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股票市場無效的提問
㈠ 問些關於當前股票市場的問題!望高手賜教~
1.先明確你的現在的目的是什麼,搶反彈還是長線投資,如果是搶反彈的話,追漲有風險,建議還是迴避。如果做長線投資,現在也不是介入的時候,等待回調的機會。
2.現在的中國股市基本處於底部階段,適合做長線的價值投資,對於做長線投資,買了放1-2年的股票,這類股票的公司必須基本面良好,業績穩定,具有成長性。並不是你想想的越便宜越好。
3.長線投資的股票建議多考慮績優股,藍籌股,這類股票的發展前景都是不錯的,你可以參考下
中國遠洋:601919。中國最大,世界第二的海洋干散貨運輸公司,業績優良,尚有油輪和造船業資產沒有注入。
工商銀行:601398。世界市值最大的銀行,中國銀行龍頭,收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較小
中國石化:600028。完整的產油煉油結構鏈條,大盤藍籌,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中國鋁業:601600。中國有色行業龍頭,在如今資源稀缺的情況下,該公司已經在世界各地購買儲存了大批的有色資源,為其發展奠定了基礎
中國平安:601318。中國保險業龍頭,業績優良,成長性優秀。並且正在逐步向海外市場擴張
萬科A:000002.地產龍頭,業績優良,超跌嚴重。
中國船舶:600150.造船行業巨無霸,業績優良,基本面良好,具有極好的成長性,業務訂單已經到了2011年,預計未來3-5年業績依舊保持高速增長。
招商銀行:600036.商業銀行龍頭,行業擴張迅速,業績連續增幅。
中國聯通:600050.資產重組,長期發展向好。
寶鋼股份:600019.鋼鐵龍頭,競爭優勢明顯。
武鋼股份:600005.擴張重組,高端產品優勢明顯
㈡ 問一個關於股票市場的問題
在中國內地證券市場,關於新股發行對市場影響的爭論總是徘徊在「利空」與「利好」之間。筆者認為,對「新股發行」不能簡單加以評判為「利空」或者「利好」,而要結合當時市場具體情況加以分析,「利空」與「利好」的結論大多是針對市場內存量資金已有投資者而言的。中國股市經歷過兩次比較有代表性的大規模、長時間的股權融資發行擴容。一次是1996年—1997年,另一次是2000年—2001年,但這兩次擴容對市場造成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對於前一次集中大規模的新股發行,市場的反映表現為不斷漲升的牛市,上證股指從500餘點上升到1500多點,股指在1998年調整後進入一個新的上升周期;2000年—2001年也是新股高速擴容期,但股指從2001年起進入大型調整周期中,政策面推動各類資金入市的規模也遠遠不及擴容和資金分流的總和,直到2004年新股發行價被屢屢跌破。因此,新股發行未必是利好,也未必是利空,任何由不完全歸納法得出的結論從邏輯上都有可能是「假命題」。
㈢ 對股票市場的看法
股市現在不樂觀,新股超高速發行和上市,其目的是砸盤。現在還整頓配資平台,大漲游不查,跌兩三個月後查,鑒管層目的還是砸盤,同時對大漲個股嚴查。以上說明現在是政策性做空,看好自己資金,千萬不要搶反彈。
㈣ 結合我國的金融市場,或者股票市場的情況,談談你對我國金融市場有效性的看法。
1998年香港金融保衛戰回眸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 1997年下半年,美國著名金融家索羅斯旗下的對沖基金在亞洲各國和地區發起了連番狙擊,並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使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幾十年來積存的外匯一瞬間化為烏有,由此引發了二戰後對這些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各層面沖擊最巨的亞洲金融危機。1998年6-7月間,索羅斯把矛頭對准了港元,開始有計劃地向香港股市及期市發動沖擊。 