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轉股股票市值不變嗎
A. 如果送股與轉增股後總市值不變,那將公積金與未分配利潤轉到哪了
送轉不改變基本面
送轉是指按一定比例的送股和轉股,表面上投資者手中的股票多了,實際上不會給投資者也不會給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帶來任何實質性的變化。
眾所周知,送股是上市公司利潤分配的一種形式,即利潤轉增股本,投資者手中的股票雖然多了,但價格除權後,投資者的股票市值並不會發生改變。而轉股是指上市公司將公積金(包括盈餘公積金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其結果與送股類似,投資者手中股票雖多,市值卻不變。
現實中,公司之所以能夠高送轉,往往是因為其高溢價發行積累了豐厚的資本公積金,將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實質就是把從廣大投資者手中募來的資金,用於擴張股本而已,公司的經營狀況不會因此發生任何改變。
因此,高送轉往往並不意味著上市公司高成長需要將利潤和公積金轉增股本,高送轉本身並不會給投資者帶來額外的回報。
因此,只有公司擁有良好的現金流量、不斷增長的盈利能力、不斷增長的市場佔有率,才能受到市場的最終認同。能給投資者帶來真金白銀的公司才是真正的好公司。
B. 送股後股東的凈資產和權重都沒有發生變化,如何反映股東得到分紅收益呢
你的理解正確,送股後對於股東來說上市公司的總凈資產是不變的,實際上相關的送股分紅投資者並不能在分紅中獲得任何收益,真實的收益只能在公司的股票價格波動中來實現的,而公司的市值權重也不會因送股的原因而產生變化,原因是相關的股票進行送股後,相關的股票交易價格也會有一個自然除權現象,除權後你所持有的股票其總價值是不變的。實際上對於投資者來說只是股票數量增加了,而股價會有一個自然除權的現象,股價經除權後交易的絕對價格變低了,讓市場容易有炒作的借口而已。
這是深圳證券交易所對投資者的相關的教育內容:
全面理性看待高送轉現象,規避題材股風險
2010-3-26
近期,一些推出了高送轉方案的上市公司以及其他個別具有炒作概念的公司,股票出現較大漲幅,作為投資者,應該如何理性看待這一現象呢?
一、認清高送轉的本質:公司基本面並不因此改變
高送轉是指較高比例的送股和轉股,表面上投資者手中的股票多了,實際上不會給投資者也不會給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帶來任何實質性的變化。眾所周知,送股是上市公司利潤分配的一種形式,即利潤轉增股本,投資者手中的股票雖然多了,但價格除權後,投資者的股票市值並不會發生改變。而轉股是指上市公司將公積金(包括盈餘公積金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其結果與送股類似,投資者手中股票雖多市值卻不變。現實中,公司之所以能夠高送轉,往往是因為其高溢價發行積累了豐厚的資本公積金,將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實質就是把從廣大投資者手中募來的資金,用於擴張股本而已,公司的經營狀況不會因此發生任何改變。因此,高送轉往往並不意味著上市公司高成長需要將利潤和公積金轉增股本,高送轉本身並不會給投資者帶來額外的回報。
因此,只有公司擁有良好的現金流量、不斷增長的盈利能力、不斷增長的市場佔有率,才能受到市場的最終認同。能給投資者帶來真金白銀的公司才是真的好公司。
二、全面看待上市公司業績增長:不僅要看同比,更要看環比
近日某物聯網概念公司預計其2010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幅(相對於2009年一季度的增幅)在700%以上,而其環比增幅(即2010年一季度相對於2009年四季度的增幅)卻是負數,反差很大。說明投資者看待上市公司數據一定要全面,不僅要看同比數據,更要看環比數據。受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上市公司2009年一季度的業績增幅基數往往較低,因此2010年一季度業績的同比數據即與2009年一季度業績的比較數據,往往較高。要准確地把握上市公司的發展趨勢,有必要關注其環比數據,即2010年一季度數據與2009年四季度數據之比,2009年四季度數據與2009年三季度數據之比,以此類推,全面分析數據,方不致被鮮亮的同比數據所迷惑,同時也才能冷靜看待某些人片面強調上市公司個別有利指標、淡化其他不利指標,不對上市公司做全面分析的現象。
