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從gdp和m2分析股票市場

從gdp和m2分析股票市場

發布時間: 2021-12-20 04:02:27

⑴ GDP與證券市場的關系

從經濟的發展角度看,GDP增長較快顯示大多行業都處於健康高速發展中,而實體經濟的發展勢必會顯示在證券市場上,那就是股市的牛市,那麼可想而知,證券市場的指數也應該是同步上升的。

⑵ GDP對股市的影響如何

國內生產總值(GDP)變動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GDP變動是一國經濟成就的根本反映,GDP的持續上升表明國民經濟良性發展,制約經濟的各種矛盾趨於或達到協調,人們有理由對未來經濟產生好的預期;相反,如果GDP處於不穩定的非均衡增長狀態,暫時的高產出水平並不表明一個好的經濟形勢,不均衡的發展可能激發各種矛盾,我們必須將GDP與經濟形勢結合起來進行考察,不能簡單地以為GDP增長,證券市場就將伴之以上升的走勢,實際上有時恰恰相反。關鍵是看GDP的變動是否將導致各種經濟因素(或經濟條件)的惡化,下面對幾種基本情況進行闡述。

(1)持續、穩定、高速的 GDP增長。在這種情況下,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協調增長,經濟結構逐步合理趨於平衡,經濟增長來源於需求刺激並使得閑置的或利用率不高的資源得以更充分的利用,從而表明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這時證券市場將基於下述原因而呈現上升走勢。
伴隨總體經濟成長,上市公司利潤持續上升,股息和紅利不斷增長,企業經營環境不斷改善,產銷兩旺,投資風險也越來越小,從而公司的股票和債券得到全面升值,促使價格上揚。
人們對經濟形勢形成了良好的預期,投資積極性得以提高,從而增加了對證券的需求,促使證券價格上漲。
隨著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持續增長,國民收入和個人收入都不斷得到提高,收入增加也格增加證券投資的需求,從而證券價格上漲。

(2)高通脹下GDP增長。當經濟處於嚴重失衡下的高速增長時,總需求大大超過總供給,這將表現為高的通貨膨脹率,這是經濟形勢惡化的徵兆,如不採取調控措施,必將導致未來的"滯脹"(通貨膨脹與增長停滯並存)。這時經濟中的矛盾會突出地表現出來,企業經營將面臨困境,居民實際收入也將降低,因而失衡的經濟增長必將導致證券市場下跌。

(3)宏觀調控下的 GDP減速增長。當GDP呈失衡的高速增長時,政府可能採用宏觀調控措施以維持經濟的穩定增長,這樣必然減緩GDP的增長速度。如果調控目標得以順利實現,而GDP仍以適當的速度增長,而未導致 GDP的負增長或低增長,說明宏觀調控措施十分有效,經濟矛盾逐步得以緩解,為進一步增長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時證券市場亦將反映這種好的形勢而呈平穩漸升的態勢。

(4)轉折性的GDP變動。如果GDP一定時期以來呈負增長,當負增長速度逐漸減緩並呈現向正增長轉變的趨勢時,表明惡化的經濟環境逐步得到改善,證券市場走勢也將由下跌轉為上升。 當GDP由低速增長轉向高速增長時,表明低速增長中,經濟結構得到調整,經濟的瓶頸制約得以改善,新一輪經濟高速增長已經來臨,證券市場亦將伴之以快速上漲之勢。

在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只沿著一個方向進行,每一點都可沿著相反的方向導出相反的後果。最後我們還必須強調指出,證券市場一般提前對GDP的變動作出反應,也就是說它是反應預期的GDP變動,而GDP時實際變動被公布時,證券市場只反映實際變動與預期變動的差別,因而在證券投資中進行GDP變動分析時必須著眼於未來,這是最基本的原則。

