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銀行指數掛鉤股票市值
⑴ 全球第一隻指數基金是哪家公司首先推出的
世界上第一隻指數基金於1971年出現於美國,它是威弗銀行向機構投資者推出的基金產品,以標准普爾500為追蹤標的。指數基金的理論起源於195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H.Markowitz提出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他指出,一個風險分散的組合,可在風險與回報之間提供最佳的平衡。1964年,另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W.Sharpe提出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式,指出市場組合就是最佳的風險分散組合。這些都為指數基金的誕生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
⑵ 工行市值幹掉富國銀行重奪宇宙市值第一大行差多遠
工商銀行最新市值2639億美元 全球銀行凈利潤排名超富國
2017.5.31.9:54 來源:中國基金報
全球金融巨頭之爭風雲變化,在股市連漲五天和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的帶動下,工商銀行的最新市值剛剛超過了富國銀行,兩者市值分別為2639億美元和2619億美元。
工行曾長期占據全球市值和盈利第一大行的寶座,曾被成為「宇宙第一大行」,目前工行的凈利潤仍然居於全球第一,遙遙領先於美國和全球的銀行巨頭,只是市值方面目前仍距離摩根大通銀行還有15%的差距,需要繼續努力才能重奪全球市值第一大行。
工行股價五連漲 富國銀行三連跌
中國基金報統計顯示,2016年年底時,富國銀行是全球和美國的第二大銀行,市值達到了2716億美元,明顯領先於當時工行的2226億美元的市值。
當時工行的市值只是小幅超過美國第三大銀行美國銀行,當時美國銀行市值為2192億美元。
沒想到,短短不到五個月時間,工行的市值大幅增加到了2639億美元,而富國銀行的市值小幅下降到了2619億美元,工行實現了對富國銀行超越。
從目前來看,工行2639億美元的市值仍然距離摩根大通3033億美元還有近15%的市值差距,工行市值想要超過摩根大通,還需要工行的繼續努力和A股市場的配合。
目前國內和國際股市給工行等國內大銀行的市盈率低於7倍,就是對於傳統銀行業務優勢和盈利能力能否持續的擔憂,工行等國內大銀行只有真正實現了業務轉型,股市才會給這些銀行10倍以上的正常估值水平。
轉型後的工行若能繼續保持每年400億美元以上的凈利潤水平,市場給予工行的市盈率達到8倍以上,那麼就可以輕松超越摩根大通銀行,成為全球市值第一大銀行。
工行如何來實現這一目標?用工行董事長易會滿在2016年年報展望中的話來說,「未來屬於毫不懈怠的創新者,屬於腳踏實地的實干者。」工行將始終堅持遵循商業銀行經營規律,保持戰略定力,擔當盡責,砥礪奮進,努力以新理念、新舉措、新作為帶動轉型發展走出新天地……
⑶ 2008金融危機為何巴菲特投資荷蘭銀行股
巴菲特一直被投資者頂禮膜拜奉為「股神」,全球金融危機大爆發的背景下,美國及歐洲的大銀行出現了嚴重的危機,這讓許多投資者無所適從,憂心忡忡,對市場毫無信心。但是巴菲特在逆市中尋得機會,最近四年他增持國富銀行24億美元、買入美國銀行50億美元優先股。正是他這種別人恐懼時貪婪、才得以在低價位時買入最好的銀行。縱觀股神巴菲特過去二十多年的投資經理,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工具/原料
第一,巴菲特選擇銀行股的標准非常高。
1、業績一流:巴菲特1991年大量買入富國銀行時用兩個業績指標來評價,「過去的凈資產收益率(ROE)和總資產收益率(ROA)都要優秀。」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巴菲特第一大銀行重倉股富國銀行過去三年ROE為11.6%、10.4%、11.9%,ROA為1%、1%、1.2%,逐年增長;運通銀行過去三年ROE則為16%、26%、28%,ROA為1.7%、3%、3.3%,同樣逐年增長。
2、管理一流:巴菲特強調管理對銀行業績影響很大,「銀行業並非我們偏愛的行業。如果資產是股東權益的20倍,那麼一個只是涉及一小部分資產的錯誤就能夠毀滅掉很大部分的股東權益。」這也是目前國內投資者對於銀行股的詬病所在。財務杠桿同時放大了管理上的優勢和劣勢,所以巴菲特對以「便宜的」的價格買進一家管理糟糕的銀行毫無興趣,他唯一的興趣是以合理的價格買進管理良好的銀行。