三、理性看待少數公司的高增長:個別並不代表全體
一方面,投資者要理性看待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2009年上市公司業績好轉,得益於2009年國內外經濟形勢的逐漸好轉,特別是2009年下半年的宏觀經濟穩步上行,但同時應該看到,2010年將是我國經濟最復雜的一年,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少數上市公司的超常增長,並不意味著同一板塊或同一概念的其他公司同樣如此增長。經過一段時間,同一批上市的上市公司的業績往往會發生分化。以中小板為例,2009年中小板43家公司業績翻番,凈利潤排名前10%的36家公司佔中小板凈利潤總和的50.36%。與此同時,也有部分績差公司受金融危機持續影響,所處行業復甦緩慢,業績沒有明顯好轉,甚至繼續出現虧損。2009年凈利潤排名後10%的公司合計虧損額9億元。投資者若不關註上市公司的具體情況,盲目跟風買入,將面臨較大的投資風險。
此外,面對不同的概念,面對上市公司增長的業績,投資時要特別注意關注市盈率。據統計,截至3月25日,深市中小板平均市盈率為46倍,創業板平均市盈率為87倍,均高於深市平均的39倍市盈率。
四、加強監管,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近年以來,深交所不斷加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內幕交易監管,確保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公平性及交易的合規性。一方面,繼續完善信息披露機制,強化內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執行情況的披露,對中小板上市公司實行了利潤分配方案預披露制度。另一方面,加強高送轉公司信息披露事前事後的監管,並對高送轉及短期題材公司的交易進行重點監控,及時發現異常交易行為並採取措施,涉嫌違規的將報中國證監會立案查處。同時,上市公司應完善內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規范運作,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他內幕信息知情人應知法守法、自我約束。
C. 股票轉增後股價如何計算
1、轉增就是股份公司用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根據總資產不變,假設如果每10股轉增3股的話,如果轉增前,某股民持有4000股,轉贈之後,該股民的股票將會變為5200股,也就是說,等於送給股民1200股股票。轉增之後,也是需要除權的,股票價格會有所下降,具體股價要根據轉增數目和所持股票數量,轉增前的股價等信息來計算,但是該股民的總資產是不變的。
2、轉增股是指上市公司將公司的資本公積金轉化為股本的形式贈送給股東的一種分配方式。轉增股本來自於資本公積,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潤的多少及時間的限制,只要將公司賬面上的資本公積減少一些,增加相應的注冊資本金就可以了。
3、如某股送配方案為10股送1配1,如當天價為8.9,配股價為3.6。A=[(8.9+0.1×3.6)/(1+0.1+0.1)]=7.72即除權價為7.72元。用以上公式可計算除權後的市價,而市價的高低則因權值的大小而不同。
4、目前,上海證券交易所對實施增發新股股票的除權公式是:除權參考價= (前收盤價×原股本+發行價×增發股本)÷(原股本+增發股本)。此處的原股本是指該公司的總股本,但不包括發行的B股。深圳證券交易所的除權公式是:除權參考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原總股本+發行價×增發數量)÷除權後總股本。 此處總股本中不包括發行的B股。由此可見,兩個交易所對增發新股除權方法, 是採用類似「公司A股股本總市值不變」的原則來進行的。
D. 上市公司為什麼要通過送股或用資本公積金轉增股
降低股價,增加流動性
送股是把公司的未分配利潤轉成股本,資本公積金轉股,則是把公司富餘的公積金轉成股本。股本就是上市公司股票的總數,在總市值不變的情況下,股本的增加,就意味著股價的降低,讓更多的投資者參與進來,從而提高股票的流通性。