⑶ 股票與GDP的關系

  1. 一是中國的證券市場不健康,假冒偽劣嚴重。使得投資者難以辨別。

  2. 二是股市成了國有企業的取款機,投資者口袋空了。

  3. 三是中國沒有真正意義的證券經濟學家,瞎搞

  4. 中國的經濟水分太大,曬干之後,就剩下一點礦。

⑷ 請根據下圖分析貨幣供應量M1、M2同比增長率與股市(以上證指數(SSCI)為例)的關系。

一、M2與上證指數的關系
廣義貨幣供應量M2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現金(M0)、企業活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等。M2不僅代表了現時的購買力,還代表了潛在的購買力。
從形態上看,2009年之前,M2同比增長與上證指數同比增長的關系並不明顯,尤其是在2006、2007年股市大漲之時,M2增速則是在一個窄小的區間波動。但2009年以來,二者卻顯示出較強的同向變動關系。對二者做格蘭傑因果(Grange Causality)檢驗,結果顯示M2與上證指數的相互影響關系並不明顯,即一者的變化並沒有顯著引起另一者的變化。一般認為,這與M2相對較強的外生性有關,實際信貸數額往往在貨幣當局設定的信貸日標附近。

二、M1與上證指數的關系
狹義貨幣供應量M1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現金(M0)、企業活期存款等,也就是說「M1+居民儲蓄存款」約等於M2。M1代表了現時的購買力,流動性較M2為高。筆者認為,M1與股價的關系較M2與股價的關系更密切。股市向好,會吸引更多的資金通過證券經紀商進入股市,也即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活期存款會增多,Ml增速加快。
圖形顯示,M1與上證指數同比增幅的有較明顯的同向變動關系,尤其是在2004年後,二者的相關系數接近0.5,若以適當方法剔除股市2007年超出常規的大漲和2009年以來Ml的超高速增長中的趨勢性和外部政策性因素,相關系數還會提高。對二者做格蘭傑因果檢驗,結果顯示上證指數同比增速變化顯著引起了M1同比增速的變化(p值為2.2%),而相反的關系並不成立。從以上結果看,筆者認為,在M1與上證指數的相互影響關系中,上證指數的變動作為原因引起M1的變動是佔主導地位的,而M1的變動引起上證指數的變動則是次要的。為何會出現這樣的關系呢?
三、准貨幣與上證指數的關系

M2與M1的差額即為准貨幣,主要由居民儲蓄存款構成。
圖形顯示,准貨幣與上證指數大體上呈現反向變動的趨勢:准貨幣同比增速在相對低位時,上證指數同比增速則處在上升通道中;而准貨幣增速在相對高位時,上證指數增速則在低位徘徊。筆者認為,這說明股價的變動帶動了准貨幣的變動,且需要一定的傳導時間。對二者做格蘭傑因果檢驗,結果顯示上證指數同比增幅變動顯著引起准貨幣同比增幅的變動(p值為0.714%),而反向關系並不成立。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各個層次貨幣供應量同比增幅與上證指數同比增幅的相互影響關系中,上證指數對准貨幣的影響最為顯著。同時,筆者認為,圖示的形態及其對應因果分析的結果顯示了在准貨幣和上證指數的變動關系中,上證指數的變動為原因,准貨幣的變動為結果,上證指數的變動向准貨幣傳導。准貨幣的變動反映了居民儲蓄存款的變動,准貨幣同比增幅擴大,說明居民儲蓄存款增多;而准貨幣同比增幅縮小,則說明居民儲蓄存款向企業活期存款轉化,也即所謂的「存款搬家」。而股市的漲跌會引起准貨幣的變動,進而引起M1與M2的相對變動,如當股價下跌時,資金會從股市轉移出去形成儲蓄存款,金融機構的活期存款增速減慢而准貨幣增速加快,高流動性貨幣(M1)增速相對於若流動性貨幣(M2)會減慢。筆者認為,對此傳導關系可做出如下結構式模型分析:股價上漲(下跌)-->准貨幣或儲蓄存款增速減慢(加快)-->金融機構活期存款增速提高(減慢)-->銀行信用貨幣派生能力增強(減弱)-->企業活期存款增速提高(減慢)-->M1同比增幅擴大(減小)。
股票價格變動是由投資者對未來經濟的預期決定的,而貨幣當局的貨幣政策、政府的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等則對投資者的預期有著巨大影響。因此,筆者認為以上所分析的傳導關系可視為經濟政策的傳導環節的一部分,例如,政府需將貨幣政策收緊,則投資者預期股價會受到負面影響,進而引起股價的下跌,再通過以上所分析的傳導過程最終導致貨幣供應的收緊。
投資者預期股價下跌,引起貨幣供應量的收緊,導致企業資金鏈的緊張,進而影響企業未來的利潤。資產的價格是資產未來收益的折現值,投資者的預期通過一系列的傳導最終使預期成為現實,這或可稱為預期的自我實現過程。

