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市值與股票市值對比
❶ 麻煩專業人士幫幫忙解釋一下股票與房地產的一些話
1.房地產是個周期性行業。
你所指的房地產周期幾個字以及本輪房地產周期,這兩個片語是要帶到原文或者語境里才可以解讀他具體指的什麼。
因為房地產周期可以指開發周期,發展周期,盈利周期,政策對房地產的影響也形成周期。所以沒法解答您前兩個片語。
2.藍籌股平均31倍的市盈率已經不便宜。
首先這句話不是絕對的,只是一個人發表的見解,那麼你提出這個問題的原因是想讓我們解讀一下他為何如此說是嗎?
我想大概他是對比了美國標普500的平均市盈率 所以認為國內A股的藍籌股平均31倍還是比較高的。所以他說已經不便宜。某種程度上(注意,某種程度上,只為了解讀他的話)簡單的理解市盈率的話,市盈率越高代表該股已經離實際價值越遠。
3.信用擴張是個中性偏好的詞語。與之很相似的是信用膨脹。
下附一段轉帖的文章試著解讀下:
信用擴張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它的好處毋庸多言。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信用擴張是一把雙刃劍,它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包含著巨大的危險。這是因為,在信用擴張的過程中,信用市場上對信用的濫用和各種投機行為很容易引發信用膨脹,即信用市場上的價格已經不能反映經濟運行中真實的經營績效,完全是信用濫用和投機的結果。二戰以後,國際資本流動和金融自由化獲得了巨大的發展,這些措施在優化資源配置的同時也在世界范圍內加劇了信用膨脹,造成了世界經濟的不穩定。
一些事實說明了信用膨脹的嚴重程度。從金融資產的數量看,1998年全球股票市值和債券余額已達到60萬億美元,衍生金融工具櫃台交易額為80萬億美元,遠遠超過了實體經濟。而且,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金融資產的增長速度都高於gnp增長速度2—3倍。從世界經濟的格局看,美國的gnp只佔世界的25%,但外匯交易中美元佔了90%,美國的股值和債券余額佔全球50%,這說明美國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的地位大大超過了其實體經濟在全球的地位。從國際金融市場的的參與者看,市場的主體是機構投資家,他們更重視短期的收益,這使得金融市場的交易活動與實體經濟的偏離越來越大。
信用膨脹的結果是虛擬經濟具有巨大的不穩定性和脆弱性,而這又會對實體經濟產生災難性的後果。信用是建立在人們對未來償付能力的預期上的,它反過來也在不斷加強這種預期。信用膨脹缺乏實體經濟的有效支持,高漲時它會把金融資產的價格推得很高,然而一旦人們的預期出現問題,就會引起信用鏈條的連鎖反應,造成整個信用體系的崩潰,最終使得實體經濟也陷於癱瘓。
具體地講,虛擬經濟會從下面幾個方面影響實體經濟。首先,虛擬經濟大大增加了實體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企業經營要面臨匯率、利率、股票價格的波動,虛擬經濟的發展使得波動的原因不僅來自宏觀經濟的變化,更受到金融市場投機活動的影響。其次,虛擬經濟的虛假繁榮會掩蓋實體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供求失衡和結構性問題,誤導投資者擴大投資和消費,進一步刺激虛擬經濟的增長,造成經濟過熱和金融泡沫。又其次,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兩元市場的格局會造成兩個價格信號。在雙重價格體制下,投資者追求利潤的理性會扭曲資源配置,造成市場失靈;同時,通貨膨脹從商品市場轉向資本市場,可能形成隱性通貨膨脹。再次,金融市場對實體經濟的偏離會誘發投機炒作活動,減少生產性資金,隱含鼓勵分配、壓制生產的制度誘導,形成惡性循環的路徑依賴。最後,東亞金融危機的事實也告訴我們,虛擬經濟崩潰以後社會穩定和國家經濟安全會受到極大的損害。
4.金融穩定是指一種狀態,即是一個國家的整個金融體系不出現大的波動,金融作為資金媒介的功能得以有效發揮,金融業本身也能保持穩定、有序、協調發展,但並不是說任何金融機構都不會倒閉。
世界銀行的研究表明,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共有93個國家先後爆發117起系統性銀行危機,還有45個國家發生了51起局部性銀行危機。促進金融穩定日益成為各國中央銀行的核心職能。而我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金融體系面臨巨大的挑戰和新的風險,維護金融穩定已經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是國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和社會長治久安的保障。
