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票每股價格
㈠ 關於股票每股發行價和總股數的問題
1、放行多少股,是該公司的價值決定的。比如,估算一下該公司價值值10億元,他們就可以按一元一股發行10股。
2、發行的價格是由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決定的,一般按40倍左右市盈率發行。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強,發行的價格就可以越高。
3、具體價格是公司和發行的券商通過路演後,研究的結果。證券會不起決定作用,只能有指導作用。
㈡ 非上市公司的總股本、每股價格怎麼算謝謝!
一、總股本是在章程中確定的,如注冊資金1000萬,每股1元的話,總股本就是1000萬股;稍帶答其它朋友,如果股東再此後再增資1000萬,則總股本為2000萬了。
二、關於股價問題。由於不能上市交易,所以很少涉及股份問題。但是出於股權交易的需要對其股價也是衡量方式的。主要有:
1、以凈資產確定,即以該公司的凈資產/總股本即為每股價值,如總股本2000萬公司,經營得當有3000萬凈資產,則每股價值則為1.5元;如果經營不當僅有1000萬凈資產,則每股價值則為0.5元。
但是這種方式只是確定了公允價值,考慮到控投比例、企業發展、產業方向等各方面因素,還需要在凈資產基礎上進行適當議價。也就產生了第二種方式。
2、議價方式確定,即雙方在一定基礎之上,比如凈資產基礎上的每股價值,雙方各自考慮自身因素因素,進行適當的議價,議價通常都要高於凈資產確定的每股價值。
㈢ 一個公司每股股票的價格是由誰或什麼因素決定的
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分為兩種,宏觀因素和微觀因素。宏觀的主要包括國家政策、戰爭霍亂、宏觀經濟等;微觀的主要是市場因素,公司內部、行業結構、投資者的心理等。下面具體講它們給股市帶來的影響(整理自中證網)
a.經濟因素
經濟周期,國家的財政狀況,金融環境,國際收支狀況,行業經濟地位的變化,國家匯率的調整,都將影響股價的沉浮。
經濟周期是由經濟運行內在矛盾引發的經濟波動,是一種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股市直接受經濟狀況的影響,必然也會呈現一種周期性的波動。經濟衰退時,股市行情必然隨之疲軟下跌;經濟復甦繁榮時,股價也會上升或呈現堅挺的上漲走勢。根據以往的經驗,股票市場往往也是經濟狀況的晴雨表。
國家的財政狀況出現較大的通貨膨脹,股價就會下挫,而財政支出增加時,股價會上揚。
金融環境放鬆,市場資金充足,利率下降,存款准備金率下調,很多游資會從銀行轉向股市,股價往往會出現升勢;國家抽緊銀根,市場資金緊缺,利率上調,股價通常會下跌。
國際收支發生順差,刺激本國經濟增長,會促使股價上升;而出現巨額逆差時,會導致本國貨幣貶值,股票價格一般將下跌。
b.政治因素
國家的政策調整或改變,領導人更迭,國際政治風波頻仍,在國際舞台上扮演較為重要的國家政權轉移,國家間發生戰事,某些國家發生勞資糾紛甚至罷工風潮等都經常導致股價波動。
c.公司自身因素
股票自身價值是決定股價最基本的因素,而這主要取決於發行公司的經營業績、資信水平以及連帶而來的股息紅利派發狀況、發展前景、股票預期收益水平等。
d.行業因素
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的變更,行業的發展前景和發展潛力,新興行業引來的沖擊等,以及上市公司在行業中所處的位置,經營業績,經營狀況,資金組合的改變及領導層人事變動等都會影響相關股票的價格。
e.市場因素
投資者的動向,大戶的意向和操縱,公司間的合作或相互持股,信用交易和期貨交易的增減,投機者的套利行為,公司的增資方式和增資額度等,均可能對股價形成較大影響。
f.心理因素
投資人在受到各個方面的影響後產生心理狀態改變,往往導致情緒波動,判斷失誤,做出盲目追隨大戶、狂拋搶購行為,這往往也是引起股價狂跌暴漲的重要因素。
㈣ 每股股票的價格
股票理論價格的計算公式為:股票價格=股息/利率,與公司凈資產無關 . 股價平均數的計算 股票價格平均數反映一定時點上市股票價格的絕對水平,它可分為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三類。人們通過對不同時點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看出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及趨勢。 (1)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價平均數=(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兩個缺點:一是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 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二是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後的比較發生困難。例如,上述D股票發生以1股分割為3股時,股價勢必從30元下調為10元, 這時平均數就不是按上面計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這就是說,由於D股分割技術上的變化,導致股價平均數從20元下跌為15元(這還未考慮其他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顯然不符合平均數作為反映股價變動指標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有兩種: 一是除數修正法,又稱道式修正法。 這是美國道·瓊斯在1928年創造的一種計算股價平均數的方法。該法的核心是求出一個常數除數,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資、發放紅股等因素造成股價平均數的變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數的連續性和可比性。具體作法是以新股價總額除以舊股價平均數,求出新的除數,再以計算期的股價總額除以新除數,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數。即: 新除數=變動後的新股價總額/舊的股價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報告期股價總額/新除數 在前面的例子除數是4,經調整後的新的除數應是: 新的除數=(10+16+24+10)/20=3,將新的除數代入下列式中,則: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數與未分割時計算的一樣,股價水平也不會因股票分割而變動。 二是股價修正法。股價修正法就是將股票分割等,變動後的股價還原為變動前的股價,使股價平均數不會因此變動。