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不動產指數etfishares股票市值

不動產指數etfishares股票市值

發布時間: 2022-01-02 22:07:05

① 美股指數基金有哪些

ETF的英文全稱是Exchange Traded
Funds,它在中國大陸被譯為「交易所交易基金」,在香港被譯為「交易所買賣基金」,在台灣被譯為「指數股票型基金」。

ETF是一種跟蹤市場指數、可以在證券交易所自由買賣的開放式股票基金。大家可以把ETF理解為一種特殊形式的共同基金(Mutual
Fund):發行機構把不同的股票買來,匯合到一起形成共同基金,然後再分成一小塊一小塊拿到股市上賣,它們就成了可以自由買賣的ETF指數基金。你買一支ETF就相當於購買了這個指數的所有成份股。

美股指數基金:

1、大宗商品相關ETF

USO 石油指數ETF-美國 與原油走勢保持同步。

UCO 原油指數ETF-ProShares DJ-UBS兩倍做多

SCO 原油指數ETF-ProSharesDJ-UBS兩倍做空 sco則與油價走勢完全相反。

DTO 原油ETF-PowerShares DB兩倍做空

如果你認為油價已見底,想抄底原油,可以買做多的ETF,USO、UCO等,如果油價上漲,你買的ETF也會跟著漲。

如果你認為油價還會繼續跌,可買做空的ETF,如SCO、DTO,油價越跌,你買的做空的ETF就越漲。

(2)黃金相關ETF

做多

GLD 黃金ETF-SPDR

IAU 黃金ETF-iShares

DGP 黃金ETF-PowerShares DB兩倍做多

UGL 黃金ETF-ProShares兩倍做多

做空

DGZ 黃金ETF-PowerShares DB做空

DZZ 黃金ETF-PowerShares DB兩倍做空

GLL 黃金ETF-ProShares兩倍做空

(3)白銀相關ETF

做多

SLV白銀ETF-iShares

AGQ白銀ETF-ProShares兩倍做多

做空

ZSL白銀ETF-ProShares兩倍做空

(4)

CPER 美國銅價指數

美股指數基金的優勢:

1、投資品種多。

ETF在北美股票市場發展很快,有近一千種產品,而且種類繁多:有跟蹤大盤指數的,也有跟蹤行業指數的,還有跟蹤其它國家股市的……更有追蹤債券價格、黃金價格、石油價格、外匯價格、以及農產品價格等不同種類的ETF,真是讓人眼花繚亂。

普通投資者可以通過富途證券在美股市場像購買普通股票一樣去投資大宗商品、貴金屬、貨幣等。

2、表現較穩健。

ETF比較適合於中長線投資者,因為他們最看重的是「大勢」,沒有精力研究各種公司的業績,不希望看到自己的投資組合因為突發事件而大起大落(持有個股會時常發生這種現象)。這樣的投資者可以選擇幾支流通性好的ETF,在股市觸底後買進,等大勢逆轉後拋出,每年的交易次數不多,風險相對較低,能夠踏踏實實地睡個好覺。

3、杠桿ETF可多倍做多或做空

你如果覺得一倍做多或者做空不過癮,你還可以投資兩倍、三倍做多或者做空這些指數的ETF,當然加杠桿後風險性也會加大。這樣就為不能利用保證金進行杠桿交易的投資者提供了多倍杠桿。

② 世界資產最大的十大公司

世界總資產排名前十的公司有:貝萊德集團、先鋒集團、道富全球投資管理、富達投資、安聯資產管理、瑞銀集團、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紐約梅隆銀行、法國農業信貸銀行、摩根大通資產管理等,排名不分先後。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0-12-0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③ 1986年日本股市總市值是多少

當20世紀80年代末期日本「泡沫經濟」在1989年最後一天破滅時,它標志著日本「增長奇跡」及其20多年海外商業快速擴張的終結,轉而陷入一輪長達10年之久的經濟蕭條時期,這是自二戰以來日本遭遇時間最長的一次經濟蕭條。

一、日本泡沫經濟產生的原因

日本泡沫經濟形成於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1987——1989年是泡沫經濟的極盛時期。隨著1985年《廣場協議》的簽訂,日元開始急劇升值。1988年日元匯率升至1美元兌120日元,與1971年固定匯率制下的日元相比,升值了2倍。結果導致日本出口商品價格上漲,從而削弱了日本在全球貿易市場的競爭力,但政府所採取的一系列財政或金融的措施使國內需求大增。

