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過冷
A. 股票市場周期是什麼意思。謝謝
股市周期是指股票市場長期升勢與長期跌勢更替出現、不斷循環反復的過程,通俗地說,股票上漲下跌的一個循環,即熊市與牛市不斷更替的現象。
一個股市周期大致經歷以下四個階段:牛市階段──高位盤整市階段──熊市階段──低位牛皮市階段。
股市周期性運動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重要特徵:
1.股市周期性運動是指股市長期基本大勢的趨勢更替,不是指短期內股價指數的漲跌變化。股市每日有漲有跌,構成了股市周期性運動的基礎,但不能代表股市周期。
2.股市周期性運動是指股市整體趨於一致的運動,而不是指個別股票、個別板塊的逆勢運動。
3.股市周期性運動是指基本大勢的反轉或逆轉,而不是指股價指數短期的或局部的反彈或回調。
4.股市周期性運動是指股市在運動中性質的變化,即由牛市轉為熊市或由熊市轉為牛市,而不是指股價指數單純的數量變化。牛市和熊市的性質是不同的,但牛市中也可能出現股價指數下跌的現象,而熊市中也可能存在股價指數上漲的局面,關鍵要看這種數量的變化能否積累到使基本大勢發生質的轉變。
B. 股票市場中說的打壓指數是什麼意思
打壓指數:占指數權重很重(即比例大)的股票下跌導致整個指數下跌。
「打壓指數」「拉升指數」屬政府行為,凡是不能「過熱」「過冷」,否則就用指標股「打壓指數」或「拉升指數」。
打壓指數就是某些股個股下跌來拖大盤,一般都是一些指標股和權重股,反之就是拉升,莊家用權重股的主動下跌來使股指下跌!一般用於調控指數,達到低位吸貨的目的!打壓式吸貨:這種手法一般用於大勢低迷或個股出現利空時,這時莊家會連續打壓股價,使市場恐慌性殺跌盤紛紛拋出股票,而達到吸貨的目的。在k線圖上會出現帶量下跌的大中陰線。打壓指數的過程中,一般的股票也會同時下跌!
打壓拉升一般都是通過大盤股實現,為了讓投資者忽略個股藉此低吸(打壓)或出貨(拉升)。大幅放量封漲停板就是成交量很大,換手率高並漲停(10%),通常意味著主力進入,有可能繼續上漲。
C. 股票市場四種交易指令
答:在金融市場上,通常的交易指令有以下四種形式:市價指令(Market Order)、限價指令(Limit Order)、止損指令(Stop Order)、止損限價指令(Stop Limit Order)。其中,前兩種指令多用於現貨市場,而後兩種指令多用於期貨和期權市場。
①市價指令,是指投資者在提交指令時只規定數量而不規定價格,經紀商在接到市價指令後應該以最快的速度,並盡可能以當時市場上最好的價格來執行這一指令。市價指令的特點是能夠確保成交,但是投資者最後接受的價格可能與他們期望的價格存在差異。
②限價指令,則與市價指令相反,投資者在提交指令時不僅規定數量,而且還規定價格。經紀商在接到限價指令後應以最快的速度提交給市場,但是成交價格必須優於指令規定的價格。如果是買入指令,則買價不高於指令限價;如果是賣出指令,則賣價不低於指令限價。如果訂單限價與市價不一致,經紀商只有等待。限價指令的特點是保證成交價格,但不能保證成交。
③止損指令,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限制性市價委託,它是指投資者在指令中約定一個觸發價格,當市場價格上升或下降到該觸發價格時,止損指令被激活,轉化為一個市價指令;否則,該止損指令處於休眠等待狀態,不提交到市場執行。
④止損限價指令,是將止損指令與限價指令結合起來的一種指令,在投資者下達的指令中有兩個指定價格——觸發價格和限制價格。當市場價格上升或下降到該觸發價格時,止損指令被激活,轉化為一個限價指令,此時成交價格必須優於限價。
D. 股票市場為什麼會崩潰請教
股市崩潰了么?沒有,只是你認為崩潰了而已。股市一直是國家經濟的晴雨表。打個比方,現在我國一直說自己的經濟好,實際好不好呢?你覺得你生活質量提高了么?5年前花5元買8個富士蘋果,現在5元你能買2-3個吧。那好,這5年,你收入有漲這么多麼?這只是一個很貼近生活的例子。所以經濟如何,一目瞭然。那你為什麼還要期望股票市場會瘋長呢?
