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股票市場的作用
⑴ 股票市場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股票市場對推動國民經濟迅速增長和世界經濟一體化影響巨大,具體有以下主要功能。
(1)籌集資金。籌集資金是股票市場的首要功能。企業通過在股票市場上發行股票,把分散在社會上的閑置資金集中起來,形成巨額的、可供長期使用的資本,用於支持社會化大生產和大規模經營。股票市場所能達到的籌資規模和速度是企業依靠自身積累和銀行貸款所無法比擬的。馬克思對此有過生動的評述:假如必須等待積累去使某些單個資本增長到能夠修建鐵路的程度,那麼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還沒有鐵路,但是,集中通過股份公司轉瞬之間就把這件事完成了。
據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FIBV)統計, 1996年各國已上中公司和當年新上中公司在股票市場上籌資總金額達到4380憶美元,比1995年的3199億美元增長36.9%。
(2)轉換機制。對於我國企業來說,股票市場可促進公司轉換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首先,企業要成為上市公司。就必須先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適當分高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使公司的體製得到規范。其次,於上市公司的資本來自眾多股東.公司必須履行信息披露義務,這就使企業時時處在各方面的監督和影響之中,~是來自股東的監督,股東作為投資者必然關心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發展前景,井通過授權關系來實施他們的權力。二是來自資本市場的壓力,企業經營好壞影響股價,股價高低牽動企業和投資者,經營不善,股價下滑,可能導致企業被第三者收購,三是來自社會的監督,特別是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證券交易所和社會輿論等的監督和制約。所有這些監督和制約促使上市公司必須改善和健全內部運作機制。
在資本主義國家,不少家族企業經過股份制改造,成為上中公司後,突破了私人企業單一資本的限制,獲得巨大的成功,得以擠身於世界大公司的前列。如日本松下電器公司,就是通過有效的管理、上中和多次增資擴股,迅速擴大了經營規模,擠身於世界五百強的。
(3)優化資源配置。股票市場的優化資源配置功能,是通過一級市場籌資、二級市場股票的流動來實現的,投資者通過及時披露的各種信息,選擇成長性好、盈利潛力大的股票進行投資,拋棄業績滑坡、收益差的股票,這就使資金逐漸流向效益好、發展前景好的企業,推動其股價逐步L揚,為該公司利用股票市場進行資本擴張提供廠良好的運作環境。而業績差、前景黯淡的企業股價下滑,難以繼續籌集資金,以致逐漸衰落、消亡或被兼並收購·
19世紀下半期股票市場對當時的新技術--鐵路給予巨大 的資金支持,使鐵路迅速在全世界推開。本世紀90年代美國股票市場極大地支持了信息技術產業,一大批科技公司進入股票市場籌集資金,一批優秀企業迅速成長,促使美國信息技術產業迅猛發展、具創造的價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例逐年上升,據統比1997年6月底,在美國那斯達克市場(NASDAQ)上市的科技類公司達91S家,通訊類公司達3S0家,葯物與生物科技類公司達328 家,三者總計達1626家。其中的微軟公司和英特爾公司的市值分別達到1514億美元和1157億美元,名列世界第五和第七,高科技上市公司的突飛猛進帶動了整個科技產業的騰飛,形成了美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4)分散風險。股票市場在給投資者和融資者提供了投融資渠道的同時,也提供廠分散風險的途徑。從資金需求者來看,通過發行股票籌集了資金,同時將其經營風險部分地轉移和分散給投資者,實現了風險的社會化。例如,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東多達300萬個、該公司經營收益由300萬個股東共同分享,同時該公司的經營風險、市場風險也由300萬個股東共同承擔。從投資者角度看,可以根據個人承擔風險的程度,通過買賣股票和建立投資組合來轉移和分散風險。投資者在資金多餘時,可以購買股票進行投資,把消費資金轉化為生產資金;在資金緊缺時,可以把股票賣掉變成現金以解決即期支付之需。股票市場的高變現性,使人們放心地把剩餘資金投入股票市場,從而使閑散資金轉化為生產資金,既使社會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分散的閑散資金,又促進了個人財富的保值增值。
⑵ 股票市場的功能有哪些
從理論上,股票市場的功能有:
