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葯業股票市值
A. 修正股票價格平均數的計算的問題
首先你的理解就已經有誤了……
兩種方法都是不對的
兩只不同的股票之間就不能做價格平均數來計算成本價的
成本價是對同一隻股票而言的。你不要混淆了……
如果是因為你的表達不清晰導致你想問的東西沒有被我理解到的話,可以追問,也可以加好友聊
B. 000001的計算修正
(一) 計算公式
1. 上證指數系列均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公式計算。
2. 上證180指數、上證50指數等以成份股的調整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樣本股的調整市值/基期)×1000 其中,調整市值=Σ(股價×調整股本數)。 上證180金融股指數、上證180基建指數等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樣本股的調整市值/基期)×1000 其中,調整市值= Σ(股價×調整股本數×權重上限因子),權重上限因子介於0和1之間,以使樣本股權重不超過15%(對上證180風格指數系列,樣本股權重上限為10%)。 調整股本數採用分級靠檔的方法對成份股股本進行調整。根據國際慣例和專家委員會意見,上證成份指數的分級靠檔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總股本)為7%,低於10%,則採用流通股本為權數;某股票流通比例為35%,落在區間(30,40]內,對應的加權比例為40%,則將總股本的40%作為權數。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權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3.上證綜合指數等以樣本股的發行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成份股的總市值/基期)×基期指數 其中,總市值= Σ(股價×發行股數)。成份股中的B股在計算上證B股指數時,價格採用美元計算。成份股中的B股在計算其他指數時,價格按適用匯率(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每周最後一個交易日的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折算成人民幣。
4.上證基金指數以基金發行份額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基金的總市值/基期)× 1000 其中,總市值= Σ(市價×發行份額)。
5. 上證國債指數以樣本國債在證券交易所的發行量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成份國債的總市值+報告期國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基期×100 其中,總市值= Σ(全價×發行量);全價=凈價+應計利息報告期國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表示將當月樣本國債利息收入再投資於債券指數本身所得收益。
6. 上證企債指數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公式計算。以樣本企業債的發行量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成份企業債的總市值+ 報告期企業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基期]×100 其中,總市值 = Σ(全價×發行量),報告期企業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表示將當月樣本企業債利息收入再投資於債券指數本身所得收益。
7. 上證公司債指數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指數樣本總市值+ 報告期公司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基期]×基值 其中,總市值 = Σ(全價×發行量) 報告期公司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表示將當月付息指數樣本利息收入再投資於債券指數本身所得收益。
8. 上證分離債指數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指數樣本總市值+ 報告期分離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基期]×基值 其中,總市值 = Σ(全價×發行量) 報告期分離債利息及再投資收益表示將當月付息指數樣本利息收入再投資於債券指數本身所得收益。
9.上證綜合指數等以樣本股的發行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成份股的總市值/基期)×基期指數 其中,總市值 = Σ(股價×發行股數)。 成份股中的B股在計算上證B股指數時,價格採用美元計算。 成份股中的B股在計算其他指數時,價格按適用匯率(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每周最後一個交易日的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折算成人民幣。
(二) 指數的實時計算 上證指數系列均為實時計算。 具體做法是,在每一交易日集合競價結束後,用集合競價產生的股票開盤價(無成交者取昨收盤價)計算開盤指數,以後每大約2秒重新計算一次指數,直至收盤,每大約6秒實時向外發布。其中各成份股的計算價位(X)根據以下原則確定: 1. 若當日沒有成交,則 X = 前日收盤價; 2. 若當日有成交,則 X = 最新成交價。 (一)修正公式 上證指數系列均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 當成份股名單發生變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結構發生變化或成份股的市值出現非交易因素的變動時,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數,以保證指數的連續性。修正公式為: 修正前的市值/原除數=修正後的市值/新除數 其中,修正後的市值 = 修正前的市值+ 新增(減)市值; 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數(即修正後的除數,又稱新基期),並據此計算以後的指數。
(二)需要修正的幾種情況
1. 新上市。對綜合指數(上證綜指和新上證綜指)和分類指數(A股指數、B股指數和行業分類指數),凡有成份證券新上市,上市後第十一個交易日計入指數。
2.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紅派息),指數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3.除權。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權基準日前修正指數。 修正後市值 =除權報價×除權後的股本數+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權股票);
4.匯率變動。每一交易周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該日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修正指數。
