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國美電器股票市值

國美電器股票市值

發布時間: 2021-09-25 17:13:16

1. 國美與蘇寧有什麼區別

蘇寧和國美的企業文化、盈利模式 都有區別。

1、蘇寧和國美的文化不同、基因不同。

蘇寧是土生土長的民營企業,也是在國內的上市公司。

雖說國美憑借規模經濟優勢,打價格戰,與供應商談判時比較容易砍價,但兩者價格不相伯仲。

2、盈利模式差別

國美電子商城:在整個銷售當中既是代銷商也是經銷商,同時還充當第三方支付中心(支付寶模式)。代銷商的收入是傭金收入,經銷商的收入是商品買賣的差價收入,而第三方支付中心收入則是現金池的短期投資收入。

蘇寧易購:薄利多銷、以規模贏得利潤的經營方式。蘇寧電器的凈利潤率不到2%,按目前電器平均1500元/台計算,一件商品賺不到30元。通過低利潤率、大規模從而形成總體的高利潤,加之蘇寧連鎖發展低投入、高周轉輕資產運營,最終形成股本的高收益,為投資者帶來效益的最大化。

蘇寧電器利潤率很低,提高了行業進入的門檻,對競爭對手有很大的封殺作用。到目前為止,國際家電連鎖巨頭 尚未染指國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於蘇寧電器等國內家電連鎖巨頭所確立的行業標准較為苛刻。蘇寧電器擴張的空間巨大、發展模式不斷重復復制,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一目瞭然,對未來的預期估計有清晰的把握。

(1)國美電器股票市值擴展閱讀

蘇寧實力優勢

1、服務網路完善。物流是蘇寧電器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蘇寧電器建立了區域配送中心、 城市配送中心、轉配點三級物流網路,蘇寧電器視信息化為企業神經系統,建立了集數據、語音、視頻、監控於一體的信息網路系統;

2、市值方面,二者股票市值相當,但蘇寧的規模小;

3、直營店裝修規模大。因為蘇寧對每一個新開的直營店的投入比較多。還有就是蘇寧與供應商的關系融洽。

國美實力優勢

1、與全球家電製造企業保持緊密、友好、互助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成為眾多知名家電廠家在中國的較大的經銷商;

2、作為我國家電零售連鎖業的巨頭擁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傳承了25年企業文化,擁有良好的商業信用,積極進取的公司文化;

3、國美選擇在香港借殼上市,多元化經營,資金面寬,融資能力強,分散風險。

2. 等到黃光裕出獄以後,國美還能重回巔峰嗎

黃光裕曾經是一個神一樣的人物,他被商界同行都稱為奇才,但是也有一些競爭對手看他不順眼,畢竟當時他的國美是經濟報表已經超過了1200億。老百姓對國美電器也是非常信任的,當時國美紅的時候,哪有什麼蘇寧啊,因為國美電器便宜,質量也是信得過的。很可惜,後來黃光裕犯了一些錯誤,就銷聲匿跡了,現在人在改造過程中,聽說最早出來的時間是2021年了,但是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黃光裕還是能夠再次回到人們的視線中的。

如今的國美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內部斗爭之後,終於平息下來了,雖然落後於其他的電商,但是相信黃光裕出來以後會重振旗鼓。國美的明天一定會燦爛輝煌,因為黃光裕就是商業奇才,他不會甘心平淡。

3. 為什麼蘇寧的市值比國美高

市值指的是總資產,包括賣電器,也包括其他投資,資本運作什麼的,
而且國美的老大是指銷售上的老大,賣的多不一定掙錢,賣一萬斤大白菜也不如賣一套房子啊~!

