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萊股票市場
Ⅰ 選航母的是哪個股票
2011年8月10日,中國首艘航母平台離開大連新港,開始首次試航, 讓A股市場上的相關概念股票,得到了一股強勁的向上推動力,出現集體大漲。 但這還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隨著中國航母計劃的持續深入發展,滬深股市有不少相關的受益細分子行業和公司持續大熱,值得投資者關注。
航母相關個股:中國重工、中國船舶、廣船國際、中船股份等。
艦載機產業鏈涉及公司:西飛國際、哈飛股份、洪都航空。
武器裝備涉及上市公司:中兵光電、中航光電、航天電子、華工科技。
動力系統相關個股:航空動力、風帆股份、中航精機、中航動控等。
高端材料建造航母相關個股:寶鈦股份、中航三鑫、中航重機、寶鋼股份、方大特鋼等。
衛星導航系統產業鏈涉及公司:中國衛星、國騰電子、北斗星通。
從前期走勢看,重大事件是航母概念上漲的驅動因素,在瓦良格號航母下水之後,航母概念股有偃旗息鼓的跡象,但近期南海局勢再度緊張。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汶萊在南海都有所謂的領土主權要求,中國出於維護東海、南海海洋權益角度,需要兩艘航母包括大連改裝的瓦良格在內。擁有航母僅僅一個開始,實際作戰如果達到比較好實戰效果,航母必須與驅逐艦、護衛艦、潛艇組成一個航母編隊才可以,有測算我們國家打造兩支航母編隊總投資大概200億美元約和1300億人民幣左右,航母概念股受益匪淺,有了市場人氣的支持,未來投資機會明顯和可持續。
請注意投資風險!!!
Ⅱ 汶萊公司注冊全套文件及物品是
1. 公司注冊證書;
2. 公司章程;
3. 首次董事會議記錄;
4. 同意出任董事書;
5. 金屬鋼印一個;
6. 股票本。
Ⅲ 求高人描述一下東南亞各國家的投資環境,以及經濟狀況
一、 經濟
1、走出金融危機,步入新的經濟增長期。
經過10年的努力,東南亞國家已經從金融危機中走出來,重新步入新的增長時期。從一些指標的比較我們可以發現,東南亞各國的各項經濟指標已經恢復或者超過1997年金融危機前的水平。以國內生產總值為例,在1996年,即金融危機爆發前一年,東南亞10國的GDP總量為7254億美元(按當前價格計算,下同),1998年大幅度下降到4725億美元,2005年已經達到8843億美元,已經略為超過了金融危機前的水平。金融危機的重災區印尼和泰國在金融危機前的1996年,GDP總量分別為2273億美元和1821億美元,金融危機後第一年(1998年)分別下降到978億美元和1127億美元,到2005年,印尼已經略為超過金融危機前的水平,達到2802億美元,泰國則接近金融危機前的水平,為1762億美元。進出口貿易和外資是東南亞經濟的兩大發動機,兩個方面均已經恢復或超過金融危機前的水平,在1996年,印尼和泰國的出口總額分別為538億美元和558億美元,1998年則下降到488億美元和494億美元,到2005年則分別上升到856億美元和1096億美元。再看外資的情況。在1996年進入東南亞10國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量為258億美元,2000年時下降到低谷,只有86億美元,此後逐年恢復,到2005年達到380億美元,遠遠超過金融危機前的水平。東南亞地區宏觀經濟形勢不斷好轉的主要原因,除了各國國內進行經濟調整與改革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功於有利的國際和地區經濟環境,尤其是東南亞的兩翼,印度和中國的經濟高速增長,成為帶動東南亞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東盟國家經濟發展指標(2005年)
國 別 國內生產總值(按當前價格計算) 商 品 貿 易 (億美元) 外國直接投資凈流入量
總額(億美元) 人均(美元) 出口 進口 進出口總額 (百萬美元)
汶萊 95.3 25751 63.7 15.0 78.7 288.5
柬埔寨 55.2 404 30.9 28.2 59.2 381.2
印尼 2802.7 1278 856.7 577.0 1433.6 6107.3
寮國 28.7 479 1.7 7.0 8.8 27.7
馬來西亞 1308.6 5008 1404.7 1142.1 2546.8 3964.8
緬甸 111.7 199 31.2 16.3 47.6 71.8
菲律賓 984.1 1154 412.6 474.2 886.7 1132.5
新加坡 1167.1 26880 2298.0 2001.6 4299.7 20080.5
泰國 1762.1 2720 1096.2 1179.9 2276.1 4007.8
