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程序化交易的密切需求
㈠ 什麼是股票市場的供給和需求
股票市場供給,是指股票市場股份數量的供給,包括IPO增量和打算離場的股票存量。
股票市場需求,是指能夠進入股票市場購買股票的資金總量。
㈡ 什麼是程序化交易
什麼是程序交易?高頻交易是程序交易的一種.如名字所示,程序交易是通過計算機系統和現代網路系統進行的交易,與傳統的交易方式相比,可以在一次交易中同時買賣全套證券,並且根據事先設定的交易模式和規則,在模式條件被觸發時,計算機立即完成組合交易指令根據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2013年8月的最新規定,任何同時買賣15股以上股票的集中交易都可以視為程序交易.另外,包括者櫻股票總價值達到100萬美元的條件.
從國內外市場來看,程序化交易以快速的價格發現和給市場帶來的流動性受到投資銀行、對沖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歡迎.在國內,定量對沖戰略的基金大部分是通過程序交易捕捉市場套期保值機會.因為人工不能完成那麼高頻率的任務.
在本輪股市下跌中,投資者可能也注意到,對沖基金的業績明顯,不怕市場上漲,獲得高收益.其原因是,對沖戰略的基金一般採用統計套期保值、市場中性等戰略(詳情請參閱中投在線研究中心的b份額下降,看機構如何轉換等級基金套期保值一文對這些戰略的分析,其中包括現期套期保值、ETF套期保值、逾期保值、跨市場套期保值等多種方式
那麼,實施上述限制後,程序交易還能操作嗎?據中投在線研究中心介紹,橘岩國內私募機構多採用程序化和人工命令相結合的方式.這是因為計算機程序雖然是自動化的操作,但是因為機器的操作也有缺陷,所以通過指標、數據來分析市場是否有機會,但是不能區分機會的大小,通常採用資金均等分配權重的方法,容易錯過很多機會.例如,關注的10個品種有投資機會的話,只要沒有人告訴我們這10個品種應該平等投資,哪個品種應該佔有更高的權重.
一些私募機構表示,由於改為人工訂單,此次程序化交易的限制對正常交易的對沖基金影響不大.此外,只要計算機報告的總首伍叢次數和交易人數不超過規定的上限,當然,這增加了操作管理的復雜性.另一些私募人員表示,限制日內交易人數會導致交易萎縮,流動性會下降.
㈢ 程序化交易帶給我們的思考
第一個問題是因果關系的困惑,如果是程序化交易策略中股票的超賣引發了1987年股災,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程序化交易首先開始啟動?根據美國證券與交易委員會假設的瀑布效應,在套利者賣出股票引發股市崩潰前,股票期貨價格必須低於股票價格一定比例。那麼又是什麼導致期貨相對於股票出現最初的折價呢?那些指責程序化交易的謬論是根據他們的惡性循環理論,而惡性循環理論是基於期貨價格已經大幅下跌出現折價的前提,這就產生了自相矛盾的因果關系。從另一個角度看,程序化交易並不是偶然的自我持續的過程,而是被一些因素所觸發。這些因素正是我們所要尋找而被指責程序化交易的人所忽略的。如果公眾僅僅專注於導致股災的諸多原因中的一個,就很可能忽略更主要的原因從而將引發股災的原因簡單化。
第二個問題是程序化交易在早期無法同時影響兩個市場。根據惡性循環理論,當套利交易者注意到股指期貨相對於現貨指數被低估時,他將在芝加哥買入標准普爾指數期貨同時在紐約賣出標准普爾指數的所有成分股;而拋售股票又導致紐約股票市場下跌將迫使投資組合保險公司在芝加哥賣出期貨套保。顯而易見,只有在紐約和芝加哥市場同時開市的條件下程序化交易才可能對兩個市場產生影響。然而在1987年10月19日紐約股票市場開市前,芝加哥交易的標准普爾指數期貨在周末交易中已經下跌了7%,達到了1940年以來最大的日跌幅。也就是說期貨的首波下跌是發生在10月17日和19日的早上,並且僅限於芝加哥期貨市場。而此時套利交易者正在度周末,等到程序化交易者回到電腦屏幕前股災已經發生,所以可以肯定的是第一階段的市場下跌是受到其他原因的影響而不是程序化交易。
理查德·洛爾在他的文章《1987年10月的國際性股災》中批評了權威機構將程序化交易作為股災禍首的觀點。理查德指出,美國市場大量的程序化交易並不是引發股災的主因,否則市場早就可能發生暴跌,一定存在著潛在的「觸發機制」。理查德認為美國的貿易赤字、市場擔心出現經濟衰退甚至對1988年選舉的預期都可能是造成股災的原因,但是沒有人能夠信服地證實導致10月下跌的真正原因。
為了更好的理解1987年的股災,理查德轉向研究股災之前以及股災期間的國際金融市場。他發現美國股災同期全球范圍內都出現了股市暴跌,亞洲、澳大利亞、歐洲和北美洲市場無一倖免。而且在當時程序化交易並不盛行於全球金融市場,只有美國金融市場才大量存在。如果是因為程序化交易導致美國市場下跌22%,那麼為何其他沒有程序化交易的金融市場也會暴跌呢?
