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股票市場情況
㈠ 09年中國股市總結
一、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大規模增加政府投資,實施總額四萬億元的兩年投資計劃,其中中央政府擬新增1.18萬億元」。並有效實施「擴內需、調結構、保增長」的一攬子計劃,保八目標順利實現。此政策利好催生了股市今年前七個月的單邊上揚走勢,滬市股指於7月23日實現自去年最低點1664點的翻倍目標,深市股指則於6月18日實現自去年5577點的翻倍目標.
二、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密集出台。從2009年1月中旬開始,國務院常務會議相繼審議並原則通過了汽車、鋼鐵、紡織、裝備製造、船舶、電子信息、輕工、石化、有色金屬、物流等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並密集出台。此利好政策將長期助推中國股市未來發展。
三、作為國家擴內需、保增長政策的重要內容,家電、汽車下鄉拉動農村購買力,促進農村消費市場大規模啟動,使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穩定增長。此利好政策將長期助推中國股市未來發展。
四、11月底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與12月上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做好明年經濟工作,重點要在促進發展方式轉變上下工夫,真正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機統一起來,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會議明確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雙寬松」依舊,「調結構、促消費」將是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此利好奠定了2010年股市將長足進步的基礎。
五、滬市於 7月23日、深市於6月18日成功實現自去年最低點1664點和5577點的翻倍目標。滬市創出年內高點3478點,深市創出年內高點14096點。滬市全年漲幅為72.53%,深市全年漲幅為104.92%,兩市漲幅差32.39%。(先以12月25日收盤點位計)
六、創業板經十年醞釀和充分准備,於10月23日正式開市,首批28家創業板上市公司集體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為106%。第二批八家上市公司於12月24日集體上市,平均漲幅為45%。截至12月25日,創業板36家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為103倍,總市值為1574.49億元,總流通市值為292.07億元,分別為主板市場的1/137和1/471。
七、1、2009年以來,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活動十分活躍,數據顯示,157家上市公司在年內推出或實施了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置入上市公司的資產價值達到3330億元。2、暫停了9個月之久的新股IPO緊鑼密鼓的展開,加上增發和配股再融資,2009年中國證券市場融資規模有望突破45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招商證券、中國中冶,中國重工相繼破發,趕著末班車上市的中國北車因其發行市盈率已高達49倍,破發風險較大。
八、12月中央一系列樓市新政密集出台,其中12月14日,國務院發布「國四條」,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12月17日,財政部、國土部等5部委發出通知,要求實施「首次繳納比例不得低於全部土地出讓價款的50%」的規定,政策「重拳」目標明確,與之對應的股市中房地產板塊連遭重挫,股市因此低調收官。
九、1、歷經5年司法程序,「中國證券界死刑第一人」楊彥明,於12月8日上午被執行死刑;2、證監會首次就證券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對個人開出過億元的罰單,獲此罰單者為北京首放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汪建中,事由:汪建中利用北京首放及其個人在證券投資咨詢業的影響,借向社會公眾推薦股票之機,通過「先行買入證券、後向公眾推薦、再賣出證券」的手法操縱市場,非法獲利1.25億元,被處等額罰款,並對其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同時北京首放被撤銷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十、某類股評現象泛化,拷問著管理層與財經媒體監管和導向是否合規。作為中國股市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培育和發展一個健康的股評界,需要管理層、財經媒體、股評家和廣大投資者共同努力,以促進股評對廣大投資者的正確指導,進而提高廣大投資者的理性投資,並推動中國股市加快向成熟市場發展的步伐
