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東亞經濟起飛與股票市場崛起

東亞經濟起飛與股票市場崛起

發布時間: 2021-12-07 20:17:16

1. 宏觀經濟學論文範文

嘿嘿~
寫的不好,將就著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國和印度經濟增長模式的比較
摘要:在過去的10多年中,中國和印度兩國經濟高速增長,這正在改變著世界經濟的格局,並引起世界各國的極大關注。中印兩個文明古國在長期停滯後重新實現經濟增長,證明了市場化對經濟發展的作用,為世界經濟的增長提供了動力,有利於世界消除貧困、控制人口,因而有著多方面的世界意義。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和印度的經濟增長模式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相似的原理和諸多不同的外界因素改變著兩國的經濟發展方式,為兩國帶了了不同的市場與未來。
關鍵詞: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印度經濟增長模式、經濟增長率、

當我們把目光投向近年的亞洲經濟版圖,中國和印度的經濟增長無疑是其中的一抹亮色。中國與印度既是鄰國,又是世界人口大國,兩國國情有很多共同之處,經濟增長的模式上也有種種相似以及諸多不同。在過去的10多年中,中國和印度兩國經濟高速增長,目前已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兩個國家,而這樣快速的增長正在改變著世界經濟的格局,並引起世界各國的極大關注,從而引發了中國與印度熱。發生這一現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如果說印度崛起的原因是自然而然的和自由化的改革政策,那麼中國經濟增長則得益於政府深思熟慮的結果。
一、中國與印度崛起的世界意義
中國與印度所在的亞洲曾經是非常富庶的地方,直到19世紀之前,中國比歐洲或者亞洲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強大,在1820年時,中國的GDP 比西歐及其衍生國家的總和還要高出將近30%。在西方國家進行殖民擴張以前,印度是後來成為西方殖民地國家中唯一的工業品出口國,即使到了英國對印度進行殖民地統治以後的一段時間里,印度的工業規模仍然要比其他任何一個歐洲殖民地的工業規模都要大。但是,隨著西方對印度的殖民,以及對中國的殖民滲透,本來就已處在停滯狀態的中印兩國經濟更是出現了歷史性的大逆轉。在此後的100多年時間里,中國與印度,以及這兩個大國所在的亞洲很快就成為世界上最為貧困的地區,而且大部分貧困人口恰好集中在中國與印度這兩個人口規模極其巨大的國家裡。
亞洲的復興是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的,但是走出亞洲經濟復興第一步的並不是中國和印度,而是日本。這是因為中國與印度在爭得民族獨立與解放之後,選擇了被事實證明是缺乏效率的"計劃經濟體制",結果未能實現有效的經濟增長,從而也就不能有效地解決多個世紀積累起來的貧困。但是,當日本於20世紀70年代成功實現對歐洲的趕超,以及隨之而來的東亞"四小龍"的經濟起飛,給中國以巨大的沖擊。中國在經過審慎的思考以後,在1979年以後毅然決然地走上了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道路,從而創造了令世人震驚的中國經濟奇跡。面對中國的經濟奇跡,印度最終也在1992年開始了向市場經濟的轉型,結果,在進行轉型後的10多年時間里,也發生了在印度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經濟增長。
