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過熱說明什麼
⑴ 判斷股市過熱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指標啊
www.eastmoney.com 2007-05-07 09:16 高廣華 每日新報
【字體: 大 中 小】 【收藏】 【復制網址】 【列印】
編者按:2007年,火紅的4月點燃了股民做多的激情,3800點宣告了多方的勝利。然而,股市的魅力也在於多空的相生相剋。連續9個月的上漲能否持續?多頭紅旗還能扛多久?宏觀調控是否會不期而至?充滿懸念的5月,我們將如何走過?
中國股市成了狂歡的盛宴,股指也在狂躁中攀升。4月27日,股市大盤一舉突破3800點。同時,中國居民的儲蓄存款大量流向股市,今年一季度,通過購買基金和股票流入股市的資金達到數千億人民幣。盡管股市一片"漲"聲,但市場中的一些變化仍需引起投資者的關注。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股市持續上升,每日證券賬戶新增開戶數目達十多萬個,不少股民更是借錢炒股,反映目前炒賣情況已達到瘋狂,部分股民更猶如"盲俠",沒有投資知識。這足以說明現在的市場出現了極不正常的狀態,既然市場的游戲已經不正常,就會導致先知先覺的大主力機構群體為了自身的資金安全暗中出逃,市場已經沒有了賣家,他們就會責無旁貸地起來成為賣方,反手做空,使游戲正常下去,這是市場運行的鐵律,是市場運行永恆不變的規律。
世界股市發展的歷史表明,每一次市場出現了不正常的狀態,隨之而來的就是市場的劇烈大動盪。
央行再升准備金率
央行將從5月15日起,再上調金融機構法定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政策實施後,普通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將達到11%,距歷史最高的13%的水平已經不遠。這是央行年內第4次,也是4月份第2次宣布上調存款准備金率。
央行表示,此舉旨在加強銀行流動性管理,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增長。此次上調將再次凍結1600億元左右的資金。去年6月以來,央行已7次宣布上調存款准備金率,3次上調利率。貨幣緊縮力度不僅創下我國歷史之最,在世界范圍也是絕無僅有的。
專家指出,"雙順差"帶來的外匯儲備快速增長,導致貨幣供應量迅速增加。上調准備金率實屬央行在"非常"時期下的"非常"調控,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選擇。
管理層提示風險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范福春日前表示,中國股市面臨著重大機遇,但要注意防範風險。
范福春在第三屆"中國金融改革高層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當前資本市場處於重要的發展機遇期,宏觀經濟環境、資本市場技術性改革的建設與廣大投資者的信心相輔相成,越是在廣大投資者高興的時候,越要對市場的風險有清醒的認識,越要把提高風險防範意識作為突出的問題加以強調,廣大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一定要把"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的告誡銘記心中,千萬不可盲目入市,跟風炒作。
股指期貨呼之欲出
4月15日,被稱為"股指期貨准生證"的《期貨交易管理條例》在中國正式施行。這一"條例"的實行,從制度上為股指期貨在中國的正式面世掃清了障礙,股指期貨已經呼之欲出。
從全球市場看,大部分股票市場指數在股指期貨上市之前上漲,在股指期貨上市之後下跌,但指數的長期趨勢並沒有因為股指期貨上市而改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歷史經驗表明,股指期貨上市前後,對股票市場的波動率有影響,處於牛市階段時,股指期貨推出後波動率有較大可能升高;處於熊市階段時,股指期貨推出後波動率有較大可能降低。股指期貨推出之前,會因為主力資金搶籌而上漲,推出之後會面臨向下調整的壓力;主力資金將通過股市、期市雙邊做空獲利,從而導致股票市場的短期或中期下跌。