可瀏覽網路對金融穩定的解釋。
http://ke..com/view/1508174.html?wtp=tt
❷ 房地產市場與股票市場有什麼關系
中國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相生相剋的辯證關系,因為兩者分別是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代錶行業,每當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谷時資金就會湧入股票市場,反之亦然。目前中國股市沉寂了多年,而房市價格卻節節上漲成為社會矛盾的焦點,政府、企業和民眾必須在彼此利益博弈中尋求平衡,否則就會引發泡沫破裂崩盤的危機。不過作為一個以資源換發展的農業國家,在世界競爭中沒有高端優勢行業支持的情況下,必然選擇持續大規模的城市化道路不斷激化內部市場需求,以拉動經濟增長。所以長遠看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仍然會是經濟的支柱行業之一,只是經常會有間歇式的調整以期平衡矛盾化解社會危機。
❸ 未來股市和房地產誰更具投資價值為什麼
未來股市和房地產誰更具有投資價值?為什麼?這個話題很有前瞻性,如果從過去發生的現實來分析的話,過去房地產的收益率是要大大高於股市的投資收益率的。這種趨勢還會不會持續呢?還是會發生逆轉?土地是財富之母,在農業和工業化時代,土地都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所以在這種時候房地產的投資自然是收益巨大的,但是隨著工業化的完成,當整個社會進入到後工業化時代,進入到產業升級階段或者是創新高科技驅動型的經濟發展模式的時候,高科技企業代表了最先進的生產力,這對土地的依賴程度相比工業化時代是要大大降低的。
所以,未來房地產和股市的投資價值並非是二選一的,房地產的投資價值基本上是只有在核心區域城市才會存在,因為這樣的城市是持續吸引人口流入的,這樣的城市的房價會有堅實的基礎,會穩中有進;而股市的投資價值也只有在科技公司,以及擁有較強護城河的消費型企業,這樣的企業股票自然是要看好的。
❹ 超過40萬億,全北京房產市值等於A股總市值,哪個
中國一線城市房產總市值是110萬,其中僅北京就有40多萬億。
A股總市值有多大?
目前(6月29日),上證綜值(包含了在上交所上市的所有股票)總市值為30.46萬億,深證綜值(包含了在深交所上市的所有股票)市值為12.55萬億,兩者合計為42.55萬億。
A股上市公司幾乎包含了國內絕大多數優質公司(例如工商銀行、貴州茅台、格力電器等等,當然像阿里巴巴、騰訊控股都是在海外上市,無法計算在內),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一道選擇題
我國的房地產有沒有泡沫,泡沫有多大,這個問題爭論已久,就目前的情形來看,房產多頭占盡上風。至於A股,也經常被人指出泡沫巨大,垃圾股滿天飛。也就是說,不論是房價還是A股,都被人詬病已久。
至於房價和A股有沒有泡沫,究竟是誰的泡沫大,
❺ 中國房地產總市值多少
截至2020年9月16日,中國房地產上市房企總市值為43262億元,較6月底上升近3000億元。中海地產、龍湖集團等企業,2019年業績得到穩步增長,負債結構也相應調整,股票價值受到資本市場高度認可。
擴寬拿地方式,企業可通過收並購大幅度納儲,推動業績高速增長,增強資本市場對企業的信心。如新城控股採用「商業+住宅」的方式獲地,金茂利用城市運營商角色拿地,陽光城、藍光發展、融創中國等企業積極利用收並購方式獲取土地資源,還有越來越多的房企布局城市更新,其目的都是為了用更低的價格獲取更充沛的土地資源。
(5)房地產市值與股票市值對比擴展閱讀
市場分析:
房企市值增長一方面受宏觀經濟發展影響,另一方面受到自身的成長性和盈利能力的限制。2020年的影響下,房地產行業也開始進入自我調整期,部分中小企業宣布破產,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截至2020年6月30日,上市房企的總市值縮水近6300億元,房地產板塊防禦性需加強。2020年下半年,隨著房地產市場回暖,上市房企總市值也逐漸上升
❻ 房市和股市哪個泡沫大
人們對股市泡沫更包容,更能視而不見,因為股票最小交易單位僅為100股,只要幾千元本錢就能炒股,也就是說,炒股沒有門檻,任何成年人都可以參與炒股,不管股價如何上漲,每個人都能買得起。
樓市泡沫與股市泡沫,究竟誰更大?