美國《紐約時報》編制的500 種股價平均數就採用股價修正法來計算股價平均數。 (3)加權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 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2.股票指數的計算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有三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三是加權法。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家》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代入數字得: 股價指數=(8+12+14+18)/(5+8+ 10 + 15) = 52/38=136.8%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 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採納哦
㈤ 上市公司發行股票每股價格是誰規定的
現在是實行「詢價制」,不是由證監會規定,當然也就沒有公式了。
我們根據詢價第一股--華電國際,來了解一下新股詢價的操作流程。
1、所有新股皆採用詢價制
詢價制度推出後,今後對所有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發行人,包括目前通過發審會審核、等待發行的公司,都要求採用詢價方式發行。發行人及其保薦機構根據詢價結果確定發行價格區間(詢價區間),詢價區間的上限不得高於區間下限的20%。華電的發行價格區間確定為2.3元/股-2.52元/股,按照華電國際2003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除以本次發行後總股本得出的每股收益計算,該價格區間對應的市盈率為13.5倍至14.8倍。
2、機構參與詢價與配售
詢價對象包括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條件的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保險機構投資者以及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等六類機構投資者。詢價對象應以其自營業務或其管理的證券投資產品分別獨立參與累計投標詢價和股票配售。1月22日,中金公司公布了華電國際網下累計投標詢價配售結果,共有84家配售對象獲得配售,獲配比例為3.110%,超額認購倍數為32.147倍。據統計,此次網下申購的總股數達到了132.8577億股,共凍結資金332.6億元。
3、社會公眾網上市值配售
試行詢價制度後,目前採用的網上市值配售的發行方式沒有變化。累計投標詢價完成後,除向機構投資者配售部分外,其餘股份以相同價格按照發行公告規定的原則和程序向社會公眾投資者公開發行,已獲得詢價配售的機構也可參與。據悉,華電國際將於1月24日上網市值配售發行,1月27日為市值配售繳款日,並預計於2月3日上市。
㈥ 「每股面值」和「每股發行價」有什麼區別
股票的面值,是股份公司在所發行的股票上標明的票面金額。
在我國上交所和深交所流通的股票,其面值基本都統一定為壹元,即每股一元(少數也有低於1元的,如紫金礦業0.1元)。股票票面價值的最初目的,是在於保證股票持有者在退股之時能夠收回票面所標明的資產。同時表明股票的認購者在股份公司投資中所佔的比例,作為確認股東權利的根據。
面值還有個作用就是在首次發行股票時,將股票的面值作為發行定價的一個依據。發行價多由承銷銀團和發行人根據市場情況協商定出。 一般來說,股票的發行價都會高於面值。
當股票進入二級市場流通後,股票的價格就與股票的面值相分離了,彼此之間並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系,股民愛將它炒多高,它就會有多高,股票的價格不管多高,但其面值也就僅為一元。
㈦ 一個公司股票的真實價格應該怎麼計算
市盈率是某種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場價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上式中的分子是當前的每股市價,分母可用最近一年盈利,也可用未來一年或幾年的預測盈利。市盈率是估計普通股價值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一般認為該比率保持在20-30之間是正常的,過小說明股價低,風險小,值得購買;過大則說明股價高,風險大,購買時應謹慎。但高市盈率股票多為熱門股,低市盈率股票可能為冷門股。
每股凈資產是指股東權益與股本總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每股凈資產= 股東權益÷股本總額。這一指標反映每股股票所擁有的資產現值。每股凈資產越高, 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多;每股凈資產越少, 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少。
另外說句,股票沒什麼真實價值.也就沒什麼真實價格計算了
股市中也沒說股票的真實價格是多少多少的,只是以當時的成交價定為股票的價格!
㈧ 公司股票的合理價位是
首先,所有股息的現值為
80%*[0.5*(1+20%)/(1+8%)+0.5*(1+20%)^2/(1+8%)^2+...+0.5*(1+20%)^5/(1+8%)^5]=A
這是股息的收益
然後,5年後的股票價格為
20*0.5*(1+20%)^5=B
B的現值為
B/(1+8%)^5=C
從股票價格上所得到的收益是
C-現價=D
那麼所有收益之和為A+D
這就使股票的合理價格
不好意思,我寫錯了,應該是20*0.5*(1+20%)^5=B,呵呵,一時大意
㈨ 每股多少錢怎麼算
股票本身沒有價值,但它可以當做商品出賣,並且有一定的價格。股票價格又叫股票行市,它不等於股票票面的金額。股票的票面額代表投資入股的貨幣資本數額,它是固定不變的;而股票價格則是變動的,它經常是大於或小於股票的票面金額。股票的買賣實際上是買賣獲得股息的權利,因此股票價格不是它所代表的實際資本價值的貨幣表現,而是一種資本化的收入。股票價格一般是由股息和利息率兩個因素決定的。例如,有一張票面額為100元的股票,每年能夠取得10元股息,即10%的股息,而當時的利息率只有5%,那麼,這張股票的價格就是10元÷5%=200元。
計算公式是:
股票價格=股息/利息率可見,股票價格與股息成正比例變化,而和利息率成反比例變化。如果某個股份公司的營業情況好,股息增多或是預期的股息將要增加,這個股份公司的股票價格就會上漲;反之,則會下跌
㈩ 關於股票,一個公司的股票,總共多少股按什麼規定每股價格。
供需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