壘最高。隔膜負責隔絕電子,保障鋰離子自由通過,對鋰電池的容量、循環以及安全性有重要影響。隔膜的生產工藝包括濕法工藝和干法工藝,其中高端電池以濕法隔膜為主,中低端電池以干法隔膜為主。
隔膜市場的競爭格局目前為中日韓三國鼎立,日本的隔膜生產企業主要為旭化成(收購美國Celgard)、東燃、宇部和住友化學,韓國的隔膜生產企業主要為SK創新和W-scope。
根據恩捷股份2018年年報,公司是全球鋰電池濕法隔膜出貨量、產能以及市場份額最大的供應商,佔全球隔膜市場14%的份額,佔中國濕法隔膜市場45%的市場份額,2018年總營收為24.6億元。
10.光電股份(600 184 ): 高端光學材料全球市佔率13%
光學材料是指傳輸光線的介質材料,包括光學玻璃、光學晶體和光學塑料等。其中,光學玻璃是指可以改變光的傳播方向,並能夠改變紫外、可見或紅外光的相對光譜分布的玻璃。光學玻璃可用於製造光學儀器中的透鏡、棱鏡、反射鏡及窗口等,是光學儀器的關鍵元器件。隨著智能手機、安防監控等行業快速發展,光學玻璃下游需求持續增長。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2023年中國光學玻璃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全球光學玻璃主要產能集中在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經過多年的產業轉移,中國光學玻璃行業規模迅速擴張,成為全球光學玻璃主要生產地。2018年,中國光學玻璃市場規模約為31億元,在全球總規模中的佔比達到60%以上,然而中國光學玻璃企業整體競爭力不強,除少數企業外,大部分企業生產的產品技術含量低,集中在中低端領域。
光電股份是湖北新華光的母公司,隸屬於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前身是有著60年發展歷程的「西安北方光電有限公司」。根據光電股份2018年年報,公司高端光學材料全球市佔率達13%,國內第二,全球前四,產品應用於顯微鏡、槍瞄鏡、照相機等傳統光學產品和光電顯示器、光通訊等新興領域。
11.誠志股份(000990): 低端TN、STN液晶材料全球市佔率第一
液晶材料是液晶顯示屏的關鍵組成,直接影響屏幕的顯示效果及壽命等性能。液晶材料屬於液晶面板產業鏈的上游材料元器件。根據液晶顯示器的分類,液晶顯示材料可分為低端的TN、中端的STN以及高端的TFT。
TN液晶材料主要應用於計算器、電子表、家電等,STN材料應用於電子詞典、PDA等,TFT液晶材料應用於手機、電視、電腦等。國內液晶材料生產廠商盡管近年來數量不斷增加,但多以生產低端的TN和STN材料為主。高端TFT液晶材料的技術壁壘高,生產技術仍被日本和德國的廠商所壟斷。
誠志股份是清華大學控股的上市公司,根據公司2018年年報,其子公司石家莊誠志永華生產的TN和STN液晶材料全球市佔率分別在70%和40%以上。
12.萬潤股份(002 64 3): 高端TFT液晶單體原料全球市佔率超15%
TFT材料屬於液晶材料中的高端產品,具有響應速度快、灰度級高、彩顯能力強、功耗小、顯示尺寸可調等特點,生產難度大,技術壁壘高。高端TFT混合液晶材料主要被德國公司(Merck)和日本公司(Chisso、DIC)壟斷。國內TFT液晶材料廠商以生產液晶單體和中間體原料為主,成為Merck、Chisso、DIC的液晶原料供應商。
根據萬潤股份2018年年報,公司是國內唯 一一 家同時向全球前三大液晶廠商供應液晶單體材料的供應商,其高端TFT液晶單體銷量佔全球市場份額15%以上,是全球主要的高端TFT液晶單體材料生產商之一,2018年總營收為26.3億元。
13.強力新材(300429): 全球光刻膠化學專用品主要供應商
光刻膠是半導體集成電路生產製造的核心材料,對晶元製程起決定性作用,光刻工藝的成本約占整個晶元製造工藝的35%。光刻膠也是電子化學品中技術壁壘最高的材料,對光敏感,由光引發劑、樹脂以及各類添加劑等化學專用品組成。
光刻膠行業由於化學結構特殊、生產工藝復雜、投資大、技術壁壘高,行業集中度非常高。目前光刻膠的上游化學專用品由日本TOK、美國Shipley、瑞士Clariant以及日本JSR這四家公司壟斷,下游生產由台灣長興化學、日本旭化成、日本日立化成等企業壟斷,行業上下游的依賴程度非常高。
根據強力新材2018年年報,公司是全球PCB光刻膠化學專用品的主要供應商,掌控了光刻膠的關鍵原材料的生產技術,2018年公司總營收為7.4億。
14.國瓷材料(300285): 氧化鋯陶瓷材料全球市佔率10%
陶瓷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具有硬度高、耐高溫、耐磨損、耐腐蝕以及質量輕、導熱性能好等優點。
根據國瓷材料2018年年報,公司生產的納米級復合氧化鋯粉體,目前已成為市場絕大多數智能可穿戴產品陶瓷粉料的主供應商;高端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的產能已經達到1萬噸/年以上;義齒用氧化鋯修復材料全球市佔率約10%。
15.福萊特(60 186 5): 光伏玻璃產能位列全球第二
光伏玻璃主要用於太陽能光伏組件,具有透光率高、吸收反射率低、耐高溫腐蝕和抗沖擊等特點,其性能決定了光伏組件的壽命和發電效率。光伏玻璃行業壁壘高,新進入者少。
