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股票市場選出5
㈠ 論述題 1.運用證券投資基本分析方法,從我國A股市場上選擇1——5支股票作/
基本面分析也有局限性。散戶不能去上市公司調研,看到的數據可能不是最真實和全面的。 利潤高的行業如白酒,高端醫療,爆發性的生物制葯。 好股票也要有好價格。建議趨勢操作。
㈡ 一道關於股票市場資本化率的計算題!
股利的現值=5/15%=33.33
股票的價格=年末不含股利的股價+股利現值=110+33.33=143.33
㈢ 假設現在一個股票 只有 A和B,A 5元委託買入 ,B 4元委託賣出,那麼成交價是多少
另外你補充的問題~首先股票市場里不存在這種非要高價買的情況,除非是為了搶籌,但是搶籌的時候也是先把4塊錢的籌碼都吃掉,才會去吃5塊錢的~ 中科金財壟斷的銀聯移動支付,很有可能成為第二個支付寶 給你推薦一個好股呀,002657中科金財 本人炒股20年,從沒有見過這么好的股,好的股票很可能是你人生轉折點! 中科金財是唯一和銀聯合作移動支付的企業,市值目前只有20億,上漲到200億一點也不過分!
㈣ 關於股票指數的問題
股指期貨的概念
股指期貨與普通的商品期貨除了在到期交割時有所不同外,基本上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以某一股票指數為例,假定當前它是1000點,也就是說,這個股票指數目前現貨買賣的"價格"是1000點,現在有一個12月底到期的該指數的期貨合約,如果市場上大多數投資者看漲,可能目前該指數的期貨合約的"價格"已經達到1100點了。假如你認為到12月底時,該指數的"價格"會超過1100點,也許你就會買入這一指數的期貨合約,也就是說你承諾在12月底時,以1100點的"價格"買入該指數。這一指數的期貨合約繼續上漲到1150點,這時,你有兩個選擇,或者是繼續持有你是期貨合約,或者是以當前新的"價格",也就是1150點賣出這一期貨合約,這時,你就已經平倉,並且獲得了50點的收益。當然,在這一指數期貨合約到期前,其"價格"也有可能下跌,你同樣可以繼續持有或平倉割肉。但是,當指數期貨合約到期時,誰都不能繼續持有了,因為這時的期貨已經變成"現貨",你必須以承諾的"價格"買入或賣出這一指數。根據你期貨合約的"價格"與當前實際的"價格"之間的價差,多退少補。比如上例中,假如12月底到期時,這個市場指數實際是1130點,你就可以得到30個點的差價補償,也就是說你賺了30個點。相反,假如到期時指數實際是1050點的話,你就必須拿出50個點來補貼,也就是說虧損了50個點。
當然,所謂賺或虧的"點數"是沒有意義的,必須把這些點折算成有意義的貨幣單位。一個點具體折算成多少貨幣,在股指期貨合約中必須事先約定,稱為合約乘數,一個股指期貨合約的價值是由合約乘數乘以股價指數來計算的,即合約價值=合約乘數×股價指數。假如規定這個股指期貨合約乘數是100元,股價指數為1000點,那麼一個合約的價值就是100000元。
股指期貨以現金結算,而不是用股票進行交割。合約到期時,以股票市場的收市指數作為結算的標准,合約持有人只須交付或收取到期時的 股價指數的現金差額,即可完成交收手續.
