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股票市場效率的實證檢驗
『壹』 中國的股票市場是否符合「有效市場假說」
有效市場假說作為金融經濟學的基礎理論之一。由於有效市場假說奠定了研究資本市場中證券價格形成機制與預期收益變動的基礎,所以該理論也就成為了現代證券市場理論體系的重要支柱,特別是它成為了金融工程學的核心理論之一。盡管如此,有效市場假說的實際應用效果並不理想,即使像歐美等成熟的證券市場也遠遠沒有達到有效市場的標准,所以該假說在實際中的應用會有諸多局限性也就不足為奇了。
具體的理解我建議你參閱:http://blog.eastmoney.com/st168998,329395.html
作者首先簡要地敘述有效市場假說的主要內容,特別指出該假說的種種假設性條件,然後從實證分析的角度對我國證券市場的統計結構進行檢驗,之後提出有效市場假說描述市場的不足,最後引入分形市場假說,說明分形市場假說是有效市場假說的一個自然的推廣,也是一個更加接近真實市場的一個推廣。
『貳』 我國目前股票市場效率如何
股票肯定不會一直上升的,但是面臨即將到來的奧運,有兩種說法,一個是會在之前降溫,一個是說會維持到奧運之後,個人覺得後者可能性更大一點,只是整體會在振盪中前行。泡沫/崩盤等意味著資金的撤出帶來股市的突然崩裂,那後果是很嚴重的,政府在干預的同時也不會過於激進,所以當前炒股只要適當把握風險,還是有很多機會的。
『叄』 股指期貨對股票市場影響的理論與實證分析
股指期貨將使得中國股市在層次結構、投資者結構、動力結構等方面發生重大變革:
1:A股首次確立「完整市場」
4月8日,股指期貨啟動儀式牽引著市場人士的目光。金鵬期貨董事長常青對記者表示,「從啟動儀式的高規格看,股指期貨的推出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預示著這一嶄新產品將對中國資本市場產生重大的影響和意義。」
北京一些券商和期貨機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都認為,「由於股指期貨的推出,A股將首次確立一個完整意義上的股市。」
環視全球成熟的資本市場,一個完整意義上的股票市場,應包括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和風險管理市場,一級市場也就是股票發行市場,以實現籌資;二級市場也就是股票交易市場,以實現資產定價和資源的優化配置;風險管理市場也就是股指期貨市場,以實現股市風險的分割、轉移和再分配。這三個市場有機協調、相伴共生、功能互補,全球大多數股票市場都是由這三個市場組成。股指期貨市場以期貨交易方式復制了現貨交易,猶如給原本單軌運行的股票市場又鋪了另一條軌道,對維護股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長期以來,我國股票市場只有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市場單邊運行,交易手段單一,缺乏股指期貨等對沖平衡機制,各類投資者只能通過高拋低吸、追漲殺跌來盈利,波段操作盛行,「投資策略同質化、長期資金短期化、機構操作散戶化」的傾向明顯,導致股市頻繁換手、估值不穩、寬幅震盪、超漲超跌。
中信證券在最新的專題研究中指出,A股市場發展到現階段推出股指期貨顯得相當必要。這有助於改變目前的「單邊市」,抑制市場的非理性上漲和下跌。在股市非理性上漲時,投資者的看空預期可以在期貨市場上實現,起到平抑股價的作用;在股市下跌時,將原本直接拋售股票、用腳投票的被動避險,變為買入期貨、積極保值的主動避險,降低對股市的沖擊影響;到了股市超跌時,又能通過期貨市場做多給予市場支撐。這種內在制衡機制有利於增強投資者信心,提高市場彈性,使市場能夠在日常波動中,釋放和化解風險,實現大盤均衡穩定。
「推出股指期貨,有助於一系列的金融產品創新,這使我國資本市場的產品結構趨於完善和豐富。」長城偉業期貨總經理袁小文表示,作為基礎性金融衍生品,股指期貨的上市將加速金融創新步伐,以後將有很多基於股指期貨的投資產品陸續推出,如保本型產品、絕對收益型產品、合成指數基金、收益掛鉤產品等風格各異的不同產品系列,不斷推動金融產品創新,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選擇。
