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網
1. 滬港通買港股需再換港幣嗎
不需要,投資者通過滬市港股通買賣港股通股票,均以港幣報價成交,實際支付或收取的是人民幣。
2. 滬港互聯互通什麼意思
滬港通
是指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允許兩地投資者通過當地證券公司(或經紀商)買賣規定范圍內的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是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
時間
在試點項目准備期間,兩地交易所及登記結算機構會聯絡各類市場參與者,確保市場參與者在滬港通正式實行前了解他們參與項目所需符合的所有有關規則、系統和技術要求。兩地交易所及登記結算機構將就試點項目進展情況(包括預期時間安排)發出進一步公告。從本聯合公告發布之日起至滬港通正式啟動,需要6個月准備時間。[1]
2標的
試點初期,滬股通的股票范圍是上海證券交易所上證180指數、上證380指數的成份股,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港股通的股票范圍是香港聯合交易所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份股和同時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雙方可根據試點情況對投資標的范圍進行調整。
3門檻
試點初期,香港證監會要求參與港股通的境內投資者僅限於機構投資者,及證券帳戶及資金帳戶余額合計不低於50萬元的個人投資者。[2]
4監管
證監會及港交所聯合公告指出,將積極增強兩地跨境監管和執法合作。兩地證券監管機構將各自採取所有必要措施,以確保雙方為保障投資者利益之目的,在滬港通下建立有效機制,及時應對各自或雙方市場出現的違法行為。兩地監管機構將改進目前的雙邊監管合作安排,加強以下方面之執法合作:
完善違法違規線索發現的通報共享機制;
有效調查合作以打擊虛假陳述、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等跨境違法違規行為;
雙方執法交流與培訓;
提高跨境執法合作水平。[3]
5影響
滬港通是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有利於加強兩地資本市場聯系,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具有以下三方面積極意義:
(一)有利於通過一項全新的合作機制增強我國資本市場的綜合實力。滬港通可以深化交流合作,擴大兩地投資者的投資渠道,提升市場競爭力。
(二)有利於鞏固上海和香港兩個金融中心的地位。滬港通有助於提高上海及香港兩地市場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有利於改善上海市場的投資者結構,進一步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同時有利於香港發展成為內地投資者重要的境外投資市場,鞏固和提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三)有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滬港通既可方便內地投資者直接使用人民幣投資香港市場,也可增加境外人民幣資金的投資渠道,便利人民幣在兩地的有序流動。
3. 滬港股票交易規則主要有哪些差異
港股交易規則和A股有何不同?
1、沒有類似A股市場上ST這樣的標志,對上市公司過去業績的判斷,依賴投資者自身對該公司的了解;
2、港股一般不設漲跌幅限制,日漲跌幅達到甚至超過50%都是可能的;
3、港股t+0交易制度,A股t+1交易制度。
4、港股交易時間9:30~12:00和13:00~16:00,A股交易時間9:30~11:30和13:00~15:00.