股票指數期貨的功能與作用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金融工程部分析認為指數期貨利大於弊。他們認為股票指數期貨有價格發現功能。期貨市場由於所需的保證金低和交易手續費便宜,因此流動性極好。一旦有信息影響大家對市場的預期,會很快地在期貨市場上反映出來。並且可以快速地傳遞到現貨市場,從而使現貨市場價格達到均衡。
有風險轉移功能。股指期貨的引入,為市場提供了對沖風險的途徑,期貨的風險轉移是通過套期保值來實現的。如果投資者持有與股票指數有相關關系的股票,為防止未來下跌造成損失,他可以賣出股票指數期貨合約,即股票指數期貨空頭與股票多頭相配合時,投資者就避免了總頭寸的風險。
股指期貨有利於投資人合理配置資產。如果投資者只想獲得股票市場的平均收益,或者看好某一類股票,如科技股,如果在股票現貨市場將其全部購買,無疑需要大量的資金,而購買股指期貨,則只需少量的資金,就可跟蹤大盤指數或相應的科技股指數,達到分享市場利潤的目的。而且股指期貨的期限短(一般為三個月),流動性強,這有利於投資人迅速改變其資產結構,進行合理的資源配置。
另外,股指期貨為市場提供了新的投資和投機品種;股指期貨還有套利作用,當股票指數期貨的市場價格與其合理定價偏離很大時,就會出現股票指數期貨套利活動;股指期貨的推出還有助於國企在證券市場上直接融資;股指期貨可以減緩基金套現對股票市場造成的沖擊。
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劉文紅指出,股票指數期貨為證券投資風險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它從兩個方面改變了股票投資的基本模式。一方面,投資者擁有了直接的風險管理手段,通過指數期貨可以把投資組合風險控制在浮動范圍內。另一方面,指數期貨保證了投資者可以把握入市時機,以准確實施其投資策略。以基金為例,當市場出現短暫不景氣時,基金可以藉助指數期貨,把握離場時機,而不必放棄准備長期投資的股票。同樣,當市場出現新的投資方向時,基金既可以把握時機,又可以從容選擇個別股票。正因為股票指數期貨在主動管理風險策略方面所發揮的作用日益被市場所接受,所以近二十年來世界各地證券交易所紛紛推出了這一交易品種,供投資者選擇。
江蘇證券綜合研究所強瑩論及股票指數期貨的功能時指出了四點。1.規避系統風險。2.活躍股票市場。3.分散投資風險。4.可進行套期保值。
股指期貨交易與股票交易的區別
1.股指期貨可以進行賣空交易。股票賣空交易的一個先決條件是必須首先從他人手中借到一定數量的股票。國外對於股票賣空交易的進行設有較嚴格的條件,而進行指數期貨交易則不然。實際上有半數以上的指數期貨交易中都包括擁有賣空的交易頭寸。對投資者而言,做空機制最富有魅力之處是,當預期未來股市的總體趨勢將呈下跌態勢時,投資人可以主動出擊而非被動等待股市見底,使投資人在下跌的行情中也能有所作為。
2.交易成本較低。相對現貨交易,指數期貨交易的成本是相當低的,在國外只有股票交易成本的十分之一左右。指數期貨交易的成本包括:交易傭金、買賣價差、用於支付保證金(也叫按金)的機會成本和可能的稅項。
3.較高的杠桿比率。較高的杠桿比率也即收取保證金的比例較低。在英國,對於一個初始保證金只有2500英鎊的期貨交易帳戶來說,它可以進行的金融時報100種(FTSE-100)指數期貨的交易量可達70000英鎊,杠桿比率為28:1。
4.市場的流動性較高。有研究表明,指數期貨市場的流動性明顯高於股票現貨市場。
5.股指期貨實行現金交割方式。期指市場雖然是建立在股票市場基礎之上的衍生市場,但期指交割以現金形式進行,即在交割時只計算盈虧而不轉移實物,在期指合約的交割期投資者完全不必購買或者拋出相應的股票來履行合約義務,這就避免了在交割期股票市場出現"擠市"的現象。
6.一般說來,股指期貨市場是專注於根據宏觀經濟資料進行的買賣,而現貨市場則專注於根據個別公司狀況進行的買賣。
如何買賣股票指數期貨
我們目前的股票市場,是一個單邊市場。股市漲的時候大家都賺錢,跌的時候大家都無可奈何地賠錢。股票指數期貨的出現,將使股市成為雙邊市場。無論股市上升或下跌,只要預測准確,就能賺錢。因此,對個人而言,股票指數期貨市場將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市場。