越南 528.1 635 285.8 325.9 611.7 2020.8
東盟10國 8843.5 1582 6481.5 5767.4 12248..9 38082.9
資料來源:根據東盟秘書處提供的統計資料整理。
2、近期和中期經濟前景樂觀。據亞洲開發銀行的統計,從2002--2006共五年的時間里,東南亞整個地區的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5.5%,整個東南亞地區的經濟增長率在2007年估計可以達到5.7%。在上一年,越南和柬埔寨的經濟增長速度最快,寮國的經濟增長情況也超過了預期,與這三個國家相比,4個老東盟成員國(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經濟增長速度則要遜色一些,主要原因是持續的高油價、堅挺的利率等。印尼經濟去年雖然面對高通脹率和高利率等不利影響,但仍然取得了5.4%的增長率,政府當局積極改善投資環境,抑制通脹率和降低利率,有助於整個經濟環境的好轉,2007年的經濟增長率估計可以達到7%以上。泰國在去年的經濟增長率估計為4.7%,主要得益於公共投資的溫和增長與出口的快速增長,泰國的經濟增長率預計在2007年可以提升至5.5%。馬來西亞經濟增長率在去年為5.5%,今年預計為5.8%,私人投資和出口的增長,以及第九個馬來西亞發展計劃啟動而帶動的公共消費的增長,是推進馬來西亞增長的主要動力。菲律賓的經濟增長速度較慢,2006年為5%,主要是受農業歉收的影響,如果年成好,農業能夠增產和增加投資,在2007年估計可以達到5.3%。受強勁的電子產品出口和國內需求持續恢復的刺激,新加坡經濟增長率在2006年達到7.9%%,大大超過亞洲開發銀行原來預期的6.1%。在去年和今年,越南可以達到8%以上的增長率,柬埔寨為6.3%,寮國在去年的經濟增長率為7.3%,今年預計為6.5%。據亞洲開發銀行專家的研究,從中期看(2006--2010年),只要投資環境繼續改善,印尼的經濟增長速度估計可以保持在6%左右,泰國則在5-6%之間,馬來西亞約為5.5%,菲律賓約為5%,越南則仍然是東南亞地區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今後幾年的平均增長率估計可以達到7.5-8%,寮國估計為6-7%,柬埔寨為6%,新加坡則會維持在4.5-6.5%之間。
與亞洲開發銀行專家的估計基本相同,英國經濟學家情報組織的專家對東南亞國家經濟前景的估計也是比較樂觀的,他們認為,今後幾年地區和和經濟形勢向好,全球的經濟增長率保持在4-5%之間,經合國家為2-3%之間,中國則高達9-10%左右,油價則穩定在50-60美元之間,從而為東南亞國家經濟增長提供了極為有利的環境(詳見下表)。
東盟國家經濟形勢預測
2005(a) 2006(b) 2007(c) 2008(c)
汶萊:
經濟增長率(%) 0.4 - - -
通脹率(%) 1.2 - - -
柬埔寨:
經濟增長率(%) 5.8 5.4 5.0 -
通脹率(%) 5.0 4.2 3.8 -
印尼:
經濟增長率(%) 5.6 5.3 5.9 6.2
失業率(%) 10.3 12.5 12.3 12.9
通脹率(%) 10.5 13.2 6.9 6.1
寮國:
經濟增長率(%) 7.3 7.2 6.8 6.5
通脹率(%) 7.2 6.2 5.8 4.9
馬來西亞:
經濟增長率(%) 5.2 5.6 5.3 5.4
失業率(%) 3.6 3.7 4.1 4.0
通脹率(%) 3.0 3.6 3.4 3.3
緬甸:
經濟增長率(%) 5.0 2.6 2.5 2.9
通脹率(%) 9.4 21.4 27.7 26.7
菲律賓:
經濟增長率(%) - 5.6 5.5 5.3
通脹率(%) - 6.4 5.1 4.9
新加坡:
經濟增長率(%) 6.4 7.5 4.6 4.5
失業率(%) 3.1 3.1 3.0 3.0
通脹率(%) 0.5 1.0 1.0 1.1
泰國:
經濟增長率 4.5 4.1 4.4 4.5
失業率(%) 1.8 1.8 2.0 2.0
通脹率 4.5 4.6 3.4 3.0
越南:
經濟增長率(%) - 7.8 7.1 7.3
通脹率(%) - 7.5 5.1 4.9
a、實際數據;
b、估計;
c、預測。
資料來源:根據英國經濟學家情報組織編輯出版的東南亞各國國家報告整理
近年來,東南亞經濟出現兩個亮點,那就是越南和印尼。