社保基金高位減持
4月末在某投行年會上,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高西慶表示,社保基金正在賣出A股股票。但高西慶表示,調低倉位並非完全出於擔心市場過熱,更多的是受制於社保基金投資規定這一"技術性"原因。
高西慶表示,在社保基金4500億元總資產中,按規定以市場價格計算投資中國內地股市的資產不應超過30%,但由於去年底以來中國股市牛氣沖天,在經過連續上漲後,社保基金持有A股的市值已達到社保基金總資產的近40%,社保基金由此開始減持股票。高西慶同時表示,他希望社保基金能提高A股投資比例,目前申請正在審批中。
分析認為,社保基金作為國內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其對A股的減持行為,將對市場造成一定沖擊,並影響投資者持股信心。
A股已經不便宜
從目前A股市場整體估值上說,不能算貴,但肯定不能說便宜。統計顯示,在年初的時候全部A股整體市盈率為37倍,市凈率為4.45倍;滬深300指數的整體PE 和PB分別達到34.9倍和4.57 倍,中小企業板則更是達到了42.3 倍和6.28倍。
大盤持續上漲過程中,這一估值水平較年初又有了顯著提高,PE和PB已處在全球最高位置。而考慮增長,PEG給出的解釋空間也不理想。
⑵ 怎樣看一個股市市場過熱有什麼辦法可以計算出泡沫的情度啊
短期來說... 股市這么熱... 會刺激到存款的減少啊... 前不久就公布了居民存款大幅度減少... 應該就是流失到股票市場的... 就像之前亞洲金融風暴就是一個股市過熱的好例子...
防止泡沫經濟的形成
什麼叫做泡沫,就是價格偏離價值,已經到了很危險的地步,已經到了很危險的地步,已經離開了基本面了。
泡沫實際上是由兩股力量形成的,一股力量呢叫做非理性預期,另外一個就是資金。
什麼叫做非理性預期呢?就是說,我不看道瓊斯指數股里邊這個盈利的情況,我也不看美國的經濟情況,我也不看世界的經濟情況,我就是有一些說不清楚的原因,我認為它能漲20%,那你會怎麼做呢?你趕快買進,但是當你一買進,當所有人都這么想的時候,當所有人都去買的時候,道瓊斯還真就漲上去了。所以由這種非理性預期驅使的資金流入到股市裡面把股市推高,這種推高反過來印證了非理性預期,反過來印證了非理性預期,所以呢就使得這種非理性預期變得好像理性化了。因此,它更堅信不疑了。他說還能漲,繼續往裡投,果然它就繼續往上漲。但是這個時候我們知道價格已經越來越偏離價值,越來越偏離價值了。那麼這個時候泡沫就形成了。 泡沫的一個明顯的標志啊,就是說它的股價跟它基本面脫節,跟公司本身價值,公司價值是什麼呢?就是它未來的盈利能力,這個未來的盈利能力怎麼來算呢?很難算,很難判斷。過度的泡沫會導致股災,股災又會使經濟崩盤,股市歷史周而復始地講述著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於是,1933年至1934年間,《證券法》、《證券交易法》等一系列規范市場行為的法律在美國相繼出台。它們作為股市的守護神,成了抑制股市泡沫最為有效的武器之一
⑶ 股市過熱,會帶來什麼危害
股市過熱也就是常說的泡沫會給一國經濟帶來巨大的影響。一個例子就是日本被稱為失去的十年,還有美國1929-1933年經濟危機也是有股市的過熱進而崩盤所造成的。股票是對公司價值反映,然而過多的資金流入股市會造成股價的虛高,也就是說只值幾塊錢的東西被賣到幾十塊。但是當大家都發現它不值那麼多的時候,都想賣的時候它的價格就飛速的下降。這樣很多人手裡的花很多錢買的股票都分文不值了,這就給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⑷ 股市過熱,一路猛長有什麼危害
短期來說... 股市這么熱... 會刺激到存款的減少啊... 前不久就公布了居民存款大幅度減少... 應該就是流失到股票市場的... 就像之前亞洲金融風暴就是一個股市過熱的好例子...
