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票市場投資新常態
『壹』 以中國股票市場為題,該如何分析
、 投資性的市場,投機性的交易 股票市場是一個投資的場所。股票的投資價值, 取決於上市公司紅利的高低。然而,在中國的股票市場, 絕大多數股民是抱著投機的心態去面對這個股市的。 股價波動的原因在大多數情況下, 是由於主力利用散戶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最大的收益的心理特徵 ,進行誘導所造成的。因此,股票的市場價格, 並不能真實地反映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 按照價值理論,股票越跌就越有投資價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 股民在股市中追漲殺跌的行為,是一種錯誤的行為。但是, 由於絕大部分股民是抱著投機的心態參於股票炒作的, 他們為了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收益,在操作過程中常常「 追漲殺跌」。而這種「追漲殺跌」的錯誤行為, 促成股票的漲與跌卻是真實的。從這個角度來講, 股市永遠是正確的。既然錯誤的行為能促使股票真實的漲跌, 我們就不能不遵守股票市場這種「追漲殺跌」的游戲規則。 關鍵的問題是,投資者必需掌握好「追漲殺跌」的技能, 切不可盲目的「追漲殺跌」。 二、 股市的道理就是不講常理 股票市場永遠是個少數人賺錢的地方。因此,股票市場的「真理」 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其理由非常簡單,在底部, 當絕大多數人看多時,主力收集不到籌碼, 股票靠散戶是做不上去的,相反, 在底部階段只有在絕大多數人看空時, 主力才能順立地完成籌碼收集任務,為將來股票的拉升奠定基礎。 同理,在頂部階段如果在絕大多數人看空時,主力是無法出局的, 只有在絕大多數人看多時,主力才能順利出掉獲利籌碼,因此, 投資者不能用常理來分析和預測股票短期未來走勢。 三、 股票的價值取決於上市公司的可塑性的大小 可塑理論認為,股價的波動主要取決於主力機構操盤意願, 因為只有主力才能帶動市場人氣, 而主力機構獲利是以誘導散戶的方式來完成的, 這就要求股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股票的可塑價值的大小 , 直接影響 主力完成其誘導散戶的過程,所謂可塑價值, 是指主力可隨意塑造其上市公司的形象, 達到誘導散戶的目的的一種價值。 其實就是一種主力說了算的一種價值,即:說你好,就是好, 不好也好。說你不好,就不好,好也不好。只有這樣, 主力才可能達到隨意誘導散戶的目的。從這個意思上來說, 股票在任何時候漲與跌都有它足夠的理由, 股市永遠沒有絕對安全的點位和區域。 股票市場有一句俗語「業績是永恆的體裁 」然而這里所說的業績其實是一隻股票的未來業績, 而上市公司的未來業績絕不是我們散戶通過 F10 資料就能把握的。 從價值理論角度來說,股票越低就越有投資價值, 而我們都知道股票的大幅拉升完全是主力行為,散戶是不可為的, 而拉升過程需要主力不斷接住獲利盤,高位買入股票, 而我們都知道從價值理論角度來說,股票越底就越有投資價值, 越高就越沒有投資價值,主力拉高把股票的價格的目的是什麼呢? 為了上市公司的紅利?如果真要紅利為什麼要把股票價控制在低位? 上市公司的分紅是按持股票數量決定的, 而不會因為你買入時價值高發給你一點點同情獎。 在市場股價翻翻的情況下,主力難道會為了上市公司幾毛錢的業績, 放棄市場幾元錢的利潤嗎? 四、股票漲不封頂、跌不保底。 老股民都知道,許多股票從上市以後漲幅達幾十倍之多, 甚至有些股票漲幅達百倍以上,而有些股票一跌再跌, 甚至被迫退市。對短線客而言,頂與底其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只不過是一個技術支撐位,從技術角度而言,頂與底不過是一線之差
『貳』 中國股票市場為什麼說是一個投機市場可以從宏觀市場制度和微觀市場制度的角度分析求答案啊!!!
