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尚集團股票市值
『壹』 股價都漲到500美金了,但特斯拉真值這么多錢嗎
在中國市場,最便宜的落地接近30萬的Model3,同樣預算能買到寶馬和賓士里的中低配,奧迪A4L的高配。Model3是否有足夠的實力和底氣,從這些車型手裡一年搶走十幾萬訂單?這相當於C、3系、A4L任一款車全年的銷量。
從進口版Model3實際銷售情況看,也並沒有對豪華B級車市場造成足夠大影響。這並不是價格的問題(畢竟進口版更強溢價能力,中國消費者是認的),而是因為電動車在很多人心目中,還是不方便、續航短、不穩定的代名詞,在選車時根本不會考慮。更何況,從進口Model3來看,已經暴露出一些做工品質方面的問題。
中國市場純電動乘用車市場的盤子有多大?從乘聯會公布的數據看,2019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售規模89.5萬輛。照此趨勢,預計全年大約不超過100萬輛。其中約2/3是純電動乘用車。換句話說,純電動乘用車總規模每年只有六七十萬輛。
如果特斯拉一年就要拿走十五六萬銷量,相當於市場的20%-30%都歸了特斯拉。這可能嗎?
就算是如機構最樂觀預測,2020年新能源車總盤子預計會上漲到150萬輛。就算純電車達到100萬輛規模,特斯拉要實現15萬輛以上規模,佔比要達到15%-20%。
想想,這可能嗎?強如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每家市場份額也不過在10%左右。有人說,特斯拉在美國純電車市場已經佔到了70%份額,但北美的情況不能套用中國。特斯拉在美國的對手是日產、寶馬、奧迪、大眾。這些品牌電動車在中國存在感也很低。特斯拉在中國想復制美國的神話,很難。
現在各種研究機構對特斯拉2020年中國市場的預期,非常不統一(反正觀點也不用負責):有說預期在兩萬台規模的,有說在10萬台規模的,有說在15萬台規模的。至於相信誰,全看你願意相信誰。
最後說說
其實筆者對特斯拉在中國的預期不樂觀,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你不難發現,即便是去年六七十萬輛的電動乘用車銷量,其中也約有60%-70%是賣給了非個人客戶,流向了計程車、共享專車、公務用車等市場。此外去年純電動車下滑,除了政府和企業采購飽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各地燃油車牌照政策的放開。所以私人用戶對純電動車的真實需求到底有多少?其實還真不好說。別忘了蔚來、小鵬、威馬,有一個算一個,2019年的交付量普遍距離目標甚遠,甚至只完成了20%-50%。這說明其實電動車企,對市場的預期普遍過於樂觀,而且是樂觀的太離譜!
放眼全球,其實電動車的市場也不大。2019年全球也就在150萬輛規模,其中中國約佔一半,美國約有二三十萬輛。其他是歐洲、日韓等。而且中美兩個主要市場今年增長都開始乏力。所以電動車還遠遠談不上能顛覆誰。
有人說,Model3強就強在沒有競爭對手。筆者認為這話也屬於自我催眠。且不說BBA們正在加速進場,且不說一大堆互聯網勢力和國產品牌已經搶先布局。特斯拉最大的優勢就是時間差,而時間差是怎麼來的?就在於傳統巨頭們覺得「電動車市場還是太小」,還在為「賺燃油車的錢」還是「賺電動車的錢」猶豫不決,但關鍵的技術、製造、成本優勢等壁壘是不存在的。這意味著傳統巨頭一旦決定轉型,一夜之間,特斯拉周圍就可能站起一大堆競爭對手。
特斯拉在中國的唯一機會,也許就如某些分析所說,像美國一樣,國產Model3能激活一大批中產階層,使之成為一種消費風尚和圈層文化。換句話說,一半靠產品,一半靠情懷。
只是,經歷了電動車騙補、自燃、充電難、續航虛標等多重風雨洗禮的中國市場,對電動車充滿了復雜情感的中國消費者,能給Model3這樣的機會嗎?
版權聲明:本文為線外邦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線外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貳』 關於蔚來市值突破千億美元一事,你有何看法
蔚來股票市值突破千億美元,在股票市場上,蔚來的股票開始了一段瘋狂的成長經歷,市值第1次突破了千億美元的大關,這確實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小鵬汽車的董事長何小鵬,有數家高科技企業已經開始正式著手於,加入造車新勢力的團隊,可以說以後的市場出現這種千億級別的,造車企業的股票市值,很可能會成為一種常態,這讓人們覺得原來在造車新勢力這些科技企業當中,真的可能會出現一批或者幾匹黑馬讓我們大跌眼鏡,但是我個人覺得我們應該理性的看待這件事情。
根據上述,所分析的東西我們來再一次看一看蔚來市值突破千億美元這一件事情,我個人覺得這就是市場的投資者以及市場上的資本,對蔚來汽車的一次肯定,隨著新車的投產,隨著新電池的應用,蔚來汽車很可能又一次會引領一個新的風尚,甚至是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
『叄』 2018年A股市場有多少只股票退市截止到2019年12月3
2018年A股市場有多少只股票退市截止到2019年12月3
網路流行榜
食物
網路
學院
生活
潮流
a1();
2018年A股市場有多少只股票退市截止到2019年12月3
來自:網路日期:2022-04-30
2018年,A股市場持續非理性下行。「黑天鵝」事件一個接一個,踩雷的風險明顯大於過去兩年。其中包括*ST長生的假疫苗風波、中弘股份的面值退市事件,而「黑天鵝」事件已讓三隻個股退市、五隻個股也即將退市,給資者帶來極大損失。《投資快報》特對今年以來的十大「黑天鵝」事件進行盤點,以饗大家。TOP1:*ST長生(002680)7月15日,國家葯監局在對*ST長生(002680)進行飛行檢查時發現,其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存在記錄造假等行為,葯監局要求其停止狂犬疫苗生產,全面排查風險。7月16日,公司召回有效期內所有批次的凍干狂犬疫苗。除了狂犬疫苗造假,公司的百白破疫苗也存在造假,但是公司卻從未進行披露。事件爆發後,長生生物連續跌停,股價一度從24.55元跌到2.66元,期間出現了36個「一」字跌停板,累計跌幅近九成。其後股價雖有所反抽,但最新一輪停牌價3.94元,較高位仍跌去逾八成。11月17日長生生物發布公告,公司存在退市風險,從11月19日開市起停牌。從事件爆發到現在,長生生物已被吉林省葯監局罰沒91億元罰款,可以說已經罰到傾家盪產,而在退市新規出台之後長生生物被強制退市已經板上釘釘,這樣的公司即便退市已經沒有任何投資價值,如果投資者坐上末班車仍將會血本無歸。而長生生物事件比起一般的黑天鵝事件似乎更危險,它比那些完完全全業務造假的公司更難以分辨,畢竟此前的長生生物從事不錯的生意,成長性也很不錯。TOP2:上海萊士(002252)12月20日,上海萊士(002252)再度跌停,報6.81元。自12月7日復牌以來,上海萊士已連續第十個交易日一字跌停,期間累計跌幅65.15%,市值縮水逾600億元。但近兩日上海萊士成交額有所放大,該股19日成交額約8000萬元,20日成交額已近3.44億元,但跌停板上仍有約165萬手封單。此前停牌近9個月後,上海萊士為了自救,於12月6日推出了國內近年來最大的海外醫葯資產收購案,即作價約391億元收購基立福持有的GDS全部或部分股權以及天誠德國股東持有的天誠德國100%股權。不過市場並不買賬,上海萊士12月7日復牌後連續9個一字跌停。公司股價暴跌,不僅讓持有該股的投資者陷入困局,同時也使得控股股東萊士中國、科瑞天誠所質押的股份存被動減持的風險。此外,持有上海萊士的基金亦「苦不堪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共有15家公募基金合計持有上海萊士785.68萬股股份。比如鵬華基金旗下科瑞萊士資管計劃等3隻資管計劃共計持有上海萊士14637.19萬股,市值達33億元。而隨著股價暴跌,上述3隻鵬華資管計劃合計已浮虧21.5億元。