4. 為什麼近期國美股價大跌

一則成立合營公司的通告,讓國美電器又一次捲入漩渦。

9月27日,國美電器宣布與全資的北京鵬澤置業有限公司、北京鵬潤地產控股有限公司成立物業合營公司,之後國美電器股價開始連續三個交易日下跌,累計跌幅高達40%。隨後國美緊急叫停,10月3日,國美電器公布暫停成立合營公司,股價開始趨穩。

隨後,10月13日突然宣布耗資1783萬港元從二級市場回購879.2萬股,當天國美電器股價一度大漲7.35%。

該消息既透露出國美電器延伸產業鏈的意圖,也透露出國美系意欲整合旗下資產的意圖。

無奈的急剎車

國美電器合資組建國美商業地產開發公司的消息公布後,次日國美股價大跌11.36%,第二天再暴跌21.79%,創下逾兩年新低的1.83港元。在內地房地產業不景氣的當下,市場普遍質疑國美的決定。

從之後的暫停一系列動作不難看出,國美管理層對股價大跌是始料未及的。

董事會主席張大中對此解釋稱:「計劃提出的緣由,是為了維持和提升集團的競爭力及盈利能力,獲得合適的零售地點及控制租金開支,以應付中國增長中的消費市場對優質零售空間不斷上升的需求。」

中投顧問零售行業研究員杜岩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判定此舉是否明智關鍵是看該項目未來的成長空間,從長遠來看,國美系組建商業地產開發公司具有前瞻性,一來可以結合商貿業務和地產業務,形成產業鏈互動,二來也能夠掌握商業物業資源,獲得增值回報,與此同時還能夠增大企業在商圈中的話語權。 」

出於這一目的,國美原本計劃通過成立物業合營企業,與北京鵬潤、北京國美優勢互補,解決集團對商業地產開發經驗不足的問題,在中國二三線城市創造並獲取更多優質門店資源。

管理層表示,經進一步考慮目前市場狀況,以及有關物業合營企業的多項因素,目前公司已決定暫停該計劃。國美稱未來將綜合多種因素重新評估該計劃,對於如何在二三線城市獲得有優勢門店、倉儲資源,將繼續研究一個令各方滿意的方案。

中投顧問零售行業研究員杜岩宏認為:「暫停成立合資公司確實不代表國美系會徹底放棄地產業務,特別是商業地產業務,這是由未來商貿圈發展趨勢決定的,國美並非不務正業,相反,通過有效整合商貿業務和地產業務將發揮國美系整體優勢。」

國美進退兩難

國美宣布該計劃後,市場似乎並不看好。在記者采訪中,大多數人認為,國美系現在的思路是對的,但投資者卻不買賬。

有人投資者擔心,國美旗下三家公司合營開張商業地產項目會帶來關聯交易利益輸送等問題。瑞銀分析師也認為,在當前的環境下,在中國發展房地產業面臨著很多風險。公告披露短短一周時間內,國美電器市值蒸發近四成,足以說明問題。

在內地房地產業不景氣的當下,市場普遍質疑國美系的決定。瑞信更以企業管治憂慮不斷上升為由,下調國美電器2011年~2013年盈利預測的10%~15%,評級降至「中性」,目標價大幅削減42%至2.5港元/股。

市場人士認為,黃氏家族開始整合梳理旗下資產的舉動 注重核心業務家電零售,地產業為家電業服務。

國美電器董事長張大中表示:是為了維持和提升集團的競爭力及盈利能力,獲得合適的零售地點及控制租金開支,以應付中國增長中的消費市場對優質零售空間不斷上升的需求。

「從國美電器為合營公司第一大股東就可以看出,合營公司是在為國美電器量身定做」。國美電器企業發展與投資者關系部副經理盧江接受采訪時候表示。

「實際上就是產業鏈的延伸。」對此,國美有關人士如此評價。

原因無他,家電賣場的競爭已走向提供消費體驗和完善周邊配套的競爭。

中投顧問零售行業研究員杜岩宏在接受采訪時候也認為:「國美投資地產屬於非主營業務,而投資者更希望其主營業務出彩,擔心地產業務會削弱其主營業務競爭力,加上當前房產調控效應顯現,房地產市場低迷,而投資地產業務需要大量資金,且回收周期長,這不免使投資者出現擔憂情緒。國美雖然堅信其投資戰略的可行性,但是不得不考慮投資者的擔憂和由此帶來的市場悲觀預期,這使國美陷入兩難境地。」

