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談談股票市場的問題及對策

談談股票市場的問題及對策

發布時間: 2023-08-07 09:07:45

A. 我國股票市場大幅波動的成因及對策

中國股票市場大幅波動的成因,主要是人為惡意炒作,虛假報表等因素造成的。對策兩條:第一,加強教育,提高控股股東的守法意識,提高企業社會責任感,主動規范股市行為。第二,強化監管,重拳打擊違反政策者,起到殺一儆百的威懾作用,增加違規者的成本。

B. 股市為什麼暴跌 分析股市大跌原因和應對措施

股市大跌的原因還在於投資者心理。當投資者情緒波動爛洞,恐慌情緒加劇時,他們可能會選擇拋售股票,從而引發股市的大幅下跌。


黑天鵝事件指的是一些突發事件,如自然災害、恐怖襲擊等,這些事件可能會引發股市的大幅下跌。


總之,股市大跌的梁瞎原因有很多,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性,分散投資,及時止損,採取長期投資策略橡歷空,以降低投資風險,獲得穩定的投資收益。


總之,股市大跌的原因有很多,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性,分散投資,及時止損,採取長期投資策略,以降低投資風險,獲得穩定的投資收益。


二、應對措施


一、原因分析

C. 論我國股票市場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一、關於股市運行機制問題
我國股市在某種程度上只注重「擴容發展」,沒有理順「監管」與「改革」、「發展」的關系。我國股市的「圈錢」體制,粗放式擴張,雖然使股市得到了跳躍式的擴容,但累進的結構性制度性矛盾越來越突出。
筆者認為我國股市發展歷史上最大的失誤在於解散了跨部門、跨利益集團的股市發展政策設計部門,如國務院證券委。正是失去了這一戰略思維的「心臟」,我國股市出現了「只談發展」「不談發展改革」,「只談監管」不談「改革發展」。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現狀是:由警察部門主導的全面規劃發展!如果不能正確處理股市「監管」與「發展」「改革」的關系,就難以處理「破」與「立」的關系,我們「破」了不規范的市場力量,但沒有「立」起相應規范化的市場力量。打擊不規范力量給「莊家」「私募基金」「跨市場、跨產品套利」等種種交易行為以重創!而這種重創基本瓦解了由他們組成的自下而上的自發形成的我國股市的流動力提高機制。
但是,由於我們沒有相應的針對「規范化」市場運作機制的主動的戰略性的建設方案,在瓦解的同時沒有建立流動力提高機制。這樣做的嚴重消極影響就是:隨著我國股市流動力提高機制的不斷被削弱被瓦解,我國股市的運行安全正收到嚴重威脅。
因此,只有處理好監管者和市場的關系,才能建立良性的股市運作機制,促進股市的健康發展,筆者認為作為市場監管者既不能「當婆婆」,也不能放任自流。在1929年-1933年的世界經濟大蕭條之前,經典的自由市場理論大行其道,認為政府是「守夜人」,反對政府對市場進行任何的干預。在發生了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危機之後,主張國家對經濟進行強有力干預的凱恩斯主義逐漸取得了經濟學中主流地位。當前我國國民經濟呈現明顯的周期性特徵,要熨平經濟波動的「峰」和「谷」,政府應主動實施反經濟周期的宏觀經濟政策。
二、關於機構投資者
在美國股票市場的投資者中,機構投資者占絕大多數,占股票總值的80-85%。美國股票市場的重要投資者依次是:養老基金、人壽保險基金、財產保險基金、共同基金、信託基金、對沖基金、商業銀行信託部、投資銀行、慈善基金等。這些機構投資者都是以證券作為主要的投資業務,他們素質高,經營豐富,通過投標方式來參與新股發行的定價,制定出的價格通常能反映發行公司的價值。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的差距主要表現為:一是規模太小,2000年全美共同基金資產總值達4萬億美元,而同期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的資產總值則只有700億元人民幣。二是單個基金的塊頭太小,目前世界上基金規模動輒上千億美元,而我國最大規模的只要30億元人民幣,三是家數太少,美國達7000多隻,我國不到40隻。
這幾年,我國股市的發展重點之一是大力發展「證券投資基金」,並且把發展的形式定位在「公募型契約」證券投資基金。但出現了「唯證券基金獨尊「的發展戰略。由此,我國證券市場的投資者隊伍發生了結構性變化,出現了以證券投資基金取代其他一切機構投資者的傾向。相對於證券投資基金的快速發展,我國股市的其他機構投資者明顯萎縮
