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論股票市場2001年
⑴ 巴菲特稱過去兩年股市就像賭場,如何評價此前的股票市場
巴菲特稱過去兩年股市就像賭場,巴菲特這么說只是對美股市場的評價,在華爾街的主導之下,美股市場過去兩年的確就像賭場。然而巴菲特的合夥人芒格在其股東大會上對於中國股票市場某些公司是看好的,例如比亞迪公司的股票就是伯克希爾公司近兩年增持的中國公司。
言歸正傳,美股市場一直都是極不穩定的,目前也只有少數人才能夠從美股市場賺到錢。美股市場不僅是一個投機人士特別多的賭場,同時也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導的政策市場,這不僅意味著投資者進入市場可能會遭到投機者的蹂躪,而且許多中概股公司到美股市場上市還會面臨著一些非常規的風險,目前不少中概股公司在美股受到打壓就是一種具體現象。
⑵ 重讀經典——股神巴菲特20年前的那場演講
導讀: 本文是巴菲特1998年在佛羅里達大學商學院的演講。個人認為這是巴菲特最經典的演講,沒有之一。每次重讀都有不一樣的啟發,每次以不同的角色重讀都有不一樣的收獲。值得收藏的畢生智慧!
以下是演講內容:
我先簡單說幾句,把大部分時間留下來回答大家的問題。我想聊聊大家關心的話題。
請各位提問的時候一定要刁鑽。你們問的問題越難,才越好玩。什麼都可以問,就是不能問上個月我交了多少稅,這個問題我無可奉告。
各位同學,你們畢業之後未來會怎樣?我簡單說說我的想法。各位在這所大學能學到大量關於投資的知識,你們將擁有成功所需的知識。
既然各位能坐在這里,你們也擁有成功所需的智商,你們還有成功所需的拼勁。你們大多數人都會成功地實現自己的理想。
但是最後你到底能否成功,不只取決於你的頭腦和勤奮。我簡單講一下這個道理。
奧馬哈有個叫彼得•基威特的人,他說他招人的時候看三點: 品行、頭腦和勤奮 。他說一個人要是頭腦聰明、勤奮努力,但品行不好,肯定是個禍害。 品行不端的人,最好又懶又蠢 。
我知道各位都頭腦聰明、勤奮努力,所以我今天只講品行。為了更好地思考這個問題,我們不妨一起做個 游戲 。
各位都是 MBA 二年級的學生,應該很了解自己周圍的同學了。假設現在你可以 選一個同學,擁有他今後一生之內 10% 的收入 。
你不能選富二代,只能選靠自己奮斗的人。請各位仔細想一下,你會選班裡的哪位同學,擁有他今後一生之內 10% 的收入。
你會給所有同學做個智商測試,選智商最高的嗎?未必。你會選考試成績最高的嗎?未必。你會選最有拼勁的嗎?不一定。因為大家都很聰明,也都很努力,我覺得你會主要考慮定性方面的因素。
好好想想,你會把賭注壓在誰的身上?也許你會選你最有認同感的那個人,那個擁有領導能力,能把別人組織起來的人。
這樣的人應該是慷慨大方的、誠實正直的,他們自己做了貢獻,卻說是別人的功勞。我覺得讓你做出決定的應該是這樣的品質。
找到了你最欽佩的這位同學之後,想一想他身上有哪些優秀品質,拿一張紙,把這些品質寫在紙的左邊。
下面我要加大難度了。為了擁有這位同學今後一生 10% 的收入,你還要 同時做空另一位同學今後一生 10% 的收入 ,這個更好玩。
想想你會做空誰?你不會選智商最低的。你會想到那些招人煩的人,他們可能學習成績優秀,但你就是不想和他們打交道,不但你煩他們,別人也煩他們。
為什麼有人會招人煩?原因很多,這樣的人可能自私自利、貪得無厭、投機取巧或者弄虛作假。類似這樣的品質,你想想還有什麼,請把它們寫在剛才那張紙的右邊。
看看左右兩邊分別列出來的品質,你發現了嗎?這些品質不是把橄欖球扔出 60 米,不是 10 秒鍾跑完 100 米,不是相貌在全班最出眾。左邊的這些品質,你真想擁有的話,你可以有。
這些是關於行為、脾氣和性格的品質,是能培養出來的 。在座的各位,只要你想要獲得這些品質,沒一個是你得不到的。
再看一下右邊的那些品質,那些令人生厭的品質,沒一個是你非有不可的,你身上要是有,想改的話,可以改掉。
大多數行為都是習慣成自然 。我已經老了,但你們還年輕,想擺脫惡習,你們年輕人做起來更容易。
常言道, 習慣的枷鎖,開始的時候輕的難以察覺,到後來卻重的無法擺脫 。這話特別在理。
我在生活中見過一些人,他們有的和我年紀差不多,有的比我年輕十幾二十幾歲,但是他們染上了一些壞習性,把自己毀了,改也改不掉,走到哪都招人煩。他們原來不是這樣的,但是習慣成自然,積累到一定程度,根本改不了了。
你們還年輕,想養成什麼習慣、想形成什麼品格,都可以,就看你自己怎麼想了。
本•格雷厄姆,還有他之前的本•富蘭克林,他們都這么做過。
本•格雷厄姆十幾歲的時候就觀察自己周圍那些令人敬佩的人,他對自己說:「我也想成為一個被別人敬佩的人,我要向他們學習。」格雷厄姆發現學習他敬佩的人,像他們一樣為人處世,是完全做得到的。
他同樣觀察周圍遭人厭惡的人,擺脫他們身上的缺點。我建議大家把這些品質寫下來,好好想想,把好品質養成習慣,最後你想買誰 10% 的收入,就會變成他。
你已經確定擁有自己 100% 的收入,再有別人的 10%,這多好。你選擇了誰,你都可以學得像他一樣。
Question 1:有傳言說您是救贖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買家之一,到底發生了什麼,能給我們講講嗎?