3、規模一流:2011年巴菲特投資組合中6大銀行資產規模在美國排名分別是,美國銀行排第1,富國銀行第4,合眾銀行第10,紐約梅隆銀行第11,美國運通第19,M&T銀行第29,都是規模很大的銀行。巴菲特之所以只投資大銀行,是因為銀行業規模優勢非常重要,而且規模越大銀行越難被收購,股價往往更加便宜。
方法/步驟
1
第二,巴菲特長期重倉持有銀行股。
2007年巴菲特投資組合為總市值688億美元,其中5隻銀行股市值197億美元;2011年投資組合總市值662億美元,其中5隻銀行股市值198億美元,以富國銀行和美國運通持倉最重。不僅如此,巴菲特持有銀行股的時間周期也非常長。富國銀行持有至今已23年,美國運通銀行、M&T銀行持有至今也已經21年。
END
注意事項
第三,巴菲特都是在銀行股價大跌之後趁機大量買入。
巴菲特1990年買入富國銀行時市盈率不到5倍:「1990年我們能夠大規模買入富國銀行,得益於當時一片混亂的銀行股市場行情……在投資者紛紛拋售逃離銀行股的風潮中,我們才得以投資2.9億美元買入富國銀行10%的股份,我們買入的股價低於稅後利潤的5倍,低於稅前利潤的3倍。」
投資是有風險的,如何在風險中獲得收益是每個投資者都關心的問題,我們不讓學習一下巴菲特在逆市爆發的發展法則,或許有助你在投資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⑷ 銀行股投資價值如何看
銀行股投資價值如何看?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從巴菲特買富國銀行看銀行股投資價值。
以前,銀行股是A股市場上為數不多估值體系與國際接軌的股票。隨著去年以來的震盪調整,現在成為估值較國際同類股票嚴重打折的品種。這仍未能提振銀行股走勢,以周五收盤為例,銀行板塊僅有一隻個股飄紅。
少不了先聊下估值工具,本文將用市盈率來對比幾個主要市場的銀行股。市盈率對銀行股而言可能是有爭議的估值方法,經常有人說市凈率是較正確的方法。考慮到市凈率不能反映出銀行的盈利能力,而且文中提到巴菲特買入銀行的理由時會涉及這一點,就採用市盈率這個指標吧。
從最新收盤價看,A股銀行股市盈率全部在7倍以下,均值略低於5倍,最高是平安銀行6.8倍,最低是興業銀行3.9倍,中農工建四大國有銀行都是4倍多。
對比其他股市的同類股票,上述股票估值顯然低很多。香港市場銀行股的標桿企業匯豐控股,市盈率12.5倍;美國市場的富國銀行為11.8倍,美國銀行更高達18倍。
咱們開始聊巴菲特。從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2013年四季度報告可以看出,巴菲特投資倉位最顯著的變化是繼續增持富國銀行,減持了康菲石油。經過多年增持,巴菲特持有富國銀行4.635億股,按最新收盤價46.05美元計算,持倉市值為213億美元。2009年一季度,巴菲特增持1236萬股富國銀行。當年,伯克希爾持有富國銀行超過3億股,占總股本的6%多;2012年增至4.08億股,持股7.7%,早已成為該銀行第一大股東。
之前很多投資人士分析過巴菲特為什麼多次增持富國銀行,包括巴菲特非常了解富國銀行,1989年開始買入富國銀行股票,持有的年頭非常長。富國銀行的業務競爭優勢明顯,一直都是美國盈利最多、效率最高的銀行之一,在起伏不定的銀行業里,業績相當穩定。富國銀行資金成本低,客戶基礎龐大。
但在買點上,我覺得巴菲特最看重的是估值低。翻看巴菲特的言論,他把幾次買股的理由說得很清楚:1990年買進富國銀行股票是因為該股數月時間股價幾乎腰斬。他說:1990年我們買入富國銀行的股價低於每股稅後利潤的5倍。”2009年富國銀行再次暴跌,巴菲特再次增持時,又解釋說富國銀行股價低於每股稅後利潤的4倍。巴菲特說他評估銀行股的方法主要是看資產盈利能力,而且要以一種穩健保守的方式來獲得盈利。
股價相對每股稅後利潤的倍數,其實就是市盈率。按照巴菲特的這個標准,A股市場上所有的國有大銀行、股份制銀行,都在估值極低、投資價值極高的區間,因為它們的市盈率都在4倍至5倍。
富國銀行是一家盈利能力強的企業,2013年凈資產收益率同比增長16%。A股銀行業的2013年報尚未出爐,從2012年報、2013年三季報看,大部分銀行沒達到這個數字,也基本都在10%以上。不論如何,股價與每股收益的關系,直觀體現在市盈率上。相比富國銀行,估值低一半多的A股銀行股已經低於巴菲特的買點。
當然,估值高低、股價趨勢,綜合反映市場的新生態,投資者對行業、股票未來的預期,這遠不是市盈率等估值指標可以具化的。只是,作為尋求投資安全邊際的代表人物,在藍籌股低迷市道中,巴菲特的角度是可以參考的角度之一。
更多銀行股投資價值知識請關注股票知識網
⑸ 誰知道巴菲特當年買入富國銀行到現在盈利了多少倍
超過2倍了!
