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股票股價實時
㈠ 攘外必先安內,Uber盛世危機註定難以善終
高管離職、內部騷擾事件、隨意的漲價,Uber面臨著盛世危機,情勢依然很不容忽視,Uber創始人查爾韋斯·卡蘭尼克的無限期休假則成為導火索,揭開了Uber的傷疤。
只有服務更好,才會有更多的市場空間,用戶、司機才能更好地為平台服務。
筆者認為,Uber想要快速解決危機,很難,除非放下身段去向競爭對手學習。整合公司內部,同時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用戶是指平台的使用者,包括司機和乘客,而不能以平台為要挾榨取司機的利益,否則Uber在危機之下將難以善終。
㈡ Uber將在下周初公布軟銀收購股票報價嗎
據報道,知情人士稱,打車應用Uber計劃推進令軟銀集團成為公司大股東的交易,將在下周初向投資者披露軟銀在正式要約收購中的股票定價。
就在周二,Uber承認掩蓋了一樁在2016年發生的數據泄露事件。該事件令5700萬名用戶和司機的數據泄露。這一披露促使全球政府啟動了對數據泄露和Uber對此事處理方式的調查。
軟銀等計劃直接向Uber投資10億美元至12.5億美元,然後從Uber現有投資者和員工手中收購最高17%的股份。Uber在周三表示,售股股東必須是美國監管部門認可的合格投資者,至少持有1萬股Uber股票。
Uber目前估值為690億美元,在風投支持的創業公司中估值最高。軟銀的10億美元直接投資預計會維持這一估值,但是會以偏低的估值收購Uber員工和現有投資者的股票,很可能需要兩周時間才能完成。
㈢ Uber瘦身,滴滴擴張,終歸都只是為了「活下去」
在國內,它的競爭對手如首汽約車、神州專車、曹操出行、T3出行等都在不斷發展壯大,美團、高德等企業也通過聚合打車模式跨界加入了網約車戰場。在國外,Uber一直是其最大勁敵。在兩輪車領域,滴滴的青桔單車壓力也不小,美團、哈嘍都是其競爭對手。在滴滴計劃的1億單目標中,青桔要完成4000萬目標,2020年計劃上線20餘個城市,投放200萬輛,且重點布局一二線城市。
不過對於滴滴的這一系列動作,很多人並不看好,因為無論是在新賽道上還是老賽道上,它都沒有創造出一個更大的想像空間。所以不少人認為,滴滴進行這一系列擴張的目標其實只是想在IPO前將估值提高到600億美元以上,好在資本市場賣個好價錢。當然,對於IPO消息的猜測,滴滴向來是否認的。
無論是Uber的退還是滴滴的進,誰都無法斷言哪一個更正確,但總體而言它們的陣痛都會為了更好的服務於用戶打下基礎。
圖|來源於網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估值或高達1200億美元!Uber可能在紐交所上市
在Lyft路演如火如荼的進行之時,其競爭對手Uber也不甘落後。
知情人士向彭博社表示,Uber已選擇紐約證券交易所進行首次公開募股,預計最早將在4月提交上市申請。
此前也有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Uber將於4月發布公開S-1披露文件,並啟動投資者路演。這家網約車公司目前增聘了美國銀行、巴克萊、花旗集團、艾倫公司(Allen & Company)、德意志銀行和JMP證券六家投資銀行參與IPO承銷。而去年晚些時候,Uber已聘請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作為其IPO主承銷商。
英國《金融時報》曾指出,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這兩家投行對Uber的估值預期為1200億美元,這將使Uber上市成為 科技 行業規模最大的IPO之一。