這種只扶持證券基金的片面的股市發展政策,實踐證明已危及股市運行安全。證券投資基金的研究表明,證券投資基金的行為從整體上而言表現為「順勢操作」,因此從整體和長期而言並不能明顯為股市提供流動力支持。分析從2000年以來的四個1300點附近的各類投資者的行為模式我們可以看出,證券投資基金並未表現出逆勢進場的模式,從而無能力擔當起為市場提供流動力的重任。但是與此同時,隨著不斷的監管和加壓,在這四個1300點附近,其他投資者特別是機構投資者正趨於土崩瓦解之勢。比較2000年以前的我國股市,我們在市場上已經越來越難以看到「抄底「資金的身影。投資者的高度「同質化」,破壞了證券市場應有的機構投資者的「異質化」結構。這就破壞了證券市場上各類機構投資者的應有的相互競爭,相互補充的生態平衡局面,帶來了獨家壟斷性發展的失衡狀態。
筆者認為:大力發展多樣化的投資者隊伍,建立生態平衡系統,市場機構化是當今國際資本市場的特點之一,也是我國股市健康發展的重要步驟之一。資本市場上的機構投資者主要是指養老基金,保險基金,和共同基金這三類投資者。有的國家還包括開辦個人投資信託和證券自營的銀行。目前我國資本市場仍然以散戶為主,證券投資基金剛開始發展,保險基金從1999年開始以購買證券投資基金形式間接入市,但尚不能直接投資股票,養老基金由於體制問題,也未形成一個真正的法人。
由此,培養機構投資者的任務艱巨。培養機構投資者的主要內容包括:培養開放式基金,擴大基金市場和基金品種,基金設立和發行要逐漸由審批制過渡到注冊制,要通過組建中外基金管理公司,提高國內基金的技術和管理水平,增強素質和競爭力;為保險基金自由進入市場創造條件,包括保險基金可以作為基金管理公司發起人,通過自己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進入市場等;培養養老基金,幫助這部分基金進入市場。
目前我們欣喜的聽到證券監管高層表態:將給私募基金合法的地位!同時保監會主席吳定富表示:保險公司將投資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項懷誠表示:今年八月底資產規模已達2300億元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也將進軍資本市場。所有這些措施的貫徹無疑將提高股市的流動性,擴大股市容量,增強投資者的投資信用,對於股市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性意義。
三、關於證券市場體系
美國股票市場具有多層次的市場格局,股票市場通過層次細分可最大限度的實現資本的供需平衡。中國股票市場結構單一,主板A股市場規模較大,二板市場未能開設;三板市場規模小,同時滬、深兩地市場的同質性、重疊性限制了整個市場容量的擴展。因此,筆者認為我國應建立多層次的證券市場體系,其中包括:
一)創業板市場(二板市場):為高科技,高成長型企業服務。特點:企業規模小,經營年限短,採取保薦人制度,股份全部流通,規定主要股東最低持股量及出售股份的條件,嚴格強制性信息披露制度。
1、二板市場定位
無論在主板市場內部設立二板市場,還是單獨設立為主板服務而且為主板市場培養上市公司的依附型市場,都不符合我國經濟改革和產業轉型的客觀要求。由於主板市場存在問題較多,行政色彩過濃,因而在主板市場的基礎上建立二板市場,就會留下隱患。從外國的發展過程看,如果把二板市場當作主板市場的輔助市場存在,一般來說都不是成功的。因此應建立一個有獨立運行規則、獨立的發展目標、獨立的服務對象、獨立的上市基準、交易機制的二板市場。二板市場應該為高科技企業服務,那些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葯、新材料、環保等主導的高科技產業應該是我國二板市場的首選服務對象。為此,可以考慮把上海、深圳交易所合而為一,然後將深圳交易所變為二板市場。
2、二板市場的制度設計
1)上市標准
上市的最低資本要求及社會公眾股比例應該較主板市場有大幅度的降低
可不設盈利要求
對業務要求應該嚴格
2)交易機制
在市場上推行做市商制度
確保管理層的穩定和公司成長的連續性
實行T+0的交易制度
3)監管機制
強調信息披露基礎上的投資者保護
強調監管機構對發行質量和對投資者保護的責任
4)二板市場的風險及防範
建立科學的公司內部控制制度
實行嚴格的保薦人制度
實行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
實行嚴格的市場監管制度
二)三板市場