第一、當個人投資者預測股市將上升時,可買入股票現貨增加持倉,也可以買入股票指數期貨合約。這兩種方式在預測准確時都可盈利。相比之下,買賣股票指數期貨的交易手續費比較便宜。第二、當個人投資者預測股市將下跌時,可賣出已有的股票現貨,也可賣出股指期貨合約。賣出現貨是將以前的賬面盈利變成實際盈利,是平倉行為,當股市真的下跌時,不再能盈利。而賣出股指期貨合約,是從對將來的正確預測中獲利,是開倉行為。由於有了賣空機制,當股市下跌時,即使手中沒有股票,也能通過賣出股指期貨合約獲得盈利。第三、對持有股票的長期投資者,或者出於某種原因不能拋出股票的投資者,在對短期市場前景看淡的時候,可通過出售股票指數期貨,在現貨市場繼續持倉的同時,鎖定利潤、轉移風險。
買賣股票指數期貨還有許多買賣個股所得不到的好處。個人投資者常常為選股困難而發愁,既沒有內幕消息參考,又缺乏充分全面的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與機構投資者相比,在資金上也處於絕對的劣勢。因此,能得到與大市同步的平均利潤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其具體辦法就是證券指數化。買賣股票指數期貨相當於證券指數化,與大市同步;另外,買賣股票指數期貨還分散了個股風險,真正做到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個人投資者要進行股指期貨交易,首先是選擇一家信譽好的期貨經紀公司開立個人賬戶,開戶手續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閱讀並理解《期貨交易風險說明書》後,在該說明書上簽字;第二是與期貨經紀公司簽署《期貨經紀合同》,取得客戶代碼;第三是存入開戶保證金,開戶之後即可下單交易。
與股票現貨交易不同,股指期貨交易實行保證金制度。假定股指期貨合約的保證金為10%,每點價值100元。若在1500點買入一手股指期貨合約,則合約價值為15萬元。保證金為15萬元乘以10%,等於15000元,這筆保證金是客戶作為持倉擔保的履約保證金,必須繳存。若第二天期指升至1550點,則客戶的履約保證金為15500元,同時獲利50點,價值5千元。盈虧當日結清,這5千元在當日結算後就劃至客戶的資金帳戶中,這就是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同樣地,如果有虧損,也必須當天結清。
影響個人投資者參與股票指數期貨交易的主要因素是合約價值大小和期貨市場的規范程度。合約價值越大,能有實力參與的個人投資者越少。市場的規范使得非市場的風險越小,這將提高投資者參與期貨市場交易的積極性。
如何運用股指期貨進行風險管理
隨著我國股指期貨 產品的漸行漸近,投資者也需要加深對這一產品的認識。許多投資者至今為止仍然認為股指期貨僅僅是一種高杠桿的投機工具而已。如果股指期貨僅僅是一種投機工具,那怎麼解釋在全球的股指期貨產品發展史上,有些產品深受投資者歡迎,交易量日漸增長,而有些產品卻在推出之後,鮮有人問津呢?
股指期貨首先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套期保值功能是股指期貨的首要功能,投機與套利只是輔助功能而已。也正是由於此,像S&P500指數期貨、Euro DJ-STOXX50指數期貨由於標的指數的成份股有大量的投資基金跟蹤,這些基金出於保值的需要,頻繁地交易相應的指數期貨,這兩個產品交易量日漸增長。
那麼普通投資者如何運用股指期貨進行股票投資的風險管理呢?首先,投資者要確認所購買的股票是股指期貨標的指數的成份股之一。在全球近160多種股指期貨產品之中,絕大多數產品的標的指數都是成份指數,只有少數幾種產品的標的指數是綜合指數,如台灣期交所的台證加權綜合指數期貨、悉尼期交所的所有普通股指數期貨等。相信我國首先推出的指數期貨是選擇成份股指數作為標的,而不會選擇上證綜指或深證綜指作為交易標的。
假如首先推出的產品是上證50指數期貨,投資者如果想運用這一產品進行股票投資的風險管理,就必須確認所購買的股票是上證50指數的成份股之一。當然,如果投資者所持有的股票不是上證50指數的成份股,也可以使用上證50指數期貨進行風險管理,但效果就差多了。
其次,投資者要會使用一些股票投資軟體中的分析指標。這些指標主要有波動率、回報、相關性等。如果投資者持有多種股票組合,要計算股票組合過去一段時間內的波動率及相應回報,計算標的指數過去一段時間內的波動率及相應回報,計算股票組合與標的指數之間的相關性等。只有這樣,投資者才能對股票組合與標的指數之間的關系有一個定量的掌握。
