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利華股票市場價格
1. 市場營銷案例分析--請分析聯合利華在中國市場實施的品牌策略
聯合利華的中國戰略
數據編號:K7-F5755
2001年11月中國正式加入WTO,本土企業在新的市場營銷環境下,最重要的任務是學習——適應——創新。跨國公司在20世紀主導世界經濟,在21世紀將主宰世界經濟。從十幾年前寶潔(P&G)等最早進入中國市場到今日跨國公司全面進入,跨國公司已在中國市場做了大量的跨國行銷活動,其市場戰略、營銷策略為本土企業學習如何適應WTO後國際市場競爭提供了生動的、近距離的、鮮活的啟示。
「中國是聯合利華未來發展戰略中最重要的地區,它的重要性使其成為惟一在聯合利華全球策略中被明確提到名稱的國家。」
「在持續高速發展的經濟大潮中,聯合利華和其合作夥伴將以更為強有力的姿態拓展其業務,以期在中國這個競爭激烈的廣闊市場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中國會成為聯合利華全球增長的重要發動機,一顆20世紀20年代播下的種子開出了21世紀的花。」
上述這些言論,出自全球著名消費品企業聯合利華總裁之口,我們分明可看出並確信它的「中國戰略」。
早在1923年,聯合利華的前身利華兄弟公司就在上海建造了肥皂廠,於1986年重返中國後,先後建立起14家合資企業,正銷售旁氏、力士、夏士蓮、奧妙、潔諾、金紡、立頓、和路雪、蔓登琳等近20個品牌。
事實上,聯合利華在重返中國後的初期道路並非平坦。那麼現在呢?聯合利華顯然已度過了「磨合期」,找到了中國戰略的執行策略。雖然聯合利華在華銷售額僅占其在全球銷售額的2%,但它對中國市場極為看好,其在中國的目標是到2003年使現有業績再翻一番。
一、聯合利華中國業務概況
1999年,聯合利華對中國地區原有的14家合資企業進行資產重組,形成了三大主要業務:家庭及個人護理用品,食品及飲料,冰淇淋。同時,果斷退出一些非主營業務領域,以重點突出主業。這次重組增強了聯合利華在中國的投資和發展能力,強調了中國在聯合利華全球策略中的重要地位,不僅使聯合利華在中國產品的分類生產更加明晰、銷售得以統一、品牌推廣更有針對性,而且減少了內部各公司間的內耗,避免了無序競爭,提高了競爭效率。
二、全方位的本土化戰略
1.人力資源本土化
員工本土化的組成,為聯合利華深入了解各地迥然相異的消費文化、消費需求和生活習慣提供了有益的幫助,為公司拓展中國地區的業務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聯合利華堅信啟用本土的經理人員拉近了與消費者的距離,外籍員工的人數已由1998年的100多名降到目前的30多名,公司的最終目標是由中國人領導在華業務體系。今年以來,公司在大幅裁減外員的同時,提拔了很多本土經理人員,力爭使中國經理級員工占總管理人數的95%。同時公司還每年招收130名應屆大學畢業生,對他們進行國內外的培訓,以提高人力資源的整體素質。
2.采購本土化
目前,聯合利華在中國的本土采購已達到90%。業內人士評價說,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聯合利華對中國傳統的中草葯、天然植物之道已非常熟稔。作為在烏發領域的市場創新者,「夏士蓮」已佔有該領域市場的最大份額——洗發水總份額的5%。而在沐浴市場,由於近年致力於對本土自然材料的研發,「夏士蓮」香皂市場佔有率節節攀升,目前已佔據中國沐浴市場70%的份額。而這些含有天然材料的洗護用品,其原料的采購幾乎完全在華完成。
3.資本運作本土化
自「中國將試行允許外資企業國內上市」的消息公布後,聯合利華中國公司方面就表達了希望在中國A股上市的想法。據業內人士分析,聯合利華有望成為中國第一個在A股上市的外資企業。今年6月30日,聯合利華中國公司向中國證監會表達了在華上市的意向,其新聞發言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旦證監會的有關法規和實施細則出台,公司將擇時向證監會遞交有關上市材料。
在聯合利華看來,能在中國國內上市有三大好處:一是跨國公司本土化的表現之一,通過證券市場把公司自身的發展與當地消費公司產品的公眾緊密地聯系起來,能夠產生最直接的反應。二是有助於通過推出股票期權的激勵和留任本土員工,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按照公司最高領導的說法,目標是兩三年後,讓聯合利華的所有員工有能力——如果他們願意的話——參股或持有聯合利華的股票,讓他們成為企業的所有者。三是有助於提高公司的知名度。
4.形象本土化
