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票市場的利弊
① 證券市場的利弊
在過去十多年裡,證券市場的建立和發展對我國國企改革和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它為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發展籌集了大量寶貴的資金,解決了企業生產經營所需要的資金。它促進和初步實現了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建立和企業經營機制的轉變。原有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通過上市的改制過程,轉變為公司治理結構健全、運營高效的上市公司。同時,一大批大中型企業通過改制上市,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實踐中起到了先導和示範作用,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經驗,為我國國有企業的下一步深化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其次,證券市場的建立和發展壯大已經成為資源配置的重要橋梁。一方面,企業上市的過程就是資源配置的過程。十多年來,一大批國家重點和鼓勵發展的、對產業升級換代有重要作用的國有企業成為優先扶持上市的對象,並成功地發行上市,充分發揮了證券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證券交易市場上,大量資金流向收益率高的行業和上市公司,企業價值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與此同時,證券市場上的兼並重組活動也日趨活躍和規范,使社會資源進一步向優勢領域和優勢企業集中。
在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一批優秀企業和優秀企業家通過證券市場獲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1000多家上市公司不僅已經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中堅力量,更在向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不斷加速前進。同時,在中國這一高儲蓄的國家,證券市場在引導資金從消費成為企業的投資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進一步加快了我國的資本積累速度。
第三,證券市場的建立和發展有效地減輕了我國國有銀行的借貸壓力和經營風險。國有企業在"撥改貸"改革過程中,不少呆帳壞帳沉澱在國有銀行,加劇了銀行的經營風險。發展證券市場,擴大直接融資比例,化解了銀行系統的風險。據統計,境內股票融資額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已經從1992年的0.62%增加到2001年的4.25%。境內股票籌資占銀行貸款增加額的比率從1993年的5.70%提高到18.43%。
與此同時,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證券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的一個重要行業,對推動國民經濟增長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伴隨著市場的發展,一大批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投資咨詢公司等市場中介機構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並獲得了迅猛的發展,它們創造的價值已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的新興力量。
回眸過去,證券市場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成為我國先進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市場組織形式,在國民經濟中始終發揮著重要作用。放眼未來,我們必須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與時俱進,大膽開拓,進一步推進證券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目前依然存在的問題
證券市場是有價證券發行和流通以及與此相適應的組織與管理方式的總稱。開放與發展金融市場,特別是證券市場,對我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和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證券市場有了長足的發展,但由於起步較晚,在發展中也暴露出了不少問題。
我國資本市場在短短十幾年,達到了許多國家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實現的規模,取得了不少成功經驗;但也存在如下一些問題,嚴重製約了證券市場自身功能的發揮,阻礙了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這些問題主要是:
(一):證券市場的規模太小。以股票市場為例,雖然發展速度較快,但是從總體規模看,與國外還有相當大差距,參與股票投資的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比其他發達國家低得多,目前我國股市投資者也較少,我國股市總值佔GDP的比重也很低。由此可見,我國股市規模較小,與國民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有較大差距,容易被莊家控盤,同時也可以看出在我國擴大股市規模有很大的潛力可挖。