TOP3:中興通訊(000063)中興通訊去年財報顯示,公司2017年實現營收619.6億元,歸母凈利潤45.7億元。今年中興通訊一度跌至11.85元,不過,目前股價最新收報19.36元,已較低位反彈超過60%。TOP4:中弘退(000979)再過3個交易日,中弘退(000979)就將被深交所摘牌,公司也由此成為「面值退市」第一股。今年11月8日,深交所作出中弘股份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11月15日晚間,中弘股份公告,股票已被深交所決定終止上市,將在退市整理期屆滿後被摘牌。公司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的最後交易日期為2018年12月27日。12月20日,中弘退收報0.23元。而自11月18日,中弘股份改名為「中弘退」復牌起,公司股價跌幅已達71.95%。數據顯示,國新健康(000503)股價1996年5月13日報0.4元,創下A股史上最低交易紀錄。如今,這一紀錄已被中弘退刷新。2009年借殼上市後,在缺乏業績支撐的情況下多次通過送轉擴張股本攤薄股價,在公司現金流緊張的情況下仍多次以現金收購境外資產等,都是中弘股份一步步走向退市結局的內因。另一方面,股價低於面值(1元)的退市指標是滬深交易所在2012年修訂退市相關規則時,借鑒海外市場經驗新增的條款。該指標的意義在於,以市場化選擇的方式決定公司的上市地位。TOP5:*ST龍力(002604)在債務危機爆發之後,*ST龍力(002604)在2017年年報中爆了個大雷。然而時至今日,公司依然說不清楚錢是怎麼沒的,去了哪裡。12月5日晚間,*ST龍力發布深交所關注函的回復公告中稱,公司尚未能對多個會計科目存在的問題、相關前期業務的完整經過及影響形成准確的結論。2018年5月22日,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向*ST龍力發出關於公司2017年年報的問詢函。6月22日,*ST龍力僅對部分問題進行了回復並披露。11月27日,中小板公司管理部下次《關注函》,要求*ST龍力對前述問詢函中涉及到但未回復的多個會計科目問題進行充分核查。2017年底,*ST龍力債務危機爆發。在之後的2017年度報告中,公司業績變成了虧損34.83億元。對於巨變,ST龍力解釋,今年1月11日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後,公司配合證監會及審計機構的調查與審計開展了財務自查。今年4月11月復牌後,股價曾一口氣收出22個跌停板。最新收盤價2.04元,較復牌前的收盤價跌去了76.66%。TOP6:*ST百特(002323)7月4日晚間,*ST百特(002323)公告稱其因涉嫌犯罪案被證監會移送公安機關,股票自7月6日起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股票自7月6日起交易30個交易日,隨後將繼續停牌,深交所將在停牌後15個交易日內作出是否暫停公司股票上市的決定。數據顯示,*ST百特停牌前的30個交易日累計跌幅達72.40%,期間出現27家個「一」字板跌停。數據顯示,*ST百特造假事件發酵於2017年4月,當時其因涉嫌信披違法遭到證監會立案調查。僅僅一個月後,證監會就發出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查明*ST百特在2015年至2016年9月份,累計虛增營業收入約5.8億元,虛增利潤近2.6億元。對*ST百特的違法行為,證監會評價稱「涉案金額巨大、手段惡劣,違法情節嚴重」,言辭犀利。7月5日晚間,深交所宣布已正式啟動對雅百特的強制退市機制。若*ST百特因此被強制退市,將成為深交所中小板首例強制退市股。TOP7:金亞科技(300028)6月27日凌晨,深交所宣布,因欺詐發行已正式啟動對金亞科技(300028)的強制退市機制,金亞科技也由此成為欣泰電氣之後,A股第二例因欺詐發行股票被強制退市的企業,公司簡稱變更為「*金亞」。公司股票6月27日得牌,遭遇連續八個交易日跌停。8月7日收盤價為0.68元,較復牌前跌去了75.48%。由於30個交易日已滿,*金亞已於8月8日起開始停牌,股票簡稱變為金亞科技,目前正在等待深交所作出公司是否暫停上市的決定。12月18日,金亞科技發布公告提示稱,公司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據了解,為了達到發行上市條件,金亞科技在2008年、2009年通過虛構客戶、虛構業務、偽造合同等方式虛增收入和利潤,騙取首次公開發行核准。歷史上,金亞科技也曾有屬於自已的高光時刻。2015年2月,金亞科技計劃以溢價14.87倍,以22億元的價格收購天象互動。這條消息卻令金亞科技股價快速攀升,區間漲幅最高超過400%。而令人驚奇的是,時任金亞科技董事長周旭輝2015年2月火線入股天象互動。TOP8:退市吉恩(600432)退市吉恩(600432),前身是吉恩鎳業,由於2014年和2015年連續兩年虧損,在2016年5月3日便被上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吉恩」;去年5月26日,因連續三年虧損被實施暫停上市。今年5月15日,由於其2017年度虧損和凈資產為負且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退市吉恩被上交所宣布終止上市。5月22日,上交所根據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對*ST吉恩作出終止其股票上市的決定,並於5月30日進入退市整理期。5月30日復牌後,*ST吉恩連續遭遇18個一字跌停。截至7月11日的收盤價1.38元/股,復牌以來股價區間跌幅高達79.55%。7月12日起,*ST吉恩開始停牌,等候上交所作出公司是否暫停上市的決定,股票簡稱已變更為退市吉恩。公司為何會走上這條不歸路?悲劇皆因「抄底」。自涉足海外項目後,公司自身經營業績持續下滑,2009年至2011年,凈利潤分別較上年下滑48%、6%、70%;其中,2011年公司年報還被出具帶解釋性說明的無保留意見。2012年,公司開始出現虧損。TOP9:退市昆機(600806)5月30日,此前被宣告退市的*ST昆機(600806)正式進入退市整理期,公司證券簡稱分別變更為退市昆機。值得一提的是,30日當天退市昆機一直到10點05分才出現第一筆成交,成交量僅為1手。加上此後成交的3手和1手,公司全天僅僅成交5手,成交額僅為2900元。此前,退市昆機因2014年至2016年連續三年虧損,已被暫停上市。而暫停上市公司要避免退市結局,面臨的是一項復雜的綜合工程,需滿足一攬子合規條件。但公司2017年在恢復上市方面全無突破,進入2018年的*ST昆機其實早已立在懸崖邊上。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觸及多項終止上市條件。而對於退市昆機來說,今年一季度我國機床進口增速強勁(同比增長58%),然而國內機床生產量疲弱(同比下降43%)。因此通過產業升級,借著中國製造業結構性升級的大趨勢,實現高端機床製造,或許才是公司未來實現再度起飛的翅膀。TOP10:烯碳退(000511)今年4月28日,烯碳退前身*ST烯碳發布2017年年報,不過年度報告被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當日同時披露了退市風險警示。5月28日,深交所宣布對*ST烯碳作出終止上市決定,這是2018年度深交所首家被強制終止上市的公司,同時也是滬深兩市第一例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非標」意見後退市的上市公司。7月16日,烯碳退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已被深交所決定終止上市,將在退市整理期屆滿後被摘牌,7月17日為公司最後一個交易日。數據顯示,自從6月5日進入退市整理期後,烯碳退經歷18個跌停,累積下跌了86.5%。而在烯碳退最後的一個交易日,收盤價也成為了上市以來的最低價:0.61元,而從6月5日到7月17日的30個交易日中,累計下跌了88.43%。公開資料顯示,烯碳退早在1993年就以「遼物資A」的名字在深交所上市,之後重組更名為「銀基發展」,後又再一次重組,更名為「烯碳新材」。在石墨烯概念的炒作下,股價也曾大漲過。不過之後業績就持續下跌,連續虧損,被證監會調查。