⑸ 什麼叫投資過熱
投資過熱是指投資以及投資形成的供給超過了市場需求,因而導致投資過剩,導致生產能力和社會資源的浪費。投資超過市場需求,也意味著投資難以獲得合理的回報,甚至會血本無歸。
我國近年來投資過熱的表現有:
1.部分製造業和采礦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
製造業中占較大比重的冶金工業和機械工業與采礦業有著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會大量的消耗我國的各類自然資源,在中國當前投資結構中,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產業投資增長過猛,而符合新型工業化道路要求的產業投資增長緩慢,另外,我國居民對於房地產和汽車的需求潛力比較大,這就造成了對製造業和采礦業的大量投資來滿足房地產業和汽車工業的原料需求。雖然我國在逐步向集約型的發展方式轉變,但現有的發展方式仍然以粗放式為主,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任務目前尚未完成。
2.房地產開發投資過熱
近幾年來,我國的房地產投資數額逐年增高,而且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重較大,以2006年為例,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為1.94萬億元,占當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17.6%,占當年GOP的9.26%,遠遠高於國際公認的房地產開發投資佔GOP比重5%的合理水平。
3.股市投資過熱
我國股市在2005年股改之後,在過去不到兩年的時間里,持續地暴漲,出現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牛市,股指上上漲達到四倍,雖說當年998點的股指並不能反映中國資本市場的實力,但是在高過4000點後,又曾有專家預測我國的股指將於2008年突破6000點,短時間內如此巨大的漲幅,無疑是一個市場過熱的信號。另一方面,股市巨大的財富效應吸引了大t的投資者入市,股票成為了最好的投資工具,全民炒股熱潮勢不可擋,2007年4月,3天內持續每日開戶20萬人以上,3日開戶的總和與2005年的一年持平,5月份日開戶人又再創32萬新高,民眾入市炒股幾乎成為無視股市風險的大眾活動,股市的熱度可想而知。
但是,股市這樣的情形是否是中國經濟的真實反映呢,答案明顯是否定的。中國股市的復甦和興旺,不是結構性的優勝劣汰,而是良勞不分的普漲乃至瘋漲。年收益率在100%到200%的股票並不少見,股價翻倍的個股比比皆是,這一現象不應該也不可能長期持續下去。
2我國投資過熱出現的原因編輯
1.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使投資增長存在慣性
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往往具有建設時間跨度長的特點,某一個固定資產投資建設項目在設立之後,需要用幾年的時間來完成,因此,未來的投資額與前幾年的建設項目數量和規模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施工規模巨大,就需要在未來幾年持續投入,將會形成較大的投資慣性。
「十五」時期,在國家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的作用下,民間投資得到明顯恢復,外商投資依然活躍,在各類投資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五年年均增長20.2%(按累計法計算),比「九五」時期平均每年增長速度高9個百分點。2001年至2005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29.5萬億元,比「九五」期間增加15.6萬億元,超過71981一2000年20年l』ed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總和。
如此巨大的投資總額和增長速度將會產生很大的投資慣性,因此我國在「十一五」期間仍將會保持較高的投資額。
2.各地區加快經濟發展的積極1性較高
進入12世紀以來,在良好的國際國內環境下,我國的經濟發展高速前進,全國形勢良好,個各地區經濟發展具有很高的積極性,地區間的競爭也在逐漸的加劇,各個地區都在大力發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興建一些周期短、回報高的工業項目。同時,我國中西部地區的發展環境良好,一些城市為了獲得更多的國家支持,在中西部地區早日成為新的增長中心,多進行一些依託於當地自然資源的製造業和采礦業的投資,引起了地區結構不合理,重復投資嚴重,資源嚴重浪費。