5.停牌。當某一成份股處於停牌期間,取其正常的最後成交價計算指數。
6.摘牌。凡有成份股摘牌(終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進行指數修正。
7.股本變動。凡有成份股發生其他股本變動(如增發新股上市引起的流通股本增加等),在成份股的股本變動日前修正指數。 修正後市值 =收盤價×調整後的股本數+修正前市值(不含變動股票); 8.停市。A股或B股部分停市時,指數照常計算;A股與B股全部停市時,指數停止計算。
C. 國海證券修正市值是什麼意思,裡面的資金怎麼轉不出來
您好,修正市值是股票在分紅派息後對公司市值除權需要修正一下。
如果您有疑惑可以點"復權"一般都是"向前復權"
需要復權的一般都是配送了股票的,比如10股送10股,但由於公司的市值(一個公司值多少錢)是一定的,他送給你股票,自然要犧牲它的價格。
你在股票軟體上選擇的前復權和後復權是一樣的,前復權就是把除權(配股)前的價格按照比例進行調整,例如上例中把配股後的20元和之前的股價,按照比例調整到10元基準。後復權則是將調整後的股價按比例復權。
換句話說,配股如果是短線的話其實沒什麼用,如果是中長線投資者,是很劃算的。
D. 中證800指數的指數修正
中證800和中證200、中證500、中證700指數的指數修正方法同滬深300指數。
滬深300指數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當樣本股名單、股本結構發生變化或樣本股的調整市值出現非交易因素變動時,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數,以保證指數的連續性。修正公式為:
修正前的調整市值修正後的調整市值
———————— = —————————
原除數新除數
其中,修正後的調整市值=修正前的調整市值+新增(減)調整市值;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數(即修正後的除數,又稱新基期),並據此計算指數。
需要修正的情況包括:
除息:凡有樣本股除息(分紅派息),指數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除權:凡有樣本股送股或配股,在樣本股的除權基準日前修正指數。修正後調整市值=除權報價×除權後的股本數+修正前調整市值(不含除權股票);
停牌:當某一樣本股停牌,取其最後成交價計算指數,直至復牌;
摘牌:凡有樣本股摘牌(終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進行指數修正;
股本變動:凡有樣本股發生股本變動(如增發新股、配股上市、內部職工股上市引起的股本變化等),在樣本股的股本變動日前修正指數;
成份股名單發生變動時,在變動日前修正指數;
停市:部分樣本股停市時,指數照常計算;全部樣本股停市時,指數停止計算。
E. 指數的股價計算
股票價格平均數反映一定時點上市股票價格的絕對水平,它可分為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三類。人們通過對不同時點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看出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及趨勢。
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
即得:
股價平均數=(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兩個缺點:一是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二是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後的比較發生困難。例如,上述D股票發生以1股分割為3股時,股價勢必從30元下調為10元, 這時平均數就不是按上面計算得出的20元,而是(10+16+24+10)/4=15(元)。這就是說,由於D股分割技術上的變化,導致股價平均數從20元下跌為15元(這還未考慮其他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顯然不符合平均數作為反映股價變動指標的要求。
修正股價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有兩種:
一是除數修正法,又稱道式修正法。這是美國道·瓊斯在1928年創造的一種計算股價平均數的方法。該法的核心是求出一個常數除數,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資、發放紅股等因素造成股價平均數的變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數的連續性和可比性。具體作法是以新股價總額除以舊股價平均數,求出新的除數,再以計算期的股價總額除以新除數,這就得出修正的股價平均數。
即:
新除數=變動後的新股價總額/舊的股價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報告期股價總額/新除數。
在前面的例子除數是4,經調整後的新的除數應是:
新的除數=(10+16+24+10)/20=3,將新的除數代入下列式中,則: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數與未分割時計算的一樣,股價水平也不會因股票分割而變動。
二是股價修正法。股價修正法就是將股票分割等,變動後的股價還原為變動前的股價,使股價平均數不會因此變動。美國《紐約時報》編制的500種股價平均數就採用股價修正法來計算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 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F. 中證200指數的指數修正
中證200、中證500、中證700和中證800指數的指數修正方法同滬深300指數。
滬深300指數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當樣本股名單、股本結構發生變化或樣本股的調整市值出現非交易因素變動時,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數,以保證指數的連續性。修正公式為:
修正前的調整市值修正後的調整市值
———————— = —————————
原除數新除數
其中,修正後的調整市值=修正前的調整市值+新增(減)調整市值;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數(即修正後的除數,又稱新基期),並據此計算指數。
需要修正的情況包括:
除息:凡有樣本股除息(分紅派息),指數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除權:凡有樣本股送股或配股,在樣本股的除權基準日前修正指數。修正後調整市值=除權報價×除權後的股本數+修正前調整市值(不含除權股票);
停牌:當某一樣本股停牌,取其最後成交價計算指數,直至復牌;
摘牌:凡有樣本股摘牌(終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進行指數修正;
股本變動:凡有樣本股發生股本變動(如增發新股、配股上市、內部職工股上市引起的股本變化等),在樣本股的股本變動日前修正指數;
成份股名單發生變動時,在變動日前修正指數;
停市:部分樣本股停市時,指數照常計算;全部樣本股停市時,指數停止計算。
G. 修正市盈率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修正市盈率的關鍵因素是增長率。
談到市盈率,既有人愛也有人恨,有人說它非常好用,有人說它非常的不好用。那到底說是有用還是沒有用,怎麼去使用?