㈣ 股票市場是怎麼運作的
股票市場也稱為二級市場或次級市場,是股票發行和流通的場所,也可以說是指對已發行的股票進行買賣和轉讓的場所。股票的交易都是通過股票市場來實現的。一般地,股票市場可以分為一、二級,一級市場也稱之為股票發行市場,二級市場也稱之為股票交易市場。
我們已經說過,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有價證券除股票外,還包括國家債券、公司債券、不動產抵押債券等等。國家債券出現較早,是最先投入交易的有價債券。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後來才逐漸出現股票等有價債券。因此,股票交易只是有價債券交易的一個組成部分,股票市場也只是多種有價債券市場中的一種。目前,很少有單一的股票市場,股票市場不過是證券市場中專營股票的地方。
股票市場是上市公司籌集資金的主要途徑之一。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需要大量的長期資本。而如果單靠公司自身的資本化積累,是很難滿足生產發展的需求的,所以必須從外部籌集資金。公司籌集長期資本一般有三種方式:一是向銀行借貸;二是發行公司債券;三是發行股票。前兩種方式的利息較高,並且有時間限制,這不僅增加了公司的經營成本,而且使公司的資本難以穩定,因而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利用發行股票的方式來籌集資金,則無須還本付息,只需在利潤中劃撥一部分出來支付紅利即可。把這三種籌資方式綜合比較起來,發行股票的方式無疑是最符合經濟原則的,對公司來說是最有利的。所以發行股票來籌集資本就成為發展大企業經濟的一種重要形式,而股票交易在整個證券交易中因此而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股票市場的變化與整個市場經濟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股票市場在市場經濟中始終發揮著經濟狀況晴雨表的作用。
所謂「牛市」,也稱多頭市場,指市場行情普遍看漲,延續時間較長的大升市。所謂「熊市」,也稱空頭市場,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續時間相對較長的大跌市。
道·瓊斯根據美國股市的經驗數據,總結出牛市和熊市的不同市場特徵,認為牛市和熊市可以各自分為三個不同期間。
牛市第一期。與熊市第三期的一部分重合,往往是在市場最悲觀的情況下出現的。大部分投資者對市場心灰意冷,即使市場出現好消息也無動於衷,很多人開始不計成本地拋出所有的股票。有遠見的投資者則通過對各類經濟指標和形勢的分析,預期市場情況即將發生變化,開始逐步選擇優質股買人。市場成交逐漸出現微量回升,經過一段時間後,許多股票已從盲目拋售者手中流到理性投資者手中。市場在回升過程中偶有回落,但每一次回落的低點都比上一次高,於是吸引新的投資人入市,整個市場交投開始活躍。這時候,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和公司業績開始好轉,盈利增加引起投資者的注意,進一步刺激人們入市的興趣。
牛市第二期。這時市況雖然明顯好轉,但熊市的慘跌使投資者心有餘悸。市場出現一種非升非跌的僵持局面,但總的來說大市基調良好,股價力圖上升。這段時間可維持數月甚至超過一年,主要視上次熊市造成的心理打擊的嚴重程度而定。
牛市第三期。經過一段時間的徘徊後,股市成交量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進入市場。大市的每次回落不但不會使投資人退出市場,反而吸引更多的投資人加入。市場情緒高漲,充滿樂觀氣氛。此外,公司利好的新聞也不斷傳出,例如盈利倍增、收購合並等。上市公司也趁機大舉集資,或送紅股或將股票拆細,以吸引中小投資者。在這一階段的末期,市場投機氣氛極濃,即使出現壞消息也會被作為投機熱點炒作,變為利好消息。垃圾股、冷門股股價均大幅度上漲,而一些穩健的優質股則反而被漠視。同時,炒股熱浪席捲社會各個角落,各行各業、男女老幼均加入了炒股大軍。當這種情況達到某個極點時,市場就會出現轉折。
熊市第一期。其初段就是牛市第三期的末段,往往出現在市場投資氣氛最高漲的情況下,這時市場絕對樂觀,投資者對後市變化完全沒有戒心。市場上真真假假的各種利好消息到處都是,公司的業績和盈利達到不正常的高峰。不少企業在這段時期內加速擴張,收購合並的消息頻傳。正當絕大多數投資者瘋狂沉迷於股市升勢時,少數明智的投資者和個別投資大戶已開始將資金逐步撤離或處於觀望。因此,市場的交投雖然十分熾熱,但已有逐漸降溫的跡象。這時如果股價再進一步攀升,成交量卻不能同步跟上的話,大跌就可能出現。在這個時期,當股價下跌時,許多人仍然認為這種下跌只是上升過程中的回調。其實,這是股市大跌的開始。
