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股票總市值
① 預虧6億 阿里影業靠什麼支撐300億市值
阿里做電影的計劃,進展並不順利。
去年3月,文化中國宣布,阿里巴巴將斥資62.4億港元,入股60%,這意味著阿里對文化中國的估值為104億港元。這比文化中國收購前的市值翻了一倍左右。然而,重金買下這家公司60%股權之後,阿里並不省心,很快發現這家公司的種種財務問題,並展開調查。
直到去年12月底,阿里影業宣布計提約3.93億港元的減值准備,直接導致大幅虧損。今年1月26日,阿里影業發布了成立以來的首份盈利警告,稱2014年全年可能出現最多6億港元的重大虧損。
財務問題之外,阿里入主前公司原有的業務也出現了種種變化,有消息稱,阿里入主之後,不少文化中國的老員工也相繼離職。
阿里影業前主席董平也於1月22日於場外以每股1.5港元,減持6.25億股,涉資9.38億港元,持股由6.21%降至3.23%。
但對於阿里影業的未來,趙薇夫婦看好。去年12月20日,趙薇夫婦以每股1.6港元的價格買下19.3億股,這一價格幾乎是阿里影業近幾個月的最高價。
最新的消息是,CEO張強也將與這家公司深度綁定。
1月28日,阿里影業公告稱,張強將以每股1.67港元的價格,獲得這家公司2.1億股股份的購股權。1.67港元,幾乎是阿里影業近幾個月以來的最高價,有網友稱,阿里影業幾乎是以一張白紙支撐著300多億港元的市值,這也意味著,張強要想從資本市場獲利,必須帶領阿里影業奮力一搏。
□新京報記者 鄭道森 北京報道
阿里陷文化中國「財務陷阱」
2014年以來,互聯網巨頭相繼布局電影領域。騰訊成立了騰訊電影+,網路成立了電影事業部,優酷和愛奇藝則分別成立了合一影業和愛奇藝影業……不難發現,這些互聯網公司大多是在自己的公司內部孕育電影項目,或者成立主營電影的子公司。
與這些公司選擇內生性的發展不同,阿里直接在香港收購了一家上市公司——文化中國。2014年3月,阿里宣布將通過認購新股的方式,獲得文化中國近60%的股權。
文化中國是一家影視劇製作公司,掌門人是國內影視圈「大佬」級人物董平。這家公司曾投資2013年國產片票房冠軍《西遊·降魔篇》,獲得該項目30%的股權,並與周星馳、王家衛、陳可辛、柴智屏等諸多電影圈大咖有長期合作協議。
阿里對文化中國的高估值,曾讓眾多業內人士頗為驚訝。
阿里出資62.4億港元,認購了文化中國近60%的股權,這意味著,阿里對文化中國的估值為104億港元。而就在阿里宣布入股前一天,文化中國的市值僅為53.4億港元,阿里對文化中國的估值幾乎是這家公司市值的2倍。
這家重金買入的公司,還沒有讓馬雲實現電影業務的快速布局。去年6月,阿里完成了這樁交易,隨後將公司更名為阿里影業,直到今年1月,阿里影業才發布了第一個項目——《擺渡人》。
去年8月15日,阿里影業發布停牌公告稱,新任管理層對財務和經營狀況做出初步審閱後,發現「以往會計期間可能存在不恰當財務處理及可能存在資產計提減值准備不足」。
這一次停牌長達4個多月之久,復牌時已是去年12月22日。在這期間,阿里聘請了普華永道,對入股前公司的諸多財務問題進行調查,時間追溯至2012年12月31日。
最終,阿里影業宣布計提約3.93億港元的減值准備,直接導致2014年上半年公司的大幅虧損。這些減值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子公司在內地銷售藝術品、電影、電視版權時在繳納稅款、適用稅率等方面存在不妥之處。
資產減值,只是阿里影業業績大幅虧損的一個原因,另一方面,則是這家公司原有電影、電視劇發行業務的延遲。
2015年1月,阿里影業宣布去年全年虧損可能達到6億港元,原因就是推遲發行了原定於2014年發行的若干電視劇,取消或是推遲了若干原定去年製作、發行的電影,並且,雜志行業不景氣、運營團隊變更(文化中國旗下還有《費加羅》雜志的運營權)。
300多億市值背後的資產
業績大幅虧損預期,導致了阿里影業股價的下跌。
在去年8月停牌前,阿里影業股價長期在每股1.6港元之上,但在12月22日復牌之後到今年1月22日之前的一個月當中,股價一直在1.5港元以下,直到近期曝出趙薇夫婦持股的消息,股價才又提升至1.6港元左右,上周五收盤,阿里影業報收1.54港元。