股指期貨的推出,也引起國際業界對中國股市未來功能的預期。
德意志銀行全球分析師高登表示,「從今年開始,中國股市的功能會從單一和單向的企業融資,向全方位優化配置社會金融資源的方向復歸,向調節社會資金流向、平衡投資與消費關系的方向復歸,向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利用市場化方式調節財富分配的方向復歸。」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股市目前規模巨大,有效賬戶已超過1.2億戶,影響人口很廣,加上老百姓的「養命錢」社保基金也早已入市,這需要一個風險管理工具規避可能產生的市場風險。有鑒於此,股指期貨在目前推出,才有了其標志性意義。
2:投資者結構將快速分化
市場預期,股指期貨的推出還將意味著投資者結構將快速分化。東證期貨總經理黨劍表示,「按照股指期貨投資者適當性要求,目前只有少數有條件的人能夠遊走於現貨與期貨兩個市場,大部分人只能參考股指期貨的動向在現貨市場進行操作。」
據了解,美國在1982年推出股指期貨後,股票市場投資者結構變化呈現加速度。機構投資者逐步代替個人投資者成為主導,其佔美國總股本的比重由1950年的7.2%上升到2002年的63%。而香港市場更是機構獨大,個人投資者比例較低。近20年來,由於機構投資者的壯大,美國和香港市場的共同點是市場、個股的波動相對小,個股交易活躍性低。
國內A股的二級市場投資者結構變化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4年之前,個人投資者絕對主導。第二階段,2004—2007年,機構投資者迅速壯大,2005年基金一度占流通市值比重高達43%,價值投資大行其道。第三階段,2007年至今,2009年流通市值在指數變化不大的情況下突然暴漲,根據測算,當年新增的流通市值就高達5.96萬億,佔到流通市值的40%。
國際市場的歷程表明,機構投資者的機會就在於股指期貨出來之後,有一個對沖系統性風險的工具,另外一個股指期貨的高風險性也使得一些個人投資者規避三舍,這就給了機構投資者更大的發展空間,但是機構投資者在初期肯定也有一個市場流動性是逐步參與的過程。
「機構投資者也可能會因為流動性不太好,參與的力度可能開始不夠大,但是隨著過程的逐漸深入,應該會有更多的機構投資者參與,所以這個過程不會很長。」野村證券分析師劉聰表示。
機構表示,股指期貨推出後,會讓各類機構投資者陸續加入這個市場。未來三年,中國股市的機構投資者份額會上升到50%。
對於投資者結構的未來變化,市場人士同時表示,股指期貨有兩面性,有為促進社會財富合理分配的一面。尤其當社保基金之類的機構通過合適途徑參與其間,有為一般老百姓增加社會保障財富的一面。也有在制度不完備的情況下,被金融大鱷用於高杠桿投機、掠奪社會財富的一面。為此,完善制度,從嚴執法,就不只是市場問題了,更與社會公平、公正高度相關。
3:股市驅動力將有結構性變化
「中國股市將逐步由政策主導轉向市場力和政策力並驅的動力結構,股指期貨將在其中發揮重大作用。」德意志銀行全球分析師高登表示。
近20年A股的發展軌跡表明,政策調控歷來與中國股市相伴而行,政策因素明顯影響了國內股市的運行規律。同時,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我國股市自建立以來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1994年以前和1994年以後。以上海市場為例,在1994年以前,股市設立之初波動幅度相當大,而且不規則。
1994年以後,股市明顯呈一個上升通道,1994年以後的幾次政策集中出台期造成了股指一直在這一上升通道內運行。而且「519行情」的啟動也正處於上證指數的關鍵點位1044點和上升通道的下軌線附近的交匯處。總體來看,諸多政策的出台使得大盤得以沿一個特定范圍穩定、持續地上揚,而不是超越預期的暴漲暴跌。
雖然近年來我國政府部門一直都在淡化A股市場是政策市的形象,甚至在涉及各方利益得失的新股發行環節取消了「窗口指導」,而實行新股市場化發行,但政策市的身影一直在投資者腦中:每一輪政策利好的釋放,往往能點燃市場熱情、引發投資的熱潮。