5、有些中國特有的節日A股休市,港股不休市的;有些國外特有的節日,港股休市,而A股不休市。
6、交易費用不一樣。在港股市場上買賣股票,主要有三大交易費用。首先是支付給券商的傭金,這是買賣雙方都必須支付的,最低標準是0.25%。其次是大約0.012%的費用,這裡麵包含了三項費用,一是0.005%的聯交所交易費用,二是0.005%的證監會監管費用,三就是0.002%的投資者賠償資金費用。最後一大交易費用就是0.1%的印花稅。A股交易費用就是印花稅、傭金和過戶費。
4. 買香港股票滬港通和深港通是否開通一個就可以了哪個更好
1、滬港通是指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允許兩地投資者通過當地證券公司(或經紀商)買賣規定范圍內的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是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
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10日早間聯合公告,滬港通下的股票交易將於2014年11月17日開始。
2、深港通,是深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的簡稱,指深圳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建立技術連接,使內地和香港投資者可以通過當地證券公司或經紀商買賣規定范圍內的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啟動。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1-03-0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5. 對香港市場企業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投資上交所上市A股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是否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證監會關於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81號)規定:二、關於香港市場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投資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上市A股的所得稅問題
......2.對香港市場投資者(包括企業和個人)投資上交所上市A股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在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結算)不具備向中國結算提供投資者的身份及持股時間等明細數據的條件之前,暫不執行按持股時間實行差別化征稅政策,由上市公司按照10%的稅率代扣所得稅,並向其主管稅務機關辦理扣繳申報。對於香港投資者中屬於其他國家稅收居民且其所在國與中國簽訂的稅收協定規定股息紅利所得稅率低於10%的,企業或個人可以自行或委託代扣代繳義務人,向上市公司主管稅務機關提出享受稅收協定待遇的申請,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後,應按已征稅款和根據稅收協定稅率計算的應納稅款的差額予以退稅。
6. 「滬港通」買賣股票涉及哪些稅收政策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證監會聯合下發《關於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81號)和《關於QFII和 RQFII取得中國境內的股票等權益性投資資產轉讓所得暫免徵收企業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14]79號),明確了滬港通試點涉及的所得稅、營業稅和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等稅收政策以及QFII、RQFII所得稅等政策問題。這些稅收政策對促進中國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和健康發展將發揮積極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自2014年11月17日起至2017年11月16日止,對內地個人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轉讓差價所得,3年內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自2014年11月17日起,對香港市場投資者(包括企業和個人)投資上交所上市A股取得的轉讓差價所得,暫免徵收所得稅;對香港市場投資者(包括單位和個人)通過滬港通買賣上交所上市A股取得的差價收入,暫免徵收營業稅;香港市場投資者通過滬港通買賣、繼承、贈與上交所上市A股,按內地現行稅制規定繳納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內地投資者通過滬港通買賣、繼承、贈與聯交所上市股票,按照香港特別行政區現行稅法規定繳納印花稅。同時對其他有關稅收政策問題根據現行稅制規定予以明確。此外,自2014年11月17日起,對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取得來源於中國境內的股票等權益性投資資產轉讓所得,暫免徵收企業所得稅。