中國與印度的崛起為解決世界性的貧困問題提供了新的希望。只有經濟增長才能有效地減少和消滅貧困,即財富的創造是解決貧困問題的關鍵性因素,而分配至多隻能解決公平問題,絕對不能解決貧困問題。自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使大致 4億左右的貧困人口脫貧。印度在剛開始改革時,貧困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36%,改革僅 8 年,其貧困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比例就下降了八個百分點,平均每年降低一個百分點。
中國和印度的崛起有助於減少和消除世界性的貧困,為世界經濟帶來新的增長動力。它們都是 「人口年輕」國家,可以為世界帶來巨大的紅利;它們擁有強大的低成本製造能力,可以讓世界在實現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而不通貨膨脹;從長期來看,它們將為世界創造一個規模空前巨大的新興市場。
二、中國和印度相似又不同的發展模式
1、中國模式:當中國經濟在20世紀80年代以閃電般的速度起飛,並且成為全球經濟強國時,全世界從最初對中國的不信任逐漸轉為由衷的欽佩。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主要以製造業拉動,增長率在2006年達到11%後,又在2007年增至12%。中國依靠巨大的國內儲備資金大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吸收大量外資在中國建立工廠,引進所需的國外專業技術。
改革開放後30年的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是以否定計劃經濟的弊端為發端,以市場經濟為價值取向和依靠市場調節自發優化資源配置為理論根據而設計和安排的經濟模式。是以市場經濟為價值取向、以地方分權為行政運作、從農村分田單干起步、公有經濟民營化、使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經濟模式。從總體上說,這是一種市場經濟模式,由於它具有市場經濟體制的一般優越性,從而為中國經濟帶來了活力。
2、印度模式: 記得家人出差到印度,回來後形容對那裡的「落後」印象深刻。簡陋的基礎設施、堵塞的交通、滿街低檔國產車、大城市的貧民窟、隨處可見的乞丐,作為孟買一景的多比哈特露天洗衣場……都給人以一種「窮國」的強烈觀感,跟中國沿海城市熱火朝天的市政建設比起來相形見絀。然而,人們往往沒有看到的是印度發展的潛力及其增長模式的可持續性,隨處可見的IT公司招牌掛滿大街小巷,迅速發展的服務行業……自1980年到2002年,印度的經濟增長率保持在6%,到2002年至2006年,其增長率穩步上升到7.5%。2006年以後的經濟增長率突破8%。在過去的20多年中,中產階級的規模翻了4倍,達到2.5億人。印度的經濟起步落後於中國大約10年,它的崛起之所以令人關注,並不是因為這是新的現象,而是因為它的發展模式非常特殊。其崛起主要依靠西方工作崗位的地域性轉移。同時印度迅速造就了一批世界級的知識密集型企業以高科技為先導的服務業優先,所屬行業包括軟體業、IT業和制葯業。這些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很少得到政府的資助,卻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印度採取的戰略跟其他亞洲國家不同,它並不依賴於出口勞動密集型的、價格低廉的工業產品,而更依靠國內市場以內需為主拉動消費,他們重消費而非投資,重服務業而非製造業,重高新技術產業而非技術含量低的工業,自下而上的市場主導的經濟運作。這種方式意味著印度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受到全球經濟疲軟的沖擊,從而表現出很強的韌勁。以消費為主導的發展模式有利於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印度的貧富差距比其他發展中國家都要小。而且,30%至40%的國民生產總值來自於生產力的增長,而不是資本或勞動力的增加。
3、中國經濟增長率和印度經濟增長率(圖)