對於市場反應,正略鈞策管理咨詢合夥人袁偉認為,除去投資者害怕關聯交易的因素,就商業地產而言,由於商業地產投資大,回收周期長,投資商業地產必然會佔用國美電器的現金流,反而會影響短期國美電器在二三線城市擴張的速度,影響短期業績。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國美電器宣布暫停成立物業公司的方案後,公司第三大股東摩根大通再次選擇了低位增持,其持股比例從5.12%上升到5.49%。

由於摩根大通增持和國美電器回購,雖然投資機構瑞銀將國美電器的目標股價從4.3港元下調到3.6港元,但是依然維持了其買入的評級。

中投顧問零售行業研究員杜岩宏最後表示:「摩根大通選擇增持表明其看好國美未來的發展,即使在國美股價下調時,不少投資機構仍給與國美買入評級,可見其成長性較好的情況未因成立合資公司的事件而改變。」

但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接受記者采訪時候指出:「為了獲得優質的店址,之前蘇寧電器(拓展選址信息)和百思買在上海等一二線城市都有自購物業,而蘇寧也在全國多個城市建設商業地產項目,這些投資都是相對獨立的,而且在地產調整中蘇寧也放緩了物業投資的計劃。」其言下之意似乎可以分拆處理,並無必要把上市公司拖入其中,此舉似乎並非明智之舉。

5. 蘇寧電器好還是國美電器好

蘇寧電器與國美電器,各有各的優點,價位也都差不多,服務也是差不多的,所以這2家都可以購買的。

6. 國美電器與蘇寧電器現在哪個的市值更高呀

看看股票不就知道了?蘇寧目前市值在900億以上,國美。。。。。。。。。有差距了

7. 國美控股上市公司有幾家

截止到2020年7月6日,國美控股上市公司有5家:國美電器、三聯商社、中關村科技、國美金融科技、拉近網娛。

1、國美電器

國美電器(GOME)成立於1987年1月1日,總部位於香港,是中國大陸家電零售連鎖企業。2009年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大的家電零售連鎖企業。

2013年,國美門店總數(含大中電器)達1,063家,覆蓋全國256個城市, 同時國美還有542家非上市公司, 因此國美集團總門店數為1605家。

2、三聯商社

國美電器2009年6月28日承諾,將在三聯商社恢復上市之日起五年之內,選擇合適的時機,徹底解決與三聯商社之間的同業競爭問題。

3、國美金融

是「金融+場景+科技」的模式 ,即國美電器大量的線下門店、供應鏈體系,與互聯網金融相結合。2016年,國美金融開始全面布局消費金融平台、供應鏈金融平台、資產交易平台、支付平台、數據雲平台和傳統金融平台等六大板塊。

(7)國美電器股票市值擴展閱讀

國美控股集團旗下共有5家上市企業:國美零售(00493.HK)、*ST美訊(600898.SH)、中關村科技(00931.SZ)、國美金融科技(00628.HK)、拉近網娛(08172.HK)。

根據投中網統計,受「黃光裕出獄」消息刺激後,上述5家公司市值共暴漲18%,增加84億元人民幣。而暴漲的市值,也只是拼多多當下千億美元市值的一個零頭。截至2020-06-24,拼多多市值為1002億美元,約7083.44億元人民。

毋容置疑,拼多多是近年來崛起最快的電商平台,2020年年內市值增長了121.15%,幾乎跑贏其他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對比來看,另外兩家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年內增長7.85%,京東則增長了70.08%。