很顯然,人們對股市泡沫更包容,更能視而不見,因為股票最小交易單位僅為100股,只要幾千元本錢就能炒股,也就是說,炒股沒有門檻,任何成年人都可以參與炒股,不管股價如何上漲,每個人都能買得起。
相反,樓市最小交易單位為一套房,至少需要數十萬才能參與投資,投資者准入門檻較高,只有中高收入者,或手中持有足夠鈔票的人,才能買房或囤房。不過,一旦房價大幅上漲,則可能讓許多收入不足的人失去購房能力,或被迫退出這一市場,因此,房價上漲要遠比股價上漲敏感、鬧心。
眾所周知,衡量市場泡沫與投機程度,主要指標有市盈率、換手率、申購中簽率等。其中,市盈率是最客觀的泡沫檢測指標。所謂股市的市盈率,是指股價與每股收益之比值;所謂樓市的市盈率,則是房價與每個家庭的年收入之比值。
事實上,我國股市泡沫已遠超「北上廣」。中國股市不僅市盈率畸高、換手率奇高,而且新股申購中簽率極低。
(一)A股市盈率泡沫橫飛
截止2017年3月23日收盤,創業板平均市盈率高達70.99倍,中小板平均市盈率高達50.46倍。這是十年前A股牛市都難以達到的平均市盈率高度。
不過,相比之下,上交所平均市盈率卻只有16.92倍,這主要是因為上交所擁有數十隻「航空母艦」的藍籌股,其中,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市盈率均只有5倍左右,在25隻銀行股中,僅有5隻小銀行市盈率超過10倍,而另外20隻銀行股的市盈率大多低於10倍。除此之外,貴州茅台、中國平安、上汽集團、中國建築、國電電力、南方航空等超級大盤股的市盈率均不足10倍,中國石化的市盈率也只有10多倍。按表一統計,在市盈率低於10倍的35隻股票中,深交所僅佔5隻,上交所卻佔30隻。正是因為這些少數超級大藍籌的低市盈率,拉低了上交所整個市場的平均市盈率,這就是大盤權重股的「平均」功能。
事實上,大多數個股泡沫仍是十分嚴重的,有人將這種股市繁榮景象戲稱為「結構性泡沫」,但我不這樣認為,很顯然,這並不是什麼「結構性泡沫」,而是普遍性的個股大泡沫(見表一)。君不見?在A股市場,目前約有四成(40%)個股的市盈率居然高達100倍以上,這是世界股市的「超級泡沫」!表一還顯示:市盈率超過50倍的個股更是突破2000隻,占所佔比達到65.7%,也就是將近2/3的個股市盈率高於50倍,如果這不是「牛市」,就是「泡沫市」!
(二)股民不允許A股跌破2元
十年前,尤其是在熊市的歲月,我們在A股市場經常能看見大批1元股,然而,不知從何時開始,A股越來越貴,現在基本上已看不到低於2元的股票,即便是虧損累累的超級垃圾股,其股價也不肯低頭,它們甚至被炒到一、二十元的股價。這也是A股市場大泡沫的寫實與佐證。
截止2017年3月23日收盤統計,在3149隻A股中,股價低於2元的股票,僅有一隻。在68隻ST股(超級垃圾股)中,股價超過20元的有8隻;共有40隻ST股的價格在10元以上,超過ST股總數的一半!在68隻ST股中,僅有3隻垃圾股的價格低於5元!如果連垃圾股都是如此「搶手」、如此高貴,那麼,其他個股的泡沫就可想而知了。
在當天交易的2997隻A股中,股價低於3元的股票,僅有12隻。但股價超過50元的股票卻多達264隻!2008年底,A股僅有貴州茅台是唯一股價超過50元的股票!
我們再看一下香港主板的股價分布狀況:截止2017年3月23日,港股主板共有1734隻股票。共有958隻港股價格低於2港元,其中,有633隻港股的價格不足1港元!我們可以設想:如果允許內地股民毫無限制地進入港股,那麼,可以預測,不出3個月,我們就可以一口氣消滅633隻股價不足1港元的股股,你信嗎?試試?
因為:在A股市場,我們的股民卻決不允許股票價格跌破2元,否則,他們就會奮不顧身地去爭搶,更會有「皮包公司」振臂一呼而率領股民搶殼、炒殼,弄不好就會整出一個「買殼上市」來了!這就是毫無尊嚴的垃圾股:投資者決不允許它們輕易退市!
實際上,股票太貴,大多都是人為哄抬、硬炒上去的,這與高換手率密切相關。關於A股換手率畸高的一個證明:在上一輪瘋牛終結的2015年5月份,世界交易所聯盟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當時美國股市總市值卻高達27萬億美元,是中國A股總市值的近3倍!然而,中國A股當月成交額高達5萬億美元,而美國股市當月成交額僅為2.1萬億美元,很顯然,中國瘋牛當時的高杠桿、高換手、高投機特徵暴露無遺,借錢炒股的融資融券業務功不可沒。
(三)新股泡沫滿天飛
你聽說過哪個國家的股市:凡新必搶?凡新必炒?中國A股市場就是世界的唯一。
2017年1月4日至3月23日,共有118隻新股上市,其中,有112隻新股申購中簽率均低於萬分之五,這就是「凡新必打」的必然結果,無論新股質地好壞,股民普遍將新股申購看作是一種「福利」:似乎誰放棄打新,誰就是傻子!這是世界的唯一,也是中國股市的特色。這也是導致新股申購「中簽難」、難於六合彩中簽的主要原因。
打新中簽率超低,已是世界罕見;然而,所有新股上市,必須連拉N個漲停板,這更是奇葩,這樣的景象也是世界的唯一!