3.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速導致城市建設投資需求增大
「十五」和「十一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農村城鎮化、鄉鎮城市化、城市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加快,足量的固定資產投資是這些進程發展的基礎,這就形成了較大的投資需求,而且隨著這些進程的加速,潛在的投資需求將會越來越大。
4.房地產市場的高利潤使房地產投資過大
房地產市場是有很大的利潤的,這就使其成為了一個吸引投資的產業。這主要是由兩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我國目前的房地產市場是存在較大需求的,尤其是廣大的居民對於中小型住房的需求,單從需求角度考慮的話,高需求必然導致高價格;另一方面,是對於房地產的投資卻不能提供相應的有效供給,建行研究部在2007年發布的報告中指出:2007年前五個月,90平方米以下普通商品住房投資僅占商品住宅投資的17.2%,遠未達70%以上政策要求。此外,開發商囤地、捂盤、假售、抬價等問題比較嚴重。2001年初至2007年5月份,房地產開發商累計購置土地面積21.62億平方米,但實際僅開發完成,2.96億平方米,不足購置面積60%,相當數量的土地被囤積和倒賣。因此,房地產市場是擁有高利潤的投資對象,必將吸引更多的投資額,但是,這種盲目的增加投資的方法是不能解決房地產市場價格過高的問題的,必須加以限制。
5.流動性過剩使股市非正常升溫
從最常用的衡量流動性的指標MZ(廣義貨幣)與GDP的比率來看,中國的流動性過剩的確存在,這一指標目前高達165%(按照2006年底數字,GDP為20.9萬億元,MZ為34.6萬億元),在世界各主要經濟體中都實為罕見。流動性過剩將會使大量的閑置資金進入投資市場,造成的一個危害是資產價格的上漲,大量資金會追逐房地產、基礎資源和各種金融資產,其表現就是股市價格上漲,投資者競相追逐高額回報,紛紛進入股市,形成股市泡沫。
6.商業銀行間競爭加劇使得商業銀行存在較大的放款積極性
隨著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完成和中國對外開放程度加大,中國的各個商業銀行之間就面臨的很大的競爭,不僅中外資銀行之間競爭激烈,中國內部的商業銀行也競爭激烈。商業銀行首先是一個以獲取利潤為目的的企業,必須要通過存貸款利息差額來賺取利潤,並且由於當前我國流動性過剩,我國商業銀行存在大量儲備存款,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也就通過對於各種貸款項目的爭奪展開了,商業銀行的放款積極性使得各類投資的盲目性加大,企業會因此過渡依賴於銀行貸款或者有相當一些條件不足的企業獲得貸款,表面上投資過熱,實際上將會導致被投資項目的利潤降低,而且商業銀行對於貸款的風險監管也容易被忽視,容易誘發商業銀行壞賬。
⑹ 為什麼股市過熱,國家卻要適當打壓呢
極品のnan 證券研究工作室
近期圈點如下:
根據波浪理論大盤4200點左右位拋壓太重,各路圈商,機構本周已有出逃現象。大盤藍籌股板塊和金融板塊等權重股領跌,主力出貨現象明顯。
利空面:
1.央行加息,提高准備金 ,緊縮銀根,使用貨幣政策調控態度堅決。
2.放寬境內居民及QFII的境外投資限制,巨大資金流入H股等周邊市場。
3.國有股減持,大小非解禁高峰。
4.股指期貨的推出以基本確定時間表。 5.近期證監會加快批准新股上市,並加強監管力度,多家公司被立案調查。
6.B股市場開戶數增幅高達85%,嚴重分流A股資金。由此可見:目前多空雙方分歧巨大,其具體體現在主力機構與瘋狂股民之間的利益分歧,短期大逆轉不可避免。可以預見的是4000點上方絕對是中國股民的萬人坑。
極品のnan 我的大號
⑺ 政治試題,怎樣調控股票過熱問題
我國目前被認為有四大市場:產品市場,勞動力市場,資本市場和土地市場.
其中的資本市場主要包括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是金融市場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資金/貨幣市場).資本市場提供企業直接投資的資金,貨幣市場是企業通過銀行間接獲得資金的交易市場.
股票市場是國民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股票市值/GDP 比例為36.38%.