這樣的股價,對應阿里影業的市值已是326億港元,摺合人民幣260億元。如果放在A股,已是影視公司中市值第三大的公司,僅次於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
有港股分析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326億港元的市值,已經可以排入港股的近10%,但阿里影業的業務事實上並未充分開工。
有股民在投資者論壇中發言稱:「支撐阿里影業300多億港元市值的,只有對阿里集團的想像,以及公司與幾個影視大咖的長期合作協議。」
在阿里入主前,文化中國曾與王家衛、陳可辛、柴智屏、周星馳,都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並且向這四位影視界資深人士分別支付了5000萬元預付款。
正因為此,阿里影業獲得了2014年國慶檔大賣的電影《親愛的》的投資份額。阿里影業2015年開年後宣布的第一個項目——《擺渡人》,就是由王家衛監制。
此外,阿里影業旗下的資產還有《還珠格格》的電影改編權,以及《狼圖騰》的海外發行權。
趙薇、張強與阿里影業「深度綁定」
與阿里影業前董事會主席董平減持不同,與馬雲私交很好的趙薇夫婦卻入股阿里影業。
阿里影業獲得了趙薇夫婦31億港元的巨額資金入股,並且入股的價格為1.6港元,已經高於上周五的收盤價1.54港元。
換句話說,趙薇夫婦的入股已經出現了浮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阿里影業方面曾回應稱:「既然股票沒賣,所謂貶值的情況就不是定論。阿里影業接下來將會有一系列大動作,趙薇買我們的股票肯定不會虧!」
比趙薇入股價格更高的,未來可能是這家公司的CEO張強。
1月28日,阿里影業公告稱,將授出2.85億股的購股權,這其中的2.1億股由CEO張強獲得,購股權10年有效。不過,這一購股權的價格是1.67港元,比當前的股價還要高。
這也意味著,張強如果想真正從股權激勵中獲得資本收益,必須努力讓阿里影業的股價獲得大幅提升。
「支付寶+中影」組合靠譜嗎?
阿里正在給這家公司注入全新血液。
有阿里影業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公司已經發起了大規模的招聘計劃,招募的員工幾乎都是90後,而一些文化中國的「老人」則悄然離職。
接受新京報采訪時,阿里影業CEO張強表示,「我們的主力電影觀眾平均年齡是21.8歲,很年輕,但主力導演的平均年齡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在他看來,電影製作人員必須實現年輕化。
在選擇投資哪部影片時,阿里影業的原則是「接地氣」。張強說,既然主力觀眾都是年輕人,他們都是在網上泡著的,那麼電影從演員到台詞,都必須符合他們的審美,「有時候我看到一些電影,台詞非常不對味,這種片子一看就很危險。」
阿里影業第一部主投的影片並非大製作,而是一部由暢銷書作家張嘉佳執導的情感喜劇片,這樣的投資路數,似乎是要模仿郭敬明、韓寒在電影領域的成功。對此,張強回應,大明星、大導演並非電影票房的保證,相比之下,他更願意信賴熱門文學的銷量、點擊量、口碑等數據。
在電影發行業務上,張強提出,要建起一支全國最大的地網發行團隊。目前,這一風聲已在電影圈悄然發酵,在電影發行領域,光線和樂視是地網發行做得最好的兩家。
所謂地網發行,通俗地說,類似於廠商在超市裡派駐的促銷員,他們的任務,是幫助電影在各家影院獲得更大比例的排片。張強表示,這支發行團隊將由原來阿里B2B的業務骨幹負責搭建,未來人數將多達200到300人,一個人負責10家電影院。
張強交給這些地網團隊的任務,與以往的電影發行公司截然不同。用張強的話說,就是通過支付寶的用戶數據系統,幫助電影院將周邊3公里的支付寶用戶發展為電影院的會員,而另一方面,這些電影院的售票系統,未來都會「搭建」在淘寶電影的平台上。
與阿里在電商領域的做法類似,張強要將全國電影院的售票系統全部搬上阿里雲;與現有的在線售票網站不同,未來阿里強調的並非自己來售票,而只是打通系統,讓影院實現在淘寶電影平台上的電影票銷售。
此外,阿里還打算為全國的電影院免費建立電商平台。「觀眾看電影的時候,用手機對著屏幕就可以實現付費購買衍生品,最後送貨上門。」張強說:「由於是在電影院產生的利潤,我們跟電影院分成。」
