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效應
1. 什麼叫做股市虹吸效應
股市虹吸效應:在市場弱勢時,少數銀行連續漲,導致其他股票的部分投資者拋售而去追漲銀行股。從而會導致其他股票跌的更多,而操縱銀行股的主力機構能夠熊市獲利。
虹吸現象來源於物理現象,是液態分子間引力與位能差所造成的,即利用水柱壓力差,使水上升後再流到低處。水先上去,再下去走向低處。
2. 股票市場的周末效應是什麼意思
一般指大家會在周五的時候預測周末兩天政策面會出現什麼變化而做出的買入或賣出股票的舉動,這個時候,在周五收盤之前可能會出現比較大的上漲(預期好)或下跌(預期不好).
3. 消費效應的股票市場
簡單地說,股票市場的消費效應來自於股票市場的財富效應,這是一種虛擬經濟的產物。因為股票市場的價格上揚往往會給投資者一個財富增加的印象,但是只要投資者的股票沒有變現(全部出售變成現金),或者沒有把其中的現金轉帳出股票市場的資金帳戶,那麼這種股票市場的股價上漲帶給投資者的只是所謂「紙上富貴」。但是,因為有股票市場的上漲心理影響,投資者感覺到自己的財富已經增加(實際上暫且沒有實現),所以在衡量自己的消費能力方面有著超過現實的誇大效應。這時,對於整個社會來說,這部分投資者的消費行為(實際上是提前消費行為的一種)形成了一種傾向或者潮流,會影響整個社會的消費傾向或者現狀。
相反,如果股票市場的價格下挫,投資者的財富心理感受是負面的,現實中也會影響他們的實際消費,使得他們比正常消費,變得更加謹慎和小心。
4. 什麼叫作股票市場周五效應
周五的市場表現不僅在空間位置決定周K線的收盤情況,更是不少市場主力展示實力和作盤意圖,甚至實施騙線操作的黃金時間。分析價值明顯高於其他四個交易日,值得投資者多加關注。 對周五走勢的分析研判仍舊延用概率統計和心理分析相結合,此兩種方法在周五效應的分析研判中有著顯著的作用。 筆者在短線投機和中線跟庄過程中,通過對周五效應的觀察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研判時應力求把握市場主力的短期動向,才能達到以夷制夷的目的。通常情況下,投資者有逢周五減磅、離場觀望的操作習慣,尤其是在市場處於關鍵位置或弱市市況時表現尤為明顯。 主要是因部分投資者為避免周六、周日兩天消息面的不確定性可能帶來的市場風險而展開減倉操作引起的,多數個股在這種群體操作取向趨同效應的作用下會走出相對疲弱的走勢。在利用周五效應進行短線分析時, 第一要關注大盤的走向和個股聯動之間的關系。 第二要注意個股所處的運行狀況。 第三是分析時多用逆向思維。
5. 什麼是股票的28效應
28效應:
股市常說的二八效應其實就是指有兩成股票在漲或是跌,而同時又有八成股票在跌或者漲。
簡介:
二八現象是這兩年來的不正常的股市現象,機構為了做市,猛拉大盤指標股,結果是20%的指標股漲,大盤指數漲了,80%的股票不漲還下跌。
如果二八現象要繼續走下去,就意味著牛市已經結束,熊市已經來臨,而且,這樣的"二八"現象也是暫時的,最終那些強勢的少數股票也會象當初德隆的股票一樣被市場拋棄。
6. 股票市場與馬太效應,什麼是股票市場中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就是兩極分化,好的越好,壞的越壞。反映到股市裡那就是在一段時間內,市場認可的股票飛速上漲,而其他股票表現平平。投資者應踏准股市和個股的趨勢。
7. 股票市場相關性包含哪些內容
從總體相關性來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存在蹺蹺板效應,但是,這種效應在不同時期表現不一致。我們發現,在不同期間,股票價格波動和債券價格波動時而同向變化,時而反向變化。在2002年初到2004年底期間,股票價格波動與債券價格波動基本呈現出同向的變化趨勢;但是從2005年開始,兩者表現出非常明顯的反向變化。在前一個階段,兩者的相關系數為0.92,在後一個階段兩者的相關系數是-0.63。因此,股市和債市在2002年到2004年的3年時間里表現出強烈的協同效應;而在2005年初到2009年9月這將近5年時間里,表現出較強烈的蹺蹺板效應。對這種差別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在前一段時期中,股市波動性相對不劇烈.計算得到,2002年到2004年期間,上證指數的波動標准差是20.9,只有全樣本波動性的三分之一。這種股票市場的較低波動性不足以引起投資者的股票和債券的資產組合發生大規模的變化。而這種協同效應主要由影響股市和債市的共同因素所致,比如利率的變化和經濟增長率的變化,這兩者的變化通常會帶來股市和債市的協同波動。因為股票和債券一樣都是資產,資產的價格通常同其收益率呈正比,與其貼現率成反比。經濟增長使得股票和債券的收益率都上升,市場利率的提高使得股票和債券的貼現率同時上升。為了更加詳細的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我們將股市的大起大落的階段作為參考期。顯示了在股市大漲大跌時期,債券市場價格的漲跌狀況。我們發現,除了2002年7月至2003年1月這段股市下跌時期中,債券市場出現同方向的下跌趨勢外,其它5個股市大波動時期,債券市場都表現出與股市變化相反的變動趨勢。在同向變化的這個時期,股價的漲跌幅最小。這組數據支持了股市與債市之間的「蹺蹺板效應」。表3的數據中表現出一個明顯的特徵是,股市漲跌幅越大,債市相反方向的漲跌幅也越大;並且,股市下跌時債市漲幅更加明顯。前一個特徵表現出投資者在資產組合選擇中對於風險的敏感性較高。後一個特徵主要是由於股市通常上漲較慢,而下跌較快。因此,在股市上漲時期,債市資金總是通過緩慢的方式撤離;而一旦股市出現大跌,投資者為了避免損失,會快速從股市撤出資金,大量資金從股市流入債市帶來的債券需求的突然增長,通常會較快的拉高債券價格。
8. 怎樣理解股票市場的消費效應
簡單地說,股票市場的消費效應來自於股票市場的財富效應,這是一種虛擬經濟的產物。因為股票市場的價格上揚往往會給投資者一個財富增加的印象,但是只要投資者的股票沒有變現(全部出售變成現金),或者沒有把其中的現金轉帳出股票市場的資金帳戶,那麼這種股票市場的股價上漲帶給投資者的只是所謂「紙上富貴」。但是,因為有股票市場的上漲心理影響,投資者感覺到自己的財富已經增加(實際上暫且沒有實現),所以在衡量自己的消費能力方面有著超過現實的誇大效應。這時,對於整個社會來說,這部分投資者的消費行為(實際上是提前消費行為的一種)形成了一種傾向或者潮流,會影響整個社會的消費傾向或者現狀。
相反,如果股票市場的價格下挫,投資者的財富心理感受是負面的,現實中也會影響他們的實際消費,使得他們比正常消費,變得更加謹慎和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