以前,消費者通過產品品牌認識聯合利華。為了與中國消費者更加直接有效地溝通,聯合利華認為有必要發展有中國特色的新的企業標識。2001年4月12日,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了盛大的新聞發布會,宣布在中國啟用新的企業標識。新標識的口號「有家,就有聯合利華」,不僅是對聯合利華進入中國後發展的總結,更重要的是表明了聯合利華今後對中國市場和每個家庭的承諾——幫助他們提高生活質量,將美好和幸福帶給每一個家庭。新標識中新增添的小房子更使人感到溫馨、舒適和浪漫,充分體現了聯合利華重視中國市場,關愛中國家庭的初衷。這是聯合利華全球第一次以本土形象面向本土市場。
5.研發本土化
聯合利華每年用於研究發展的費用約為10億美元。今年2月28日,聯合利華在上海成立了其在全球的第6個研發中心。該中心投入資金1.66億美元,今年年底在此工作的中國科研人員將達150人,今後每年的運行費用6000萬元人民幣。這一研發中心將全部僱用中國科學家,他們將有機會接觸到聯合利華全球研發網路的資源,這是聯合利華實施本土化戰略的一個重要標志。研發中心除了致力於產品的技術開發和技術更新外,同時注重將中國傳統科學倡導的天然成分引入到產品中,以不斷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從而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6.品牌本土化
聯合利華在把它的全球品牌帶到中國的同時,也不斷收購中國當地有影響、有潛力的本土品牌,並對之在技術、研發、形象和推廣方面加大力度,使它們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要。
三、品牌管理
聯合利華有著豐富、成熟的多品牌管理經驗。從全球角度看,它是採取了集中品牌戰略,壓縮品牌數量,並保證一線品牌的增長率;從當地戰略看,它力求在發展全球品牌的同時,保護和發展本土品牌。總體上,使公司擁有的品牌處於動態最優狀態,這有力地說明聯合利華滿足當地消費者需求的決心。
1.集中品牌戰略
如何迅速提高、保持企業高速發展,一直是許多國際型企業非常關注和急需解決的問題。同樣,對於業務量龐大、人員及機構眾多的聯合利華,提高企業發展速度也並非易事,所以公司於1999年提出了全球戰略:即增長之路。增長之路主要包括:與消費者再聯系、集中優勢品牌、探尋新的銷售模式、分銷方式、建立世界級的供應鏈、業務結構簡單明了、構築良好的企業文化,他們希望用5年的時間,經過一系列的調整,到2004年公司的年銷售額增長率達到6%、利潤率達到16%(目前聯合利華每年的銷售增長率為2%,利潤率為10%)。目前增長之路雖然剛剛開始,但是在公司的財政報表上已有所體現,2000年第三季度的銷售增長率為5%,亞洲新興市場的銷售也從21%增長到35%。
集中戰略主要體現在行業、產品類別和品牌三個方面。聯合利華認為,衡量公司是否健康發展的標准有兩個:一個是一線品牌的增長率;一個是它們在所有業務中所佔的比例。到2004年,一線品牌應該佔到全部業務的90%~95%,年增長率必須達到5%~6%。目前,它們的業務佔有率是80%。
聯合利華壓縮品牌規模是從2000個品牌中選出400個品牌,其根據是80/20規律。那麼,如何在眾多的品牌中選擇出400個品牌?聯合利華的標準是看「是否有潛力成為有吸引力和有規模的品牌」。當然,沒有被選擇的品牌並非全部賣掉,有些會根據業務的調整重組到現有的400個品牌結構中。
2.全球品牌與當地品牌並舉
聯合利華在華的近20個牌子幾乎都是同類產品的佼佼者。力士與夏士蓮在洗發水和沐浴類產品中位居前列;中華牙膏是牙膏市場的老字型大小;奧妙洗衣粉在去年降價30%後,迅速成為城市洗衣粉市場的領導者;立頓紅茶的市場佔有率超過80%;和路雪在冰淇淋市場的地位無人可替。
保持如此驚人的市場佔有率和知名度,與聯合利華的品牌運作密切相關。對全球品牌,聯合利華進行本土化改造,使其符合本土消費者的需求;對本土品牌,聯合利華對之注入國際經驗、資源和技術,一方面充分繼承和發揚品牌特色,另一方面不斷推陳出新,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和內涵。這一品牌策略帶來的是超過50億元的銷售額和每年兩位數的增長業績,這證明聯合利華將本土化和全球化相結合的努力已獲得成功。事實上,很少有跨國公司像聯合利華這樣並不一味推廣自有品牌,而是善於收購本土品牌並提升為國際品牌。
3.品牌創新
「品牌要發展就要不斷的創新」,這是聯合利華推廣品牌的一個重要原則。每年聯合利華花費60億美元推廣自己的品牌,使之成為世界上廣告花費最多的公司之一。