㈡ 09年的股市情況怎麼樣
預期落空引發市場大幅調整 三大角度謹慎把握短線波段機會 我們認為,利好政策預期的落空是導致周一A股大幅調整的主要原因,在沒有新的熱點支撐和權重股不再護盤等因素影響下,大盤失去了繼續向上的動力。隨著短期均線均告失守,不排除大盤進一步考驗120日均線2000點的可能。操作上,建議投資者從三個角度把握短期市場階段性機會。 "小熱點"難燃"大熱情" 盡管上周上證綜指日K線收出"五連陽",但市場持續做多力量明顯不足,周一兩市大盤小幅沖高後即大幅回落,收盤時跌幅均超過3%。 從盤面觀察,個股跌多漲少,沒有明顯的熱點板塊。電力板塊中的皖能電力和大唐發電表現相對較好,直接原因是往年"兩會"期間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極少明確提及電價改革,而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將電價改革列入2009年的改革目標,顯示國務院對電價問題的空前重視。我們預計,2009年煤電聯營有望提速,同時避免電力行業再次出現政策性虧損。 而在跌幅榜前列,可以發現一批高送轉的個股名列其中,如中兵光電、深圳惠程、西飛國際、亞寶葯業和中天城投等。這批個股在高送轉題材的支撐下前期經過了一番炒作,累計了較多的獲利盤,部分資金逢高退出的意願非常明顯。 預期落空引發調整 大盤為何出現如此巨幅調整,後市又將何去何從。我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引發大盤調整的主要原因是利好政策預期的落空。 目前"兩會"正在召開,很多投資者對利好消息非常期待,上周中的大陽線就充分體現出了這種預期。但我們也應當注意到,近期市場出現了很多不確定的信息,比如創業板和股指期貨的推出時間、印花稅是否降低、紅利稅是否取消、個稅起征點是否調高、利率和准備金率是否降低等。 在解讀經濟熱點時,市場也傳出了不確定的信息,比如原先市場傳言將有新的刺激政策出台,但發改委主任認為是否在四萬億基礎上增加要視形勢而定,央行行長周小川則稱新增貸款力度將繼續觀察。應該說,投資者期待的眾多利好政策在短期內集中出台的可能性不大,而這些重要政策對股市的走向、熱點板塊的形成都有重大影響。 我們看到,A股本輪行情並不是上市公司業績提升引發,而是由資金加預期而形成,因此,在有關新的政策消息沒有明確時,大盤也失去向上的動力,盤中也沒有持續的熱點板塊出現,這就是周一大盤大幅調整的主要原因所在。 其次,下方支撐依然有力。 此前投資者對IPO重啟有較大擔憂,但證監會副主席范福春表示IPO重啟勢在必行,但什麼時候啟動將和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掛鉤,以解決發行價和首日開盤價背離問題。2008年的大跌行情中,大小非的拋售是主要原因之一,而按目前的發行制度,新股發行過程中又會不斷產生大量的大小非,這將是制約市場穩定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現在管理層顯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著力進行解決,這個信息一方面說明IPO在短期內不會重啟,另一方面也說明未來改革後的新股發行制度有望更加合理,這對市場發展構成長期利好。 另外,近期匯金公司明確表示當股市出現非理性波動時,會從落實中央維持穩定的角度出發,對三大國有銀行進行增持。從這點來看,即使大盤再度調整,投資者也不必過於恐慌。 第三,從技術面看,大盤在60-120日均線附近,也就是2011-2053點附近仍有較強的支撐。如果大盤運行到這一區域,投資者則可考慮逢低吸納。 三大角度把握短線機會 我們認為,就操作而言,短期可從三個角度謹慎把握市場機會。 一是以防禦性行業為主,比如醫葯和3G,因為目前對刺激經濟的預期暫時落空,抗周期的行業更顯穩健。投資者可關注估值合理,未來業績增長明確的華東醫葯、武漢凡谷等; 二是對一些未來有望成為熱點的板塊提前關注。房地產行業前期未能列入十大振興規劃,股價表現也相對疲弱,但近期很多地區住房銷售出現回暖跡象,作為支柱型產業,政府也有望出台有關政策促進其發展。如果地產股近期再度出現大幅調整,可能蘊含有一定的超跌反彈機會,個股上可重點關注蘇寧環球、濱江集團等; 三是對短線超跌的強勢股進行搶反彈的操作,但需要注意不可盲目加倉,保持好波段操作的策略。
㈢ 2009年中國股市是熊市還是牛市
出現牛市的幾率很小,股市的上漲是靠資金推動的。07年全民炒股已經有很大的社會閑散資金被套在股市裡,現在經濟形式又不好。在聚集資金從時間上看是不現實的。這就像跑百米,跑時只需要十幾秒,爾在准備下一回跑是時間則遠遠大於跑的時間。
09年...多看少動。
只要有信心,冬天會過去的,春天一定會來到的。
能力有限,權當笑談!!
㈣ 2009年中國股票市場平均收益率
上證指數漲幅是79.98%,深證指數漲幅是112.24%,
如果這二者算平均的話,收益率是:96.11%
㈤ 09年股市行情會怎麼樣
其實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09要達到牛市幾乎來說是不可能的,09年世界經濟也是一個調整震盪期,所以09年股市沒有大行情.
