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蒸發掉的股票市值有多少
A. 08全球股市蒸發30萬億美元.蒸發掉的錢哪裡去了
股市中的錢並不是真正的錢,它更大意義上是一個符號,是經濟活躍度的一個指數。
我們以一支股票來代替整個股市以說明問題。比如,某支股票有10000股,昨天的收盤價是10元,那麼它的總值就是100000元,而今天的所有交易中只有一個人以11元(漲停)買入這支股票100股(總1100元),那麼這支股票今天的收盤價就是11元,那麼這支股票今天的總值就是110000元,也就是說股票總值增加了10000元(在這里將各種對計算影響不大的費用暫且忽略),到這里我們就看出問題來了,其實這個過程中並沒有真正產生10000元的實際收益,但從計算角度看,這個計算也沒問題,所以,所謂的股市蒸發多少錢也只是個概念的「錢」,企業並沒有真正損失什麼錢。
那麼,為什麼國家還要維護股市穩定。為什麼企業還是希望自己的股票價格高一點。其實這里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經濟的景氣度,股市越好,大家投資的熱情越市經濟的景氣度越高,經濟發展的環境也就越理想,那麼,國家的整體經濟水平,企業經營氛圍都會好起來,創造更大價值的概率也就越大,所以,宏觀層面上大家還是希望股市向好。
當然,上漲太快也會造成各種問題,所以,國家希望「慢牛」。
B. 股市蒸發的市值哪裡去了
股市中的錢並不是真正的錢,它更大意義上是一個符號,是經濟活躍度的一個指數。
我們以一支股票來代替整個股市以說明問題。比如,某支股票有10000股,昨天的收盤價是10元,那麼它的總值就是100000元,而今天的所有交易中只有一個人以11元(漲停)買入這支股票100股(總1100元),那麼這支股票今天的收盤價就是11元,那麼這支股票今天的總值就是110000元,也就是說股票總值增加了10000元(在這里將各種對計算影響不大的費用暫且忽略),到這里我們就看出問題來了,其實這個過程中並沒有真正產生10000元的實際收益,但從計算角度看,這個計算也沒問題,所以,所謂的股市蒸發多少錢也只是個概念的「錢」,企業並沒有真正損失什麼錢。
那麼,為什麼國家還要維護股市穩定。為什麼企業還是希望自己的股票價格高一點。其實這里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經濟的景氣度,股市越好,大家投資的熱情越市經濟的景氣度越高,經濟發展的環境也就越理想,那麼,國家的整體經濟水平,企業經營氛圍都會好起來,創造更大價值的概率也就越大,所以,宏觀層面上大家還是希望股市向好。
C. 經常看到說某上市公司市值蒸發了多少多少,那麼蒸發的錢到哪裡去了呢
呵呵,這個問題那個什麼資深理財經理的回答簡直是白痴一個,華泰從業八年,這八年光顧著拉客戶了吧?
市值蒸發,是一個相對的情況。首先,被蒸發的是下跌前那個相對高位持股者的股票市值,也就是說他們虧欠了,第二,由於股市是一個相對的零和游戲,所以有人虧必然有人賺了,賺錢的就是在高位脫手的人,以及做高拋低吸以降低持股成本的人。
所以錢蒸發了,自然是有人落袋為安,有人虧錢,蒸發的錢就是從一個人口袋被掏到了另一個人的口袋。
D. 在股市中蒸發的錢達十幾萬億,這些錢就這么白白不見了。那中國的錢是不是少了。。沒有經過流通就不見了。
沒有蒸發,也沒有不見,
只說把泡沫去掉了而已。
一塊地,在那原來是一萬塊錢。
通過市場,這塊地有時候有人願意出100萬給買下了,有時候這塊地有人願意出1個億買下來。
當成交的時候,市值就是一個億,可是地還在哪裡,不增不減。
突然這個地邊上建了個垃圾場,地賣不出去,只有一個人願意用2萬塊錢來成交。中介一個億的市值是不是蒸發掉了?
是泡沫去掉了而已。
E. 股市市值蒸發
你的理解是正確的,本來就是那些不懂的人玩出來的虛擬損失.股票價格每天都在變,它反映的僅僅是當時人們的一種買賣平衡,與企業的實際價值沒有必然關系.股價漲了,市值就增加,股價跌了,市值就減少,但企業的實際價值並沒有變.
市值增加或者蒸發僅僅是一個哄外行的噱頭!
F. 股市蒸發掉的金錢去了哪裡
股市市值是根據總股本計算的,總市值只是個虛值,並沒有那麼多錢流入股市,所以這些錢都是來無影去無蹤。就比如總股本是100股,流通股是10股,而當股票價格從1元漲到10元,總市值就是1000元,而這當中流入的錢並沒有1000元,也許流入9元就能把股票價格拉到10元。當股票價格又重新回到1元時,總市值又回到100元,就並成了蒸發掉900元。真實流入的錢就是在重新分配的過程中。
上證指數從去年10月16日的6124點一瀉千里,直到昨日上證指數最低點1664.93點,最大跌幅近73%;而伴隨著股指節節下滑,兩市市值亦如洪水決堤,一發不可收拾。據統計,從去年高點至今市值已經蒸發了近24萬億。哀嘆不已的股民不禁疑問,我們的真金白銀究竟都去了哪?
蒸發數額驚人:24萬億!