國美零售年內漲勢不錯,漲了122.22%。而助力這一漲幅的,並不是黃光裕出獄與否,而在於國美零售「妥協」,與拼多多、京東等電商平台開始合作了。

8. 國美和蘇寧哪個家電質量好

那個年代,由於環境所限,黃光裕初中肄業,16歲隨其兄黃俊欽北上內蒙古謀生計。從此,開始了他的創業生涯,這個階段黃光裕以電器銷售為創業領域。

在北京市前門的珠市口東大街420號盤下了一個100平方米的名叫「國美」的門面。黃氏兄弟先賣服裝,不久即改售進口電器。

1987年1月1日,「國美電器店」正式掛牌。其時進口電器銷售為賣方市場,不少商家正採用「抬高售價、以圖厚利」的經營方式,黃氏兄弟卻反其道而行,盡管有貨不愁賣,「堅持零售,薄利多銷」的經營策略。

1991年,黃光裕第一個利用《北京晚報》中縫打起「買電器,到國美」的標語,每周刊登電器的價格。其時商家多認為「賣不動的商品才需要廣告」,即使後來也有人想學習國美的廣告策略,但黃光裕已經以每次800元的低價包下了報紙中縫。

1992年,珠市口100平米的「國美電器店」發展為大型電器商城,同時,黃光裕在北京地區初步進行連鎖經營,將他旗下所持有的「國豪」、「亞華」、「恆基」等幾家店鋪統一命名為「國美電器」,集中打響品牌,就此形成了連鎖經營模式的雛形。

1993年初,黃氏兄弟已經發展至五六家國美電器連鎖店,財富得到迅速積累。樹大分枝,黃氏兄弟遂謀分頭發展,黃光裕分得了「國美」牌子和幾十萬元現金,黃光裕時年24歲。之後,黃光裕獨自經營的國美電器開始迅速發展、擴張。 1995年,國美電器商城從一家變成了十家;1999年,國美從北京走向全國,之後迅速增長至在全國88個城市開出330家門店。到2004年底,國美電器遍布中國大陸、香港及東南亞區主要城市,擁有30多個分公司。在黃光裕的帶領下,國美跳躍式的發展,成功開創了中國經營的連鎖模式。此後的數年間,憑借自身的優勢和市場的需求,順勢順水,國美一度登上了零售巨頭的寶座,蘇寧緊隨其後,以致黃光裕一度欲收購蘇寧。

說起張近東的創業史,好像一切都很快,從南京師范畢業之後就進入了國企,過夠了朝九晚五生活的他,決定下海,跟家人一起承包著一些空調安裝的項目,其中他就發現了空調的商機。

1990年他借到了十萬塊,租了一個兩百平米的房子,成立了一家空調批發店,店名就叫蘇寧家電。當時空調正在處於一個暴利的時代,張近東第一次下海就把銷售額做到了六千萬。

在1993年,張近東就靠著平價的優勢,空調銷售額超過三億, 成為國內最大的電器經銷商,五年之後蘇寧已經在市場里占據了很大的一塊蛋糕,確立零銷轉型連鎖零售的戰略目標,先後開創了互聯網銷售,智慧蘇寧,自營服務,等等一系列的銷售創新模式,在2015年實現營收三千億,身價高達近八百億。

但隨著2008年的到來,黃光裕入獄,一切開始改變,這一年,國美、蘇寧營收分別為459億和499億,國美相當於蘇寧的92%;2010年,國美營收規模跌至蘇寧的74%;2017年,國美雖然實現營收715.7億,但與蘇寧的差距已越來越大,僅相當於蘇寧的38%。如今,兩者的差距更是拉開了整整一個量級。

不過,好消息傳來,黃光裕最遲有望於2021年2月16日出獄,那麼,黃光裕出獄後,能帶領國美重回巔峰嗎?