在2006年,經過11年的談判與努力,越南終於成為WTO的第150個成員。在過去5年,越南的經濟總量幾乎翻了一番,過去10年的年均經濟增長率為7.25%,2006年為8.2%,10年間人均GDP翻了一番,是亞洲國家中除了中國之外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許多經濟分析家預測,越南加入WTO之後,將進一步促進越南外貿的增長和加速外資的進入,其經濟增長率甚至有可能超過中國。即使是在加入WTO之前,進入越南的外國直接投資已經大大超過其東南亞鄰國,包括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一些經濟分析家還指出,由於越南加入WTO之後,與各成員國簽訂了投資保護協定,使外資在越南感到更加安全,而在另外一些東南亞國家,卻出現了不利於外資的一些跡象,這就會使得一些原本在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外資也會進入越南。在吸引外資方面,與其他東南亞鄰國相比,越南還有一個更加吸引人的地方,或者說是更具競爭力的地方,那就是越南擁有大量的更加廉價的勞動力。據日本國際貿易組織在2006年的統計,越南勞工的最低月工資僅為50美元,比其他亞洲鄰國要低得多,印度為74美元,印尼為92美元,菲律賓為135美元,泰國為110美元,中國南方為92美元。 在2006年5月15日至6月29日,越南第一屆國會第九次會議在河內舉行,會議批准了《2006--2010年越南社會發展計劃》,該計劃明確提出,到2010年,要為越南基本建成現代化工業國家奠定基礎,國內生產總值要達到2000年的2.1倍,5年內的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為7.8-8%,力爭達到8%以上,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要達到1050-1100美元(按照現行價格計算)。
印尼近年來雖然遭遇許多天災人禍,但經濟形勢卻在不斷向好的方向發展,在強勁的出口和私人消費的刺激下,加上低利率的支撐,印尼去年的經濟增長率達到了5.4%。出口快速增長是支撐印尼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據印尼統計局的統計,在2006年上半年總出口量達469.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14%。其中以未加工的原料占的比率較高。在上半年,棕櫚油、煤炭、樹膠及其產品的出口增長最快的,占整個上半年出口總量的46.69%。在2006年8月,煤炭出口量比上個月增加46%,出口價格增加9.8%;棕櫚油出口量增加30%,價格增加3.95%,樹膠出口量增加14.7%;價格增37%。
外資是促進印尼經濟復甦的另一大發動機。近年來,進入印尼的外國投資出現恢復的勢頭,據印尼投資管理委員會的統計,在2005年,外國直接投資增加了18%,達到139億美元,而鄰國馬來西亞只有22億美元。同年,國內投資增加300%,達157萬億印尼盾(約173億美元)。《亞洲在線》的記者這樣寫道:"強勁的出口和經濟增長刺激印尼股市指數增長了55%,成為全球第三大最活躍的股票市場。盡管這個國家被人們稱為恐怖主義的避難所,政府管理方面也存在許多問題,但是,總的而言,這個國家的政治已經趨向穩定,宏觀經濟環境正在得到改善,印尼有可能為2007年的整個地區經濟與政治穩定帶來積極利好的因素。" 筆者認為,今後幾年印尼經濟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的條件基本具備,這些條件包括:蘇西洛政府基本上消除了危害政治穩定的各種隱患,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鞏固了政權;政治體制改革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尤其是實現地方自治,將極大地調動各個地方發展經濟的積極性,一些資源豐富的外島地區將有可能首先起飛;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與改革,印尼許多潛在的優勢將變成推動經濟發展的現實的動力,如豐富的自然資源,大量的廉價的勞動力等等。
二、 政治
近年來上台的新領導人,包括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印尼總統蘇西洛、馬來西亞總理巴達威,已經逐步鞏固了自己的政權,他們的統治藝術逐漸變得嫻熟,駕馭國家的能力得到了提升,逐漸得到了人民的認可。擔任第二屆國家領導人的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和柬埔寨政府首相洪森在政壇上可謂駕輕就熟,如魚得水。越南共產黨加快了幹部年輕化的步伐,黨政領導人又出現了新面孔。泰國發生了沒有流血的軍人政變並且迅速成立了過渡時期的政府,軍人政府答應會盡快舉行新的選舉,把政權交還給文官。緬甸軍人政府在遷都之後,與外界的交往更加具有了神秘的色彩,最近又傳聞在高層領導人之間出現不和。
2007年的東南亞政治有兩大熱點值得關注,即印尼和泰國。