7. 滬港通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1、滬港通的消息算是一個利好,給股市帶來了一些活力,也讓相對封閉的中國的股市更加走向開放,可是滬港通能夠挽救中國低迷的股市嗎?滬港通能夠治理中國股市存在的長期頑症嗎?滬港通顯然還沒有那麼大的本事,從市場反映看也是如此,股市在興奮一下之後,很快就轉入平靜,股市向上的動力仍然未能形成,盡管許多炒作的聲音很高。
2、滬港通就是一個方便內地和香港投資者更方便進行資本市場操作的一個措施,讓內地股民投資香港市場更加大方便,讓香港投資客投資內地資本市場更加便捷。滬港通目前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效果,對於A股市場來講並不會帶來新的資金介入,因為目前A股市場資金短缺,不是進入資本市場的閘門關的太緊,相反,現在A股市場是閘門大開,可是上游沒有水下來,A股市沒有賺錢效應,形不成引資窪地,再多的渠道也挽救不了A股低迷。
3、滬港通對於消除同時在兩個市場上市的公司股價有很大的幫助,這輪炒作也我多針對這些公司。而這類公司多數為藍籌股,幾大國有銀行和中石油都是如此。兩市差價消除之後,這些公司命運如何還要看業績和未來的發展,滬港通不會幫助這些企業業績成長。因而,藍籌股也並不會因為滬港通而變得更藍。
4、滬港通不是拯救股市低迷的靈丹妙葯,開通滬港通,只能說明領導層對資本市場的狀況比較關心,只能說明中國的股市將更加開放,至於股市能否持續上漲,低迷的股市能否走出泥潭,更多的還是要看中國的經濟能否找到真正的擺脫目前衰退的辦法。
8. 關於進一步推進證券經營機構創新發展的意見的意見
一、建設現代投資銀行
(一)提高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支持證券經營機構進一步深化和提升經紀、自營、資產管理、承銷與保薦等傳統業務,積極利用網路信息技術創新產品、業務和交易方式,探索新型互聯網金融業務。鼓勵證券經營機構開展管理創新,實施差異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促進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品牌影響力和系統重要性的現代投資銀行。
(二)完善基礎功能。支持證券經營機構拓展投資融資、銷售交易、資產託管等基礎功能,進行銷售交易類產品創新,滿足客戶對非標准化產品的需求。鼓勵證券經營機構為大宗交易、私募產品、場外衍生品等各種金融產品開展做市等交易服務。支持證券經營機構開展資產託管業務。推進統一證券賬戶平台建設,建立與私募市場、互聯網證券等業務相適應的賬戶體系。規范證券行業支付系統,研究建設支付平台。
(三)拓寬融資渠道。支持證券經營機構進行股權和債權融資,在境內外發行上市、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發行優先股、公司債,開展並購重組。鼓勵證券經營機構探索新的融資渠道和新型融資工具。支持證券經營機構開展收益憑證業務試點。
(四)發展跨境業務。支持證券經營機構為境內企業跨境上市、發行債券、並購重組提供財務顧問、承銷、託管、結算等中介服務。支持證券經營機構「走出去」,在港、澳、台和其他境外市場通過新設、並購重組等方式設置子公司。支持證券經營機構為符合條件的境外企業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提供相關服務,積極參與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並依託上海自貿區等經濟金融改革試驗區機制和政策,為境內外個人和機構提供投融資服務。
(五)提升合規風控水平。優化以凈資本及流動性風險防範為核心的證券經營機構風險控制指標體系。落實證券經營機構自身風險管理責任,完善全面風險管理機制。推進證券經營機構全員合規管理,強化合規隊伍建設及履職保障。督促證券經營機構堅持以客戶利益為中心,嚴守道德底線與職業底線,履行行業責任、市場責任與社會責任。
二、支持業務產品創新
(六)推動資產管理業務發展。證券經營機構要創新和改進資產管理業務流程,提升產品銷售、產品設計、投資運作、售後服務等環節的專業水平。符合條件的證券經營機構可以開發跨境跨市場、覆蓋不同資產類別、採取多元化投資策略和差異化收費結構與收費水平的產品。研究建立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的制度體系及相應的產品運作模式和方案。拓寬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投資范圍,允許投資於未通過證券交易所轉讓的股權、債權及其他財產權利。
(七)支持開展固定收益、外匯和大宗商品業務。加快債券產品創新,完善做市商交易機制。發展應收賬款、融資租賃債權、基礎設施收益權等資產證券化業務,積極探索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依法開展大宗商品和外匯的期現貨交易。
(八)支持融資類業務創新。完善融資融券業務相關規則,擴大融資融券與轉融通業務的資金和證券來源。開展約定購回、股票(權)質押回購等融資擔保型業務創新,擴展約定購回、股票質押回購出資方范圍。
(九)穩妥開展衍生品業務。支持證券經營機構參與境內期貨市場交易和信用風險緩釋工具、利率互換、期權等衍生品交易。進一步完善衍生品交易主協議及相關配套文件。研究衍生品交易的集中結算、交易信息報告等制度。適應資本市場風險管理需要,平穩有序發展相關金融衍生產品。允許符合條件的機構投資者以對沖風險為目的使用期貨衍生品工具。
(十)發展櫃台業務。擴大證券經營機構櫃台交易業務試點。加快建設機構間私募產品報價與服務系統,為機構投資者提供私募業務項目對接、在線轉讓等各項服務。穩步發展機構間市場,推動互聯互通。鼓勵證券經營機構多方位參與區域性股權市場。研究建立行業增信機構,規范管理融資性擔保機構。
