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中國股票市場發展的路徑

中國股票市場發展的路徑

發布時間: 2023-11-28 09:54:09

A. 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史

一、初創階段:1991-1993年。

我國在進行股份制改造以及改革經濟體制的前提下,開始逐步創建自己的證券市場,其中滬深證券交易所於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分別成立,從此我國的股票交易市場己經初具成形,以此更好的配置資源。上證所在剛剛開始掛牌交易的時候,上市證券的種類只有30種。

二、擴張階段:1994-1998年。

中國證券市場在此階段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試點運營。相關的法律制度得以逐步的建立健全,市場上市規模不斷的擴大。然而相應的問題也逐步的凸顯出來,投機現象越來越嚴重,作假事件普遍出現在上市公司當中。經濟學家將這些問題形象的叫做「賭場」。

三、規范發展階段:1999-2004年。

證券市場在此階段變得越來越規范。股票發行制度從2001年3月開始進行了調整,核准製取代了原來的審批制,監管機構開始更加嚴格的審核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促使上市公司更加重視經營的合理性,促進公司質量的有效提升,進而使投資者獲得更強的自信。

四、改革階段:2003-2008年。

中國股票市場在2002-200_5年期間一直處於熊市的狀態,這主要是由於股權分置的存在。所以,股權分置改革也拉開了帷幕,以期能夠使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能夠得到有效的改善,使資本市場能夠充分的發揮自身的融資和配置資源的功能,由此而成功上市的公司很多。

2006年,滬深股市的回升速度較為明顯,並且到2007年所達到的值己經創造了歷史之最,因此2006-2007年便出現了大牛市。

五、開拓創新階段:2008一至今。

我國股票市場由於受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一度變得十分萎靡。於是,我國於2009年開始執行經濟刺激計劃,小牛市又出現在了滬深股票市場。2010年4月,股指期貨正式出現在我國的證券市場,我國開始正式出現了金融衍生品市場。

(1)中國股票市場發展的路徑擴展閱讀:

中國證券市場大事記:

一、滬、深證券交易所的成立標志著我國證券市場開始形成。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二、1992年,新中國首次向境外投資者發行股票。1992年2月,上海真空電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B股股票,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三、1992年10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務院證券委和中國證監會,統一監管全國證券市場,同時將發行股票的試點由上海、深圳等少數地方推廣到全國。

四、1992年年底,國務院頒布《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證券市場宏觀管理的通知》,這是深化改革,完善證券管理體制的一項重要決策。

五、1993年9月,中國大陸發生首起通過二級股票市場進行控股的「寶延風波」,延中實業股票突然停牌,深圳寶安上海公司聲明持有延中實業發行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

六、1995年5月,中國證監會經國務院同意,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

七、1996年12月,滬、深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交易,實行漲跌幅不超過前日收市價10%的限制。

八、1997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國務院證券委員會頒布實施《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

九、1998年12月,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證券法,這一法律於1999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

十、1999年10月,國務院批准實施《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條例》。

十一、2001年6月,國務院發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2001年10月22日,中國證監會經報告國務院,決定在具體操作辦法出台前,停止執行這一辦法;

2002年6月23日,國務院決定,除企業海外發行上市外,對國內上市公司停止執行《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關於利用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的規定,並不再出台具體實施辦法。

十二、2001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決定境內居民可投資B股市場。

十三、2002年12月,中國證監會頒布並施行《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這標志著我國QFII制度正式啟動。

十四、2003年10月28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過證券投資基金法,這一法律將於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十五、2004年1月31日,國務院出台《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