(1)由日元升值走向「擴大內需」。為了減輕日元大幅升值對日本經濟的負面影響,避免與歐美國家之間的貿易摩擦,同時也迫於美國政府要求日元升值、開放市場、擴大內需及實現貿易平衡等方面的強大壓力,日本政府制定了以國家投資、私人投資和個人消費支出擴張為引擎的內需型增長策略,從而在日本掀起了一輪大規模基礎設施與房地產建設的高潮。土地資源的匱乏直接導致了房地產投機熱,投資膨脹進一步推動金融市場的迅猛擴張。

(2)國內經濟快速增長拉動「有效需求」膨脹。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日本經濟步入高速增長的快車道,增速名列發達國家榜首,在經濟一派繁榮的氛圍籠罩下,企業和消費者變得更為自信、樂觀,投機變得更富激情、大膽,東京的房地產與股市一並上漲不止。

(3)「流動性過剩」為股市「火上澆油」。一向保守的日本直至20世紀70年代末期才緩慢展開金融自由化的進程。80年代中後期這一進程加快,1985年日本開始放開存款利率。隨著利率自由化以及金融業務管制的放鬆,金融市場規模急劇膨脹。過於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國內日元資金過剩,經濟過熱,形成了所謂的「流動性過剩」的格局,這為日本股市泡沫埋下了重大隱患。

二、日本經濟泡沫的主要表現

1988——1989年,公司投資急劇膨脹。伴隨高股價,新股票發行的快速升值,當銀行在不動產方面尋找資金投向時,股票發行便成為公司融資的一個重要來源。反過來,公司利用它們持有的不動產進行間接的股市投機,從而形成了不動產與股市雙重泡沫——房地產價格持續暴漲及日經225股價指數持續暴漲。

(1)股價持續猛烈暴漲。1985年末,日經225股價指數收於13083點, 1989年末收於38916點,四年間日經225指數累計上漲197.45%。1987年底,日本股票市值竟然佔到全球股市總市值的41.7%,並趕超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1989年底股票總市值繼續膨脹至896萬億日元,占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60%。

(2)房地產價格持續暴漲。股市泡沫與房地產泡沫是日本泡沫經濟的兩大根本「支柱」。當日本股市泡沫一路凱歌高奏之時,日本房地產價格也正在瘋狂,不斷上漲。據日本不動產研究所的調查,日本6大主要城市的商業區地價指數,若以1955年為100,到1965年則上漲超過了1000,到1988年則超過了10000,也就是說,日本城市房地產價格在33年間上漲了100倍,而同期名義國民生產總值上漲卻不足40倍,製造業工人的平均工資上漲不到20倍。1990年高峰期時,東京商業區的地價漲至1985年的2.7倍,住宅區地價則漲至1985年的2.3倍。與此同時,由於日元巨幅升值,也嚴重刺激了日本人海外收購與海外投資熱情。

1990年,隨著日本股市泡沫的率先破滅,日本房地產泡沫也隨之破滅。

三、泡沫經濟對日本的沉重打擊

1989年5月,政府緊縮其貨幣政策以抑制諸如房地產等資產價格的上漲。然而,更高的利率使股市螺旋向下。1990年底,東京股市已下跌了38%,300萬億日元(摺合2.07萬億美元)股票市值瞬間消失,房地產價格從投機巔峰陡降下來,從而使日本經濟陷入了「泡沫經濟」破滅後的蕭條之中。

(1)銀行業受到嚴重打擊。在日本股市泡沫與房地產泡沫形成過程中,銀行始終是充滿激情,並推波助瀾,且從中大為受益。然而,雙泡沫破滅的同時,日本銀行業也遭受了滅頂之災的報復與打擊。股市暴跌,上市銀行再融資受阻;房地產泡沫破滅,不動產貸款成為呆帳;企業效益徒降,銀行不良資產劇增。80年代的泡沫經濟直接為90年代中期日本銀行赤字風暴與金融危機埋下了歷史隱患。

