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股價翻倍的股票
❶ 幾個漲停股價能翻一番
根據七二法則,簡單的算下:
1、如果是正常的股票,漲停板10%,則大約需要7.2個漲停板,即第八個漲停板不需要到頂就可以
2、如果是ST,則約為14.4個
所謂「七二法則」,就是一筆投資不拿回利息,利滾利,本金增值一倍所需的時間為72除以該投資年均回報率的商數。
❷ 股票翻倍如何計算
不按現價算,按取得成本算的話經常會翻百倍。
比如陳發樹2000年買紫金礦業,投資4800萬取得4.5億股,每股取得成本一毛多。
09年4月解禁,當時紫金礦業是11塊左右,相對當時的一毛多翻了百倍,陳發樹也在這個階段套現了幾十億。
他當年能取得原始股,一個是有錢,一個是地方政府要搞業績牽當地企業家融資。散戶就不用想了。
1樓說的情況也有。
❸ 翻倍股票的特徵有哪些
三類個股股價翻倍
從近些年股價翻倍的上市公司內在邏輯來看,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具有獨特的經營模式或在某些領域和行業已經打基礎出品牌和實現壟斷的上市公司,例如蘇寧電器、萬科、東阿阿膠、上海家化等等。這類股票普遍屬於白馬股,具有較好的持續高成長性,贏利能力強,送轉或分紅能力強。這類股票的股價已經在過去的幾年裡實現了幾倍甚至幾十倍的上漲,成為投資者穩定獲利的中長線投資標的。
第二類是在一段時間內突然受到國家政策影響,改變了市場對公司的普遍預期或者實際改變了公司業績的上市公司。例如2010年,因國家政策限制稀土出口,導致相關稀土上市公司如廣晟有色、包鋼稀土等股價飆升,一年內翻了幾倍。這類股票一般屬於黑馬股,其爆發能力的大小,主要取決於國家相關政策的強弱和市場投資者的認可程度。但這類股票業績短期內可能很難得到明顯提升,往往因為資金炒作過頭而導致估值偏高。
第三類則屬於資金推動型,只要有故事或者有題材,股價就能上漲數倍。最典型的就是每年年底的高送轉題材股,這類股票的特徵就是流動盤小、募集發行導致的每股資本公積金高、每股未分配利潤高。這類上市公司股價的上漲時間較短,持續性不強,與業績好壞沒有必然的關系,具有明顯的板塊效應。
投資者需足夠耐心
針對這三類性質不同的翻倍股票,不同的投資者應該採取不同的操作策略。每位投資者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投資偏好、風險承受能力,明確投資資金的性質,並對自己的能力、精力、時間,對題材或事件的洞悉、解讀程度有準確的判斷:是做中長線投資還是短線投資抑或是兩者兼做;是否能把握有關國家政策的實施力度和該政策對市場影響的強弱程度;是否具備解讀、判斷突發事件對股市影響程度和時間長短的能力;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關注股票市場、追蹤個股等等。
認真思考清楚上述問題,可以幫助投資者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發現、跟蹤到具有翻倍潛力的股票。可以這么說,股票市場並不缺少一年翻幾倍的股票,更不缺少三到五年翻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股票。但想要抓住這些好股票,除了有明確的投資策略外,更要對上市公司業績報表、行業發展前景等有所了解,並同時具備耐心和決心。
一名能獲得超額收益的投資者,要具備騎白馬、找黑馬的能力。首先要選擇質優價廉、成長性強的白馬股,以充分保證自己的收益。其次是把握政策動向、事件和題材,勇敢地尋找黑馬股,從而獲得較理想的收益。
❹ 股價翻倍股東能分多少
不一定,要看實際情況
1、股價穩定上漲,公司定向增發或者配股都會十分方便,同時,公司的大股東可以用手中的股票資產質押獲得更多的融資。
2、對任何一家公司來說,不管上市與否,它的終極目標只有一個——為股東賺錢。這是金融市場上不可違背的一個重要原則。任何不以股東利益為第一目標的管理層都在耍流氓。