E. 股票市場如何影響經濟
按正常的角度說,宏觀經濟與股市的關系是作用與反作用的關系:宏觀經濟直接影響著股市,原因是它影響著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業績的預期;股市行情變化對宏觀經濟只有間接反作用,沒有直接影響———企業的機器設備不會因為股價下跌而少掉一個零件,宏觀經濟更不可能因為一個電子符號的變化而突然轉向。
股市對宏觀經濟間接關系的第一項是融資。融資規模的大小,影響著生產或服務領域的投資量,由此影響著宏觀經濟數據。但在不同時期,它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比如在經濟過熱時期,本來就要適度限制投資規模,股市融資額減少並不是什麼壞事。 還有國家股票影響國家經濟,國家經濟受影響,就影響到貨幣的價值,貨幣價值影響到匯率,匯率影響進出口貿易值,要是影響大就會出現貨幣膨脹,導致物價上漲,這就影響老百姓了。
F. 對股票市場的看法
股市現在不樂觀,新股超高速發行和上市,其目的是砸盤。現在還整頓配資平台,大漲游不查,跌兩三個月後查,鑒管層目的還是砸盤,同時對大漲個股嚴查。以上說明現在是政策性做空,看好自己資金,千萬不要搶反彈。
G. 股票市場里為什麼說追求7年回本
熊6年牛1年,7年不回本就再等7年吧
H. 股市波動有哪些典型特徵
轉載:巴菲特關於100年間美國股市波動的實證研究
2001年11月10日,美國《財富》發表了《巴菲特談股市》這篇文章,文中巴菲特重申了股市整體表現長期來說與美國經濟整體增長性相關,長期來說,過度高估(Overpricing)或過度低估(Underpricing)的股價肯定會回歸於其內在價值。
在該文中,股神以翔實的歷史數據解釋說明了1899年—1998年的100年間美國股市整體走勢與GNP走勢完全相背離的現象。股神的實證研究證明,美國股市長期平均年復合回報率約為7%,但短期投資回報率會因為利率、投資者預期收益率和心理因素的綜合作用而不斷波動。這也就是格老所說的:「從短期來看,市場是一台投票機;但從長期看,它是一台是稱重機」。
一、1964年—1998年間美國股市整體走勢與GNP走勢完全相背離的現象
美國道.瓊斯指數在1964年—1998年間的前17年和後17年的走勢完全不同。
第一個17年:1964年年底道.瓊斯指數為874.12點,1981年年底為875.00點,17年間增長0.1個百分點,幾乎原地踏步。
第二個17年:1981年年底道.瓊斯指數為875.00點,1998年年底為9181.43點,17年間上漲超過10倍,為典型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大牛市行情。
美國股市在兩個17年間有完全不同的表現,原因何在呢?
專業人士想到的原因是GNP的波動導致股市的相應波動,也就是經濟學和金融學教科書上通常所說的「股市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
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一現象無法單純以美國宏觀經濟的波動來解釋:1964年—1998年間美國股市整體走勢與GNP走勢完全相背離。在股市低迷的第一個17年間,美國GNP增長率為373%,而在第二個17年的大牛市期間,美國GNP增長率只有177%,二者相差近一倍。
是偶然的巧合亦或其他?後視鏡看法一目瞭然。實際上,不僅僅是過去34年間美國股市整體走勢與GNP走勢完全相背離,在整個20世紀也是經常如此。
20世紀可以說是美國人的世紀,先後發明了汽車、飛機、收音機、電視與電腦。扣除通貨膨脹因素,美國GNP破記錄地凈增長了702%。盡管其中也包括 1929年—1933年的大衰退和兩次世界大戰,但以10年為一個階段來比較,人們發現每個10年的人均實際GNP都在持續增長。或許人們認為穩定的經濟增長反映在股市上也應該會有股票指數的穩定增長才對。但事實遠非如此。
1900年—1920年美國人均實際GNP(以1996年美元價值計算)從4073美元增長到5444美元,增長了33.7%。而同期股票市場卻一點動靜也沒有,1900年初道.瓊斯指數為66.08點,1920年年底道.瓊斯指數為71.95點,20年間只有0.4%的年增長率,這種反差與1964年— 1981年的情況相似。
接下來的1920年—1930年的10年間,股市則一飛沖天,到1929年9月道.瓊斯指數一度大漲到381點,上升了430%。
隨後的1930年—1948年的19年間,道.瓊斯指數幾乎下跌了一半。1948年道.瓊斯指數只有177點。但同期的GNP卻增長了50%。
結果,接下來的1948年—1964年的17年間,道.瓊斯指數大漲5倍之多。之後就是上面提到的1964年—1998年的兩個截然不同的17年,先冷後熱,令世人驚異的大牛市結束了輝煌的20世紀。
如果用一種不同的時間分段法,在過去的100年間,經歷了3個時期的大牛市,包括44個年份,期間道.瓊斯指數總計上漲11000點。同時經歷了3次熊市,包括56個年份,盡管在這56年間美國經濟大幅增長,期間道.瓊斯指數卻總計下跌了292點。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股市的表現與宏觀經濟如此反常呢?請看下面股神巴菲特的解釋。
二、影響股市波動的三個關鍵因素
股神將股市如此反常的現象歸諸於利率、預期投資收益率兩個關鍵的經濟因素,以及一個與心理有關的因素。
影響股市的第一個關鍵經濟因素是利率。在經濟學中,利率就好比物理學中的地心引力一樣,不論何時何地,利率任何的微小波動都會影響全世界所有資產的價值。假設今天市場利率是7%,那麼,未來你1美元的投資收益的價值就與市場利率為4%時的價值有很大的差別。
分析過去34年長期債券利率的變化,人們可以發現第一個17年間利率從1964年底的4.20%大幅上升到1981年的13.65%,這對股票投資人來說實在不是什麼好事。但在第2個17年期間利率又從1981年的13.65%大幅下挫到1998年的5.09%,為股票投資人帶來了福音。