巴菲特 :這件事非常耐人尋味。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由來,相信在座的大多人都知道,實在太令人感慨了。
(註: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曾是全球最耀眼的對沖基金公司,在金融危機中遭遇滑鐵盧。這有一個背景材料——《兩位諾獎得主 + 一群金融天才,何以一敗再敗?》)
約翰•梅里韋瑟、艾瑞克•羅森菲爾德、拉里•希利布蘭德、格雷格•霍金斯、維克多•哈格哈尼,還有兩位諾貝爾獎桂冠得主羅伯特•默頓和邁倫•舒爾茲,把他們這 16 個人加起來,他們的智商該多高,隨便從哪家公司挑 16 個人出來,包括微軟,都沒法和他們比。
第一,他們的智商高得不得了。
第二,他們這 16 個人都是投資領域的老手。他們不是倒賣服裝發的家,然後來搞證券的。他們這 16 個人加起來,有三四百年的經驗了,一直都在投資這行摸爬滾打。
第三,他們大多數人都幾乎把自己的整個身家財產都投入到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他們把自己的錢也投進去了。他們自己投了幾億的錢,而且智商高超,經驗老道,結果卻破產了。真是讓人感慨。
要讓我寫一本書的話,書名我都想好了,就叫《聰明人怎麼做蠢事》,我的合夥人說我的自傳可以叫這個名字。
但是,我們從長期資本這件事能得到很多啟發。長期資本的人都是好人。我尊重他們。當我在所羅門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們幫過我。他們根本不是壞人。
但是他們為了賺更多的錢,為了賺自己不需要的錢,把自己手裡的錢,把自己需要的錢都搭進去了。這不是傻是什麼?絕對是傻,不管智商多高,都是傻。
為了得到對自己不重要的東西,甘願拿對自己重要的東西去冒險,哪能這么干?我不管成功的概率是 100 比 1,還是 1000 比 1,我都不做這樣的事。
假設你遞給我一把槍,裡面有 1000 個彈倉、100 萬個彈倉,其中只有一個彈倉里有一顆子彈,你說:「把槍對准你的太陽穴,扣一下扳機,你要多少錢?」我不幹。你給我多少錢,我都不幹。
要是我贏了,我不需要那些錢;要是我輸了,結果不用說了。這樣的事,我一點都不想做,但是在金融領域,人們經常做這樣的事,都不經過大腦。
有一本很好的書,不是書好,是書名好。這是一本爛書,但是書名起得很好,是沃爾特•古特曼寫的,書名是《一生只需富一次》。這個道理難道不是很簡單嗎?
假設年初你有 1 億美元,如果不上杠桿,能賺 10%,上杠桿的成功率是 99%,能賺 20%,年末時你有 1.1 億美元,還是 1.2 億美元,有區別嗎?沒一點區別。
要是年末你死了,寫訃告的人可能有個筆誤,雖然你有 1.2 億,但他寫成了 1.1 億。多賺的錢有什麼用?一點用沒有。對你、對你的家人,對別人,都沒用。
要是虧錢了的話,特別是給別人管錢,虧的不但是錢,而且顏面掃地、無地自容,把朋友的錢都虧了,沒臉見人。
我真理解不了,怎麼有人會像這 16 個人一樣,智商很高、人品也好,卻做這樣的事,一定是瘋了。他們吃到了苦果,因為他們太依賴外物了。
我臨時掌管所羅門的時候,他們和我說,六西格瑪的事件、七西格瑪的事件傷不著他們。他們錯了。 只看過去的情況,無法確定未來金融事件發生的概率 。
他們太依賴數學了,以為知道了一隻股票的貝塔系數,就知道了這只股票的風險。要我說,貝塔系數和股票的風險根本是八竿子打不著。
會計算西格瑪,不代表你就知道破產的風險。我是這么想的,不知道現在他們是不是也這么想了。說真的,我都不願意以長期資本為例。我們都有一定的概率會攤上類似的事,我們都有盲點,或許是因為我們了解了太多的細枝末節,把最關鍵的地方忽略了。
亨利•考夫曼說過一句話:「 破產的有兩種人,一種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一種是什麼都知道的 。」說起來,真是令人扼腕嘆息。
同學們,引以為戒。我們基本上沒借過錢,當然我們的保險公司里有浮存金。但是我壓根沒借過錢。
我只有 1 萬塊錢的時候都不借錢,不借錢不一樣嗎?我錢少的時候做投資也很開心。我根本不在乎我到底是有 1 萬、10 萬,還是 100 萬。除非遇上了急事,比如生了大病急需用錢。
當年我錢很少,但我也沒盼著以後錢多了要過不一樣的生活。
從衣食住行來看,你我之間有什麼差別嗎?我們穿一樣的衣服,我們都能喝天賜的可口可樂,我們都能吃上麥當勞,還有更美味的 DQ 冰淇淋,我們都住在冬暖夏涼的房子里,我們都在大屏幕上看橄欖球賽。你在大電視上看,我也在大電視上看。我們的生活完全一樣,沒多大差別。
要是你生了大病,會得到良好的治療。如果我得了大病,也會得到良好的治療。我們唯一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們出行的方式不同。
我有一架小飛機,可以飛來飛去,我特別喜歡這架飛機,這是要花錢的。除了我們出行的方式不同,你說有什麼是我能做,但你做不了的嗎?