4、中國和印度經濟增長模式的比較:如果說世界上有一個國家對中國來說最有可比性的話,那就是印度,因為兩個國家的很多稟賦都比較相似。由於制度環境和初始條件不同,中印兩國的發展模式也不同,這表現在市場化路徑、開放模式和增長道路的差異。
中國和印度走向市場化的道路不同,由於中國與印度的國情不同,中國和印度走向市場化的道路存在著很大差異。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前實行的是以公有制為基本制度的計劃經濟,而印度在其改革開放以前所實行的則是以私有制為基本制度的計劃經濟,這種制度上的根本差異導致了這兩個國家在向市場經濟轉型時,必須要選擇不同的改革道路。對於中國而言,要想完成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首要的任務便是進行所有制的改革。對於印度來說,其通向市場化的道路就是放鬆政府管制、大力推進經濟自由化與貿易自由化就可以了。但不管中國和印度在走向市場化的過程中所採取的方法有多大的不同,中國和印度的改革在有一點上卻是非常相似的,那就是兩國都謹慎地採取了漸進改革的方式,從而避免了那種發生在前蘇聯和中東歐計劃經濟國家轉型過程中的社會動亂,以及因為社會動亂而造成的經濟衰退。
中國和印度對外開放的模式不同,這兩個國家也存在著相當顯著的差別。就中國而言,對外開放的主要方式是出口導向和引進外資,而印度的對外開放則採取了對外投資與自由貿易的方式。
中國與印度的經濟增長道路不同,中國是沿著從農業到製造業,再到服務業的發展道路循序漸進的,而印度則部分地採取後一種經濟增長的道路,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服務業的發展上。
三、中國和印度經濟增長的未來和所需面對的挑戰
為了實現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印兩國都面臨著挑戰。兩國共同的問題是堅持通過創造財富來消滅貧困而不要搞平均主義。中國還需要深化以農民土地所有權、國有企業所有權和私人財產所有權為重點的產權改革,印度則需要改革其限制社會流動、壓抑經濟活力和削弱人力資本投資的種姓制度。印度與我國相比在經濟增長中的優勢:開放程度比中國高得多,與世界各主要大國關系較好,外部壓力較小,精英教育已見成效,印度社會精英階層整體素質比中國高得多。而印度的劣勢是:宗教矛盾日益突出,社會動盪,恐怖事件時有發生,這些都極大地打擊了外國投資,由於市場過度開放,對本民族工業造成很大沖擊,有些領域經濟命脈把持在外國資本家手裡,一些基礎設施建設很差,已經嚴重束縛了印度經濟的發展。
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說:「只要政策對症下葯,經濟成就是會持續下去的,從而相應提高亞洲區內人民的生活水平,這也即代表著全球近半的人口,生活素質得到改善。」
辛格還指出,當前全球經濟面對的最大挑戰,仍是在如何復甦這個問題上。即使亞洲國家並沒有受不良證券的拖累,但區內國家多倚靠全球貿易支撐經濟,經濟變差,需求大減,波及出口貿易。「對中國、印度、印尼這些著重內需的國家來說,外來經濟環境不景氣,對其沖擊不會很大,但對於倚賴出口的經濟體來說,影響卻甚大。」但辛格補充說:「如今,亞太區經濟陸續轉佳,截至去年年底,亞洲多數國家的出口更已重回經濟危機發生前的水平,當中還包括曾遭受最嚴重打擊的國家。」依據2010年一季度的增長率來看,短期內中、印兩國的經濟發展走向還是會加速前進的。