(2)證券業出現空前蕭條。隨著股市泡沫的破滅,日經225指數一路直線下跌,幾乎毫無反抗之力。直到2000年底,當歐美股市及新興股市均紛紛上漲至歷史新高時,而日經225指數卻低收至13785點。與此同時,日本經濟也經歷了長達10年之久的持續蕭條。 2003年4月28日,日本股市更是跌至近20年來的最低點7607點。2006年底,當大多數歐美及新興股市再次刷新歷史新高時,日經股市才終於緩過氣來,便勉強收在了近五年來的新高點17225點,與歷史最高點38916點相比,卻相去甚遠,大致相差約21700點。

(3)對企業與消費者的猛烈沖擊。虛假的繁榮背後,其實是由企業和消費者來承受這一切後果的。日本經濟泡沫的破滅,直接打擊了本國企業和居民的信心,投資信心嚴重受挫,企業不良資產增加,銀行不良貸款劇增,個人消費萎縮,經濟增長停滯甚至出現負增長,失業增加,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20世紀90年代,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實際年均增長率為1.1%,而且就連這1.1%的增長也是日本政府累計10次動用財政手段刺激景氣(「景氣對策」總規模高達136萬億日元,接近日本GDP的1/3)才勉強獲得的。由此可見,日本人要想再次見到80年代中後期平均5%的經濟增長已是十分困難的了。