我有一份我熱愛的工作,但我一直都在做我喜歡的工作。當年我覺得賺 1000 美元是一大筆錢的時候,我就喜歡我的工作。
同學們, 做你們喜歡的工作。要是你總做那些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只是為了讓簡歷上的工作經歷更漂亮,那你真是糊塗了 。
有一次,我去做一個演講,來接我的是一個 28 歲的哈佛大學的學生。我聽他講完了他的工作經歷,覺得他很了不起。
我問他:「以後你有什麼打算?」他說:「等我 MBA 畢業後,可能先進一家咨詢公司,這樣能給簡歷增加一些分量。」
我說:「你才 28 歲,已經有這么漂亮的工作經歷了,你的簡歷比一般人的漂亮 10 倍。你還接著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不覺得有點像年輕的時候把性生活省下來,留到歲數大的時候再用嗎?
或早或晚,你們都應該開始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 。
我覺得我說的話,大家都聽明白了。各位畢業之後,挑一個自己真心喜歡的工作,別為了讓自己的簡歷更漂亮而工作,要做自己真心喜歡的。
時間久了,你的喜好可能會變,但在做自己喜歡的事的時候,早晨你會從床上跳起來。
我剛從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畢業,就迫不及待地希望立刻為格雷厄姆工作。我說我不要工資,格雷厄姆說我要的薪水太高了。我一直騷擾他。回到奧馬哈後,我做了三年股票經紀人,一直給格雷厄姆寫信,告訴他我發現的投資機會。
最後,我終於得到了機會,在他手下工作了一兩年。那是一段寶貴的經歷。總之,我做的工作始終都是我喜歡的。
你財富自由之後想做什麼工作,現在就該做什麼工作,這樣的工作才是理想的工作。做這樣的工作,你會很開心,能學到東西,能充滿激情。每天會從床上跳起來,一天不工作都不行。
或許以後你喜歡的東西會變,但是現在做你喜歡的工作,你會收獲很多。我根本不在乎工資是多少。不知怎麼,扯得有點遠了。
總之,如果你現在有1塊錢,以為將來有2塊錢的時候,自己能比現在過得更幸福,你可能想錯了。你應該找到自己真心喜歡做的事情,投入地去做。
別以為賺10倍或20倍能解決生活中的所有問題,這樣的想法很容易把你帶到溝里去。
在不該借錢的時候借錢,或者急功近利、投機取巧,做自己不該做的事,將來都沒地方買後悔葯。
Question2:您喜歡什麼樣的公司?
巴菲特 :我喜歡我能看懂的生意。先從能不能看懂開始,我用這一條篩選,90% 的公司都被過濾掉了。
我不懂的東西很多,好在我懂的東西足夠用了。世界如此之大,幾乎所有公司都是公眾持股的。所有的美國公司,隨便挑。首先,有些東西明知道自己不懂,不懂的,不能做。
有些東西是你能看懂的。可口可樂,是我們都能看懂的,誰都能看懂。可口可樂這個產品從 1886 年起基本沒變過。可口可樂的生意很簡單,但是不容易。
我不喜歡很容易的生意,生意很容易,會招來競爭對手。我喜歡有護城河的生意。我希望擁有一座價值連城的城堡,守護城堡的公爵德才兼備。
有的生意,我看不出來十年後會怎樣,我不買。一隻股票,假設從明天起紐約股票交易所關門五年,我就不願意持有了,這樣的股票,我不買。
我買一家農場,五年裡沒人給我的農場報價,只要農場的生意好,我就開心。我買一個房子,五年裡沒人給我的房子報價,只要房子的回報率達到了我的預期,我就開心。
人們買完股票後,第二天一早就盯著股價,看股價決定自己的投資做得好不好。糊塗到家了。買股票就是買公司,這是格雷厄姆教給我的最基本的道理。
買的不是股票,是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權。只要公司生意好,而且你買的價格不是高得離譜,你的收益也差不了。投資股票就這么簡單。要買你能看懂的公司,就像買農場,你肯定買自己覺得合適的。沒什麼復雜的。
這個思想不是我發明的,都是格雷厄姆提出來的。我特別走運。19 歲的時候,我有幸讀到了《聰明的投資者》。我六七歲的時候就對股票感興趣,11 歲時第一次買股票。我一直都在自己摸索,看走勢圖、看成交量,做各種技術分析的計算,什麼路子都試過。
後來,我讀到了《聰明的投資者》,書里說,買股票,買的不是代碼,不是上躥下跳的報價,買股票就是買公司。我轉變到這種思維方式以後,一切都理順了。道理很簡單。所以說,我們買我們能看懂的公司。
在座的各位,沒有看不懂可口可樂公司的,但是某些新興的互聯網公司呢,我敢說,在座的各位,沒一個能看懂的。
今年在伯克希爾的股東大會上,我說要是我在商學院教課,期末考試時,我會出這樣的題目,告訴學生一家互聯網公司的信息,讓他們給這家公司估值。哪個學生給出了估值,我就給他不及格。(笑)
無論什麼時候,都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樣才能做好投資。必須把生意看懂了,有的生意是我們能看懂的,但不是所有生意我們都能看懂。
Question 3:能否講講您在商業中犯的錯誤?
