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象股票市值
A. 聖象地板上市了嗎
尊敬的業主朋友,您好!聖象一直是我們家采購的幾個品牌之一,從客戶反饋數據來看客戶選擇一直都是前三,目前還未有業主反饋有售後問題!另外建議盡量選擇大型家裝公司,質量放心有保證!因為裝修過程中不太可能完全沒有瑕疵,往往會有一些細小的瑕疵出現,比如牆面乳膠漆被撞壞一點、壁紙被撕破、門的合頁松動、木板上有縫隙、燈光的調節還不合適等問題,如果有良好的售後保障機制,便可快速地解決問題,免了業主的後顧之憂。同時裝修公司的售後承諾各不一樣,建議對比的同時考察公司歷程、發展前景(畢竟小公司跑路的很多)
B. 聖象是全國最大產量最大的地板商嗎是最健康地板嗎
採用高品質、綠色健康環保的材料純綠色無污染絕對健康環保,每年產品銷量達到2億平方米,品牌價值達到121.35億。
C. 現在可以抄底的個股
1.石大勝華,2021年目標價300元,2022年目標價800元,只要出現陰線,就能買,這只股本人第一次買入時在53元,也就是2020年第四季度業績開始反轉拉到70元調整下來的那個坑。
後期公告亮點:中報10送10或8或5(會引爆填權行情),超靚中報以及三季報(預期12億+)。
2.多氟多,2021年目標價90元,2022年的六氟之王,目標價200元。
後期公告亮點:中報上修公告(7.10號前),超靚中報以及三季報(預計10億+),再次提價公告(類似4.19號提價3w一噸的公告),1.5w噸六氟擴產及環評通過公告,電子級氫氟酸客戶認證通過公告。
3.天際股份,目標價與多氟多一致,基本面多氟多佔優,但籌碼結構天際占優,天際的走勢可參考光伏板塊的錦浪科技。
後期公告亮點:中報上修公告(7.10號前),超靚中報以及三季報(預計7億+),二股東新華化工承建的1w噸六氟擴產進展公告。
提醒:由於石大勝華的護城河遠高於六氟,再加上六氟新建的產能從明年下半年開始陸續上量,即使今年六氟漲到60w一噸,明年可能也會跌回25w一噸,所以建議2022年以石大勝華為主,六氟為輔,但今年六氟可以安心持有,最大的一段利潤在春節前,主升浪才剛剛開啟,還遠遠沒到獲利了結的時候。
D. 國內十大品牌的牆紙跟木地板
你直接去牆紙網啊,,,
我知道一些,,但是不全啊,,還是你自己去看吧
E.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是怎麼賺錢的,投資收益率很高
11月24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發布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受託運營年度報告(2019年度)》(以下簡稱《報告》),披露了去年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財務狀況、投資業績等主要財務數據。《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底,養老基金受託規模突破一萬億大關;權益投資去年凈賺663.86億元,同比暴增5.73倍,投資收益率達到9.03%。自2016年12月受託運營以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投資收益額850.69億元。
養老基金受託規模突破萬億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管理運營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受託管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社保基金會受託管理的資金包括: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做實個人賬戶中央補助資金、部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資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劃轉的部分國有資本。