Uber上市一直是其新CEO Dara Khosrowshahi上任以來非常明確的規劃。但此前Uber管理層動盪、企業間諜活動指控和性騷擾丑聞等事故發生,讓公司長期處於低迷狀態。
與此同時,Uber的估值也經歷了過山車般變化。
2017年,軟銀集團提出的報價對Uber的估值僅為480億美元,較該公司上一輪融資時690億美元的估值大幅折價30%。不過在去年8月獲得豐田 汽車 投資後,Uber估值回升到720億美元。而如今,Uber估值上升到1200億美元,在全球獨角獸企業中估值僅次於螞蟻金服的1500億美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Uber自我報告的財務數據顯示,該公司雖然在2018年縮小了虧損並繼續增加收入,但其第四季度的收入為30億美元,低於第三季度增速的38%。收入增長的放緩可能讓投資者對其估值產生疑慮。
一直以來,Uber和Lyft在美國網約車市場中處於競爭狀態,尤其是在IPO這項重大資本動作上,雙方也少不了暗中較勁。
去年12月初,Lyft與Uber在同一日先後提交保密信息,都尋求在今年上市。但隨後規模較小的Lyft總是能搶先Uber一步。
3月1日,Lyft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IPO申請,希望搶在最大競爭對手Uber之前上市,成為美國第一家上市的網約車服務商。3月18日,Lyft更新了招股書,預計發售3077萬股A類普通股,股價區間為62-68美元。
本周一,Lyft已開始路演,過去兩天在紐約與投資者見面。從路演情況來看,Lyft已獲得超額認購,IPO市值很可能超過Lyft自己所尋求的230億美元。
Lyft的最終IPO價格將在當地時間3月28日確定,3月29日將在納斯達克開始交易,代碼為LYFT。彭博報道稱,如果接下來投資者保持對Lyft上市的熱捧,那麼Lyft最終有可能會決定發行更多股票,或者將IPO價格定在最初設定的62-68美元區間上方。
㈤ 滴滴股價逆勢增長500億,是迴光返照還是涅槃重生
說起滴滴出行,真的是令人好感全無,近年來滴滴出行頻頻發生負面新聞,導致口碑和信譽都一路狂跌,不過爛船也有三斤鐵,近日,有外媒曝滴滴估值500億,雖然估值比上一年有所下跌,但這次滴滴估值還算蠻高的。
自五月份以來,滴滴出行的司機接連謀殺兩名中國女性,引發了公眾對該公司的抵制。滴滴暫定了旗下的一個服務,並承諾將採取更多的安全措施,並審核司機身份。受此影響,公司的營收增長預期將放緩,並從而影響公司價值。
滴滴出行早先成功獲得多輪融資。7月份的時候,旅行公司BookingHoldings又對滴滴出行投資了5億美元。今年,滴滴出行考慮加速其IPO計劃,上市估值或趕超Uber。
但目前看來,這家中國公司在短時間內難以上市,而Uber則十分有可能以更高的估值於明年上市。
㈥ uber有股票嗎,股票代碼是什麼
Uber還沒有上市。
Uber 的估值是 6000 萬美元,雖然沒有寫清楚,但感覺是融資 1100 萬美元之後。
我仔細看了一下這家公司的資料,很酷,是我最近一段時間里看過的最酷的公司之一。
為什麼?有幾點原因。
第一,市場巨大。你看著它是一個 app,其實它做的是一家計程車公司的生意。
美國的計程車也是有所謂的牌照的(medallion),就是說,如果你做的生意是「有人在路邊招手,你停車搭載他,並收費」,你就需要牌照。這機制已經有 80 年了。
但 Uber 解決了這個問題:因為用戶是通過 iPhone 預定車輛的,並沒有「在路邊招手,你停車搭載他,並收費」,就不需要牌照。
如果能就此打造出一家全美的全新的計程車網路來,光這一點就很牛了。