如果投資者計算出股票組合與標的指數的相關系數是0.9,這表明投資者持有的股票組合的波動與上證50指數的波動密切相關。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投資者預計未來上證50指數要下跌,但由於所持有的股票組合年分紅率比較高而不願賣出,那麼投資者就可以賣出適當數量的上證50指數期貨,來規避指數下跌導致股票組合同時受累的現象發生。
第三,投資者需在證券或期貨公司專業人士指導下,計算出究竟需賣出多少張指數期貨。雖然大多數投資者都知道賣出股指期貨來規避市場下跌的系統性風險,但究竟要賣出多少張指數期貨才比較適合,大多數投資者自己難以計算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可以通過向所開戶的證券或期貨公司專業人士咨詢。
最後,投資者還需了解股指期貨交易的保證金及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由於股指期貨是採用保證金交易及每日無負債結算,投資者如採用賣出股指期貨的保值策略,就必須准備適當的資金作為保證金。
一般情況下,經紀公司有最低的交易保證金要求,假設是股指期貨合約價值的10%。如果當時投資者賣出的一張股指期貨合約價值為10萬元,那麼投資者就至少需交1萬元作為交易保證金。但僅僅准備這些資金還不夠,萬一指數沒有向投資者預期的方向運行,那麼投資者持有賣出頭寸的期貨合約就會出現損失。
譬如,指數上漲了2%,投資者就損失了2000元,交易保證金只剩下8000元。經紀公司就會打電話告訴你,需要補2200元保證金,因為此時合約價值為10.2萬元了。如果不繳納保證金,經紀公司就會把持有的頭寸進行強制平倉。那麼投資者手中就沒有保單了,即使未來市場真得下跌,您只能接受股票組合損失的現實了!
股指期貨:股票投資者的保險品
目前,有關存款保險制度的研究正逐漸進入公眾視野,甚至受到了國家的重視。既然存款都需保險,那投資 股票市場要不要保險?
而據統計,我國股票市場的投資回報率少於同期銀行的存款利率。股票的價格隨著公司業績每天都在波動,投資者一不小心便可能血本無歸。可見,投資股票市場是需要買保險的。然而,股票市場保險的機理是怎樣的?誰能提供這種險種呢?這種險種的費率為多少呢?……這些問題想必是我國股票市場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問題。
如何應用股指期貨進行避險
一般而言,股指期貨的避險功能可分為多頭避險與空頭避險兩種類型。對於大多數投資者而言,由於您手中持有股票組合,而您又擔心一些政策因素給組合帶來系統性風險,導致手中組合遭受損失。而您又不想拋出手中的股票組合,因為這些公司的現金紅利率高於銀行存款利率。您僅僅想躲過這一段不穩定的投資時期,在這種情況下,股指期貨可以幫您選擇一種多頭避險策略。
境外的期貨交易所一般都有不同到期期限的股指期貨合約,如1個月、2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等合約可供選擇。如果您認為這段不穩定的投資時期是3個月,那麼你就根據手中股票組合的市值,賣出相應價值的3個月指數期貨合約。
您現在手中不但持有股票組合的多頭,而且還持有股指期貨的空頭。由於股指期貨合約到期時的價格會向現貨指數收斂,因此,不管股票指數價格向何方波動,您的組合都會多空相抵,保證了持有組合的無風險收益。因為,如果股票指數正如您所預期的下跌了,那麼您的股票組合遭受了損失。反之,亦是如此。總之,股指期貨幫助您選擇了多頭避險策略,買到了一份類同車險一樣的保險。
目前,股指期貨由商品期貨交易所提供。原因是:一方面,商品期貨交易所把股票指數價格波動與商品價格波動作為同一類別事物來對待,自然而然地把規避商品價格波動的期貨交易機制引入了股票市場,從而使股票市場的保險技術與產品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另一方面,商品期貨交易所一直作為商品期貨買賣雙方的對手方,在控制買賣雙方交易的信用風險上面具有悠久、豐富的經驗及成熟方法與技術,從而保證它有能力作為股指期貨買賣雙方的中央擔保方。
這類產品費用如何相對於車險費率而言,投資者用於買賣股指期貨而支出的保險費低多了,一般在萬分之二、萬分之三的水平。這與股票市場的交易費比較起來,也少得多。但有人會出來反對說,股票市場是一個投資市場,相對於投資者的長期回報而言,支付的交易費用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但股指期貨市場是一個風險管理市場,本質上是一個「零和」博弈市場,如果支付了費用就變成了一個「負和」博弈市場。投資者為什麼要願意支付這部分費用呢?