其實早在1992年,中國曾經設立過場外交易市場(三板市場),那就是STAQ和NET兩個入股交易系統。1999年兩個市場暫停交易,後一直沒有開市。2001年新的場外交易市場啟動――中國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正式開張。中國所謂三板市場掛牌的公司是業績差,問題多的企業,而美國OTCBB市場上掛牌的公司並不是因為業績差而是公司實力較小,所以中國三板市場的定位就是剪不斷,理還亂的問題股,像指垃圾桶,而美國的OTCBB市場的定位是小企業的孵化器,是NASDAQ的市場後備。
令人感動欣慰的是,據報到:新三板融資大門將開啟,中科軟定向增發方案已公布。新三板市場的推出,對於證券市場體系尤其是退市機制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四、關於上市公司
一)質量問題
我國上市公司的業績低下,普遍存在「一年好,兩年差,三年ST,四年PT」的經營狀況,虧損戶數不斷增加,凈資產收益率呈逐年下降趨勢,每股收益不斷降低,審計報告中出具保留意見的公司不斷增多,上市公司丑聞屢見不鮮。我國的1300家上市公司中有200多家發生過丑聞,出事比例高達16%,而同期美國市場的比例是1%,1994年到2004年,上市公司平均每股凈資產增長速度低於GDP的增幅,凈資產收益率呈下降趨勢。
上市公司質量不高的原因:1)股票市場的功能定位不準確:管理部門過於關注市場的融資功能,特別是為國有企業籌資。很多國有企業效率低下,把股票市場完全當作「圈錢」「脫困」的場所,籌集資金是國企的最終目的,改制是手段。這樣的上市目的使得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為了籌集資金而進行形式上改頭換面,公司上市後經營機制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經營業績逐年下滑。2)股票發行制度不合理:股票發行從「審批制」轉為「核准制」。由最初的「額度控制」到「通道制」,再到「保薦人制度」。但現行的保薦制度不能杜絕「江蘇瓊華」事件。股票發行制度的不完善導致大量的績差公司充斥市場。3)股票市場退出機制不健全:沒有嚴格的摘牌制度,一些嚴重資不低債、缺乏市場重組潛力和收購價值的劣質公司仍然沒有被淘汰。
對此,我們解決的對策是:1、股票市場的准確定位應該是融資和資源的優化配置;2、改革股票發行制度,推行機構詢價、網上發行和網下配售制度,建立「綠鞋」回撥機制;3、加快三板市場改革,建立暢通的退出機制。
二)會計信息披露不真實、不充分、不及時、不規范。
瓊民源的造假,藍田股份的欺詐,銀廣廈的虛幻,草原興發巨額財務黑洞,人們對會計信息產生了懷疑。其深層原因包括:1、巨大的利益誘惑;2、低廉的違規成本;3、法規政出多門;4、相關制度不完善。
對此,我們的解決思路應該是:1、建立以會計准則為核心的會計信息披露規范體系;2、建立以注冊會計師公正審計為核心的會計信息披露監督體系;3、建立以證監會抽查復審為核心的會計信息披露再監督體系。
三)上市公司治理結構
由於股權分置,一股獨大的現實,我國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形同虛設,「內部人」控制非常嚴重,這種局面既不利於公司的發展,更不利於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其實,股市的根本在於上市公司,沒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上市公司就不可能穩步發展和長期盈利。對此,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建立我國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
1、健全和完善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前提是:股東利益的最大化。
我國絕大多數上市公司是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其價值取向是多元化的,除了「股東利益最大化」的目標外,還有「社會價值目標」,比如:稅收指標、就業指標、公益活動指標等待,在某種程度上這是高度理想主義的表現。美國一位著名經濟學家曾經說過「高度理想主義,即使被採用,也只能削弱商業公司的主要優勢及其有效實現確定目標的能力,同時還會放大政府的基本缺陷,使其迷失方向,並陷於利益集團的無休止的競爭中」。我國傳統體制下國有企業人人都是主人,人人都對企業不負責的惡果也說明了這一點。當然,堅持公司治理結構的目標是「股東利益最大化」並不是說公司可以忽略公司利益相關者(包括雇員、債權人、顧客、社區)的利益。