第二,有獨家技術。核心就是怎麼能在一個城市裡部署最少的車,能夠最有效率的滿足全城的需求。
這個演算法的核心是所謂的 travelling-salesman problem。怎麼能把無數個移動的點用最短的線串起來。
第三,有定價權。Uber 的計程車比普通計程車貴不少,但用戶依然願意付費,那說明解決了真實需求。
其實說白了,是它更市場化。很多時候,如果你打不到車又急需打車,你是願意付更高價的,但傳統的計程車生意做不到這點。Uber 甚至可以做到,一些高峰時期(比如演唱會、全城活動結束後)比它平時的價格更高,這樣供需就更平衡了。
第四,有數據。能夠通過後台統計全城的人流和車流。這個數據的持續積累,說不定變成什麼。比如,可以賣給地產商。
有這幾點,已經非常厲害了。可惜,中國暫時做不出這樣的公司來。
㈦ 再見,燒錢時代
「為沒有實現盈利的企業提供慷慨資金的日子已經結束了。」在WeWork宣布中止IPO計劃以後,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邁克-威爾遜(Mike Wilson)發布這一觀點,並迅速廣為傳播。
金沙江創投朱嘯虎在朋友圈截圖分享,易凱資本王冉更是在新婚之時依然發布長篇微博,稱非常同意, 「這個正在被結束的時代是一個什麼時代?簡單來說,就是一級市場胡亂估值並且可以不受懲罰的時代。」
在前兩年的移動互聯網創投大潮中,無論創業者還是投資人,成長性都被視為重中之重,許多沒有找到商業模式,持續虧損的公司,只要能對外講述一個高速增長的故事,都不難從市場上獲得資金支持。
當面對如何掙錢的疑問時,他們的回答通常模糊不清:騰訊一開始也不掙錢,但你看現在。其中深意不言而喻:騰訊初期通過QQ獲取大批用戶但沒有建立商業模式,如今卻成為互聯網巨頭,市值躋身全球前列,這確實是一個能夠說服提問者的絕佳例子——只是巨頭們在獲得大批用戶後艱難尋求盈利模式的過程,通常被大多數人忽略。
但風向顯然已經轉變,在經歷了狂歡般的移動互聯網創投熱潮後,一切正在回歸理性。 而回顧 歷史 ,相同的故事總是重復上演,只是披上了不同的外衣。
很難有人能夠忘記,五年前,在分別獲得騰訊和阿里的資本扶持後,滴滴與快的掀起的補貼大戰,這是中國互聯網史上最瘋狂的燒錢戰爭,它們甚至擁有自己的網路——打車軟體補貼戰。
雙方近身纏斗,戰況膠著,簡單回顧,一切仍顯瘋狂。
2014年1月10日,嘀嘀宣布在32個城市開通微信支付,使用微信支付,乘客車費立減10元、司機立獎10元。十天後,「快的打車」和支付寶宣布跟進。此後,補貼策略逐漸演進為限定出行單數進行補貼,到該年3月底,嘀嘀打車公布,自補貼開始,其用戶數從2200萬增至1億,日均訂單數從35萬增至521.83萬,補貼達14億元。 雖然每單補貼已從最高峰時下降了三分之二,但每個月依然得砸下數億元。
補貼大戰為雙方都帶來大量資金消耗,2015年情人節,滴滴快的宣布合並,但補貼大戰並未結束,Uber中國的大肆進攻讓戰火轉移到了本土巨頭滴滴與全球巨頭Uber之間。
燒錢大戰二度開啟,資本持續提供彈葯。
2015 年 7 月,滴滴快的宣布完成 20 億美元 F 輪融資,而這距離其 1.42 億美元 E 輪融資僅過去兩個月。9月,滴滴快的再次宣布,F 輪融資加入了新的投資者,20 億美元變成了 30 億美元,估值上升至 165 億美元。同一個月,Uber 在中國的獨立注冊公司霧博也完成了 12 億美元 A 輪融資。2016年 1 月,中國優步又完成了約 20 億美元 B 輪融資。
面對激烈的戰況,滴滴CEO程維在一封內部郵件中這樣寫道: 「Uber 是美國 歷史 上融資能力最強的公司,攜巨資進入中國,要支持多業務線打贏,融資戰役是生死時速。」