富國銀行是美國唯一一家獲得AAA評級的銀行,建於1852年,名稱一直未變;按商業銀行資本市值,全球排名第四。
第一,富國銀行是以全能型的以客戶為導向的銀行。銀行的目標是滿足客戶在財務上的全部需求,幫助他們在財務上取得成功。銀行的服務是以客戶為中心的,而不是以產品為中心的,這一點貫穿在產品設計、銷售和服務中,成為富國的核心理念和發展的動力。
第二,富國的交叉銷售的模式為利潤創造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富國銀行有一個與其他銀行不同的地方,它的分支機構都不叫做分行,而是叫做商店。這是一種有特殊意義的叫法。富國很注重銷售,尤其是交叉銷售,平均起來,它可以向一個公司客戶推銷5.3個金融產品,向個人客戶平均推銷4.6個產品。這種交叉銷售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富國銀行對客戶資源的利用能力,實現了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富國銀行很注重對風險的控制,尤其是在風險的分散化上做得很好。富國擁有80個業務單元,分別為客戶一生中可能產生的各種金融需求提供合適的產品,這樣就把業務的風險分散化了,使其不容易受到經濟周期的影響。風險的分散化也是富國銀行不良貸款率低的主要原因。
第四,富國十分注重對於渠道的建設,富國的櫃台、電話、網路和ATM的建設都十分完備。網路銀行是全美最好的,ATM網路是全美第四大的。這些措施能使富國的客戶隨時隨地享受服務。
該企業在2007年度《財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一百二十六。
巴菲特向來價值投資,不好的企業,沒有潛力的企業他一般不會投。
⑹ 世界資產最大的十大公司
世界總資產排名前十的公司有:貝萊德集團、先鋒集團、道富全球投資管理、富達投資、安聯資產管理、瑞銀集團、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紐約梅隆銀行、法國農業信貸銀行、摩根大通資產管理等,排名不分先後。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0-12-0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⑺ 巴菲特為何減持富國銀行
2018年8月14日,巴菲特旗下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報告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該公司增持了1240萬股蘋果公司股票,增幅5.2%,共持約2.52億股,季末市值約466億美元。
在5月舉行的伯克希爾2018年股東大會上,巴菲特曾表示,蘋果公司有一些非常好的消費類產品,不管要不要買,蘋果股票都物有所值。對於蘋果今年4月宣布包括回購股票在內的1000億美元規模資本返還計劃,他感到很高興。當時巴菲特說,伯克希爾持有5%的蘋果股票,也許以後持股比例會增加到6%、7%。
「如果你看看蘋果,我認為它的收入幾乎是美國第二大盈利公司的兩倍。」巴菲特曾說。
銀行股方面,伯克希爾·哈撒韋選擇了增持高盛、減持富國銀行。
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次購買高盛的優先股。在2018年第二季度,它的持股數量增加了21%,增加到了約1325萬股。截至今年6月底,這些股票價值約29.2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以來,高盛的跌幅已接近10%。
與此同時,伯克希爾·哈撒韋對富國銀行的持股仍在繼續減少。