目前A股有3054隻股票,深市有1883隻,其他的是滬市。A股股票數量是變化的,基本每天都會有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或者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上市後即可在A股市場交易。A股,即人民幣普通股,是由中國境內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從2013年4月1日起,境內、港、澳、台居民可開立A股賬戶)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賬,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中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投資者如要進行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的投資,首先要去上海證券中央登記結算公司在各地的開戶代理機構處申請開立證券帳戶;然後再選擇一家證券公司的營業部,作為自己買賣證券的代理人,開立資金帳戶和辦理指定交易。證券帳戶和資金帳戶開立以後,可以根據開戶證券營業部提供的幾種委託方式選擇其中的一種或幾種進行交易;一般證券營業部通常提供的委託方式有櫃台委託、自助終端委託、電話委託、網上交易等。所有的交易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電腦交易系統自動撮合完成,無需人工干預。此回答由康波財經提供,康波財經專注於財經熱點事件解讀、財經知識科普,奉守專業、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財經內容,用生動多樣的方式傳遞財經價值。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收盤,我國A股市場共有3765支股票,包含ST及停牌的股票。
a2();
2018年中國A股總市值:截至2018年12月28日,兩市上市公司總數達3567家,滬深兩市總市值為48.67萬億元,而2017年底A股上市公司總數為3485家,總市值為63.06萬億元.A股上市公司數量增加82家,市值減...
2018年A股市場有多少只股票退市-:2018年,A股市場持續非理性下行.「黑天鵝」事件一個接一個,踩雷的風險明顯大於過去兩年.其中包括*ST長生的假疫苗風波、中弘股份的面值退市事件,而「黑天鵝」事件已讓三隻個股退市、五隻個股也即將退市,給資者帶來極大損失....
現在中國股市有多少支股票RT:A股市場有1496隻B股市場有110隻權證21隻
a股各行業指數-上證180指數每個行業各有多少只股?:上證成份指數(簡稱上證180指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對原上證30|||指數進行了調整並更名而成的,其樣本股是在所有A股股票中抽取|||最具市場代表性的180種樣本股票,自2002年7月1日起正式發布.|||作為上證指數系列核心的上證180指數的編制方案,目的在於建立|||一個反映上海證券市場的概貌和運行狀況、具有可操作性和投資性|||、能夠作為投資評價尺度及金融衍生產品基礎的基準指數.
A股市場有多少股民?A股市場有多少股民,有多少上市公司?:A股目前有2000多家上市公司哈,且上市公司的數量還在持續增加中,目前A股市場上的股民總共有一億多人哈.
截止2018年10月1日A股有多少上市公司-:截止2018年10月1日,A股有3556家上市公司.國慶節後,又有5家公司上市,截止今日共有3561家上市公司.
2018年中國股市能到多少點?-:應該能突破10000點大關
中國股市到2018年a股支數能到15000嗎?-:不可能的,差不多5000家上市企業左右
2018年大盤最高多少,最低多少?-:預測2015滬指最高漲到4100點.因為中國股市不理性不健康!瘋牛死了!慢牛病危!熊抬頭!
a3();
rgg_s();
rgg_ss();
你可能感興趣的--
中國一共退市了多少股票
退市股票名單一覽表-
A股現在有多少支股票?有多少已經退市?-
在A股市場里,有多少上市公司真正退市了?-
2018年11月27日目前一共有多少只股票?-
A股自開立以來有多少只股票重組成功?被終止上市?目前共有多少只ST股或*ST股票尚在交易?-
中國退市的股票有幾家-
a股退市的股票有哪些已經退市的股票有哪些-
平均一年有多少股票公司下市-
滬深股市總市值有多少中國股市總市值2020年滬深兩市總市值a股總市值是多少萬億20202020年a股總市值與gdp2020年中國股市的總市值滬深兩市總市值達63萬億2020年a股流通總市值滬深市值是什麼意思美國股市總市值是多少萬億
57相關鏈接functiondelayUrl(url){varlanrenjia=document.getElementById('time').innerHTML;if(lanrenjia>0){lanrenjia--;document.getElementById('time').innerHTML=lanrenjia;}else{window.location.href=url;}setTimeout("delayUrl('"+url+"')",1000);}delayUrl('https://www.wangluoliuxing.com/va/%E6%B2%AA%E6%B7%B1%E8%82%A1%E5%B8%82%E6%80%BB%E5%B8%82%E5%80%BC%E6%9C%89%E5%A4%9A%E5%B0%91.html');
rgg_sss();
返回頂端
來自於網友交流,只提供信息參考,不對其真實性及有效性作任何保證
反饋及建議聯系:
&;網路流行榜
『肆』 如何計算上市公司的股票估值
買錯股票和買錯價位的股票都讓人難受,就算再好的公司股票價格都有被高估時候。買到低估的價格除了能取得分紅外,還能夠取得股票的差價,然則選擇到高估的則只能很無奈的當「股東」。巴菲特買股票也經常去估算一家公司股票的價值,避免花高價錢購買。這次說的不少,那麼公司股票的價值到底是怎麼估算的呢?接著我就羅列幾個重點來具體說一說。正式給大家講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估值是什麼
估值就是對一家公司股票所擁有的價值進行估算,猶如商人在進貨的時候須要計算貨物成本,他們才能算出需要賣多少錢,要賣多久才可以回本。這與買股票是一樣的邏輯,用市面上的價格去買這支股票,到底要花多少時間才可以回本賺錢等等。不過股市裡的股票各式各樣的,跟大型超市的東西一樣多,很難分清哪個便宜哪個好。但想估計一下以它們目前的價格是否有購買價值、有沒有收益也是有方法的。
二、怎麼給公司做估值
判斷估值需要結合很多數據,在這里為大家羅列出三個較為重要的指標:
1、市盈率
公式:市盈率 = 每股價格 / 每股收益 ,在具體分析的時候最好參照一下公司所在行業的平均市盈率。
2、PEG
公式:PEG =PE/(凈利潤增長率*100),當PEG在1以下或更低時,也就說明當前股價正常或被低估,若是大於1的話則被高估。
3、市凈率
公式:市凈率 = 每股市價 / 每股凈資產,這種估值方式對於大型或者比較穩定的公司而言是很合適的。通常市凈率越低,投資價值也會更加高。但在市凈率跌破1的情況下,該該公司股價必然已經跌破凈資產,投資者應該對這個十分當心。
我舉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福耀玻璃
每個人都了解,福耀玻璃目前是汽車玻璃行業的一家龍頭企業,基本上它家生產的玻璃都會為各大汽車品牌所用。目前來說,汽車行業對它收益造成的影響最大,還是比較穩定的。那麼,就以剛剛說的三個標准作為估值來評判這家公司如何吧!