而Uber創始人Travis Kalanick則表示,「我希望這個世界不是這樣的。我更喜歡創造(Building),而不是一直拚命融資(fundraising) 。但如果我不參與到大規模融資裡面來,就會被其他花錢買份額的競爭對手擠出市場。」
就像坐上了一趟高速奔跑的過山車,盡管身為企業創始人,但無論程維還是Travis Kalanick,沒有誰能夠控制事情接下來的走向。
打車軟體補貼大戰打開了中國互聯網市場競爭的新局面,由此開始,燒錢補貼成為初創企業獲取用戶的主流方式。
2014年暑期檔《變形金剛4》拉開了線上售票平台對電影票價進行大規模補貼的序幕。《變形金剛4》內地首周末票房超過6億,其中貓眼以美團作為導流入口,出票達到450萬,貢獻30%以上的票房,燒錢模式效果顯著,補貼大戰迅速引爆,高峰時期,貓眼、淘票票、微影、網路糯米四個有巨頭扶持的玩家同時奮戰,9.9元、19.9元一張的電影票成為了市場主流。
同樣的情節在外賣、在線 旅遊 等領域不斷上演。當補貼能夠輕而易舉俘獲用戶心意的時候,心無旁騖通過改善產品、改進體驗獲取認可的老辦法就顯得不再那麼性感。
資本入場迅速催熟帶來的成果顯而易見,成立僅兩年但燒掉15億之後,滴滴的估值在2014年便被快速推高至100億美元。但吊詭的是,打車軟體補貼大戰的三位參與者,如今處境都不算好過。
Uber的估值高峰接近900億美元,而在今年5月份上市後,Uber首日破發,市值跌破700億美元,如今Uber股價在30美元上下徘徊,市值為500億美元出頭,與巔峰時期的估值相較接近腰斬。後期入場Uber資本局的玩家,顯然無法拿到可觀的回報。
而滴滴在去年遭遇樂清順風車司機殺人案後,不僅在輿論上被多方討伐,更是因此下線了其利潤最高的順風車業務線,並且重新上線遙遙無期。這一黑天鵝事件打亂了滴滴IPO計劃的同時,還加劇了滴滴盈利難的困境,而在Uber上市表現不佳的背景下,滴滴要在二級市場取得好成績可謂難上加難。
2018年4月,美團收購摩拜,為燒錢的共享單車戰事劃下句號,也為從2014年開啟的互聯網燒錢大戰劃下句號。
多重因素助推下,2018年互聯網公司上演IPO潮,一級市場的瘋狂迎來了二級市場的檢驗,從結果來看,大多數並沒有那麼如意,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成為常態。
寒意向許多人襲來,那輛曾經無法被控制的過山車,就這樣漸漸放慢了速度。
「 (如果股價) 好,則大家繼續做爆炸成長夢想;不好,則風險投資的一個泡沫時代結束。」 2018年,在小米、美團赴港上市前夕,著名投資人王功權在社交網路立下Flag,並不幸應驗。
2018年7月,小米終於在港交所敲鑼上市,然而開盤便跌2.53%,報價16.6港元。在今年年初發布首份年報之後,資本市場繼續釋放不看好的信號, 財報發布次日,小米收盤於11.66港元,下跌了4.43%;當天恆生指數下跌了0.38%。 近段時間以來,小米股價持續在低位徘徊,這家曾經引領風口的公司,正在承受陣痛。
朱嘯虎在年初的一次演講中用數據揭露了殘酷的真相:「去年可能是中國過去10年IPO最大的年份,但這些公司市值加在一起也差不多是 1200億美金,一級市場的私募基金投資人,80%都占不到。 上市公司一般給公開市場的投資者15%以上,創業者至少20%以上,私募資金佔比不到70%,1200億*70%,也就800億美金,全年投資1000億美金,全行業 (指風險投資) 同樣是虧損的。」
互聯網公司的最大吸引力在於高成長性, 納斯達克的成功便在於能夠吸引優秀的公司在市值很小的時候上市,此後讓投資者不斷分享其高速成長的紅利,產生財富效應。
然而,過去十年互聯網創投領域發生了大變化,朱嘯虎將此總結為: 聰明人太多了,大家都知道要賺企業價值增長的錢。而抓住企業價值,最好的是在一級市場的時候就投進去。 這是過去幾年中,資本為何扎堆為高速成長但暫未找到商業模式的企業持續輸血的重要原因。