《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末,社保基金會已先後與22個省(區、市)簽署委託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10930.36億元,均為委託期5年的承諾保底模式,實際到賬資金9081.77億元。
而據人社部在10月23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消息,截至2020年度三季度末,已有24個省份啟動基金委託投資,合同金額1.1萬億元,到賬9757億元,其中21個省份啟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工作。
權益投資大賺664億,投資收益率9.03%
財務狀況方面,2019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產總額10767.80億元,比期初大幅增加55.11%。
其中委託投資資產6713.79億元,占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產總額的62.35%;直接投資資產4054.01億元,占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產總額的37.65%。
養老金持倉前十
從增持比例來看,安潔科技、日月股份、中孚信息、燕塘乳業、大亞聖象等個股獲養老金加倉比例較高,其中安潔科技、日月股份三季度加倉比例均超過1%。
值得注意的是,銀輪股份、藍焰控股、九陽股份、元隆雅圖、常熟銀行等多隻個股獲得養老金連續持倉超過5個季度。其中,銀輪股份獲養老金持倉12個季度,該股今年至今大漲五成。
此外,三季度末養老金賬戶出現在普門科技、威勝信息、博瑞醫葯等3家科創板前十大流通股東榜。
東方證券認為,從各國經驗來看,市場化的養老金投資是解決養老金缺口問題的渠道之一。養老金市場化投資也有助於增加股票市場長期資金,發展股權融資和基金市場。從日本、美國的情況來看,各國在養老金入市以及放寬股票投資佔比後,股市均迎來了長期上漲。
F. 第一個字大的股票有哪些
有很多首個字是大的股票,比如說大悅城,大冷股份,大通燃氣,大亞聖象,大族激光,大慶華科,大港股份,大連港,大連重工等等,是很多的。
G. 彭鴻斌的人物生平
老師用朴質的語言激勵這個農民的兒子,一定要考到北京去!考上,穿皮鞋;考不上,還穿草鞋。1986年,他以四川省文科類高考第二名的身份,跨進中國人民大學。
1990年夏天,彭鴻斌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外交部。在外交部當英語翻譯的日子裡,睿智勤奮的彭鴻斌得了個好人緣,領導和同事們待他極好。在他的人生道路上鋪滿了鮮花,他完全可以按部就班地往上一級級攀升,然而,1994年4月,彭鴻斌遞上了辭職報告。外交部的幾千人被震驚了:沒有這個先例嘛———報告自然無下文。
中國本質上是一個「官本位」思想濃厚的國度。幾千年封建統治灌輸的就是「學而優則仕」的思想,盡管到了新社會,「官本位」依然有它肥沃的土壤。從外交部「下海」去當個體戶,在同事和家人看來,彭鴻斌無異是個瘋子!
他的同學鄧元山是計劃經濟系的,彭鴻斌辭職時,他恰好路過北京看望他。那時候,彭鴻斌剛剛結婚,窮極了,住在南池子外交學會的一間小房子里。為了招待老同學,彭鴻斌買了雞脖、雞雜來自己燒。缺盆少碗,彭鴻斌就去向同事借。一向關系不錯的那位同事不理解他,不肯借,大家弄得很尷尬。
彭鴻斌終於不辭而別。他精力太旺盛了,不願在人才過剩的機關里庸庸碌碌地度過一生。既然未來可以計算出來,那就換個環境找出一條路,走一條更能實現自我的路。
彭鴻斌今天回憶起來這件事,並不埋怨同事的人情涼薄,他說:「當我的未來可以計算出來的時候,我就渴望去走另一條更能表現自己的路子。既然出來不會很差,那起碼會覺得比留著更好。」 遇到貴人相助