巴菲特 :對於我和我的合夥人查理•芒格來說, 我們犯過的最大的錯誤不是做錯了什麼,而是該做的沒做 。
在這些錯誤中,我們對生意很了解,本來應該行動,但不知道怎麼了,我們就在那猶豫來猶豫去,什麼都沒做。
有些東西我們不明白就算了,但有些東西是我們能看明白的,本來可以賺幾十億、幾百億的,卻眼睜睜看著機會溜走了。
我本來可以買微軟賺幾十億,但這不算數,因為我一直搞不懂微軟。 但是醫葯股,我本來是可以賺到幾十億的,這些錢是我該賺到的,我卻沒賺到 。
當柯林頓當局提出醫療改革方案後,所有的醫葯股都崩盤了。我們本來可以買入醫葯股大賺特賺的,因為我能看懂醫葯股,我卻沒做這筆投資。
至於各位能看到的錯誤,幾年前我買入美國航空優先股是個錯誤。當時我手裡閑錢很多。手裡一有閑錢,我就容易犯錯。
查理讓我去酒吧喝酒去,別在辦公室里待著。但我還是留在辦公室,兜里有錢,就做了傻事。每次都這樣。當時我買了美國航空的優先股。沒人逼我,是我自己要買的。
現在我有一個 800 熱線電話,每次我一想買航空股,就打這個電話。電話那邊的人會安撫我。
我說:「我是沃倫,又犯了想買航空公司的老毛病。」他們說:「繼續講,別停下,別掛電話,別沖動。」最後那股勁就過去了。
我買了美國航空以後,差點把所有錢都虧進去,真是差一點全虧了。我活該虧錢。
我買入美國航空,是因為它是一隻很合適的證券,但它的生意不好。對所羅門的投資也一樣。我根本不想買它的生意,只是覺得它的證券便宜。這也算是一種錯誤。
本來不太喜歡公司的生意,卻因為喜歡證券的條款而買了。這樣的錯誤我過去犯過,將來可能還會犯。最大的錯誤還是該做的沒做。
我想告訴大家, 人們總說通過錯誤學習,我覺得最好是盡量從別人的錯誤里學習 。不過,在伯克希爾,我們的處事原則是, 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 。
我有個合夥人,查理•芒格,我們一起合作 40 年了,我們從來沒紅過臉。我們對很多東西看法不一樣,但是我們不爭不吵。
我們從來不想已經過去的事。我們覺得未來有那麼多值得期待的,何必對過去耿耿於懷。不糾結過去的事,糾結也沒用。人生只能向前看。
你們從錯誤里或許能學到東西,但最重要的是只投資自己能看懂的生意。如果你像很多人一樣,跳出了自己的能力圈,聽別人的消息買了自己毫不了解的股票,犯了這樣的錯,你需要反省,要記得只投資自己能看懂的。
你做投資決策的時候,就應該對著鏡子,自言自語:「我要用每股 55 美元的價格買入 100 股通用 汽車 ,理由是……」自己要買什麼,得對自己負責。一定要有個理由,說不出來理由,別買。
是因為別人在和你閑聊時告訴你這只股票能漲嗎?這個理由不行。是因為成交量異動或者走勢圖發出了信號嗎?這樣的理由不行。你的理由,一定是你為什麼要買這個生意。我們恪守這個原則,這是本•格雷厄姆教我的。
Question4:和身處華爾街相比,住在偏遠的小城市有什麼好處?
巴菲特 :我在華爾街工作過一兩年,我在東西海岸都有朋友。我喜歡拜訪他們。每次和他們見面,都能得到一些靈感。
思考投資的最佳方法還是獨自一人待在房間里,靜靜地想 。要是這樣不行,別的辦法也都沒用。
在任何類似市場的環境中,你都很容易受到影響,做出過激的反應,華爾街是個典型的市場環境。在華爾街,你覺得每天不做點什麼都不行。
錢德勒家族花了 2000 美元買下了可口可樂公司,選中了可口可樂這樣的公司,別的什麼都不用做了,該做的事就是不做別的。1919 年都不應該賣,但是錢德勒家族後來把他們的股票賣了。
你該怎麼做呢?一年找到一個好的投資機會,然後一直持有,等待它的潛力充分釋放出來。
在一個人們每五分鍾就來回喊報價的環境里,在一個別人總把各種報告塞到你面前的環境里,很難做到持有不動。華爾街靠折騰賺錢。你靠不折騰賺錢 。
要是在座的各位每天都相互交易自己的投資組合,所有人最後都會破產,所有的錢最後都會進到中間商的口袋裡。
換個做法,你們都持有一般公司組成的投資組合,50 年裡你們都一動不動,最後你們都會很有錢,你們的券商會破產。
券商像這樣一個醫生,他讓你換葯的次數越多,他賺的越多 。他要是給你一種葯,把你的病根治了,他只能做成一筆買賣,一筆交易,然後就沒了。如果他能讓你相信每天換各種葯吃對 健康 有益,這對他有好處,對賣葯的有好處,你會虧很多錢。你的身體好不了,還會破財。
任何刺激你瞎折騰的環境,都要遠離 。華爾街無疑就是這樣的環境。
我回到奧馬哈之後,每半年都去大城市一次。我每次都列一個清單,把自己要做的事寫下來,比如要調研的公司等等。這些路費都沒白花,該做完的事,做完了,我就回到奧馬哈思考。
Question5:請講講您對分散投資的看法?
巴菲特 :這個要看情況了。如果不是職業投資者,不追求通過管理資金實現超額收益率的目標,我覺得應該高度分散。
我認為 98% 到 99% 的投資者應該高度分散,但不能頻繁交易,他們的投資應該和成本極低的指數型基金差不多。只要持有美國的一部分就可以了,這樣投資,是相信持有美國的一部分會得到很好的回報,我對這樣的做法毫無異議。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這么投資是正路。
如果想積極參與投資活動,研究公司並主動做投資決策,那就不一樣了。
既然你走上研究公司這條路,既然你決定投入時間和精力把投資做好,我覺得分散投資是大錯特錯的。那天我在 SunTrust 的時候,說到過這個問題。 要是你真能看懂生意,你擁有的生意不應該超過六個 。
要是你能找到六個好生意,就已經足夠分散了,用不著再分散了,而且你能賺很多錢。
我敢保證,你不把錢投到你最看好的那個生意,而是再去做第七個生意,肯定會掉到溝里。靠第七個最好的主意發家的人很少,靠最好的主意發家的人很多。
所以,我說任何人, 在資金量一般的情況下,要是對自己要投資的生意確實了解,六個就很多了,換了是我的話,我可能就選三個我最看好的 。
我本人不搞分散。我認識的投資比較成功的人,都不搞分散,沃爾特•施洛斯是個例外,沃爾特的投資非常分散,他什麼東西都買一點,我說他是挪亞,什麼東西都來兩個。
Question6:如果能重新活一次,為了讓生活更幸福,您會怎麼做?