觀察東南亞政治,首先還是要看印尼,作為東盟的最重要的成員國,如果印尼實現了政治穩定,整個東盟和東南亞地區也就基本穩定了。蘇西洛總統執政已經兩年,在他執政期間,經濟逐漸走向復甦,隨著亞齊問題的和平解決,地方分裂勢力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蘇西洛在內政與外交各方面均逐漸走向成熟,人民已經接受了他。印尼一家民意調查機構在2006年10月舉行了一次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蘇西洛政府的滿意度達到67%,同一家機構在上一次(2006年4月)的一次民間調查結果中,民眾對蘇西洛政府的滿意度只有55%。 民眾滿意度的提升對蘇西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蘇西洛所在的政黨民主黨(DPR)在國會中是少數黨,民眾滿意度的提升表明他的執政基礎得到了鞏固,具有了更加廣泛的社會基礎。外國分析家認為,蘇西洛政府的民眾滿意度提升主要源於如下兩個方面:一是長期困擾印尼中央政府的亞齊問題得到了和平解決;二是他在反對政府官員貪污腐敗方面採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得到了人民贊賞。但是,人民對他的支持並不是永遠的,也並非無條件的。2007年是其執政的第三個年頭,這是一個關鍵的一年,人民繼續支持他的條件,是他能否繼續促進更多的投資,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和改進社會福利。今後幾年,對蘇西洛政府的考驗可能來自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實現經濟持續增長,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消除貧困。印尼經濟近年來雖然能夠保持平衡增長,但是,政府在如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減少貧困方面卻乏善可陳,受到廣泛的批評。反對派批評道,蘇西洛政府曾經許諾要在任期內使貧困率有顯著的下降,但是,現在他的任期已經過半,這方面卻沒有取得多大進展,廣大人民群眾並沒有分享到經濟增長的好處。據世界銀行的估計,在印尼22000萬人口中,目前仍然有42%的人每天收入只有1-2美元。 因此,如果在近年內,蘇西洛政府不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使更多的人擺脫貧困,人民在下一屆大選時,就會以選票來發泄自己對現政府的不滿,蘇西洛連任的可能性就會受到消極的影響。如果蘇西洛政府能夠在最近兩年內在經濟上取得突出的成績,實際上就是為競選連任下一屆總統作了最好的准備。
二是如何贏得2009年大選。按照印尼的憲法,印尼將在2009年選舉新一屆的總統和進行國會改選。蘇西洛政府的現任副總統卡拉可能是蘇西洛競選連任的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卡拉是現在的國會中最大政黨專業集團的主席,蘇西洛請卡拉出任副總統,與國會中最大的政黨結成執政聯盟,從而壯大了執政力量。但是,在另一方面,卡拉也對蘇西洛形成了很大的掣肘,因為蘇西洛所在的政黨民主黨是一個小黨,而專業集團是一個制度化程度很高的老黨,如果卡拉不配合,蘇西洛便很難有所作為。卡拉和他領導的專業集團是否合作,不僅對現任政府如何運作有重大影響,而且還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2009年大選。印度尼西亞大學政治研究中心資深學者Eep Saefulloh Fatah 認為,"卡拉是一把雙刃劍"。"掌握了專業集團,是蘇西洛--卡拉政府重要的政治資源,卡拉領導的專業集團,離開了與斗爭民主黨結成的民族聯盟,投向支持政府的人民聯盟,民族聯盟因此散夥。專業集團在國會是支持政府各種措施的最大力量,包括不受民眾歡迎並帶有高風險的政策, 比如說抬高燃油價。專業集團聯合其它支持政府的政黨,使斗爭民主黨和民族使命黨變成邊緣化和沒有力量的反對派。卡拉證明了他擁有重要的政治資源, 而且他還是領導者。這一資源擴大和增強了政府在國會的政治地位。但是,這並不是免費的反而是昂貴的。……從政治上,蘇西洛更需要卡拉,而不是相反。對蘇西洛來說,卡拉是雙刃劍,一刃對著政府的政治對手,另一刃卻對著蘇西洛自已。卡拉對蘇西洛是重要和有用的政治資源,但也是必須警惕和危險的政治威脅。從特殊的政治地位來看,卡拉是蘇西洛最好的搭檔,也是2009年大選有潛力的競爭對手。在這里,我們談的不是卡拉個人,而是他背後的政治資源。卡拉個人在2009年大選,可能並不太有希望,他也不是蘇西洛的競爭對手,但是,作為專業集團的'駕駛員',卡拉是蘇西洛的最大威脅和民主黨的絆腳石。"