(二):資本市場主體缺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資本市場的重要主體。而目前我國企業主體地位非常脆弱。政企不分、產權不清、權責不明、約束無力、活力不足仍然是我國企業的主要特徵,企業主體地位殘缺。另外,我國資本市場主體殘缺還表現在投資主體主要是個人,其投資的質和量均較低,以投資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比重明顯不足。
(三):市場分割,整體性差。由於市場分割過於細,導致全國性市場的發展受到限制,如此繁雜的分割,不但不利於經濟體制改革,也不利於我國資本市場與國際慣例接軌。
(四):市場中介機構不完善。證券中介機構從廣義上講就是在證券市場上為參與各方提供服務的機構。我國目前的中介機構主要包括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證券投資咨詢公司等。雖然近年來中國的市場中介機構得到了發展但是和國外的同類型機構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也都還存在著很大的功能缺陷。這些嚴重的制約了我國的企業重組活動的展開。
(五):證券市場制度不健全。證券市場制度是支撐證券市場高效、公平運轉的基礎,包括信息披露制度和利益保障與實現制度等。我國證券市場的信息披露制度無論從制度本身還是從執行上看都存在信息公開不夠的問題,表現在一些重大信息披露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和主觀性,極大挫傷了股民、債券投資者的信心。利益保障與實現制度是指證券投資者在獲取有關信息後,被給予證券投資期收益以必要的保障和實現的制度。我國證券市場的利益保障與實現制度很不健全,使投資者面臨的市場風險過大,嚴重措傷了股民的投資積極性。
② 股票的壞處是什麼
1. 只能做多,只有在上漲的過程中才能夠賺錢。
2. T+1交易,當天買入,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出。當天做錯了,只能看著賠錢,下一個交易日又不忍心割肉,很多股民就是因此被牢牢套死。
3. 受國家政策、小道消息、國際市場、期貨等影響很大,大幅高開低開會使很多人來不及反應就深套了。
4. 交易時間為白天4個小時,佔用上班的時間。
5. 上市公司以做假賬、內幕交易等等使得中小投資者受害。
6. 有莊家運作,控股厲害,易製造騙局。 學會投資。目前國內有很多投資品種,這些品種各有特點,我這里做一些簡單實用的介紹。
7.風險大,變現能力不好。
8.需要一定的投資能力和知識水平。
③ 證券市場的利弊分別是什麼
證券市場的利:
1、證券市場的建立和發展對我國國企改革和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它為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發展籌集了大量寶貴的資金,解決了企業生產經營所需要的資金。它促進和初步實現了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建立和企業經營機制的轉變。
2、原有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通過上市的改制過程,轉變為公司治理結構健全、運營高效的上市公司。同時,一大批大中型企業通過改制上市,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實踐中起到了先導和示範作用,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經驗,為我國國有企業的下一步深化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其次,證券市場的建立和發展壯大已經成為資源配置的重要橋梁。一方面,企業上市的過程就是資源配置的過程。十多年來,一大批國家重點和鼓勵發展的、對產業升級換代有重要作用的國有企業成為優先扶持上市的對象,並成功地發行上市,充分發揮了證券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
證券市場的弊:
1、證券市場的規模太小。以股票市場為例,雖然發展速度較快,但是從總體規模看、與國外還有相當大差距,參與股票投資的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比其他發達國家低得多、目前我國股市投資者也較少,我國股市總值佔GDP的比重也很低。由此可見,我國股市規模較小,與國民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有較大差距,容易被莊家控盤,同時也可以看出在我國擴大股市規模有很大的潛力可挖。
2、資本市場主體缺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資本市場的重要主體。而目前我國企業主體地位非常脆弱。政企不分、產權不清、權責不明、約束無力、活力不足仍然是我國企業的主要特徵,企業主體地位殘缺。另外,我國資本市場主體殘缺還表現在投資主體主要是個人,其投資的質和量均較低,以投資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比重明顯不足。
3、市場分割,整體性差。由於市場分割過於細,導致全國性市場的發展受到限制,如此繁雜的分割,不但不利於經濟體制改革,也不利於我國資本市場與國際慣例接軌。
④ 股票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
股票的有點是收益波動幅度比債券和基金大,可能獲得超額收益;但股票的風險較大哈,如果稍有不慎可能導致你損失大量的本金。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望採納,謝謝。
⑤ 股票市場的利與弊
美國人投資華爾街股市不單是為賺錢,而是刺激;我們中國人當然是利益驅使.