「辭職前,要做好後顧無憂」,因為外交官是不能隨便辭職的,至少需要三年的解密期才能徹底辭職,這是彭鴻斌那段時間考慮的事情。他結識了在中央財經大學工作的呂世傑,並很快成為莫逆之交。呂世傑無私的不惜代價首先將他的妻子的戶口從四川攀枝花鋼鐵公司調入北京,然後再將他的人事、工作關系從原單位調到蘭圖公司,打下了進入商海的基礎。
跟中關村大部分村民一樣,賣計算機。要幾萬元入股蘭圖,當時,彭鴻斌一貧如洗,到哪去籌這么一大筆錢呢?張達叔叔是另一個向他伸出了無私援助之手的人。張達是彭鴻斌老鄉,四川眉山人。八十年代初,他在北京中科院開了一家很有名的「東坡餐廳」。聽說彭鴻斌要在中關村闖天下,這位同鄉長輩把當天的營業額兩萬元全塞到彭鴻斌手裡,成為入股蘭圖的股金,也成為彭鴻斌崛起的基礎,蘭圖也成為彭鴻斌的第一個跳板。
憑他們一夥人的嗅覺和鑽勁,馬上拉到了一筆生意:為一個部級機關做了30多台電腦整體配置,賺了萬把元辛苦錢。隨後的日子,一台計算機賺百八十元,居然也忙得樂滋滋。再後來的一年時間里,計算機生意越來越沒勁。
有一件事情,令彭鴻斌和夥伴伍路鋼、趙斌、王威很不開心:他們替韓國一家計算機顯示器廠商做總代理,好不容易打開了市場,生意有模樣了,人家自己來北京幹了。
僅僅做高級搬運工,他覺得不會有出路。
彭鴻斌的生存能力很強,什麼賺錢做什麼。他先後與呂世傑開了多家公司,以適應生意的需要:曼蘇爾廣告公司、曼蘇爾服裝公司等,還有西直門大風餐廳。
他總喜歡做別人沒有做過的生意。妻子陳曉莉的父母在青海,西寧那裡生產的「白唇鹿」牌氂牛絨衫很有名,他就第一個把它引到北京來,在西單租個小店賣起來。
他還製造並銷售過一種「蘭圖棒棒冰盒」,比冰箱生產廠家做的製冰盒好用得多,可惜本小利微沒有做起來。
創業的日子很艱難。為了維持公司的運轉費用,他在花園村租了一層地下室,自己用幾間,餘下的轉租給其它小公司。下雨了,地下室里積滿了水,他捲起褲腿就淘起來。
那段日子很清苦,可是彭鴻斌很快樂。有一次,通縣的客戶要計算機,他蹬上三輪車去送貨,來回70多公里。回程夜深,天空飄起細雨,衣服濕透,彭鴻斌卻騎著三輪大聲嚎著流行歌曲,腳下蹬得飛快。
徐鵬是他同村長大的夥伴,大學畢業後分配到綿陽的一家軍工廠跑民品銷售。聽說徐鵬要辭職下海,彭鴻斌寄信去鼓勵,信里只有兩句話:「我們處於一個變革的時代。我們是非常幸運的一代!」
他轉遍了北京城尋找商機。有一次,他為自己的公司攬到了幾筆傢具生意。在新的天地里,他隱隱約約感到建築裝飾行業裡面大有文章可做。
做生意也有倒霉的時候。有一次一個湖北漢川人要了他們一批一萬多元的貨,聲稱貨到匯款。可是貨還在路上,那傢伙就來電說,產品品質不好,讓帶錢過去給他裝卸費才能運回來。明明是還想騙一道。彭鴻斌忍痛賠了一萬多。後來才知道,漢川的騙子不知騙了全國多少人!
兩年東奔西突,雖掙錢不多,但交友不少,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找到了做生意的基本感覺,最重要的是完成了從外交官到商人的角色轉換。 彭鴻斌盤算:尋找新商機。彭鴻斌要到歐洲去旅遊,去看看人類工業文明的發源地,看看那裡的人們是怎樣工作、怎樣生活的。
彭鴻斌有自己一套獨特的見解:知識不等於見識,只有有見識的人才能成功,而見識是由「知識+閱歷+領悟」三大要素構成的。他就要行萬里路到歐洲去閱歷一番。
辦簽證時遇到了麻煩,沒有外國人的邀請函和擔保書。心懷偉大夢想的彭鴻斌沒有被難倒。他用流利的英語對英國大使館的簽證官說,英國是工業文明的發祥地,還有很多偉大的作家和詩人,莎士比亞、狄更斯、雪萊———我從小就喜歡讀《呼嘯山莊》、《雙城記》,我想去看看這個偉大的國家。矜持的英國人笑了,他從沒有聽過這樣友善的簽證理由,於是很紳士地「OK」放行了。贊美但不諂媚,這也是人類的一種美德。
他先去了英國,然後輾轉歐洲大陸。名為旅遊,彭鴻斌卻無意於山水之間。去歐洲旅遊,與其說是花錢買閱歷,不如說是想「圓夢」———他要尋找一個有模有樣的商機。彭鴻斌認為:既然想尋找新的商機,就必須找出個能發展成一個行業、一個產業的新項目,讓你一介入進去就能成為老大。