三是如何應對在地方自治的過程中出現的權力再分配,在中央與地方權力之間尋求新的平衡。根據新的有關法律規定,印尼各級地方政府首長均通過選舉產生,實行地方自治。到2008年年底止,將在33個省、354個區和91個市舉行地方選舉。從2005年1-6月,已經舉行了213場地方選舉,包括7個省級選舉和216個區與市級選舉。從2005年6月開始出現一段時間的搖擺不定,2007年將在另外7個省和78個區、市舉行地方選舉。在地方選舉中,傳統的民族主義政黨佔有較多的優勢,伊斯蘭政黨則稍遜一籌。競選各方並沒有強烈的意識形態的色彩,個人的形象和魅力在競選中仍然發揮主要作用。迄今為止,在已經舉行的地方選舉中,專業集團是主要的贏家,它贏得了約三分之一地方首長席位,但專業集團主要是在印尼東部地區取得了勝利,而在爪哇的政治心臟地帶卻沒有明顯的收獲;斗爭民主黨在幾個重要的地區有較大的收獲,包括西蘇門答臘、北蘇威拉西、中加里曼丹、東爪哇的重要城市泗水、馬魯古的安邦;在伊斯蘭政黨中,只有正義黨(PKS)表現比較突出,在首都雅加達特區管轄下的一個郊區城市-德波市(Depok)取得勝利。各個政黨在地方選舉中的權力分配也大致反映了這些政黨在全國的力量對比關系。
泰國軍人政府是東南亞政治的另一個熱點。2006年9月19日,泰國軍方發動了泰國近代歷史上74年來的第18次政變。已經長達15年沒有干預政治的泰國軍方又重新走向政治舞台,掌握政權。泰國軍人有干預政治的傳統,但是,這個傳統在1992年民主運動之後中斷了,從此,一直是由文官執政,在這10多年時間里,軍人沒有再跑到前台來干預政治。許多研究泰國問題的學者據此斷言,泰國已經結束軍人執政的歷史,軍人告別政壇,回到軍營中去,泰國政治從此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即民主的時代。上述判斷的最大失誤,就是低估了泰國軍人干預政治的能力與傳統,過高估計了泰國民主政治的力量與穩定性。在泰國政治發展史上,泰國軍人一直有干預政治的傳統,而民主的基礎卻非常脆弱。不管是民主政體還是君主立憲政體,抑或是軍人政體,都是統治階級維護自己的統治的一種方式,當統治階級沒有辦法繼續按照原來的方式維持自己的統治時,就一定會改變治理的方式。在泰國,當民主派與他信政府的對立發展到勢不兩立時,軍人出來收拾局面,可能是一種比較理性的選擇。軍人執政雖然名聲不好,但總比國家與社會失去控制和處於無序的狀態要好得多。
在成功地奪取政權之後,由軍方領導人組成的國家安全委員會表示,給他們一年的過渡時期,以恢復國家的團結和制定新的憲法。軍方迅速組成了以前退休將軍素拉育為總理的過渡政府,從該政府在最近幾個月的表現看,內政方面差強人意,外交方面則很難有所突破。軍方表示,將在2007年底重新舉行大選,以選舉產生新的文官政府,恢復民主政治。西方分析家認為,"泰國政治前景仍然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
泰國軍人政權面臨如下三大挑戰:
1、經濟能否持續增長。軍事政變及素拉育政府最近出台的一些經濟政策開始對外資產生一些消極影響,外商抱怨軍人政府的經濟政策朝令夕改,令人無所適從。鄰國越南對外資的吸引力正在上升,估計在今年乃至今後一段時間,外資會對泰國持觀望態度,原本打算去泰國投資的資本有可能會流向越南。外資一旦減少,必然會對支撐泰國經濟的另一個支柱――出口產生嚴重影響,這樣一來,泰國經濟能否保持目前的增長勢頭就值得懷疑。
2、他信前總理的社會基礎-農民是否接受軍人政權。前總理他信之所以能夠連選連任泰國總理,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農村地區廣大農民的支持,所以,有一些學者把他信與反對他的民主派之間的斗爭形象地比喻為農民與城市資產階級之間的利益沖突。軍人發動政變掌握政權,並沒有解決上述利益沖突,而只是掩蓋了這種沖突,一旦進入正常狀態,這種利益沖突還會爆發。因此,軍人政權面臨的一大考驗,是如何安撫嚴重不滿的農民。
3、民主派是否繼續保持沉默。從本質上看,軍事政變和軍人政權與民主政治是水火不相容的。泰國的民主力量當前沒有與軍人發生直接的沖突,是因為他們在反對他信的過程中事實上與軍人結成了同盟,他們在長達一年的抗議示威活動中沒有達到的目的,軍人在一夜之間就實現了。軍事政變這種手段是民主派不能接受的,但是,軍事政變所達到的目的與民主派所追求的目標是完全一致的,即把他信趕下台,因此,民主派容忍和接受了這一現實。然而,民主派不會長期容忍這種現狀,如果軍人當局不能兌現原來許下的諾言,即盡快還政於民,那麼,民主派一定會重新走向街頭,上個世紀90年代初民主派與軍人對立的一幕又將重現。 正如一位西方分析家所說的:"泰國政治目前趨於平靜,但國家仍然處於分裂的狀態,素拉育將軍不得不在兩個方面同時作戰。一方面,是廣大農村地區的農民,他們是他信的堅定支持者;另一方面,是城市中產階級,他們走向街頭舉行各種抗議活動,直接導致他信的下台。……然而,有跡象顯示,公眾的忍耐已經達到極限,民主運動人士呼籲軍人當局全面取消軍事管製法(目前為部分撤消),但是,軍人當局聲稱,只有當威脅和平與穩定的因素全部消除之後,才能全面取消軍事管製法。國家安全委員會(CNS)還面臨著失去他信的反對者的強烈支持的危險,因為國家安全委員會沒有採取有效行動以調查他信及其聯盟的腐敗行為。"