24萬億意味著什麼?24萬億比我國2006年全年的GDP還多;相當於建18條京滬高速鐵路;相當於近344個巴菲特資產的總和,這么一筆巨大的財富卻在無形中灰飛煙滅。
不僅是股市市值,受股市暴跌影響,多家上市公司老總身家也急速「蒸發」。國美老總黃光裕個人的持股市值因股價的暴跌從100億港元降至50億港元左右;萬科老總王石所獲得股票市值已經損失了近1億元,其餘200餘名激勵對象賬戶內的股票,市值損失合計超過15.9億元。
僅幾萬億的實際資金投入
有一個顛撲不破的科學真理:能量守恆,物質不滅。也就是說,沒有什麼東西會平白無故的消失不見,物質是永存的。股票也是如此,分析人士表示,中國股市雖說號稱蒸發了24萬億人民幣,但實質上只有幾萬億的實際投入資金而已。就是這幾萬億資金炒高了整體的A股市值。
長城證券首席分析師張勇認為,股市是一個虛擬經濟,股價只是一個貨幣符號,在不同點位下代表著不同的數字。整個股市有2/3處於非流通狀態,加上流通價的下跌產生了一定杠桿效應。「事實上,股市是流通者的4萬億撬動著13萬億的資本流動。當時計算的市值也並非代表真正有那麼多貨幣在股市。」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你有三畝地,以1萬元的價格賣了一畝給別人,於是市場價就是1萬元,你還有2畝,身價就是2萬元。後來那個人把地轉給另一個人,2萬元成交,於是每畝市場價升到了2萬元。於是你的資產就要重新計算了,變成4萬元。最後那畝地被輾轉交易多次了,最後接手的人用了100萬元,於是最新的市場價達到了100萬元,你資產又要重新計算了,你有200萬元了。後來碰到經濟蕭條,最後接盤的人被迫以1萬元賣掉土地,市場價格又回到了1萬元。你的資產打回原形,從200萬元到起點2萬元,中間蒸發了198萬元。其實就是一場紙上富貴,並沒有真實金錢的損失。
可見,市值蒸發並不等同於真實的財富縮水,這種蒸發的奇觀源於「邊際撬動」的現象,即某個交易日里僅僅有10%的股票交易,就能把股票價格帶到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那麼其他90%的沒參與交易的股票也自動分享了這一「瘋狂的榮耀」,於是乎,市值是一個怪物,它有屬於自己誇張的「數字杠桿」。
五類「人」賺走了錢
那又有投資者要問了,既然沒有蒸發掉那麼多錢,那實際蒸發掉的錢呢,有人賺到錢了嗎?答案是有的。不過賺錢的當然不是我們散戶。
那股市裡的錢呢,那錢去哪了呢?分析人士表示,有五類「人」把錢賺走了,一是稅收和券商收益;二是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們;三是掌握市場信息者;四是游資;五是極個別的散戶。
第一類
國家稅收、券商收益
國家和券商這塊不用說,不論股民賺和賠,只要股市還在運轉,他們就有錢賺,只是多一點和少一點的問題,每年從幾億到幾百億不等,無疑都是股民作的貢獻。今年上半年證券印花稅就達836億。前三季度證券公司實現傭金收入也達799.2億元。當然,這天經地義,全世界都一樣,只能祈求管理層能把稅率再調低一點。
第二類
上市公司及「大小非」
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們也是賺走錢的一大主力。前者依靠IPO、增發、配股等種種方式從股市圈錢,上半年上市公司通過各種方法融資達2244億。後者依靠投資者用真金白銀炒高的價格在高位套現離場。今年以來的前8個月,大小非減持股票套現達334.43億元。
第三類
內幕消息掌握者
在這個信息時代,信息就是財富。在股市這個信息不
G. 股票市值蒸發,蒸發去了哪裡
假設你有一棟房子,現在的市值20萬,到明年只有15萬,這5萬就是蒸發了,也沒有哪個掙取,也沒有虧損,就是這么簡單,只是一個虛擬數值的變化,原因沒有買賣。
股票市值只是簡單的用股價乘以總股本 ,是有泡沫的。如果你是在高位賺錢的,賣出股票後下跌了,就是把泡沫變成了錢;反之你在高位買入股票後下跌了,你的錢就是蒸發了,去了賺錢的人那裡(不是全部)
H. 股市蒸發了多少億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股市裡的錢蒸發了,是指股票貶值等同於多少錢損失了,並不是真有一筆等價的錢蒸發」了,只是股票市值降低了。
股市市值蒸發,並不是交易雙方的蒸發,而是非交易方的蒸發。其實蒸發」這個詞很有意思,用的也很有藝術。簡單舉個例子:當投資者持有50萬元股票,股票賬面價格下跌10%,即蒸發5萬元。因為錢是50萬進入,如果此時割肉,就是只有45萬出來,此為「蒸發」。
(8)國內蒸發掉的股票市值有多少擴展閱讀
股市蒸發的資金流向
說白了就是一句話,股市上面的錢蒸發了,並不是財富蒸發了,而是股市做了一個財富的重新分配,將那些虧損人的錢轉移到了那些高價拋出低價買入的人的手中。但是要知道一點,無論是賠是賺,都需要有人不斷進場出場,保證流動性,否則一旦沒人接盤,股票也就賣不出去了,終成紙面財富,市場也就變成了「死市」。總之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股票是虛擬資本,它的總價格並不完全對應真實資本,所以如果從整個股市的宏觀角度來看,股市的市值是全部股票按照最近成交價進行的加權計算,所以所謂的蒸發其實是成交價的下跌造成的虛擬資本總值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