在今年上市的118隻新股中,除29隻尚未打開漲停板外,在已打開漲停板的89隻新股中,有58隻新股上市後連拉了10個以上的漲停板,其中,連拉漲停板數量最多的是至純科技,它上市後連拉26個漲停板。世界上沒有第二個這樣的股市,所有新股上市必須連拉N個漲停板,絕不可能出現「新股上市首日破發」的狀況。
在今年上市的118隻新股中,共有104隻新股價格較發行價翻番,其中,有2隻新股上市後股價大漲了10倍!
為什麼會如此?因為創業板平均市盈率高達70倍,但創業板IPO定價卻不允許超過23倍發行市盈率,因此,人為製造的一、二級市場定價機制的扭曲與斷裂,這是新股中簽率低至萬分之一的重要原因,也是新股上市必須連拉N個漲停板的核心原因。
當新股上市連拉N個漲停板後,其股價一口氣就抵達了50倍、70倍的巔峰,這也叫新股炒作的一步到位,它同時宣告了新股一口氣拉升行情的死刑。
由此可見,在A股市場,首先是舊股票泡沫累累,市盈率居高不下,接著是新股票一步到位的炒作追趕,於是,A股市場的股價水漲船高,只有更高、沒有最高,泡沫累積越來越大、股價越來越貴。
為此,有人不服,他們還會理直氣壯地質問你:為什麼上證綜指不漲呢?為什麼上證綜指還處在熊市中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上證綜指是被幾十隻超級大盤權重股所左右的,而這些超級大盤權重股因無法投機炒作,它們的市盈率大多不足20倍,甚至相當部分低於10倍,或低至5倍,因此,是它們製造了上證綜指不漲的假象。但聰明的投資者卻偷著樂,他們戲稱這種結構性行情叫做「壓住指數、炒個股」。
其實,在A股市場,無論是舊股,還是新股,它們的估值普遍嚴重偏高,大多都是泡沫累累的,許多股票已失去投資價值,唯有幾十隻超級大盤藍籌股的市盈率是明顯偏低的。
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講,中國股市的泡沫遠遠大於房地產或樓市!在中國股市,散戶「炒股」之所以虧損,因為他們不是做投資,而是熱衷於短炒賭博。
中國人不差錢、中國市場不差價,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人有錢任性,但有錢也心慌。這種「慌」是找不到更好的保值增值辦法的心發慌。此外,企業有「錢荒」,投資者也有「資產荒」。因此,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與改革,任重道遠
❼ 中國房地產和股票市值的分析,是不是泡沫哪一個潛力大
掌握好這四大基石就可以。第一買股票就是買企業。第二安全邊際。第三能力圈。第四市場先生。我們對投資收益要有清晰的認識,不要奢望一夜暴富,而要慢慢變富,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慢就是快!
❽ 股票市場比房地產市場哪個市值高
果斷選擇房地產投資
❾ 房地產類股票,在股市中佔多大比重
房地產市值13450.57億元
滬深總市值250594.4億元
佔比5.3674663%
❿ 房地產與股票哪個投資回報率更高
在通貨膨脹環境下,投資者必須購買一些資產,或者做一些投資組合,為什麼呢?對沖通脹。那麼,投資房地產與股票哪個回報率更高呢?
2012年至2015年,資產投資收益率從高到低依次為:房地產、黃金、股票、股票,債券。
2002年大約一半美國人把資產集中在房地產,而現在的問題不再是:房地產是否是最好的投資,根本上,房地產現在還是不是一個投資。
80%以上美國人投資偏好有一些變化,至少五分之一投資者認為股票是更好的長期投資。
從以上分析:
寬松貨幣下,投資房子和股票均是不錯選擇,因為通脹環境下,金融資產價格會上漲,
包括實體經濟中最具代表的房地產,也包括虛擬經濟中具有代表的股票。至於哪個回報率更高呢?
第一,投資回報率角度分析,過去一些年來,房子投資回報率平均高於股票,近來數據顯示股票平均回報率看起來超過房子。
第二,房子投資與股票投資有共同點也有不同,投資房子收益之一或來自出租獲得現金流。而股票價格波動可能更快,上漲得快,下跌速度也可能更快。
第三,房價指數上漲與股價上漲,這兩者上漲速度哪個更能跑贏通脹。
通脹與寬松貨幣環境下,兩者或均是可與通脹率賽跑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