兵臨城下 將至壕邊 港幣實行聯系匯率制,聯系匯率制有自動調節機制,不易攻破。但港幣利率容易急升,而利率急升將影響股市大幅下跌。這樣,只要事先在股市及期市沽空,然後再大量向銀行借貸港幣,使港幣利率急升,促使恆生指數暴跌,便可象在其他市場一樣獲得投機暴利。 對沖基金在對香港金融市場進行沖擊時,往往受制於香港金融監管部門的傳統作法———提高短期貸款利率。而事實已經證明,在前3次沖擊(1997年10月、1998年1月、1998年6月)中,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措施便是提高短期貸款利率,金融管理局主席任志剛也因此被戲稱為「任一招」。 利率的上升會提高投機的成本。在這次炒家沖擊香港金融市場時,與以往最大的不同點就是,炒家沒有進行即期拆借活動,而是預先屯集了大量的港元。這些港元來自多方面,但一個很重要的來源是一些國際金融機構1998年上半年在香港發行的一年至兩年期的港元債券,總金額約為300億美元,年利息為11%。這些國際金融機構將這些港元掉期為美元,而借入港元的主要是一些對沖基金。這些港元成為對沖基金攻擊香港金融市場的低成本籌碼,使投機者具備了在匯市進行套利的有利條件。而對沖基金又在外匯市場上買入大量的遠期美元以平衡風險。據說索羅斯旗下的基金就持有總金額約400億美元的買入合約,到期日為1999年2月。 聲東擊西 興風作浪 自1997年10月以來,國際炒家4次在香港股、匯、期三市上下手,前3次均獲暴利。1998年7月底至8月初,國際炒家再次通過對沖基金接連不斷地狙擊港幣,以期推高拆息和利率。很明顯,他們對港幣進行的只是表面的進攻,股市和期市才是真正的主攻目標。聲東擊西是索羅斯等國際投機者投機活動的一貫手段,並多次成功。 1998年6、7月,當恆生指數攀升至8000點高位的時候,對沖基金大舉沽空恆指,建立了大量的恆指空倉頭寸。對沖基金之所以建立恆指空倉,是因為它們預計港股在受到沖擊後恆生指數必然會大幅下跌。而恆指期貨合約的價格是每點50港元,也就是說,若建的是空倉,恆生指數每下跌一個點,就可以給做空者帶來50港元的利潤。 眾所周知,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大事,開啟了香港的新時代。但是,對國際炒家而言,這正好為他們興風作浪提供了機會。香港的未來何去何從,香港的經濟、社會會發生什麼變故等一系列問題,不僅令局外人生疑,香港人也是心中沒譜。而恆生指數代表香港金融市場,乃至整個香港經濟、政治前景,就是香港經濟的「晴雨表」。只要能動搖恆生指數,就能打擊人們對香港經濟的信心。在這種情況下,恆生指數大幅下挫,很可能引起廣大投資者盲目恐慌,從而到達坐收漁翁之利的目的。 妖言惑眾 渾水摸魚 國際投機者在證券市場上大手筆沽空股票和期指,大幅打壓恆生指數,使恆生指數從1萬點大幅度跌至8000點,並直指6000點。在山雨欲來的時候,證券市場利空消息滿天飛。1998年8月初,投機者大肆宣揚人民幣將貶值10%,其中,上海、廣州等地的人民幣黑市交易中曾跌到了1美元兌換9.5人民幣左右。投機者散播人民幣將貶值的謠言,是想藉此來影響人們對港幣的信心。除此之外,投機者還大肆宣揚內地銀行不穩定等謠言,其目的仍是為了其狙擊港元創造心理條件,其手段真可謂無所不用。 有一家海外基金甚至開出了1998年8月12日香港聯系匯率脫鉤的期權。炒家們趁機大肆造謠,揚言「港幣即將與美元脫鉤,貶值40%」,「恆指將跌至4000點」雲雲。其目的無非是擾亂人心,製造混亂狀態,然後趁機渾水摸魚。8月13日,恆生指數一度下跌300點,跌穿6600點關口。 在壓低恆生指數的同時
㈤ 問一個股票市場不解的問題
個人看法,我也不太懂。
一,在二級市場里交易的是可以流通的股。大部分股在大的股東手裡。他們手裡的原始股是不是不讓交易。
二。投機是散戶和一部份大投機機構在做。投資是大的基金和別的一些組織在做吧。
三。股市就是一部社會網路全書。全國的經濟和人性都在這裡面。好人,壞人。守規矩的和不守規矩的。投機的和投資的都在這個市場里。
四。走進股市和你走進菜市場一樣。如果你認為你認為這里太亂。你可以去超市。
㈥ 關於炒股票的一些問題..