①市盈率:目前它的股價為47.6元,預測2021年全年每股收益為1.5742元,市盈率=47.6元 / 1.5742元=約30.24。在20~30為正常,明顯如今的股價高了點,但是還要用其公司的規模和覆蓋率來評判會好一些。
三、估值高低的評判要基於多方面
一味套公式計算顯然是不太正確的選擇!炒股等同於說炒公司的未來收益,即使公司當下被高估,爆發式的增長可能在以後會有,這也是基金經理們為什麼那麼喜歡白馬股的緣故。另外,上市公司所處的行業成長空間和市值成長空間也值得重視。就許多銀行來說,按上方當估算方法絕對是嚴重被低估,但是為什麼股價一直無法上升?它們的成長和市值空間已經接近飽和是最重要的原因。更多行業優質分析報告,可以點擊下方鏈接獲取: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除去行業還有以下幾個方面,有興趣可以看看:1、至少要清楚市場的佔有率和競爭率;2、懂得將來的規劃,公司發展前途怎麼樣。這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一些小秘訣和技巧,希望對大家有益,謝謝!如果實在沒有時間研究得這么深入,可以直接點擊這個鏈接,輸入你看中的股票獲取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8-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伍』 上市公司的業績和股票市值的關系
上市公司的業績和股票市值有什麼關系?
上市公司的業績和股票市值的關系:
1. 短期看要關聯性小,主要與資金推動有關
2. 長期看關聯大,和持繼看好與資金推動有關。
3. 國內漲跌與看好該股的場外資金與場內資金的博弈有關。
影響股票的因素有哪些?
股票運作的本質是供求關系。股票價格的漲跌,長期來說是由上市公司為股東創造的利潤決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而影響供求關系的因素則包括人們對該公司的盈利預期、大戶的人為炒作、市場資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價值投資取決於投資者認為一隻股票是被低估或高估,或者整個市場是被低估或高估。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一家公司的P/E比率、分紅和收益率指標與同行業競爭者以及整個市場的平均水平進行比較。如果買的人大於賣的人,也就是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股票上漲,反之下跌股票漲跌。
原理:股票流通股是一定的,如果主力大量收集籌碼,可參與買賣的籌碼減少,那麼物以稀為貴,買不到股票,只能抬高股價買。主力建倉完畢就會洗盤,擠出一些意志不堅定者。到合適機會邊拉升邊出貨,如果主力出貨完畢往往還能縮量上漲一段空間。這時候風險極大,獲利機會也極大。主力出貨完畢,散戶的熱情也告一段落,那麼股價就會自然降下來或者被主力砸下來。再走一波下跌建倉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分為兩種,宏觀因素和微觀因素。宏觀的主要包括國家政策、戰爭霍亂、宏觀經濟等;微觀的主要是市場因素,公司內部、行業結構、投資者的心理等。
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政策的利空利多、大盤環境的好壞、主力資金的進出、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變化、個股的歷史走勢的漲跌情況、個股所屬板塊整體的漲跌情況等,都是一般原因(間接原因),都要通過價值和供求關系這兩個根本的法則來起作用。
『陸』 恩威醫葯值得申購嗎
公司主要從事中成葯及化學葯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專注於婦科產品、兒科用葯、呼吸系統用葯等領域。公司按照GMP要求建立了生產體系,採用以經銷模式為主,以直銷、電商為輔的銷售模式。公司在婦科產品領域深耕多年,米內網數據顯示,2017-2021年,核心產品「潔爾陰洗液」在中國城市零售葯店婦科炎症中成葯領域的市場份額連續排名第一。
邏輯解析:
①看估值:恩威醫葯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為1,754萬股,發行後總股本7,013.8359萬股,本次發行價格29.8元/股,對應標的公司上市總市值20.96億,對應發行人2021年扣非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攤薄後市盈率為24.72倍,主營業務與發行人相近的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水平情況如下:
『柒』 比亞迪股票基本面分析2021
2021年中國股市新能源板塊表現亮眼,比亞迪作為市值最高的整車公司之一,股價漲幅也比較大。截至本文撰寫日(2021年12月10日,下同),比亞迪a股股價為301.42元,今年以來漲幅為55.25%;如果以2020年比亞迪a股最低價46.61元為基數,不到兩年股價上漲546.69%。 在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營業收入等核心業績指標快速增長的同時,比亞迪的盈利能力並沒有明顯提升。根據比亞迪公布的數據,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比亞迪當年營業總收入達1451.92億元,同比增長38.25%;凈利潤24.43億元,同比下降28.43%。在比亞迪股價大幅上漲的同時,其盈利水平卻沒有明顯改善,這就引發了人們對比亞迪「增收不增利」的質疑,以及其股價是否被高估。 根據比亞迪不同業務板塊所處的行業和發展階段,通過分析各業務板塊的核心競爭力、核心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預測,探討比亞迪的估值模型和2022年的估值。本文認為,比亞迪應該採用「分部估值法」對不同的業務分部進行估值。對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業務,要按照市銷比進行評估。因為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投資比亞迪的確定性,而不是試圖證明投資比亞迪的高彈性或高回報率,所以在估算營業收入、PS值等關鍵指標時,應該採取保守的方法。 根據上述估值原則和方法,在悲觀、中性和樂觀條件下,2022年比亞迪整體估值分別為10400億元、12992億元和15585億元,對應的股價分別為357.27元、446.31元和535.38元。對比本文發表之日比亞迪a股股價,預計2022年比亞迪股價在悲觀、中性、樂觀三種情況下分別上漲18.53%、48.07%、77.62%。 一、估值模型基礎知識 在對比亞迪進行估值之前,我們必須明白,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應該採用不同的估值模型。 以下常用估值方法引自知乎: 1.資產導向型企業(如傳統製造業)以凈資產估值為主,利潤估值為輔。 2.輕資產型企業(如服務業),以利潤估值為主,凈資產估值為輔。 3.互聯網企業,以用戶數、點擊量、市場份額為長期考量,以市場銷比為主要考量。 4.新興產業和高科技企業,以市場份額為長期考量,注重市場銷售比。 顯然,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只能用利潤(PE,即市盈率)來估值。相反,如果所有企業都必須按利潤來估值,那估值就太簡單了。巴菲特曾經說過,「一個投資者只需要學會兩個功課:如何理解市場,如何對市場進行估值。」如果估值這么簡單,那麼炒股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顯然,我們都知道炒股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那麼,為什麼有些企業不以利潤來估值,而是以價銷比來估值呢?這是因為新興產業和高科技企業在不同階段的利潤水平差別很大。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例。目前,大多數企業都處於萌芽階段或成長期。在這個階段,企業需要投入大量的R&D費用做基礎研究和開發新產品,投入大量的資金建廠和購買生產設備,建立營銷和服務網路,投入大量的市場費用進行市場推廣。