三、 國際關系
在地區內部關系方面,東盟正在加快內部整合的步伐,《東盟憲章》估計在今年年底在東盟首腦會議上將正式出爐,這部憲章如能順利通過,將對東南亞地區國際關系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東盟將放棄過去實行了40年的"東盟方式",轉而實行歐盟模式。在地區外部關系方面,有兩件事值得關註:一是已經連續舉行兩屆的東亞峰會已經產生和將要產生哪些效果;二是日本與中國在東南亞爭相擴大自己的存在和影響力。
1、 東亞峰會。
由東盟發起並且主導的東亞峰會已經連續舉行了兩屆,第一屆東亞峰會在2005年12月14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通過並發表了《東亞峰會吉隆坡宣言》和《關於預防、控制和應對禽流感的宣言》。參與這次會議的有東盟10國、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共16個國家。會議的主題是"加強合作,增進友誼,創造一個和平的環境"。輿論認為,這是亞洲一體化進程中"分水嶺式的事件"。2007年1月15日,第二屆東亞峰會在菲律賓中部城市宿務開幕。上述16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出席會議。出席會議的領導人簽署了《東亞能源安全宿務宣言》,提出了東亞地區能源合作的具體目標和措施。迄今為止,以東盟為主導的地區合作形式包括:東盟自由貿易區、東盟地區論壇、三個10+1(即東盟分別與中國、韓國和日本的合作)、10+3(即每年在東盟非正式首腦會議之後東盟與中日韓三國的首腦會議)、歐亞會議、東亞合作高峰會議(簡稱東亞峰會)。
這些會議形式上看起來非常熱鬧,各國領導人忙於出席各種會議,熱衷於首腦會晤,頻繁地發表連篇累牘的合作宣言和文件,但是,冷靜分析一下,我們就會發現,這些合作形式真正收到實效的卻很少。東盟為什麼對舉行這些會議那麼熱心而且樂此不疲呢?筆者認為主要有如下兩個原因:第一,東盟內部缺乏凝聚力。長期以來,東盟內部的合作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看起來非常熱鬧,但真正收到實效的則不多,以東盟自由貿易區為例,從1992年提出到今,已經有10多年的時間,但東盟內部貿易的比重卻一直無法提升,總是在25-30%左右徘徊。東盟內部的安全合作也很難真正開展,因為東盟內部缺乏信任,互相猜疑。早在上世紀70年代,新加坡領導人李光耀就曾經說過,新加坡與東盟外部的國家的合作比與東盟內部國家的合作要容易得多。這就很好地說明了一個問題,即東盟內部缺乏合作的動力與誠意。
第二,東盟擔心被邊緣化。在全球化和地區一體化的浪潮中,東盟擔心被正在迅速發展的中國和印度所取代,東盟對美國和日本也保持戒心,因此,東盟希望牢牢地掌握地區合作的主導權,用這些機構和會議來束縛其他大國的手腳,讓各個大國願意而且樂於接受東盟的各種安排。由於東亞地區的大國缺少互相信任,彼此相互猜疑,因此,東盟這種角色也就順理成章地被接受,並且被一直被奉為領導者。然而,隨著地區合作進程的深入,加入地區合作的國家越來越多,東盟這位司機會覺得越來越力不從心,越來越難於駕馭地區合作這列正在飛速前進的列車。早在第一屆東亞峰會舉行前夕,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表的一篇社論就表示了這種擔心,"東盟這個代表本區域經濟體的聲音,以後還會有人重視嗎?""誠然,隨著中國和印度這兩個經濟引擎的開動,東亞經濟將是接下來一股強大力量。然而,東盟在同東亞其他國家洽談時,作為一個共同經濟體的力量,將遠遠超越10國各自進行談判的能力。作為彼此的左鄰右舍,東盟日後的整體發展也就取決於成員國是否能相互依存、扶持和信任,以同其他強大經濟體競爭。東盟標志上緊束在一起的稻穰一旦松梆分散,必然會被颳起的大風吹得無蹤影。" 現在看來,東盟這種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
Ⅳ 注冊汶萊公司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注冊汶萊公司需要提供以下資料:
1.需要注冊的公司名稱:英文為准,中文為輔
2.公司各成員的身份證明文件:護照或身份證,掃描件
3.公司各位成員的地址證明文件:銀行賬單,電話賬單,駕駛執照等,掃描件
注冊汶萊公司法律要求
授權和發行股本 : 標准授權股本為US100,000,所有股票都有票面價值。若大幅提高授權股本也無需支付額外費用。發行的股份為一股。