聯合利華將品牌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要保證品牌生存所要具備的基本生存能力,如需要有產品的配方和廣告以及分銷和營銷的改良;第二個階段是品牌要有新的形式,品牌要不斷以新的形式創造新的價值,如過去的洗衣粉和洗衣液,現在公司發明了一種洗衣葯片,洗衣葯片放在洗衣機中具有洗衣粉和液體的功能,品牌正是要通過其他形式創造價值;第三個階段是要讓品牌有突破,如聯合利華目前推出的速食湯,它是一種投幣購買食物,類似於從投幣購買機購買可口可樂。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過去47年裡,「中華」一直是中國人的、有著悠久歷史的品牌,給人這樣的感覺:質朴、平和、成熟、穩重,但多少顯得有些老化。作為聯合利華中華專業口腔護理中心全新技術的成果,中華牙膏推出了一款創新型產品——中華草本抗菌牙膏。它是目前市場上惟一能夠「去火抗菌雙保護,牙齒牙齦都健康」的牙膏產品。
聯合利華對中華牙膏的創新不僅在技術和配方上,同時也在外包裝和形象上。絕大多數消費者覺得中華牙膏整個標識的設計過於陳舊,因此自2001年5月中旬,聯合利華重新設計了中華牙膏新形象。它由消費者在數百種設計方案中挑選出最後結果:包裝圖文分明,標識醒目,色彩時尚;採用復合管,輕便耐用;在保留「中華」堅實的品牌內涵的同時,更賦予品牌創新、現代、專業的附加價值。品牌標識中固有的三個元素非常令人難忘:華表、「中華」繁體字樣和天安門圖形。新標識保留了這三個特有的元素,同時注入了新的內涵——創新、專業精神和現代感。形象和內涵雖然改變,但中華產品的定位不變:它永遠是中國人的大眾化家庭性口腔消費用品。
四、社會營銷
作為中國現代公民的一員、中國社會結構的一部分,聯合利華認為有責任滿足這個國家和所在社會人們的需求,這僅僅通過提供產品來完成是遠遠不夠的。公司所選擇的公益項目並不注重商業回報或宣傳價值,卻力求所作所為能為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做出積極的貢獻。公司的公益活動包括兩大主題,一是」希望家園」——加強環境保護意識,推行可持續性發展,保護水資源,以及提供更多受教育的機會;二是」溫暖家園」——慈善捐贈活動。
針對中國森林覆蓋率僅有13.9%的現狀,聯合利華於2000年6月正式推出 「聯合利華中國綠水青山行動」,整個行動持續5年。第一年已投入約700萬元人民幣,致力於在全國范圍內植樹造林,涵養水土,改善生態環境;同時還將資助青少年環境教育及環境宣傳項目。
在教育方面,通過「聯合利華希望之星」項目,資助來自貧困地區的優秀學生,如在青海建造了7所小學;在復旦大學和華東理工大學設立了多項獎學金;贊助中歐工商管理學院和清華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幫助中國培養更多的經理人才;資助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以促進中國培養更多的政府和公共事務人才。
五、營銷渠道策略
營銷渠道的建立和管理成為跨國公司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聯合利華公司的營銷渠道覆蓋全國1800個縣的1500個,覆蓋鎮達全國總數的1/3,在其每一個區域單位中都有專門的人員在從事聯合利華產品的銷售工作。聯合利華的銷售渠道不僅覆蓋率高,而且對渠道的管理和激勵水平也比較高,使總部的營銷意圖在經過多層的傳遞後仍然通暢。這種渠道戰略的確成為公司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
和路雪自行分銷的網路幾年間已經遍布70多個大、中城市,除了和路雪自己,沒有人知道這個企業確切的銷售情況,但業內都知道和路雪是國內銷售最穩定的冰淇淋生產企業。 2001年3月,和路雪又開始嘗試建立自己的品牌直銷店——和路雪冰吧,定位是時尚青年的休閑場所,價位低於哈根達斯、DQ等品牌冰淇淋的直銷店。也許這正是走批發渠道的即食產品性市場趨於飽和使然,零售店應該是和路雪找到的一個新市場空隙。
六、市場推廣
聯合利華的廣告策略體現了每個品牌的特性,形成了互動效應。雖然聯合利華對廣告投入費用諱莫如深,但它的確是中國市場上的第二大廣告投入商。
據悉,對於剛剛進入市場的產品,聯合利華的廣告投放毫不吝嗇,投入額甚至佔到銷售額的50%。例如今年僅為京華茶葉的推廣,聯合利華就投入了幾百萬元的電視廣告。而對已深入市場的成熟產品,聯合利華也會至少拿出50%的銷售額去鞏固更新其市場形象。以旁氏為首的幾大護膚品品牌,其一年的廣告投入就超過億元。在冰淇淋方面,聯合利華的和路雪2001年在中國市場投入1億元用於品牌推廣與產品創新,並首次在央視投播30秒廣告。
聯合利華極力塑造自己的主流品牌形象。比如奧妙的廣告從一開始的「污漬油漬,不留痕跡」,變成「越洗越鮮艷」,現在則熱播一套廣告——「有她不怕臟,孩子快成長」,聯合利華廣告的主體思想已從對產品功能的單一介紹,轉變到了對於品牌形象的再塑和維護。
通過廣告成功傳遞各品牌信息,同時烘托聯合利華整體形象,使聯合利華成為在中國運作最為成功的日用消費品提供商。
七、中國市場的特殊對策
1.價格戰