一個直觀的解釋是:套期保值者支付了這部分費用之後,買了一份保單,所以他願意支付這部分費用。但根據研究表明,平均而言,套期保值者平均收益會高於交易費用的支出,實際上是技術不熟練的投機者為套期保值者及技術熟練的投機者支付了這部分費用。因此套期保值者獲得了一份免費的保險。
總之,股票市場上的投資者可以通過一種廉價的產品,即股指期貨來進行保險。有了股指期貨市場,我國股票市場投資者的投資環境就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股民轉戰期貨的優勢
期貨市場是一個比較專業的投資市場,他對投資者的素質要求比較高,因此投資者的介入門檻比較高,但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由股市轉戰期市的投資者成功率比較高,我們通過對期貨市與股票市場的比較和分析股民在期貨市場的成功案例發現股民轉戰期貨有其自身獨特的優勢。
一、具有一定的投資經驗
股票市場在我國起步比期貨市場要早,發展較快。因此股票在我國的普及率比較高,股票幾乎達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投資者認識股票也較早,對股市的研究也比較深入,對股市的基本面分析、技術面分析掌握的比較透徹。因此股票投資者對風險投資市場已經積累了相當的經驗,而期貨市場的一些分析方法和股票市場大同小異,只不過是一些分析方法的具體運用而已。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都屬於資本市場,他們對國家政策的反應是基本相同的,比如說2005年年初國家出台比較嚴厲的宏觀調控政策,股市從4月7日1783點開始回調,同時期貨市場在4月中旬各品種也相續展開回調行情。在股市我們經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比如K線圖、KDJ、MACD等一些技術分析指標在期貨市場中同樣得到廣泛運用。因此具有一定股票投資經驗的投資者轉戰期貨市場可謂是輕車熟路。
二、期市與股市具有互補性
期貨市場與股票市場雖然同屬於資本市場,但由於期貨市場與股票市場的運行機制不一樣使得期貨市場與股票市場具有互補性。在我國股票市場中沒有做空機制,因此股票在漲的時候股民才有行情可做。而跌的時候就沒有行情可做或者被套。但期貨市場不一樣,期貨市場中有做空機制,漲的時候有行情,跌的時候也有行情可做。作為我們股民朋友我們就可以在股票市場下跌的時候從股票市場撤出來轉戰期貨。在股票市場展開上漲行情的時候又可以從期貨市場撤出來重回股票市場。資本市場說白了也是一個概率市場只有得到的機會多獲勝的概率才大!我們作為風險投資愛好者如果兩個市場都參與就不會錯過市場給予我們的每一個機會。也許會有投資者說:「我一個市場還做不好呢,還做兩個市場!」就是因為我們在一個市場中沒有做好我們才更應該想到另一個市場,增加一個市場,增加一份機會!
三、投資期貨有助於做好股票
期貨市場目前上市的品種有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銅、鋁、橡膠、燃料油;鄭州商品交易所的小麥、棉花、白糖;大連商品交易所的大豆、玉米、豆粕、豆油。這些商品要麼是一些上市公司的原材料,要麼是一些上市公司的產品,通過這些商品價格的漲跌就可以很直觀的得到上市公司業績的好壞。又因為期貨市場商品的價格具有預期性,對股票的操做更具有指導意義。比如,在今年上半年期貨市場中各商品大副上漲的過程中我們就建議我們的投資者在股票市場大膽買進江西銅業、山東鋁業、蘭州鋁業等股票。投資者具此均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因為銅、鋁是這些上市公司的主要產品,這些商品的價格上漲必定會給相關上市公司帶來可觀利潤,那麼這樣的股票上漲是無疑的了。據傳年底股指期貨將要在上海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股指期貨的推出將改變中國內地股市缺乏賣空機制的現狀,為機構投資者規避系統性風險提供工具。
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作為資本市場的兩兄弟,他們有很多的共同點,也具有良好的互補性。作為我們風險投資者應該認真地學習、運用這兩個市場,為我們的投資收益添光溢彩!