1、聚斂功能:指股票市場引導眾多分散的小額資金匯聚成為可以投入社會再生產的資金集合功能。在這里,股票市場起著資金 「蓄水池」的作用。
2、配置功能:資源的配置,股票市場通過將資源從低效率利用的部門轉移到高效率的部門,從而使一個社會的經濟資源能最有效的配置在效率最高或效用最大的用途上,實現稀缺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3、調節功能:指股票市場對宏觀經濟的調節作用。股票市場一邊連著儲蓄者,另一邊連著投資者,股票市場的運行機制通過對儲蓄者和投資者的影響而發揮作用。
4、反映功能: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和「氣象台」,是公認的國民經濟信號系統。
在當今世界上,伴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趨勢的發展,經濟金融化的進程也日益加劇,程度不斷加深。
股票市場在市場機制中扮演著主導和樞紐的角色,發揮著極為關鍵的作用。
在股票市場上,價格機制是其運行的基礎,而完善的法規制度、先進的交易手段則是其順利運行的保障。
⑶ 發展股票市場的意義
本文通過對西方諸多關於股票價格運行的文獻研究發現,股票價格的運行是以信息為基礎的,股票市場經濟功能的發揮有賴於股票價格對相關信息的反應。因此,發展股票市場的關鍵就在於強化股票市場的信息功能。由於披露信息和反映信息的關系,我們只能從披露信息入手以求得股票價格對信息的有效反映。
在競爭性的市場經濟中,價格取決於供給和需求,也平衡了供給和需求。從宏觀經濟角度看,價格引導資源流向更有效率的地方。那麼,是不是所有交易對象的價格形成及作用發揮過程都是一樣的呢?很顯然,作為虛擬資本的股票和真實商品存在本質的不同,通過分析,我們會發現股票價格與真實商品的價格無論是形成還是作用的發揮都存在較大差異,股票價格的形成及作用的發揮需要強大的信息基礎。
一、股票價格的特殊性
競爭的力量就在於它能使價格充分反映基礎信息,進而引起資源的優化配置。但一個公司股票價格的上升並不意味著該公司傾向於選擇股權融資,股票價格的波動並沒有直接導致資金在實質生產部門的流動。可以看到,股價和實物商品價格存在差異:
第一,從價格的形成看,股票價格的形成與實物商品價格的形成需要的信息基礎不同。作為實物商品價格,以魚價為例,價格的基礎是成本,雖然生產魚肉的成本也需要大量信息,但這些信息在一定的市場條件下可以通過前期市場均衡價格判斷得出,是預知的。在決定魚價的信息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購買者很少關心或不需要關心魚肉未來的價格走勢,這一點對於大部分商品都是成立的,購買者對比的是當前價格和魚肉對自己的效用,不用關心別人對魚價的判斷,魚肉市場類似於拍賣理論中的私人價值模型(DowandGorton,1997)。能夠影響股票價格變動的信息則要多得多,不僅股利分配、會計盈餘及股東賬面凈值等微觀信息能引起股價的變動,其他如工業產值增長率、通貨膨脹率、長期和短期利率差額以及低級和高級債券的差別等宏觀信息也是股價決定中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一點還在於股票價格是一種相對價格,也就是說投資者所關心的價格是一段時間內的價格差即收益率,這就在股價的形成理論中引入了預測信息,如預期貼現率、預期資產收益率等。預測信息的引人就使投資者在投資時必須考慮其他投資者的預期和行為,類似於凱恩斯的「選美競賽」(凱恩斯,1936),這無疑增加了股票價格的不確定性,股票市場則更接近拍賣理論中的普遍價值模型(Dowand Gorton,1997)。
第二,從價格作用的發揮看,魚價直接引導資源的配置,其過程直接而簡單。購買者根據當前價格決定購買與否和購買多少,賣者根據當前價格和買者行為決定自己的供給量,這直接決定了魚肉市場規模的大小。相反地,股票價格的作用是間接的,而且是雙向反饋的。間接是指股票價格不直接決定資金在生產領域的流動。某公司股價的上漲可導致股票二級市場資金流向該公司股票,但該公司的生產資本數量卻不是由提供資金的投資者決定,而是由這些公司的經理們決定。那麼股價是如何間接引導生產資本的流動以實現資源配置作用的呢?這就是股票價格的雙向反饋功能:一方面,投資者根據股價判斷公司經理們的經營能力,另一方面,經理們也要根據股價分析市場對其所面臨的投資機會進行判斷。雖然股價與投資決策不直接相關,但股價由於傳送了投資項目現金流量的信息而具有間接指導投資決策的作用。
