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股票市場選擇五種股票為樣本
❶ 股票市場
股價平均數的計算方法通常有三種:
(1)加權平均法。這是把交易總價值,即每股價格乘以股數之和作為分子,再除以交易總股數就得出股價平均數。假設某股票交易市場有以下5種股票:A種股票價格為10元/股成交1股,B種股票為15元/股成交2股,C種股票20元/股成交3股,D種股票價格為25元/股成交4股,E種股票為30元/股成交5股,則該股票市場的股價平均數為:
(1×l0+2×15+3×20+4×25+5×30)/(1+2+3+4+5)=23.33
(2)算術平均法。採用算術平均法,股價平均數等於組成這個指數的各種股票價格的算術平均值。以上述五種股票為例,按算術平均法計算的股價平均數為:
(10+15+20+25+30)/5=20
(3)幾何平均法。用幾何平均法計算出的股價平均數等於包括在股票價格指數中的各種股票價格的幾何平均值。仍以上述五種股票為例,按照幾何平均數計算出的股價平均數為:
5\/10×15×20×25×30=18.64
❷ 某股市股票市場現價是八塊一毛錢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你要的是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股價指數 共有兩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此題固定乘數為1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固定乘數 .
其計算為:(10/5+15/6+20/8+25/9)/4=244.44%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固定乘數
代入數字得:
股價指數=(10+15+20+25)/(5+6+8+9) =70/28=250%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150%.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❸ 以模擬股票投資中的投資的股票為樣本,選擇並搜集5家上市公司和相應股票市場指數近5年的數據
。。。。。。。
❹ 股票價格指數的編制方法有哪幾種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人》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代入數字得:
股價指數=(8+12+14+18)/(5+8+10+15) = 52/38=136.8%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
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對拉斯拜爾指數和派許指數作幾何平均,得幾何加權股價指數「費雪理想式」。
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當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4)某股票市場選擇五種股票為樣本擴展閱讀
計算股票指數,要考慮三個因素:一是抽樣,即在眾多股票中抽取少數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二是加權,按單價或總值加權平均,或不加權平均;三是計算程序,計算算術平均數、幾何平均數,或兼顧價格與總值。
計算股價平均數或指數時經常考慮以下四點:
1、樣本股票必須具有典型性、普通性,為此,選擇樣本應綜合考慮其行業分布、市場影響力、股票等級、適當數量等因素。
2、計算方法應具有高度的適應性,能對不斷變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應的調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數或平均數有較好的敏感性。
3、要有科學的計算依據和手段。計算依據的口徑必須統一,一般均以收盤價為計算依據,但隨著計算頻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時價格甚至更短的時間價格計算。
4、基期應有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❺ 某種股票的β系數為2,則當市場收益率上漲1%時,該種股票的收益率的上升值也為1
是不是多選題啊,我怎麼感覺是ABCD呢.
❻ 急 求解(金融計算題)某股票市場以A,B,C,D四種股票為樣本,基期價格分別是5元,6元,8元,9元,報告期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你要的是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股價指數 共有兩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此題固定乘數為1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固定乘數 。
其計算為:(10/5+15/6+20/8+25/9)/4=244.44%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固定乘數
代入數字得:
股價指數=(10+15+20+25)/(5+6+8+9) =70/28=250%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150%。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❼ 假設某股票市場選出五家股票作為成股份,在t 期,t+1期五家股票的情況如下表:
除數調整法 t期總值 148000 t期調整後的總值155500 t+1期總值 167400 ;假設基期指數為1,計算新除數=t調整後市值/t期股價指數=155500/350=444.28,則t+1期指數=t+1期市值/新除數=167400/444.28=376.79 調整後指數變動比未調整指數要小 因為除去了因為配股而導致的指數增加
市值調整法 167400—因配股增加的市值15*500=159900 用159900/基期市值(148000/350)=378.14
❽ 研究股票市場異象時選擇多少只股票為樣本最佳
這些是基金和證券公司投研部門等專業機構的業務,主要與研究的對象有關,一般要不低於總樣本的30%才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