熊市第二期。這一階段,股票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會觸發「恐慌性拋售」。一方面市場上熱點太多,想要買進的人反因難以選擇而退縮不前,處於觀望。另一方面更多的人開始急於拋出,加劇股價急速下跌。在允許進行信用交易的市場上,從事買空交易的投機者遭受的打擊更大,他們往往因償還融入資金的壓力而被迫拋售,於是股價越跌越急,一發不可收拾。經過一輪瘋狂的拋售和股價急跌以後,投資者會覺得跌勢有點過分,因為上市公司以及經濟環境的現狀尚未達到如此悲觀的地步,於是市場會出現一次較大的回升和反彈。這一段中期性反彈可能維持幾個星期或者幾個月,回升或反彈的幅度一般為整個市場總跌幅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熊市第二期。經過一段時間的中期性反彈以後,經濟形勢和上市公司的前景趨於惡化,公司業績下降,財務困難。各種真假難辨的利空消息又接踵而至,對投資者信心造成進一步打擊。這時整個股票市場彌漫著悲觀氣氛,股價繼反彈後較大幅度下挫。
在熊市第三期中,股價持續下跌,但跌勢沒有加劇,由於那些質量較差的股票已經在第一、第二期跌得差不多了,再跌的可能性已經不大,而這時由於市場信心崩潰,下跌的股票集中在業績一向良好的藍籌股和優質股上。這一階段正好與牛市第一階段的初段吻合,有遠見和理智的投資者會認為這是最佳的吸納機會,這時購入低價優質股,待大市回升後可獲得豐厚回報。
一般來說,熊市經歷的時間要比牛市短,大約只佔牛市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不過每個熊市的具體時間都不盡相同,因市場和經濟環境的差異會有較大的區別。回顧1993年到1997年這段時間,我國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經歷了股價的大幅漲跌變化,就是一次完整的由牛轉熊,再由熊轉牛的周期性過程。
㈤ 現在股票可以程序化交易嗎行嗎
程序化交易是什麼,顧名思義,就是用程序編程去實現交易進行標的買賣,跟量化交易的定義其實不太一樣。在中國,期貨那端來說,介面都是公開的,懂編程的人實現下單難度應該不是很大,而在A股市場,目前證監會是不允許行情轉發到機房外,也不允許券商開放介面給個人。對於很多人來說,需求更加大的應該是A股的程序化交易。簡單來說下,A股的程序化交易主要分2類,一類是根據券商提供的平台實現程序化交易,如寬睿系統、國信TS、中信CATS、恆生PB、中泰XTP等,在這類系統平台上開發策略實現程序化交易合法合規;另一類自然是自己搭建平台,當然這個難度很大,首先數據源就是一個難題,採集好數據後,其次是搭建平台,再次是開發策略,最後是實現交易下單,但是實現下單又涉及券商下單介面,又是一個難題。當然,最近2年,出現了很多在線的python開發平台可以用來模擬策略,比如米筐、聚寬等,可以用來開發簡單的中低頻策略。綜合來說,不是太建議個人自己搭建一個平台來實現程序化交易,工作量太大,不是靠個人可以搞定的。
㈥ 股市程序化交易有何意義10月9日
股票程序化交易是一款智能股票交易軟體,可以實現無人值守自動交易,無論你是做長線、中線、短線都適用。它不但可以實現條件化交易,還可以結合常用股票
行情軟體預警、股票池等實現指標化全自動交易。實用、穩定、安全、高效,可以設置條件化、自動買賣、多股多任務、自動監視、自動止盈、止損等。即使您無法
盯盤,也可用她來為您在設定條件成熟時立即進行交易,先人一步達到高位賣出和低位價買入的目的。目前國內比較好的就是微量網的股票策略,就是利用程序化進行自動交易的。
㈦ 客觀認識程序化交易
程序化交易與量化投資的區別
程序化交易是什麼?量化投資又是什麼?事實上,我們中的絕大部分人並沒有嘗試了解程序化交易和量化投資的正確概念,而是籠統地將兩者畫了等號。更多所謂的評論者則直接把高頻交易與低延時交易混為一談,指鹿為馬,誤導公眾輿論行吸睛之實。
在最早期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的定義中,程序化交易是指包含15隻股票以上、成交額在100萬美元以上的一籃子交易,2013年8月NYSE取消了定義中總價值100萬美元以上的條件。在後來的市場實踐中,程序化交易的對象擴大到各個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期貨、期權等,是由電腦直接發出下單指令並自動執行的。