雖然聯合利華、寶潔等跨國公司都不承認自己在打「價格戰」,但降價策略已越來越被諸多跨國公司所熟諳,而互相矛盾的說辭恰恰表明跨國公司的兩難:在洗衣粉和冰淇淋等進入門檻不高、利潤空間有限的行業中,不降價,市場份額不保;降價則有損品牌形象。早在1999年,聯合利華第一個在行業內發動降價,400克奧妙洗衣粉的價格從近6塊錢一下直逼3.5元,相當於當時主要對手價格一半左右。由於奧妙精心營造的高檔形象已深入人心,老百姓突然能夠買起以前買不起的奧妙洗衣粉了,市場由此洞開,奧妙也一躍成為洗衣粉市場的領導品牌。月銷售量大幅度增加,整整比原來增長了4倍以上。
在中國冰淇淋市場上,低價也成一大特點。和路雪和伊利本來分別把守著冰淇淋的高檔和中檔價位,特別是和路雪一直占據著高檔即食性冰淇淋銷售的一半以上市場份額,而經過一系列調整後,兩個品牌有相當一部分產品在中檔價位重合。2000年末至2001年初,和路雪多次進行「夢龍」等高價品種買一贈一的促銷活動,力圖使自己的產品價格與主要國內品牌拉齊。和路雪中國區總經理孔澎韜曾明確表示,中國這個市場是個開放的競爭激烈的市場,每年都會有價格戰,但和路雪並不懼怕價格戰。其實所謂不怕價格戰最好的辦法就是融入其中,和路雪近來推出的新品大多保持在2元錢左右的中低價位。
聯合利華並不否認價格手段給他們帶來的好處,他們甚至認為自己對於價格的運用恰到好處。「如果價格長期背離市場需求,產品就必將被消費者所淘汰。」
然而,面對洗滌市場越來越多國內外品牌的擠軋,聯合利華又開始大聲呼籲,大家降價不要以犧牲質量為前提,而要注重質量以及塑造品牌形象。其復雜的心情顯而易見。
2.打假
聯合利華公司在中國市場每年因假貨損失3.5億元人民幣,為了更好地保護消費者和企業的自身利益,聯合利華公司已將打假列入議事日程,決定每年花費1000萬元人民幣,組建專門的打假隊伍,遏制假貨的蔓延。
3.定位雙刃
聯合利華盡管一直堅持其全球品牌與當地品牌並舉的戰略,但仍無法迴避中外品牌共存中的經營矛盾。其結果是,2000年上海牙膏廠有限公司依據有關合同,果斷收回了美加凈牙膏的商標使用權。這個創建於1962年、出口量曾占據全國牙膏出口總量70%的老牌,被合資企業獨家有償使用了6年。合資後的前3年,美加凈品牌的市場地位和年銷售量一直處於上升狀態。但是不久,聯合利華對美加凈採取了一項措施:把美加凈的價格從4.5元壓到了3元一支。這迫使合資公司改動美加凈的配方,換成比較低檔的原料,使得原來處於中高檔的美加凈品牌下跌檔次,於是大多數從美加凈上游離出來的顧客成了聯合利華中高檔品牌「潔諾」的用戶。這個經營策略最終使得美加凈牙膏在國內外市場的地位每況愈下,銷售情況嚴重滑坡。1994年雙方合資之初,美加凈年銷量6000萬支,但收回時年銷量卻只有2000萬支。
在不動聲色中,「改變」或者說「破壞」國產品牌的市場定位,動搖它對固定消費者的長期承諾,是否是跨國公司征戰中國市場的又一「高招」呢?
那麼,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聯合利華對前述發展「中華」牙膏的舉措,是否會有新的認識呢?
2. 聯合利華股票為什麼漲
股票的漲跌都是正常的,沒有那麼多的為什麼。一般都是包括但不限於如下多種原因:一是股市大盤行情所致;二是個股發生利好因素或公告;三是主力刻意而為、執意上拉抬價。不過,經查證核實,滬深兩市沒有聯合利華這樣一支股票名稱,不知道你所說的「股票為什麼漲」不知道有什麼依據或意圖。
3. 聯合利華2006年5月25股票暴跌原因
原因主要有:政策層面、心理層面和資金層面1.政策層面匯金減持被認為是昨股市大跌的導火索。根據港交所公告,中央匯金減持建行和工行A股,涉及金額超35億。股市的大跌,不能說是匯金減持造成的,但的確像導火索一樣,引爆了股市大跌。綜合看,近期股市積累了可觀的漲幅,目前融資融券規模已達到兩萬億,傘形融資規模也非常可觀,在匯金減持消息激發下,短線操作加速套利。2.資金層面短期的流動性因素可能是市場大跌的「罪魁禍首」。下周以中國核電為首的23隻新股發行,屆時可能會鎖定8萬億申購資金,創下新股申購凍結資金的新紀錄。由此造成的市場提前失血是今天市場下跌的直接原因。3.心理因素2007年的「5·30」暴跌讓股民心裡的陰影一直揮之不去,而2015年的暴跌再次上演其實的是人們的心理因素作祟。
4. 聯合利華頂風漲價,價格法如何解讀
廣州多家零售企業表示,收到聯合利華旗下夏士蓮和力士這兩個品牌的漲價通知。為什麼被發改委處罰後一個多月又頂風漲價呢?昨天聯合利華表示,關於漲價問題,公司不能給予任何消息。據《廣州日報》5月25日報道,24日起,廣州多家零售企業表示收到聯合利華旗下夏士蓮、力士兩個品牌的漲價通知。報道稱,對於價格問題,聯合利華昨日不予回應。此前,因「散布漲價信息,擾亂市場價格秩序」,上海市物價局對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開出200萬元罰單。之前,因為中葯材漲價而誕生「葯死你」這個新名詞,「豆你玩」「蒜你狠」「花你錢」等等,無一不標志著一件件物品的漲價歷程……還有什麼是不漲價的,你能找到嗎?