股票價格受到主要受到兩個方面的影響:國家政治經濟穩定和發展水平(或者稱為:基本面情況),以及股票市場本身的波動規律(或者稱為:技術面),前者主要是企業獲得利潤和政策導向的重要風向標,後者是投資股票的各個主體之間,比如投資機構或者個人,心理以及對政治經濟未來趨勢判斷的信心問題.
目前股票過熱,也是得到了上述兩個主要層面的利好和支撐.但是,還有國家整個金融體系的完善程度問題,比如國內居民目前還沒有過多的/多元化的投資渠道,大量的存款利息太低,某些可以承擔風險的個人和投資機構,願意進入股票市場獲得利益.所以有人說中國股市目前過熱的根本問題在於"流動性過剩"即通俗來說是從銀行流動出來的熱錢太多,沒處投資,一窩蜂地進了股市.
股票市場長期低迷,使得大部分股票具有了較好的投資價值,投資者紛紛湧入,因為資本具有"趨利性".
國家的調控手段主要有: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兩種.前者調整資金限制和疏導,後者是通過貨幣的成本,比如匯率和利息以及央行保證金比例等等手段.
⑻ 股市過火過熱會給國家\政府\金融帶來什麼影響
中國聯通(資訊 行情 論壇)通過15億配股方案,顯示股市的圈錢熱愈演愈烈。
不久前還在討論為什麼這樣低迷的股市,恐怕不會願意反思「股市過熱不過熱」的問題。目前的股市似乎談不上過熱不過熱,但股市與生俱來的圈錢過熱依然故我,這是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股市的冷熱病反映出來的問題,是資本市場的根本症結。
全國偶像歌手大賽 第39屆世界廣告大會
繽紛彩音風暴免費聽 激情新勢力性感新銳動
「國九條」雖然對上市公司重籌資輕回報提出了質疑,但目前看來,政策的天平依然更多地傾向於融資功能的充分發揮,而在重視資本市場的投資回報上還較多地體現在口頭上。當前,盡管國家正在全面控制投資過熱,而股市擴容卻從未降溫,新股發行過會率依然高企,這意味著股市的擴容過熱現象不僅現在存在,即使在經濟調控到位後還將繼續居高不下。
增發配股可轉債次級債像車軲轆一樣地輪流掀起圈錢熱潮。
熱衷於圈錢的上市公司總是拿「發展是硬道理」來堵投資者的嘴,一個資本金充足率就這樣成了幾乎所有銀行股「獅子大開口」的理由,招商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和浦發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甚至分別提出了總額高達100億和120億的再融資計劃。中國聯通強調兩個有利,其實大股東一毛不拔,卻要流通股股東掏出50億元左右,而其每股收益將因為股本擴張而攤薄。幾乎所有有意再融資的公司在圈錢的時候都描繪了美好的發展前景,但是以往的圈錢大戶卻紛紛成了虧損大戶。如中關村虧損6.33億元,托普軟體(資訊 行情 論壇)虧損3.89億元,天大天財(資訊 行情 論壇)虧損3.82億元,全興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虧損1.77億元,蓮花味精(資訊 行情 論壇)虧損1.45億元,創智軟體虧損0.98億元。誰知道現在的圈錢大戶將來又會如何?