對於這樣的計劃,國內前四大電影公司一位資深人士表示:「這些計劃如果能在阿里影業真正實現,那麼這家公司將獲得巨大的想像空間,但這一系列宏偉的藍圖,都需要具體的執行者,阿里影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國內一位長期從事院線管理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阿里擁有淘寶電影的平台,在線上發行上有很好的優勢,做好線上的工作,對影院排片就已經可以有強大的說服力,龐大的地網發行團隊固然有助於疏導用戶、組織活動等等,但對於阿里來說是否有必要做如此大規模的線下發行可能也要斟酌。
■ 對話
馬雲的電影情結
專訪阿里影業CEO張強
馬雲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很多挫折,他曾說,是《阿甘正傳》這部電影,鼓勵他能堅持下去。
自從去年6月更名為阿里影業以來,這家上市公司尚未對外正式發布過公司的發展戰略,只是在今年1月發布了主投的首部電影。
坐擁300多億港元的市值,阿里影業已是國內影視公司中市值第三大的公司,僅次於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這家上市公司的未來方向如何,一直是眾多投資者關心的話題。
今年1月,阿里影業CEO張強接受了新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他表示,阿里影業要建國內最強的地面發行團隊,不僅服務於電影院,也服務於觀影人群,把數億支付寶用戶變成電影院的會員。
新京報:馬雲為什麼要做電影?
張強:阿里做電影有情感的原因,也有理性方面的考慮。
感性方面,馬總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很多挫折,他曾說,是《阿甘正傳》這部電影,鼓勵他能堅持下去,這個情結是很深的。去年10月,馬總帶隊去洛杉磯,專門去了派拉蒙的片場,坐在「阿甘」坐過的椅子上拍了一張照片。
理性方面,我跟馬總深談過一次,他主要看中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空間,未來這個市場會達到2000億的規模,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我們一致認為,2000億的市場規模中,票房只佔三分之一,衍生品三分之一,付費點播再佔三分之一。但在票房之外,現在另外兩塊幾乎是空白,空白恰好是阿里要做的事情。
新京報:在線點播這一塊,您曾說要用60多億資金來購買版權,是這樣嗎?
張強:這一塊可能大家有誤解,不是上市公司阿里影業來做,而是阿里集團旗下的數字娛樂事業群來做,阿里影業與阿里數娛打配合。
新京報: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方面,阿里跟一般的影視公司有什麼不同?
張強:我們會更加關注年輕一代觀眾的審美期待,大量使用大數據作為參考的首要條件。
我們要拍中國年輕觀眾最喜歡的電影,主要集中在三類:
第一類是奇幻類電影,尤其是以好萊塢大片為代表的,把視覺做到極致;第二類是有情感共鳴的本土喜劇;第三類是青春愛情類、懷舊類題材。
未來,我們主攻的一方面是奇幻大片,一方面是喜劇。對於奇幻大片,故事是國內的故事,特效我們可以請國外的團隊來做。
我們的下一部電影會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這也是一本超級暢銷書。我們非常看重IP的價值,IP可能是書、漫畫、游戲。
新京報:您對題材選擇的要求是什麼?
張強:我們要做的是接地氣的東西,「接地氣」這三個字我一直非常強調。
現在的主力觀眾都是年輕人,是比較新興、獨立、有特點、有個性的一代。這一代,他們適應互聯網帶來的各種沖擊,從演員到台詞,都必須符合他們的審美。有時候我看到一些電影,台詞非常不對味,這種片子一看就很危險。
新京報:阿里影業成立至今一直沒有公開發布公司戰略,一些投資者也比較困惑。未來阿里影業要做哪幾件事?
張強:我們要做3件事:第一是「O2O的電影模式」,也就是線上線下結合的電影模式;第二是在電影和電視劇業務裡面打通電商模式;第三是拍電影和電視劇。
新京報:電影O2O很多家都在做了,阿里有什麼不同?
