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與企業財務管理
Ⅰ 企業為什麼要進行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主要包括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和籌資,投資,運營,成本,收入與分配管理,其中涉及預算與計劃、決策與控制、財務分析等環節。
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有:
1、籌資管理 2、投資管理 3、營運資金管理 4、利潤分配管理
財務管理是指運用管理知識、技能、方法,對企業資金的籌集、使用以及分配進行管理的活動。主要在事前事中管理、重在「理」。會計是指以資金形式,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連續地反映、監督和參與決策的工作。主要在事後核算,重在「算」。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Ⅱ 財務管理求股票市場價值的題,多謝啦!
如果發放10%的股票股利的話,3*(1-10%)=2.7,每股收益應該為2.7.但是現在變為2.3.肯定該公司總的股票量是增加了,增加了多少呢(2.7/2.3)-1=17.3%左右,所以公司在發放股利的同時稀釋了股票數量,那麼這位股東現在通過公司的配股方式多了1730股,現在為11730股,這位股東所持股票的市場價值就是用11730股乘以當時的每股市場價值。市場價值就是市場實時交易價格
Ⅲ 企業財務管理的兩大內容籌資與投資,與要素市場和產品市場是如何對應的
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是股東權益的最大化。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就需要關注籌資與投資的決策。它與經濟學裡面的要素市場和產品市場有或多或少的聯系。
例如籌資,它主要關注的是公司的資本結構,也就是負債和權益的比例。看是銀行貸款和發行股票哪一個方法能給股東帶來最大的效益。因此,它就與要素市場裡面的金融市場有直接的關系。而和其他的要素關系不大。
至於投資,則和要素市場和產品市場的關系較大。
一個好的投資不僅要給股東最好的回報,而且最好有較長期的連續性。
而要素市場中的金融市場,勞動力市場、房地產市場、技術市場、信息市場、產權市場等都可能提供許多非常好的投資機會。就看公司的財務管理部門如何從繁復而眼花繚亂的市場中選取最優的投資方案。
而產品市場則提供了無數的有形物質產品或勞務交換的場所,從低價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到復雜的5G,物聯網等等,都為公司提供了無限的投資選擇。
總之 ,公司的財務管理部門必須在要素市場和產品市場中深入地研究分析千變萬化的社會發展趨勢,踏踏實實地做出可靠的項目計劃書,提供給董事會做出正確的決策,才能達到股東權益最大化的目標。
Ⅳ 財務管理,關於股票
(1)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25/2=12.5
甲公司股票所含系統風險與市場組合的風險一致,貝塔系數為1
必要收益率=4%+1.05*(6%-4%)=6.1%
(2)新發行股票與原有股票的比例為1:4
認股權數=4
附權優先認股權價值=(附權股票的市價-新股票的認購價)/(1+購買1股股票所需的優先認股權數)=(25-18)/(1+4)=1.4
無優先認股權的股票價格=25-1.4=23.6
Ⅳ 企業財務管理和會計學這兩個專業,在研究上市公司財務時誰更有用(為了玩股票)
這兩個科目其實是同屬於個門類,純粹講編制報表,是要有財務會計的底了,要是說讀懂報表,是以財務會計為主,財務管理為輔的過程,但是要說談到預測、決策那就要以財務管理為主了
Ⅵ 金融市場環境對企業財務管理產生哪些影響
金融環境即金融市場環境,是企業財務管理所面臨的來自於金融市場方面的影響因素。金融市場按照不同的標准有不同的劃分,按照時間標准可分為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貨幣市場也稱短期資金借貸市場,主要是一年期以內的短期資金借貸市場。資本市場又稱長期資金融通市場,主要是指長期債券和股票市場。按照范圍可分為國際金融市場和國內金融市場,其中前者影響後者。不同金融市場環境對企業的作用不同,金融市場環境的好壞,決定著企業未來收益的高低,影響企業的財務目標和財務運行方式。因而,企業面臨不同的金融市場要採取不同的財務政策,尋找發展機遇,推動自身發展。不過我國金融市場建設時間比較晚,又加上受傳統計劃管理體制的影響,金融市場發育尚不成熟,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因此我國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受金融市場影響不大。
Ⅶ 財務管理的四大目標和優缺點是什麼
財務管理的目標主要有利潤最大化目標、企業價值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目標以及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學習之前先來做一個小測試吧點擊測試我合不合適學會計一、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優缺點
優點:
就是把獲利作為追求的目標,符合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條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經濟效益,同時具有可操作性。
缺點:
沒有考慮到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問題,往往使財務決策有短期化行為。
二、企業價值最大化優缺點
優點:
企業採用最優的財務結構,充分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以及風險與報酬的關系,使企業價值達到最大。
缺點:
1.把不同理財主體的自由現金流混合折現不具有可比性。企業價值計量方面存在問題。
2.企業價值最大化實際上是幾個具體財務管理目標的綜合體,包括股東財富最大化、債權人財富最大化和其他各種利益財富最大化,這些具體目標的衡量有不同的評價指標。
3.股權資本和債權資本一樣,如果不能獲得最低的投資報酬,股東們會選擇轉移投資。
三、每股利益最大化優缺點是
優點:
企業是由多個利益相關者組成的復合體,財務管理是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財務管理目標應從更廣泛、更長遠的角度來找到一個更為合適的理財目標,這就是利益相關者財富最大化。
缺點:
1.企業在特定的經營時期,幾乎不可能使利益相關者財富最大化,只能做到其協調化。
2.所設計的復合指標中產品品種、銷售收入、產品市場佔有率是企業的經營指標,已超出了財務管理自身的范疇。
四、股東財富最大化
優點:
股東財富最大化是指通過財務上的合理經營,為股東創造最多的財富,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目標。
