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股票1997年市值
1. 聯想集團的市值多少
聯想集團2000年03月03日大幅飈升,收報四十五元二角,大升百分之二十八或九元九角。亦由於聯想的股價急升,目前其市值已達八百億元,不單止高於恆地及新世界發展等老牌藍籌股,且可以晉身於市值最大的十家上市公司之一。
2. 請教高手,怎樣查個股的往年的市值
可以通過股票軟體進行查詢,步驟如下:
工具:手機
1、手機桌面找到股票軟體(這里以同花順為例)。
3. 聯想的歷史
聯想集團成立於1984年,由中科院計算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11名科技人員創辦,到今天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在信息產業內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2001年營業額達到206億元,目前擁有員工11200餘人,於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份編號992),是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2002年第二季(即4至6月),聯想電腦的市場份額達27.7%(數據來源:IDC),從1996年以來連續6年位居國內市場銷量第一,並連續9個季度獲得亞太市場(除日本外)第一(數據來源:IDC);2002年第二季度,聯想台式電腦銷量首次進入全球前五,其中消費電腦世界排名第三。
1994年香港聯想上市的時候,整個公司一共是7.6億股左右,每股上市時的股價是1.33元,整個公司的市值大概是10億元。1997年,北京聯想的業務與香港聯想整合後,總股票數是16多億股,市值是39億元。由於我們這兩年不斷發展,業務做得越來越好,我們就將原來佔70%多的股份賣出一些給基金及國外投資人,這時候聯想集團控股公司這家國有企業所佔的股份,約為57%,海外公眾股就佔到了43%。而我們上市公司的總股數是74億股,股價也大大升高了,整個市值高達500億元。由於我們的業務發展良好,業績也越來越好,股價也隨之增加,股數也增多了。1994年上市的時候,公司的市值是10億元,到2002年時大約是500億元左右,這意味著我們的市值增加了50倍。(就在記者成稿時,聯想集團宣布以6.5億美元現金和6億美元股權置換收購了IBM PC的整個業務,從而使聯想的股權架構發生了新的變化:聯想集團控股公司所佔股份從57%降至45%,IBM所佔股份為18.5%。)
隨著企業的發展,創業骨幹受到越來越大的風險壓力,中國科學院的領導,也就是我們的大股東,對聯想的產權機制及時進行了改造。1993年,聯想成立了員工持股會。董事會做出決定,將每年利潤的35%獎勵給員工持股會。中國科學院作為大股東雖然在當時無權代表國有資產對企業的股權實行改造,但它有給員工獎勵、分紅的權利。而員工持股會就把這些獎勵積存了起來,直到2001年在國家的批准下,用它買回了聯想公司35%的股權。總之,聯想控股公司由一家國有獨資企業變成了一家真正的股份制企業,聯想的創業者和骨幹員工真正成為了企業的主人。
有管理界人士在評價聯想的成功時指出,如何擴大營銷能力、建立ERP系統、發展產品技術,這些都極為重要,但回看聯想20年高速發展歷程,能幾次越過風險,走出低谷,邁向新高峰,其更根本的原因是產權機制的改革。
4. 怎麼找上市公司以前年度的股票市值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要澄清幾個概念,一是公司的賬面價值,簡單地說是指凈資產除以發行的總股份,一般情況下股票的市值會高於其賬面價值,而賬面價值也是公司可以分發給股東的最大的資產,但一般情況下,不會分發,因為公司還要經營。二是公司的價值,投資者所認為的公司的價值,不僅包括公司當前的價值即賬面價值。還包括對於公司未來成長的預期,說的理論一點是指對於公司未來現金流量的預期。股票價格的漲跌理論上講是應該圍繞公司價值漲跌,從長期來看所有的市場都會如此。但從短期來看,波動的幅度各個國家的市場不一樣,中國的市場沒有做空機制,因此缺乏一種穩定市場的均衡機制,這樣會使股票的漲跌幅度,被無限放大,甚至會極度脫離公司價值。
5. 聯想市值多少
像一片樹葉一樣的小船,形容船小而輕。也可比喻心情輕松,彷彿無障礙的在水上漂。
6. 1991年到1996年各年中國股票總市值是多少
這是1991年至1996年的中國股票總市值,來源於深交所和上交所的統計年鑒,單位是億元
年份 深市 滬市 合計
1991 79.76 29.43 138.62
1992 489.75 558.40 1606.55
1993 1335.32 2206.20 5747.72
1994 1090.49 2600.13 6290.75
1995 948.62 2525.66 5999.94
1996 4364.57 5477.81 15320.19
7. 聯想的發展史
聯想集團從成立起初由於特殊的歷史背景,就始終處於一生二、二歸一的生存、發展態勢之中,所以筆者簡稱為柳氏基因「一二一」。要知道「一二一」基因的由來必須先了解聯想的發展歷程。
