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賺企業的錢
Ⅰ 發行股票的公司怎麼通過股票賺錢
公司發行股票主要是籌集資本,不管是任何企業,要進行運營,要進行發展,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資金問題,資金一般有兩個來源:1、投資者投入資本;2、通過發行債券等借入的資本。而通過發行股票,可以籌集資金,有了資金以後,就可以投入生產,甚至擴大規模,擴大生產,這樣,公司即可獲得盈利,所以說,公司發行股票是間接盈利的。
另外,股票購買者可以通過公司分紅進行盈利,以及在股票二級市場進行交易賺取差價的方式進行盈利,所以,公司經營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投資者的利益。
Ⅱ 我想知道股票公司怎樣盈利的
1、公司發行股票是在一級市場進行的,所有當時申購公司股票的人掏出的真金白銀都進入了上市公司的財務賬戶之中,公司拿著這些錢去投資、發展、擴大生產。
2、公司發行股票完畢,股票即進入流通市場——即股票二級交易市場,交易雙方是股民或者各類機構,這些在股票市場流動的資金和公司經營的資金沒有任何關系。那些在新股發行時申購中簽者,就可以通過股票市場賣出股票,收回資金。
Ⅲ 股票賺錢是賺誰的錢
呵呵,這個問題也奇怪也不奇怪,很多才來股市的新股民們常常問這個問題,甚至於很多炒股炒了很多年的老股民也不明白。
股市上的人有賺的就有賠的,關於錢的流動,理論上應該是這樣解釋:
1、股市上的錢具有流動性,具體來說,賠的人把錢賠給了賺的人,一方面如此,另一方面也許你會說,那麼股市上的錢的總數是一定的不變的?不!如果是那樣,股票的股價也一定不會漲和落了。在市場清淡的時期,股價很低迷,因為大量的錢都退出了股市,這時候錢都到別的市場或者在股票帳戶里存留,所以股價這時是縮水狀態。市場比較活躍的時候,股價被買入的資金推高,錢都流向了股市,這時候其實是新的股民湧入了市場,他們在股價很高的情況下買入,他們卻只能准備賠錢,當時他們卻不知道,以後市場下跌,他們恐慌賣出,然後再到下一個牛市中被別人低價買入,賺錢的人也不知道是以前這些股民賠的錢。自然賠錢的人也不知道是賠給了賺錢的人。
2、不過有一個例外:國家是永遠的贏家。國家在股市裡養活了一批巨資持有者,他們被股民們叫做莊家,莊家在股市裡操縱股價,興風作浪,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大量吃進股票,然後操縱股價節節推高,拉動整個市場掀起牛市行情,然後在很高的位置股民們蜂湧而至的時候他們卻悄然拋出股票,然後用手中殘留的股票拚命低賣,達到打壓股價的目的,等股價十分低迷的時候再出手買入。周而復始。
如此您應該知道賠的錢就是賺的錢,而股民就是來賠錢的,賠給誰了?我不說,您一定就會知道了。呵呵
Ⅳ 炒股是否等於賺上市公司的錢
炒股不是賺上市公司的錢。
炒股其實就是公司把股票放到市場上讓大家買,每個人給的價不同,所以就有了漲和跌,炒股就是賺取股票差價,有賺的就有賠的。
Ⅳ 股市如何賺錢
按照有效市場及內涵價值(自由現金流折現)理論,公司的股價all in了這個公司過往的業績,未來的預期業績。如果這個理論成立,那麼我們購買任何公司的股票都一樣,都獲得同樣的收益。顯然這和事實不符,但是又接近事實。接近部分表現在好公司的估值更高,平庸公司估值低一些。例如茅台和銀行股,他們的估值是不同的。與事實不符的地方在於,即使茅台的估值更高,但是長期持有茅台的收益還是大於持有銀行。這顯然對有效市場理論形成了沖擊。經過二馬長期觀察,我發現問題出在這里。一方面市場是有效的,他給予了優秀企業更高的估值,但是這種有效性又比較短視,它對好公司的長期優秀估計不足,對於差公司長期萎靡,甚至變的更差也預計不足。