B. 股票剛進入中國的時候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中國股票市場發展可以劃分為五個階段:
1、1990年-1991年是股市的初創階段。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滬、深證券交易所的相繼掛牌營業,股票集中交易市場正式宣布成立,中國股市由此第一次具備了資源配置的功能。這一階段是中國股份制改革起步初期,各項基本制度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資本市場大多處於自我演進發展狀態,資本市場體系初步搭建,整個市場規模較小,並以分隔的區域性試點為主,股票市場的發行和交易缺乏全國統一的法律法規,缺乏統一規范和集中監管。同時,對資本市場的發展在思想認識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2、1992年-1997年是股市的試驗階段。
此時股市能否長期存在仍然受到所有制問題的困擾,姓資還是姓社,成為影響股市存活最重要的話題。1992年1、2月間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視察時指出:「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有沒有危險,是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看對了,搞一兩年對了,放開;錯了,糾正,關了就是了。關,也可以快關,也可以慢關,也可以留一點尾巴。怕什麼,堅持這種態度就不要緊,就不會犯大錯誤。」[1]此後,中國確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股份製成為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國有企業實行股份制改造並開始在資本市場發行上市。1993年,股票發行試點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廣至全國,打開了資本市場進一步發展的空間。由此中國股市也於1996年5月迎來了大牛市行情。由於尚未形成完善的供求機制和市場監控機制,高速發展的股市立即出現了許多問題,股市價格暴漲暴跌,投資者尚未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投機之風盛行,黑市行為大量滋生等。打壓整頓股市也因此成為接下來的宏觀調控的內容之一。從證券監管的角度來看,1992-1997年是由中央與地方、中央各部門共同參與管理向集中統一管理的過渡階段。股市的監管機制開始形成,監管體系初具雛形,並規定了漲跌幅及交易量限制。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第一次從憲法的層次上承認「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個特殊形式」,至此,股票市場的地位正式確立。
3、1998年-2001年是股市的規范階段。
從1998年開始,中國開始正式啟用法律法規手段規范管理股票市場。1998年4月起建立了全國集中統一的證券監管體制,國務院確定中國證監會作為國務院直屬單位,成為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的主管部門,同時其職能得到了加強。1999年股市又一次出現牛市行情高潮,一直持續到2001年。然而,太過火爆的股市已經嚴重脫離了基本面的支持,市盈率奇高,大量違規行為也不斷被暴露出來,銀廣夏、藍田等上市公司事件的發生就是當時股市混亂的縮影。同時股市的作用被定義為「國企解困」的一個重要途徑,大量國企進入股市尋找資金,其上市公司質量參差不齊。以1999年7月《證券法》的頒布實施為標志,中國股票市場步入了以「規范與發展」為主題的新的發展階段,同時,中國股票市場的制度建設也逐步走向成熟。經過幾年的法制建設,中國證券法規體系逐步完善。到2001年底,中國證券期貨市場初步形成了以《公司法》、《證券法》為核心,以行政法規為補充,以部門規章為主體的系統的證券期貨市場法律法規體系。
4、2002年-2004年是股市的轉軌階段。
隨著中國股票市場制度建設步入法制化、規范化發展階段,隨著國內宏觀經濟矛盾的轉移,對股票市場功能的認識不斷深化——它不僅是籌資的工具,而且股指的上漲還能帶來財富效應,刺激消費增長,有助於改善企業公司治理結構等。股票市場的地位被提升到改革與發展全局的高度來考慮。中國股票市場被賦予了新的功能,中央高層領導提出股票市場不僅要為國有經濟改革服務,而且要為國家的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服務。但是,由於此階段股票市場的制度安排、制度建設不盡合理,再加上盲目借用外國(主要是美國)的經驗,對中國股票市場的特殊性認識不夠,使得中國股票市場促進經濟結構優化調整、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高層次、綜合性功能的發揮仍不理想,社會各界對中國股票市場功能發揮的現狀有頗多不滿。新一屆的中國證監會開始著手完善監管體制。然而在股權分置問題沒有徹底解決的前提下,國家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改革並沒有收到預期的結果。這一階段股票價值被嚴重低估,價格甚至一度低於面值,股市不僅沒有達到資源優化配置功能要求,甚至連最基礎的籌資功能也無法實現。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南方、閩發、「德隆系」等證券公司長期積累的問題和風險集中爆發,是中國股票市場運行中不健康因素的集中反應。2004年1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國九條」),表明了政府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決心,以促使資本市場的運行更加符合市場化規律。
5、2005年至今是股市的重塑階段。
2005年5月開始的股權分置改革,是中國股市重塑的一個過程。作為歷史遺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權分置在諸多方面制約了中國資本市場的規范發展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根本性變革。截至2007年底,滬、深兩市98%的應股改公司完成或者已進入股改程序,股權分置改革在兩年的時間里基本完成。自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後,中國股市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代,正在承擔分流銀行資金和加快直接融資步伐的功能。尤為重要的是,股權分置改革以後,資本市場的融資和資源配置功能得以實現,中國一大批公司成功上市。特別是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中國國航等超級大盤股的順利發行,表明股權分置改革後的中國股票市場已經完全恢復了首發融資功能和資源配置功能,使中國資本市場進入了藍籌時代。此外,中國股票市場還進行了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改革發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經過這些改革,投資者信心得到恢復,資本市場出現轉折性變化,滬、深股指紛紛創出歷史新高。人民幣不斷升值這一重大貨幣、匯率政策,也是造就中國股市2005-2007年大牛市行情的基本背景之一。截至2007年底,中國滬、深兩市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總市值達32.71萬億,相當於GDP 的132.6%,位列全球資本市場第三,新興市場第一。2007年的IPO融資4595.79億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億,成為全球最為活躍的市場之一。
總體而言,與上述的中國股票市場的階段性發展規律相適應,中國股票市場的功能也經歷了從國有企業改革試點,建立直接融資渠道、促進儲蓄向投資轉化的基礎性功能;到促進國有企業轉機建制(轉換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搞活國有經濟服務;再到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高級、復合性功能的逐步演進歷程。然而,當前的中國資本市場還存在著大而不強,以及上市公司治理、投資者自律、系統風險控制以及財富的不合理分配等等一系列問題,在這「新興+轉軌」的特殊階段,都會長期伴隨中國股票市場存在。因此,從股票市場成長階段的基本特徵是發展、完善和規范市場這一角度看,當前的中國股票市場仍然還處於比較稚嫩的成長期。