這天,彭鴻斌來到一家名叫Bau□house的建材超市,裡面有種叫「強化木地板」的產品令他眼睛一亮。這種地板取材於天然林木,經先進工藝加工製作而成,是當代最新科技的產物。基於強化木地板諸多優於傳統實木地板的特性,彭鴻斌暗下決心,要把強化木地板中的世界名牌盡快介紹給中國市場和消費者。彭鴻斌的這次選擇,決定了強化木地板在我國出現的時間。
彭鴻斌信奉這樣一個商業信條:永遠與有實力的人合作。
彭鴻斌和艾格老闆的會晤是戲劇性的。這位家族企業的掌門人早已看中中國的巨大市場,連續3年參加過中國的各種國際展覽會,但是連一平方米強化木地板也沒賣出去。當彭鴻斌用流利的英語講述自己的抱負和行銷方案時,這位老闆被面前的年輕人深深打動了。
彭鴻斌認為,當時他之所以能與艾格公司一拍即合原因有二:「第一,我本身是個商人;第二,我會講外語。一般會講外語的人不會去做生意,而國內會做生意的人一般又不會講外語。而我二者兼而有之,與他們比較容易溝通,容易產生相互的信任。」
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當年在大學讀書,彭鴻斌無論多忙多累,每天都堅持用英語做一篇作文,如今他於此得益多多。
有人說:成功地選擇一個項目,等於完成了這個項目的一半。彭鴻斌的這次選擇,是受怎樣一種思路的支配呢?「當時我的一個概念就是,強化木地板是一個大規模生產的產品,它不是勞動密集型產品,而是生產密集型產品。我發現它的一套機器就可以生產幾百萬平方米地板,勞動力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另外,從強化木地板的原材料考慮,德國的森林資源不像中國那麼缺乏。當時我預計國內對森林資源的保護一定會日益加強,所以德國生產的這種產品一定非常有前途。我就選定了強化木地板。」這次考察,彭鴻斌還順便通過瓦爾特博士引進了MARBURG壁紙。
時至今日,已經獲得巨大成功的彭鴻斌說:「每個人身上都埋藏著偉大夢想的種子。而夢想是人類創造文明之母。古代人夢想的『千里眼』、『順風耳』,今天無一不成為現實,這就是證明。所以,要想創造美好生活,就要大膽地去夢想,抓住每一個可能成功的機遇。我們做父母、做老師和做領導的,更要善於播種、發掘珍藏在孩子和下屬身上的偉大夢想的種子。」品牌才是永恆
「只有塑造自己的品牌,實施名牌戰略,努力成為市場的領先者而不是尾隨者,才是惟一的生存之道,否則企業永遠做不大。」
想當老大的路子是一步步走出來的。彭鴻斌採取了市場領先者的品牌行銷戰略。
從歐洲回來,他已經從艾格公司拿到了強化木地板的獨家總代理權。他首先想到:這么好的產品一定要有一個響亮的中國名字。回國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國家工商局去注冊商標。
樹立品牌形象,彭鴻斌得益於自己在大學讀書時參與編譯的一本書———《世界八大競爭案例》。書中有這樣一個試驗:有人將撕去商標的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請消費者品嘗,消費者反映分不出來,同樣好喝;而貼上商標後,大多數認為可口可樂好喝。彭鴻斌由此想到,大凡世界著名商標,牌子比總經理更重要。牌子會長久地「活」在人們心中,而總經理會老,會死,誰在乎他叫什麼名字?
彭鴻斌說:「我有一個夢想,能像耐克一樣擁有一個國際品牌。雖然它沒有自己的工廠,但能向社會提供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在商海里兩年的摸索,使彭鴻斌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世界經濟的名牌示範效應,已經使開放的中國從「產品時代」步入「名牌時代」,我們的市場正在名牌的推動下運轉,名牌產品已經成為高業績、高利潤和高市場佔有率的代名詞。名牌產品通常也是市場的領先者和業界領袖。而居於領導地位的名牌產品更代表著一種持續性的競爭優勢和較為廣闊的利潤空間。就像忠實的球迷一樣,消費者似乎已經被名牌催眠,這種「名牌崇拜」心理使得名牌產品的生命周期大大高於普通產品。
他認為,只有塑造自己的品牌,實施名牌戰略,努力成為市場的領先者而不是尾隨者才是惟一的生存之道,否則企業永遠做不大。