上市公司所以不派現,絕大多數是因為它無錢可派,但有的公司有利潤也不派現或者只送紅股,為什麼說採用送紅股的方法有問題呢?派現給股民,股民可以自己決定是繼續買股票還是用於生活消費?而送紅股就是強制股民必須買上市公司自己的股票,而股民自己要變現就必須在二級市場上賣出股票,即上市公司不給股民(上市公司的股東)錢,而由其他股民給錢,對上市公司來說,它是一分錢的支出也沒有。如果有一個上市公司,業績不錯,就是總不派現,怎麼辦呢?比如像蘇寧電器,它會說,你把錢投在我這,我的收益率比你存銀行高,如果它一直收益率高於銀行,它的凈資產也在增加,理論上是不錯的,問題是它是否真能永遠如此,中國股市新公司還沒有經過時間的考驗,10年以上的老上市公司似乎還沒有發現這類公司,倒是經常看見公司一段時間業績不錯,過幾年就變臉,好時利潤被上市公司扣下了,滾存進未分配利潤中去了,壞時就拿過去的盈利來補虧損,股民還是什麼也得不到,中國股市過去有一個上市公司「鄭百文」就像今天的蘇寧電器一樣,也是做家電連鎖的,開始時也是迅速發展,業績優良,但因發展連鎖店太快,資金斷裂,而倒閉退市。安知蘇寧電器以後不會出現類似問題呢?所以我們經常聽到輿論說70%以上的上市公司業績是增長的,甚至是20%—50%的增長,個別公司是幾倍,幾十倍的增長,但遺憾的是我們股民得到的盈利還是靠出更高價的股民給的錢,直到有一天上市公司的業績是下降的時候。它的股價又回到了起點。
筆者所以羅里羅嗦說這么一大篇,只是在說明,
第一, 上市公司對二級市場的派現總額還不如二級市場給國家上繳的印花稅,給券商的手續費多。
第二, 投資者在二級市場上買股票的資金所得到的上市公司給的分紅派現還不如同樣的資金存入銀行一年所得的利息。
而我們前面說了,我們來股市,是為了賺比在銀行存款利息更多的錢,那麼,我們的問題就是本文開頭所提及的,投資者賺的錢從哪來,賺誰的錢?
我們都知道物質不滅定律宇宙中的基本定律,試想,股民又要交印花稅,手續費,又要有人能賺到遠超過銀行存款利息的錢,錢不可能是天上掉下來的,那麼顯然只有一種可能,你賺的錢就是別的股民給的,這就解釋了股市中的一句諺語「七賠,兩平,一賺」,賺錢的人得到的這些錢只能是別的股民賠的,
有一次,看財經節目,一位「專家」大談股市如何如何好,說如果你在股市中投一萬元,一年賺20%,若干年後就是上億元,也許這對個別股民來說是可能的,但對整個股市來說卻是完全不可能的,就好比18世紀有些人想造的無能源的永動機一樣是永遠不可實現的,如果所有股民都賺上億元錢,請問,錢從哪來,誰給的錢?如果你賺了錢,給你錢的股民難道不是在虧錢嗎?
這也就是為何我們股市中投機盛行,虧損的股票也能賣十幾元錢,市盈率20以上的股票佔了80-90%,幾百上千倍市盈率的股票比比皆是,因為我們賺的錢不是來自上市公司的派現,而是股價的波動。只要股價有能波動的原因——題材也好,業績增長也好,重組也好,政策也好,至於這些因素到底能使上市公司給我們多少回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因素使其他人願意在更高位接盤。中國股市投機還有一個特點,無論業績多差,不會跌到一元以下(這也與中國股市沒有真正的退市機制有關),為何小盤股股價高,受追捧,除了所謂高成長外,易被主力控盤,公積金高,可以轉增股本也是主要原因,我們可以看到,如果1000萬的股本股價是70元的話,當它擴張16000萬股時(當然,前提是假設它有這么多公積金轉增),股價就除權到4.38元了,而按中國股市,一億六的盤子,4.38的股價,絕對是低價小盤股了,股民到股市中來,都是為了賺比銀行利息高得多的利潤,所以即使表面看起來大盤股市盈率低,分紅高,但其大部分時間,股價也高於銀行利息所對應的價格,也是投機價,既然都是投機價,而它盤子大,拉高股價所費資金大,拉升幅度小,那還不如做小盤股,又有題材,又可送股,還好控盤,何樂而不為呢?所以股民說,「即使大盤股業績再好,股性不活躍,我也不買,小盤股再投機,只要它漲,我也要買」,這就是大盤股股性呆滯,沒人買的主要原因之一。
『叄』 中國股票市場
這種東西在專業論壇里比較多,現給你抄一份參考一下:
上海A股從2001年高點2341,跌到今年六月的998,跌幅達55%,大家都感到很奇怪,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高達9.5%,是世界上少有,理論上一個國家在經濟高度成長的情況下,一定會出現三個現象:第一個匯率一定會升值,第二股市一定會大漲,第三房地產市場會大漲。不過對中國大陸來講,只有房地產大漲,匯率是最近終於升值二%,但是相對幅度當然不夠多。再看與中國並列金磚四國的印度股市,現在已經從2001年2574點漲到7400點,巴西股市也從八千多點漲到兩萬九千五百多點,俄羅斯股市更厲害,從130點漲到780點,漲幅超過500%。
