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均值回歸定律
Ⅰ 均值回歸的概念
均值回歸是一種數學方法,通常用於投資股票使用,但它可以適用於其他進程。籠統的概念,無論是股票的高和低價格暫時的,股票的價格往往會在一段時間內的平均價格。
均值回歸,首先是確定一個股票的交易范圍,然後計算平均價格使用的分析技術,因為它涉及的資產,收益等
Ⅱ 均值回歸的作用方向和力度
當前的市場價格低於前一段時間的平均價格時,由於價格會趨向均值,因而隨後價格將上升。同理,當前市場價格高於前一段時間的平均價格時,由於價格會趨向均值,因而隨後價格將下降。換句話說,從平均價格偏差預計會恢復到平均水平。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的價格(例如,過去20)經常被用來購買或出售指標的標准差。
庫存報告服務,如雅虎(!財經,碩士投資者,晨星等),通常提供移動平均的期間,例如50和100天。雖然報告服務,提供的平均數,確定在研究期間的高,低價格仍然是必要的。
均值回歸是選擇股票的買入和賣出點,比圖表更科學的方法,因為精確的數值是從歷史數據得出,以確定買/賣值,而不是試圖用圖表解釋價格變動(圖表,也被稱為技術分析)。
Ⅲ 均值回歸的在證券行業的意義
證券投資理論的研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或一定范圍內對股票價格進行預測才是該理論研究的直接目的。均值回歸理論就是股票收益可預測理論的一個突破性進展,尤其對於長線投資者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對均值回歸理論,做以下幾方面評述: 均值回歸理論與政府行為。股票收益率均值回歸證明市場不會偏離價值中樞時間太久,市場的內在力量會促使其向內在價值回歸。從這一點上講,市場在沒有政府利多或利空政策的作用下也會實現有效的目標,即股票價格會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自然的向均值回歸。但這並不否定政府行為對促進市場有效性的作用,因為市場偏離內在價值後並不等於立即就會向內在價值回歸,很可能會出現持續地均值迴避。政府行為會起到抑制市場無效和促進市場有效的作用。在促進市場有效方面政府行為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市場失靈是政府參與調控的直接理由。
西格爾教授研究研究發現1970-2001年這32年的時間里,世界上主要股票市場的回報率相差無幾,英國為11.97%,美國為11.59%,日本為11.12%,德國為10.88%。日本股市的最高點是在1989年,至今19年沒有創歷史新高。如果是截止至1989年計算回報率,日本股票的回報顯然要遠遠高於其他國家,但時間拉長至2001年,日本股市的回報率與其他國家基本一致,這是一種回報率的均值回歸。
1985年,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和德邦特(Werner DeBondt)《股市是否反應過度》的論文,提出了行為金融學最重要的發現之一:以3-5年為一個周期,一般而言,原來表現不佳的股票開始擺脫困境,而原來的贏家股票則開始走下坡路。這也是均值回歸原理在股票投資中的一個應用。 沒有隻漲不跌的股票,也沒有隻跌不漲的股票!如果漲多了,就可能下跌,如果跌多了,就可能上漲。這也是一種類型的均值回歸。
Ⅳ 看電視講股票經常說什麼二八定律,一九定律,什麼意思啊
大盤指數的漲跌是所有股票齊漲齊跌的真實反映,不過這是以前。現在超級大盤股非常多,有時幾只股票的漲跌就能帶動大盤指數的漲跌,比如萬科市值1600億,中信1800億,民生1100億,浦發1400億,等等,這些大市值的股票一漲,其它小市值的股票(北方股份7億,景谷林業5億)再跌,哪怕有900隻,1000隻股票都在跌,大盤也會漲,這就是平時所說的賺了指數不賺錢,或者叫二八定律,一九定律。例:昨天上證指數漲了,但僅5隻大市值股票就帶動大盤上漲了70多個點,如果去除這5隻股票對指數的推動,昨天大盤其實是跌了40多點。
Ⅳ 股票市場有哪些鐵的定律面對這些定律該怎麼做
根據我個人在股票市場十幾年的實盤操作,必然會知道一些股市的定律,根據我個人認知,炒股的定律有以下幾條。
定律一:股市是「一盈二平七虧損」
相信股市這個定律在A股市場很多人都是認可的,當然也許有些股市小白,或者還未踏入股市的人,會認為這個定律是扯蛋。
其實股市是有很多定律的,除了以上最基本的定律之外,當然還有其他股市定律,比如炒股的結果是不賺就虧;股票沒有最高點,同時也沒有最低點;股市過度貪婪最終就是失敗而告終等等,這些都是炒股最基本的定律。
總之股市的定律是誰都無法改變的,進來股市投資的必須要遵從這個自然定律,希望所有股民投資要勇敢接受股票市場的自然定律。
Ⅵ 均值回復是什麼意思
均值回復就是均值回歸,均值回歸是指股票價格無論高於或低於價值中樞(或均值)都會以很高的概率向價值中樞回歸的趨勢。