根據福萊特2018年年報,中國光伏產業經過十幾年的快速發展,玻璃、電池片、組件等主要原材料的供給已經占據了全球的80%-90%。信義光能和福萊特是國內光伏玻璃的兩大寡頭,其他主要廠商包括南玻、中航三鑫、安彩高科、台玻等。福萊特的光伏玻璃產能位列全球第二,佔比接近20%,僅次於信義光能。2018年總營收30.6億元。
16.太鋼不銹(000825): 全球不銹鋼行業的領軍企業
不銹鋼廣泛應用於機械、 汽車 、石化、家電、建築、環保等領域。2006年,中國取代日本成為全世界不銹鋼產量最大的國家,一舉改變了日本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起統治全球不銹鋼產業的狀況。然而日本不銹鋼行業後期飽受產能過剩等結構性問題的困擾,如今也出現在中國不銹鋼行業身上。不銹鋼總量產能過剩和特種不銹鋼產量不足是當前不銹鋼行業的現狀,問題的突破需要持續研發投入和技術積累。
根據太鋼不銹2018年年報,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不銹鋼企業,具備年產450萬噸不銹鋼的能力,研發能力突出,2018年研製出0.02毫米厚度的中國最薄不銹鋼。2018年總營收為729億元。
三、機械
17.卓郎智能(600545): 中高端梳棉機市場全球市佔率13.6%
梳棉機屬於紡織機械,用於加工棉纖維和化學纖維。紡紗工藝流程主要包括:清棉、梳棉、精梳、並條、粗紗、細紗,梳棉是其中一道重要工序。
根據卓郎智能2018年年報,2018年公司在全球中高端梳棉機市場份額佔到13.6%,占國內中高端梳棉機市場份額31.5%。2018年總營收為92億元。
18.長虹華意(00040 4):冰箱壓縮機全球市佔率第一
壓縮機是冰箱製冷系統最核心的部件。目前,全球冰箱壓縮機的產能主要來自中國。行業產能結構性過剩,產品價格競爭激烈。
根據長虹華意2018年年報,公司市場份額為全球冰箱壓縮機行業第一,全球市場份額超20%。2018年總營收為89.1億元。
19.金風 科技 (002202): 風電新增裝機量全球第二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風電生產國。2018年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約593GW,中國累計裝機容量達到209GW,佔比35%。2018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量約54GW,中國新增裝機量達到26GW,佔比48%。
風電設備位於風力發電產業鏈的上游。2018年,全球排名前15的風力發電機製造商中,超過一半來自中國,這15家製造商佔全球風機供貨量的93.2%。行業前三為維斯塔斯(丹麥)、金風 科技 (中國)和西門子歌美颯(西班牙)。
根據金風 科技 2018年年報,公司2018年國內新增裝機超過6.7GW(含海上400MW),市場佔有率32%,全球新增裝機排名第二。2018年總營收為287億元。
四、農用化工
20.和邦生物(603077): 雙甘膦產量全球第一
根據智研咨詢網《2018-2024年中國草甘膦產業運營監測與投資戰略咨詢報告》,2016年全球農葯銷售額499億美元,除草劑銷售額佔比42%,草甘膦銷售額達57億美元。目前為止,草甘膦仍是世界上用量最多的除草劑。雙甘膦是草甘膦的中間體,是合成草甘膦過程的主要原料之一。
根據和邦生物2018年年報,公司為全球最大的雙甘膦供應商,2018年全球市佔率達60%,雙甘膦營業收入19.2億元,占總營收1/3。
21.安道麥A(000553): 全球非專利農葯巨頭,銷售額全球第一
全球農化企業分為創新型和仿製型,創新型企業以研發專利產品為基礎,准入門檻高,盈利能力也高,如行業巨頭拜耳、巴斯夫、孟山都、陶氏杜邦等。仿製型企業主要從事非專利產品的生產銷售,以製造能力和銷售網路取勝。
根據安道麥2018年年報,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農葯生產企業,2018年總營收為256億元,其龍頭產品精胺全球市佔率超60%,乙醯甲胺磷全球市佔率超40%。2011年,中國化工集團收購了安道麥超過60%的股份。
*實習生楊雨婷對本文亦有貢獻
風險提示
團隊介紹
宋雪濤 | 宏觀團隊負責人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特邀項目研究員,著有多篇學術論文、人民銀行工作論文、CF40系列叢書等。
向靜姝
倫敦商學院碩士,主要負責海外宏觀和大類資產配置研究。曾任Man Group AHL(倫敦)量化分析師。
趙宏鶴
中央 財經 大學金融學碩士,主要負責國內實體、經濟政策和金融市場研究。
『伍』 生意談判必備什麼
.長實主席李嘉誠(香港)
李嘉誠的公司為消費者提供各方面的生活需要,業務遍及手機以至電力市場,資產凈值有197億美元(約1,529億港元)。
2. 郭炳湘、郭炳江及郭炳聯兄弟(香港)
-121億美元(約945億港元),郭氏兄弟自1990年父親逝世後,接管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其後並進軍數碼通流動電話網路通訊,旗下物業包括四季酒店。
3. 李兆基(香港)
-115億美元(約897億港元),78歲,恆基兆業集團執行董事,其它投資股權達70億美元(約546億港元)。
4. 何鴻燊(澳門)
-65億美元(約507億港元)
-84歲,17子女
-有「澳門賭王」之稱,擁有多間賭場,並經營博彩業。