C. 中國股市發展方向是什麼

規范企業上市的審核制,規范二級市場的交易行為,是中國股市的發展方向 股票市場之有效,就在於它是一個較少受到政府幹預的市場。與股票市場相比,銀行總是會比較多的受到政府的政策直至行政性干預,比如在市場經濟最為發達的西方國家裡,政府仍然可以通過利率等政策手段來影響銀行的行為與資金的配置結構,此外像日本這樣的以主辦銀行制度為主的國家更是長期實施行政色彩濃重的政府對銀行的窗口指導。
在這樣的結構下,當政策取向與市場的發展激勵相容時,市場就會出現相好的趨勢,比如開始於2005年的全流通改革就是管理層的政策與市場參與者的利益激勵相容的典型例子,從而導致中國股票市場走出了長達數年的低迷狀態。但是,當政策取向與市場不能激勵相容時,那麼市場就會重新失態。
結論是明確的,中國的股票市場之所以失態,就是因為從基本面上看缺乏給投資者好的回報的企業,從管理層面上看存在行政干預,而這兩個問題歸根到底其實只是一個問題,那就是管理層自己已經被捲入到市場中去了。因此,要使中國的股票市場得到健康的發展,僅有股票全流通改革是不夠的,因為在制度缺損的情況下,全流通反而會引發一場搶錢的後果。所以,要想讓中國的股票市場能夠有效而又穩健地運作起來,關鍵在於讓市場去識別什麼樣的企業是可以上市的,同時,也只有當這個市場中沒有特殊利害關系時,管理層才能真正有效地承擔起對市場的監管責任。假如上市公司質量是高的,政府監管是有效的,或者說公司的紅利分配是可預期的、市場交易費用是較低的,那麼上市公司的大小股東必定會根據自己的優勢去選擇理性的行為,而使股票市場走上健康的發展之路。 再則,我國證券市場不規范的現象主要是表現在:部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真實,舉薦人沒有盡到審核責任,在二級市場上有投資機構和上市公司聯手,拉抬股價操縱股市,有的投資機構通過紙媒網路,披露虛假信息,來誤導市場。
規范和治理的辦法和途徑:一加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監管,使投資者能夠獲得上市公司的真實信息,改變和扭轉投資者「信息不對稱」的局面;二提高上市公司的上市質量,保薦人要起到審核責任;三規范上市公司的並購行為;四監管辦法和手段要創新,對於新問題要有新的辦法進行解決;五對於個別投資機構和私募機構在二級市場上的拉抬股價操縱股市的違規操作,一經發現就要予以及時糾正,必要時要進行嚴厲打擊,絕不姑息,以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D. 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1·1990-1992年是股市的初創階段。這一階段的基本特徵是在經濟體制轉軌和股份制改造實踐的基礎上引入證券市場。
2·1992-1997年是證券市場的擴張階段。以小平同志的南巡講話中關於大膽實踐的思想為指引,證券市場擱置了意識形態爭論,調動方方面面積極性投入股市建設,使中國新興的證券市場得到迅速擴張。
3·1998年以後,股市進入規范發展階段。根據1997年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和中發(1997)19號文件的要求,中國證監會組織實施了一項改革和五項清理整頓。1997年7月1日,《證券法》正式施行,這是我國證券市場走向以法治市的里程碑,以《證券當》為核心的證券法律、法規體系初步形成。隨著各項清理整頓工作基本結束,特別是面臨加入WTO的宏觀政治、經濟環境,證券市場的規范化建設明顯加快,推出了一系列規范發展措施,證券市場開始由早期的粗放型擴張向規范型發展轉型。