其它相關:
董事要求 : 必須委任最少1名董事,擁有任何國籍和具任何居所地的自然人或法人都可同時擔任董事;董事的資料必須向公司注冊處披露,但這些資料不會被公開作
公眾查冊。
股東要求 : 必須委任最少1名股東,擁有任何國籍和具任何居所地的自然人或法人都可同時擔任董事和股東;股東的資料只需存檔於注冊代理人。
注冊地址 : 必須由注冊代理提供相應的位於汶萊境內的地址。
成立步驟 : 提交公司章程和大綱,以及經由注冊代理確認符合公司法要求的證書。
公司名稱 : 不可帶有Royal, Bank, Building Society, Insurance, Assurance, Trust Company, Trustee Company, Chamber of Commerce, Chartered,
Cooperative, Imperial, Municipal 或具有相關含義的詞語,或任何暗示蘇丹王,Yang Di-Pertuan,或皇室成員的名字,任何有關汶萊或其它國家政府或地方當局的名字。有限責任公司名須以Limited, Corporation, Incorporated, Société Anonyme, Sociedad Anónima, Berhad, Sendirian Berhad, Gesellschaftmit beschrankter Haftung或縮寫結尾。
財務報表要求 : 汶萊當局沒有提交審計完畢的報表的要求,但如董事認為必要,公司仍舊需要准備財務報表以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公司的財務報表需保存在該公司位於汶萊境內的注冊辦公室,並且任何董事有權隨時審查。
Ⅳ 汶萊公司注冊對於董事股東要求是什麼
汶萊公司注冊對於董事股東要求:
董事要求 : 必須委任最少1名董事,擁有任何國籍和具任何居所地的自然人或法人都可同時擔任董事。
股東要求 : 必須委任最少1名股東,擁有任何國籍和具任何居所地的自然人或法人都可同時擔任董事和股東。
Ⅵ 注冊汶萊公司有以下幾個條件
1、董事和股東,注冊汶萊公司要求一名公司董事或股東出面登記,董事或股東可為自然人或法人,不限國籍(董事最多7人),公司可指定匿名股東及董事(境外公司需要發行記名股票);
2、公司注冊名稱:除了英文公司名稱,還可以注冊中文公司名稱。公司名稱結尾可為: LTD 、 CORP 、 INC 、 BHD 、 GMBH 、 SDN 、 BHD 、 S.A 等。公司名稱不可出現 BRUNEI 、 TRUST 、 IMPERIAL 、 BANK 、 INSURANCE 等字樣;
3、注冊汶萊公司需提交的資料:公司的英文、中文名稱、所有股東的個人數據(身份證 / 護照復印件)和股份分配;
4、公司注冊資本,注冊汶萊公司沒有注冊資本限制;
5、公司法定地址及法定秘書,注冊汶萊公司需當地在備有注冊地址,指定當地代理及秘書。
Ⅶ 汶萊有什麼股票
汶萊沒有股票行。
Ⅷ 注冊汶萊公司法律要求
授權和發行股本: 標准授權股本為US$100,000,所有股票都有票面價值。若大幅提高授權股本也無需支付額外費用。最低發行的股份為一股。
董事要求: 必須委任最少1名董事,擁有任何國籍和具任何居所地的自然人或法人都可同時擔任董事;董事的資料必須向公司注冊處披露,但這些資料不會被公開作
公眾查冊。
股東要求: 必須委任最少1名股東,擁有任何國籍和具任何居所地的自然人或法人都可同時擔任董事和股東;股東的資料只需存檔於注冊代理人。
注冊地址: 必須由注冊代理提供相應的位於汶萊境內的地址。
成立步驟: 提交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和大綱,以及經由注冊代理確認符合公司法要求的證書。
公司名稱: 不可帶有Royal, Bank, Building Society, Insurance, Assurance, Trust Company, Trustee Company, Chamber of Commerce, Chartered,
Cooperative, Imperial, Municipal 或具有相關含義的詞語,或任何暗示蘇丹王,Yang Di-Pertuan,或皇室成員的名字,任何有關汶萊或其它國家政府或地方當局的名字。有限責任公司名須以Limited, Corporation, Incorporated, Société Anonyme, Sociedad Anónima, Berhad, Sendirian Berhad, Gesellschaftmit beschrankter Haftung或縮寫結尾。
財務報表要求: 汶萊當局沒有提交審計完畢的報表的要求,但如董事認為必要,公司仍舊需要准備財務報表以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公司的財務報表需保存在該公司位於汶萊境內的注冊辦公室,並且任何董事有權隨時審查。