影響股市的第2個關鍵經濟因素是人們對未來投資收益率的預期。在第一個17年間,由於公司獲利前景不佳,投資者預期顯著下調。但在1980年代初期里根政府大力刺激經濟增長,使得企業獲利水平達到193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高峰。
在1964年—1981年的第一個17年間,兩個不利因素是使投資人對美國經濟失去信心的原因,一方面在於過去企業獲利成績不佳,另一方面在於利率過高使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盈利預期大大折扣。兩項因素綜合,導致1964年—1981年間盡管同期GNP大幅增長但美國股市卻停滯不前。
不過這些因素在1981年—1998年的第2個17年間完全反轉,一方面企業收益率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利率又不斷下降使得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盈利預期進一步提高。這兩個因素為一個大牛市提供了產生巨大上升的燃料,形成GNP下降的同時股市卻猛漲的奇異現象。
第三個因素是心理因素,人們看到股市大漲,投機性交易瘋狂爆發,終於導致危險的悲劇一幕一再重演。
三、衡量股市是否過熱或過冷的定量分析指標
巴菲特認為,回顧過去近100年的股市表現,可以看到股市整體走勢經常與宏觀經濟發展相背離,這種極端的非理性行為是周期性爆發的。人們認識這種現象對於投資人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要想在股票市場上取得良好的收益,就應該學會如何應對股市非理性行為的爆發。
巴菲特認為要想在股市非理性波動中保持理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學會定量分析,從而能夠准確判斷股市是否過熱或過冷。如果投資人能夠進行定量分析,盡管不會因此就能把分析能力提高到超人的水平,卻能夠使自己因此而避免隨波逐流陷入股市的群體性瘋狂,做出非理性的錯誤決策。如果投資人根據定量分析發現股市過熱,就可以理性地決策不再追漲,乘機高價離場。如果投資人根據定量分析發現股市過冷,就可以理性地決策選擇合適的股票低價買入。
巴菲特向美國投資者推薦了一個非常簡單但卻非常實用的股市整體定量分析指標「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可惜的是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對我國股市卻不能直接使用)。
雖然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這項指標只能告訴投資人有限的信息,但它卻可能是任何時候評判公司價值是否合理的最理想的單一指標。分析80年來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可以發現,這項指標在1999年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這本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警告信號。如果投資人財富增加的速度比美國宏觀經濟增長的速度更高,那麼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必須不斷提高,直到無窮大,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
巴菲特認為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在70%——80%之間可以買入股票,長期而言可能會讓投資者有相當不錯的收益,但如果這個比率達到200%,象1999年和2000年中的一段時間那樣,那麼購買股票簡直無疑於玩火自焚。
四、股市短期波動不可預測,長期波動容易預測
巴菲特認為預測股市的短期波動是不可能的,相反,巴菲特認為股市長期波動具有非常穩定的趨勢,非常容易預測。
1999年,巴菲特大膽預測未來10年甚至20年內,美國投資人股票投資預期收益率(包含股利以及預期2%的通貨膨脹率)大概在7%左右,這正好與沃頓奇才傑里米.席格爾教授經過統計分析得出的美國股市200年來長期平均實際收益率為7%左右的結論非常吻合。哈哈,果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五、啟示
在過去的200年間,美國股市的年復合實際收益率為7%,並顯示出驚人的穩定性。世界其他主要國家的股票實際收益率也與美國的情況相吻合。股票投資收益率的長期穩定性的原因目前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釋。
傑里米.席格爾教授認為,股票投資收益率取決於經濟增長、生產力和風險的收益。但是,創造價值的能力也同樣來自於卓有成效的管理、對財產權利尊重的穩定的政治體系以及在競爭的環境中象消費者提供價值的意願。政治或經濟危機可以導致股票偏離其長期發展的方向,但是市場體系的活力能讓它重新返回長期的趨勢。或許這就是股票收益為什麼能夠超越在過去兩個世紀中影響全世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異常變化,保持穩定性的原因。
其實沒有人能夠完全解釋股市長期內向價值回歸的根本原因。格雷厄姆曾說:這正是我們行業的一個神秘之處。對我和對其他任何人而言,它一樣神奇。但我們從經驗上知道最終市場會使股價達到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