但2010年是什麼情況,目標我不敢說.
㈥ 09年的最大一波 股市行情在幾月份
09年的最大一波 股市行情在8月份。
股市行情:股票市場的發展和存在趨勢。中國股市(大陸地區)主要由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股票構成,如包含香港則亦包含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公司。並有所謂"新三板"的櫃台交易股票。2009年,深圳證券交易所推出中小企業創業板。大陸證券交易的監管機構為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股票行情:股票行情是一種股票用語,指股票交易所內各只股票的漲幅變化及交易流通情況。
㈦ 概括下09年中國股市總體情況
、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大規模增加政府投資,實施總額四萬億元的兩年投資計劃,其中中央政府擬新增1.18萬億元」。並有效實施「擴內需、調結構、保增長」的一攬子計劃,保八目標順利實現。此政策利好催生了股市今年前七個月的單邊上揚走勢,滬市股指於7月23日實現自去年最低點1664點的翻倍目標,深市股指則於6月18日實現自去年5577點的翻倍目標.
二、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密集出台。從2009年1月中旬開始,國務院常務會議相繼審議並原則通過了汽車、鋼鐵、紡織、裝備製造、船舶、電子信息、輕工、石化、有色金屬、物流等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並密集出台。此利好政策將長期助推中國股市未來發展。
三、作為國家擴內需、保增長政策的重要內容,家電、汽車下鄉拉動農村購買力,促進農村消費市場大規模啟動,使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穩定增長。此利好政策將長期助推中國股市未來發展。
四、11月底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與12月上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做好明年經濟工作,重點要在促進發展方式轉變上下工夫,真正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機統一起來,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會議明確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雙寬松」依舊,「調結構、促消費」將是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此利好奠定了2010年股市將長足進步的基礎。
五、滬市於 7月23日、深市於6月18日成功實現自去年最低點1664點和5577點的翻倍目標。滬市創出年內高點3478點,深市創出年內高點14096點。滬市全年漲幅為72.53%,深市全年漲幅為104.92%,兩市漲幅差32.39%。(先以12月25日收盤點位計)
六、創業板經十年醞釀和充分准備,於10月23日正式開市,首批28家創業板上市公司集體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為106%。第二批八家上市公司於12月24日集體上市,平均漲幅為45%。截至12月25日,創業板36家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為103倍,總市值為1574.49億元,總流通市值為292.07億元,分別為主板市場的1/137和1/471。
七、1、2009年以來,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活動十分活躍,數據顯示,157家上市公司在年內推出或實施了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置入上市公司的資產價值達到3330億元。2、暫停了9個月之久的新股IPO緊鑼密鼓的展開,加上增發和配股再融資,2009年中國證券市場融資規模有望突破45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招商證券、中國中冶,中國重工相繼破發,趕著末班車上市的中國北車因其發行市盈率已高達49倍,破發風險較大。
八、12月中央一系列樓市新政密集出台,其中12月14日,國務院發布「國四條」,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12月17日,財政部、國土部等5部委發出通知,要求實施「首次繳納比例不得低於全部土地出讓價款的50%」的規定,政策「重拳」目標明確,與之對應的股市中房地產板塊連遭重挫,股市因此低調收官。