Ⅸ 在汶萊投資注冊企業需要辦哪些手續
一、冊海外公司注冊找代理公司協助會比較省事。汶萊注冊公司程序
二、申請注冊公司時,公司的一位董事或股東必須親自前往商業部法律事務部門填寫注冊登記表。負責公司注冊登記的該董事或股東必須出示並登記其身份證或護照。該董事或股東必須親自當著商業部法律事務部門官員的面,簽名確認其提交入檔的所有文件正確、完整、無虛假陳述。一旦發現任何文件或信件中有不明確的地方,法律事務局的局長將請公司的董事會主席或任何董事作出澄清,並逐案解決不明確的問題。
注冊登記需提交的文件可以包括:
1、注冊登記申請表;
2、公司章程;
3、文件屬實聲明;
4、在指定刊物上發布廣告的申請;
5、全部董事或股東的身份證或護照復印件;
6、全部董事或股東的照片(4cm×6cm);
7、董事無犯罪記錄證明;
8、股權分配決定(如有自然人參與);
9、關於辦公地點:
a.如辦公地點設於其中一位股東的住宅內,該公司須提供其房地產所有權證明(居住權);
b.如辦公室在租用的場所內,須提供租賃協議;
c.如辦公室設在酒店內不到一年,須提供由酒店業主出具的租賃協議證明
Ⅹ 汶萊這個公司咋注冊,有知道的嗎
在汶萊注冊公司成為很多外貿企業的新選擇,汶萊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以吸引外國企業在該國設立離岸公司,合法避繳原注冊地的稅務,這也是注冊汶萊公司的優勢之一。
雖然注冊汶萊公司的內地企業越來越多,但對汶萊公司卻不一定十分了解。首先汶萊公司注冊的一些法定要求包括:辦公室、董事人數不少於1人不多於7人,公司秘書和股東至少1人,沒有印花稅,也不需要支付法定股本,不需要公開資產受益人,也不需要財務審計,不過要有周年報表。
汶萊公司注冊條件
汶萊的政治、經濟和貿易環境都非常的穩定,在汶萊注冊的境外公司完全免稅,且不必繳交稅務局報表,許多企業都選擇在汶萊注冊公司發展外貿業務,注冊汶萊公司有以下幾個條件:
1、董事和股東,注冊汶萊公司要求一名公司董事或股東出面登記,董事或股東可為自然人或法人,不限國籍(董事最多7人),公司可指定匿名股東及董事(境外公司需要發行記名股票);
2、公司注冊名稱:除了英文公司名稱,還可以注冊中文公司名稱。公司名稱結尾可為: LTD 、 CORP 、 INC 、 BHD 、 GMBH 、 SDN 、 BHD 、 S.A 等。公司名稱不可出現 BRUNEI 、 TRUST 、 IMPERIAL 、 BANK 、 INSURANCE 等字樣;
3、注冊汶萊公司需提交的資料:公司的英文、中文名稱、所有股東的個人數據(身份證 / 護照復印件)和股份分配;
4、公司注冊資本,注冊汶萊公司沒有注冊資本限制;
5、公司法定地址及法定秘書,注冊汶萊公司需當地在備有注冊地址,指定當地代理及秘書。
注冊汶萊公司的優勢
1.汶萊的國際商業公司不需要支付所得稅,資本利得稅,印花稅以及其它直接稅收。
2.沒有外匯管制,資金可靈活調動。
3.不需要向政府機關公開最終受益人的資料;沒有與其它國家簽訂信息交換協議。
4.汶萊本身為APEC、WTO、UN、ASEAN等國際組織之會員國,不在經貿發展組織的關注名單之內,國際形象十分良好。
5.登記資本額:無上下限之規定。
6. 政府費用固定,不會因登記資本額之大小而有差異。
7.語言無障礙,華文、英文皆可通。
8.境外金融中心成立於2000年,國際形象佳。
注冊所需文件及資料:
1. 擬使用之公司名稱,英文為主,中文為輔,中文名需另收費用。(請准備三個)。
2. 所有公司董事及股東的基本資料(包括地址證明/國籍/身份證或護照復印件)。
3. 股份分配比例(如多於一名股東),注冊資金無需到位。
公司注冊全套文件及物品:
1. 公司注冊證書
2. 公司章程
3. 首次董事會議記錄
4. 同意出任董事書
5. 金屬鋼印一個
6. 股票本
在汶萊注冊的公司不用做帳報稅么?
汶萊公司注冊是不需要交納任何稅收的,後期管理極其方便,另汶萊公司是東南亞貿易的直接跳板,方便操作。
注冊汶萊公司要求:
1、確定汶萊公司名稱;
2、提供至少一位董事/股東,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且國籍不限;(如法人企業:須提供公司執照);
3、提供董事和股東的住址證明,即列具姓名和住址之單據,例如水電費單或電話費單;
4、簽署注冊汶萊公司委託書,並提供所有董事股東身份證或是護照影印件;
5、汶萊公司名稱沒有特殊要求,一般以LTD、CORP、INC結尾,但除非經過特許,否則名稱不能用Bank、trust、Insurance等字眼;
6、標准授權資本沒有太多限制,一般為USD50萬元; 開曼公司不是稅務豁免公司仍需要向當地征交稅收。
卓信企業專業辦理商標,專業香港、海外等全球公司注冊、開戶以及更名、年檢、轉股、基金會、義烏個體戶結匯、vat申請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