給「艾格」起中國名字頗費了彭鴻斌一番心思。這個名字一定要朗朗上口,便於記憶,而動物名最好記。這個名字還要很親切,能向社會傳達產品和企業的特點。強化木地板的最大特點是不怕踩、不怕壓,而大象既性格溫順、形象親切,又威武雄壯、富於力量,很符合上述要素的要求。
用大象起名字,彭鴻斌還有一層考慮:國際品牌一般不敢用動物起名,因為有的民族喜歡,有的民族卻不喜歡;而大像是全人類的朋友,沒有什麼忌諱,很有親和力。另外,用大象做商標和卡通,不僅形象很好,而且便於設計。
注冊商標時遇到了小麻煩。先是起名叫「大象」,被商標局駁回。後來起名叫「聖象」,順利通過注冊。彭鴻斌大喜,一鼓作氣將其連同綠蔭加大象的圖形一並在德國、法國、奧地利等國,以及香港、台灣地區注冊了商標,使「艾格」這個古老的德國家族名稱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名牌。從此,彭鴻斌一發不可收拾,在建材、傢具、服務等門類中相繼注冊了50多個商標。 彭鴻斌是絕頂聰明,當他發現他最大最重要的合夥人呂世傑喜好研究學問和公益活動,呂世傑將所有經營管理都交給他打理,他感到了一絲不平衡。他暗暗下決定離開他,自己單干。隨即他「狡猾」的悄悄變更了蘭圖公司法人代表,將呂世傑的法人代表轉變為自己,再將「聖像」商標轉移出去,最終歸於自己名下。三年後,被蒙在鼓裡的呂世傑得知這一切時為時已晚,蘭圖公司已經被彭鴻斌轉走並注銷。這樣,彭鴻斌已經完成華麗轉身,完全持有了聖象商標,成為中國地板第一大佬。因此,世間都知道「聖像」是彭鴻斌的,而鮮有人知道「聖像」與呂世傑有什麼關系。最終,兩人形同陌路。
從某種意義上說,彭鴻斌不僅是中國引進強化木地板的第一人,更開創了中國建材市場樹立品牌形象的先河。
談起「聖象」這一品牌形象的塑造,彭鴻斌至今仍覺得既自豪又萬幸:「當時我只有一種潛意識,將來我一定不是只賣一個好產品,而一定是在賣一個牌子」,「當時我只有一個直覺,在現代工業文明中只有品牌是永恆的。品質、服務、智能、商機,這一切一切,都濃縮凝聚在品牌中。如果不去注冊商標,一切都會付諸東流,一切都會成為過眼雲煙。」
2000年來臨的前夜,彭鴻斌送給我一本他寫的書《聖象。德國造—虛擬經營的理論與實踐》,書還散發著油墨的清香。他已經把自己的一整套想法上升到理論的高度。
這是一個善於總結過去並指導未來的人。
成功往往就在於超前一步甚至是半步! 彭鴻斌認為,現代商業與傳統商業不同。社會化大生產客觀地推動了流通的國際化。國際化流通的重要理論是馬克思經濟學中的論斷———「用時間消滅空間」。重要的不是市場空間的遠近,而是商品到達市場的速度,即時間量;這樣,才能用更短的經濟時間去取代更多的經濟空間。
從歐洲簽約歸來,彭鴻斌馬不停蹄辦理商標注冊手續,10月份艾格公司的樣品到貨。彭鴻斌首先培訓了自己的夥伴們,然後大家帶著樣品去參加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展銷會。他們的言談舉止行為做派與大公司職員別無二致,可是,盡管人們對這些彬彬有禮的年輕人很有好感,對他們手中的樣品很是好奇,卻沒有人肯掏鈔票購買。
要想當市場的領先者沒那麼容易。
消費者最有代表性的疑問是,實木地板那麼厚,你的地板這么薄(8毫米)—-能行嗎?據此,彭鴻斌認識到,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專賣店,用直觀的豐富的圖片、資料和現場實驗來打消顧客的疑慮,使他們從好奇觀望邁進到購買者的行列。
彭鴻斌來到了建材大廈所在的裝飾建材一條街,直覺告訴他,這是一塊風水寶地,要想把生意做大,非此地莫屬。1996年春節前夕,彭鴻斌已經近乎絕望,建材一條街沒有容身之地。但他仍天天在這條街上轉。好運氣竟終於給他等來了—-建材大廈三層的8號展廳退租了。這是一個117平方米的大展廳,位置也不錯。可一聽租金價位,聖象老臣們個個驚呆了—-一年要交40萬!40萬元對今天的聖象公司來說算是小錢一筆,可在當時那卻是天文數字啊!聖象的財務總監趙秀清回憶說,當時公司的全部流動資金只有17萬,彭總卻那麼果斷地拍板了,現在想起來都後怕。