我國《價格法》第十四條 經營者不得有下列不正當價格行為:
(一)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二)在依法降價處理鮮活商品、季節性商品、積壓商品等商品外,為了排擠競爭對手或者獨占市場,以低干成本的價格傾銷,擾亂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損害國家利益或者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三)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的;
(四)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
(五)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務,對同等交易條件的其他經營者實行價格歧視;
(六)採取抬高等級或者壓低等級等手段收購、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變相提高或者壓低價格;
(七)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牟取暴利;
(八)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不正當價格行為。
本條是對經營者的不正當價格行為作出規定。
什麼是經營者的不正當價格行為,根據本條所規定的內容,應當說是,經營者違反了價格活動的基本規范,採用了不正當競爭的手段,侵害了消費者和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干擾破壞了正常的價格秩序的行為。這種行為對正常的社會經濟生活,對公平的市場競爭,保持國家經濟的穩定,深人地進行價格改革,合理地配置資源,提高經濟效率等,都是有害的,不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在價格法中確定,必須禁止不正當的價格行為。
經營者的不正當價格行為會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在本條中列舉了八種,可以說是主要的典型的,前七項是針對某一種或者某一類具體行為的,第八項則是一個非常概括而包含廣泛內容的規定,也是對前七項中可能有的遺漏之處的一個補充。下面逐項解釋:
一、 經營者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
這種行為是指發生在經營者之間的,基於他們有共同的利益關系,相互勾結,彼此配合,聯手操作,壟斷市場,控制市場價格,打擊他人,牟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由於這種行為是採用了價格的形式,通過價格活動來實施的,所以將其歸入不正當價格行為。在這種不正當價格行為中,特點之一是相互串通,因此參與的經營者至少是兩人以上,或許是更多的,單獨一個人的行為是不能作相互串通解釋的。串通一詞,可以是指暗中的勾結,但從實際情況看,半明半暗的勾結,甚至公開的勾結,通同作弊,也應當包括在內,關鍵是看他們是否相互配合,操縱市場價格。
價格法已明確規定,國家是支持和促進市場競爭的,市場調節價是通過市場競爭形成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競爭有益於消費者,而經營者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的行為,則是反對和干擾市場競爭的,目的在於排斥正當的經營者,壟斷市場經營,控制市場價格,進而抬高價格,從而在消費者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潤。對於這種阻礙市場經濟發展,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不正當價格行為,必須予以禁止,並懲處違法者,這是完全必要的。
二、經營者低價傾銷
價格法中將這種行為列為不正當的價格行為,按照這一項法律規定包含的意思主要有下列內容:
一是,低價傾銷不同於依法降價處理鮮活商品、季節性商品、積壓商品等商品。低價傾銷是不正當的價格行為,而依法降價處理某些特定的商品是正當的價格行為,因為這是出於正當的經營銷售的需要,有的是客觀上的原因,有的是為了解決經營中的困難,是法律所允許的。
二是,低價傾銷是為了排擠競爭對手或者獨占市場,或者說,經營者是出於排擠競爭對手或者獨占市場的動機,所實施的低價傾銷的行為是一種不正當的價格行為。因為正當的市場競爭,具有合理配置資源,刺激科學技術的創新與進步,提高市場效率並按市場效率進行分配的功能,所有合格的市場主體都有權進入市場並參與競爭,而有低價傾銷行為的經營者的目的在於排擠競爭對手,抑制市場競爭,企圖由自己獨占市場,這是違背市場經濟原則的,也是法律上所不容許的,所以這種動機是認定不正當價格行為的一個重要條件。
三是,低價的標志是價格低於成本,這是因為經營者只有其生產經營成本獲得補償,才能維持簡單再生產而生存下去,在價格中應當包含生產和銷售中耗費的費用,這是對商品定價的最低經濟界限。如果不是屬於依法降價處理的那幾種情況,而將商品價格壓低到生產經營成本之下,那是一種不正常的情況,應當作為衡量是否低價的一個標准。所以,在價格法所指的低價是有特定要求的,並不是籠統而言的價格高與低。
四是,低價傾銷的後果是擾亂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損害國家利益或者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也可以說,低價傾銷的經營者會造成不良後果,應當對這種後果負責。這是因為經營者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大量拋售商品,勢在排擠競爭對手,以求獨占市場,壓抑正常的市場經營,干擾了資源的合理配置,甚至擾亂了生產力的合理布局,然後這些經營者再濫用控制市場的地位,壟斷價格,牟取高額利潤。所以,低價傾銷的行為,並不是一種舍棄自身利益的經營,而是以擾亂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排斥競爭為策略,牟取獨占利潤為目的的不正當行為,因此在價格法中予以禁止。
三、經營者哄抬價格