2. 亞洲股票市場第一是哪個城市

以成交額計算,香港的股票市場是亞洲第一大市場。

3. 香港經濟發展優勢

1949年的香港經濟遠不如上海(若論工業和科研,香港現在也遠不如上海)。大陸解放後,美國封鎖中國,我國的對外貿易,出口進口,大都只能通過香港進行。作為中轉、中間商的香港,因此而繁榮起來;這幾十年有一個規律:大陸經濟發展順利,香港就繁榮;大陸經濟緊縮,香港經濟就衰退。1985年我們大陸進行治理整頓,降低增長速度,香港經濟馬上處於困境,據說有7位資本家因此而跳樓自殺。

現在的香港,是亞洲的一朵「花」,也是世界罕見的一朵「花」。但是,香港這朵鮮艷的「花」,是靠根、莖、葉和泥土――大陸供給它養分而開的。

1990年初,正當許多人以香港為例反對大陸承社會主義道路之時,香港財經學院院長在香港刊物上著文說:「我多次講過,不能把香港說成是『小龍』,因為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經濟實體。」是的,香港不是一個獨立的經濟實體,正如北京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和淮海路不是獨立的經濟實體一樣。

近十幾年,香港經濟發展突飛猛進,GNP直線上升,主要原因是大陸經濟繁榮,對外貿易增長很快。

我國沿海地區開放後,大陸通過香港進行的過境貿易,l 978年為108億港元,1988年躍升為2264億港元,10年增長20倍。轉口貿易的利潤率一般為7.5%,僅1988年,香港通過大陸轉口貿易就得利潤170億港元,而香港總人口只540萬。90年代初,大陸沿海約有500萬人為香港企業工作。他們的工資比內地高,但與香港比,則是極低的工資。人口540萬的香港,有500萬廉價勞動力為它工作,所以它的國民生產總值很高。但香港的國民生產總值中,工業製造業只佔18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貿易、交通、旅遊、信息和通信中心。香港現代經濟發展基礎是製造業。香港是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香港是僅次於紐約、倫敦的世界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是亞太地區的交通、旅遊中心之一.特點是由優勢演變而來的.
%,工業化程度遠低於上海、廣州、廈門、福州、青島等城市。

4. 請問大佬有黃金有罪2020年上映的由張兆輝主演的百度網盤資源嗎

鏈接:

提取碼:x2fg

《黃金有罪》

導演:王心慰

編劇:鄭成武、劉枝華

主演:張兆輝、姚子羚、蕭正楠、洪永城、何廣沛、黃智賢、姜大衛、吳岱融、陳瀅、曾航生、甄詠珊、梁舜燕、張達倫、李璧琦、文雪兒、秦煌、李楓、盧宛茵、馮素波、彭懷安、楊瑞麟、林韋辰、鄧永健、劉思希、李霖恩、古明華、魯振順、邵卓堯、庄思明、何綺雲、尹詩沛、吳沚默、李天縱、譚坤倫、葉蒨文、陳嘉慧、何遠東、張智軒、康華、劉芷希、崔錦棠、莫家淦、何佩珉、易智遠、黃建東、蔡國威、杜大偉、煒烈、秦啟維、鄧以婷、喬寶寶、黃柏文、歐陽偉豪、鄭詠謙、張本立、曾健明、張明偉、楊證樺、謝可逸、陳潁熙、陳俊堅、王致迪、黃耀煌、陳偉洪、蘇麗明、梁珈詠、蕭凱欣、楊埕、吳香倫、曾海昌、曾慧雲、招浩明、沈愛琳、魏惠文、張漢斌、馮奕森、梁雯蔚、楊卓娜、陳念君、楊嘉欣、鄧英敏、胡美貽、布偉傑、趙璧渝、溫裕紅、李忠希、羅鴻、黃煒溏、顧冠忠、周麗欣、陳志健、劉嘉琪、區軒瑋、鍾志光、方紹聰、董敬文

類型:懸疑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香港

語言:粵語

首播:2020-01-06(中國香港)

集數:30

單集片長:43分鍾

又名:OfGreedAndAnts

197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股票市場就是貪婪的戰場。泰國華僑榮木桐(張兆輝飾),因父親的悲慘遭遇,人生觀徹底扭轉。

5. 東亞各國的經濟崛起好像都是剛好在獨裁統治時期的,為什麼

歷史傳統,政治慣性

6. 股票市場與經濟的關系是怎樣的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是經濟學家對股市與經濟關系的一個規律性總結。但在中國,股票市場不完全是經濟的晴雨表。

1、中國股市的規模相對較小,還沒有達到能明顯影響宏觀經濟的程度。

2、中國股市至今仍是一個不完全或不健全的市場,無論從市場體系建設、管理還是從市場買賣雙方的角度看都是如此。

股票市場是整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宏觀的經濟大環境中發展,同時又服務於國民經濟的發展。從根本上講,股市的運行與宏觀的經濟運行應當是一致的,經濟周期決定股市周期,股市周期的變化反映了經濟周期的變動,同時股市的運行狀況也會對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

7. 美國會對日本發動貨幣戰爭嗎 哈哈,想想吧,一個強大的日本

金融核彈:目標東京
「日本在國際上已經積累了巨額財富,而美國則欠下了空前的債務。里根總統所追求的軍事上的優勢只是一種幻覺,它是以喪失我們在世界經濟中的放貸者地位為代價的。盡管日本企圖繼續躲在美國的陰影里悄悄地發展壯大,事實上日本已經成為世界級的銀行家。日本崛起為世界主導的金融強權是一件非常令人不安的事情。」