E. 你覺得中國的股市將會如何發展

我覺得中國的股市可能會走向兩個極端。

對於中國股市的問題,其實在房地產行情走弱之後,我就一直在思考中國的股市會走向何方?之前我聽過很多關於股市利好的消息,有些人表示目前房地產已經不能作為常規的蓄水池了,所以資金只能流入股市,未來的股市將會是大家資產增值的黃金機會。

我一開始也深以為然,在當我開始用辯證的角度來看待股市問題的時候,我反而會得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股市可能會走向10年長牛。

這個看法最為普遍,當我們的樓市不能作為蓄水池的時候,股市自然就成為了資金的蓄水池。我們可以回望一下之前的發展經歷,樓市在近10年上漲了近10倍以上,如果加上杠桿的話,房地產的價格在近10年漲了33倍以上。對於那些已經上車的人來說,他們確實已經享受到了房市的行情,他們也和年輕人拉開了差距。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房地產行情進一步萎縮的同時,資本自然而然會流入到股市當中,股市可能會走出10年長牛。

F. 中國股票市場從開始到現在的發展過程及重要事件

、1984年- 提出建立資本市場構想

2、1984年11月-中國第一股發行1萬股

3、1986年-中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櫃台誕生

4、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

5、1990年-深圳證券交易所試開業

6、股市設計者點評:
股市最初的建立就是如此,「歷史在為未來奮斗的時候總是高尚和純潔的,當年設計者所構想的證券市場只有一個榜樣——歐美,歐美股市是完全市場化的結果,是最精明的商人之間的活動,而中國的歷史現實卻決定了中國的股市一開始就帶著太多的政府色彩。」一位最初設計者對本刊評論說。這為後來的政策市以及國企圈錢埋下了伏筆。

三、○ 混亂90年代初:股市徘徊在保與壓之間

1、1991年8月- 中國證券業協會在北京成立
1991-08-28 中國證券業協會成立。
2、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價格限制

3、1992年8月10日-「810」事件

4、1992年10月12日-證監會正式成立

5、1992年8月-1994年8月-股市變冷

6、1994年7月30日-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發大漲

7、1996年12月-政策扼住股市漲勢

四、○ 牛市1999:功利性透支

1、1999年5月19日-5.19行情爆發

2、1999年6月-多重利好促股市大漲

3、 1999年7月1日-《證券法》實施

五、○ 打開潘多拉魔盒:從國有股減持到股權分置改革

1、2001年6月-國有股減持拉開序幕

2、2001年7月-國有股減持在新股發行中正式開始

3、2001年10月-證監會一家宣布暫停國有股減持

4、2001年7月-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5、2002年6月-國務院決定停止減持國有股