彭鴻斌咬牙先交了當月租金三萬三,然後請來專業設計師設計展廳,餘下的錢全部用來做裝修。公司全體人員齊上陣,日夜兼程趕工期。這是一次賭博,是一次冒險,更是一次破釜沉舟背水結陣的生死決戰。成功了,才有聖象今天耀眼的輝煌;失敗了,彭鴻斌即使精神不倒,也會兩手空空,不知多少年後才可能浮出水面,況且,因負債累累而滅頂沉淪的危險也百分之百地存在。
假如彭鴻斌對市場前景沒有透徹的認識;假如彭鴻斌對自己看好的產品沒有充分的自信;假如彭鴻斌沒有以生命的全部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假如他不是執著地天天去跑街———碰壁———再跑街……假如,假如,太多的假如,無數的機遇就在我們的這些假如中與我們擦肩錯過,而彭鴻斌信奉的卻是「只要活著,就要實實在在地不斷追求,市場機遇是不會重復的」。
…… 彭鴻斌是如何離開「聖像」的,至今沒有任何官方信息,令人疑惑不解。彭鴻斌也從未在公開場合談過此事,只淡淡倆字「離開」。這也許是彭鴻斌最難以啟齒的事情之一,是否與呂世傑分手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得而知。
離開聖象後,彭鴻斌從地板行業「人間蒸發」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風流。
在近20年的中國經濟大潮中,在這片熱土上,不乏顯赫一時的英雄,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
但這話得分開來理解。
當時代的風潮湧動時,總有一批人因風雲而際會,乘時運而騰龍。但當時代的風潮改變時,他們中的一部分,也隨著潮流的退去而消失。
時勢造英雄,來也容易,去也容易。
還有一部分人,他們在風潮到來時,捕捉到白駒過隙的瞬間機會。挺立在時代的風尖浪口,當環境的風雲發生改變時,他們又總能因勢利導,逆水行船,甚至通過個人的作為,悄悄改變著周圍的風向,使社會的局部或者行業的方向發生著悄悄的改變。但其中的付出與承擔又讓人無法想像。
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弄潮兒向潮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
英雄造時勢,難,心也艱難,身也艱難。
什麼是英雄?古人說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但在筆者看來,那些肯為自己心中夢想承受身心雙重艱難的人都是英雄。只有這樣的人,才能不甘心際遇和命運的安排,用內心的熱情超越平凡的生命。
有的人遇到一次失敗,就終生不能走出這個陰影。
有的人經歷一次起伏,就匍伏谷底無力再登攀。
其實,並不是客觀條件真的不允許,有時只是心態與意志的問題。
彭鴻斌有句口頭禪:一個人面對太陽時,他的眼前一片光亮,背對太陽時,看到的只是陰影。 2005年,彭鴻斌復出地板業,成為地板行業的年度大事。聖象與彭鴻斌的關系,就成了敏感而微妙的話題。
在人們的戲劇化的思維定式中,歸來者有時意味著復仇者。基督山伯爵的歸來,牛氓的歸來,或者呼嘯山莊里希斯克列夫的歸來,無疑都是這樣的一種演繹。
但企業家顯然不能做此推論。因為無論人去或人留,那個品牌已經成為他過去生命的一部分,沒有人願意毀滅自己的過去。蘋果的創始人喬布斯在離開蘋果時,將所有股票如數變賣,象徵性地保留了一美元。彭鴻斌連一美元的聖象股票也沒保留,全部賣掉了。
可想當時,斯人心中是如何的不平。
但當蘋果需要喬布斯時,他依舊不俟駕而行。把自己全部的身心,又投入到蘋果的事業中。
甚至,就比如牛根生,離開伊利時,也遇到巨大的不公。
但當他與伊利在市場上針鋒相對時,他會努力超越伊利,但絕不會有過毀滅伊利的想法。
這似乎是脫離母體的創業者的一個共同規律:在競爭中共生,超越自己從前那個卓越的母體。
彭鴻斌是聖象的創始人,但他又何嘗不是那個母體中的一分子?
他離開的時候,也一定不是心平氣和。甚至這種不平,有時會以一種特別的方式表現出來,但不會是那種你死我活的爭斗。
甚至我們會說,如果有一天聖象真的倒霉了,遇到巨大的困境和難處,那時最惦念這個品牌的人會是誰?