轉增股本免稅
送股是把公司的未分配利潤從利潤賬戶轉到股本賬戶,資本公積金轉股則是把資本公積賬戶從轉到股本賬戶。因此,只是公司在轉賬,對於所有者權益並沒有太大影響。而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如果每10股送10股,或者每10股轉10股的話,原先手裡如果有100股,那麼就免費多了100股,變成了200股,但與此同時,股價也會折半,因此投資者擁有公司的市值並沒有變化。但如果是現金分紅的話,公司真正地送出了現金,就會對公司的現金情況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轉增股本無需繳稅,現金分紅則要繳稅。
大股東高位減持
送股和轉增股本,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高送轉」,是每年年底炒作的重要對象。一般來講,有高送轉預期的股票,一般利潤增長率和盈餘公積都比較多,這樣才能送得起。一般來講,高送轉之後,股價會下跌,但一些好的企業,在高送轉之後往往也會出現填權行情,比如原先股票20元,高送轉之後除權,股價變成了10塊錢,但過一段時間,又會漲回20元,這樣相當於投資者手中的資金總額翻倍。
「高送轉」屬於炒預期的類型。一般來講,上市公司發出高送轉的預期後,股價都會被炒作;當預期實現之後,股價則會經歷一定的回調或者下跌。不乏有些公司在公司經營業績不好的情況下,故意放出高送轉的消息,引投資者炒作,當股價推高之後減持,賣出手中的股票,從而獲利的行為。
因此,面對高送轉,投資者也要擦亮眼睛才行。
E. 股票市場上轉增股並不會改變總市值,對投資者來說並沒直接變化,但資本公積會減少,那錢去什麼地方了
股市當中的轉增股的上市公司,它的股票流通股數增加了,上市公司用新增的流通股進股市來吸金來用於上市公司的其他開支!簡單點就是,上市公司往股市多發流通股,然後上市公司在從股市裡拿相應流通股數的錢,放到上市公司他們資金的口袋裡,做什麼用誰也不知道,能知道的就是上市公司在股市裡融資!
F. 為什麼說送股之後股東的權益份額無實質變化
當然沒有實質變化了,原因是送股後每股的股東的權益份額實際上也是同股票價格一樣按比例下降的。只不過你所持有的股票份額總體與原來的一樣而已。
這是深圳證券交易所對投資者教育的相關內容:
全面理性看待高送轉現象,規避題材股風險
2010-3-26
近期,一些推出了高送轉方案的上市公司以及其他個別具有炒作概念的公司,股票出現較大漲幅,作為投資者,應該如何理性看待這一現象呢?
一、認清高送轉的本質:公司基本面並不因此改變
高送轉是指較高比例的送股和轉股,表面上投資者手中的股票多了,實際上不會給投資者也不會給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帶來任何實質性的變化。眾所周知,送股是上市公司利潤分配的一種形式,即利潤轉增股本,投資者手中的股票雖然多了,但價格除權後,投資者的股票市值並不會發生改變。而轉股是指上市公司將公積金(包括盈餘公積金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其結果與送股類似,投資者手中股票雖多市值卻不變。現實中,公司之所以能夠高送轉,往往是因為其高溢價發行積累了豐厚的資本公積金,將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實質就是把從廣大投資者手中募來的資金,用於擴張股本而已,公司的經營狀況不會因此發生任何改變。因此,高送轉往往並不意味著上市公司高成長需要將利潤和公積金轉增股本,高送轉本身並不會給投資者帶來額外的回報。
因此,只有公司擁有良好的現金流量、不斷增長的盈利能力、不斷增長的市場佔有率,才能受到市場的最終認同。能給投資者帶來真金白銀的公司才是真的好公司。
二、全面看待上市公司業績增長:不僅要看同比,更要看環比
近日某物聯網概念公司預計其2010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幅(相對於2009年一季度的增幅)在700%以上,而其環比增幅(即2010年一季度相對於2009年四季度的增幅)卻是負數,反差很大。說明投資者看待上市公司數據一定要全面,不僅要看同比數據,更要看環比數據。受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上市公司2009年一季度的業績增幅基數往往較低,因此2010年一季度業績的同比數據即與2009年一季度業績的比較數據,往往較高。要准確地把握上市公司的發展趨勢,有必要關注其環比數據,即2010年一季度數據與2009年四季度數據之比,2009年四季度數據與2009年三季度數據之比,以此類推,全面分析數據,方不致被鮮亮的同比數據所迷惑,同時也才能冷靜看待某些人片面強調上市公司個別有利指標、淡化其他不利指標,不對上市公司做全面分析的現象。