張強:過去我們看到,電影的線上發行,就是格瓦拉、貓眼;線下發行,就是樂視、光線。
未來我們既有線上的淘寶電影,也要建國內最強的地面發行團隊。過去阿里B2B的鐵軍有1萬多人,我們地面部隊就是從B2B那邊抽調了核心成員來組建,會有兩三百人,一個人負責10個電影院。
300多億港元市值的支撐點
與影視大咖的長期合作協議:文化中國曾與王家衛、陳可辛、柴智屏、周星馳,都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
市場空白:衍生品,付費點播
管理層與公司綁定:CEO張強會認購股份
明星股東站台:阿里影業獲得了趙薇夫婦31億港元的巨額資金入股
「支付寶+中影」組合戰略模式
② 科大訊飛市值漲了多少倍
伴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工智慧產品也慢慢的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生活方式也因此大不一樣。同樣,資本市場也對這個新興領域充滿興趣,接下來就跟大家扒一扒國內人工智慧的頭部企業--科大訊飛。深入了解科大訊飛之前,先給大家奉上這份人工智慧行業龍頭股名單,趕緊領取吧:寶藏資料:人工智慧行業龍頭股名單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科大訊飛是一家專業從事語音及語言、自然語言理解、機器學習推理及自主學習等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研究,人工智慧產品研發和行業應用落地的國家級骨幹軟體企業。科大訊飛作為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的先鋒,力拓人工智慧領域二十年,公司始終堅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陽光健康、高技術屏障、高附加值的社會價值。接下來就帶大家研究一下這家公司的優勢:
優勢一、國內人工智慧的領導者,技術水平國際領先
科大訊飛用"讓機器能聽會說,能理解會思考,人工智慧建設美好世界"當作使命,承建有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以及認知智能領域的首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重要平台。
優勢二、業績持續高增長,產業生態持續擴大
智慧教育和智慧醫療的發展日新月異,開放平台、智能硬體、汽車業務都有著非常優秀的表現,其中包括訊飛AI學習機銷量持續增長、智醫助理業務實現了基層常態化使用、發者數量和質量同步提升以及智能辦公本、錄音筆等硬體銷售大幅增加。同時,公司為開發者團隊提供從初生、壯大到商業價值升級的全鏈路服務,並將訊飛AI營銷平台、訊飛智能工業平台等能力平台建造了出來 ,推動著AI行業生態持續不斷的擴大。考慮到篇幅的問題,科大訊飛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的具體情況,我整理的相關信息都在這片研報當中,點擊的話就可以查看:【深度研報】科大訊飛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報告預計,全球AI市場將超過6萬億美元,目前全球AI市場規模已經多餘1萬億美元,中國市場也要比1千億元高。就人工智慧產業而言,它形成了企業+行業+人力的全方位變革。企業數字化的趨勢日益顯現出來,智慧化應用使消費者潛在需求得到滿足。無人駕駛、語音識別、專家系統、智適應學習和機器視覺這幾個應用方向都是近幾年來備受關注的。各國政府鼎力支持人工智慧向前發展,並將其作為國家發展戰略,釋放積極信號。總的來說,我認為科大訊飛公司作為人工智慧行業中的翹楚,有望在此行業高速發展階段能夠從中得到較大紅利。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想知道更多關於科大訊飛未來行情的信息,就戳這個鏈接吧,有專業人士幫你分析股票,看下科大訊飛現在行情是不是可以買入或賣出了:【免費】測一測科大訊飛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09-07,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③ 視覺中國的業績為什麼會受到監管的影響
因為原來不遵守法律規則,買圖的人多,業績自然多了,但是被監管後規矩多了,買的人就肯定少了。
2019年5月12日,視覺中國開始恢復網站上線運營,開始向客戶全面提供服務。此前視覺中國陷「版權事件」風波,其網站關閉整改期間,市值已蒸發近60億元。
④ 中證500都有哪些股票
中證500共有500隻股票,它是是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所開發的指數中的一種,是按照日均總市值由高到低進行排名,選取排名在前500名的股票作為中證500指數樣本股。
相關名單
深科技(000021)
特力A(000025)
深圳能源(000027)
國葯一致(000028)
深天馬A(000050)
農產品(000061)
深圳華強(000062)
中國長城(000066)
深圳機場(000089)
中信海直(000099)
許繼電氣(000400)
冀東水泥(000401)
合肥百貨(000417)
小天鵝A(000418)
興業礦業(000426)
鄂武商A(000501)
麗珠集團(000513)
榮安地產(000517)
柳工(000528)
華映科技(000536)
皖能電力(000543)