但此時由於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率還比較低,企業的產品成熟度和品牌影響力還比較差,所以銷售收入還比較少或者還處於緩慢爬坡階段。現階段,一方面各種成本很高,另一方面銷售規模相對較小,必然導致利潤率降低,甚至虧損。隨著新能源汽車普及率、企業產品力和品牌影響力的提高,頭部企業的銷售規模會迅速放大,邊際成本會隨著規模的發展逐漸降低,然後利潤率會逐漸提高。因此,對於高速增長但利潤不穩定的新興行業和高科技企業,通常採用市銷率進行估值。 企業生命周期中的銷量和利潤曲線圖如下(紅框表示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等業務目前所處的階段,即成長期): 二、比亞迪的估值模型 在對比亞迪進行估值之前,一定要對比亞迪不同業務板塊的行業、發展階段等關鍵因素進行分析,然後在此基礎上決定不同業務板塊的估值模型。 根據比亞迪2021年半年報中的描述,比亞迪的業務包括汽車、半導體、手機零部件及組裝、充電電池及光伏、軌道交通等業務。其中,汽車業務包括新能源乘用車(含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新能源商用車(含純電動客車、純電動商品物流車、純電動叉車、純電動智能自卸車等。)和傳統燃油車。從收入構成來看,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收入佔52%,充電電池和光伏佔8%,手機零部件、總成及其他產品佔40%。 比亞迪的業務板塊眾多,不同板塊的行業和發展階段存在明顯差異。比如新能源汽車和手機組裝是完全不同的行業,目前的發展階段也不同。首先要確立「分部估值法」的原則,即對比亞迪的不同業務分部分別進行估值,匯總後即為比亞迪的整體估值。根據比亞迪不同的上市主體(包括比亞迪半導體)和業務板塊,我們可以將比亞迪的業務拆分為以下幾個板塊,按照不同的估值方法進行估值: 1.新能源乘用車業務按市銷比估值; 2.新能源商用車業務,按市銷率估值; 3.傳統燃油車業務,估值為0(比亞迪預計將很快退出該業務); 4.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業務,以市銷率估值; 5.Foday為備件業務,估值為0(估計目前外供業務量較小,目前還沒有找到相關營收數據); 6.比亞迪電子(手機零部件及組裝、電子霧化產品等業務。)已經上市,按照預測市值估值; 7.比亞迪半導體(功率半導體、智能控制集成電路、智能感測器、光電半導體、半導體製造及服務等業務。)擬在創業板上市,按照預測市值估值; 8.軌道交通、光伏等業務按預計累計投資額估值。 注:以上第6項,比亞迪電子已在港股上市(股票代碼285);上面提到的第七家比亞迪半導體,計劃2022年上半年在創業板上市;其他業務屬於比亞迪總公司或其他子公司。 三。2022年比亞迪估值 我們根據以下原則和方法對比亞迪進行估值: 1.採用分部估值法; 2.對於以價銷比(PS)進行估值的業務,在簡要分析比亞迪競爭力和業務發展前景的基礎上,結合同行業、同規模企業的價銷比預測PS值,並在此基礎上結合2022年的預測業務收入計算估值。 3.因為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投資比亞迪的確定性,而不是試圖證明投資比亞迪的高彈性或高回報率,所以應該採取保守的方式來預測PS值。 我認為,價銷比估值法是一種間接估值法,因為企業的最終價值來源於其盈利能力,所以在採用價銷比估值法時,要考慮企業未來的成長性和盈利能力。在我看來,創新型科技公司的成長性和盈利能力取決於企業的綜合競爭力。關於比亞迪的核心競爭力,我曾經在2021年6月15日寫過一篇題為《投資比亞迪的核心邏輯》的文章。其中的核心思想仍然適用於目前對比亞迪核心競爭力的分析。如果說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比亞迪目前的競爭力遠遠超出了我寫這篇文章時的預期。以上「投資比亞迪的核心邏輯」鏈接如下:網頁鏈接。 採用以下分部估值法對比亞迪2022年各業務分部進行單獨估值。 (1)新能源乘用車業務估值 1.1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業務的核心競爭力。 根據CleanTechnica公布的新能源乘用車全球銷量數據,2021年1-10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全球統計排名中,比亞迪位列第二,僅次於特斯拉。如下圖: 2021年10月月度統計,比亞迪高居榜首,特斯拉降至第二。如下圖: 根據上述2021年累計數據,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全球第二;根據2021年10月的月度銷量數據,比亞迪銷量全球第一。是數字神的語言(意思是最客觀)。以上銷售數字充分體現了比亞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地位和競爭優勢。 從核心技術來看,比亞迪的葉片電池、電機和電控技術,以及被譽為「下一代純電車搖籃」的DMi平台和E平台3.0,技術競爭力突出,優勢領先。在產品力上,比亞迪乘用車覆蓋純電動和超級混動兩大系列。車型包括轎車、SUV等車型,價格從8萬元到30萬元不等,覆蓋了90%以上的市場需求。從實際市場表現來看,很多車型供不應求,銷量遙遙領先除特斯拉以外的所有競爭對手。綜合分析產品競爭力、產品覆蓋面、產能、品牌影響力等因素,我認為比亞迪很有可能在2022年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1.2 2022年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業務收入預測。 根據比亞迪公布的2021年11月產銷快報,2021年1-11月,比亞迪共銷售新能源乘用車500922輛,其中11月銷售90121輛。預計2021年比亞迪將銷售6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其中2021年12月預測銷量將超過10萬輛。 預計2021年12月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將突破10萬輛。考慮到合理的環比增長,預計2022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50萬輛。按照15萬元的ASP(平均售價)(與2021年ASP預估值相同)計算,2022年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收入將達到2250億元。 注:比亞迪2021年宣布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為150萬輛,隨後又將銷量目標下調至120萬輛。我們的分析可能是基於預期管理層的考慮,有意調低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目標。 1.3標桿企業當前銷售率數據。 由於比亞迪將於2022年基本退出燃油車業務,成為純新能源車企,本文選取純新能源車企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作為標桿企業。截至本文撰寫之日,上述四家企業的市值、PB、PE、PS數據如下: 以上四家企業的簡單平均PS為:14.93。 1.4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業務估值。 從理論上講,由於比亞迪目前新能源汽車的銷售規模和利潤水平弱於特斯拉,但高於蔚來、小鵬和理想,比亞迪的估值水平應該介於特斯拉和其他三家之間,14.93的PS比較合適。但由於這些企業的PS可能被嚴重高估,本文按照悲觀、中性、樂觀三個等級確定PS,並對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業務進行評估。下表: (二)新能源商用車業務估值 2.1比亞迪新能源商用車業務的核心競爭力。 比亞迪新能源商用車包括純電動客車、純電動商品物流車、純電動環衛車、純電動叉車、純電動智能自卸車、純電動混凝土攪拌車、純電動拖拉機等。 根據比亞迪2020年年報,「集團推出的純電動公交車和純電動計程車已在6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城市成功運營,為洛杉磯、倫敦、阿姆斯特丹、悉尼、香港、京都、吉隆坡等城市帶來綠色公共交通解決方案。」 