「目前,當上證指數始終在3000點附近徘徊不前時,投資者對貨幣政策的任何風吹草動也變得異常敏感,股市也往往會來個急轉直下。而股指期貨的正式登場,有望改變這種現狀。」國貿期貨總經理董曉亮表示。
目前,全球股指期貨發展已走過1/4世紀的歷程。美歐、日本、新加坡、韓國及我國香港、台灣等地區目前都有股指期貨交易。從世界各個資本市場運行來看,股指期貨推出後股市政策干預性將有所降低。此外,作為配置和化解風險的市場,股指期貨還將成為資本市場的「均衡力量」。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股指期貨的推出完善了做空機制,看空、做空與看多、做多的機構對決將鮮明體現,而政策干預的減少,將使得A股市場最終向其合理估值運行。
『肆』 如何判斷股票市場是否有效率
我只懂市盈律,凈資產收益律,股票市場有效律偶不懂。
『伍』 中國股票市場是否有效及其實證的方法
有效市場理論就有問題,沒有任何市場是有效的,特別在中國股票市場。
『陸』 應用有效資本市場理論,論證我國目前證券市場的有效性
有效資本市場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一是市場上信息流動迅速,有效率,二是無交易成本,三是市場經常處於出清狀態。有效資本市場理論假設:金融市場上各種證券的價格完全地反映了所有的的可得信息。也就是說,市場對未來證券價格的預期是合理的,即該證券的預期報酬率將等於該報酬率的最佳預測。也就是說,用所有的可得的信息對某種證券的報酬率所作的最佳預測應該等於該證券的均衡報酬率。即一種證券的價格在有效資本市場上完全反映了所有的可得的信息。有效資本市場理論的另一種表述是:在有效資本市場上,將不存在未加利用的盈利機會。我們知道,在金融市場上,並非每個人都對一種證券的信息有充分的了解,金融市場的這種結構便使得許多市場參與者都能參與該市場。只要有一些人密切注意著未加利用的任何盈利機會,他們就會抓住出現的任何盈利機會,因為這樣做會使他們獲利。
合理預測理論是由適應性預期理論發展而來的,適應性預期理論認為,人們的預期僅僅由過去的經濟所形成。對應於這種理論,過去認為在資本市場上對證券未來價格的估算也是可以依據對過去趨勢的經驗判斷而形成的。適應性預期理論被廣泛地應用於股票市場的技術分析。
有效資本市場理論的實用價值在於它能直接應用於許多人都很關心的問題-如何在股票市場上賺錢。然而,有效資本市場理論指出,購買證券並不能預期獲得超過均衡報酬率的報酬率(即獲得特別高的報酬率),這恐怕將使我們大多人都非常失望。報刊和發表的證券分析文章上的消息,大多數市場參與者都很容易得到,這些信息已反映在市場價格上,所以根據這些信息採取行動,一般得不到預期的超出平均報酬水平的報酬率。同時根據實證分析,我們得知證券分析家和基金管理人也不一定能超越市場。股市沒有常勝將軍,最優秀的基金管理人也不能例外。人們預測股票價格,通常採用技術分析方法,即假定歷史是會重演的。這種方法研究過去的股票價格數據,從中找出諸如升降趨勢或有規律的周期等模式,從這些模式再來確定買賣股票的規則。但是有效資本市場理論認為技術分析是浪費時間。同時實證分析也得出,股票價格遵循隨機運動,因而過去的股票價格數據無助於預測未來股票價格的變動。所以有效資本市場理論對於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上的投資建議非常簡單,即沒有把握得到特殊而准確的信息的大眾投資者不應不停地買進賣出,這樣做的結果只是投資者支付大量傭金使股票經紀人致富。投資人應採用的是「購買並持有的戰略」,即購買具有良好成長性的績優股票並在長時間內持有它們。對於小額投資者來說,還有一種方法是有益的,即由於他自己從事證券投資的成本相對規模來說較高,所以最好是去購買互助基金。由於有效資本市場理論表明,任何共同基金都不能持續地掌握市場,所以投資者也不應該購買收取較高管理費或需要向經紀人支付較高傭金的基金份額。他可以選擇購買不需支付任何傭金的共同基金,同時這種基金收取的管理費用也較低。這就是有效資本市場理論對投資者的忠告
『柒』 如何判斷股票市場有效率,我國股票市場有效率嗎
關注國信證券浙江分公司,一個有價值的微信公眾號,【投資早知道】【投顧看市場】【國信談股論金】,相信對你投資理財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