按照過去經驗來講,大陸經濟成長力道這麼強勁,股市應該會大漲,過去也看到台灣很多投資人在2001年前後,甚至更早就到大陸去蹲點,也就是去大陸做股票。做了幾年下來,不少人財富大幅縮水甚至破產,難免感到非常冤枉,經濟成長如此亮麗的國家,股市怎麼跌成這付德性,出乎大家意料之外。
這幾年中國大陸股市最麻煩的是,到目前為止有64%是非流通股,其中國有股又佔了74%。非流通股不能買賣,大股東不關心股價,小股民當然只能用腳投票。所以這幾年可以看到做假帳的公司一堆,國營企業貪污腐化的現象頻傳,小股民已經對股票市場喪失信心。但是這種絕望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也許反而是未來中國大陸崛起的一個好機會。
大陸政府真的害怕了,所以用各種方法來振奮股市,比如大力引進台灣QFII制度,最近外國法人加碼了60億人民幣,也使市場產生一股穩定的力量。另外股權分置已經分兩批試點進行,股權分置就是把過去不能流通的國有股,配給買到流通股並持股一段時間的股民之後,把國有股補償給持有流通股損失的股民,以這樣的方式來達到國有股釋出的目標。現在已經有新的法案規定,將來新上市的A股必須要達成完全流通的目標,2001年6月上海A股總市值1兆8800億人民幣,有1137家上市公司,到今年上半年總市值縮水一半剩下9900億人民幣,上市公司1385家,最近一段時間新增加的公司不多。
大陸股市本益比現在掉到17倍左右,相較於台股15倍本益比、香港股市19倍本益比其實不遠,具有止跌條件,而且下跌的時間夠長,不少人會在這邊搶反彈。不過最基本的包括公司治理問題,大陸到現在很難解決,所以未來有多大潛力還很難判定。不過現在有一個趨勢非常明顯,大陸比較有潛力的公司都跑去香港上市,中國企業已經有306家在香港掛牌,在香港股市的總市值超過兩兆港幣。香港股市目前總市值為六兆六千多億港幣,大陸去掛牌的企業就佔了三分之一,比重相當高。
如果觀察香港過去這一段時間集資發行IPO的公司,前十大企業都與中國大陸有關。包括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人壽、中國海洋石油、中銀香港、平安保險、中芯半導體、中國電信,這些在中國大陸重量級的公司,都選擇在香港上市。
另一個特殊現象就是科技股,尤其是一些網路新興產業,不是選擇在大陸上市,反而選擇NASDAQ。今年在美國掛牌的網路股就有九家,股價表現普遍也比大陸股市好,未來在很多中國企業開始有選擇市場的自由下,大陸股市可能只會留下一些在本土比較沒有競爭力的企業。
股權分置目前是大陸股市雷厲風行的重點,未來如何貫徹公司治理與國際接軌將是關鍵;如果不解決,大陸股市恐怕就會像吃人的市場,沒有任何保障。
http://bbs.ly.ha.cn/dispbbs.asp?boardID=24&ID=640841
『肆』 你對中國股票市場的看法如何
中國股票嚴重高估了,現在已經非常危險,因為市場已經失去了信心。
導致這一結果的,就是一幫無能的監管部門。在這種時候,還發新股。
靠一點點政策,怎麼可能挽救得了中國股票市場。與其說中國股票是投資,不如說是一種
賭搏。而且還是不公平的那種
『伍』 中國股票市場跌多漲少的根源是什麼
今年的A股市場專治各種不服。
從1200元的貴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恆瑞醫葯,再到3000億市值的醬油股。
什麼樣的白馬股都可能會辜負你,只有消費行業的核心資產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過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情況來看,大消費板塊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已經不便宜了:
① 食品飲料行業的PE為32.17倍,達到歷史百分位68%,PB為6.5倍,達到歷史百分位的81%;
② 細分白酒板塊市盈率更是高達32.17倍,遠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消費股的估值,過高了嗎?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最新發布《堅守消費龍頭,分享中國成長》,詳細地分析了消費股估值邏輯正在發生的轉變。
本文共2303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拉至本文底部可閱讀本文核心觀點。
還記得美國「漂亮50」嗎?