也許會有幾個人,但其中一個人,一定是彭鴻斌。
而2006年E0商標大戰中,雙方打得難解難分,聖象騎虎難下時,彭鴻斌和翁少斌溝通後,又主動選擇了庭外和解,率先從法院撤回了訴訟。
競爭與共生,對手和同仁,這在商場上是永遠微妙而客觀的對立存在。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聖象不是峰。對於彭鴻斌這樣一個不願意重復自己的人,他試圖超越的似乎也只有從前的那個自己。
……
組織的成功起點,往往從一個謀略開始。
三國演義里劉備的蜀漢成功之路,是從隆中對開始的;曹操的北方統一之路,是從迎天子回許都開始的;明代的朱元璋真正的帝王路,是從朱升的九字真言開始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現實中的企業經營也有相似之處。
在營銷中,我們管這個叫策略。後來看,萊茵陽光是個順產兒,並且一出生後就開始瘋長,但在出生前,這個「小孩」面臨一個嚴重的問題:是否應該出生。
當時柯諾已經在中國市場上有一個品牌:克諾森華,並且形成了一定的積累效應,為什麼不把這個品牌做大做強,而要起另外的一個品牌呢?從優生優育的角度來說,一個孩子沒有養好,再生一個孩子,豈不是更加分散精力?
爭論焦點
爭論的焦點集中成幾個方面:
1、當一支部隊不能單獨解決戰斗時,就有增加一支部隊的需要。
反對方:繼續發展克諾森華,將克諾森華做大做強,沖刺市場的制高點。沒有必要產生一個新生品牌。
支持方:克諾森華固然要發展,但從目前來看,他的整體定位決定了這個品牌的上升空間有限。只靠一個克諾森華,短期內無法在主流市場中居主導地位。如果市場也是戰場,當第一支部隊沒法完成任務時,就應有第二支部隊加入戰局。這就是多品牌角逐,集團軍作戰。
2、消費者的頭腦空白,即是市場空白。
反對方:地板市場競爭已高度白熱化。在高度同質化的市場上,根本找不到細分的空白市場,新生的品牌沒有市場機會。
支持方:所有機會都可由人創造。消費者頭腦的空白區就是品牌的空白區。難易是個辨證法,當企業的執行能力,能保證策略的執行時難者不易,當企業的資源能力不具備時易者亦難。
海爾推出探路者電視產品時,是電視市場競爭最激烈的時候,索芙特推出功能香皂時,是個人清潔護理產品被洋品牌、合資品牌壟斷的時候。柯諾的百年經驗,可以保證我們根據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定義一款屬於中國消費者的地板產品。
3、用不同的利基市場劃分品牌
反對方:即便我們有一個新品牌,它的空間有多大,和克諾森華會不會形成交叉。
支持方:中國的城市中產階層正在興起。這一群人是中國未來的消費主流,他們的生活情趣、消費審美將對整個社會產生示範和引導作用。並沒有一款地板產品合乎中產階層的審美定義。中國未來的中產階層就是這個新品牌的主要利基市場,克諾森華將定位在這個利基市場的下一層:小康市場。
4、用生活方式打動消費者
反對方:即便我們定義了一個新的品牌,在地板競爭手段窮盡的情況下,我們如何接近消費者
支持方:讓地板代表一種生活方式。關注消費者的內心世界,他們渴望什麼樣的生活,就把這種生活方式呈獻給他。
……彭鴻斌最後拍板:「改變已經固有的品牌形象並非一朝一夕的事,但市場瞬息萬變,時不我待啊!」
柯諾應該另創一個品牌,一方面與克諾森華遙相呼應,豐富產品線,使產品多元化發展,更多地佔領市場。另一方面,通過新品牌、新形象、新定義,掀起地板業新一輪的顛覆性革命,這是改造原有品牌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OK,支持方勝出。萊茵陽光獲得了通行證。
但是那時它並沒有一個名字。也許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這些文字過於枯燥,但是枯燥未嘗不是一項事業處在開始階段的顯著特徵。行成於思,毀於隨。既然大腦天生就是要指揮行動,往往意味著在表面的不動聲色下,殫精竭慮的運算正在進行中。它有時是枯燥的教條,有時是天馬行空的想像,也有時是天外飛仙般的靈機一閃。
太陽升起前的爭論
拉斯維加斯的賭王史蒂芬·永利是舉世公認的商業奇才。他有一句話描摹出了企業家最可寶貴的一種特質:普通人,只能看到有形的物體。那些真正有遠見的人,則發現無形的事物。 辦學不同賣商品。因彭鴻斌對教育不是很在行,並沒有達到預期的辦學效果,與先期的轟轟烈烈躊躇滿志相比差距甚大。甚至面臨並不被同行認可的境地,包括他的合作者也提出分歧。
「但是他是連一個學校都辦不好的人 垮了一個學校不說還准備垮第二個 我不相信他是個好商人」,這是另一種認識,到底彭鴻斌還能走多遠,期待他能在堅持中再次華麗轉身。
H. 建材股有哪些
城投控股、中鐵二局、上海建工、北方國際、南方建材等。
1、城投控股
城投控股公司前身是上海市自來水源廠,以黃浦江上游一期工程為基礎,分別向楊樹浦水廠、南市水廠、居家橋水廠和浦東水廠供應原水。
市場需求穩定增長,而且具有一定的壟斷性,發展前景良好。公司幾年來主營業務收入穩步增長,利潤總額同步增長。公司在建工程規模龐大,今後發展潛力較大。
2、中鐵二局