6、2002年12月-QFII制度正式實施

7、2005年4月30日-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正式啟動

8、2005年6月-利好齊發,股改行情啟動

9、2006年9月-股權分置改革已近收官

10、就是從06年下半年到現在的大牛市,正在持續中。

G. 我國當前的證券公司存在哪兩大發展路徑

作為金融業重要的市場主體,證券公司必須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人民生活」這個根本,回歸本源、聚焦主業,在向財富管理轉型中不斷塑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在服務實體經濟中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回歸本源,就是證券公司要聚焦主業,以服務實體經濟和財富管理轉型為抓手,提升能力、提高效率,進而滿足客戶多元化的資產配置需求。差異化競爭優勢,就是證券公司要在新形勢下找準定位,做深、做精、做透優勢業務,打造品牌影響力。總體而言,回歸本源是塑造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前提和條件,不斷提升競爭力是塑造差異化優勢的根本路徑。
服務實體經濟、做優財富管理是證券公司本源所在
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立業之本,是金融的天職和宗旨。證券公司的基本功能,一方面是為實體經濟提供多元化專業化綜合金融服務,另一方面是為廣大投資者進行財富管理,通過把「閑散」資金導入實體經濟,讓人民群眾分享經濟發展紅利。服務實體經濟與財富管理有機結合,決定了證券公司在金融業的獨特地位。對於證券公司而言,既可滿足廣大投資者的資產配置需求,又打通了資金流入實體經濟的通道,也提升了構建資產和吸引負債的能力,其中頌銷介職能得到充分發揮。
(一)打造證券行業核心競爭力 要聚焦服務實體經濟
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20世紀80年代,美國憑借納斯達克市場助力,實現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崛起,引領了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潮流。打造中國證券行業的核心競爭力,需要證券公司聚焦服務實體經濟,通過提高自身服務水平、專業能力,提供一攬子高質量金融服務,將各類發展要素資源配置到具有廣闊發展野埋游前景的戰略性領域,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和市場優勝劣汰,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
(二)鍛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要聚焦財富管理
當前,在金融業全面開放成為大勢所趨、「互聯網+」日益走向深入的背景下,證券行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之大變局。面對機遇和挑戰,證券公司紛紛在戰略規劃中提出「以客戶為中心」,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而要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一是要求證券公司從構建服務實體經濟生態圈、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圈做起,耦合投資銀行、資產管理、證券經紀、證券投資和研究業務,緊密協同,精準服務,夯實「以客戶為中心」基礎,搭建投資者與企業之間的牢固紐帶;二是要求抓住「資產配置」,向財富管理轉型,在打造差異化金融產品上下功夫,不斷提升金融產品設計、篩選能力和資產配置能力,構建跨市場、跨品種的多元化金融產品體系,滿足客戶多樣化資產配置需求,降低投資風險,實現財富保值增值,從而真正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體系。
(三)防範金融風險 要聚焦服務實體經濟
防範系統性風險,關鍵是要提供基於實體經濟需求的金融服務。脫離了實體經濟的真實需求,必然會出現系統性風險,導致金融體系運轉失靈和全社會經濟秩序的混亂。2008年,發源於美國的金融液笑危機,根本原因在於衍生品層層嵌套,對實體經濟造成巨大破壞,由此帶來一批華爾街巨頭的倒下。近年來,黨中央提出「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就是要金融回歸本源、脫虛向實、防範風險。證券公司要聚焦實體經濟的真正需求,打造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避免資金在金融系統內部層層嵌套、脫實向虛,從根本上防範系統性風險。

H. 中國股市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一、市值結構將大型化
工商銀行上市後,A股總市值突破6萬億,市值規模進入全球前15名。如果算上在香港、新加坡、美國等地上市的大陸掘晌上市公司,中國大陸股票資產規模已經超過11萬億。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投資者不得不關注的重要股票資產。
可以預見,A股市場在未來的3-5年將繼續經歷快速發展,市值規模還將急速膨脹,一個在全球資本市場發揮越來越大作用的資本市場正在逐步形成。事實上,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板塊在股票市場上占據越來越大的權重,就是大型市場的重要標志(環顧全球,大型市場上銀行股市值都是第一)。A股向著大市場的方向逐步邁進,那麼未來A股的"大致模樣"是什麼樣呢?
我們看判燃鋒看A股市值結構與最大規模的成熟市場-美國市值結構的異同。按照GICS分類標准,我們對A股、紐約市場、香港上市大陸資產(包括H股、紅籌等)的上市公司進行了比較。其結論初步總結如下:
1、目前A股市場上的銀行股比重基本穩定,中行和工行上市給銀行股比重帶來的巨大影響已經體現。即使考慮未來不斷上市的城市商業銀行,整體銀行股在A股市場中的地位基本穩定下來,銀行股在資產配置中比例逐步達到穩定狀態。
2、未來1-2年,H股和紅籌將快速"海歸",能源、通訊在A股市場上的比重將快速提高,逐步接近美國市場上這兩類板塊的市值比重。能源、通訊在資產配置中比例快速上升。
3、在中國經濟轉型(從投資導向轉向消費拉動)和A股市場大發展的背景下,我們估計資本品、耐用消費、汽車及配件、食品飲料、原材料、交通運輸、公用事業、一般商業貿易市值比重將穩定,甚至因為其他行業比重提高而相對下降。
4、隨著金融市場深化,以投資銀行為代表的多類型金融、保險股將不斷登陸A股,其市值比重在未來3-5年將有驚人的上升。在券商上市還停留在"借殼"傳言的時候,長線的大型機構投資者要堅定地看到投資銀行上市的前景。資本市場從來都歡迎與他們本身密切相關的投資品種段氏。
5、在消費扮演越來越重要角色的經濟中,整體社會的"娛樂化"、"信息化"趨勢將越來越明顯。我們估計,未來A股市場上將出現越來越多的媒體、IT類股票。事實上,我們已經在現實經濟生活中關注到如此多的網路、傳媒,只要A股最終反映中國實體經濟,這些媒體、IT最終都將體現在股票市場上。
A股市場的市值結構變動,一方面,依仗IPO大規模推進;另一方面,依仗現有公司重組。可以大膽設想,如果市值結構變化一半來自IPO,那麼另一半就需要重組來完成,而重組上市的資產又是將在A股市場中占據重要比重的行業,重組的誘惑力可見一斑。全流通時代下A股市場的重組大戲,才剛剛開始!
二、估值重心將逐漸向大盤藍籌傾斜
在比較了三地的市值結構之後,再來觀察他們的估值結構。盡管存在流動性、投資者偏好和行業代表性等的差異,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在成熟市場對各行業的估值中找到一些共性的東西。
我們發現,A股市場明顯存在大市值板塊估值低,小市值板塊估值高的"倒掛"現象,而美國和香港市場的大、小市值板塊基本上享受同樣的估值,一些大市值的行業甚至存在對小市值行業的溢價。這是由不同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和偏好決定的。A股市場的資金更加註重追逐成長性和超額收益,小市值行業容易呈現很好的成長性,其價格波動幅度也比較大,正可以為他們帶來超額收益;而大市值行業一般業績穩定,很難出現大的波動,所以不得青睞。
我們認為,隨著國內機構投資者、保險和QDII、QFII力量逐漸增大,A股市場大市值板塊和小市值板塊的估值傾向於一致,出於獲得中國股票資產平均收益率目的的長期資金,成本最低的操作策略是,配置大市值股票和行業龍頭,那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國經濟成長的大市值股票。隨著可以進行全球資產配置的A股投資者力量的增強,大盤藍籌公司的估值有望得到提升。