2、健全和完善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重點是要改變國有股「一股獨大」的畸形股權結構。
從實踐上看,英美的股份公司都經歷了家族資本主義、經理資本主義與機構資本主義三個階段,其股權結構也經歷了由集中到分散,再由分散到集中的變化。「一股獨大」並沒有錯,相反在歷史上發揮了積極作用,如沃倫.巴菲特在希爾公司、比爾.蓋茨在微軟公司、李嘉誠在和記黃埔公司都曾占很高比例的股權。
我國只所以反對國有股「一股獨大」,關鍵是國有股股東行為非理想化,發生了嚴重的扭曲。一是國家所有權的代理行使問題沒有得到妥善解決,國家所有權的代表是「形至而實不至」「缺位」現象嚴重,缺乏能真正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負責的人格化代表;二是我國絕大多數上市公司都是國企改制而來,受傳統觀念束縛嚴重;三是國有股「一股獨大」導致上市公司的董事會和管理層基本由原企業的管理人員組,從而形成了國家行政干預的「內部人控制」局面;四是國有股不能流通,致使公司外部治理機制、市場對公司的治理「失靈」,加劇了國有股股東行為的扭曲;五是法制不健全,打擊不力。
3、健全和完善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核心是要保證公司董事會的「獨立性」,建立充分履行其職能的運行機制。
4、健全和完善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重點是要建立一個與公司治理結構相適應的公司外部治理機制(包括市場機制、行政機制與社會機制)
1)公司外部治理市場機制:主要指的是公司控制權市場和職業經理人市場
A、公司控制權市場主要表現為敵意兼並和收購,主要是對公司董事長及董事會成員總經理及高級管理人員的約束。英美國家公司控制權市場十分活躍,公司經營狀況糟糕,就可能更換董事長或總經理,甚至發生局外人通過收購該公司的股票繼而達到兼並公司的目的,這樣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就會失去對公司的控制權。我國的公司控制權市場發展嚴重滯後,原因是國有股不能流通,從而妨礙了上市公司的敵意收購和兼並,這也是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失靈」的一個重要原因。
B、同樣,我國職業經理人市場也很落後。公司經理的選擇主要依靠行政部門,這樣的職業經理人市場對公司在職經理來說沒有構成任何威脅。
2)公司外部治理行政機制
政府對一級市場及二級市場的管理機制。
3)公司外部治理社會機制
主要是指中介機構的信用機制。
5、健全和完善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條件是要創造一種良好的公司治理文化。
1)樹立「股份公司是股東的,股東利益最大化」的理念;
2)樹立「股東公司最高權利機關是股東大會,核心機構是董事會」;
3)樹立「人力資本價值」理念。
四)關於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問題
1、我國獨立董事佔比過低
在我國的上市公司中,獨立董事(INDEPENDENT DIRECTOR)的比例在10%左右,有的根本沒有獨立董事。根據經合組織(OECD)1999年的調查,獨立董事占董事會的比例,美國為62%,英國為34%,法國為29%《財富》美國公司1000強中,董事會的平均人數為11人,獨立董事為9人。
2、我國上市公司實行獨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障礙分析
1)缺乏相關法律作支撐
現在的公司法沒有給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董事以存在的空間和條件。而在美國,獨立董事依靠法律這把「上方寶劍」,可以把獨立董事的個人意志變成董事會乃至公司的意志。而我國目前的法律沒有賦予獨立董事特殊表決權,人數也不佔優勢,很難從根本上與公司內部董事制衡。
2)一股獨大的股權結構
美國公司目前最大的股東是機構投資者,一般在一個特定公司的持股比例為1%,按照美國《投資公司法》(1940),人壽公司和互助基金所持有的股票必須分散化,這也導致了美國股權的高度流動性。
當前我國公司治理結構中的主要問題是控股股東通過關聯交易,如擔保、應收帳款,資產置換等各種手段來侵佔上市公司資產,侵害中、小股東利益。
3)獨立董事的引入與我國監事會制度不相容