巴菲特 :希望我的回答,大家聽了不會覺得不舒服。 要是我重新活一次的話,我只想做一件事,選能活到 120 歲的基因。
我其實是非常幸運的。我經常舉一個例子,覺得可能會對各位有啟發,所以花兩分鍾時間講講。
假設現在是你出生前 24 小時,一個神仙出現了,他說:「孩子,我看你前途無量,我現在手裡有個難題,我得設計你出生後生活的世界,我覺得太難了,你來設計吧。
你有 24 小時的時間, 社會 規則、經濟規則、政府規則,這些都給你設計,你還有你的子孫後代都在這些規則的約束下生活。」
你問了:「我什麼都能設計?」神仙說:「對,什麼都能設計。」你說:「沒什麼附加條件?」
神仙說:「有一個附加條件。你不知道自己出生後是黑人還是白人,是富有還是貧窮,是男人還是女人,是身體健壯還是體弱多病,是聰明過人還是頭腦遲鈍。你知道的就一點,你要從一個裝著 58 億個球的桶里選一個球。」
我把這個叫 娘胎彩票 。你要從這 58 億個球里選一個,這是你一生之中最重大的決定,它會決定你是出生在美國還是阿富汗,智商是 130 還是 70。
選出來之後,很多東西都註定了。你會設計一個怎樣的世界?
我覺得用這種思維方式可以很好地看待 社會 問題。
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會選到哪個球,所以在設計世界的時候,你會希望這個世界能提供大量產品和服務,你希望所有人都能過上好日子。你會希望這個世界的產品越來越豐富,將來你的子孫後代能越過越好。
在希望世界能提供大量產品和服務的同時,還要考慮到有的人手氣太差,拿到的球不好,天生不適合這個世界的體系,你希望他們不會被這個世界拋棄。
我天生非常適合我們現在的這個世界。我一生下來就具備了分配資金的天賦。這其實沒什麼了不起的。
如果我們都被困在荒島上,永遠回不來,我們所有人里,誰最會種地,誰最有本事。我再怎麼說我多擅長分配資金,你們也不會理我。
我趕上了好時候 。蓋茨說,要是我生在幾百萬年前,早成了動物的盤中餐。他說:「你跑不快,也不會爬樹,什麼都不行,剛生下來就得被吃了。你生在今天是走運。」
既然我運氣這么好,我就要把自己的天分發揮出來,一輩子都做自己喜歡的事,交自己喜歡的人。只和自己喜歡的人共事。
要是有個人讓我倒胃口,但是和他走到一起,我能賺 1 億美元,我會斷然拒絕,要不和為了錢結婚有什麼兩樣?
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為了錢結婚,要是已經很有錢了,更不能這樣了,你們說是不是?我不為了錢結婚。
我還是會一如既往地生活,只是不想再買美國航空了!
謝謝
作者:廬風
⑶ 巴菲特到底是如何光靠股票就成為世界首富的
巴菲特能成為富翁,原因很多。當然,在他的投資生涯的後半期,他已經不僅僅在做股票了,他擁有了一家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的特殊性,給他的投資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而且這種資金還沒有成本。再加上資金規模的巨大,他能夠影響所投資公司的經營,這都是他成為富翁的原因。所以,研究巴菲特的投資,他的後半期並不是僅僅依靠炒股票取得的利潤。老巴能成為首富,因為他即是一名優秀的投機者,更大層面上也是一個優秀的企業家。
所以,作為我們中小投資者,大可不必研究他後半段的投資經驗,我們要研究他從窮光蛋發家致富的過程,也就是他淘得第一桶金的方法。將來您要發了財,您也能象他一樣搞這些資本運做,畢竟誰錢多,誰的投資途徑就更廣泛嗎。
他能依靠股票取得第一桶金,首先是因為這個人的人格特質非常符合股票市場。比如,他個性沉靜,喜歡深沉的思索;非常勤奮,對任何知識都充滿了興趣;個性非常穩定,沒有那些普通人的不良習性;人品非常優秀;獨立思考能力非常強,幾乎不受外界的影響等等。
其次,這個人在發財之前有過長期的投資失敗經歷。根據他的傳記,老巴這個人很小就投身了股票市場。但是他和我們大多數散戶一樣走的是技術分析的道路,炒短線。這導致他很長一段時間沒賺到錢(我們普通人只看到他一夜暴富的經過,卻沒有注意在發財之前他所經歷的長期失敗過程)。正是長期的失敗經歷,他本人又非常善於思考,使他對資本市場的投機機理有著非常刻骨的理解。這種經歷是每個投資者都要經過的課程,只是很多人堅持不下來,或著不善於思考,總結不出有用的經驗。所以,老巴在走上價值投資道路後,具備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他不僅僅懂得企業投資,而且精通投機,是一個兼備型的人才。比如,中石油的投資,他的拋售時機把握的簡直太精確了,幾乎就在金融危機爆發的前夕,這都是他在青少年時期炒短線積累的投機經驗造成的。所以,我不支持普通人一上來就搞價值投資,我支持新手應該用至少5年的時間在股市裡炒短線,表面上看這是在浪費時間,但是只有這種浪費才能讓一個人終身能立足於這個市場。只有短線的經歷才能真正讓一個人把握好價值投資,價值投資也可以說是技術分析的升華。
最後,老巴在創業的時候,正好趕上美國二戰以後的經濟騰飛期,您有空可以找找美國60年代的大盤走勢圖就明白了。
所以,老巴能成為首富,原因很多。反正靠股市發財和其他生意一樣,都需要耐心與執著,別指望一夜暴富。
一家之言,見笑了!