⑸ 在貨幣政策中,M2通俗來說是什麼含義和GDP的增速又有什麼關聯

我國對貨幣層次的劃分是:
M0=流通中的現金;
狹義貨幣(M1)=M0+活期存款(企業活期存款+機關團體部隊存款+農村存款+個人持有的信用卡類存款);
廣義貨幣(M2)=M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企業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質的存款+信託類存款+其他存款。
另外還有M3=M2+金融債券+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
其中,M2減M1是准貨幣,M3是根據金融工具的不斷創新而設置的。
M1反映著經濟中的現實購買力;M2不僅反映現實的購買力,還反映潛在的購買力。若M1增速較快,則消費和終端市場活躍;若M2增速較快,則投資和中間市場活躍。中央銀行和各商業銀行可以據此判定貨幣政策。M2過高而M1過低,表明投資過熱、需求不旺,有危機風險;M1過高M2過低,表明需求強勁、投資不足,有漲價風險。
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ct,簡稱GDP)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它不但可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還可以反映一國的國力與財富。
應該說M2與GDP及其增速之間都沒有直接關聯。

⑹ 中國股市和GDP

一般而言,股價與GDP之間是正相關關系,即GDP增長較快,股市會向好;反之,GDP回落,股市會回落。但股市與宏觀經濟之間的關系是在時間區間較大(以十年甚至百年為考察期)的情況下才成立的,在短期內是不成立的。股市與GDP之間的關系好像狗如主人的關系,主人帶著狗走路時,主人從A地走到B地,假設走了1公里。狗跟隨主人也從A地走到B地,但期間狗可能走了5公里,因為它總是不停地前後走動。

如果機械地理解股市與GDP之間的關系,則會導致荒謬的結果。比如說,2001年至2005年,我國宏觀經濟非常好,但股市是熊市;同樣的,2005年至2007年,宏觀經濟並沒有出現很大的變化,但股市卻漲了5倍。

可見我國股市的短期(甚至是中期)波動其實都不能用經濟基本面來解釋的,

⑺ GDP變動對浦發銀行股票市場的影響分析 求幫助 謝謝

GDP是生產總值,在中國,生產總值大部分因為銀行大量貸款,搞工程性建設而增大的值,因此當GDP增長迅速的時候,銀行股票一定是上漲的,但是這就有了弊端,這樣的上漲沒有後續力量的支持,所以浦發銀行要根據GDP的數據呈現跟隨和相反的走線。