⑥ 股票有什麼利弊
股票,能一夜之間讓人暴富,也能一夜之間讓人傾家盪產,如樓上的所說,玩股票要有一個好的心態,要見好就收,賺到了就適可而止,該拋就拋,不要想賺的更多,不要太貪婪。如果虧損了,不要再想用更多的錢去補倉,期望在未來翻本,如果股市一直萎靡下去呢?沒錯,不冒險哪裡來的收益,但個人覺得穩妥為妙。
⑦ 股市對國家社會及廣大股民有什麼利弊
股票市場的發展,可以解決企業發展的所需的金融問題,上市公司通過發行股票獲得需要的資金,這是資本市場對經濟發展、促進所必須有的,還有就是:增加國家收稅、避免銀行給企業的不良貸款、減少國家對重大項目的資金投入、促使企業自身快速發展等等,有百利而無大害;股民通過購買企業上市發行的股票,就有了享受企業收益的權力。隨著企業的盈利,持有企業股票的投資者也會獲得豐厚的回報;但既然是市場就有風險了,企業和股民都有可能賠的血本無歸哦。
⑧ 論述題:試述股票市場投資的利弊。
利:利潤率大
弊:虧損多
制定規則 嚴格執行 總結成功 重復應用
⑨ 股票的利與弊
股票的利:利潤大,可以炒作。可以投資(長線)。如果技術好,一年可以把錢翻好幾番。
股票的弊:風險大。能在不長的時間里讓你損失巨大。不是T+0,當日買了,第二天才能賣。
⑩ 股票市場市場化改革的利與弊
中國的資本市場經過大的變革,取得股權結構上的突破性進展,銀行的上市問題也得到順利解決,市場規模快速擴大,市場結構也發生巨大變化,市場發展勢頭良好,取得嬌人的成績。但我國資本市場的現狀,與我們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仍然還有巨大差距,下階段改革的步伐可能還要加大,完善市場功能、提高市場效率可能是下階段的工作重點,而研究這些改革所帶來的市場變化就顯得尤為迫切。 隨著特大股票的成功發行和上市,市場的規模的限制被成功突破,A股市場將容納更多的大型股票。股票將不再稀缺,這樣會導致質地不好的股票的流動性將向質地好的股票轉移,存量股票的流動性向增量優質股票轉移,非指數股的流動性向指數股轉移。投資型資金向藍籌轉移,投機型資金因為衍生工具的導入也也向藍籌聚集。由於大型股票的權重較大,大盤股票控制大盤指數的時代已經到來。另外,隨著股票數量的增加,殼資源的價值會隨之下降,香港市場垃圾股不受到重視的情況有可能會在A股市場發生。 研究股份全流通後市場環境變化和市場主體的行為變化,將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其實中國證券市場建立時設計分置的股權結構,事實上是對融資者有利的結構,國內市場一直以來能夠維持比國外新興市場要高的價格就是佐證。雖然股改已經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但事實上,到今天全流通的工作只不過是剛剛開始起步,是留守還是逃脫的問題考驗著每一個解放了的持股者,以往只是流通股股東艱苦思考的問題,現在擺在了眾多剛解放的新富者身上。 培育市場化的資本市場運行機制將改變市場單邊運行模式。以前並沒有建立穩定的市場機制,只有單邊運行模式,市場的波動相對較大。隨著雙向交易機制的導入,贏利模式改為雙向,市場的自動調節功能就會發揮,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這是一個巨大的改變,將深刻改變我們的投資習慣和思維模式。雙向交易機制的建立,將加速定價的合理化進程,定價將更加准確。 多層次市場將會加速建立。這一直是國九條的目標之一,在一個成熟市場中,市場層次非常豐富,有主板市場,有創業板市場,有場外櫃台交易系統(OTCBB)市場和粉單市場(Pink Sheets)等。隨著國內多層次市場的逐漸建立,創業板有望建立,三板市場也將擴大和提高效率,股票價格在各個市場的排列會變得非常分明,價格體系的理順就成為可能,這對績差股有非常強烈的股價重新定位的要求。 提高市場效率,推進股票發行制度改革將會給市場帶來更大的變化。市場的效率越高,投資者和融資者的利益越趨向平衡,傾向性就越來越不明顯。而以前是價格「計劃」和節奏「計劃」的工作模式,根據市場行情的冷暖來決定發行價格和節奏,是效率不高的根源。有認識上差異的原因,但更主要是維持市場高定價的需要,維護市場高價格與高效率之間的取捨。這在前階段有其存在的強大生命力,這也是其一直沿用至今的原因。要提高效率,就要由融資者和投資者公平地自願決定而不是 「計劃」。這樣,維持市場高定價就要讓位給市場定價。而從融資者急切盼望的現狀來觀察,現在的價格還是比較具有吸引力的,發行的節奏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 在股票市場中能夠適應變化的投資者容易成功,下階段市場變化很值得我們思考該如何去應對,前階段是流通股股東享受了對價,下階段將是由非流通股股東享受對價的時候了。市場將進入市場化改革時代,階段性和結構性的機會要遠大於整體性的機會,故此,倉位控制才是風險控制最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