I. 中國股市的未來會如何發展

中國股市的未來發展:

宏觀經濟環境的重大變化有利於股市。未來五年由於資金,房地產滯脹導致流動性不足,P2P受到嚴格監管,只有股市和債市是低利率時代最好的理財方向。從股市來看政策開放、國企改革和科技進步配運三大紅利繼續增強中國股市的增長勢頭和彈性。在未來五年中國股市將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市場之一。

總體來說股市還是比較穩定的。如果存在經濟和債務風險,股市就會逃逸或逐漸下跌。當風險太大時,如獅子圍攻(經濟低迷、債務爆發、銀行,壞賬急劇增加,導致國民經濟面臨危險),在優惠政策的影響下就會瘋狂(反彈)。如果風險解除,政府會再次控制,導致不可持續的市場狀況。



股市特點

到了2001年後,中國證監會逐漸提出要解決國有股的不能流通問題,要盤活國有資產,曾先後出台了一些方案。但由於在當初的上市發行環節,流通股東以超高市盈率購買了流通股,而出台的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損害了流通股東的利益。

因此市空核場以走熊而對「國有股減持」的改革作出市場反應。後迫於市場的壓力,中國證監會宣布暫停「國有股減持」的改革。然而在2005年,中國證監會再次提出「股權分置改革」,其實斗賣掘質仍然是國有股減持,不同的是,這一改革以消除股權分置為目標,連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進來,由此引發了市場極大的不認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股市

熱點內容
一塊錢股票漲停 發布:2024-11-27 23:53:49 瀏覽:196
廣東養老基金公司應交個人多少 發布:2024-11-27 23:10:25 瀏覽:694
貸款多少逾期不還牽扯到金融詐騙 發布:2024-11-27 22:57:17 瀏覽:949
小板科技龍頭股票 發布:2024-11-27 22:56:04 瀏覽:789
15年瘋狂做空股市如何賺錢 發布:2024-11-27 22:39:50 瀏覽:576
大科技的股票 發布:2024-11-27 22:26:34 瀏覽:516
炒股的人為什麼屢敗屢戰 發布:2024-11-27 22:12:07 瀏覽:309
能漲停的股票說明什麼 發布:2024-11-27 21:58:20 瀏覽:506
基金最小申購金額是多少 發布:2024-11-27 21:52:58 瀏覽:321
50萬炒股屬於什麼水平 發布:2024-11-27 21:49:40 瀏覽: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