㈤ 股票市場出現非零和博弈怎麼解釋
證券市場理論上是一個零和博弈市場,是因為證券市場是一個虛擬的市場,在這個市場里不會創造社會財富,但是,在這個市場里可以對社會財富進行管理和進行社會財富再分配,所以說是零和博弈。
不管是對整個市場,還是對一隻個股,都適用下面的零和博弈公式:
進入證券市場的錢=流出證券市場的錢;
進入證券市場的錢=機構和股民投入的資金+上市公司的分紅的錢;
流出證券市場的錢=機構和股民賺走的資金+上市公司融資融走的錢+證券公司收取的交易傭金+財政部證券交易印花稅+證監會收取的上市公司管理費+上海證券交易所收取的股權過戶費(深交所免收)+上市公司破產引起的證券價值歸零;
另外,機構和股民賺的錢如果沒有拿出證券市場,則不算流出,不計入公式。
上面是對標題的回答。
下面是對「舉個簡單的例子,加入A以1元的價格購買某一股票,一5元的價格賣出,B購得,又以價格2賣出。在這個過程中,A賺4,B賠3.如何解釋,中間的差價去了哪兒?」這人例子的回答:
在二級市場上也就是上市後的市場上,股票的價格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股票實有價格,是股票含有的凈資產,這由上市公司的實際資產來決定,是股票價格的實際部分,另一部分是股票的虛擬價格,也就是股票的預期價格,說白了就是由於人們的非理性交易而認為該股票應該值這么個價格,兩部分合在一起就是你在交易市場里看到的價格,即買入賣出的價格。例子中的股票的凈資產假如是一元,那麼,A以1元買入,以5元賣出,就說明A認為這個股票只值5元,其中的4元是預期價格,A認為現在的價格已經達到了自己的預期價格,就賣出了;B以5元的價格買入,以2元的價格賣出,就說明B認為這個股票的預期價格要超出5元,所以買入,買入後股價下降,B改變了自己的預期價格,認為現在的市場里這個股票的預期價格只值2元不可能再是2元以上了,如果不賣以後的預期價格會是2元以下,所以就以2元賣出了;其實,在A和B的交易過程中,股票的實際價格還是1元,不同的是A和B對這個股票的預期價格不一樣,這是A和B的判斷問題,判斷對了就賺錢,判斷錯了就賠錢,但是,如果A和B都沒有把賺的錢和賠的錢拿出證券市場,那麼,A就不算真的賺B也不算真的賠,AB都有可能在下一次翻盤,賺賠翻了過來。
這就是A和B對自己的社會財富進行管理及社會財富在A和B之間進行再分配,在這個財富的管理和分配的過程中,上市公司沒有發生變化,所以股票的實際價格沒有發生變化,社會財富並沒有增加。
㈥ 假設某股票市場選出五家股票作為成股份,在t 期,t+1期五家股票的情況如下表:
除數調整法 t期總值 148000 t期調整後的總值155500 t+1期總值 167400 ;假設基期指數為1,計算新除數=t調整後市值/t期股價指數=155500/350=444.28,則t+1期指數=t+1期市值/新除數=167400/444.28=376.79 調整後指數變動比未調整指數要小 因為除去了因為配股而導致的指數增加
市值調整法 167400—因配股增加的市值15*500=159900 用159900/基期市值(148000/350)=378.14
㈦ 請問假設股價5元,股數100股,市場行情不好,股價跌到4元,那麼該開放式股票基金凈值是多少
基金一般持有十隻以上股票,而且各個股票所佔比例也不盡相同。如果不考慮申購和贖回等其他因素影響。所有股票變動的加權平均數就是當前凈值
㈧ 股票市場
股價平均數的計算方法通常有三種:
(1)加權平均法。這是把交易總價值,即每股價格乘以股數之和作為分子,再除以交易總股數就得出股價平均數。假設某股票交易市場有以下5種股票:A種股票價格為10元/股成交1股,B種股票為15元/股成交2股,C種股票20元/股成交3股,D種股票價格為25元/股成交4股,E種股票為30元/股成交5股,則該股票市場的股價平均數為:
(1×l0+2×15+3×20+4×25+5×30)/(1+2+3+4+5)=23.33
(2)算術平均法。採用算術平均法,股價平均數等於組成這個指數的各種股票價格的算術平均值。以上述五種股票為例,按算術平均法計算的股價平均數為:
(10+15+20+25+30)/5=20
(3)幾何平均法。用幾何平均法計算出的股價平均數等於包括在股票價格指數中的各種股票價格的幾何平均值。仍以上述五種股票為例,按照幾何平均數計算出的股價平均數為:
5\/10×15×20×25×30=18.64
㈨ 幫忙翻譯兩個金融詞:股票份額 保值(v.)
stock lots股票份額
maintain value 是保值的意思,hedge有套期保值的意思。
㈩ 關於股票的一道考題 高手進來幫忙解答一下吧
你好,我將從三個方面回答你的問題,原創!