獨立董事制度產生於普通法為主的美英法系國家,這些國家採用「一元制」的董事會制度結構,在公司機構設置上沒有獨立的監事會。我國公司立法上採用的是大陸法系的「二元制」結構組織體系,即在股東大會之下設董事會和監事會。如此,獨立董事的職責就會和監事會重疊甚至沖突。
4)具備擔當獨立董事素質的人才匱乏
5)市場選擇機制和評價體系尚未形成
3、我國上市公司有效運作獨立董事制度的相關對策
1)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A、公司法應賦予獨立董事一定的權利,建立權利實現保障機制。這些權利包括信息知情權、監督權、獨立的審核權、否決權。
B、上市公司還應當賦予獨立董事特別職權:第一,重大關聯交易的認可權;第二,向董事會提議聘用或解聘會計師事務所;第三,向董事會提議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第四,提議召開董事會;第五,獨立聘請外部審計和咨詢機構;第六,向股東徵集投票權。
2)改革「一股獨大」的股權結構
3)協調獨立董事與監事會的功能。獨立董事的監督具有天然的事前監督,內部監督以及決策過程監督緊密結合的特點,而監事會具備了經常性監督、事後監督與外部監督的特點。
4、對獨立董事的任職資格和能力,聘任和激勵約束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
1)任職資格和能力
2)聘任
3)提供獨立董事的比例
4)提供充分信息和良好的工作條件
5)設立獨立董事發揮作用的機構
6)建立合理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7)強化獨立董事的誠信勤勉義務
5、建立獨立董事的自律組織
五)上市公司的股權集中度
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集中度過高,有的達90%以上,股權結構不合理,不利於公司治理和資本流動。英國第一大股東平均持股比例僅為10%,這種分散的股權結構使上市公司的決策更為透明,且能更好的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權益,「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因而投資活躍,證券市場融資能力較強且流動性好。英國公司首次公開上市時間平均在公司創立後8年,而德國卻是40年。英國公司上市的平均規模是1600萬美元,而德國是6000萬美元。德國上市公司的結構十分復雜,相互持股使得公司的直接持有者不等於最終持有者,個人持股比例小,而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持股比重和非金融公司交叉持股比重很大。
為此,要改變我國上市公司的畸形股權結構,必須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鼓勵保險基金和養老基金入市,給私募基金應有的合法地位,這樣才能改變股權過於集中的局面。
五、關於分業經營問題
世界金融業的發展有兩種經營模式。一種是金融機構可以跨行業經營銀行、證券、保險與信託等各種金融業務,稱為混業經營模式。其中最關鍵、最突出、最重要的是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混合,即「銀證合一」,另一種稱為分業經營模式,即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公司和信託公司等金融機構不允許交叉經營業務。
金融業的混業經營和分業經營在西方金融史上曾經幾分幾合。1929年世界性經濟大蕭條和金融危機之後,國家金融領域逐漸由混業經營一統天下的格局演變成分業和混業兩種經營模式並存的狀態。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實行分業經營的國家開始出現重新實行混業經營的新方向。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金融市場上逐漸出現了一種新的發展模式--金融控股公司(Financia Holding Company),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國際證券聯合會、國際保險監管協會將其定義為:在同一控制權下,完全或主要在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中至少兩個不同的金融行業大規模的提供服務的金融集團公司。