—1987年 索羅斯
當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將國際放貸者的地位讓與美國時,同時失去的是大英帝國的全球霸主地位。國際銀行家對這一事件當然記憶猶新,東亞國家的經濟在二戰以後的迅速崛起,給倫敦華爾街的銀行家們敲響了警鍾,一切可能阻撓和破壞由他們主導的世界政府和世界統一貨幣的任何潛在競爭對手,都必須嚴加防範。
日本作為亞洲最先起飛的經濟體,無論是經濟增長的質量、工業產品出口競爭力、還是財富積累的速度和規模,都迅速達到讓國際銀行家驚恐的程度。用柯林頓時代的美國財政部長薩莫斯的話說,「一個以日本為頂峰的亞洲經濟區造成了大多數美國人的恐懼,他們認為日本對美國所構成的威脅甚至超過了蘇聯」。
日本戰後以模仿西方產品設計起家,然後迅速降低生產成本,最後反過來佔領歐美市場。日本在60年代已經開始在汽車工業中大規模使用工業機器人,將人工失誤率降到幾乎為零。70年代的石油危機使得美國生產的8缸耗油轎車很快就被日本物美價廉的省油車打得落花流水。美國在低技術含量的汽車工業中,已經逐漸喪失了抵抗日本車進攻的能力。進入80年代以來,日本的電子工業突飛猛進,索尼、日立、東芝等一大批電子企業從模仿到創新,三下五除二就掌握了除中央處理器之外的幾乎所有集成電路和計算機晶元的製造技術,在工業機器人和廉價勞動力的優勢之下,重創了美國電子和計算機硬體行業,日本甚至達到了美國製造的導彈必須使用日本晶元的程度。一度美國幾乎人人相信,東芝、日立收購美國的IBM和英特爾只是時間問題,而美國的產業工人則擔心日本的機器人會最終搶走自己的飯碗。
美英在80年代初實施的高利率政策固然挽救了美元的信心,同時痛宰了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眾多發展中國家一把,但高利率也嚴重殺傷了美國的工業實力,造成了日本產品80年代大舉進佔美國市場的局面。
當日本舉國沉浸在一片「日本可以說不」的欣快感高潮之時,一場對日本金融的絞殺戰已在國際銀行家的部署之中了。
1985年9月,國際銀行家終於開始出手了。由美英日德法5國財長在紐約廣場賓館簽署了「廣場協議」,目的是讓美元對其它主要貨幣「有控制」地貶值,日本銀行在美國財長貝克的高壓之下,被迫同意升值。在「廣場協議」簽訂後的幾個月之內,日元對美元就由250日元比1美元,升值到149日元兌換1美元。
1987年10月,紐約股市崩盤。美國財政部長貝克向日本首相中曾根施加壓力,讓日本銀行繼續下調利率,使得美國股市看起來比日本股市更有吸引力一些,以吸引東京市場的資金流向美國。貝克威脅說如果民主黨上台將在美日貿易赤字問題上嚴厲對付日本,然後貝克又拿出胡羅卜,保證共和黨繼續執政,老布希定會大大地促進美日親善,中曾根低頭了,很快日元利率跌到僅有2.5%,日本銀行系統開始出現流動性泛濫,大量廉價資本湧向股市和房地產,東京的股票年成長率高達40%,房地產甚至超過90%,一個巨大的金融泡沫開始成型。
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貨幣兌換發生的這種劇烈變化,將日本的出口生產商打得五臟六腑大出血,為了彌補由於日元升值所導致的出口下降的虧空,企業紛紛從銀行低息借貸炒股票,日本銀行的隔夜拆借市場迅速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心。到1988年,世界前10名規模最大的銀行被日本包攬。此時,東京股票市場已經在3年之內漲了300%,房地產更達到令人瞠目的程度,東京一個地區的房地產總盤子以美元計算,超過了當時美國全國的房地產總值。日本的金融系統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本來,如果沒有外部極具破壞性地震盪,日本也許可能以和緩的緊縮逐漸實現軟著陸,但是日本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是一場國際銀行家不宣而戰的金融絞殺行動。
鑒於日本金融實力的強大,如果在傳統的常規金融戰場上取勝並無必勝的把握。