1.開兩個戶,費用滬市40 元,深市50元。順便在營業部簽一份《權證風險揭示書》,這樣就可以買賣全部A股和權證。 網上交易 填表時劃個對號,就可以開通了。
2.你說的股票現在市價是8元..如果你要賣出去..只能等於或低於市價8塊才能賣出去。
股票價格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你賣股票時,該股票從8元正在上漲到了你輸入的高於8元的委託價格,那麼也能成交。
㈦ 關於股票市場有效性的一個問題(不管是否學過相關理論,都拜託幫忙解答)
所有假設對建立在信息對稱的前提下的啊,問題是這個前提甚至在其他成熟市場都無法完成,如果這些假設這些前提都是成立的,那就真的每天開盤有絕對利好就漲停有絕對利空就跌停了,因為相當於所有人的信息一樣造成的行為都是一致的,僅從有效性的理論看不會出現叛徒。不過如果某些信息是模稜兩可的時候,那就可以產生多空有分歧的情況,畢竟就算兩個人獲得的消息完全一樣,他們的判斷也可能出現分歧,個人看法~
㈧ 現在的股票市場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呢
目前a股市場最大的問題是,由於資源的傾向性配置,a股市場逐漸失去了資源優化配置的功能。中國股票改革成功的一個腳注,就是不需要再提市值、開戶數量和證券化率。與此同時,我們必須看到中國資本市場的資源有意地集中在銀行、證券、房地產和礦業公司。隨著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建設銀行即將回歸,a股市場將有13家上市銀行公司,占市場近一半。
中國經濟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情況恰恰相反,大公司繼續享有另一種壟斷地位。他們通過一次又一次地倒賣資源來賺取利潤。另一方面,由於私人投資受到抑制,需要資金和具有一流生產力的中小企業無法獲得融資,良好的企業DNA也隨之喪失。中國資本市場上市資源的壟斷性質,以及人為抬高藍籌股對投資者的心理影響,長期以來都表明,這不是一個成熟的競爭市場。改變這種局面,管理層有必要盡快打破上市資源和公司債券發行的隱性壟斷,從計劃到實踐多層次資本市場,避免重犯創業板資源壟斷的錯誤。
㈨ 為什麼有人說對現在的股票市場技術分析無效
股市這個一般是誰資金量大聽誰的,現在我國是政府控制著貸款、資金流向的大方向, 所以應該是看政策為王道
㈩ 關於股票投資的提問。高手進!
如何減小風險和保持收益?
我覺得可以通過設置止損點和止盈點的方式來解決。止損點沒有人不知道,就是當股價跌破百分之幾或跌到某個價位時,就砍倉。運用這種方式可以把風險或虧損控制到一定限度。而對止盈點的設定,許多人很少採用。為什麼有的股票漲得很多,甚至翻幾倍而投資者老早就被洗出去?而另外一些投資者則在翻倍的時候沒有出,而後來不得不虧損出來?因為他們沒有設置止盈點。通過設置止盈點,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
具體怎麼操作呢?
先說止損點。比如,某隻股票,你10元買的,買後下跌了,有三種方式設置止損點。第一,當股價跌幅達到一定比例時。比如,跌幅達到10%或15%即砍倉,比例大小需要根據市場狀況及自身心理承受能力而定。第二,當股價跌破某一價位時,比如,該股跌破8元就止損出倉。第三種是時間止損。比如,當股票到達某個時間點時,無論價格在何處,都出倉(這是我從利益分析法中總結出來的一種止損方法,我常用此法,止盈點亦如此)。設置止損可以避免因為一次錯誤的投資決策而全軍覆沒。
再說止盈點。這個與止損點並非工整的對應關系,這是必須要澄清的。由於不懂得設置止盈點,有些人原本翻倍了,最後反而虧錢出來,後悔得難以忍受。那麼,應該如何做?比如,某隻股票,你10元買的,而後它上漲到12元,有20%的盈利,這個時候如果出來再漲會後悔,不出來,又怕利潤再丟掉甚至變成虧損。通過設止盈點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如果股票買後就上漲了,可以通過三種方式設止盈點:第一,設比例。假設10元買的股票,而後它上漲到12元,可以設定股票在回調10%位置時出倉。即,假如股票從12元回調到10.8元,就出來。如果沒有回調到位,就一直拿著,然後,穩步修正止盈點(一定要嚴格遵守),使自身利潤接近最大化。第二,設價位。比如,10元買的股票,而後它上漲到12元,設定如果跌破11元就出倉,如果它沒有跌到此價位而是繼續上漲到了13元,那麼,就設定如果跌破12元就出倉……這樣逐級抬高標准,鎖住自己的利潤,也不至於因提前出倉後悔。第三,根據時間設置止盈點,即當時間走到某一關鍵點,疑似一個上漲周期完成的情況下及時出倉。
當然,這些方法不是給高手寫的,高手可以根據支撐價位、業績、未來發展前景等等,綜合考慮設置止盈點和止損點。但萬變不離其宗,一般朋友知道這些簡單的技巧是非常必要且有用的。
以上內容出自時寒冰,我看了這篇文章,時寒冰先生說的讓我這種人茅塞頓開,不知道你看了是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