④ MSCI中國指數的編制方法

市場覆蓋/入選條件 收集分析市場的本地上市公司的上市、非上市股份的數量、所有者、自由流通量、流動性等資料,所有這些公司都可加入MSCI指數。選股考慮以下因素:
(1)公司規模;
(2)行業;
(3)流動性?月均交易金額(6-12個月等)?等。
(1)規模。 MSCI計算每一股票的自由流通調整後的市值作為公司規模的表徵,這包括定義估計每隻股票的國外投資者可投資股數,賦予每隻股票一自由流通調整因子並計算每隻股票自由流通調整後的市值。
(2)行業代表性。 MSCI採用標准普爾和MSCI共同開發的全球行業分類標准對上市公司進行行業分類,該分類是在投資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標准,採用市場需求導向的方法對公司分類,對客戶提供類似產品及服務的被歸為一類;該分類標准將市場分為能源、材料、工業產品、主要消費品、可選擇消費品、健康護理、金融、信息技術、電訊服務、公用事業等10大經濟部門,23個行業群,59個行業及123個子行業。 MSCI目標是覆蓋每個國家的每個行業自由流通調整後85%的(自由流通)市值。少數國家由於缺乏規模較大、流動性較好的公司而達不到這一標准。 MSCI將分析公司的經營活動及其由此給指數帶來的多樣性,採用自底向上的方法構造指數,即在行業的層次,在滿足85%市值的原則下,使盡可能多的公司加入指數。
(3)流動性。 流動性是重要但非惟一決定是否入選的因素。在選樣時考慮一系列相對及絕對流動性指標,包括月均交易金額,月均交易比率(交易金額/自由流通調整後市值),交易頻度(包括交易天數)等。 (1)定義樣本空間。MSCI以國家(或地區)為基本單位編制指數,對於每一國家,每一公司僅歸屬於一個國家(地區)。
(2)對於該國家(地區)的每一上市公司,確定國際投資者可自由買賣、流通在外的公司股份市值(自由流通市值)。
(3)按照全球行業分類標准對上市公司進行行業分類。
(4)MSCI採用自底向上的方法構造指數,即在行業的層次,依次加入自由流通市值較大的股票,使每行業的入選股票自由流通市值達到該行業的85%。
(5)對各行業中的入選股票進行微調,使入選股票的自由流通市值達到整個市場的85%以上。 MSCI之所以廣為國際投資者引用,一個重要的原因即其指數編制的可投資性,即它是按國際投資者可自由投資的公司市值進行加權計算的,因此投資者較易復制。MSCI定義自由流通比例為國際投資者可在公開證券市場買賣的股份所佔比例。限制包括戰略持股、對外國人持股限制及其它情形。MSCI的自由流通估計僅基於公開的持股信息。國際投資者可自由投資的公司市值(自由流通市值)的確定由下列步驟完成:
(1)定義估計自由流通比例。 對於沒有外資持有限制(FOLS)的股票?自由流通股數估計為流通股數減去戰略持股及其它非自由流通股,非自由流通股具體包括 ?a交叉持股; ?b公司創建者、家族、高級管理者長期持有的股份; ?c受限的員工持股; ?d國有股; ?e某些戰略投資者持股; ?f法律凍結股份等。 對於有FOLS的股票,自由流通股數為下列兩者之較小者: 自由流通股數、外資持股上限減去外資持股中不可自由流通部分。
(2)賦予每隻股票一自由流通調整因子,稱為Foreign Inclusion Factor(FIF)。 情形1:自由流通比例大於15%,無外資持股限制:自由流通比例取與之最接近的5%的整數倍。 情形2:自由流通比例小於15%,無外資持股限制:自由流通比例取與之最接近的1%的整數倍。 情形3:有外資持股限制:FIF取下列兩者較小者: 估計的外資可持有的自由流通比例:若該值大於15%,取與之最接近的5%的整數倍;若該值小15%,取與之最接近的1%的整數倍。 外資持股上限減去外資持有非自由流通股,取與之最接近的1%的整數倍。 情形4:其他外資投資限制:對於其他的外資投資限制,若影響外資的投資有效實行,將附加一個調整因子,稱為受限投資因子(LIF),對外資自由流通調整因子進行調整。
(3)以自由流通調整因子為基礎計算自由流通調整市值(總市值乘以自由流通調整因子)。 (1)最小規模限制。 為使入選股票有一定流動性,確保投資者的可復制性,MSCI規定入選樣本股必須有一定的(自由流通市值)規模,MSCI在確定某一國家或地區的最小規模時將考慮以下因素: 整個市場的自由流通市值規模 該市場股票的自由流通市值分布情況 依次加入自由流通市值最大的股票占整個市場比例的變化; 市場自由流通市值集中度水平。
(2)自由流通比例小於15%的情況。 一股票的自由流通比例小於15%,若要加入指數,需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代表MSCI世界指數的10個基點或 MSCI EMF指數的15個基點。 占該國指數自由流通市值的5%。 MSCI指數對QFII的影響 台灣證券市場對外資的開放進程如下:1988年,允許外國證券公司在台設立分公司,受託買賣海外證券;1990年,開放外國專業投資機構投資國內有價證券;1993年,開放外國證券公司從事台灣本地市場的證券業務;1996年,外國法人和自然人可以直接投資台灣股市(持股有限制);2000年,解除單一和全體外資持有台灣上市公司的持股限制。 MSCI自1988年起編制MSCI台灣指數,反映台灣整體股市的表現。但考慮到台灣市場的發展狀況及對外資的較多限制,自1996年9月2日起,MSCI才將台股指數納入其各項自由指數中,其計算比重也僅為50%。1999年8月12日,MSCI宣布將台灣的比重由50%調高至100%,並訂於2000年2月後生效。上述決定主要是MSCI認為台灣對外資個別或全體投資上市(櫃)公司股權上限,已調高到50%,並且台灣對外資的管理措施,包括投資前申請程序等,與區域內其它國家相差不多,並不較其它國家嚴格,因此重新調整台灣計入系列指數的比重。上述調整影響到的指數,主要包括:MSCI新興市場自由指數(MSCI Emerging Markets Free Index)、MSCI遠東(日本除外)自由指數(MSCI All Country(AC)Far East Free Ex-JapanIndex)及MSCI所有國家自由指數(MSCI All Country(AC)Free Index)。 就整體而言,這次調整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截至2000年6月底止,累積外資凈匯入金額達229億美元,其中2000年1月份至6月份單月凈匯入金額分別為18億美元、20億美元、19億美元、負7億美元、負4億美元、5億美元;如以外資買賣上市股票金額來看,2000年截至6月底止全體外資買超1?272億元,其中一月份至六月份單月買賣金額分別為買超558億元、買超463億元、買超448億元、賣超487億元、買超93億元、買超197億元。說明除四、五月份因受美國及全球股市影響而下跌外,大致上均呈現穩定且增加的趨勢。截止2002年9月,外資凈流入達356.6億美元。 MSCI指數是全球機構投資人重要的參考標准,特別對跟蹤指數的被動投資者影響尤其顯著,當MSCI調高台股計算比重時,台股在MSCI相關指數之權重也相對提高,導致大量國際資金投資台灣股市,對活躍市場及台灣市場的國際化,改善台灣證券市場投資者結構,起了重要作用。 MSCI台灣指數也推動了相關指數衍生產品的發展。最早出現的台股指數產品——台股指數期貨,於1998年在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上市,該產品即是基於MSCI台灣指數。香港聯交所於2001年5月2日推出iShares MSCI台灣指數基金及有關的ETF產品,也有相關的指數產品在美國上市交易。這對增加國外投資者了解本地市場,促進證券市場發展起了很好作用。 韓國的經驗也說明了MSCI指數的影響。1998年2月,MSCI將南韓股市的計算權值比重,由50%調整至100%,使得國際資金流向南韓股市,而南韓股市也因此大漲近八成。