9. 國美電器老總背後的故事

黃光裕出生於1969年5月。小時候,黃家家境清貧,最困難時,黃光裕曾拾過破爛、撿過垃圾。也因為家境困難,他16歲初中未畢業就輟學了,跟著20歲的哥哥從老家廣東汕頭北上內蒙古做生意。

1986年,17歲的黃光裕(那時他還叫黃俊烈)跟著哥哥黃俊欽,揣著在內蒙古攢下的4000元,然後又連貸帶借了3萬元,在北京前門的珠市口東大街420號盤下了一個100平方米的名叫「國美」的門面。在那裡,黃氏兄弟先賣服裝,後來改賣進口電器。

「那時我也琢磨過做食品生意,但當時人們的消費水平沒達到那個程度;做服裝生意,有面料、季節性的講究,我也不太懂。而家電相對比較定型,我覺得自己做起來還比較合適。當時家電還是有貨不愁賣,就看你能不能進貨。」黃光裕在回憶當初創業情形時說。

1987年1月1日,「國美電器店」的招牌正式掛出來了。盡管是有貨不愁賣,但黃氏兄弟仍然決定走「堅持零售,薄利多銷」的經營策略,而當時那個賣方市場背景下,很多商家正在採用「抬高售價、以圖厚利」的經營方式。

黃光裕回憶說,其實當時有「逼」的成分。因為那時的商業機構大多是國有單位,有一級、二級批發站,有自己的渠道和網路,實力比他強,門路比他多。「作為一家個體企業要想辦法吸引來客戶,必須有自己的東西才行」,當時他想出的方法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薄利多銷。

低價策略為小小的國美電器店帶來了不少回頭客。不僅是薄利多銷,在貨源上他也下足了功夫。「當時洗衣機、彩電等都是憑票供應的,要從非正規渠道得到這些貨,就要去想辦法。有時候,別人有好多好多產品,卻沒人來買,我就想辦法從他手裡把貨拿過來。」為了尋找價廉物美的「好商品」,國美是不是和當時很多的家電零售商們一樣,從廣東番禺一帶販賣了一些走私貨,黃本人一直不正面回答,但坊間對此傳聞很多。

但是,不管怎麼樣,你不得不承認黃是一個商業天才。黃光裕和他的國美在這個市場上留下了很多痕跡,他首創的很多零售業拓展模式已經成為一種行業的通用模式。

1991年,黃光裕第一個想到利用《北京晚報》中縫打起「買電器,到國美」的標語,每周刊登電器的價格。當時國營商店對於廣告的認識還停留在「賣不動的商品才需要廣告」的層面,即使後來也有人想學習國美的廣告策略,但黃光裕已經以每次800元的低價包下了報紙中縫。

很少的廣告投入為國美吸引來了大量顧客,電器店生意「火得不行」,「所有存貨一賣而光」。黃光裕乘勝追擊,陸續開了多家門店,「國豪」、「亞華」、「恆基」,店名不一而足,1993年前,小店面已達七八家。

為了避免「消費者看了廣告也不知到何處買產品」的情況發生,黃光裕說服那些用美金做產品形象廣告的外國廠家與國美合作打廣告,既讓廠家廣告開支得以減少,又讓消費者「看得到買得到」。進而黃光裕又向廠家要求,贈予國美一些樣品作展示,並開設相應的產品專櫃,使顧客能看、能摸,現場就能買到。

1992年,黃光裕在北京地區初步進行連鎖經營,將他旗下所持有的幾家店鋪統一命名為「國美電器」,就此形成了連鎖經營模式的雛形。

到1993年時,國美電器連鎖店已經發展至五六家。而黃氏兄弟財富增長後,因為經營理念的不同,兩兄弟分家了,黃光裕分得了「國美」這塊牌子和幾十萬元現金。如果說黃光裕是眾多廠家形容的零售市場的一個「價格屠夫」的話,至此,黃光裕初步打造了「國美」這把「屠刀」。

24歲的黃光裕和哥哥分家後,開始一心一意建造他的家電零售王國,並從此開始以驚人的速度書寫他和國美的財富神話:1993年,黃光裕的小門面變成了一家大型電器商城;1995年,國美電器商城從一家變成了10家;1999年國美從北京走向全國……

「人與人之間是差不多的,差一步而已,有時是半步。」 黃光裕說。而正是憑著這領先的「半步」,黃光裕信心倍增,奮力拓展。目前,國美已經在全國88個城市開出330家門店,年內有望達到400家。