一開始跟隨,後來相反,這個也是所有股票的路線,要選擇好時機。

⑻ GDP增長跟股市表現相關嗎

中國的GDP增長超過百分之十而股市卻大跌百分之六十並沒有直接的內在聯系,導致股市大跌的是股市的內部問題.如果導致這次熊市的大小非問題真的如國家所暗示的讓時間來解決,那解禁高峰期後的2011年才有希望,走出底部.根據前幾次奧運會各國股市的漲跌概率統計來說,奧運會舉當年上漲的概率為40%,下跌的概率為60%,所以用奧運會必須要漲來解釋就不合適了.奧運後導致股市大跌的大小非解禁高峰期將到來,資金面的壓力將更加明顯.下跌的概率遠遠大於上漲.周五大盤在輕松失守2800~2820這個支撐區域後又在尾盤快速拉升勉強收回(但是仍然沒有擺脫壓力區域的壓制),而這種走勢已經在7月多次上演,每次都是大盤要破位時市場馬上謠傳有眾多利好要馬上出台,已經一個月了,還沒見到一個利好出來(如果真的有,早就該出來了),如果一個股市的運行全靠謠言來支撐了,那未來可想而知,在大盤股IPO要凍結大量資金的情況下,下周如果謠言的利好沒有兌現,那短線搏政策的短線資金可能再次出局,加大大盤震盪程度,一沒資金,二沒信心,如果再沒有政策支持,那靠謠言帶來的反彈的前景各位股友都心裡有數我就不在贅述了.大盤後市如果在短時間內能夠站穩支撐位還有希望,站不穩再次繼續弱勢下挫注意控制倉位不要太高,大盤下降通道再次打開,可能再次考驗2500這個點位.大盤只有收復了2820後市還有看高3050這個壓力區域的機會.順勢而為吧.導致大跌的大小非問題直接導致了資金面的失衡,空方長期壓制多方,而在這個長期趨勢中資金面被空方占據,行情自然是長期震盪走低.這就是股票為什麼老跌的真正原因.而8月後是大小非的解禁高峰期,下跌的概率大於上漲.最新的資金統計顯示,7月到現在為止,股評鼓吹的機構大建倉再次成為笑談,雖然7月的減倉規模較大幅度減緩,但是基金和保險等機構仍然凈減倉近250億.而這波反彈的主力軍成了游資,不過游資的特點眾所周知是快進快出,既然是游資狙擊的行情,在傳統大資金還在繼續拉高減倉的情況下,後市如果仍然沒有較為實行性的利好出現,全靠利好謠言帶來的這波反彈,有可能成為機構最後一次較好的減倉機會,奧運畢竟只是個題材,不對大盤的資金面帶來任何的實質性改善,機構是不會放過這次拉高減倉的機會,但是反彈高度仍然要注意政策面利好消息的配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隨著又有新的大盤IPO即將進行申購,大盤在資金面上將繼續守到考驗,短線大盤請注意2800~2820這個區間的支撐力,如果守住了,這波反彈還有借奧運會題材的支撐在游資的推動下有所表現(部分個股),但是如果這個短線的支撐區域後市如果被輕松的擊穿了收不回來了,那就要注意游資的動向了,如果游資開始較大規模撤退,那在安全形度建議投資者逢高降低倉位了,傳統機構長期看空後市的情況下,如果連游資都撤退了,那股市靠什麼來推高?大盤現在的行情特點是市場反復靠一直無法兌現的謠言來救市,先是國家有七大救市措施出台,在沒有兌現的情況下大盤破位又出了個國家平準基金已經獲准入市救市,第二天平準基金的發起人就辟謠沒有這事,如果一個股市的行情全靠謠言來維持震盪減緩下跌趨勢,沒有真正的實質性的措施出台,那這次反彈的目的就要多思考了,機構的目的是什麼,頻繁的製造謠言來拉高股市,最新的資金統計結果已經出來了,在這次紅紅火火的抄底行動中基金、保險和QDF2均是凈流出,在上周行情比較被投資者看好的情況下,這些主力資金的凈流出接近250億,完全在意料之中,又是個借謠言拉高出貨。而市場頻繁傳出利好謠言的真正目的也很清楚了。「拉高出貨」。既然機構在眾人期盼紅七月的情況下,在半年報做業績的情況下都保持了凈流出,雖然大盤做得比較好看,但是從機構的意圖看仍然沒有改變的跡象,長期目標仍然是降低倉位迴避大小非和宏觀政策的壓力。因為資金面緊張導致的現在下降趨勢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樂觀,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但是已經讓市場中的主力資金吃不消了(在主力開始出貨前市場中的主力資金一共只有3萬億,但是大小非足夠消滅它們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就算在奧運前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奧運期間採用橫盤運行或者小幅度反彈的走勢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該謹慎對待,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當然如果有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帶來抄底資金抄底,帶來的反彈相對規模較大當然最好,對散戶來說機會難得。嚴格控制倉位是我現在唯一要說的,逢反彈減倉是嚴謹的。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對熊市操作的一些反思)首先在熊市中震盪逐漸走低是長期趨勢,利好消息只是催生反彈的一個條件而已,但是當利好消息的刺激逐漸淡化後,反彈就會結束了(而反彈高度取決於利好的大小程度),因為利好而被暫時改變的下跌趨勢將繼續下去,股市回歸其自然的規律。而在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被解決前(大小非),股市都不可能扭轉過來,不可能產生反轉。而在連續下跌的這個趨勢中兩千多支股中處於上漲趨勢的能達到100支就不錯了,也就是說在大盤下跌時買到下跌股的概率是95%甚至以上,做為投資來說既然知道這么低的概率選到游資狙擊的股票,那還不如不去冒這個險。而選擇操作超跌反彈是在這個趨勢中講究安全系數投資者的很好的投資策略,因為在超跌後產生反彈是肯定的,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只是反彈的規模大小而已(要根據是否有利好消息和利好消息的大小來具體分析反彈高度),而在這個反彈過程中一般以普漲為主,在這個反彈普漲過程中處於下跌的股又處於10%以下,也就是說,你隨便買支股票上漲的概率要遠遠大於在下跌過程介入股票的概率,雖然股票不能夠把這種概率做為抄股的標准但是作為對安全要求很高的投資者來說,趨勢投資是在熊市中最安全的一種投資策略。對股票把握不好的股友又想在熊市介入股票,那選擇這種策略是比較安全的。但要記住,只有超跌才能夠去抄一個短線,而一般的跌幅一般選擇觀望,中間的紅盤可能都是套人的陷阱,當天一個反彈,第二天直接低開低走把抄底的人全部套了,所以熊市中你如果無法把握哪裡是底的情況下,最好是做趨勢,降低風險(個人觀點謹慎採納)。現在要順勢而為了,不做死多頭,也不做死空頭,做個滑頭就行了在大盤沒有選擇方向前,嚴格控制倉位會讓你風險降到最低的。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朋友.滿意請採納