⑤ 安碩ETF基金-R-U代表什麼

網上看看。。

⑥ 在計算一家同時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公司的創始人資產時,是把他在兩個股市所佔市值分別加起來嗎比如這家

港股5000億根據匯率換成人民幣是5000*0.8201=4100.5(最新匯率)

因此該股票A+H總市值為3000+4100.5=7100.5億

其資產為7100.5億*20%=1420.1億

例如:

現在定義自己的支持是10000股價值10000元,在A發行10000股發行價3元融資30000元,在H股發行10000股發行價3元融資30000元,總資產發行前是10000元,發行後是70000元,總股本方向前是10000股,發行後是30000股;

每股凈資產發向前是1元,發行後是2.33元,容的資金可以用來收購項目,或者上新項目,或者作為流動資金。

上市前的股份在那個交易所上市需要事先約定,就是要麼成為A股,要麼成為H股,都有鎖定期,不能馬上在市場上流通。

(6)不動產指數etfishares股票市值擴展閱讀:

在一般證券書刊中,股票指數的表達式為:

股票指數=系數×(某些股票即時市值之和/)基準日的市值某些股票的即時市值,實質就是一個投資組合的即時市值。為表述的方便,以後都將計入指數的這個投資組合稱為指數投資組合,將其在t時的市值定義為Zt(A、B、C、D…,N1、N2、N3、N4…),其中A、B、C、D…等是股票名稱,N1、N2、N3、N4…等是權數。在上式中,基準日的市值及系數都是常數,可以合為系數K。則某一時刻t的股票指數ZSt的數學表達式為:

ZSt=K×Zt(A、B、C、D…,N1、N2、N3、N4…)(1)

即時股票指數=系數K×指數投資組合的即時市值(2)

⑦ 安碩A50中國與a股的關系

安碩A50中國只是追蹤新華富時中國A50指數的指數ETF基金,它是透過投資指數CAAP以追蹤A50中國指數。CAAP為與中國A股掛勾的證券(例如認股權證、票據或參與證書),CAAP發行人一般透過旗下之QFII買入A股,而發行對應之指數CAAP。基金概無以任何方式擁有A股。

A50中國基金追蹤著新華富時中國A50指數,緊貼與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A股表現相若的投資回報。新華富時中國A50指數的成份股為內地A股最大市值的50間。基金的買賣單位為每手100股。

(7)不動產指數etfishares股票市值擴展閱讀:

2015年4月12日,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發布通知,明確自2015年4月13日起A股市場全面放開一人一戶限制。自13日起,自然人與機構投資者均可根據自身實際需要開立多個A股賬戶和封閉式基金賬戶,上限為20戶。

個人投資者A股證券開戶須知:

1、16周歲以下自然人不得辦理證券開戶,16-18周歲自然人申請辦理證券開戶應提供收入證明;

2、辦理證券開戶,需由本人親自到證券公司櫃台辦理,若委託他人代辦證券開戶的,還須提供經公證的委託代辦書、代辦人的有效身份證明原件(如果委託人身份證為二代證需提供正反兩面的身份證復印件);

3、證券開戶時需填寫《證券交易開戶文件簽署表》和《證券客戶風險承受能力測評問卷》;

4、如果客戶從未辦理過證券開戶的,需填寫《自然人證券賬戶注冊申請表》;

5、如果客戶是投資代辦股份市場的,需填寫《股份轉讓風險揭示書》;