比亞迪是全球領先的新能源商用車企業之一,產品布局全面,具備一定的全球化運營能力。 2.2 2022年比亞迪新能源商用車業務收入預測。 根據比亞迪2020年年報,比亞迪2020年銷售商用車6651輛,銷售收入69.73億元。 在比亞迪2020年的商用車銷量中,銷售了6050輛客車和601輛其他商用車。如下圖: 比亞迪2020年商用車銷售收入約為69.73億元,如下圖所示: 考慮到比亞迪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布局較早,產品線全面,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將逐步從乘用車擴展到商用車,新能源商用車市場也將快速增長。預測2020-2022年比亞迪商用車將保持50%的復合增長率。以此計算,2022年比亞迪商用車銷售收入預計為: 69.73×150%×150% = 157(億元) 2.3標桿企業當前銷售率數據。 本文選擇宇通客車作為標桿企業。宇通客車官網介紹,「宇通客車是中國客車行業上市公司(SH.600066),集R&D、客車產品製造和銷售為一體。其產品主要服務於公交、客運、旅遊、團體、校車、特殊出行等細分市場。截至2020年底,宇通累計出口客車超過7萬輛,銷售新能源客車14萬輛。大中型客車多年來暢銷世界各地。」 截至本文撰寫日,宇通客車市值、PB、PE、PS數據如下: 注:市銷比由前三季度銷售收入計算的市銷比1.57換算成全年市銷比。 2.4比亞迪新能源商用車業務估值。 本文按照悲觀、中性、樂觀三個等級確定PS,對比亞迪新能源商用車業務進行估值。下表: (3)傳統燃油汽車業務的估值 從2021年開始,比亞迪的燃油車業務逐漸萎縮。根據比亞迪公布的2021年11月產銷快報,2021年1-11月,比亞迪共銷售燃油車131181輛,其中11月銷售7121輛。2021年11月,比亞迪燃油車銷量占當月98340輛整車銷量的7.24%。 考慮到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快速增長,比亞迪燃油車銷量的逐月下滑,以及比亞迪DM和DMi車型對燃油車的替代效應,預計2022年比亞迪將基本放棄燃油車業務,因此2022年比亞迪燃油車業務估值為0。 (4)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業務(以下簡稱「電池業務」)估值 4.1比亞迪電池業務的核心競爭力。 我認為比亞迪的刀片電池是目前量產最好的動力電池,原因如下: 1.與同行業磷酸鐵鋰電池相比。 葉片的能量密度是已經量產的磷酸鐵鋰電池中最高的。 1)汽車續航能力對比。比亞迪採用2020技術的blade電池的「漢」續航已達605公里。作為標桿產品,特斯拉2021年發布的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的Model 3續航556公里,「漢」續航里程領先約9%。 SUV續航能力對比。根據工信部公布的申報信息,採用2021技術的刀片式電池的比亞迪「唐」續航已達700公里。特斯拉2021銷售的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的Model Y作為標桿產品,續航545公里,「唐」領先28%左右。 上述基準車型使用的磷酸鐵鋰電池由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公司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在其他企業中可以算是比較先進的磷酸鐵鋰電池產品。雖然評價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包括電芯密度、電池組密度等不同的評價指標,還有重量密度、體積密度等評價指標,但在保持車型正常(外觀正常,不侵佔用戶實際可以使用的空間)的情況下,續航里程可以看做是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綜合指標。畢竟這是用戶能夠實際體驗到的關鍵指標。我們認為特斯拉的電機、電控等技術應該不弱於比亞迪。因此,上述續航里程的差異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為是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差異。 2.與三元鋰電池相比。 三元鋰電池的優點包括:更長的電池壽命、最快的充電速度、最佳的低溫性能等。磷酸鐵鋰電池的優點包括:更好的安全性、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循環次數、更少的資源限制等。(比如用於三元鋰電池的鈷,世界已探明的經濟可開采儲量只有710萬噸,只能作為950億千瓦時電池;而2/3的鈷礦依賴於非洲的剛果金)。 同行業刀片電池與三元鋰電池的比較: 1)耐力。隨著磷酸鐵鋰電池的續航已經達到足夠高的水平(比如2021款比亞迪唐已經達到700公里),隨著充電網路的逐步完善和快充技術的廣泛採用,高續航的邊際效用遞減,高續航的三元鋰電池只對追求極高續航的小眾車型意義重大。通俗地說,三元鋰電池即使續航達到1000公里,除非解決了安全和成本的問題,否則實質意義比較小。 2)充電速度。理論上三元鋰電池的充電速度更高,但隨著800V快充技術的應用,充電速度的實質性差異已經縮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 3)低溫性能。根據比亞迪近期進行的冬季測試,由於採用了全新的熱管理技術,續航405km的海豚時尚版,在平均環境溫度-7℃ ~ 4℃的續航測試中,續航實現率高達81%,充滿電續航超過330 km。低溫續航比同級機型高出20%,遠超行業平均水平,非常接近三元鋰電池的低溫性能。 4)刀片電池在安全性、成本、循環次數和減少資源限制方面比三元鋰電池具有明顯的優勢。 3.與其他類型的電池相比。 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的技術路線迭代很快,但一般認為,固態電池、燃料電池、納米離子電池,以及其他技術路線的電池,至少在3到5年後才會大規模量產和應用。從專利申請等信息來看,比亞迪在這些技術路線上也有充足的技術儲備。 刀片式電池與其他電池的對比總結: 綜上所述,在國內補貼不斷下降的背景下(國外補貼政策有待觀察),磷酸鐵鋰電池必將成為動力電池的主流,三元鋰電池將逐漸只應用於追求超長續航的小眾車型。比亞迪的刀片電池有非常好的市場競爭力。 4.2 2022年比亞迪電池業務收入預測。 根據比亞迪公布的2021年11月產銷快報,2021年1-11月,比亞迪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總裝機容量約為32.873GWh,其中2021年11月裝機容量為4.883GWh,預計2021年比亞迪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總裝機容量約為38GWh。 預測比亞迪2022年規劃產能約165GWh,電池裝機容量保守估計70GWh,其中外供約20GWh(含儲能);預計裝機容量約80GWh,其中約30GWh外供(含10GWh儲能)。本文以中位數75GWh作為2022年比亞迪電池裝機容量的預測數。 注:以上預測數據引自雪球用戶「開心自在」2021年11月12日發表的文章《比亞迪近期概況及2022年展望》。文章鏈接:網頁鏈接。 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11月30日發布的消息,2022年純電動汽車(ev)配備的鋰電池價格可能出現調查開始以來的首次上漲。2021年為每千瓦時132美元,僅比上一年低6%。預計2022年將升至135美元。按照上述標准,2022年電池價格約為0.86元/Wh。 考慮到上述價格可能包含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而磷酸鐵鋰電池價格相對較低,再考慮到原材料成本增加等因素,本文以0.77元/Wh計算出比亞迪2022年電池業務的營業收入,即578億元。如下所示: 0.77元/Wh X 75GWh = 578(億元) 4.3標桿企業當前銷售率數據。 本文選取a股上市的以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為主營業務的當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郭萱高科作為標桿企業。 