⑼ M1 M2 M3和GDP的關系 影響和意思

M0、M1、M2、M3都是用來反映貨幣供應量的重要指標。

國際上大致的劃分是:
貨幣(M0)=流通中的現金,即流通於銀行體系之外的現金。
狹義貨幣(M1)=(M0)流通中的現金+支票存款(以及轉賬信用卡存款) ;
廣義貨幣(M2)=M1+儲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儲蓄存款)+政府債券;
另外還有M3=M2+其他短期流動資產(如國庫券、銀行承兌匯票、商業票據等)。

我國對貨幣層次的劃分是:
M0=流通中的現金;
狹義貨幣(M1)=M0+活期存款(企業活期存款+機關團體部隊存款+農村存款+個人持有的信用卡類存款);
廣義貨幣(M2)=M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企業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質的存款+信託類存款+其他存款。
另外還有M3=M2+金融債券+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

其中,M2減M1是准貨幣,M3是根據金融工具的不斷創新而設置的。
M1反映著經濟中的現實購買力;M2不僅反映現實的購買力,還反映潛在的購買力。若M1增速較快,則消費和終端市場活躍;若M2增速較快,則投資和中間市場活躍。中央銀行和各商業銀行可以據此判定貨幣政策。M2過高而M1過低,表明投資過熱、需求不旺,有危機風險;M1過高M2過低,表明需求強勁、投資不足,有漲價風險。

熱點內容
公司3人怎麼分配股權 發布:2024-12-29 14:45:47 瀏覽:686
中國和其他國家用什麼貨幣結算 發布:2024-12-29 14:44:13 瀏覽:347
股民如何辦理股權 發布:2024-12-29 14:42:39 瀏覽:464
什麼人群在買理財產品 發布:2024-12-29 14:41:03 瀏覽:909
炒股什麼樣的人最多 發布:2024-12-29 14:40:09 瀏覽:712
股票歷史新低意味著什麼 發布:2024-12-29 14:22:10 瀏覽:859
金信諾股票歷史價 發布:2024-12-29 14:19:51 瀏覽:873
大學生創業基金向哪裡申請 發布:2024-12-29 13:34:32 瀏覽:527
股市最低可以買多少錢 發布:2024-12-29 13:13:04 瀏覽:106
股市裡上軌和下軌什麼意思 發布:2024-12-29 13:10:04 瀏覽: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