價格法對這種行為作了明確界定,經營者使用的手段是捏造、散布漲價信息,這是一種違法行為,目的在於製造和利用消費者擔心價格上漲的心理,造成市場上的緊張氣氛,引誘消費者增加購買,然後興風作浪,乘機抬價、囤積惜售,推動價格過高的上漲,從而牟取更多的利潤,這種擾亂正常的價格秩序,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是一種不正當的價格行為。
四、以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進行欺騙
這是指經營者在價格領域中,弄虛作假,誘騙他人在交易中上當,從而獲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價格法中所指的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其表現形式很多,比如,虛列生產經營成本,抬高定價,蒙騙他人;先提高底價,然後聲稱優惠打折;名為處理商品,實際上是原價銷售;以虛假的價格信息誤導對方,一旦成交,即迫使對方接受高價;在商品包裝和標註上造成價格的誤解等。作出這些行為的經營者,其目的就在於騙取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的信任,誘使他們與其交易,然後在這不正當的交易中獲取不正當的利益。
五、價格歧視
價格法中所界定的這種不正當的行為,是指發生在經營者之間的一種特定的行為。它的前提條件是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務,因為只有是相同的商品或者服務才能對價格比較其差異,衡量其是否存在歧視,比如,經營自行車的和經營空調的向同一個顧客供貨,就難以確定它在價格上是歧視的。價格歧視的另一個重要條件,是一個經營者向兩個以上具有同等交易條件的其他經營者供貨時才能發生,因為歧視是意味著一個經營者對其他不同的經營者區別對待,而不是兩個經營者之間的不同,這個公司與那個公司之間在各自的定價上的差別。禁止價格歧視所要限制的是對有相同交易條件的經營者採取不公平的待遇,特別是排斥一些小規模的經營者。
六、變相提高或者壓低價格
這是指經營者在收購、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採取了抬高等級或者壓低等級等不正當的手段,變相提高或者壓低價格,損害了消費者、生產者或者其他有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因為,商品或者服務的等級應當是反映其實際具有的質量狀況的,如果離開其應有的等級,不顧事實而將等級加以抬高或者壓低,然後以這種虛假的等級制定價格,這實際上就是欺騙的手段,牟取不正當利益,正因為它是通過價格行為來實施的,所以作為不正當的價格行為加以禁止。比如,經營者在定價中,將商品中的三等品作為一、二等品定價,將殘次品作為合格品定價,將非天然的產品按天然產品抬高定價,將服務行業中低質量的服務等級抬高為高質量等級的服務等,都是以次充好,以劣充優的不正當的價格行為;又比如,向農民收購農副產品時,將質量等級高的壓低為質量差的,將含雜質成分低的硬說成是含雜質成分高的等,從而壓低收購價格,這種行為也是一種欺詐行為,損害了商品生產者的正當利益,所以它是又一種的不正當價格行為。上面所列舉的現象只是在通常情況下出現的,至於經營者在什麼情況下或者在什麼樣的價格關系中,採取抬高等級或者壓低等級的做法,這是相對而言的,不是絕對的,關鍵是經營者將會視不同的條件而變換手段,但最終目的是牟取不正當的利益,形成不公平的交易。
七、關於牟取暴利的規定
在價格法中,對經營者牟取暴利的行為被確定為不正當的價格行為,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法律界限,也就是從法律上是禁止暴利行為的。但是由於暴利行為發生,它的具體表現,有許多不同的情況,是比較復雜的,很難在價格法中一一加以具體規定,所以確定由有關法律、法規結合不同情況作具體的界定,這樣還可以根據制止暴利的實際經驗,使有關的法律規定趨於嚴密和更有效。關於制止暴利行為的法規,上海、江蘇等省市都已制定,並取得了成效。國家計劃委員會經國務院批准也在一九九五年發布了《制止牟取暴利的暫行規定》,在其中就規定了商品的價格和服務的收費標准(統稱價格)應當符合下列要求:(一)某一商品或者服務的價格水平不超過同一地區、同一期間、同一檔次、同種商品或者服務的市場平均價格的合理幅度;(二)某一商品或者服務的差價率不超過同一地區、同一期間、同一檔次、同種商品或者服務的平均差價率的合理幅度;(三)某一商品或者服務的利潤率不超過同一地區、同一期間、同一檔次、同種商品或者服務的平均利潤率的合理幅度。但是,生產經營者通過改善經營管理,運用新技術,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而實現的利潤率除外。商品或者服務的市場平均價格、平均差價率、平均利潤率以其社會平均成本為基礎測定,它們的合理幅度,按照其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系或者與居民生活的密切程度,市場供求狀況和不同行業、不同環節、不同商品或者服務的特點規定。此外,它還對制止暴利的一些具體事項作了規定。
八、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不正當價格行為
價格法所以作出這樣一項規定,一是從整個不正當價格行為考慮,前面七項以外還會有需要規范的行為,這樣可以作補充;二是在已規定的七項不正當價格行為中,也還有需要完善之處,這樣可以逐步完善;三是市場和價格總在發展之中,可以根據新的需要和經驗,作出新的規定。所以,有了第八項關於不正當價格行為的規定,不但是作為法律上的補充,而且有利於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以及與其他法律相銜接。
5. 聯合利華為什麼要漲價啦聯合利華是不是不掙錢啊不掙錢嗎
國際油價上漲所引發的日化行業原料上漲,再加上物流運輸20%的漲幅,企業已經消化不了,當時聯合利華承諾的是暫緩漲價計劃,而且日化產品是由企業自主定價的只要漲價理由充分、合理,發改委也不能強制要求企業不漲價
6. 聯合利華漲價真相
聯合利華「頂風作案」 應該嚴防行業內部串價
「夏士蓮沐浴露、洗發水怎麼都漲價了,不是說不漲的嗎?」昨日,市民楊小姐在滬上一家卜蜂蓮花超市看著貨架上自己常用的產品,心裡充滿了疑問。
隨即,《國際金融報》記者聯系了家樂福、卜蜂蓮花等多家超市的相關負責人,對方均表示,的確在日前已經收到了聯合利華的供貨價上漲通知。卜蜂蓮花上海總部相關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因供貨價上漲,5月25日,卜蜂蓮花已上調了聯合利華旗下夏士蓮、力士等品牌的洗發水、沐浴露價格,漲幅為10%左右。家樂福中國區相關負責人則表示,「目前家樂福仍維持售價不變,未來是否調整則要看成本壓力」。但對於聯合利華通知的漲幅,家樂福表示,「不方便透露」。