在給大家講解到底如何使用市盈率去購買股票之前,首先給大家推薦機構近期值得關注的三隻牛股名單,隨時都有可能被刪,有想法的還是盡快領取了再說:【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市盈率是什麼意思?
我們通常理解的市盈率就是股票的市價除以每股收益的比率,這個比例就可以非常明白的反映出一筆投資回本所需要的具體時間。
它的運算方式是:市盈率=每股價格(P)/每股收益(E)=公司市值/凈利潤
好比說,例如估計20元股價的某家上市公司,20元就是你買入的成本,過去一年每股收益5元,此時此刻20/5=4倍就是現在的市盈率。代表你投入的錢公司需要用4年才能賺回來。
那就說明了市盈率越低表示是越好,投資價值也就是越高的?當然不是,市盈率是不能隨隨便便的這么來套用,原因是什麼呢,那麼接下來就好好給大家說一說~
二、市盈率高好還是低好?多少為合理?
由於行業不同,就導致這個市盈率有所區別,傳統行業發展的前景並不是很大,這將會導致市盈率比較低下,然而高新企業的發展潛力很不錯,那麼作為投資者的話就會給予更高的估值,市盈率隨之變高。
有的朋友又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很茫然不懂股票哪些有潛力,哪些沒得潛力?一份各行業龍頭股的股票名單我熬夜總結出來了,正確的選股方法是選頭部,更新排名是自動的,小夥伴們先領了再談:【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那多少是合理的市盈率?各個行業各個公司的特性各有特點在上文說到過,關於市盈率多少這個問題不好說的。我們可以把市盈率拿來運用,這對於股票投資有著很高的參考價值。
三、要怎麼運用市盈率?
通常情況下,市盈率的運用方法有三種:一是探討該公司的歷史市盈率;第二個方法就是,將這家公司和同業公司市盈率、行業平均市盈率進行比較;第三點了解這家公司的凈利潤構成。
倘若你認為自己親自研究非常麻煩的話,這里有個診股平台是免費的,以上的三種方法會被當做依據,幫你評估你的股票是高估還是低估,只需輸入股票代碼,一份專屬於您的診股報告就會立刻生成:【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是高估還是低估?
對於我本人而言,第一種方法相比較其他的方法,我覺得最為經濟實用,由於篇幅的限制,在這里我帶著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第一種方法。
玩股票的人都知道,股票的價格總是飄忽不定的,無論哪種股票,價格都不可能一直上漲的,也沒有什麼股票價格是一直跌的。在估值太高時,就會把股價往下調,那麼估值過低時,股價也會隨之相對的高漲。總之,股票的價格是在其真正的價值的基礎上,進行一個小范圍的浮動。
經過我們剛剛的一番研究,接下來呢,我們就以XX股票作為範例,對股票有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XX股票近十年裡有超過8.15%的時間都在賺錢,所以xx股票市盈率比近十年來的91.85%的時間要低,還處於相對低估值中,買入的考慮可以有。
買入不是把所有的錢一股腦的投入。怎樣分批買股票?我們接下來教給大家。
如果xx股價是79塊多每股,如果你准備投入8萬,你可以買1000股,分四次買。
分析最近這十年的市盈率,發現近十年市盈率最低為8.17,XX股票在這個時候市盈率是10.1。那你就可以把8.17-10.1這段市盈率分成五個區間,每當下降到一個區間的時候就去買入一次。
如果,買入一手要等到市盈率是10.1的時候,等到市盈率下降到9.5的時候再進行第二次的買入,買入2手,市盈率下跌至8.9買入3手,下一次的購買時間是市盈率到8.3的時候,買入4手。
買入後安心持股,市盈率每下降一個區間,照計劃買入。
一樣,假使這個股票的價格升高的話,可以將高估值的放在一個區間,手裡的股票依次賣出去。
應答時間:2021-09-0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H. 每股股票的價格
股票理論價格的計算公式為:股票價格=股息/利率,與公司凈資產無關 . 股價平均數的計算
股票價格平均數反映一定時點上市股票價格的絕對水平,它可分為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三類。人們通過對不同時點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看出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及趨勢。
(1)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價平均數=(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兩個缺點:一是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 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二是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後的比較發生困難。例如,上述D股票發生以1股分割為3股時,股價勢必從30元下調為10元, 這時平均數就不是按上面計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這就是說,由於D股分割技術上的變化,導致股價平均數從20元下跌為15元(這還未考慮其他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顯然不符合平均數作為反映股價變動指標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有兩種:
一是除數修正法,又稱道式修正法。 這是美國道·瓊斯在1928年創造的一種計算股價平均數的方法。該法的核心是求出一個常數除數,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資、發放紅股等因素造成股價平均數的變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數的連續性和可比性。具體作法是以新股價總額除以舊股價平均數,求出新的除數,再以計算期的股價總額除以新除數,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數。即:
新除數=變動後的新股價總額/舊的股價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報告期股價總額/新除數
在前面的例子除數是4,經調整後的新的除數應是:
新的除數=(10+16+24+10)/20=3,將新的除數代入下列式中,則: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數與未分割時計算的一樣,股價水平也不會因股票分割而變動。
二是股價修正法。股價修正法就是將股票分割等,變動後的股價還原為變動前的股價,使股價平均數不會因此變動。美國《紐約時報》編制的500 種股價平均數就採用股價修正法來計算股價平均數。
(3)加權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 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2.股票指數的計算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有三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三是加權法。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家》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代入數字得:
股價指數=(8+12+14+18)/(5+8+ 10 + 15) = 52/38=136.8%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
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I. 怎樣計算個股的流通市值
上證綜指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市場的總體走勢,上證指數計算公式為:
當日上證指數=(當日滬市總市值/基期市值)×100
上證指數是每天實時計算的,在每一交易日集合競價結束後,用集合競價產生的股票開盤價計算開盤指數,以後每大約2秒重新計算一次指數,直至收盤,每大約6秒實時向外發布。除了新股上市外,還有下列情況需要修正指數:
除權: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權基準日前修正指數。
停牌:當某一成份股處於停牌期間,取其正常的最後成交價計算指數。
摘牌:凡有成份股摘牌(終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進行指數修正。
股本變動:凡有成份股發生其他股本變動(如增發新股上市引起的流通股本增加等),在成份股的股本變動日前修正指數。修正後市值
=
收盤價×調整後的股本數+修正前市值
停市:該股停止納入計算。
J. 上證綜指新基準日市價總值的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上證指數和上證新綜指從編制方法上來說都屬於「綜合指數」,就是將指數所包含的成分股的總股本進行加權計算。上證指數包含的成分股為所有上交所的股票,新綜指的成分股是所有已股改的股票,就是G股。由於A股股權分置的原因,綜合指數最大的缺陷就是失真(因為是以總股本為基準而不是流通股所以有「權重杠桿效應」、再有新股上市第一天記入指數等),所以綜指在嚴格意義上來講對於研判市場的真實走勢是有一定誤導性的。對於以上兩者而言,新綜指於年初面世,由於股改的歷史進程,有逐漸替代上證指數的趨勢,包括今後將要出現的指數衍生金融產品也不太可能會基於上證指數。當然具體的應用不這么簡單,上證指數作為大多數人關注的指數具有強烈的心理效應,而市場行情的心理色彩相當嚴重,所以對於兩者在實戰中的應用是見仁見智的。
一、指數名稱及代碼
指數名稱為新上證綜指,簡稱為新綜指;指數代碼為000017。
二、基日、基期與基點
新上證綜指以2005年12月30日為基日,以該日所有樣本股票的總市值為基期,基點1000點。
三、樣本選取
已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滬市上市公司股票。
四、指數計算
新上證綜指採用派許加權方法,以樣本股的發行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成份股的總市值/基期)×基期指數
其中,總市值 = ∑(市價×發行股數)。
五、指數的修正
(一) 修正公式
新上證綜指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
當成份股名單發生變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結構發生變化或成份股的市值出現非交易因素的變動時,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數,以保證指數的連續性。修正公式為:
修正前的市值/原 除 數=修正後的市值/新除數
其中,修正後的市值 = 修正前的市值 + 新增(減)市值;
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數(即修正後的除數,又稱新基期),並據此計算以後的指數。
(二) 需要修正的幾種情況
1.新樣本股入選 —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股票在實施後第二個交易日納入指數。
2.新上市—凡有成份股新上市,上市後第一個交易日計入指數。
3.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紅派息),指數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4.除權—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權基準日前修正指數。
修正後市值 = 除權報價×除權後的股本數+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權股票);
5.匯率變動—每一交易周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該日人民幣兌美元的收盤價修正指數。
6.停牌—當某一成份股處於停牌期間,取其正常的最後成交價計算指數。
7.摘牌—凡有成份股摘牌(終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進行指數修正。
8.股本變動—凡有成份股發生其他股本變動,在成份股的股本變動日前修正指數。
修正後市值 = 收盤價×調整後的股本數+修正前市值(不含變動股票);
9.停市—指數樣本股部分停市時,指數照常計算;指數樣本股全部停市時,指數停止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