靖遠煤電(000552)
陝國投A(000563)
海南海葯(000566)
海馬汽車(000572)
威孚高科(000581)
金洲慈航(000587)
平潭發展(000592)
古井貢酒(000596)
興蓉環境(000598)
建投能源(000600)
焦作萬方(000612)
海航投資(000616)
風華高科(000636)
泰達股份(000652)
長春高新(000661)
天夏智慧(000662)
美好置業(000667)
金鴻能源(000669)
山推股份(000680)
視覺中國(000681)
中山公用(000685)
寶新能源(000690)
恆逸石化(000703)
魯泰A(000726)
華東科技(000727)
燕京啤酒(000729)
泰禾集團(000732)
本鋼板材(000761)
西藏礦業(000762)
中核科技(000777)
新興鑄管(000778)
北新建材(000786)
銀河生物(000806)
創維數字(000810)
智慧農業(000816)
太鋼不銹(000825)
天音控股(000829)
魯西化工(000830)
承德露露(000848)
順鑫農業(000860)
天山股份(000877)
津濱發展(000897)
福星股份(000926)
安泰科技(000969)
中科三環(000970)
銀泰資源(000975)
中弘股份(000979)
華工科技(000988)
新大陸(000997)
隆平高科(000998)
宗申動力(001696)
鴻達興業(002002)
華邦健康(002004)
德豪潤達(002005)
盾安環境(002011)
億帆醫葯(002019)
科華生物(002022)
思源電氣(002028)
達安基因(002030)
雙鷺葯業(002038)
登海種業(002041)
三花智控(002050)
中工國際(002051)
橫店東磁(002056)
遠光軟體(002063)
華峰氨綸(002064)
軟控股份(002073)
太陽紙業(002078)
國脈科技(002093)
萊寶高科(002106)
紫鑫葯業(002118)
韻達股份(002120)
天馬股份(002122)
夢網榮信(002123)
南極電商(002127)
露天煤業(002128)
新光圓成(002147)
湖南黃金(002155)
成飛集成(002190)
⑤ 科大訊飛市值怎麼這么高
伴隨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慧產品也成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同樣,資本市場也對這個新興領域充滿興趣,所以今天就來和大家介紹一下國內人工智慧的頭部企業——科大訊飛。研究科大訊飛前,學姐手裡有一份人工智慧行業龍頭股名單,戳這里領取一下吧:寶藏資料:人工智慧行業龍頭股名單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科大訊飛是一家專業從事語音及語言、自然語言理解、機器學習推理及自主學習等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研究,人工智慧產品研發和行業應用落地的國家級骨幹軟體企業。科大訊飛作為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的先驅,在人工智慧領域辛勤耕耘二十年,在社會價值方面,公司始終堅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陽光健康、高技術屏障、高附加值。這就跟大家分析一下這家公司有什麼拔尖的地方:
優勢一、國內人工智慧的領導者,技術水平國際領先
科大訊飛以「讓機器能聽會說,能理解會思考,用人工智慧建設美好世界"為宗旨,承建有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以及認知智能領域的首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重要平台。
優勢二、業績持續高增長,產業生態持續擴大
智慧教育和智慧醫療發展飛速,開放平台、智能硬體、汽車業務表現得都十分優秀,其中包括訊飛AI學習機銷量持續增長、智醫助理業務實現了基層常態化使用、發者數量和質量同步提升以及智能辦公本、錄音筆等硬體銷售大幅增加。同時,公司為開發者團隊提供從初生、壯大到商業價值升級的全鏈路服務,並且還構造建設了訊飛AI營銷平台、訊飛智能工業平台等能力平台,不停歇地推動著AI行業生態的擴大。因為篇幅有限,關於科大訊飛的的情況,一些我整理的相關信息放在了這篇研報當中,點擊的話就可以查看:【深度研報】科大訊飛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預計到2025年,AI帶來的產業產值將超過6萬億美金的規模,就目前全球AI市場而言,它的規模已超1萬億美元,中國市場超1千億元人工智慧產業形成構造了企業+行業+人力這樣子的全方位變革。企業數字化的趨勢日益凸顯,智慧化應用能夠完成消費者潛在需求。無人駕駛、語音識別、專家系統、智適應學習和機器視覺是近幾年備受關注的幾個應用方向。每個國家的政府都大力支持人工智慧發展,並將其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放出積極信息。總的來說,我認為科大訊飛公司作為人工智慧行業中的翹楚,有望在此行業高速發展階段能夠從中得到較大紅利。