根據這個理論,一種上漲或者下跌的趨勢不管其延續的時間多長都不能永遠持續下去,最終均值回歸的規律一定會出現:漲得太多了,就會向平均值移動下跌;跌得太多了,就會向平均值移動上升。
(6)股票市場均值回歸定律擴展閱讀:
均值回歸作用方向力度:
市場價格低於前一段時間的平均價格時,由於價格會趨向均值,因而隨後價格將上升。同理,當前市場價格高於前一段時間的平均價格時,由於價格會趨向均值,因而隨後價格將下降。換句話說,從平均價格偏差預計會恢復到平均水平。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的價格(例如,過去20)經常被用來購買或出售指標的標准差。庫存報告服務,如雅虎(!財經,碩士投資者,晨星等),通常提供移動平均的期間,例如50和100天。雖然報告服務,提供的平均數,確定在研究期間的高,低價格仍然是必要的。
均值回歸是選擇股票的買入和賣出點,比圖表更科學的方法,因為精確的數值是從歷史數據得出,以確定買/賣值,而不是試圖用圖表解釋價格變動(圖表,也被稱為技術分析)。
Ⅶ 《超簡交易》連載5:正態分布與均值回歸
一、正態分布
正態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也稱常態分布,是統計學中最重要的一種概率分布。正態分布概念是由德國數學家與天文學家Moivre於1733年首次提出的,但由於德國數學Gauss(C.F.Gauss,1777-1855)率先將其應用於天文學研究,故此正態分布又稱高斯分布(Gaussian distribution),是統計學中最重要的一種概率分布。
正態分布描述的是某件事出現不同結果的概率分布情況,屬於一般規律。正態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數曲線呈鍾形,因此人們又經常稱之為鍾形曲線。鍾形曲線的特點是:兩頭低,中間高,左右對稱,曲線與橫軸間的面積總等於1。如下圖所示:
例如:假設抽樣調查了一個學校100名18歲男大學生身高(cm),身高為隨機變數、相互獨立,服從正態分布。身高的均值μ為172.70cm,標准差σ=4.01cm。這說明:均值μ代表了這些男大學生身高的期望值(或平均身高),中等身高的人比較多,而特別高的和特別低的人比較少。均值μ加減一個標准差σ會有68.27%的男大學生身高處於這個范圍,均值μ加減1.96個標准差σ會有95%的男大學生身高處於這個范圍,均值μ加減2.58個標准差σ會有99%的男大學生身高處於這個范圍。
正態分布對我們有什麼意義呢?與正態分布關系緊密的一個現象是「均值回歸」。
均值回歸(Mean Reversion)是以正態分布假設為基礎,認為事物在長期的變化過程中,總有向「平衡位置」(或均值位置)靠攏的傾向。「均值回歸」現象是英國人弗朗西斯·高爾頓(FrancisGalton,1822-1911)發現的。高爾頓出身名門,與著名的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是堂兄弟。
大約1875年,高爾頓用一種甜豌豆種子做實驗,經過大量、艱辛的實驗,高爾頓發現,母豌豆的直徑變化范圍比子豌豆直徑的變化范圍要大很多。母豌豆平均直徑為0.18英寸,其變化范圍為0.15~0.21英寸,或者說在平均值0.18英寸兩側各0.03英寸之內。子豌豆的平均直徑為0.163英寸,其變化范圍是0.154~0.173英寸,或者說是僅在平均值0.163英寸兩邊各0.01英寸范圍內變動。子豌豆直徑的分布比母豌豆直徑的分布更為緊湊。
這種回歸,在自然界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如果這種回歸的進程不存在的話,那麼,大豌豆會繁殖出更大的豌豆,小的豌豆會繁殖出更小的豌豆……如果這樣,這個世界就會兩極化,只有侏儒和巨人。大自然會使每一代變得越來越畸形,最終達到我們無法接受的極端。均值回歸原理適用於日常生活,比如在體育運動方面,人人都有一個平均水平,只是有時會超水平發揮,有時會低於平均水平。任何一連串的重復活動,其結果通常都會接近平均值或中間值。
例如:打網球時連續揮拍24次,如果有一個球打得特別好,下一個球及可能有點拖泥帶水。如果不小心打了一記球,下一個球通產會打得漂亮一點。均值回歸原理在自然領域獲得了驗證,它又與一些社會現象頗為相似,例如:「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繁榮的必將衰亡,衰亡的必將繁榮」、「富不過三代」、「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等等。
均值回歸原理也激發了各種風險承擔和預測理論的產生。在聖經中,當約瑟夫對法老王預言「七個富年後必是七個荒年」的時候,他一定已經知道這是事物註定的規律了。而當J.P.摩根認為「市場是波動的」的時候,他所要表達的也正是這個意思。喬治·索羅斯也說:「凡事總有盛極而衰的時候,大好之後便是大壞」。