⑧ MSCI國家指數的MSCI指數編制方法

市場覆蓋/入選條件 收集分析市場的本地上市公司的上市、非上市股份的數量、所有者、自由流通量、流動性等資料,所有這些公司都可加入MSCI指數。
選股考慮以下因素:
(1)公司規模。 MSCI計算每一股票的自由流通調整後的市值作為公司規模的表徵,這包括定義估計每隻股票的國外投資者可投資股數,賦予每隻股票一自由流通調整因子並計算每隻股票自由流通調整後的市值。
(2)行業代表性。 MSCI採用標准普爾和MSCI共同開發的全球行業分類標准對上市公司進行行業分類,該分類是在投資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標准,採用市場需求導向的方法對公司分類,對客戶提供類似產品及服務的被歸為一類;該分類標准將市場分為能源、材料、工業產品、主要消費品、可選擇消費品、健康護理、金融、信息技術、電訊服務、公用事業等10大經濟部門,23個行業群,59個行業及123個子行業。 MSCI目標是覆蓋每個國家的每個行業自由流通調整後85%的(自由流通)市值。少數國家由於缺乏規模較大、流動性較好的公司而達不到這一標准。 MSCI將分析公司的經營活動及其由此給指數帶來的多樣性,採用自底向上的方法構造指數,即在行業的層次,在滿足85%市值的原則下,使盡可能多的公司加入指數。
(3)流動性。 流動性是重要但非惟一決定是否入選的因素。在選樣時考慮一系列相對及絕對流動性指標,包括月均交易金額,月均交易比率(交易金額/自由流通調整後市值),交易頻度(包括交易天數)等。 (1)定義樣本空間。MSCI以國家(或地區)為基本單位編制指數,對於每一國家,每一公司僅歸屬於一個國家(地區)。
(2)對於該國家(地區)的每一上市公司,確定國際投資者可自由買賣、流通在外的公司股份市值(自由流通市值)。
(3)按照全球行業分類標准對上市公司進行行業分類。
(4)MSCI採用自底向上的方法構造指數,即在行業的層次,依次加入自由流通市值較大的股票,使每行業的入選股票自由流通市值達到該行業的85%。
(5)對各行業中的入選股票進行微調,使入選股票的自由流通市值達到整個市場的85%以上。 MSCI之所以廣為國際投資者引用,一個重要的原因即其指數編制的可投資性,即它是按國際投資者可自由投資的公司市值進行加權計算的,因此投資者較易復制。MSCI定義自由流通比例為國際投資者可在公開證券市場買賣的股份所佔比例。限制包括戰略持股、對外國人持股限制及其它情形。MSCI的自由流通估計僅基於公開的持股信息。
國際投資者可自由投資的公司市值(自由流通市值)的確定由下列步驟完成:
(1)定義估計自由流通比例。 對於沒有外資持有限制(FOLS)的股票?自由流通股數估計為流通股數減去戰略持股及其它非自由流通股,非自由流通股具體包括 ?a交叉持股; ?b公司創建者、家族、高級管理者長期持有的股份; ?c受限的員工持股; ?d國有股; ?e某些戰略投資者持股; ?f法律凍結股份等。 對於有FOLS的股票,自由流通股數為下列兩者之較小者: 自由流通股數、外資持股上限減去外資持股中不可自由流通部分。
(2)賦予每隻股票一自由流通調整因子,稱為Foreign Inclusion Factor(FIF)。 情形1:自由流通比例大於15%,無外資持股限制:自由流通比例取與之最接近的5%的整數倍。 情形2:自由流通比例小於15%,無外資持股限制:自由流通比例取與之最接近的1%的整數倍。 情形3:有外資持股限制:FIF取下列兩者較小者: 估計的外資可持有的自由流通比例:若該值大於15%,取與之最接近的5%的整數倍;若該值小15%,取與之最接近的1%的整數倍。 外資持股上限減去外資持有非自由流通股,取與之最接近的1%的整數倍。 情形4:其他外資投資限制:對於其他的外資投資限制,若影響外資的投資有效實行,將附加一個調整因子,稱為受限投資因子(LIF),對外資自由流通調整因子進行調整。
(3)以自由流通調整因子為基礎計算自由流通調整市值(總市值乘以自由流通調整因子)。 (1)最小規模限制。 為使入選股票有一定流動性,確保投資者的可復制性,MSCI規定入選樣本股必須有一定的(自由流通市值)規模,MSCI在確定某一國家或地區的最小規模時將考慮以下因素: 整個市場的自由流通市值規模 該市場股票的自由流通市值分布情況 依次加入自由流通市值最大的股票占整個市場比例的變化; 市場自由流通市值集中度水平。
(2)自由流通比例小於15%的情況。
一股票的自由流通比例小於15%,若要加入指數,需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代表MSCI世界指數的10個基點或 MSCI EMF指數的15個基點。 占該國指數自由流通市值的5%。 台灣證券市場對外資的開放進程如下:
1988年,允許外國證券公司在台設立分公司,受託買賣海外證券;