截至本文撰寫之日,上述兩家企業的市值、PB、PE、PS數據如下: 注:營銷率簡單來說就是由前三季度銷售收入計算的營銷率換算成年營銷率。 以上兩家企業的PS簡單平均值為:12.67。 4.4比亞迪電池業務估值。 從理論上講,由於目前比亞迪電池業務的規模和盈利能力弱於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但高於郭萱高科,比亞迪的估值水平應介於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郭萱高科之間,12.67的PS較為合適。此外,由於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業務增長較快,比亞迪電池業務繼續高速增長的可能性較大,因此應給予其相對較高的估值。但由於標桿企業的PS可能被嚴重高估,本文按照悲觀、中性、樂觀三個等級確定PS,並對比亞迪電池業務進行評估。下表: 需要注意的是,比亞迪電池業務很大一部分是內部銷售,也就是直接供應給比亞迪汽車子公司。在編制合並報表時,這部分的銷售收入將被合並,不會反映在財務報表的營業收入中,而只會在合並報表中反映外供部分的營業收入。但由於其他車企和作為標桿企業的電池企業基本不會同時生產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其PS只針對單一的新能源汽車業務或電池業務,所以本文將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業務和動力電池業務分別按照PS進行估值。 (5)福迪零部件業務估值 2020年3月,比亞迪宣布成立福特電池有限公司、福特遠景有限公司、福特科技有限公司、福特動力有限公司、福特模具有限公司五家福特公司,分別對應動力電池、汽車照明、汽車電子、動力總成、汽車模具,幾乎涵蓋了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所有核心領域。未來,福特企業可能會獨立出來,為汽車行業的其他企業提供零部件。 目前福迪的企業業務量還是比較小的,相關業務可能會納入比亞迪的汽車業務或者電池業務。本文暫將福迪的備件業務估值為0。 本文的目的是將福迪的零配件業務單獨列出,以提示該業務的增長潛力和比亞迪市值繼續增長的潛在機會。 (六)比亞迪電子的估值 由於比亞迪電子已經上市,本文根據16家機構在富途軟體上預測的平均目標價計算2022年比亞迪電子的估值,並根據比亞迪持有的股權比例計算這部分業務的估值。 截至2021年11月18日,富途軟體上已有16家機構預測了比亞迪電子的目標價,目標價最低26.440港元,目標價最高65.400港元,目標價平均44.542港元。 按照上述平均目標價,2022年比亞迪電子的估值為1003.53億港元。如下所示: 2.53億股X 44.542港元/股= 1003.53億港元。 持有比亞迪電子14.82億股,佔比65.75%,對應估值659.82億港元,約合人民幣539億元。 在上述估值的基礎上,本文採用悲觀、中性、樂觀的方法,對比亞迪2022年持有的比亞迪電子股份分別評估為431億元(0.8系數)、539億元(1.0系數)、647億元(1.2系數)。 (七)比亞迪半導體的估值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已向深交所提交IPO申請,預計2022年上半年在創業板上市。本文根據比亞迪半導體的發行價和比亞迪持有的股份數量,計算出比亞迪持有的比亞迪半導體的估值。 根據CicC編制的《比亞迪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比亞迪半導體是一家高效、智能、集成的半導體供應商,主要從事功率半導體、智能控制IC、智能感測器和光電半導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涵蓋電、光、磁信號的感測、處理和控制,產品市場應用前景廣闊。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以汽車級半導體為核心,同步推進工業、家電、新能源、消費電子等領域的半導體業務發展。比亞迪致力於共同構建中國汽車級半導體產業創新生態,助力實現中國汽車級半導體產業自主、安全、可控、全面、快速發展。 根據上述招股書,2020年,比亞迪半導體實現營業收入14.41億元,扣非凈利潤3184.44萬元;2021年1-6月,比亞迪半導體實現營業收入12.35億元,扣非凈利潤16399.34萬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比亞迪半導體總資產為452,533.90萬元,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342,898.31萬元。 根據上述招股書,比亞迪半導體擬募集資金26.86億元,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5000萬股,占已發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按照常規理解,IPO後,比亞迪半導體的估值約為268.6億元。 在比亞迪半導體IPO和發行新股之前,比亞迪持有比亞迪半導體72.30%的股份。比亞迪半導體IPO後,預計比亞迪持股比例將被稀釋至65.07%。屆時,比亞迪所持比亞迪半導體股份的估值約為175億元。如下所示: 268.6×65.07% = 175(億元) 在上述估值的基礎上,本文採用悲觀、中性、樂觀的方法,對比亞迪2022年持有的比亞迪半導體股份分別評估為140億元(0.8系數)、175億元(1.0系數)、210億元(1.2系數)。 (八)軌道交通、光伏等業務的估值。 比亞迪的城市軌道交通業務被視為比亞迪未來發展的戰略方向之一,致力於為全球光伏發展提供一流的解決方案。作為比亞迪新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比亞迪的軌道交通和光伏業務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未來有很好的發展空間。 由於財報中沒有單獨披露軌道交通和光伏業務的財務數據,我按照預計累計投資額對比亞迪的軌道交通、光伏等業務進行估值。 比亞迪官網顯示,僅雲軌項目,比亞迪就投入了50億元。據非正式消息稱,比亞迪在軌道交通和光伏項目上投資了數百億元。按照悲觀、中性和樂觀的方法,本文對比亞迪軌道交通、光伏和其他業務的估值分別為160億元(0.8系數)、200億元(1.0系數)和240億元(1.2系數)。 (九)2022年比亞迪整體估值 綜合上述分部估值結果,在悲觀、中性和樂觀條件下,比亞迪2022年整體估值分別為10400億元、12992億元和15585億元。如下所示: 截至本文發稿日,比亞迪a股股價為301.42元,總市值約8775億元(此處h股等於a股計算總市值,下同)。根據本文預測,2022年比亞迪整體估值為1.04萬(悲觀)、12992億元(中性)、15585億元(樂觀),對應股價分別為357.27元、446.31元、535.38元。預計2022年比亞迪股價分別為18.53%和48.00元。 四。比亞迪估值的其他參考數據 (1)券商對比亞迪的估值 以下是近期部分券商發布的關於比亞迪營收預測、盈利預測、估值的數據: 注:招行國際市值預測按港股目標價425港元計算,花旗銀行市值預測按a股目標價461元、港股目標價536元計算,美國銀行證券市值預測按目標價372港元計算。其他數據直接引自相關研究報告。 (2)比亞迪過去一年的定價 1.2021年1月,比亞迪以每股225港元(摺合人民幣183.71元)的價格增發1.33億股h股。據悉,本次增發,高瓴資本有意以更高的金額參與認購,但並未得到比亞迪方面的積極回應,最終確定為2億美元。可以合理推測,投資機構對比亞迪本次發行的價格認可度較高。 2.2021年11月,比亞迪以每股276港元(摺合人民幣225.35元)的價格增發5000萬股h股。據
『捌』 股票盤子多大
小盤股是指相對與大盤股而言。
大盤股:通常指發行在外的流通股份數額較大的上市公司股票。
反之,小盤股就是發行在外的流通股份數額較小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我國現階段一般不超1億股流通股票都可視為小盤股。
中盤股,即介於大盤股與小盤股中間發行在外數額的股票。
在以前很大盤子的股票相當少,所以把流通盤在3000萬以下的稱小盤股,流通盤一個億以上的就叫大盤股了.