聯想的前身是由中國科學院士院計算支柱研究所投資二十萬元成立的,成立日期大際為1984年10月或11月的某一天,公司名稱為:「中國科學院士院計算支柱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成立之初也就是倒騰些電子表、旱冰鞋、運動褲衩、電冰箱等,活生生就是個倒爺。1985年後倪光南帶著他的「聯想式漢字系統」加盟公司,代理IBM微機及至代理AST微機,決定走AST之路,從此才真正開始了聯想電腦之路,從代理走到自主生產;
1988年柳傳志與香港導遠公司電腦系統有限公司和中國技術轉讓有限公司各投資30萬港元香港成立香港聯想公司,1989年公司正式把聯想兩個字給了自己,把原公司更名為「聯想集團公司」,因而就有了北京聯想和香港聯想之分。此時聯想已經擁有香港北京兩個研究中心,三個生產基地,北京東北旺、深圳八卦嶺、香港柴灣;
1990年5月。聯想將200台「聯想286」送到全國展覽會上,一炮打響,一個星期後進軍北京計算機交易會,一舉拿到1200餘萬元的訂單;
1994年2月14日聯想在香港掛牌上市;
1997年2月3日,聯想集團公司全體董事在北京聯想總部大樓505室召開會議,擬定決議如下:
--把北京聯想和香港聯想合並為中國聯想。
--具體做法是,把北京聯想業務的主要部分通過資產評估,以該部分資產購買香港聯想股票。
--整合後的北京聯想將成為香港聯想的絕對大股東,所佔股份由原來的42%上升為60%以上。
董事會將合並後的公司大權賦予柳傳志,他成為中國聯想董事局主席兼總經理。
2001年夏天開始,聯想集團因楊元慶和郭為而一分為二,分為「聯想電腦」和「神州數碼」,聯想集團控投公司作為「聯想電腦」和「神州數碼」的母公司依然存在,其中擁有「聯想電腦」57%的股杈,神州數碼51的股權。柳傳志和李勤分別擔任聯想控股的總裁和副總裁,以及「聯想電腦」和「神州數碼」的董事長。聯想控股就是由1984年成立的中國科學院士院計算支柱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演變而來的,中間還曾更名為「北京聯想計算機新技術發展公司」。
2004年12月8日,聯想宣布以6.5億美元現金、6億美元的公司股票收購IBM在全球的個人計算機業務,此外還將IBM個人計算機的5億美元的債務轉到自己名下。聯想在一夜間成為世界第三大個人計算機廠商,擁有至少130億美元的年銷售收入和7.6%的全球個人計算機市場佔有率。
8. 請問誰知道聯想集團有哪些股東比列分別是多少
聯想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國有企業,
聯想的全稱是聯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是一家大型的股份制有限公司
,政府部門持有相當比例的股份。
中科院有一家控股公司,
擁有聯想57%的股份。
但2004年聯想公司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後,
該控股公司的股份降至46%。
聯想集團成立於1984年,由中科院計算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11名科技人員創辦,到今天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在信息產業內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2001年營業額達到206億元,目前擁有員工11200餘人,於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份編號992),是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2002年第二季(即4至6月),聯想電腦的市場份額達27.7%(數據來源:IDC),從1996年以來連續6年位居國內市場銷量第一,並連續9個季度獲得亞太市場(除日本外)第一(數據來源:IDC);2002年第二季度,聯想台式電腦銷量首次進入全球前五,其中消費電腦世界排名第三。
1994年香港聯想上市的時候,整個公司一共是7.6億股左右,每股上市時的股價是1.33元,整個公司的市值大概是10億元。1997年,北京聯想的業務與香港聯想整合後,總股票數是16多億股,市值是39億元。由於我們這兩年不斷發展,業務做得越來越好,我們就將原來佔70%多的股份賣出一些給基金及國外投資人,這時候聯想集團控股公司這家國有企業所佔的股份,約為57%,海外公眾股就佔到了43%。而我們上市公司的總股數是74億股,股價也大大升高了,整個市值高達500億元。由於我們的業務發展良好,業績也越來越好,股價也隨之增加,股數也增多了。1994年上市的時候,公司的市值是10億元,到2002年時大約是500億元左右,這意味著我們的市值增加了50倍。(就在記者成稿時,聯想集團宣布以6.5億美元現金和6億美元股權置換收購了IBM PC的整個業務,從而使聯想的股權架構發生了新的變化:聯想集團控股公司所佔股份從57%降至45%,IBM所佔股份為18.5%。)
9. 聯想集團現在的市值是多少
聯想海外上市股份公司的市值在2008年是58億美元左右,至於集團就很難評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