新的創投環境中,軟銀願景基金是最具代表性的玩家。軟銀的投資策略被外界總結為: 以規模為中心,秉承贏家通吃的戰略,瞄準市場份額在50%至80%之間的公司,並通過巨額投資使這些公司新的業務能夠在全球范圍內快速增長。 願景基金投資的下限是1億美元,但大多數都在5億至幾十億美元之間,通常是公司20%至40%的股份。
孫正義壓中雅虎和阿里巴巴的故事讓其在中國創業者中具有極高的聲望,在此前的中國移動互聯網創投浪潮中,軟銀也是一位活躍的參與者,滴滴的投資者名單中便有軟銀的身影,在全球范圍內,WeWork、OYO等風口公司,都被軟銀收入囊中。
軟銀的投資策略是風險投資偏好的代表,而這些投資偏好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創投圈形成泡沫,甚至催生了TO VC模式——通過促銷帶來用戶,做大交易量,再拿著好看的數據去融資,用融來的錢繼續大促帶來用戶,循環往復,實際並未建立 健康 的商業模式,基本上需要靠VC的輸血才能活下來。以至於出現了創業團隊投廣告、軟文,是以投資人平常在朋友圈轉什麼號、看什麼號為準的現象。
在資本 游戲 能夠順利運轉的時候,孫正義及軟銀被捧上神壇,但當泡沫破裂,他們則會被人用放大鏡檢視過失。
「孫正義先生的軟銀基金,1000億美金代表了現在風險投資的頂點, 所有聰明人都希望更早期地抓住一些優秀的企業,能夠和它們成長。 1000億美金投資那些初創型企業,造成了上市時間的推遲。本來可能3、4年上市的企業,現在要5、6年才上市。」 在今年年初的一次演講中,朱嘯虎做出如上評價。
王冉則更直白的將過去幾年互聯網創投出現過熱現象的原因歸結為瘋狂的資本:只要有一個瘋子跳出來給了一個高估值(特別是如果這個瘋子還有很響亮的名字和很令人羨艷的成功案例),所有的投資人都會覺得這就是一個現實中的「可比」標桿,所有的創業者都覺得你要不給我同樣甚至更高的估值你就是占我便宜。
「沒有人去想,那個瘋子可能真的就是個瘋子。也沒有人去想,這些年整個一級市場建立在一兩家可比公司和一兩個大牌投資人基礎上的估值方法論可能真的就是錯的。」
對此,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對「深響」表示, 單個公司可能是由不理性的資本給高估值,但是整個市場的估值還是合理博弈的過程,不可能只是不理性的資本造成泡沫。
「繁榮的曲線沒有看到衰落的時候,大家都對未來比較樂觀,給的估值都按照繁榮能夠延續的方式去給,但一旦有各種因素造成繁榮崩塌,整個估值就會受到很大的挑戰和影響,所以泡沫就破滅了。」
多方合謀造就狂歡,但泡沫還是迎來了破滅的時刻。
無論中外,小米、Uber等明星公司上市後的表現,都引發了市場對過去互聯網創投模式的反思。
在吳世春看來,代表性的公司估值崩塌,意味著新一輪互聯網泡沫破裂,「和1995-2001的互聯網泡沫一樣。」
互聯網泡沫,又稱科網泡沫或dot-com泡沫,指自1995年至2001年間的投機泡沫。在歐美及亞洲多個國家的股票市場中,與 科技 及新興的互聯網相關企業股價高速上升的事件,在2000年3月10日NASDAQ指數到達5048.62的最高點時到達頂峰。
初心資本曾以與攜程模式類似的Priceline(現已更名為Booking)為例,展示了上一輪互聯網泡沫的瘋狂。
Priceline成立於1997年,於1999年在納斯達克上市,是從互聯網泡沫中倖存的「活化石」(另一家是亞馬遜)。作為互聯網泡沫期間的明星公司之一,Priceline在發展初期通過大量補貼來留住與獲取用戶:當時Priceline平均每賣出一張機票,就要虧損30美元——就如同當下瑞幸的補貼模式一樣。