中鐵二局集團隸屬於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前身為由時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書記鄧小平同志設立的西南鐵路工程局。
中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中鐵旗下的上市公司,擁有鐵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房屋建築施工總承包特級以及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三特級資質,享有對外經營權和對外貿易權。
3、上海建工
上海建工集團是國務院和上海市政府重點扶持的大型企業集團,下轄全資、控股企業300餘家,擁有總資產238億元,國家所有者權益48億元,具有建設部核發的國內最高等級的房屋建築和市政公用工程總承包雙特級資質。
同時還具有商務部核準的進出口經營權和外交部授權的因公外事審批權;集團形成了建安主業、工業、房產、投資四大發展板塊。
4、北方國際
北方國際即中國北方國際經濟技術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總部位於香港,在美國紐約及日本大阪設有辦事機構。公司是以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國內媒體招商、地產項目運作為主營業務,海外投資和貿易、外經服務、勞務、留學培訓等多元化經營的綜合性企業。
公司經營的業務有:承包境內外工程,承擔我國對外援助項目,辦理承包工程所需的設備材料出口;對外派遣各類勞務人員,向各國(包括申根國)派遣各類留學生及研修生。
5、南方建材
南方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截至2010年12月31日,總資產33.32億元,總股本3.31億股。
南方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南省大宗商品流通行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於1999年7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通過增資擴股,於2010年7月29日正式變更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I. 大亞聖象陳曉龍的個人簡歷是怎樣的
陳曉龍生於1976年,本科經濟學學士、英國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從2002年開始在大亞集團任主要職務,2018年開始任職聖象集團董事長,2020年5月31日,因突發疾病,醫治無效不幸逝世。任職情況如下:
1、2002年至2005年任大亞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2、2006年至2011年任大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助理;
3、2011年5月至今任江蘇綠源精細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
4、2015年7月至2019年8月任大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裁;
5、2015年7月至今任大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
6、2015年9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長;
7、2018年6月至今任聖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9)聖象股票市值擴展閱讀
大亞聖象簡介
大亞聖象創建於1999年,是我國人造板和地板行業領軍企業。公司股票於1999年6月30日深交所上市,公司以人造板、地板為主業,已建成一條完善的涵蓋資源、基材、工廠、研發、設計、營銷、服務等各大環節的森工行業上下游的綠色產業鏈。
其實,對於中國家族企業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對於這樣的大家族,第一代創始人無疑擁有著整個企業的絕對控制權和現實扭曲力場,如果這個創始人還在世的話,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然而一旦創始人離世,問題就會不斷涌現,其中最麻煩的無疑就是奪嫡之爭。
2015年,大亞聖象創始人陳興康因摔倒猝然離世,結果導致了其遺孀和陳曉龍、陳建軍兩個兒子之間的搶班奪權,而如今陳曉龍意外離世,讓陳建軍幾乎無可爭議的取得了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