探討消費白馬股估值是否過高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下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謂「漂亮50」,指的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備受追捧的50隻大盤股,它們當中有很多我們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消費品牌,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等。
「漂亮50」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盈利、高PE同時存在,直譯為「很貴的好股票」。
自1971年開始,「漂亮50」股價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數超過40倍,最高的寶麗來公司估值甚至超過了90倍,而同期標普500估值中位數僅為12倍。
縱觀市場,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股尤其受到大資金的重點青睞。分析其背後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
1、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 2、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消費股抱團行情何時會結束?
仍舊以美國「漂亮50」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終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國大幅的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積聚高通脹泡沫,糧食危機觸發CPI上行,美聯儲不得不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導致通脹進一步惡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蝕企業盈利,企業毛利率和盈利增速雙雙下行,股市由牛轉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開始回落,盈利穩定性受到市場質疑。
我們認為,A股機構「抱團取暖」的現象只可能在兩種情況下被打破:
1)消費龍頭業績持續低於預期,但目前而言,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白馬股營收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2)像美國「漂亮50」那樣,A股遭遇大的外部變動,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級或全球經濟斷崖式衰退,但目前來看概率很小。
兩種情況在目前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後續如何配置?
後續配置上,我們建議從兩條主線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1)供給看效率:經營效率高、業績增長穩健、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將會持續通過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成長,值得重點關注。
2)需求看紅利:三四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紅利,看好所處賽道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尤其是戰略重心向低線級市場擴張、能夠通過自身管理及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
本文觀點總結:
1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大消費板塊現在已經不便宜了。
2 但消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龍頭股不應簡單按照市盈率(PE)判斷估值水平高低。
3消費行業的估值體系正在從PE模型向DDM模型轉變。消費龍頭一旦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穩健增長、市佔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續分紅等就足以支撐其估值水平。
4 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在大消費行業保持了較高的配置熱情。消費股受到大資金青睞的原因是其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且在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5 消費股抱團行情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後續配置上,從供給看,關注龍頭企業;從需求看,關注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
『陸』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適合在中國股票市場的觀點,最好有解釋。
親,不太適合,因為國內資本市場是資金推動型的發展中市場(主力資金多以運作周期為時間標准),在這種市場決定股票價格的決定因素是資金流向而非股票的內在價值,我們可以看到國內資本市場中那個 哪些月度 年度大年股往往是哪些「戴帽」或業績很差但具有重組概念類個股;所以在國內市場如果按照「價值投資」的方式長期持有則一定達不到預期收益的,盼,財源廣進!
『柒』 如何看待中國當前的股票市場