3、股票價格漲了,股東賺錢了,證明公司是有實力的,對公司而言就是一個至高無上的肯定。而且,股價穩步上升的公司在市場中的信譽會越來越好,擁有這種信譽會讓公司後續的融資越來越方便,融資成本越來越低。
4、任何越做越大的實力型公司都不可能只融資一次的,不管是股權融資還是債權融資,都需要企業具備良好的過往記錄,這種企業形象在投資者心中十分重要,企業的良好信譽能給企業省下多少錢,是無從計算的。
❺ 2021年下半年,是否能找到值得買入的翻倍股
個人認為2021年下半年,不能找到值得買入的翻倍股。因為不是牛市,如果是牛市翻倍就很容易。
牛市裡,算是比較早期啟動的板塊,要算是券商股了。往往市場一點確認是牛市行情,券商股一定是先知先覺的板塊,會帶動指數上漲,隨後出現百花齊放,很多績優二,三線的績優品種都會上漲,這些是在熊市裡被錯殺的品種,基本面很不錯,但無緣主力資金的青睞。加上不錯的成長性。往往是在牛市裡漲的最好的品種。很多會出現3-5倍的漲幅,甚至不乏出現10-20倍的牛股。
❻ 上市公司業績翻倍 股價會怎樣樣 會翻倍還是怎樣
上市公司的業績翻倍,不代表股價會翻倍,相反,如果股價已經在一個相當的高度,那麼這樣的利好消息對於股價也並不能形成上漲的推動力。
有可能還會被莊家借機出貨,所以,股市上的消息解讀是比較復雜的,要結合股票所在的位置而言,不能單看業績。
❼ 完成合並後的股票總市值翻倍多說明股價也能翻倍嗎
是的,股票總市值=股本*股價,只要股本總數變化不大,總市值翻倍了,估價肯定也能翻倍。
❽ 股票能翻倍嗎
今年以來A股平均漲幅178.67%,近八成股票股價翻倍,然而資金頻繁操作,多數投資者市值並未翻番。
日前,證監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滬深兩市A股已平均換手4次左右。其中,上證A股換手率為392.29%,深證A股換手率437.22%。兩市A股平均每個月換手1次,這個現象表面上反映了市場資金的頻繁流動,但其根本原因則是A股股價的不斷上漲,導致進出資金頻繁操作。
1100隻個股股價翻倍
來自上海財匯信息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滬深兩市具有可比數據的1403隻A股,平均漲幅高達178.67%。兩市共有1100隻個股股價翻倍,翻倍個股佔到了A股總數的78.4%。可以這樣說,今年前5個月是A股市場漲幅最快、最好的幾個月。投資者如果年初買入一隻股票一直拿到現在,有80%的可能是股價已經翻倍。不過,由於頻繁操作,A股市場的多數投資者並沒有實現市值翻倍的好業績。即便是投資者較為青睞的開放式基金,在今年前5個月操作中,業績翻倍的也只是少數。
T類股票平均股價漲兩倍
5個月內股價漲5倍,這樣的股價上漲速度,在市場上只能叫做神話。不過,這個神話在今年以來已經出現多次。數據顯示,ST仁和、都市股份、杭蕭鋼構等13家公司,今年以來的漲幅全部超過500%。漲幅超過3倍、4倍的公司數則分別為151家和41家。這其中,由於資產注入使上市公司徹底脫胎換骨,從而演繹「烏雞變鳳凰」的公司漲幅最快,如ST仁和、都市股份,漲幅分別達到了1194和785倍。此外,ST、*ST類股票翻倍最快,兩市143隻T類股票今年以來的平均漲幅高達229.53%,更有126隻股票翻幾倍,佔T類公司總數的88.11%。
藍籌股和中小板漲幅最少
在A股市場的一片「漲」聲之中,藍籌股群體和中小板個股今年則顯得格外落魄。統計顯示,134隻中小板個股的平均漲幅只有89.78%,其上漲幅度剛剛達到A股平均漲幅的一半。而在今年以來漲幅最少的前20隻個股中,中小板個股占據了13席;另外7隻漲幅較少的個股中,有5隻為金融類大盤藍籌股,分別是中信銀行、中國銀行、中國人壽、工商銀行和交通銀行。
❾ 公司股票價格翻倍公司價值是不是也翻倍
公司發行股票上市以後,二級市場的股價表現已經對企業的價值,經營,等,構不成太大的影響了 ,價格在多數的情況下存在短期偏離價值的可能,甚至偏離到離譜的程度
❿ 買十元的股票和一百元的股票股價翻倍後盈利一樣嗎
買十元的股票和一百元的股票買的金額相同股價翻倍後盈利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