⑷ 巴菲特經驗談:如何應對暴跌
閃牛分析:巴菲特的面對暴跌的經驗可以歸納為:淡定。
第一次,1973年1月到1974年10月暴跌50%
1973年1月11日,S&P500指數最高121點。
1974年10月4日,S&P500指數最低60點。
股市暴跌,就像發生火災一樣,所有人都想趕快逃離,紛紛不計成本,低價拋售。
巴菲特卻非常淡定,從從容容出手,大膽買入。
他早在1969年9月就退出股市,然後一直抱著現金,等待估值過高的股市暴跌。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雖然一年之後的1970年5月26日股市最低跌到68點,但又迅速反彈,連續上漲兩年多,1973年1月11日,S&P500指數最高121點。之後才開始下跌,直到1974年10月4日,S&P500指數最低60點。巴菲特等待暴跌,一等就是5年。
等了那麼久,終於到了出手的時機。巴菲特在接受《福布斯》的記者訪問時說:「我覺得我就像一個非常好色的小夥子來到了女兒國。投資的時候到了。」
這次巴菲特面對暴跌的啟示是:不要低估市場的瘋狂,高估值持續的時間可能很漫長,等待市場恢復理性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其間要淡定,有耐心,因為可能要等上幾年。
第二次,1987年8月到1987年10月暴跌36%
這一次股市跌得快,反彈也快,結果巴菲特只能遺憾沒有時間「讓子彈飛」。面對暴跌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的投資機會,巴菲特仍然非常淡定,因為他相信下一次機會還會來,只要耐心等待。
在1987年度致股東的信中,巴菲特回顧大跌:
「對於伯克希爾公司來說,過去幾年股票市場上實在沒有發現什麼投資機會。1987年10月,確實有幾只股票跌到了讓我們感興趣的價位,不過還沒有買到對組合具有影響意義的數量,它們就大幅反彈了。
「到1987年底,除了作為永久性的持股與短期套利的持股之外,我們沒有其它任何大規模的股票投資(5000萬美元以上)。不過你們可以放心,市場先生將來一定會提供投資機會,而且一旦機會來臨,我們十分願意也有能力好好把握住機會。」
這次巴菲特得到的啟示是:有時暴跌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讓你無法抓住抄底良機,對此同樣要淡定,不要因為試圖把握住每一次機會而自責甚至投資行為失控。
暴跌後第二年機會來了,巴菲特開始大量買入可口可樂,到1989年,兩年內買入可口可樂10億美元,1994年繼續增持後總投資達到13億美元。1997年底巴菲特持有可口可樂股票市值上漲到133億美元,10年賺了10倍。
第三次,2000年3月到2002年10月暴跌50%
巴菲特早就預言,科技網路股推動的這波股市大漲後泡沫必然破裂。盡管股市三年跌了一半,巴菲特卻並不急於抄底,因為他想買的很多股票還不便宜。
2002年度致股東的信中,在暴跌之後,巴菲特依然非常淡定:
「在股票投資方面,我們仍然沒有什麼行動。查理跟我對於伯克希爾公司目前主要的持股感到越來越滿意,因為這些公司的收益在增長,而與此同時市場對其估值卻進一步降低。」
不過現在還無意增持這些股票。雖然這些公司的前景良好,但我們並不認為其內在價值被市場低估。
同樣的結論也適用於大多數的股票。盡管股市連續3年下跌,從而大大增加了股票的吸引力,但只有很少的股票能讓我們稍有興趣而已。這一令人不快的事實正好表明了在大泡沫時期股市對於股票的瘋狂高估。不幸的是,狂飲的酒越多,宿醉的夜越長。
「查理跟我現在對於股票退避三舍的態度,並非與生俱來的。我們熱愛擁有股票,如果是以具有吸引力的價格買入的話。
「在我61年的投資生涯中,其中約有50年中都有這樣的機會出現。今後也一定會有很多類似的好年份。但是,除非發現至少可以獲得10%的稅前收益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後6.5%-7%的收益率)的概率非常高時,否則我們寧可閑坐在一邊觀望。」
2003年巴菲特終於開始出手,買入中石油。2005年大量買入,投入股市資金規模從2002年底的90億猛增到160億。
巴菲特第三次面對暴跌的啟示是:暴跌後有些股票未必便宜,抄底也要淡定。
因為即使是股市大跌一半,並不代表你想買的股票也大跌一半,而且有些股票即使大跌一半也未必便宜。
第四次,2007年10月到2009年3月暴跌58%
在市場恐懼氣氛最大的時候,2008年10月17日,巴菲特在《紐約時報》上發表文章,公開宣布:我正在買入美國股票。
在文章中他再次重申他的投資格言: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他在2009年度致股東的信中說暴跌時要貪婪到用大桶接:「如此巨大的機會非常少見。當天上下金子的時候,應該用大桶去接,而不是用小小的指環。」
巴菲特過去兩年接金子的大桶有多大呢?「2008年初,我們擁有443億美元的現金資產,之後我們還留存了2007年度170億美元的營業利潤。然而,到2009年底,我們的現金資產減少到了306億美元(其中80億指定用於收購伯靈頓鐵路公司)。