沉默以對
剛領下高額罰單不久的聯合利華,竟然選擇「頂風作案」,令消費者很費解。不過,也有消費者對這一漲價顯得很不以為然,市民張小姐對記者表示,「如果只是一兩家企業的行為並不會對生活造成太大的影響,不行的話,換個牌子就好」。
昨日,《國際金融報》記者為求證漲價一事,致電聯合利華(中國)上海分公司,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關於漲價方面的問題一律不予回答」。
聯合利華沉默以對的方式,與3月下旬發表日化產品漲價言論的高調形成鮮明對比。此前,聯合利華計劃在4月1日對旗下相關產品提價。一時間,輿論四起,聯合利華採取提前高調發布漲價信息等手段以試探市場反應,並給行業競爭者一段相互協調價格策略時間,以期集體漲價的行為備受指責。
3月下旬,國家發改委在北京約見寶潔、聯合利華、立白、納愛斯四大巨頭,希望企業不要輕易漲價。隨後,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又飛往上海,約談聯合利華。聯合利華承諾4月1日暫緩漲價,但聯合利華最終仍然因散布漲價信息、引發部分地方搶購,被國家發改委開出200萬元的罰單。而聯合利華的新聞發言人大中華區副總裁曾錫文也因接受媒體采訪被點名批評。有業內人士頗具諷刺意味地表示,「一次罰款讓聯合利華學乖了,學會悄無聲息地漲價了。」
嚴防串價
5月6日,聯合利華剛剛聲明表示,「尊重國家發改委及上海市物價局的決定」。然而,不到20天時間,還是難以抑制住漲價的慾望。
對於聯合利華的迫切漲價,曾錫文此前對媒體表示,日化行業所用的原料大部分是石油的副產品,目前國際油價已從2010年的50美元高漲至現在的100美元左右,洗滌用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劑價格已漲了六成,塑料包裝也漲了六七成,加上運費的不斷上漲,企業只能通過漲價來消化成本壓力。
「確實存在成本上漲的問題。」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張捷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除了原材料成本上漲外,人力成本負擔也比較厲害,原本就競爭激烈的日化企業面臨巨大生存壓力。
那麼日化產品巨頭「帶頭」漲價,其他品牌會不會聞風而動?在張捷看來,短期內跟風的可能性估計不大,其他企業都會觀望,等待著市場的態度和政府的態度。實際上,聯合利華價格上漲,企業自身也在承擔很大的風險。如果其他品牌不漲的話,那麼銷售肯定會受到影響,那麼其有可能再把價格調下來。
「如果是企業間密謀,共同漲價,操控市場價格,那麼就必須要給予打擊。」張捷指出,事實上,日化產品市場的競爭是比較充分的,只要漲價理由合理,國家發改委也並不能強制要求企業不漲價。當然,因成本上漲而一味以提價對付,並不是好招數。企業必須得提高自身管理,完善管理流程,減少內部損耗,同時更合理的使用營銷費用。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陳偲
7. 聯合利華被罰後漲價了嗎
據報道在某知名超市發現夏士蓮、力士等部分沐浴露漲價了。隨後,記者向該超市求證,相關負責人承認這兩個品牌確實昨日起開始調價。不僅如此,廣州多家零售企業也表示,收到這兩個品牌的漲價通知。而這兩個品牌都屬於聯合利華。
具體可以點擊圖標閱讀
8. 聯合利華公司的價格調整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要求,聯合利華中國公司已決定暫緩原定於4月1日執行的價格調整。
聯合利華相關人士經表示,近期,由於媒體集中報道日化用品漲價,聯合利華也曾回應媒體的詢問,關注到報道引起了較大的反響及部分消費者的搶購行為,聯合利華深表歉意。
寶潔、聯合利華、納愛斯等日化品牌近期先後下發了提價通知,提價幅度在10%左右。針對這次漲價,聯合利華中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日化行業生產成本提高是誘因。
聯合利華等日化企業和康師傅方便麵等企業漲價信息,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反響。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發改委已經約談了相關企業,並明確表示,各類企業要加強社會責任,不得隨意搭車漲價,更不許串通漲價、哄抬物價。
聯合利華因散布漲價信息擾亂市場秩序被罰200萬3月下旬,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多次接受采訪發表日化產品漲價言論,新聞媒體多次報道聯合利華等品牌的日化產品將於4月份漲價,引起社會各界普遍關注,部分城市出現了搶購日化產品的現象。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高度重視,責成上海市物價局對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的行為依法開展檢查,並約談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負責人,依法要求其在接受檢查期間暫緩原定4月1日執行的調價計劃。
現已查明,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今年3月向各大超市發出調價函,通知聯合利華品牌部分日化產品4月1日起漲價。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自2011年3月21日開始,多次接受新聞晚報、上海商報、第一財經電視台、每日經濟新聞、新華社「中國網事」、新京報、新民晚報、廣州日報等新聞媒體采訪,發表「日化行業進入漲價周期」、「不排除第二次漲價的可能性」等言論。這些行為導致日化產品漲價的信息廣泛傳播,增強了消費者漲價預期,引發部分城市發生日化產品搶購,個別超市聯合利華的產品日銷售額超過正常時期的幾倍甚至十幾倍,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六條第(一)項的規定,屬於「散布漲價信息,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的價格違法行為,情節較重,社會影響較大。