1998年美國眾議院通過了《1998年金融服務業法案》,該法案在涉及銀行組織的條款中,創造了「金融控股公司」這一新的法律范疇。1986年撒切爾夫人在英國實行金融「大震」(big bang)改革,全面摧毀了金融分業經營的體制,促進了混業經營。在東亞,日本和韓國曾經以大財團的形式發展起了一些企業集團,其中有一些是金融控股公司。與此同時,中國的證券業與銀行業仍實行銀證分業的制度。這種制度的明顯缺點在於:
1、資金方面
在投資銀行業務中,券商需要通過咨詢、策劃、融資、估價、談判等一系列操縱來幫助企業資本運營,這要求券商有一定的資金融通職能,而經紀業務的開展,銀行網點的鋪設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同時券商要為客戶提供融資、融券功能也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自營業務的開展更增大了券商對資金的需要,在混業經營模式下,這些資金需求可以通過銀行達到便利的滿足,但在分業經營中券商就無能為力了。
2、營銷網路方面
投資銀行開展證券配售業務、經紀業務以及資產管理業務都需要建立一個網路體系來直接面向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在混業經營下可以利用銀行的營銷網路,降低成本,提供利用效率。
3、信息和信譽度方面
商業銀行的經營歷史遠遠長於投資銀行,它們對經濟實體的了解更多、更豐富,況且建立了一定的信譽度,容易接近客戶,依賴商業銀行的信譽投資銀行可以順利開展業務。
4、面對入世後金融大鱷的挑戰,中國需要混業經營以打造自己的金融航母,否則難以抵禦外來的金融風險,喪失競爭力。
對此,筆者強烈建議我國資本市場盡快走混業經營的道路,利用我國原有商業銀行的優勢,拓寬券商融資渠道,營造全方位的銷售網路,增強自身抗禦風險能力,以便在國際金融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六、關於證券交易所
20世紀90年代之前,全球證券交易所幾乎全都是以會員制形式發展起來的。這種類型的交易所是由會員出資組成的交易所為會員所有和控制,只對會員服務,只有會員才能利用交易所的交易系統進行交易,由於服務者和出資者為同一人,因此大多數實行會員制的證券交易所都是非盈利的服務性組織。在技術進步的推動下,會員制形式逐漸不能適應市場的變化。
資本的國際化使各地的證券交易所突破了地域限制,在全球市場上形成了相互競爭的對象。一方面,競爭使定價過高的交易所得不到客戶,也就沒有收入來源,從而面臨淘汰的命運;另一方面,作為交易所,要在競爭的條件下生存,就必須努力提高服務質量,擴大市場份額,否則就有被蠶食的危險。但在會員制下,交易所籌資能力受限,融資成本過高,非盈利性的組織機構也限制了它持續發展的能力。在這種條件下,交易所只有採取以獲得競爭優勢為導向的商業治理結構才能獲得競爭力,因此,進入90年代,交易所的治理結構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出了公司化的發展趨勢,交易所開始由非盈利性的會員制向盈利性的公司制轉變。 公司制的特點在於:1、是以滿足股東價值最大化為目的的組織;2、交易所可以向社會公眾發行股份,不必局限於是會員還是交易者;3、通過公開發行股票,使市場交易權和所有權分開,不是股東也可以獲得在交易所交易的資格,而在會員制下,只有會員才有資格直接交易。顯然,公司制各方面都要優於會員制。而我國目前證券交易所組織模式為「行政會員制」,它是行政管理與會員參與相結合的組織模式。由於實施行政管理,它能從宏觀上保障證券交易所的活動首先符合國家利益,有利於實施監管;由於會員參與,它還要考慮會員的切身利益,「行政制」和「會員制」的結合必然導致低效率和缺乏市場競爭力。
但令人遺憾的是迄今為止,股票市場改革矛頭主要指向籌資者,投資者和券商,很少觸及證交所。目前的證交所內無動力,外無壓力,沒有競爭和市場意識,面對資本全球化的沖擊,整合和股份化改造是證交所改革之路。
筆者認為我國證券交易所的改革包括兩個方面:
1、證券交易所的整合,上海、深圳證交所合並為上海證券交易所。從全球看,證交所集中化的呼聲超過了分散化的呼聲。目前世界范圍內形成的三大勢力范圍:一是以紐約證交所為首的GEM陣營(global Equity Market)控制歐洲、美洲和亞太,股票市值超過了19萬億美元。二是以英德為首的IX陣營,市值為4萬億沒有,以歐元報價,壟斷歐洲股票交易額的53%和高科技股的80%,三是以納斯達克為首的創業板市場陣營即「全球數碼股市」。
2、公司制的證交所結構。世界上大多數證券交易所已經改製成股份公司,有不少公司正在上市。把屬於市場的還給市場,只有這樣,中國的資本市場才能面對全球競爭,才能在世界資本市場中站穩腳跟。