1982年,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最早「研製」成功股票指數期貨這一威力空前的金融武器。它本是用來搶奪紐約證券交易所生意的工具,當人們在芝加哥買賣對紐約股票指數信心時,不必再向紐約股票交易商支付傭金。股票指數無非就是一組上市公司的清單,經過加權計算得出的數據,而股票指數期貨就是賭這個清單上的公司的未來股票價格走勢,買賣雙方都不擁有,也不打算擁有這些股票本身。
股票市場玩的就是信心二字,大規模做空股指期貨必然導致股票市場崩盤,這一點已經在1987年10月的紐約股市暴跌中得到有效驗證。
80年代日本的經濟騰飛使日本人多少產生了一股目空四海的優越感。當日本股票價格高到沒有一位理智的西方評論家能夠理解的程度時,日本人仍然有大量理由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一名當時在日本的美國投資專家這樣說道:「在這里有一種日本股市不可能下跌的信念,在87、88年,甚至89年時仍然是這樣。他們覺得有一種非常特別的東西存在於他們的(股票)市場中,存在於整個日本民族之中,這種特殊的東西能夠使日本違背所有存在於世界各地的規律。」
在東京的股票市場上,保險公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投資者。當國際銀行家們派出的摩根斯坦利和所羅門兄弟公司等一批投資銀行作為主要突擊力量深入日本時,他們手握大量現金四處尋找潛在的目標,他們的公文包里塞滿了「股指認沽期權」這種當時在日本聞所未聞的金融新產品。日本的保險公司正是對此頗有興趣的一幫人,在日本人看來,這些美國人必定是腦子里進了水,用大量現金去買根本不可能發生的日本股市暴跌的可能,結果日本保險業爽快地承諾下來。雙方賭的就是日經指數的走向,如果指數下跌,美國人賺錢,日本人賠錢,如果指數上升,情況正好反過來。
可能連日本的大藏省也無法統計到底有多少這樣的金融衍生合同在股市暴跌之前成交,這種無人察覺的「金融病毒」,在一個幾乎沒有監管的、秘密的、類似櫃台交易的地下市場上,在一片繁榮的虛幻中蓬蓬勃勃地迅速蔓延著。
1989年12月29日,日本股市達到了歷史巔峰,日經指數沖到了38915點,大批的股指沽空期權終於開始發威。日經指數頓挫。1990年1月12日,美國人使出了殺手鐧,美國交易所突然出現「日經指數認沽權證」這一新的金融產品,高盛公司從日本保險業手中買到的股指期權被轉賣給丹麥王國,丹麥王國將其賣給權證的購買者,並承諾在日經指數走低時支付收益給「日經指數認沽權證」的擁有者。丹麥王國在這里只是讓高盛公司借用一下她的信譽,對高盛手中的日經指數期權銷售起著超級加強的作用。該權證立刻在美國熱賣,大量美國投資銀行紛紛效仿,日本股市再也吃不住勁了,「日經指數認沽權證」上市熱銷不到一個月就全面土崩瓦解了。
股票市場的崩潰率先波及到日本的銀行業和保險業,最終是製造業。日本的製造業從前可以在股票市場上以比美國競爭對手至少便宜一半的成本籌集資金,這一切都隨著股票市場的低迷而成為昨日黃花。
從1990年算起,日本經濟陷入了長達十幾年的衰退,日本股市暴跌了70%,房地產連續14年下跌。在《金融戰敗》一書中,作者吉川元忠認為就財富損失的比例而言,日本1990年金融戰敗的後果幾乎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的後果相當。
威廉.恩格在評價日本在金融的潰敗時是這樣說的:「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比美國從前的敵人—日本更加忠實和積極地支持里根時代的財政赤字和巨額花銷的政策了。甚至連德國都不曾那樣對華盛頓的要求無條件的滿足過。而在日本人看來,東京忠誠和慷慨地購買美國國債、房地產和其它資產,最終換來的報償竟是世界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金融災難。」
2006年夏,美國新任財政部長保爾森訪華,當聽到他熱情洋溢地「祝中國成功」時,人們背後不禁冒出絲絲寒氣。不知他的前任貝克當年拉著日本首相中曾根的手時,是不是也說過同樣的話。