正如大多數人類活動一樣,股市中價格的均值回歸從理論上講具有必然性。因為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股票價格不能總是上漲或下跌,一種趨勢不管其持續的時間多長都不能永遠持續下去。在一個趨勢內,股票價格呈持續上升或下降,我們稱之為均值偏離(Mean Aversion,也叫均值迴避)。當出現相反趨勢時就呈均值回歸(Mean Reversion)。
這也是許多投資者所堅信的信條:當他們說某隻股票已經「高估」或者「低估」時,他們指的是恐懼和貪婪使得人們推動股價遠離了它的「內在價值」,但是股價最終是要回歸的。
二、何時回歸
巴菲特:「我覺得要預測會發生什麼比較簡單,但預測何時發生會比較困難」。「內在價值」,也許真的會「回歸」,但關鍵在於什麼時候回歸。
不同的股票市場,回歸的周期不一樣,就是對同一個股票市場來說,每次回歸的周期也不一樣。有時,長期趨勢來得太遲,即便均值回歸原理發揮了作用,也無法拯救我們了。到目前為止,均值回歸原理仍不能預測的是回歸的時間間隔,即回歸的周期「隨機漫步」。
一次,經濟學家凱恩斯說道:「先生們,從長遠來看,我們都會死掉的。」如果在狂風暴雨的季節里,經濟學家僅能預言:很久後風暴會過去的,一切又會恢復平靜的,那麼,他們的工作就太簡單、太無用了。如果一個人永遠強調房價會跌(或股價會漲),那麼這人更適合做民意代表,而不是預測者。從長遠看,沒有隻漲不跌的商品。如果不顧事實,永遠說會跌,這個猜硬幣正反有何區別?只要不改口,硬幣總有出反面的時候。
難道均值回歸只是一種中看不中用的理論嗎?在後續章節中,將會給出變通的方法,講述如何利用均值回歸原理,來捕捉行情走勢的波動。
三、回歸何處
均值回歸是一個簡單的概念:身材非常高的父母所生的孩子,一般會比他們的父母矮;而身材非常矮的父母所生的孩子,一般會比他們的父母高。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是個很容易理解的概念。將這個觀點應用到證券價格的波動中,意味著證券價格會返回到平均值。
但是,我們遇到一個問題,身高的反轉是兩代人之間的生理現象,而價格反轉是一個實時的動態過程。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均值」怎麼確定。均值本身到底是多少,在經濟生活中卻是個很模糊的數字。昨天的均值很可能被今天新的正常值所取代,而我們對這個正常值卻一無所知。如果僅僅因為過去的經驗,認為會回歸到原來的均值上去,那是很危險的事情。
有人認為巴菲特是價值投資理念,也是基於均值回歸原理,但是學巴菲特的人多如牛毛,能夠成功的鮮如牛角。查理·芒格作為沃倫·巴菲特的最佳拍檔,有「幕後師爺」和「終極秘密武器」之稱。
有人曾問:如何評估一隻股票的「內在價值」?
芒格回答:搞清一隻股票的「內在價值」,遠比成為一個鳥類學家難得多。
依靠均值回歸預測未來是十分危險的,因為均值本身就變化不定。
揭露交易本質,奮斗財富自由。
更多精彩(金融、交易、股票、技術分析…)內容歡迎關注知道日報作者/公眾號:超簡交易
Ⅷ 均值回歸的介紹
不管你是被高估了,還是低估了。時間會修復你的價格到和你價值差不多的水平區間裡面去。
Ⅸ 股價是否一定會向均值回歸為什麼
均值溢出和波動溢出都指可以被人們觀察到的金融市場間(包括跨國間的同一類金融市場與一國內的不同金融市場,當然還包括跨國間的不同金融市場)的信息傳導現象。按照金融市場的強有效市場假說,任何與金融市場有關的信息都會在最快的時間內同時被所有金融市場所消化,並反映在價格水平上,也就是說每個金融市場的價格都會遵循隨機遊走的規律,而市場回報可表現出白雜訊。金融市場間並不應存在溢出效應,因為所有信息會在同一時刻被所有市場吸收。但通過眾多學者研究發現,溢出效應是存在的,信息是可以被觀察出跨市場傳導的。
為了研究的方便,這種溢出效應被人為分解為兩種類型:均值溢出和波動溢出。均值溢出一般指一個市場價格或回報的變動對其它市場產生的影響,這種影響有正負之分,例如利率上升會引致股票價格下降。而波動溢出則是指一個市場波動的變化(一般用方差來衡量波動)對其它市場產生的影響,這種影響無正負,而只有大小之分。很容易想像,當美國股票市場波動增加,或者說劇烈增加時,其它國家股票市場的波動也會增加,這其實就是「金融傳染」的表現。
在實證研究中,學者一般喜歡用VAR和GARCH模型分別表示均值溢出和波動溢出,即VAR系數反映了均值水平(或稱做一階矩水平)的市場間相互作用,而GARCH系數反映了波動水平(或稱二階矩水平)的市場間相互作用。2009年,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德裔金融學教授Diebold與他的合作者在EconomicJournal雜志上提出了一種對均值溢出效應的可度量方法,被稱作均值溢出指數。雖然這個指數仍存在一些未解決的困難(如對結構VAR的識別問題),但已被大量學者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