整體上市等熱乎一陣的創新舉措又何嘗不是如此?整體上市在投資者的角度看重的是對關聯交易弊端的釜底抽薪,而在控股者則與其說是加速發展的推進器,不如說是大規模圈錢的提款機。正是由於這樣,有些人嘴上說的金融創新或者增厚流通股東的權益,對於流通股東來說,則往往是陷阱而非餡餅。TCL得隴望蜀,無非是要通吃整體上市的25億和分拆上市的25億。幸虧證監會沒有受理,否則,就連庄股德隆也想借吸收合並的名義搖身一變擠進新藍籌(資訊 行情 論壇)的行列。
別的熱不熱或有爭議,無可爭議的是,基金發行顯然有過熱之嫌,這是明擺著的。即使以保守的數字估計,上半年新增基金已經遠遠超過了1000億。這不僅超過了去年全年的首發總量,也使得證券投資基金的總體規模接近翻了一倍。基金在本質上也是一種圈錢行為,至少在目前,除了發起人股東和基金管理人旱澇保收之外,一般的基民基本上還屬於顆粒無收的飢民。在回報投資者的問題沒有解決之前,沒有理由認為基金圈錢是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的當務之急。雖然同國外的基金大鱷比起來,我國的基金仍然不免小巫見大巫,但自己同自己比,這樣的發展速度畢竟太快了一點。
前一陣子,春風未度中小企業板,卻先激活了中小盤股,滬深股市一度似乎重演了「直把杭州當汴州」的鬧劇。
無可否認,滬深主板中小盤股的預熱,體現了投資者對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重大決策的擁護。但是,中小板的推出畢竟意味著圈錢又多了一條路,其中的風險不言而喻。同時,不能不注意到,此「中小」不是那「中小」。在那「中小」尚未成為現實的之前,此「中小」所炒作的所謂比價效應畢竟只是一種預期。一部分市場主力搶在中小企業板推出之前狂炒中小盤股,人為地造成比價效應的提前透支,那麼,等到中小企業板真正出台的時候,其市場表現究竟是「利好」還是「利空」,反而有可能變得不確定了。
根據木桶理論,一隻木桶能夠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一塊木板的長度,而不是最長的那塊。控制投資過熱對於眼下這樣的一個敏感時點來說,顯然是主要矛盾。股市並不例外。
對於股市來說,把一個長期的發展綱要當做圈錢的即時果腹快餐,不僅透支了「國九條」的利好效應,而且也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這種深入骨髓的定位偏差導致的發展失衡的負面影響是根本性的,不能不引起警惕。□黃湘
「全民炒股」只能說明現在炒股的人多,哪能達到全民?有些誇大而已。事實上,「全民炒股」是件好事。
第一,增長了老百姓的理財知識,懂得了新的理財途徑、方法、手段。是智慧的發揮,培養了新的理財理念,鍛煉了承受風險的心理和防範風險的能力。
第二,國人長期以來有錢存錢的老習慣受到挑戰。老百姓手頭上有點錢都是應急之用,以前把錢放在銀行既安全又能升值,而現在放在銀行既不方便又沒有多少利息,國家還要扣20%的利息稅,等於白放在銀行。正值國民經濟向好,股市又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如今股市十分火爆,手頭上的錢又不急用為何死放銀行,還不如放到生龍活虎的股市中去搏一下。
第三,國家大量發行基金,券商利用此基金如魚得水身在股市中博弈,從中獲得巨額收益,大發了!QFII外來資金深腳踏入;國內和外來游資蜂擁而入;國內公司、集團流動資金積極加入等等。你說股市能不火嗎?就是你不想讓它火也不能不火!
第四,調控政策蒼白無力,組合拳效用不大。除非:1.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稅,以達到降溫的目的。但這要冒巨大風險,否則就將把股市帶入黑暗之中。不利於經濟的發展,不利於社會的安定和諧。2.取消銀行個人存款利息中的20%的利息稅,此法是可能也是行得通的。實際上,現階段這20%的利息稅收對於國家來說也僅是一小部分,但對於老百姓來說可是大數目。而國家從股市中獲得的印花稅費較之銀行的利息稅費就相當驚人了。比如,股市每天交易量達到3000億,國家從中獲得3億的稅費收入。所以,印花稅費收入遠遠大於利息稅稅費收入。
第五,股市繁榮國家、券商以及基金管理公司是收益者。老百姓身在其中是投資還是投機,完全是各人的心態。關鍵是管理層要怎樣引導老百姓如何理財如何防範風險;如何嚴格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如何監管好上市公司的經營,幫助老百姓來防範風險,不僅僅是一篇文章幾句口號,要為億萬股民負責!
⑼ 暴漲的股票市場說明什麼問題。
說明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