8. 你認為東亞經濟發展模式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首先,我們要明確,所謂的發展模式,說的就是經濟增長模式,那就需要清楚經濟增長的動因,一般來說,取決於以下三點。

人力資源:勞動力數量和質量,資本:包括基礎設施和社會保障,信貸可得性等,技術:生產過程的變革和新產品、新服務的引進。主要是指科學、工程、管理和企業家才能呢。

人力資源:勞動力數量和質量,資本:包括基礎設施和社會保障,信貸可得性等,技術:生產過程的變革和新產品、新服務的引進。主要是指科學、工程、管理和企業家才能呢。

東亞經濟發展模式:日本曾經長達幾十年保持兩位數的經濟增長,被稱為日本奇跡,甚至在上個世紀90年代,人均gdp超過美國,但是在1990年房地產泡沫破裂後,經濟進入低速發展,而在1998年亞洲經濟危機之後,從此一蹶不振,陷入經濟停滯,與美國差距越來越大,現在人均gdp差不多是美國的一半。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優點很明顯,在短期內可以迅速崛起,缺點也十分突出,後續乏力,陷入高等收入陷阱。我試著分析一下原因。

人力資源:經濟飛速發展期間,人口飛速增加,儒家多子多福和勤勞致富的傳統思想,創造了大量的勞動力,政府大力普及義務教育,使得勞動力數量和質量的大幅上升,這是經濟快速發展的主動力之一。

而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和西方文化的入侵,新一代的年輕人更追求自由和自我價值,此外,高房價和高教育投入令生育率持續下滑,1990年,日本人口就漲不動了,目前是負增長,嚴重拖累了經濟的發展。

資本投入:日本的主銀行制,導致其投資率特別高,比其他地區高出20%,前期也是經濟快速發展的主動力,但是前面也說了,資本的投入本質上是需要建立在技術的基礎上,一旦技術停滯,那麼大量的資本只會進入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

因為沒有東西可以投,目前日本已經是負利率,因為把資本這個要素運用到極致了。可惜日本長年通縮並且沒有新興產業,所以這一要素目前也發揮不了什麼作用。

技術:模仿外國技術,限制進口,保護國內工業,然後大力發展自己的製造業和電子業。後發優勢的國家,本質上都是靠引入技術而不是創造一個合理的激勵機制來讓本國民眾來進行技術創新。所以我們都知道日本的電子產品質量好,但是我們都知道,基本上所有的顛覆性創新者不會是日本人。

熱點內容
怎麼解除與他人簽股權協議 發布:2025-01-12 01:44:05 瀏覽:942
個人借款給公司怎麼辦理股權抵押 發布:2025-01-12 01:35:32 瀏覽:770
如何系統的學習理財技能 發布:2025-01-12 01:31:09 瀏覽:4
股市的綠色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1-12 01:15:59 瀏覽:86
中巴基金什麼時候開始運行 發布:2025-01-12 01:09:39 瀏覽:66
歷史國慶過後股票 發布:2025-01-12 01:09:33 瀏覽:490
同花順愛基金口令在哪裡輸入 發布:2025-01-12 01:03:44 瀏覽:859
002681奮達科技股票最高價 發布:2025-01-12 01:03:43 瀏覽:506
超市怎麼理財穩又掙錢 發布:2025-01-12 00:21:41 瀏覽:848
公用事業股票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1-12 00:12:36 瀏覽: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