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科大訊飛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精通的投顧幫你分析股票,看下科大訊飛現在行情是不是可以買入或賣出了:【免費】測一測科大訊飛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09-0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⑥ 科大訊飛股票真正價值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革新,人工智慧產品也慢慢的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與此同時,資本市場也很看重這個新興領域,下面就帶著大家走進國內人工智慧的頭部企業--科大訊飛。介紹科大訊飛前,最好先來觀察一下人工智慧行業龍頭股名單,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人工智慧行業龍頭股名單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科大訊飛是一家專業從事語音及語言、自然語言理解、機器學習推理及自主學習等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研究,人工智慧產品研發和行業應用落地的國家級骨幹軟體企業。科大訊飛作為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的先遣部隊,躬耕人工智慧領域二十年,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陽光健康、高技術屏障、高附加值是公司始終堅持的社會價值。接下來就帶大家研究一下這家公司的優勢:
優勢一、國內人工智慧的領導者,技術水平國際領先
科大訊飛拿"讓機器能聽會說,能理解會思考,運用人工智慧建設美好世界"為目標,承建有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以及認知智能領域的首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重要平台。
優勢二、業績持續高增長,產業生態持續擴大
智慧教育和智慧醫療快速發展,開放平台、智能硬體、汽車業務表現得都十分優秀,其中包括訊飛AI學習機銷量持續增長、智醫助理業務實現了基層常態化使用、發者數量和質量同步提升以及智能辦公本、錄音筆等硬體銷售大幅增加。同時,公司為開發者團隊提供從初生、壯大到商業價值升級的全鏈路服務,並且訊飛AI營銷平台、訊飛智能工業平台等這些能力平台也被建設出來,持續不斷地推動AI行業生態擴大。篇幅的原因,更多科大訊飛的相關信息,我詳細的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就可查看:【深度研報】科大訊飛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預計到2025年,AI帶來的產業產值將超過6萬億美金的規模,目前全球AI市場規模已經多餘1萬億美元,中國市場也要比1千億元高。就人工智慧產業而言,它形成了企業+行業+人力的全方位變革。針對企業來說,其數字化趨勢日益凸顯,智慧化應用開始滿足消費者潛在需求。無人駕駛、語音識別、專家系統、智適應學習和機器視覺這些方面,都是近幾年備受關注的幾個應用方向。每個國家的政府都大力支持人工智慧發展,並將其納入了國家戰略規劃,釋放積極信號。總的來說,我認為科大訊飛公司作為人工智慧行業中的先鋒,有望在此行業快速發展階段從中謀取高利。由於文章內容有一定的滯後,對科大訊飛未來行情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戳一下這個鏈接,有專業人士為你答疑解惑,看下科大訊飛現在市場情況適不適合買入或賣出:【免費】測一測科大訊飛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09-0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⑦ 亞馬遜市值突破一萬億美元,亞馬遜如何成為業界傳奇
筆者覺得亞馬遜能夠成為業界傳奇,除了有專業的過硬技術外,主要是因為以下幾點。
01 電商平台
亞馬遜被大家所熟知的,更多是其電商平台,和國內的淘寶,天貓,京東平台一樣,在上面可以買到日常所需的從書到電器等等任何的產品。
它提供的電商平台及其服務,加上強大的品牌效應,自然是給亞馬遜帶來了很好的盈利。
網路越來越發達的今天,大家更願意足不出戶的通過網路電商平台來購物,電商寡頭的出現,像亞馬遜這樣,大家也願意在其上面購物。
所以,對於亞馬遜這樣一個集產品、互聯網、雲計算的高新技術公司來說,想不盈利都難,其成為業界傳奇也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喜歡請點贊、評論、轉發和關注,也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羅伯,謝謝!
⑧ 大事!特斯拉市值>7個通用 蔚來市值追進福特 原因在此
[汽車之家?新能源]??超級播報,每周都有料。本周熱度最高的是啥?那一定是驚心動魄上下波動的全球股市,這也讓幾個汽車品牌在這一輪市值波動中再次被大家所重視。比如特斯拉在本周一拉升至了1794美元/股,市值一度突破3200億美元,超過了7個通用汽車的市值,而蔚來汽車也在過去兩周時間里市值接近翻倍,新造車品牌的價值似乎被人們重新評估。而反觀傳統汽車品牌,本周寶馬iX3正式亮相,德國三大豪門的純電動產品終於舉起,但他們的擊打和抗擊打能力,能否和時下新品牌的產品一戰么?