1990年,開放外國專業投資機構投資國內有價證券;
1993年,開放外國證券公司從事台灣本地市場的證券業務;
1996年,外國法人和自然人可以直接投資台灣股市(持股有限制);
2000年,解除單一和全體外資持有台灣上市公司的持股限制。
MSCI自1988年起編制MSCI台灣指數,反映台灣整體股市的表現。但考慮到台灣市場的發展狀況及對外資的較多限制,自1996年9月2日起,MSCI才將台股指數納入其各項自由指數中,其計算比重也僅為50%。1999年8月12日,MSCI宣布將台灣的比重由50%調高至100%,並訂於2000年2月後生效。上述決定主要是MSCI認為台灣對外資個別或全體投資上市(櫃)公司股權上限,已調高到50%,並且台灣對外資的管理措施,包括投資前申請程序等,與區域內其它國家相差不多,並不較其它國家嚴格,因此重新調整台灣計入系列指數的比重。上述調整影響到的指數,主要包括:MSCI新興市場自由指數(MSCI Emerging Markets Free Index)、MSCI遠東(日本除外)自由指數(MSCI All Country(AC)Far East Free Ex-JapanIndex)及MSCI所有國家自由指數(MSCI All Country(AC)Free Index)。 就整體而言,這次調整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截至2000年6月底止,累積外資凈匯入金額達229億美元,其中2000年1月份至6月份單月凈匯入金額分別為18億美元、20億美元、19億美元、負7億美元、負4億美元、5億美元;如以外資買賣上市股票金額來看,2000年截至6月底止全體外資買超1?272億元,其中一月份至六月份單月買賣金額分別為買超558億元、買超463億元、買超448億元、賣超487億元、買超93億元、買超197億元。說明除四、五月份因受美國及全球股市影響而下跌外,大致上均呈現穩定且增加的趨勢。截止2002年9月,外資凈流入達356.6億美元。
MSCI指數是全球機構投資人重要的參考標准,特別對跟蹤指數的被動投資者影響尤其顯著,當MSCI調高台股計算比重時,台股在MSCI相關指數之權重也相對提高,導致大量國際資金投資台灣股市,對活躍市場及台灣市場的國際化,改善台灣證券市場投資者結構,起了重要作用。 MSCI台灣指數也推動了相關指數衍生產品的發展。最早出現的台股指數產品——台股指數期貨,於1998年在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上市,該產品即是基於MSCI台灣指數。香港聯交所於2001年5月2日推出iShares MSCI台灣指數基金及有關的ETF產品,也有相關的指數產品在美國上市交易。這對增加國外投資者了解本地市場,促進證券市場發展起了很好作用。 韓國的經驗也說明了MSCI指數的影響。1998年2月,MSCI將韓國股市的計算權值比重,由50%調整至100%,使得國際資金流向韓國股市,而韓國股市也因此大漲近八成。 1.MSCI中國外資自由投資指數 鑒於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我國經濟日益引起國際關注,為順應國外投資者需求,MSCI編制了MSCI中國外資自由投資指數。 (1)基本情況。MSCI中國外資自由投資指數的設計旨在代表可供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中國公司。MSCI中國外資自由投資指數以港元為計算單位,在證券交易所的交易時段內每15秒實時計算及公布一次。 (2)合格股票。全球合資格被納入MSCI中國外資自由投資指數的證券包括MSCI中國指數的成份股及以H股形式在香港上市(以港元為單位)、以N股形式在紐約上市(以美元為單位)的證券或同時符合以下兩項條件之公司證券: ?a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注冊成立並於香港交易所的全資附屬公司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公司。 ?b其主要股東(直接或間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國家、省或市級組織或企業,或於中國注冊成立的公司。 (3)編制准則。MSCI根據適用於全球MSCI標准指數的指數編制方法編制MSCI中國外資自由投資指數,可歸納為4個簡單的步驟: ?a界定整體股本市唱—中國市常 ?b就外國投資者的公眾持股量調整中國整體市場內全部證券的總市值。 ?c按全球行業分類標准(GICS)就證券市場分類。 ?d根據MSCI指數的編制准則及指引挑選可納入指數成份股的證券,包括:以納入每國家每行業組別的經公眾持股量調整後的市值85%為目標;選擇有相當市值、流通量及公眾持股量的證券。 (4)樣本股基本特徵。 MSCI一般選擇規模較大、流通性好的股票,MSCI中國外資自由投資指數樣本股中即包括中移動、中聯通、中石化等行業龍頭股票。