九、1、歷經5年司法程序,「中國證券界死刑第一人」楊彥明,於12月8日上午被執行死刑;2、證監會首次就證券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對個人開出過億元的罰單,獲此罰單者為北京首放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汪建中,事由:汪建中利用北京首放及其個人在證券投資咨詢業的影響,借向社會公眾推薦股票之機,通過「先行買入證券、後向公眾推薦、再賣出證券」的手法操縱市場,非法獲利1.25億元,被處等額罰款,並對其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同時北京首放被撤銷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十、某類股評現象泛化,拷問著管理層與財經媒體監管和導向是否合規。作為中國股市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培育和發展一個健康的股評界,需要管理層、財經媒體、股評家和廣大投資者共同努力,以促進股評對廣大投資者的正確指導,進而提高廣大投資者的理性投資,並推動中國股市加快向成熟市場發展的步伐
㈧ 誰知道09年的股市趨勢
盡管目前市場預期很悲觀,但2009年股市趨勢其實非常清晰:一是在經歷了70%的跌幅之後,在只能單邊做多的機制下,2009年股市只有上漲一條路,這是刺激內需經濟戰略的需要,也是「穩步發展資本市場」新綱領的需要;二是2009年行情要麼以政策驅動,要麼以資金驅動,不會靠業績驅動。從目前看,2009年股市的政策氛圍是「陽光燦爛」的,資金流動性也是相對充沛的,只是漲多漲少的問題而已。 決定股市漲跌的第一要素是市場流動性。市場流動性一取決於貨幣政策;二取決於利率與匯率;三取決於資產價值;四取決於投資信心。細心的投資者應能發現,盡管對經濟與公司盈利增長的預期很悲觀,但從10月份開始,當不少股票跌破重置價值的時候,當貨幣政策由緊轉松「大拐彎」並進入降息軌道的時候,市場流動性與買賣關系悄然出現變化。數據顯示,從10月中旬開始,A股開戶數與市場換手率指標均處於明顯上升過程中,與此同時,空倉賬戶數量與半年以上沒有交易記錄的「睡眠賬戶」數量也在持續增加,換手率指標與空倉比例指標出現相背離的現象明確顯示新增力量在不斷進場。這在中國太保、金風科技巨量「兜底」小非的行情中已經有所體現。 新增力量來自何方?個體投資者早已「談股色變」,交易趨於活躍的大小非只是市場存量,基金等機構賬戶變化不大,私募基金大多處於「泥菩薩過江」時期,因此不難判斷,正在不斷進場的新增力量大多來自景氣收縮時期實體經濟中外溢的產業資本以及貨幣政策「大拐彎」之後釋放的金融資本。人們原以為在目前實體經濟萎縮時期,銀行會惜售,企業會慎貸,但金融數據顯示,11月份人民幣貸款余額達到29.57萬億元,僅次於今年1月份的水平。貸款在大投放,但經濟與企業的景氣度在猛跌,只有股市換手率在明顯上升,個中蹊蹺不言自明。 總之,2009年市場流動性足夠充沛,2009年行情將由流動性來推動。既然行情是可預期的,而行情最大的魅力就在於超預期,目前不看好的理由越多,未來超預期的概率就越大,到明年這個時候,投資者的心情或許會與現在截然不同。
㈨ 2009年股票市場會怎樣
趨勢向上,震盪盤升
信心比黃金還重要
正常調整不改向好趨勢
天下大事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我們正從底部走出來!基本面的轉暖最終必將支持市場向上突破!
在今年牛市下半場將逐漸展開
大盤趨勢向好,積極做多,耐心持有;
投資中國美好的未來,分享經濟發展的快樂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最好的時代」——狄更斯
㈩ 09年中國股市發生了那些大事
09年中國股市的大事是創業板開板並交易。
(1)中國舉辦建國60周年盛大閱兵式和規模空前的全運會;
(2)中國汽車產量突破1300萬輛,成為世界汽車最大生產國;
(3)中國經濟規模超出日本,排名世界第二;
(4)三峽大壩正常蓄水175米,標志著三峽工程基本完工:
(5)創業板成功推出,國家年度經濟增長率超過8.5%,居全球翹楚:
(6)ST股改規范化,披露信息公開公正透明,成為世界股市裡最靚麗的風景線。
拓展資料:
中國股市最大的特點是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時承諾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場中按照股價進行交易,然而指數卻是依照總股本加權計算,從而形成操盤上的"以少控多"的特點。
例如比較顯著的是1997年以前的東北電氣、吉林化工,由於其總股本較大而流通股數較少,因此只動用少量的資金影響這兩只股票,就能形成對指數的部分控制。
到了2001年後,中國證監會逐漸提出要解決國有股的不能流通問題,要盤活國有資產,曾先後出台了一些方案。但由於在當初的上市發行環節,流通股東以超高市盈率購買了流通股,而出台的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損害了流通股東的利益,因此市場以走熊而對"國有股減持"的改革作出市場反應。
然而在2005年,中國證監會再次提出"股權分置改革",其實質仍然是國有股減持,不同的是,這一改革以消除股權分置為目標,連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進來,由此引發了市場極大的不認同。
因而在2011年,中國股市走入大熊市,可以列為冠為全球最熊,一路的下跌,跌倒幾年前的原點2228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