通過魚價和股價的對比,我們能更清楚地認識股票價格和股票市場。股票市場的經濟功能是靠股票價格這一信號器實現的,但股票價格實現其經濟功能不僅是間接的和雙向的,而且還要求有更堅實的信息基礎。首先,股票價格的波動要有信息基礎,一切能引起股票價格內在價值變化的信息披露都將在股價運行中反映出來,這是基礎的基礎,否則股價就不能成為信號器,下一步的作用也就無從談起;其次,在消化吸收信息的基礎上,股票市場還要求投資者和公司經理對股價這一信息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也就是要求他們在行為中正確使用股票價格這一信號器,否則股價也就和經濟決策脫鉤,其信息化的經濟功能也就不存在了。前者的核心是信息,而後者的本質就是預期。應該講,股票市場的作用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發揮,而這些條件完全內生於經濟運行之中,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不可能逾越發達證券市場必經的歷史發展階段。從歷史上看,有組織的股票市場往往是隨著包含更多信息的那些市場——城鄉交易會、商販、零售和批發的推銷等的發展之後才發展起來的。對19世紀美國的商業和生產來說,鄉村銀行和當鋪的重要性超過了紐約股票交易所和芝加哥交易所。
二、信息與股票價格運行
股價的運行需要更多的信息是股票價格的特殊性所在,為了使股票價格能夠反映其真實價值,引導資本的有效流動,就需要為股票價格提供強大的信息基礎,這也是投資者形成合理預期的基礎。
信息對股票價格的影響以股票內在價值為中介,而且信息的影響又呈現一定的層次性。股票的市場價格以內在價值為基礎,信息的披露首先能夠改變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盈餘和未來股利支付能力的估計的概率分布,進而引起市場價格的波動。這里我們有必要劃分兩類信息:系統信息和非系統信息。系統信息是指那些能對所有上市公司未來經營狀況產生影響的信息,如政策信息、宏觀政治經濟形勢信息等;非系統信息是指僅影響個別上市公司未來經營狀況的信息,如會計盈餘信息、股利分配信息等。非系統信息將直接影響上市公司未來的現金流量、凈資產收益率、資金成本率等因素,這些將直接影響股票的內在價值。而系統信息首先影響的是上市公司的生存環境,市場環境的改變必然影響幾乎所有上市公司未來的經營業績。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貨幣政策的變動對股票的未來收益有重要的預測作用(Patelis,1997)。非系統信息對股價的影響是直接的,系統信息對股價的影響是間接的。非系統信息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是產生非系統風險的根源,系統信息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是產生系統風險的根源。由於非系統信息對股價的影響比較直接,而且對於其影響的認識比較統一,故這里我們將注意力集中於系統信息對股價的影響
⑷ 股票市場的作用是什麼
給上市公司融資
⑸ 股票市場對國家經濟發展的作用
1)可以廣泛地動員,積聚和集中社會的閑散資金,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服務,擴大生產建設規模,推動經濟的發展,並收到「利用內資不借內債」的效果。
(2)可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打破條塊分割和地區封,促進資金的橫向融通和經濟的橫向聯系,提高資源配置的總體效益。
(3)可以為改革完善我國的企業組織形式探索一條新路子,有利於不斷完善我國的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企業,個人企業,三資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的組織形式,更好地發揮股份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4)可以促進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發展,特別是股份制改革的深入發展,有利於理順產權關系,使政府和企業能各就其位,各司其職,各用其權,各得其利。
(5)可以擴大我國利用外資的渠道和方式,增強對外的吸納能力,有利於更多地利用外資和提高利用外資的經濟效益,收到「用外資而不借外債」的效果
⑹ 中國股票市場是否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如何完善股票市場
中國股票市場當然發揮了應有的作用,融資功能你沒有看到?
⑺ 發展股票市場的作用
通過股票的發行,大量的資金流入股市,又流入了發行股票的企業,促進了資本的集中,提高了企業資本的有機構成,大大加快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通過股票的流通,使小額的資金匯集了起來,又加快了資本的集中與積累。
所以股市一方面為股票的流通轉讓提供了基本的場所,一方面也可以刺激人們購買股票的慾望,為一級股票市場的發行提供保證。同時由於股市的交易價格能比較客觀的反映出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股市也能為一級市場股票的發行提供價格及數量等方面的參考依據。股票市場的職能反映了股票市場的性質。
⑻ 股票市場的作用
1.股票是籌集資金的有效手段。
2.通過發行股票來分散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