5. 蔡宏圖(台灣)
-59億美元(約460億港元)
-為霖園集團第二代領導人,現為集團主席。
6. 王永慶(台灣)
-53億美元(約413億港元)
-89歲,9子女
-生於茶農家庭,為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7. 鄭裕彤(香港)
-51億美元(約398億港元)
-80歲,2子女
-新世界集團執行董事,旗下公司包括新世界信息科技公司。
8. 郭台銘(台灣)
-44億美元(約343億港元)
-55歲,2子女
-鴻海科技集團創立者,主要生產手機、液晶計算機、筆記型計算機等產品。
9. 龔如心(香港)
-42億美元(約328億港元)
-華懋集團主席。
10. 米高.嘉道理(香港)
-38億美元(約296億港元)
-64歲 3子女
-為中電控股有限公司、香港大上海酒店有限公司及香港半島酒店集團董事。
11. 霍英東(香港)
-37億美元(約287億港元),82歲,已婚,曾協助何鴻燊在澳門籌組資金,現仍是何氏公司的大股東。
12. 蔡萬才(台灣)
-31億美元(約241億港元),76歲,已婚,4名子女,台灣富邦金控創辦人。
13. 馮國經及馮國綸(香港)
-30億美元(約233億港元),分別為61歲及58歲,利豐集團領導人。
14 邢李火原(香港)
-28億美元(約217億港元),56歲,已婚,香港思捷有限公司創辦人。
15 陳廷驊(香港)
-26億美元(約202億港元),83歲,南豐紡織集團董事長。
16 吳光正(香港)
-23億港元(約178億港元),60歲,會德豐有限公司主席。
17 王雪紅和陳文琦(台灣)
-22億美元(176.6億港元),48歲和50歲,已婚,育有兩名子女,王雪紅為台灣富商王永慶之女,將熱愛小玩意轉為財富,與丈夫陳文琦控制的宏達國際電子的市場佔有率在過去12月增加5倍,兩人還經營威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18 汪穗中(香港)
-21億美元(163.8億港元),55歲,已婚,育有4名子女,所掌管的德昌電機是全球最大的微型馬達和引擎冷卻風扇製造廠之一。
19 吳東進(台灣)
-19億美元(148.2億港元),60歲,已婚,育有3名子女,管理家族兩家最大的金融公司之一——新光金融控股公司。
20 魏應州(台灣)
-17億美元(132.2億港元),52歲,已婚,育有3名子女
由於康師傅品牌成功,與三名兄弟在中國大陸的即食麵市場致富,他們的飲料產品亦發展迅速,家族還投資超級市場和快餐業。
21 林泰生(台灣)
-16億美元(124.8億港元),56歲,已婚,育有兩名子女
雖然林泰生的廣達計算機有限公司不是家傳戶曉的名字,但卻是全球第一大筆記計算機製造廠。
22 董建成(香港)
-15.7億美元(122.4億港元),62歲,為東方海外(國際)有限公司之主席兼行政總裁,自1996年起掌管集團。
23 呂志和(香港)
-15.1億美元(117.8億港元),76歲,已婚,育有5名子女
在2005年將賭場業務加入在香港上市的建設公司中,現為銀河娛樂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
24 劉鑾雄(香港)
-15億美元(117億港元),54歲,離婚,育有3名子女
-劉鑾雄擁有華人置業集團有限公司61%股份,隨著房地產市場興旺股票上升,其弟劉鑾鴻擁有10%華人置業股份,兩人擁有利福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股份。
25 羅康瑞(香港)
-14.5億美元(113.1億港元),57歲,已婚,育有兩名子女,其上海購物中心新天地的銷量興旺,並支持中國版本的真人騷節目《飛黃騰達》。
26 許文龍(台灣)
-13億美元(101.4億港元),78歲,已婚,台灣南部最佳的美藝博物館之一,以塑料工業起家,最大投資為奇美電子。
27 陳啟宗和陳樂宗(香港)
-12.5億美元(97.5億港元),56歲;54歲,承繼恆隆集團大部分股份,在上海大展拳腳,並擁有晨興集團。
28 蔡其瑞(台灣)
-12億美元(93.6億港元),65歲,已婚,與三名弟弟在家中做鞋起家,其裕元工業為全球最大波鞋製造廠。
29 李澤楷(香港)
-11.5億美元(89.7億港元),39歲,未婚,香港超級富豪李嘉誠的次子,現為盈科拓展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
30 利定昌(香港)
-11億美元(85.8億港元),51歲,已婚,與利子厚管理希慎興業有限公司。
31 羅鷹石(香港)
-10.5億美元(81.9億港元),92歲,羅康瑞之父,鷹君集團董事。
32 伍步高(香港)
-9.9億美元(77.2億港元),69歲,永隆銀行主席。
33 郭山輝及劉宜美(台灣)
-9.4億美元(73.32億港元),已婚,將順誠控股有限公司變成亞洲最大傢具出口商之一。
34 張虔生(台灣)
-8.8億美元(68.6億港元),61歲,已婚,育有3名子女,在90年代致富,但其日月光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一間工廠本年曾發生火警。
35 李運強(香港)
-8.25億美元(64.5億港元),62歲,已婚,育有5名子女, 經營理文造紙有限公司。
36 張榮發(台灣)
-8億美元(62.4億港元),78歲,擁有長榮海運股份有限公司和長榮航空。
37 蔡衍明(台灣)
-7.8億美元(60.84億港元),49歲,擁有旺旺控股。