1999年,Priceline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發行價為每股16美元,當天最高一度漲到了每股88美元,最後的收盤價為69美元。這讓Priceline的市值達到了98億美元,創造了當時IPO首日市值記錄。
但彼時,Priceline的虧損遠超其營收,然而無論普通投資者還是專業投資機構都並不在意虧損,因為 與虧損但快速增長相比,平穩發展看上去太沒有吸引力了。
瘋狂並沒有持續太久,泡沫隨著1999年、2000年美聯儲連續上調利率,並採取措施抑制過高的股市價格措施出現而破裂。2000年3月10日,納斯達克指數到達5048.62點的頂峰,隨後股市持續暴跌,Priceline股價跌去了94%。
這輪風暴中,中概股也被波及:新浪股價從60元跌至1美元,網易股價一度跌到13美分,遭遇退市危機,成為丁磊的至暗時刻。
度過危機的方法很簡單:減少虧損,尋求盈利。
為Priceline創造了「Name your own price」的創始人Jay Walker,在互聯網泡沫破裂後被證明,相較於幫投資人創造利潤,他更善於融資。在Priceline尚未盈利之時,Jay Walker將「Name your own price」的模式擴展到了加油站服務、雜貨、保險、抵押貸款、長途電話服務以及 汽車 銷售等領域。
2001年10月,Jeffery Boyd接任CEO職位,其做了如下幾個決定:
這些動作雖然飽受爭議,卻讓Priceline在2003年首次實現盈利,在進入歐洲市場,通過收購booking.com在在線酒店預訂業務上站穩腳跟後,Priceline迎來高速發展期,如今,booking已成為了全球最大的OTA玩家,目前市值超過800億美元,一度還曾觸及1000億美元的里程碑。
同樣,網易度過危機的方法並沒有什麼不同。
2001年,網易通過無線增值業務從門戶廣告的陰影中走出,此後,丁磊大舉開拓 游戲 業務,2001年底,《大話西遊Online》問世,網易快速躋身 游戲 巨頭行列;2004年,網易推出《夢幻西遊Online》,被認為是中國民族網游標桿。
靠郵箱和無線增值業務作為基本盤,通過 游戲 ,網易從此走上快車道。2003年開始,網易股價在納斯達克節節攀升,並助推丁磊成為福布斯和胡潤兩大富豪榜的中國首富。
諸多信號已經顯示,互聯網的寒意已經襲來,而前輩們的經歷已經指示,走出低谷的方法沒有那麼復雜。正如吳世春所說,「 歷史 都是不斷重復的,只是當前的節奏是更看重造血能力和現金流。」
當絢麗的外衣褪去,曾被鄙夷的平穩發展、謀求盈利等常識就到了需要歸位的時候。
㈧ uber股價是多少
2020年4月4日,Uber的股價為22.03美元,總市值為380.52億。
公司介紹
Uber(Uber Technologies,Inc.)中文譯作「優步」,是一家美國矽谷的科技公司。Uber在2009年,由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輟學生特拉維斯·卡蘭尼克和好友加勒特·坎普(Garrett Camp)創立。
因旗下同名打車APP而名聲大噪。Uber目前已經進入中國大陸的60餘座城市,並在全球范圍內覆蓋了70多個國家的400餘座城市。
(8)uber股票股價實時擴展閱讀
市值估計
2010年下半,優步獲得加州矽谷一群超級天使投資者的創業投資資金挹注。
2011年下半,優步再次從多位投資者處獲得了3,200萬美元的資金,投資者包括高盛、Menlo Ventures和傑佛瑞·貝佐斯等,這讓優步獲得的總創投資金達到4,950萬美元。
2014年6月,優步宣布在新一回的募資活動中獲得12億美元的投資,公司約價值182億美元。
2016年6月2日,優步宣布獲得沙特主權財富基金35億美元投資,G輪融資前估值62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