三、理性看待少數公司的高增長:個別並不代表全體
一方面,投資者要理性看待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2009年上市公司業績好轉,得益於2009年國內外經濟形勢的逐漸好轉,特別是2009年下半年的宏觀經濟穩步上行,但同時應該看到,2010年將是我國經濟最復雜的一年,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少數上市公司的超常增長,並不意味著同一板塊或同一概念的其他公司同樣如此增長。經過一段時間,同一批上市的上市公司的業績往往會發生分化。以中小板為例,2009年中小板43家公司業績翻番,凈利潤排名前10%的36家公司佔中小板凈利潤總和的50.36%。與此同時,也有部分績差公司受金融危機持續影響,所處行業復甦緩慢,業績沒有明顯好轉,甚至繼續出現虧損。2009年凈利潤排名後10%的公司合計虧損額9億元。投資者若不關註上市公司的具體情況,盲目跟風買入,將面臨較大的投資風險。
此外,面對不同的概念,面對上市公司增長的業績,投資時要特別注意關注市盈率。據統計,截至3月25日,深市中小板平均市盈率為46倍,創業板平均市盈率為87倍,均高於深市平均的39倍市盈率。
四、加強監管,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近年以來,深交所不斷加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內幕交易監管,確保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公平性及交易的合規性。一方面,繼續完善信息披露機制,強化內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執行情況的披露,對中小板上市公司實行了利潤分配方案預披露制度。另一方面,加強高送轉公司信息披露事前事後的監管,並對高送轉及短期題材公司的交易進行重點監控,及時發現異常交易行為並採取措施,涉嫌違規的將報中國證監會立案查處。同時,上市公司應完善內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規范運作,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他內幕信息知情人應知法守法、自我約束。
G. 股票除權以後,股民本身的總股本是不變的,那對於股民自身來說有什麼好處呢請高人指教
你提的問題應該是總市值不變吧?如果是送股或轉增股,總股本肯定有變化的。
如果是派息除權,股民能分到現金肯定對股民有好處的,至於二級市場上股價在派息日的波動,理論上講與派息出權應該沒有太大關系。
送股與公積金轉增股本對股民有好有壞:
1、股價降低,可以吸引更多的散戶介入。這很難說是好是壞,在中國這種不成熟的市場上,很多散戶以股價的高低來選擇股票,股價降低了,增加了投資者的數量,也許能讓股價漲得多點。但在成熟的市場上,股價的高低根本不是問題。---本來沒有意義的事,在中國特色下變得似乎對股民有利。
2、股價降低,吸引了更多的投資者,使得公司的股權更加分散,這對公司的治理與穩定是有利的,對上市公司有利的事,自然是對持有它股票的股民有利,上市公司的利益應該與所有持有它的股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在中國的國情下,國家股始終一股獨大,上市公司的利益、大股東利益、小股民利益往往是沖突的,因此這點在中國也沒有什麼意義。---本來對股民有利的事在中國特色下也變得毫無意義。
3、轉增股與送股對股民的市值沒有任何意義,但還要繳稅。從這點上看,送股是毫無必要的,對股民有害的。對股東最負責的人應該算是股神巴菲特了,他的Berkshire Hathaway Inc自上市到現在,從來沒有送股,現在的總股本好象還是二百萬股左右,但每股股價是11萬美元。
H. 股票分割會導致上市公司總股本變動嗎為什麼
股票變化分為以下幾種:
股票股利。就是俗話說的送股。會計上是未分配利潤轉增股本。溢價走資本公積科目。
轉增。就是資本公積轉增股本。不影響未分配利潤。也不影響所有者權益。