38 王守業(香港)
-6.9億美元(53.82億港元),64歲,已婚,育有3名子女,掌管大新金融集團有限公司。
39 陳清治(台灣)
-6.4億美元(49.92億港元),75歲,育有4名子女,和家族擁有一半萬海航運。
40 Allen Horng(台灣)
-6.3億美元(49.14億港元),47歲,育有4名子女,可成科技主席。 -《福布斯》
10大上市公司排名
名次 市值
01. 鴻海集團 270億美元(約2,100億港元)
02. 長實集團 240億美元(約1,862億港元)
03. 新鴻基地產有限公司 240億美元(約1,862億港元)
04. 國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70億美元(約1,319億港元)
05. 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160億美元(約1,242港元)
06. 中電控股有限公司 140億美元(約1,086港元)
07. 香港思捷有限公司 100億美元(約776億港元)
08. 恆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 90億美元(約698億港元)
09. 香港利豐集團 60億美元(約466億港元)
10. 德昌電機控股有限公司 40億美元(約310億港元)
『陸』 長電科技值得持有么長電科技2021半年報預計長電科技的市值到底是多少錢
近期半導體板塊持續低迷,這不很快就三季報了,半導體板塊還能夠抄底嗎?長電科技也在不斷調整,這支股票是不是有投資價值呢,下面給大家解析一下。在開始分析長電科技前,我整理好的半導體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半導體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製造和技術服務提供商,提供全方位的晶元成品製造一站式服務,包括集成電路的系統集成、晶圓中測、晶圓級中道封裝測試、系統級封裝測試等。據芯思想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全球封測十強榜單,長電科技以預估255.63億元營收在全球前十大OSAT廠商中排名第三,中國大陸第一。
簡單介紹長電科技後,下面通過亮點分析長電科技值不值得投資。
亮點一:封測龍頭,實力雄厚
長電科技是全球最優秀的半導體微系統集成和封測服務供應商,業務面廣至全品類,擁有帶給客戶從設計模擬到中後道封測、系統級封測全部流程技術解決方案的實力,已成為中國第一大和全球第三大封測企業。長電科技可提供高端定製化的封測解決方案和量產支持,訂單需求強勁。除此之外,各產區一直不斷地加大成本以及營運費用管控,使該公司業績得到較為快速的增長。

亮點二:資源整合,強化互補優勢
長電科技封測產能布局范圍比較廣,規模方面很強大,產區之間好可以很好的互補,各自體現了自己的技術特色和競爭優勢。此外,長電科技還持續優化公司治理,持續推進產線資源整合、重點客戶長期合作還有先進封測研發。同時,該公司在5G通信類、高性能計算、消費類等重要領域擁有行業領先的先進封裝技術,具備技術優勢和生產規模優勢,市場份額位於本土封測市場第一梯隊。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長電科技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長電科技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因為消費類電子、汽車電子、安防以及網路通信市場需求高速增長,我國封測市場規模也不斷的擴大。按照產業鏈位置,封裝測試位於半導體器件生產製造的最後一環,成品完成封裝測試後便可應用到半導體應用市場中。
目前我國那些比較主要的封測廠家已經熟練的掌握了先進封裝的主要技術,可以和日月光、矽品和安靠科技等國際封測企業爭奪市場。隨著我國半導體行業不斷擴容,國內封裝測試行業市場空間也在不停地擴大。
綜上所述,由於半導體行業的不斷發展,封測行業將有不小的收獲,長電科技作為封測龍頭發展空間較廣闊。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長電科技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長電科技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長電科技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1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柒』 在美股成功上市的中國企業有哪些
中芯國際、新東方、中國鋁業、中海油、玉柴國際、廣深鐵路、中移動、中國人壽、中國電信、中石化、上石化、東方航空、華能電力、南方航空、正保教育、永新視博、英利、中國聯通、日月光半、中華電信、搜房網、諾亞財富、易車網、、晶科能源、大全新能、JF中國基、中國臍帶、中國綠色、博潤、人人公司、網秦、鳳凰新媒、唯品會、西斯班、金馬國際、58同城、汽車之家、AMC院線、樂居、獵豹移動、聚美優品、阿里巴巴、一嗨租車、鉅派、宜人貸、無憂英語、中通、信而富、百世、紅黃藍、搜狗、拍拍貸、趣店、簡普科技、網路、華米 等等....