缺點:
1.股價的高低,只能來源於資本市場。因此該觀點只適於上市公司
2.即便是上市公司,由於股價的變動不是公司業績的唯一反映,而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股價的高低有時不能安完全反映股東財務的高低
學會計到恆企,恆企網校是國內上市公司的會計培訓機構,高新企業!多年來通過連鎖經營方式專注會計職業教育,400家連鎖校區遍布全國,助力百萬學子成就會計夢想。
Ⅷ 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是什麼為什麼
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行為導向,是財務人員工作實踐的出發點和歸宿。財務管理目標是具有相對穩定性和層次性的,隨著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財務管理的目標可能發生變化。目前對我國財務管理的目標業內屆也存在不同觀點,比較典型的有:學習之前先來做一個小測試吧點擊測試我合不合適學會計1、利潤最大化目標。
利潤最大化就是假定在投資的預期收益確定的情況下,財務管理行為將朝著有利於企業利潤最大化的方向發展。利潤是企業補充資本、擴大經營規模的源泉,以利潤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在實踐中卻存在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首先,這里的利潤是指企業一定時期實現的稅後利潤,沒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再次,沒有反映創造的利潤與投人資本的關系,是個絕對數指標,不便於橫向比較;沒有考慮風險因素,高額利潤往往要承擔過大的風險;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可能導致企業短期行為。以上種種缺點決定,以利潤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是欠妥的。
2、每股收益最大化目標。
每股收益是指歸屬於普通股東的凈利潤與發生在外的普通股股數的比值,它的大小反映了投資者投人資木獲得回報的能力。驀股收益最大化的目標,能夠說明企業的盈利水平,可以在不同資本規模的企業或同一企業不同期間之間進行比較,揭示其盈利水平的差異。但該指標同樣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因素,也不能避免企業的短期行為,可能導致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相背離。
恆企教育擁有獨立開發三大平台載體。通過恆企在線、恆企會答APP以及恆企微信公眾號三大平台載體,構建學員「招生-培訓-測評-就業指導-增值服務」全鏈條O2O服務平台。
Ⅸ 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是什麼
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能動行為,財務管理也有其自身的管理目標。
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財務活動所要達到的根本目的。財務目標是企業一切財務活動有及處理各種財務關系的出發點和歸宿,決定著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方向。
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對優化財務管理行為,改善戰略管理與企業經營管理,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具有層次性。可分為總體目標、分部目標和具體目標,最重要的是財務管理所應達到的總體目標。總體目標決定分部目標和具體目標。
總體目標是企業全部財務活動所應達到的最終目標,如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等總體目標。分部目標為進行某項財務活動所應達到的目標,如總體目標下又分為籌資目標、投資目標、收入目標、股利分配目標等分目標。具體目標為進行具體財務活動所應達到的目標,通常以定量指標來表示,為目標利潤、目標成本、目標資金佔用量,比方,將籌資目標作為分部目標。分部目標下又細分為預測資金需要量目標、選擇資金籌資方式目標等具體目標。
財務管理總體目標,主要觀念有四種,分述如下。
1、利潤最大化目標。這種觀念認為,利潤代表了企業新創造的財富,利潤越多,則企業的財富增加越多,越接近企業目標。企業在謀求自身經濟效益的過程中,必須盡到自己的社會責任,如保證產品或服務質量、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等。為此,企業應正確處理好提高經濟效益和履行社會責任的關系。
現代財務理論認為,無論是利潤最大化目標,還是經濟效益最大化目標,均不適應或不完全適應現代企業制度對財務管理的要求。
2、資金利潤率或每股盈餘最大化目標。資金利潤率是非股份制企業的凈利潤與資金額的比率。每股盈餘是股份制企業的凈利潤與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的比率。持資金利潤率或每股盈餘最大化目標觀點者認為,應當把企業的利潤和投資者投入的資金聯系起來考察,用資金利潤率或每股盈餘最大化來概括企業的財務目標可避免「利潤最大化」目標的缺陷。但是這種觀點仍然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因素,也不能避免企業經營管理的短期行為化問題。
3、企業價值或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企業價值是指企業全部資產的市場價值,它反映了企業潛在的或預期的獲利能力。企業價值在於它能給所有者帶來未來報酬。對股份制企業來說,企業的價值最大化就是股東財富的最大化。
4、財務成果最大、財務狀況最優目標。持有此觀點者認為,以上財務目標實為企業目標。作為財務目標,它是財務行為運行的目的。企業財務目標不等於企業目標,二者關系表現為:其一、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是對資金籌集、資金投放、資金營運和財務分配的價值管理。其二,財務管理側重於專業性管理,由於財務管理的對象和方法的特點,使的財務管理和其他經濟管理活動的目標可以區分。其三,企業管理作為一種系統管理,存在著互相關聯的多元化管理要素的管理,如生產管理、營銷管理、財務管理、形象管理等。因此,研究確定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除與企業目標保持一致外,更多地應從財務管理工作本身的特點出發。
根據以上分析,財務目標可辦公室為「財務成果最大,財務狀況最優」。為此,財務管理應轉至「維持良好財務狀況,實現資金運作的安全性、流通性和收益性的協調統一」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