現在隨著許多大型國企的上市,這一概念也發生了轉變.流通盤一個億以下的都能算是小盤股了,而象中石化,中聯通,寶鋼這些有十幾甚至幾十億流通盤的股票就稱為超級大盤股,象許多鋼鐵股,石化股,電力股由於流通盤較大,也稱為大盤股.
現在在深市中小板上市的都屬小盤股.
小盤股控盤容易,大盤股控盤難。所謂控盤是說莊家持有一筆資金以短炒的方式進進出出,其買賣保持平衡,只通過把握買賣節奏影響和控制股價。所以,控盤難度大小決定於留在外面的未鎖定籌碼的絕對規模,未鎖定籌碼多,則參與者人數多,人多則想法多,控盤困難,這和任何活動都是人越多越不好組織是一個道理。通過鎖定籌碼減少外面籌碼的規模可以使盤子變得容易控制一些,但大盤股上即使這樣做了之後留在外面的股票仍會很多,不好控制。比如,對一隻1億股的盤子,莊家已經鎖定了70%的籌碼,但外面仍有3千萬股未鎖定。另一隻天生只有1千萬的盤子,即使不鎖定籌碼,外面的籌碼規模也比前者少,控盤難度比前者鎖定70%後還低。如果這只股也鎖定70%,則外面只剩下3百萬股,如果按平均每個人10手計算,則只有3000人參與,如果每天有10%的人參與交易,則只有300人,相當好控制了。而前一隻股票要達到同樣的程度需要鎖定97%的籌碼,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大盤股由於盤子不好控制,所以,只能炒;小盤股可以實現絕對控盤,適合做。炒就是短炒,不鎖定太多籌碼,也不炒到太高,隨著人氣,拉起來就放手,一波一波有節奏的炒,類似於垃圾股的炒法。做就是做價值發現,低位收集大量籌碼鎖定,實現絕對控盤,拉到較高位置出貨。所以,小盤績優股可以用通吃的手法炒做,而大盤績優股,即使業績再好,即使最終可以走成長期上升通道,也只能是一波一波炒上去的,分析其走勢可以明顯看出莊家進出的節奏,感覺到盤子震盪的力量,而不可能沒有力度的往上飄。所以,盤小和績優是連在一起的,在同樣業績的情況下,盤小的因素會使走勢偏向於更典型的績優股,而盤大因素會使走勢偏向於垃圾股。
莊家鎖定大量籌碼,市場上流通籌碼變少,中大盤股可以暫時變成小盤股。如果有一個資金較少的機構或資金較多的大戶,這時可以短期的做一把庄。不過這種「小盤股」只是市場瞬間形成的,情況稍微一變就不成了。而且這種股背後如果有一個大莊家鎖定了大量籌碼,則好比「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大莊家隨時可能出手管你。所以,只有在莊家無法出手的時候才能這樣做,只有在超跌的時候才有這種機會。當超跌到CYS低於-20,即短線客已經虧損20%的時候,此時籌碼都被鎖定在上面,不怕莊家繼續打壓,他打壓也不會有人跟著殺跌,他打出去的籌碼反倒可能收不回來。此時,臨時小庄突然出手幫他控盤,從他口裡搶幾只小蝦,他也沒有辦法。
小盤股-優勢
首先,從風險上來看,三類小盤股需注意控制風險:一是高價位除權後的小盤股,如寶華實業;二是累計漲幅極為可觀的高位小盤股,如哈空調和銅城集團等;三是高位破位的小盤股,如焦作鹼業。
其次,從機會上來看,有三類小盤股值得關注。
第一類是滬深本地小盤股。這類個股多有長庄把守,在滬市小盤三劍客的強烈的賺錢效應的示範下,不排除這批本地小盤股有趁熱打鐵的可能,並極有可能打造出第二、第三梯隊,如深中冠、深紡織、大江股份、ST永久、ST中紡機和ST鋼管等。
第二類是股價相對漲幅不大、縮量振盪中重心上抬的小盤股。這類個股由於縮量上抬重心,從量價關繫上看,主力應在場內把守,更因股價相對漲幅不大,因而主力獲利空間有限,中期應還有一定潛力可挖。如聲樂股份和ST粵海發等。
第三類是小盤次新股。它們在上市後炒作尚不充分,即使前期有過一波上漲行情,但從其量價關繫上來看,一是重心不斷上抬,主力應在場內;二是其獲利間不大,個股題材也未被深度挖掘;三是高位換手率不足以支撐主力資金完全撤退。這類個股有華工科技、航天科技、誠志股份、浙大海納、大慶華科、隆源實業、聖雪絨和天龍集團等。
『玖』 市值是90億,603開頭的股票有哪些
按照2020年5月8日計算總市值,符合條件的有:
603699 紐威股份,總市值:91.65億;
603650 彤程新材,總市值:91.41億;
603355 萊克電氣,總市值:91.39億;
603208 江山歐派,總市值:90.85億;
603587 地素時尚,總市值:88.62億。
『拾』 五十億市值的股票有哪些
50億市值以上的票有600隻,全部貼上來超過知道的字數限制,我做了截圖,貼給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