阿里巴巴集團
阿里巴巴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阿里巴巴集團)是以曾擔任英語教師的馬雲為首的18人於1999年在浙江杭州創立。
阿里巴巴集團經營多項業務,另外也從關聯公司的業務和服務中取得經營商業生態系統上的支援。業務和關聯公司的業務包括:淘寶網、天貓、聚劃算、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網路等。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BABA」,創始人和董事局主席為馬雲。
2018年7月19日,全球同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阿里巴巴集團排名300位。
網路
網路(納斯達克:BIDU),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網站。1999年底,身在美國矽谷的李彥宏看到了中國互聯網及中文搜索引擎服務的巨大發展潛力,抱著技術改變世界的夢想,他毅然辭掉矽谷的高薪工作,攜搜索引擎專利技術,於 2000年1月1日在中關村創建了網路公司。
「網路」二字,來自於八百年前南宋詞人辛棄疾的一句詞:眾里尋他千網路。這句話描述了詞人對理 想的執著追求。
網路擁有數萬名研發工程師,這是中國乃至全球最為優秀的技術團隊。這支隊伍掌握著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搜索引擎技術,使網路成為中國掌握世界尖端科學核心技術的中國高科技企業,也使中國成為美國、俄羅斯、和韓國之外,全球僅有的4個擁有搜索引擎核心技術的國家之一。
人人公司
人人公司向美國證交會遞交的F-1上市申請文件顯示,該公司股票代碼為RENN,計劃在紐交所出售5300萬份ADS(美股存托憑證),預計發行價區間為9到11美元,按此發行價區間中間價計算,此次IPO募集資金約5億美元。
招股書顯示,在IPO完成後,千橡集團創始人陳一舟將持有約2.7億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22.8%,成為第一大個人股東,陳一舟還持有約55.9%的投票權,擁有絕對控制權。此外,SB PanPacificCorporation將持有4.05億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34.2%,成為第一大機構股東。根據投行的消息,人人公司已正式啟動上市流程。據推算,人人公司將於5月中旬左右掛牌交易,將有包括摩根士丹利等7家投行擔任此次IPO的承銷商。
由於在上市緘默期內,人人公司未對上市內容做任何回應。
2012年6月人人網邀請比亞迪王傳福接替黎瑞剛出任獨立董事。
(7)台灣日月光股票市值擴展閱讀
美股,即美國股市。開盤時間:美國從每年4月到11月初採用夏令時,這段時間其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1:30-次日凌晨4:00。而在11月初到4月初,採用冬令時,則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2:30-次日凌晨5:00。
『捌』 台灣八大封裝上市公司分別是
日月光 矽品 京元電 力成 超豐 頎邦 東華 矽格 等八家,依股本排行。希望有幫到你。
『玖』 匯成股份上市前景
一、公司介紹:(總股本834,853,281 股) (一)公司是集成電路高端先進封裝測試服務商,目前聚焦於顯示驅動晶元領域,具有領先的行業地位。公司主營業務以前段金凸塊製造(Gold Bumping)為核心,並綜合晶圓測試(CP)及後段玻璃覆晶封裝(COG)和薄膜覆晶封裝(COF)環節,形成顯示驅動晶元全製程封裝測試綜合服務能力。公司的封裝測試服務主 要應用於 LCD、AMOLED 等各類主流面板的顯示驅動晶元,所封裝測試的晶元 系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機、智能穿戴、高清電視、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各類終 端產品得以實現畫面顯示的核心部件。公司是中國境內最早具備金凸塊製造能力,及最早導入 12 _晶圓金凸塊產線並實現量產的顯示驅動晶元先進封測企業之一,具備 8 _及 12 _晶圓全製程 封裝測試能力。2020 年度,公司顯示驅動晶元封裝出貨量在全球顯示驅動晶元 封測領域排名第三,在中國境內排名第一,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公司在顯示驅動晶元封裝測試領域深耕多年,憑借先進的封測技術、穩定的 產品良率與優質的服務能力,積累了豐富的客戶資源。公司服務的客戶包括聯詠 科技、天鈺科技、瑞鼎科技、奇景光電等全球知名顯示驅動晶元設計企業,所封 測晶元已主要應用於京東方、友達光電等知名廠商的面板。2020 年度全球排名 前五顯示驅動晶元設計公司中三家系公司主要客戶,2020 年度中國排名前十顯 示驅動晶元設計公司中九家系公司主要客戶。 (二)公司目前主要所封裝測試的產品應用於顯示驅動領域,以提供全製程封裝測 試為目標,涉及的封裝測試服務按照具體工藝製程包括金凸塊製造(Gold Bumping)、晶圓測試(CP)、玻璃覆晶封裝(COG)和薄膜覆晶封裝(COF)。 (三)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構成情況如下: 二、行業和競爭: (一)集成電路製造產業鏈主要包括晶元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三個子行業,封裝測試行業位於產業鏈的中下游,該業務實質上包括了封裝和測試兩個環節,但由於測試環節一般也主要由封裝廠商完成,因而一般統稱為封裝測試業。封裝是將晶元在基板上布局、固定及連接,並用絕緣介質封裝形成電子產品 的過程,目的是保護晶元免受損傷,保證晶元的散熱性能,以及實現電信號的傳 輸。經過封裝的晶元可以在更高的溫度環境下工作,抵禦物理損害與化學腐蝕,帶來更佳的性能表現與耐用度,同時也更便於運輸和安裝。測試則包括進入封裝 前的晶圓測試以及封裝完成後的成品測試,晶圓測試主要檢驗的是每個晶粒的電性,成品測試主要檢驗的是產品電性和功能,目的是在於將有結構缺陷以及功能、性能不符合要求的晶元篩選出來,是節約成本、驗證設計、監控生產、保證質量、分析失效以及指導應用的重要手段。封裝測試業是我國集成電路行業中發展最為成熟的細分行業,在世界上擁有 較強競爭力,全球的封裝測試產業正在向中國大陸轉移。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 會統計數據,目前國內的集成電路產業結構中晶元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的 銷售規模大約呈 4:3:3 的比例,產業結構的均衡有利於形成集成電路行業的內 循環,隨著上游晶元設計產業的加快發展,也能夠推進處於產業鏈下游的封裝測 試行業的發展。 集成電路產業早期從歐美地區發展,隨著產業的技術進步和資源要素的全球 配置,封裝測試環節的產能已逐漸由歐美地區轉至中國台灣、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亞洲新興市場區域,目前全球封裝測試行業已形成了中國台灣、中國 大陸、美國三足鼎立的局面。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9 年中國封裝測試 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佔有率高達 64.00%,其中中國台灣企業占 43.90%,中國大 陸企業占 20.10%,均高於美國的 14.60%。 受益於產業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下游應用領域的需求帶動,境內封裝測試市 場跟隨集成電路產業實現了高速發展。根據 Frost & Sullivan 數據,2016 年至 2020 年,中國大陸封測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 12.54%,遠高於全球封測市場 3.89% 的增長速度。從封測業務收入結構上來看,中國大陸封測市場依然主要以傳統封 裝業務為主,但隨著國內領先廠商不斷通過海內外並購及研發投入,中國大陸先 進封裝業務有望快速發展。近些年,高通、華為海思、聯發科、聯詠科技等知名晶元設計公司逐步將封 裝測試訂單轉向中國大陸企業,同時國內晶元設計企業的規模也在逐步擴大,以 及全球晶圓製造龍頭企業也陸續在大陸建廠擴產,在此背景下,國內封裝測試企 業將會步入更為快速的發展階段。同時,未來先進封裝將為集成電路產業創造更 多的價值,隨著智能汽車、5G 手機等的先進封裝需求增加,產能緊張,將會帶 動封測價格提升,國內提前布局先進封裝業務的廠商將會受益。根據 Frost & Sullivan 數據,未來五年中國大陸封測市場預計將保持 7.50%的 年均復合增長率,在 2025 年達到 3,551.90 億元的市場規模,佔全球封測市場比 重約為 75.61%,其中先進封裝將以 29.91%年復合增長率持續高速發展,在 2025 年佔中國大陸封測市場比重將達到 32.00%。 全球顯示驅動晶元的產業格局中,韓國廠商和中國台灣廠商占據主導地位,包括三星、聯詠科技、奇景光電、瑞鼎科技等。近些年,隨著中穎電子、格科微、明微電子等廠商的崛起,中國大陸的市場份額有所提升。未來隨著我國晶元設計 的人才資源逐步豐富、晶圓製造業的產能供給提升、封裝測試技術的集成度進一 步提高以及顯示面板行業的持續快速發展,中國大陸的顯示驅動晶元市場份額將持續增加。 受益於全球顯示面板出貨量的增長,顯示驅動晶元市場規模也快速增長。根 據 Frost & Sullivan 統計,全球顯示驅動晶元出貨量從 2016 年的 123.91 億顆增長 至 2020 年的 165.40 億顆,年復合增長率為 7.49%。預計未來將持續增長,到 2025 年出貨量增至 233.20 億顆。LCD 面板出貨量穩步增長,帶動 LCD 驅動晶元出貨量逐步提升。2020 年,全球 LCD 驅動晶元出貨量為 151.40 億顆,預計未來將繼續穩定在高出貨量水平,到 2025 年增至 208.70 億顆。得益於 OLED 屏幕的高速增長,OLED 驅動晶元出 貨量亦快速增長,預計到 2025 年將增至 24.50 億顆,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達 13.24%。 受下游顯示面板市場增長的驅動,疊加國家政策利好及大量資本投入,中國 大陸顯示驅動晶元以高於全球平均速度增長。據統計,2016 年中國大陸顯示驅 動晶元出貨量僅為 23.50 億顆,但 2020 年已增至 52.70 億顆,年復合增長率高達 22.37%。