「我不是為了胡潤而存在」

日前,黃光裕就蟬聯胡潤百富榜榜首接受記者采訪時,心態十分平和地說:「這只代表社會對我們公司的一個評價。」「我從未計算過自己的身價——覺得算這個沒什麼意義。其實,中國的富人很多,而且我對『中國首富』這個提法也沒任何概念。」他說,今後會加倍努力,把國美集團繼續做大做強。

黃光裕坦陳,他並不喜歡此類排行榜曝光自己的財富,但他也表示不怕上榜,「因為這個榜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企業的效益才是最重要的,我不是為了胡潤而存在的」。認同李嘉誠的「商者無域」,黃光裕創業18年,鋪就了遍及中國的零售網路。2004年6月,黃光裕在香港證券市場上的交易,令所有人瞠目。他讓市值只有2億元的上市公司,通過發行可換股票據,掏出88億元來收購他全資擁有的國美電器65%的股權。這項收購之前,胡潤把黃光裕所有的財富定格在46億元,而此次交易,使黃光裕一舉躍居「中國首富」的位置。

「把國美的門店開到國外,這是我們一直在准備的事情。」黃光裕又恢復了以往淡淡的口吻。據透露,黃光裕正在考慮國美高層持股方案,但他自己決不放棄絕對控股地位。而按照國美集團的設想,到2008年,銷售收入將超過1000億元。如此看來,黃光裕的身價仍有很大升值空間。

在京打拚15年,賺了15億,並在2003年成功登上《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榜第27名,這就是靠家電營銷起家,對資本運營也十分在行的國美掌門人黃光裕。

創業初始,黃光裕便敏銳覺察出北京家電市場的巨大潛力,決計做長久生意,並確定了薄利多銷的經營策略,一舉打破了過去百貨店經營家電的壟斷局面,使國美在北京迅速站穩了腳跟。1999年國美邁出了建立全國連鎖網路的關鍵一步。然而這時黃光裕卻把國美電

器總經理一職託付給妹夫張志銘,自己另外創辦了總資產約50億元的鵬潤投資有限公司,退居幕後進行資本運作。

「互動、互助、互補」一直是黃光裕堅持的投資理念。國美利用商業經營的現金流,與房地產進行互補,曾獲得不錯的協同效應。而在房價居高不下的北京,黃光裕也欲「用做家電的模式做房地產」。鵬潤家園不止一次打出價格牌。

2002年10月26日,黃光裕重掌國美帥印。隨後,黃光裕對國美高層人事與組織架構進行了近年來最大的一次調整,一年內國美變動之頻繁,甚至引發了業內的深度質疑。

黃光裕出了名的低調寡言,2003年,身為鵬潤投資總裁、國美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鵬潤集團主席的黃光裕僅公開亮相兩次。黃光裕的低調也給國美帶來了「沒有調子」的負面評價。有分析人士指出,在輿論關注率相當高的國美看不到實際運營所產生的、具有社會意義的運營經驗或理論產品的產出。缺少理論元素的包裝造成了國美品牌的高度、理論深度不夠。而家族集權下能否繼續有效運作,更是對黃光裕的最大考驗。

熱點內容
股票融資對股價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2-09 00:03:05 瀏覽:774
貨幣政策是怎麼傳到股市的 發布:2025-02-08 23:55:50 瀏覽:746
股市怎麼抓二妖 發布:2025-02-08 23:44:48 瀏覽:415
求貨幣資金怎麼算的 發布:2025-02-08 23:24:25 瀏覽:650
如何快速查找上證50基金 發布:2025-02-08 23:14:43 瀏覽:26
股票投資管理特點 發布:2025-02-08 23:13:08 瀏覽:495
金融卡倉是什麼 發布:2025-02-08 23:08:48 瀏覽:743
股市神評論怎麼寫 發布:2025-02-08 23:04:56 瀏覽:97
長期股權投資的股票發行費用計入哪裡 發布:2025-02-08 22:57:45 瀏覽:370
公司產權房屋股權轉讓怎麼操作 發布:2025-02-08 22:56:58 瀏覽: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