巴菲特之所以能夠在金融危機的暴跌中如此淡定地大規模投資,關鍵在於他對於價值投資的堅定信仰:「過去兩年對真正的投資者來說是最理想的投資時期,恐懼氣氛反而是投資者的好朋友。那些只在根據市場分析人士做出樂觀分析評價時才買入的投資者,為了毫無意義的保證付出了嚴重過高的價格。最終在投資中起決定作用的是你支付的價格和這個公司在未來十年或者二十年的盈利之間的差額,不管你是整體收購,還是只在股市上買入這家公司的一小部分股份。」
巴菲特第四次面對暴跌的啟示是:暴跌越狠抄底越狠。
巴菲特說,投資最重要的是理性。
但股票投資中,最困難的就是保持理性,尤其是在暴漲和暴跌中保持理性。
⑸ 巴菲特:我是怎樣抄底華爾街的,這本書你看過嗎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巴菲特這個名字,就算是不炒股的人應該也是知道這個人的,這個人是非常傳奇的人物。巴菲特《我是怎樣抄底華爾街的》這本書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其實小編是看過這本書的。
三、值得大家觀看
這本書以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作為寫作背景,當時全球股市都在金融的影響之下進行了暴跌,所以全球經濟發展進入了低迷的狀態,所以很多投資者遇到了這種情況,就趕緊把自己手中的股票拋售出去,逃離股市。但是巴菲特這個時候卻選擇進入到股票市場進行買賣,雖然短期內這些股票進行了下跌,但是事實證明巴菲特最後取得了成功,所以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一直都沒有過時,受到了股票市場上很多股民的喜愛。
⑹ 巴菲特股票投資策略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巴菲特帶來的一些投資理財建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到更多投資理財的漏洞,讓自己的理財更加順暢。
1973年,巴菲特以不到企業價值四分之一的價格買入了《華盛頓郵報》的股票。計算價格/價值比不需要非凡的洞察力。大部分證券分析師,媒體經紀人,媒體管理員應該是一樣的。可以估算《華盛頓郵報》的內在價值在4-5億美元之間。而且大家在市場上可以看到,它當時在股市上的市值只有1億美元,價格明顯低於其價值。巴菲特的優勢在於,他從格雷厄姆那裡學到了成功投資的關鍵是在一家公司的市場價格遠低於其價值時買入該公司。
這就是著名的「安全邊際原理」。該理舉褲論認為,在一項投資中,如果支付的價格不能明顯低於提供的價值,那麼就不應該進行投資。
所有真正的投資都必須建立在對價格和價值關系的評估之上。那些不比較價格和價值的策略,根本不是投資,而是投機。投機只是希望股價上漲,而不是建立在「付出的價格低於得到的價值」的想法上。
圓圈原則也是格雷厄姆和巴菲特智慧投資思維的三大支柱之一。原則是投資者只需要關注自己能了解的公司和你了解的公司。
其實這是在告訴我們:不懂的東西不要碰,先學再碰。沒有人生來就是專家。今天的專家和昨天的你一樣平凡。
巴菲特曾說,「低迷的股市對我們來說是好事。
一方面,它使我們能夠以更低的價格收購整個公司;
其次,低迷的市場使我們的保險公司更容易以有吸引力的價格購買一些優秀公司的股票,包括我們已經持有一些股份的公司;
再次,一些優秀的公司,比如可口可樂,會繼續回購自己的股票,所以他們和我們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入股票。"
巴菲特注意到了他的導師費希爾的建議,即一家公司應該提供像餐館一樣的菜單,以吸引具有某種口味的顧客。伯克希爾提供的長期「菜單」強調日交易活動的成本會損害長期投資結果。
巴菲特曾說,「我們非常願意持有任何股票,持有期是永遠的,只要公司的資產回報前景令人滿意,管理層有能力、誠實,市場沒有被高估。」
回憶1988年伯克希爾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時,巴菲特對公司指定的交易經紀人吉米麥奎爾(Jimmy McGuire)說,「如果你買了股票之後還要等兩年才能賣出,我想你會取得巨大的成正升簡功。」
第五,對於普通投資者,巴菲特曾建議:「很簡單。投資指數基金。這是一條陽光大道,允許你投資偉大的美國公司。你不必像購買公募基金那樣向基金經理支付高額管理費。你一直持有這些偉大公司的股票,長期來看,你會贏。」
是真的。從1950年到2000年,標准普爾500指數。標普指數只有12年虧損,其餘38年均盈利。以先鋒基金為例。它發行於1928年。盡管形勢跌宕起伏,但75年來其年均收益一直保持在12%左右。
選取1970年到1980年最賺錢的200家公司,做個表,看看從那以後有多少家公司能夠保持15%的每股收益增長率。你會發現很少有公司能達到這個標准。
綜上所述,要遵循「安全邊際效用理論」和能力圈的原則,在市場低迷的時候買入,堅持長期投資理財,買入費率較低的指數基金。
相關問答:
相關問答:巴菲特是用一種什麼樣的理念進行理財投資的?