其中,LCD 驅動晶元出貨量從 2016 年的 22.70 億顆增長至 2020 年的 50.00 億顆,年復合增長率為 21.82%;OLED 驅動晶元從 2016 年的 0.80 億顆增 至 2020 年的 2.70 億顆,年復合增長率為 35.54%。預計 2025 年中國大陸顯示驅動晶元出貨量將達到 86.90 億顆,其中 LCD 驅 動晶元產量將增至 79.10 億顆,OLED 驅動晶元產量將增至 7.80 億顆。 全球顯示驅動晶元封測服務的產業格局中,中國台灣廠商占據主導地位,包 括頎邦科技、南茂科技等。近些年,隨著匯成股份等大陸廠商的崛起,中國大陸 的市場份額有所提升。未來隨著我國晶元設計的人才資源逐步豐富、晶圓製造業 的產能供給提升、封裝測試技術的集成度進一步提高,預計 2025 年中國大陸的顯示驅動晶元封測服務銷售份額將進一步提升。,據統計,全球顯示驅動晶元封測市場規模於 2020 年達到 36.00 億美元,較 2019 年增長 20.00%。未來從需求端來看,依然將有新增的面板產能釋放,對於顯示驅動晶元的需 求持續走高。從供應端來看,晶圓代工廠雖然一直有新建產能投產,但多數都還 未能實現量產,預計 2023 年晶圓產能才有望達到供需平衡。顯示驅動晶元的產 量不足,將持續推高銷售價格,因此顯示驅動晶元封測市場規模將也隨之上漲,預計在 2025 年達到 56.10 億美元。 未來隨著國內晶元設計廠商的發展以及晶圓產能緊缺短期內難以改變的局 面,中國顯示驅動晶元封測行業的需求將快速增長。預計中國整體顯示驅動封測 市場規模將從 2021 年的 184.30 億元增長至 2025 年的 280.80 億元,年均復合增 長率約為 11.10%,2025 年中國顯示驅動封測市場佔全球市場比重將提升至 77.01%。 (二)全球顯示驅動晶元封測行業集中度較高,頭部效應明顯,除部分專門提供對 內顯示驅動封測服務的廠商集中在韓國外,行業龍頭企業均集中在中國台灣及大陸地區。中國台灣在經過行業整合後,中小型封測廠紛紛被大廠並購,目前僅剩 頎邦科技、南茂科技兩家全球領先的顯示驅動晶元封測廠商。中國大陸起步相對 較晚,且由於缺乏成熟的晶元設計廠商,市場需求不足,因此中國大陸地區的封 測企業規模相對中國台灣地區的封測企業規模較小。隨著中國大陸近年來對晶元 設計企業的不斷扶持和企業技術的不斷成熟,急劇上升的顯示驅動晶元封測需求 將會推動現有顯示驅動晶元封測廠商的持續擴產,並吸引更多領先的封測廠商進 入行業。根據 Frost & Sullivan 數據統計,2020 年全球顯示驅動晶元封測行業中,獨 立對外提供服務且市場份額佔比較高的企業包括頎邦科技、南茂科技、匯成股份、頎中科技與通富微電。其中,頎邦科技和南茂科技均為中國台灣上市公司;頎中科技原為頎邦科技境內子公司,後被境內其他股東收購;通富微電為中國 A 股上市公司。隨著技術的創新發展,集成電路封裝測試行業日益精細化,衍生出眾多細分 領域,公司目前聚焦於顯示驅動晶元封測領域。在整個集成電路封測行業,主要 公司有日月光、Amkor、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晶方科技、利揚晶元 與氣派科技等,其中,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產品線橫跨封測行業多個 細分領域,晶方科技專注於 CMOS 圖像感測器的封裝和測試,利揚晶元專注於 集成電路測試領域,氣派科技系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內資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企業 之一。在細分行業顯示驅動晶元封測領域,主要的公司有頎邦科技、南茂科技、匯成股份及頎中科技等,其中,頎邦科技和南茂科技均為中國台灣上市公司。 三、特別風險: 1.本次公開發行前,實際控制人鄭瑞俊、楊會夫婦合計共同控制發行人 38.78% 的表決權,本次公開發行後控制比例將進一步下降。公司所處行業為資金密集型 行業,固定資產投入規模較大,公司實際控制人鄭瑞俊為支持公司發展、為員工 持股平台支付增資款以吸引優秀人才和維持團隊穩定,以及受讓股東持有的部分 股權,資金需求較大,存在以個人名義對外借款的情形。截至本招股意向書簽署 日,公司實際控制人鄭瑞俊存在多項未到期的大額負債,借款本金超過 3 億元,負債到期時間為 2025 年 1 月至 2026 年 9 月不等。自發行人完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之日起三年後或大額負債到期後,如 實際控制人不能按期償還借款,則屆時實際控制人持有的公司股份可能被債權人 要求凍結、處置,存在對公司實際控制人穩定性造成不利影響的風險。 2.截至 2021 年末,公司經審計的累計未彌補虧損為-22,400.72 萬元,累計未彌補虧損的情形尚未消除,主要系所處集成電路封裝測試行業屬於資金密集型及技 術密集型行業,要形成規模化生產,需要進行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資及研發投入。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後,若公司短期內無法彌補累計虧損,將導 致缺乏向股東現金分紅的能力。 四、募投項目: 五、財務情況: 1.