二季度伯克希爾減持富國銀行450萬股,減持股份數量為一季度減持規模172萬股的2.6倍,持倉降至約4.52億股,季末市值約251億美元。使得富國銀行成為該公司二季度末的第二大持倉。8月14日,富國銀行股價收漲0.8%,報58.07美元,較二季度末漲近4%。
不過,這一減持未必代表伯克希爾對富國銀行的不看好。
8月13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在官網上發布的一份聲明中稱:「這些買賣決策並未反映我們的投資管理層對相關股票吸引力的看法,而是遵守持股不超過10%的原則」。
伯克希爾公司在這份聲明中稱,除了少數例外,該公司希望避免持有10%或更多的被投資股票。
「由於許多投資者正在回購這些股票,伯克希爾有時需要進行少量出售,以避免達到10%的門檻。在第二季度,這種自我設定的限制導致伯克希爾出售了銀行和航空業的少量股權,同時伯克希爾還購買了同行業其他公司的股票。」聲明中這樣寫道。
⑻ 巴菲特股東大會看點有哪些
1、關於創新
巴菲特最大的改變是對於高科技企業,巴菲特對於未投資亞馬遜和谷歌表示很遺憾,在談論無人駕駛的時候承認無人駕駛的發展有可能擠占鐵路的份額,也對於車險產生壓力,對於人工智慧,巴菲特認為人工替代會發生,但是巴菲特認為這種發展會漸進的,不會一蹴而就。巴菲特在談論高科技領域中不停的強調學習的重要性,並認為蘋果的投資就是深入學習的成果。對於線上銷售對線下銷售的市場擠壓,巴菲特認為替代也是漸進的,並且在相當時間內,線上和線下會保持均衡。對於收購PrecisionCastpartsCorp精密鑄鐵公司投資,巴菲特認為3D列印還不能列印出飛機發動機,所以長期來看還是看好的。一個飛機發動機20-25年,需要可靠性,耐用性,更換會有可信度的問題。聲譽也非常重要,業務質量和產品質量是非常重要。
2、關於能源
巴菲特認為煤炭長期的需求會下降,鐵路運輸煤炭的量有影響,但是這種波動短期內是不明顯的,一季度煤炭的價格有上漲,需求也在回升,但是主要的能源需求增長應該來自天然氣。對於投資風電和太陽能的考慮,巴菲特除了看好這些能源項目,更大程度上有對於稅收減免的考慮。
3、關於保險業務
巴菲特認為伯克希爾在保險上面非常成功,有巨大的浮存金,可以通過預計未來賠付率和預計未來利率來獲得穩健的利潤。重點介紹了GEICO,巴菲特認為保險創新會在創新業務初期影響利潤,所以開展保險新業務需要保持謹慎。
10、對於航空業的投資
巴菲特認為航空業經歷了非常久遠的激烈競爭,合並和倒閉進入尾聲,並反思了全美航空投資的失敗,巴菲特認為經歷幾十年的競爭之後航空業業績趨於穩定,由於對手數量減少競爭減弱,利潤向好。
還有關於遞延稅收,關於折舊和浮存金一些會計准則的看法,也回應了可口可樂健康道德難題,認為相比於糖,快樂更能讓人長壽。
⑼ 摩根大通 富國銀行總資產是多少
摩根大通集團,業界稱西摩或小摩,總部在美國紐約,總資產2.5萬億美元,總存款高達1.5萬億美元,佔美國存款總額的25%。
美國富國銀行(Wells Fargo)1852年成立於美國紐約,是一家多元化金融集團,總資產為12000億美元。
⑽ 舊金山最大的銀行
舊金山最大 網點及ATM機分布最廣的銀行是Bank of America 就是美國銀行。
Wells Fargo Bank 富國銀行集團(NYSE:WFC),一家位於美國的金融集團,成立於1852年,但今日之富國銀行為1998年西北銀行(Norwest)收購舊富國銀行後改名並遷往舊富國銀行之所在舊金山而成。富國銀行目前為全美資產第四大銀行(富國銀行是四大的美國銀行之一,美國銀行,花旗集團,富國銀行和JP摩根大通) 股票市值排名第三,若以存款、家庭貸款與金融卡務來統計,富國銀行則排名全美第二。
中資銀行在舊金山有分行的是南洋商業銀行舊金山分行,成立於1983年2月2 日,位於舊金山金融區,主要提供進出口業務融資、商業貸款、銀團貸款,及接受有限度的存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