2.我國被列入MSCI指數的可能性 (1)證券市場的基本情況和MSCI指數編制。 若按照MSCI設定的入選樣本股票的最小規模限制(1億美元),則所有滿足此條件的股票占國內證券市場的比重不到50%,與MSCI的85%的預定目標相差較遠。但考慮到該標准為2001年制訂,近來股票市值普遍下跌,若以MSCI中國外資自由投資指數樣本股最小規模(4.64億元)為基準,則滿足條件的股票總規模將占市場比例的72.66%,與MSCI設定的目標相比較近,隨著國企大盤股的上市及對外資限制的不斷放寬,滿足或接近MSCI設定的定量選股指標應不會有大的困難。 (2)我國被列入MSCI指數的可能性。 MSCI是否將某國納入新興市場指數體系,並編制其國家指數,主要考慮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ct per capita)、市場深度(market depth)和市場流動性(liquidity)、當地政府的管制(local government regulation)、已察覺的投資風險(perceived investment risk)、對外國投資者的所有許可權制(foreign ownership limits)和資本管制(capital control)、投資界的廣泛認同(the general perception by the investment community)等因素,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達一定水平且高速發展(由MSCI編制中國外資自由投資指數可見人均GDP不是編制指數的障礙),由上文可見我國證券市場的外資投資容量也已較大,國內市場的流動性也較好。因此,目前我國被列入MSCI指數的主要障礙不在規模等定量因素,而是國內的投資環境、政策等一些制度因素,如非流通比例、基礎資料的獲得、國外投資者持股比例限制、信息披露質量、公司治理、監管政策、資本項目自由化、匯率等因素。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斷發展及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外投資者投資我國證券市場,作為國際最著名的指數編制公司,MSCI自然不會忽視有著巨大潛力的中國證券市常 MSCI 一向重視中國市場,為滿足投資者對亞洲特別是大中華地區的投資需求,2000年6月1日,MSCI宣布將提供兩個新的亞洲地區指數:MSCI中華和金龍指數,中華指數由MSCI中國外資自由投資指數及MSCI香港組成,金龍指數則由MSCI中華與MSCI台灣組成(其中台灣市場的權重以65%計算)。一國家在MSCI系列指數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在MSCI指數中是前所未有的。我國目前的證券市場規模、制度較20世紀80年代的台灣更大、更完善,隨著國內證券市場的開放,MSCI會順應投資者需求,推出MSCI國內證券市場指數。我們也應積極推介我國證券市場,促進這一過程早日實現。 然而,為推進QFII實施和加快我國市場國際化進程,將我國市場納入MSCI指數只是手段之一,關鍵還是要搞好我國市場自己的指數及指數產品,包括香港、新加坡、台灣等市場的經驗教訓表明,建立一個市場自有的權威指數體系,是關系市場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

熱點內容
炒股一直漲怎麼辦 發布:2025-01-17 07:46:11 瀏覽:190
哪個金融市場沒有漲跌限制 發布:2025-01-17 07:44:53 瀏覽:973
大於3個漲停板的股票 發布:2025-01-17 07:31:50 瀏覽:871
部分股份被司發凍結對股票影響 發布:2025-01-17 07:18:14 瀏覽:91
寧波股票歷史行情查詢 發布:2025-01-17 06:37:37 瀏覽:116
老白乾股票歷史查詢 發布:2025-01-17 06:36:21 瀏覽:315
創業為什麼要進行股權設計 發布:2025-01-17 06:19:50 瀏覽:187
股市裡老鼠倉是什麼 發布:2025-01-17 06:18:10 瀏覽:735
微念科技公司股票代碼 發布:2025-01-17 06:17:36 瀏覽:637
數字貨幣向你轉賬要注意什麼 發布:2025-01-17 06:16:40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