這和巴菲特的理論:以合理價格買入好公司要勝過以低估的價格買入平庸公司,是一致的。
在這種場景,我們賺的是預期差的錢。也就是說我們賺的是市場預期和企業實際情況不符的錢,即市場的錢。只不過恰恰是市場對於優秀企業預估不足,讓我們認為自己賺了企業成長的錢。
因為我們賺了市場預期差的錢,那麼我們是否就需要研究市場,而不去研究企業。恰恰相反,因為市場對於優秀企業的預估不足。我們的著力點應該在尋找優秀企業上面。這種賺錢方法可能的問題在於,其實市場比我們聰明,我們認為的優秀企業並不是那麼優秀。
我們在股票市場中賺的一類錢是市場對於優秀企業預估不足的錢。而賺這錢的訣竅,是尋找優秀企業。這是傳統價值投資者所做的事。
Ⅵ 股票市場中賺錢的比例是多少
平均應該都是賠錢的。依據是:
每年的上市公司收益分紅送股,還抵不過券商的傭金+印花稅的錢,股民還能賺錢?當然市場有賺錢的,或賺大錢的,所以必有許許多多的股民在賠錢或賠更大的錢。因為券商與國家在不斷的抽錢,指數的上漲是由於參入炒股的人與企業越來越多,錢的增量遠大於抽出的量。參入人的增量是有現的,不會無窮的增長下去,因為畢竟人數是有限的。在將來,必有一天股價要回落到它的原始價值上。價格圍繞價值波動才是經濟規律的真正體現。不過那是未來的事,是市場飽和以後的事。
一樓所說「據說散戶 賺錢:平:賠錢 的比例是1:2:7」應該沒錯。只是大盤的點位不同比例也會不同。比如大盤在6124點時,賠錢的人很少,但跌到3000點就不同了,大部分人都賠錢了,甚至賠大錢了。
Ⅶ 買股票究竟賺什麼錢
1.投資者 投資者通過買賣股票、獲取上市公司的分紅(紅利)、參與上市公司的融資計劃(增發、可轉債)使得自己的財富發生變化。
2.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通過派息、融資(增發、可轉債)使得自身的資產發生變化。
3.國家 收取交易費用、派息稅金 所以,個人財富的來源包括:上市公司本身的收益、股票的差價。現在先將問題簡單化:
4.對於完全依賴上市公司的紅利人而言,即永遠不賣,那不存在誰賠的問題。當然這種可能性極小,如果投資者本人認為股價高估,也會賣出,這時他的收益為上述兩部分。
5.股票的差價,分三種情況討論:(暫時拋開上市公司紅利部分)
a.整體股價(近似以股指論)平衡:全體盈利=全體虧損,即以系統論,您賺的就是別人賠的,另外整個市值保持平衡;
b.整體股價(近似以股指論)向下:全體盈利<全體虧損,即以系統論,您賺的小於別人賠的(包括賬面財富),另外整個市值下降;
c.整體股價(近似以股指論)向上:全體盈利>全體虧損,即以系統論,您賺的(包括賬面財富)大於別人賠的,另外整個市值上升。 回到上述問題,就不能簡單的說是誰賺了誰的錢,因為這個過程中,很多都還是賬面上的,不到最後永遠沒有真正的結論,人生是有限的,而市場是永恆的。 在賺的情況下,如果您沒有及時落袋為安或落袋為安太早,那麼存在虧或少賺的可能。 在虧的情況下,如果您沒有及時平倉或平倉太晚,那麼存在虧損加大或喪失較大程度挽回虧損的可能。
Ⅷ 公司如何通過股票賺錢
低位收集股票 高位找人接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