報告期內: 2.2022 年 1-6 月,公司營業收入預計為 44,935.58~48,226.58 萬元,相較 2021 年同期增長 25.25%~34.43%;凈利潤預計為 8,095.95~10,034.23 萬元,相較 2021 年同期增長37.64%~70.60%;扣非後歸母凈利潤預計為6,058.14~7,576.42萬元,相較 2021 年同期增長 95.02%~143.90%。2022 年 1-6 月,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凈利潤較上年 同期大幅提升。一方面,合肥生產基地不斷導入優質客戶以及高端產品,營收規 模快速增長;另一方面,合肥生產基地持續擴充產能,憑借先進的封測技術、穩定的產品良率與優質的服務能力,客戶訂單保持增長使得產能充分釋放。 六、無風個人的估值和申購建議總結: 匯成股份主營業務以前段金凸塊製造(Gold Bumping)為核心,並綜合晶圓測試(CP)及後段玻璃覆晶封裝(COG)和薄膜覆晶封裝(COF)環節,形成顯示驅動晶元全製程封裝測試綜合服務能力。2020年度公司顯示驅動晶元封裝出貨量在全球顯示驅動晶元封測領域排名第三,在中國境內排名第一,細分行業巨頭冠軍,作為消費電子上游封裝企業,受益於21年疫情紅利,下游電視、PC銷量大增,同時公司成功扭虧,未來增速肯定放緩,短炒關注,長線受壓,開盤給予發行人公司140億市值,建議保持關注,建議積極申購 作者:無風說次新股 鏈接:https://xueqiu.com/1071411538/227270743 來源:雪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拾』 半導體龍頭股票有哪些2021
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值的基本影響是社會融資利率會上升,反之亦然。東西賣不出去的時候,需要降價促銷。同樣,當購買債券的人少了,發行人只能折價出售債券。比如100元面值現在賣98元,相當於收益率,增加2%也就是收益率債券的增加在中,各類債券中,美國10年期國債信用評級最高,被認為是無風險利率(政府有權力通過增稅印錢來還債)。
在收益率,當有人可以購買國債之前需要提高國債時,其他債券(金融債券和公司債券)必須提高利率才能出售。這樣一來,社會上所有的借貸利率都會隨之上升(貸方的心理活動:借錢給你只付3%的利息,所以我還不如買3.7%的國債)。因此,收益率10年期國債是社會融資利率的基準。收益率10年期國債的上漲意味著資金收緊銀根,而下跌意味著當國債的收益率升值時,資金國債投資者就更少了。
半導體板塊龍頭股有:聞泰科技:半導體龍頭股等。
1、士蘭微電子通過尋求員工、股東和合作夥伴之間的利益均衡,協調好近期利益與長遠利益,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2020年ROE為9.74%,凈利24.15億、同比增長92.68%。
2、卓勝微:半導體龍頭股。從事集成電路、分立器件的封裝與測試以及分立器件的晶元設計、製造;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為公司第二大股東芯電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2020年ROE為49.37%,凈利10.73億、同比增長115.78%,截至2021年08月15日市值為1377.91億。
3、聖邦股份:半導體龍頭股。三安光電主要從事全色系超高亮度LED外延片、晶元、Ⅲ-Ⅴ族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微波通訊集成電路與功率器件、光通訊元器件等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性能指標居國際先進水平。2020年ROE為22.73%,凈利2.89億、同比增長64.03%。
拓展資料:
2021世界半導體大會將於6月9日—11日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匯集了台積電、新思科技、中芯國際、瀾起科技、日月光、長電科技、士蘭微、中微半導體、天水華天、北聯國芯、泉州三安、廣聯達等一眾行業龍頭企業在內的300餘家全產業鏈企業參加。
隨著國家對科技興國戰略定位,其中會針對功率半導體、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5G物聯網等熱點,進行前瞻性探索和研究。目前全國現有集成電路產業上下游企業500多家,2020年集成電路全產業鏈收入超500億元,同比增長63%以上。
據報告,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激增,中國大陸首次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市場,銷售額增長39%,達到187.2億美元。全球半導體供應短缺,國產替代進程加快,本土晶元產品有望快速搶佔全球市場,需求旺盛,有望長期維持高景氣度。
本文相關數據僅供參考, 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用戶應基於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證券投資並承擔相應風險。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