超級播報總結
傳統品牌的現狀,如果真的用「軟體技術定義下一個汽車產業」來衡量的話,那麼擊打和抗擊打能力現在來看都並不理想。本周一條外媒的消息指出,歐洲傳統品牌正在逐步加大對於車輛軟體系統以及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投入,並且在2019年的研發投入資金在多年後終於超過了中國。面對傳統車企的「後知後覺」,軟體到底能否決定下個汽車時代,這是一個值得我們重新思考的問題。(文/汽車之家姚嘉)
⑨ 三一重工股票歷史上價值分析
三一重工在專用設備行業中占據重要地位,想必大家都對它有些許印象,有很多機構投資者都會選擇投資這款股票,下面我來分析一下這只股票值不值得投資。正式分析三一重工前,我這邊呢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專用設備行業龍頭股名單,想要領取這份資料嗎,點擊下方的標題就可以啦:寶藏資料:專用設備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簡介: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混凝土機械、路面機械、履帶起重機械、樁工機械、挖掘機械、汽車起重機械的製造和銷售的公司,屬工程機械行業。公司是國內混凝土機械龍頭企業,主要產品包括拖式混凝土輸送泵、混凝土輸送泵車、全液壓振動壓路機、攤鋪機、挖掘機、平地機等。三一重工在過去的12年裡,一直處於中國工程機械用戶品牌關注的首位。
通過簡介,我們很容易發現,三一重工的實力還是很強的,接下來呢,我們先從三一重工的亮點部分來進行分析,看看它究竟是否值得投資?
亮點一:核心產品競爭力持續提高,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
受下游基建、地產投資需求拉動,疊加環保政策升級、設備更新需求增長、人工替代效應等因素的推動,工程機械行業延續高景氣度,公司作為行業龍頭,全線產品持續增長,國內外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再次刷新歷史最好經營業績。
亮點二:數字化及智能化轉型成果顯著,公司經營能力持續提升
公司會積極推動自身繼續向數字化及智能化轉型,踴躍建設"燈塔工廠",視覺識別、工藝模擬、重載機器人等前沿工業技術和數字技術在國內各大產業園當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很大程度的提高了人機協同與生產效率,大幅降低製造成本,進一步增強公司在全球的綜合競爭力,公司人均創收提升,處於全球工程機械行業領先水平。
亮點三:堅定推進國際化戰略,取得一系列積極進展
針對海外市場渠道、服務能力、 代理商體系、服務配件體系這些地方,公司加大了投入力度,海外銷售情況高於現在所有的行業整體水平,東南亞大區、三一美國、三一歐洲、非洲各區域均實現了較快提升,相比往年,印度,北美和歐洲等區域,他們的挖掘機份額均大幅度提升。隨著海外市場需求漸漸的蘇醒過來了,公司就海外業務這一塊,有著深度布局的優勢,出口業務成為公司重要的業績增長點的可能性非常大。
篇幅有限,若是想知道更多關於三一重工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在這篇研報中就已經表明了,點開就可以看到:【深度研報】三一重工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由於基建需求拉動、國家加強環境治理、設備更新需求增長、人工替代效應等多重因素推動,工程機械行業的快速增長與景氣程度同時遠超人們的預期。此外,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提高,下游施工需求很長時間還一直很旺盛,對外銷售的專用設備量不斷增加。這種情況下,三一重工是行業標桿,公司生產的產品毫無疑問有著絕對的競爭優勢,業績營收有望更好。
總之,三一重工實力非常雄厚,要是把目光放的更遠,那麼這支股票還是不錯的。但未來並不一定和文章的推測如出一轍,點擊下方鏈接,可以更加准確地知道三一重工的未來行情,專業的投顧幫你判斷你的股票,看一下行情現在三一重工買入或賣出是否合適:【免費】測一測三一重工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09-0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⑩ 阿里巴巴被處罰182.28億元,是如何回應的
2021年4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一份行政處罰決定書和行政指導書。其內容,一下子就引起了廣大網友的極大關注。
阿里此次被以處罰,便是由於阿里的銷售市場壟斷被石錘,逼迫店家開展「二選一」造成的,這類壟斷有關部門是0忍受。182.28億人民幣的處罰,針對年純利潤做到1700多億的阿里而言,盡管算不得什麼,可是處罰下,最少能夠具有警告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