根據前幾次奧運會各國股市的漲跌概率統計來說,奧運會舉辦當年上漲的概率為40%,下跌的概率為60%,所以用奧運會必須要漲來解釋就不合適了.奧運後導致股市大跌的大小非解禁高峰期將到來,資金面的壓力將更加明顯.下跌的概率遠遠大於上漲. 今天大盤短線的2800~2820這個支撐區域輕松失守,大盤後市如果在短時間內能夠收復該支撐位還有希望,收復不了繼續弱勢下挫注意控制倉位不要太高,大盤下降通道再次打開,可能再次考驗2500這個點位.大盤只有收復了2820後市還有看高3050這個壓力區域的機會.順勢而為吧. 導致大跌的大小非問題直接導致了資金面的失衡,空方長期壓制多方,而在這個長期趨勢中資金面被空方占據,行情自然是長期震盪走低.這就是股票為什麼老跌的真正原因.而8月後是大小非的解禁高峰期,下跌的概率大於上漲.最新的資金統計顯示,7月到現在為止,股評鼓吹的機構大建倉再次成為笑談,雖然7月的減倉規模較大幅度減緩,但是基金和保險等機構仍然凈減倉近250億.而這波反彈的主力軍成了游資,不過游資的特點眾所周知是快進快出,既然是游資狙擊的行情,在傳統大資金還在繼續拉高減倉的情況下,後市如果仍然沒有較為實行性的利好出現,全靠利好謠言帶來的這波反彈,有可能成為機構最後一次較好的減倉機會,奧運畢竟只是個題材,不對大盤的資金面帶來任何的實質性改善,機構是不會放過這次拉高減倉的機會,但是反彈高度仍然要注意政策面利好消息的配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隨著又有新的大盤IPO即將進行申購,大盤在資金面上將繼續守到考驗,短線大盤請注意2800~2820這個區間的支撐力,如果守住了,這波反彈還有借奧運會題材的支撐在游資的推動下有所表現(部分個股),但是如果這個短線的支撐區域後市如果被輕松的擊穿了收不回來了,那就要注意游資的動向了,如果游資開始較大規模撤退,那在安全形度建議投資者逢高降低倉位了,傳統機構長期看空後市的情況下,如果連游資都撤退了,那股市靠什麼來推高 大盤現在的行情特點是市場反復靠一直無法兌現的謠言來救市,先是國家有七大救市措施出台,在沒有兌現的情況下大盤破位又出了個國家平準基金已經獲准入市救市,第二天平準基金的發起人就辟謠沒有這事...,如果一個股市的行情全靠謠言來維持震盪減緩下跌趨勢,沒有真正的實質性的措施出台,那這次反彈的目的就要多思考了,機構的目的是什麼,頻繁的製造謠言來拉高股市,最新的資金統計結果已經出來了,在這次紅紅火火的抄底行動中基金、保險和QDF2均是凈流出,在上周行情比較被投資者看好的情況下,這些主力資金的凈流出接近250億,完全在意料之中,又是個借謠言拉高出貨。而市場頻繁傳出利好謠言的真正目的也很清楚了。「拉高出貨」。既然機構在眾人期盼紅七月的情況下,在半年報做業績的情況下都保持了凈流出,雖然大盤做得比較好看,但是從機構的意圖看仍然沒有改變的跡象,長期目標仍然是降低倉位迴避大小非和宏觀政策的壓力。 因為資金面緊張導致的現在下降趨勢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樂觀,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但是已經讓市場中的主力資金吃不消了(在主力開始出貨前市場中的主力資金一共只有3萬億,但是大小非足夠消滅它們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就算在奧運前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奧運期間採用橫盤運行或者小幅度反彈的走勢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該謹慎對待,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當然如果有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帶來抄底資金抄底,帶來的反彈相對規模較大當然最好,對散戶來說機會難得。嚴格控制倉位是我現在唯一要說的,逢反彈減倉是嚴謹的。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如果非要談下面有什麼支撐位就看2500附近吧,其實最強的支撐位已經失守了。當然如果政府願意出台實質性的解決大小非的政策,那產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現在這種小打小鬧了,不過個人覺得不是太現實,近20萬億的資金本來政府就是想讓市場來消化,政府會願意自己來掏錢?? (對熊市操作的一些反思)首先在熊市中震盪逐漸走低是長期趨勢,利好消息只是催生反彈的一個條件而已,但是當利好消息的刺激逐漸淡化後,反彈就會結束了(而反彈高度取決於利好的大小程度),因為利好而被暫時改變的下跌趨勢將繼續下去,股市回歸其自然的規律。而在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被解決前(大小非),股市都不可能扭轉過來,不可能產生反轉。而在連續下跌的這個趨勢中兩千多支股中處於上漲趨勢的能達到100支就不錯了,也就是說在大盤下跌時買到下跌股的概率是95%甚至以上,做為投資來說既然知道這么低的概率選到游資狙擊的股票,那還不如不去冒這個險。而選擇操作超跌反彈是在這個趨勢中講究安全系數投資者的很好的投資策略,因為在超跌後產生反彈是肯定的,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只是反彈的規模大小而已(要根據是否有利好消息和利好消息的大小來具體分析反彈高度),而在這個反彈過程中一般以普漲為主,在這個反彈普漲過程中處於下跌的股又處於10%以下,也就是說,你隨便買支股票上漲的概率要遠遠大於在下跌過程介入股票的概率,雖然股票不能夠把這種概率做為抄股的標准但是作為對安全要求很高的投資者來說,趨勢投資是在熊市中最安全的一種投資策略。對股票把握不好的股友又想在熊市介入股票,那選擇這種策略是比較安全的。但要記住,只有超跌才能夠去抄一個短線,而一般的跌幅一般選擇觀望,中間的紅盤可能都是套人的陷阱,當天一個反彈,第二天直接低開低走把抄底的人全部套了,所以熊市中你如果無法把握哪裡是底的情況下,最好是做趨勢,降低風險(個人觀點謹慎採納)。 現在要順勢而為了,不做多頭,也不做空頭,做個滑頭就行了在大盤沒有選擇方向前,嚴格控制倉位會讓你風險降到最低的。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朋友.
『捌』 中國股票市場未來發展
融資、再融資是證券市場唯一目的,所以股票市場必須發展壯大,可能數年後指數會上萬點,但股票參差不齊,有的蓬勃發展,有的萎縮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