1.牛市形成的原因
我認為人民幣升值為本輪牛市的根本原因。在人民幣升值背景的環境下,中國的「牛」,仍將按照「RMB升值不止、奔牛難止步」。
2.未來走勢猜想:
從技術面分析,通過對月線、季線、半年線、年線,下面筆者進行一一進行分析猜想。
月線:打開月線,你會發現依然是一個60點的缺口。如果根據前面分析周線不回補缺口,那麼就可以認定月線暫時也不會回補。而且月線的大幅跳空意味著大盤處於極度強勢之中。所以,可以這樣考慮,如果大盤至月下旬把指數空間拉在了6000以上偏靠接近6500,那月底回補缺口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這樣行情就很可能持續到十一月末,指數將上7000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前面的是一種假設,前提就是到月底能把月缺口保持下來的話。這是一個大膽的想法,但並非沒有可能,具體的仍然需要觀察和商榷。如果粗略估計,本月25號左右之前應該是安全的,准確的說下周應該是安全的。
季線:第四季度行情發展了一個半月,季度線當然也是有一個同樣的缺口。但這個缺口留下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也就是說回補5560上方的缺口今年的可能性還是極大。從這一點上說,大盤不回補缺口發展到7000點的行情又顯得比較渺茫。因為如果發展到7000點再回補缺口,大盤將需要回調20%左右,這樣的調整幅度將不亞於5.30,也意味著再來一次劇烈的調整。而為了避免5.30,政府將會出很多宏觀調控手段來進行市場干預。即使沒有調控,市場自身的調節也可能讓股指暴跌。
作個假設:假如行情發展到7000點,那麼短期絕對是應該退出市場了。如果到達不了並且月底陷入調整,則十一月必將是調整月。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下面兩個結論:一、月底是非常敏感的一個時間段,有較大可能回補5560上面的缺口的可能性;二、如果大盤通過了月底,則有可能在行情後期形成普漲行情,我想最安全的辦法就是在11中下旬某個時間段暫時退出市場。
另外,季度線的大缺口同樣也給市場一個較強的暗示,那就是市場處於強勢之中。
半年線:半年線當前是一個光頭巨陽,漲幅自92年下半年以來為第二高,僅次於06年下半年。這又意味著什麼呢?半年線是長期行情的象徵之一。今年的行情上半年的半年線漲幅為42.8%,弱於06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兩條半年線,其半年漲幅分別為44.02%和60%。這給出了行情幾個問題:一、上半年的行情已經整體弱於去年,如果下半年整體漲幅繼續弱於去年,這意味著08年將極有可能成為大頂,這將是管理層所不願意看到的;二、如果想08不成為頂而是行情的中間階段,那麼就必須讓07年下半年的行情漲幅超過去年上半年的60%,根據計算這個點位是6112點,這意味著大盤至少會漲過6112點,並且在年終收盤的時候收在6112點以上。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大盤則必須脫離一段6112點一些距離,也就是說今年至少要漲到6500點左右並收盤在6112以上08才最安全。所以,這里就讓我們可以有這樣兩項選擇:一、如果大盤一口氣越過6500直奔7000,則大盤將面臨如5.30差不多級別的調整,然後再翻身向上;二、如果大盤選擇在6000-6500之間歇歇腳把缺口回補,則可以確定在缺口回補後四季度還有行情。筆者以為這兩種選擇後者最好。
年線:年線在這兩年的確壯觀,至今為兩條巨陽。一根漲幅為130.43%,一根漲幅為121.02%。這兩條巨陽讓人感覺有點陡壁的感覺,但這樣的陡壁預期讓人覺得大盤的力量強盛。而從技術上講,預期2008有兩個條件:一、今年的大盤絕不能留太光頭的陽線,必須留出一個有一定幅度的上影才能在技術上預期2008;二、大盤今年幅度必須超過去年幅度才會給市場較強的信心預期2008。如果這樣推算,大盤的位置至少到達6166點,再加上一定幅度的上影線,則大盤必過6500點,如果這個上影線為20%的話,那行情就應該發展到7038點。
根據以上K線分析,個人認為今年行情年底收盤應該至少收在6200點左右,行情沖高應該至少接近7000點,為了給08留出行情最高不會超過80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