增發。就是發新股。會導致股本和資本公積都增加,整體的股東權益會增加。
分割。原來的1股可能變為2股,股本增加,但是資本公積、未分配利潤這些不變,整體股東權益不變。
現金股利。這個不影響股本,隻影響未分配利潤和銀行借款。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
回購。這個會產生庫存股,如果不是用於員工股權激勵而是用於減資注銷,那麼會導致股本和股東權益均減少。
反分割,就是合股。跟分割的效果相反。但同樣不影響股東權益總額。
I. 上市公司配送股之後,總市值是不變的嗎
配股是要出錢的,也就是有個配股價
送股才是你那樣計算的
J. 增持與減持是什麼意思,一個股票總的市值是不變的嗎
在上市公司分紅時,我國股民普遍都偏好送紅股。其實對上市公司來說,在給股東分紅時採取送紅股的方式,與完全不分紅、將利潤滾存至下一年度等方式並沒有什麼區別。這幾種方式,都是把應分給股東的利潤留在企業作為下一年度發展生產所用的資金。它一方面增強了上市公司的經營實力,進一步擴大了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另一方面它不像現金分紅那樣需要拿出較大額度的現金來應付派息工作,因為企業一般留存的現金都是不太多的。所以這幾種形式對上市公司來說都是較為有利的。
當上市公司不給股東分紅或將利潤滾存至下一年時,這部分利潤就以資本公積金的形式記錄在資產負債表中。而給股東送紅股時,這一部分利潤就要作為追加的股本記錄在股本金中,成為股東權益的一部分。但在送紅股時,因為上市公司的股本發生了變化,一方面上市公司需到當地的工商管理機構進行重新注冊登記,另外還需對外發布股本變動的公告。但不管在上述幾種方式中採取哪一種來處理上一年度的利潤,上市公司的凈資產總額並不發生任何變化,未來年度的經營實力也不會有任何形式的變化。
而對於股東來說,採取送紅股的形式分配利潤將優於不分配利潤。這幾種方式雖都不會改變股東的持股比例,也不增減股票的含金量,因為送紅股在將股票拆細的同時也將股票每股的凈資產額同比例降低了,但送紅股卻能直接提高股民的經濟效益。其根據如下:
1.按照我國的現行規定,股票的紅利的征稅可根據同期儲蓄利率實行扣減,即給予一定的優惠,具體稅額就是每股紅利減去同期儲蓄利率後再徵收20%的股票所得稅,這樣在每次分紅時要徵收的稅額是:
所得稅=(每股紅利-本年度一年期定期儲蓄利率)×20%
當上市公司在本年度不分配利潤或將利潤滾存至下一年時,下一年度的紅利數額就勢必增大,股民就減少了一次享受稅收減免的優惠。
2.在股票供不應求階段,送紅股增加了股東的股票數量,在市場炒作下有利於股價的上漲,從而有助於提高股民的價差收入。
3.送紅股以後,股票的數量增加了,同時由於除權降低了股票的價格,就降低了購買這種股票的門檻,在局部可改變股票的供求關系,提高股票的價格。
將送紅股與派現金相比,兩者都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回報,只不過是方式不同而已。只要上市公司在某年度內經營盈利,它就是對股民的回報。但送紅股與派發現金紅利有所不同,如果將這兩者與銀行存款相比較,現金紅利有點類似於存本取息,即儲戶將資金存入銀行後,每年取息一次。而送紅股卻類似於計復利的存款,銀行每過一定的時間間隔將儲戶應得利息轉為本金,使利息再生利息,期滿後一次付清。但送股這種回報方式又有其不確定性,因為將盈利轉為股本而投入再生產是一種再投資行為,它同樣面臨著風險。若企業在未來年份中經營比較穩定、業務開拓較為順利,且其凈資產收益率能高於平均水平,則股東能得到預期的回報;若上市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低於平均水平或送股後上市公司經營管理不善,股東不但在未來年份里得不到預期回報,且還將上一年度應得得紅利化為了固定資產沉澱。這樣送紅股就不如現金紅利,因為股民取得現金後可選擇投資其他利潤率較高的股票或投資工具。
上市公司的分紅是採取派現金還是送紅股方式,它取決於持多數股票的股東對公司未來經營情況的判斷和預測,因為分紅方案是要經過股東大會討論通過的。但我國上市公司中約有一半以上的股份為國家股,且其股權代表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人員。由於切身利益的影響,經營管理人員基本上都贊同企業的發展與擴張,所以我國上市公司的分紅中,送紅股的現象就非常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