但考慮到該公司在約談後即公開宣布暫停調價並向消費者致歉,主動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後果,根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六條和第十七條第二款第(一)項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的規定,上海市物價局決定對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作出20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出,日化產品實行市場調節價,經營者依法享有自主定價權,但經營者調整價格的行為應當嚴格遵守《價格法》、《反壟斷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規定,遵循公平、合法和誠實信用的原則,不得相互串通操縱價格,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以不公平高價銷售商品,不得捏造散布漲價信息擾亂市場秩序,不得惡意發布漲價信息試探市場反應,與競爭對手默契串通協同漲價。
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對散布漲價信息引發市場波動,特別是造成搶購等破壞市場秩序的行為都將嚴肅查處,予以嚴懲,決不允許不法經營者肆意破壞市場秩序,損害消費者利益。
國家發展改革委強調,所有經營者特別是占市場份額較多、在行業內影響較大的企業,要切實引以為戒,增強價格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嚴格依法行使自主定價權,切實規范自身價格行為,自覺杜絕散布漲價信息擾亂市場秩序等價格違法行為。 國家發展改革委責成上海市物價局對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的行為依法開展檢查,並約談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負責人,依法要求其在接受檢查期間暫緩原定4月1日執行的調價計劃。
據悉,3月下旬,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多次接受采訪發表日化產品漲價言論,新聞媒體多次報道聯合利華等品牌的日化產品將於4月份漲價,引起社會各界普遍關注,部分城市出現了搶購日化產品的現象。
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出,日化產品實行市場調節價,經營者依法享有自主定價權,但經營者調整價格的行為應當嚴格遵守《價格法》、《反壟斷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規定,遵循公平、合法和誠實信用的原則,不得相互串通操縱價格,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以不公平高價銷售商品,不得捏造散布漲價信息擾亂市場秩序,不得惡意發布漲價信息試探市場反應,與競爭對手默契串通協同漲價。
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對散布漲價信息引發市場波動,特別是造成搶購等破壞市場秩序的行為都將嚴肅查處,予以嚴懲,決不允許不法經營者肆意破壞市場秩序,損害消費者利益。
國家發展改革委強調,所有經營者特別是占市場份額較多、在行業內影響較大的企業,要切實引以為戒,增強價格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嚴格依法行使自主定價權,切實規范自身價格行為,自覺杜絕散布漲價信息擾亂市場秩序等價格違法行為。
聯合利華也發表聲明稱:聯合利華作為一家對中國有長遠承諾的跨國公司,我們充分了解中國國情,尊重國家發改委及上海市物價局的決定。聯合利華還表示:「作為負責任的跨國公司,聯合利華一貫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及聯合利華全球商業准則。該公司本著消費者利益至上的原則,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優質的產品。」
9. 聯合利華的所有產品
目前,聯合利華在全球有400多個品牌,其中大部分是收購來並推廣到世界各地,在國內比較知名的有:
家庭及個人護理用品,聯合利華股份有限公司, 品牌有:中華、潔諾、夏士蓮、力士、旁氏、多芬、凡士林,奧妙和金紡;
食品,聯合利華食品(中國)有限公司,聯合利華獨資企業,主要品牌包括家樂和立頓。生產家樂牌雞精、雞粉、速食湯料、色拉醬、花生醬、立頓紅茶、綠茶,茉莉花茶等;
冰淇淋,和路雪(中國)有限公司,聯合利華獨資企業,生產夢龍、百樂寶、可麗波、可愛多等和路雪冰淇淋 食品和家用、個人護理產品
食品類 2000年購入的百仕福使他們在調味品界處於領先地位。家樂是最大的食品品牌,它遍及100多個國家,銷售額達到23億歐元,產品涵蓋湯類,肉羹類,調味醬,面條和現成膳食。
在歐洲的冷凍食品市場,位居第一。在義大利,有Fins(品牌),在英國有Bird's Eye(品牌),在歐洲的其他國家有Iglo(品牌)。
在大多數歐洲國家及北美的人造黃油和塗抹醬市場,處於領先地位。比如,有荷蘭的Becel(品牌),英國的Flora(品牌),美國的Take Control(品牌)。為了滿足消費者對於健康食品的追求,我們特別推出了含有降低膽固醇的成分的塗抹醬。
在橄欖油市場,地位仍是舉足輕重,最重要的品牌莫過於Bertolli。為了吸引地中海口味的消費者,特別推出了Bertolli義大利面醬和調味料。
全球主要的冰激凌生產商,品牌有:歐洲的Algida和Wall's (在中國叫「和路雪」),美國的Ben & Jerry's。
全球最大的茶包生產商,品牌有立頓和Brooke Bond。
家用和個人護理用品類
包括金紡、奧妙,Brilhante, Cif, Domestos,Skip,Snuggle等在內
在個人護理用品領域,潔膚產品,除臭劑和抗汗劑在國際市場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
全球個人護理用品的主要品牌有多芬,力士,旁氏,Axe ,Rexona,Sunsilk(夏士蓮)。
10. 聯合利華原材料漲價
市場經濟 隨心所欲 沒有必要 橫加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