(十一)支持自主創設私募產品。按照分類監管的原則,逐步實現對證券經營機構自主創設的私募產品實行事後備案。對在證券經營機構櫃台市場或在機構間私募產品報價與服務系統創設的私募產品,直接實行事後備案。支持證券經營機構設立並購基金、夾層基金、產業基金等直投基金。
三、推進監管轉型
(十二)轉變監管方式。完善監管機制,統一監管尺度,從重事前審批向加強事中事後監管轉變。支持證券經營機構依法自主開展業務和產品創新,自主識別、判斷並承擔創新風險。加強事中監管與動態監測監控和以風險、問題為導向的現場檢查。強化事後監管,加大執法力度,完善日常監管機構、稽查執法部門和自律組織之間的監管執法聯動機制。
(十三)深化審批改革。甄別清理證券經營機構類審批備案事項。進一步取消調整行政許可審批事項;進一步調整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並逐步予以廢止;除法定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外,禁止以任何名義或任何方式實施或變相實施行政審批。取消證監會系統各單位沒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事前備案、報告事項,確有必要保留的,改為事後備案。所有審批備案事項,都必須公布標准、流程、期限和方式,不公布的不得實施。
(十四)放寬行業准入。支持民營資本、專業人員等各類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出資設立證券經營機構,進一步放寬證券經營機構外資准入條件。支持國有證券經營機構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社會保險基金、企業年金等長期資金委託專業機構投資運營或設立專業證券經營機構。支持證券經營機構與其他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以相互控股、參股的方式探索綜合經營,完善「一參一控」政策。
(十五)實施業務牌照管理。建立公開透明、進退有序的證券期貨業務牌照管理制度。在推進相關法律法規修改完善的前提下,支持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證券投資咨詢公司等交叉持牌,支持符合條件的其他金融機構在風險隔離的基礎上申請證券業務牌照。鼓勵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申請公募基金管理牌照和託管業務牌照。適時擴大合資證券公司業務范圍。
9. 最近新聞有講到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我們公司也想通過滬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
(1)是否繳納所得稅需區分所得類型視具體情況而定。
轉讓差價所得需依法計征企業所得稅:《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證監會 關於滬港股票市場交互聯互通機制試點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81號)第一條第(二)款規定,對內地企業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轉讓差價所得,計入其收入總額,依法徵收企業所得稅。
股息紅利所得視情況而定:財稅〔2014〕81號第一條第(四)款規定,對內地企業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計入其收入總額,依法計征企業所得稅。但同時又規定:內地居民企業連續持有H股滿12個月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依法免徵企業所得稅。
(2)繳納方式:企業對取得的投資收益需自行申報納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 證監會 關於滬港股票市場交互聯互通機制試點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81號)第一條第(四)款規定,H股公司對內地企業投資者不代扣股息紅利所得稅款,應納稅款由企業自行申報繳納。
內地企業投資者自行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時,對香港聯交所非H股上市公司已代扣代繳的股息紅利所得稅,可依法申請稅收抵免。
10. 滬港通受益龍頭股票有哪些
滬港通是「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的簡稱,兩地投資者可通過當地證券公司或經紀商買賣規定范圍內的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包括滬股通和港股通兩部分。
滬股通交易標的為上證180、上證380以及滬市A+H股,共568隻。
港股通標的為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中型股指數,以及滬港兩地上市的A+H股公司,共266隻。
目前滬港通的A股投資標全部為權重成分股,主要由金融、公用事業、交運、地產等等傳統周期行業股票組成。
港股市場中的滬港通受益股主要板塊概括即為,內地券商股和香港本土券商股,以及香港交易所。港股大幅折價的A+H股也將受益,主要是一些小盤股。
國都證券(香港)高層認為,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將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會大大促進兩地市場的融合,對高估值的深交所創業板及題材股或造成不利影響,以上交所為主的藍籌股有望得到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