巴菲特股東大會向私募股權基金開炮
長期以來一直抨擊對沖基金行業收取高額費用的沃倫?巴菲特 ,加大了對私募股權公司的批評力度,因為這些公司近年來籌集了創紀錄的原始資金。
在周六的伯克希爾股東年會上,巴菲特說:"我們已經看到許多來自私募股權基金的失敗教訓,它們的回報率實際上並沒有按笑高照我認為誠實的方式計算。"
他還表示如果他管理的是一家養老基金,會非常謹慎地對待提供給自己的資金。
巴菲特一貫抨擊資產管理公司收取高昂的管理費,並收取表現費,而這些收益有時並不優於整個市場。 私募股權公司尋找杠桿收購公司的存在,也使巴菲特近年來更難為伯克希爾尋找大型收購。
他還表示自己的公司永遠不會接觸私募基金。
內部回報率是衡量大多數基金業績的指標
巴菲特和伯克希爾副董事長查爾斯 · 芒格批評了一些私募股權公司的表現。巴菲特表示,公司收取管理費時,將把存放在短期國庫券中等待動用的資金包括在內,但在計算所謂的內部回報率時,又故意不包括在內。
企查查:巴菲特在香港的公司
巴菲特表示:"如果你長期持有美國國債,它們的回報看上去會更好。但實際上沒有看上去那麼好。"
芒格將這種做法描述為"撒一點謊來賺錢"。他補充稱,許多養老基金選擇私募基金,是因為它們不必像經濟低迷時期那樣大幅降低資產價值。他表示,這是"一個愚蠢的購買理由"。
巴菲特此前曾批評過私募股權基金背負債務的做法,他在2014年致股東的信中表示,當人們希望出售自己的業務時,伯克希爾會提供另一個更為永久的買家。他上周六承認,杠桿投資在良好環境下的表現將優於其它投資,但他以1998年對沖基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的破產為例,說明了這種下行趨勢。
盡管一些人認為,伯克希爾通過利用保險業務的現金流進行收購,已經植入了杠桿作用,但巴菲特表示,他不會在追逐交易中增加債務。
"保護債券持有人的契約確實惡化了,"巴菲特表示,"我不會對所謂的另類投資感到興奮。"
旗下基金萬億規模狂常做空,酷愛股票回購操作
坐擁超過1140億美元現金儲備的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基金會,在第一季度購買了更多的自己的股票。
這家總部位於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的企業集團回購了價值17億美元的股票,該公司股價在第一季度出現下跌。這比伯克希爾公司去年放鬆回購政策後花費的13億美元還要多。伯克希爾公司歷來傾向於將現金用於股票收購。
巴菲特一直在為更多股票回購的可能性做准備,在他6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他基本上都避免回購股票。隨著伯克希爾成長為一個市值7390億美元的龐然大物,這位億萬富翁投資者發現很難找到能夠推動公司發展的有吸引力的交易。
巴菲特越老越謹慎
巴菲特在公司年會上說,按照目前的股價,"我們覺得可以買下它,但我們不會偏執於買下它。"如果巴菲特認為股票的售價比實際價值低25%或30%,他就會花費大量資金買入。
由於美國經濟的健康發展,伯克希爾龐大的製造和服務公司網路產生了更多的利潤,即使有了回購,現金回報和美國國債在第一季度也攀升了2%,達到1142億美元。
盡管過多的現金是一個問題,但它也影響了巴菲特超越大盤的努力。過去10年,伯克希爾股票的總回報率落後於標准普爾500指數。
不斷增長的現金儲備可能會在股東大會上引發對巴菲特交易前景的質疑。這場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舉行的年度盛會上,這位億萬富翁花了數小時回答投資者提出的各種問題,從公司戰略、接班問題到政治和人生課。
巴菲特在會議上回答第一個問題時說,公司現金儲備的規模不會改變他的股票回購方式。
巴菲特表示:「當我們認為該公司的內在價值低於保守估計時,我們就會買入。現在內在價值不是一個具體的點,它可能是我腦海中的一個范圍,可能有10%的區間。"
巴菲特本周表明,他仍然可以找到獨特的機會。
在美國銀行的幫助下,伯克希爾同意向西方石油公司投資100億美元。這筆交易取決於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能否贏得收購阿納達科石油公司的戰斗,它將為伯克希爾提供優先股和認股權證。
除了自己的股票,伯克希爾在第一季度是股票凈賣家,銷售和贖回總額為20.6億美元,而購買總額為15.3億美元。
該公司在蘋果公司的股份價值攀升至485億美元,這家科技巨頭的股價在第一季度上漲了20%。
蘋果公司是巴菲特投資的為數不多的科技公司
該季度營業利潤增長5% ,達到55.6億美元,得益於其鐵路、能源、製造業和零售業務的收益。受到嚴冬天氣和洪水的嚴重影響,鐵路公司的收入仍然增長了9.4% ,部分原因是車的價格上漲。
盡管伯克希爾的保險業務報告了更好的投資業績,但承保收入下滑了4.4% 。 這是由於再保險業務的凈虧損所造成的,這些虧損是由於預計負債的增加和伯克希爾集團的暴跌所造成的。
後巴菲特時代,無人接班?
伯克希爾的年度股東大會經常會提出一些問題,關於接替首席執行官巴菲特的人選問題所面臨的挑戰。
今年,投資者看到了潛在的候選人。
當被問及有關繼承人的問題時,巴菲特指出,副手格雷格?阿貝爾和阿吉特?賈恩在場,可以回答問題。兩人最終回答了許多關於能源投資和保險的問題。
88歲的巴菲特和95歲的副董事長查理 · 芒格在超過5個小時的提問和回答中仍然占據了絕大多數的發言時間,而且兩人都沒有表現出想要退出他們在這個龐大的企業集團中所扮演的角色的意思。
但這些副手的露面讓股東們對去年直接監管公司主要運營部門的兩位高管有了一些了解。
巴菲特告訴股東:「事實上,查理和我都害怕自己看起來很糟糕,那些傢伙比我們強。他們對企業更加了解,迄今為止他們的工作更加努力,在這次會議上,你絕對可以向他們提出問題。」
巴菲特和芒格經常回答他們在投資和管理公司方面的核心哲學,而阿貝爾和賈恩則提供了一些更實際的細節。56歲的阿貝爾列出了公司清潔能源計劃的時間表,以及公司在愛荷華州的競爭力,而67歲的賈恩則滔滔不絕地講述了伯克希爾與其主要競爭對手進步公司在利潤指標上的比較。
阿貝爾掌管著伯克希爾所有的非保險業務,由於他年紀較輕,職權范圍更廣,人們認為他更有可能成為 CEO 的繼任者。 巴菲特曾多次表示,賈恩為股東賺到的錢可能比他自己還多。
巴菲特周六表示,投資副手特德?韋斯切勒和托德?庫姆斯不會回答提問,因為他不希望這兩人泄露任何秘密。有意思的是,一位股東向這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巴菲特反而回答了。
智客君認為巴菲特能夠干到100歲,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