隨著金融衍生品的不斷豐富,程序化交易成為機構投資的重要交易實現手段,解決了機構迫切需求的批量下單、全市場不間斷交易、減少沖擊成本等問題。這是一種技術手段,用軟體下單替代了人工委託。機構採用程序化交易手段是希望在盡可能減少市場沖擊的條件下,加速價格的形成,例如VVAP、TWAP等演算法交易都是十分基礎的程序化交易,其本身並不會放大漲跌幅。
量化投資的概念更加廣泛一些,通常我們理解以數據模型為內核,以程序化交易為手段,能夠自動識別投資機會並自動觸發交易的系統性投資方法才是量化投資。不難看出,量化投資是投資的一種套路,而程序化交易只是一種客觀的交易實現手段。極端一點來說,與場內喊單相比,投資者通過各種軟體報單到經紀公司前置機,之後進入交易所撮合成交的過程其實也是程序化交易。
我們不能簡單地把量化投資理解成程序化交易,更不能簡單地把程序化交易理解成高頻交易,量化是道,程序化是術,不應該被混為一談,量化投資在國內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國內出台的一系列抑制過度投機的措施雖然將量化投資一並連累,但其出發點仍然是針對那些可能擾亂市場秩序的程序化交易行為,以維護市場公平性。具體的方法可以商榷,但釐清概念、區分種類對監管者和從業者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前提。
程序化交易在爭議中成長
在金融歷史的多個時期,程序化交易與市場的劇烈波動都被聯系起來,多個國家都曾經出現過打壓程序化交易的階段性舉措,但同時也有眾多的研究成果顯示程序化交易並未破壞市場的穩定性,大量的實證研究表明,程序化交易與市場價格波動沒有必然聯系,也沒有證據顯示指數套利加劇了市場價格的波動。
金融交易史上從來不缺乏魔鬼交易員,胖手指事件可謂比比皆是,但為什麼程序化交易會格外引發市場的關注呢?筆者認為,這與程序化交易一旦出問題,有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並有可能引起整個市場的連鎖反應密不可分。加之程序化交易的「黑箱」特性,經過媒體的宣傳發酵之後,令整個過程更加撲朔迷離,比起簡單的胖手指事件更具新聞性。
而事實上,在全球金融市場耳熟能詳的幾個惡性事件中,出錯的程序化交易與魔鬼交易員相比並沒有在破壞力方面更為驚人。
2015年6月,德意志銀行在倫敦的外匯部門的一名交易員將一訂單中的「凈值」錯誤處理為「總額」,令德銀向一家美國的對沖基金客戶白白送出了60億美元,緊急協商之後,德銀於次日收回了這筆款項,震驚的德銀馬上運行了高管調整。
比起德銀這一次的幸運,2010年5月瑞穗證券操盤手在J-COM公司股票上的一次胖手指事件令瑞穗證券最終經濟損失超過300億日元。
另一個廣為流傳的事件是2005年6月,一名富邦證券公司的經紀人在接受客戶交易委託時,將英文數字8000萬(eighty million)元誤聽為80億(eightbillion)元。結果當日11時33分至11時40分之間,台灣股市大盤指數從6284.82暴漲到6342.45點,百餘股票漲停。
而在標志性的程序化交易事故中,首屈一指的當數騎士資本的交易故障,以及Sarao利用程序化交易導致2010年美股閃崩這兩大事件。
2012年8月1日,當時全美最大的做市商、高頻交易領先機構騎士資本在此前一天更新做市部門的交易系統時出現誤操作,向市場發出了許多針對NYSE股票的錯誤報價,導致150多隻股票價格異常波動,在不到一小時內巨虧4.4億美元。該事件的直接後果是曾經風光無限的騎士資本被競爭對手收購才得以避免破產。
2010年5月6日,美股市場神秘暴跌9%,道指在幾分鍾內大跌近1000點。漫長的調查持續了5年,直到2015年37歲的交易員Navinder Singh Sarao在英國被捕。美國司法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正在尋求引渡。據披露,美股閃崩當天,Sarao通過分層演算法及spoofing演算法操縱標普500E-Mini指數獲利90萬美元,而美股投資者在幾分鍾內因閃崩損失了近1萬億美元。
此外,近年來包括西班牙股票交易所IBEX、東京交易所、CME在內的全球多家主要交易所也都曾出現過因系統問題導致交易暫停的事故。自程序化交易逐漸為市場所認知以後,各國監管機構對其運行約束與管理的措施就從未停止過,包括對於影響市場穩定的重大事件的責任人追訴民事責任。
總之,破壞市場交易秩序的並不是程序化交易技術本身,那些出問題的程序化交易與胖手指事件一樣,背後的違法、違規行為,流程缺失以及交易機制漏洞才是這類事件的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