D. 查理芒格談:股票投資的難點及對策

先來看一下股市的本質是什麼?查理芒格說,這個問題把你們引到我從法學院畢業之後很久才流行起來——甚至是肆虐橫行——的有效市場理論。但實際上,市場既是部分有效的,也是部分低效的。

股市本質是賽馬中的彩池投注系統。如果把普通股市場的概念簡化,那麼非常像賽馬中的彩池投注系統。如果你停下來想一想,會發現彩池投注系統其實就是一個市場。每個人都去下注,賠率則根據賭注而變化。股市的情形也是這樣的。

一匹負重較輕、勝率極佳、起跑位置很好等等的馬,非常有可能跑贏一匹勝率糟糕、負重過多等等的馬,這個道理就算是傻子也能明白。

但如果該死的賠率是這樣的:劣馬的賠率是 1 賠 100,而好馬的賠率是 2 賠 3。那麼利用費馬和帕斯卡的數學,很難清清楚楚地算出押哪匹馬能賺錢。

股票價格也以這種方式波動,所以人們很難打敗股市。然後馬會還要收取 17%的費用。所以你不但必須比其他投注者出色,而且還必須出色很多,因為你必須將下注金額的 17%上繳給馬會,剩下的錢才是你的賭本。

股市的情況是相同的——只不過管理費用要低得多。股市的情況是相同的——只不過管理費用要低得多。股市的交易費用無非就是買賣價差加上傭金,而且如果你的交易不是太頻繁的話,交易費用是相當低的。所以呢,有些足夠狂熱、足夠自律的精明人將會比普通人得到更好的結果。

聰明人在發現這樣的機會之後會狠狠地下注。他們碰到好機會就下重注,其他時間則按兵不動。就是這么簡單。

那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顯然,有 50%的人會在最差的一半里,而 70%的人會在最差的 70%里。但有些人將會占據優勢。在交易成本很低的情況下,他們挑選的股票將會獲得比市場平均回報率更好的成績。

好啦,現在我們已經明白,市場的有效性跟彩池投注系統是一樣的——熱門馬比潛力馬更可能獲勝,但那些把賭注押在熱門馬身上的人未必會有任何投注優勢。

上天並沒有賜予人類在所有時刻掌握所有事情的本領。但如果人們努力在世界上尋找定錯價格的賭注,上天有時會讓他們找得到。

聰明人在發現這樣的機會之後會狠狠地下注。他們碰到好機會就下重注,其他時間則按兵不動。就是這么簡單。所以成為贏家的方法是工作、工作、工作、再工作,並期待能夠看準幾次機會。

這個道理非常簡單。而且根據我對彩池投注系統的觀察和從其他地方得來的經驗,這么做明顯是正確的。

然而在投資管理界,幾乎沒有人這么做。我們是這么做的——我說的我們是巴菲特和芒格。其他人也有這么做的。但大多數人頭腦裡面有許多瘋狂的想法。他們不是等待可以全力出擊的良機,而是認為只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或者聘請更多商學院的學生,就能夠在商場上戰無不勝。在我看來,這種想法完全是神經病。

你需要看準多少次呢?我認為你們一生中不需要看準很多次。只要看看伯克希爾·哈撒韋及其累積起來的數千億美元就知道了,那些錢大部分是由十個最好的機會帶來的。而那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沃倫比我能幹多了,而且非常自律——畢生努力取得的成績。我並不是說他只看準了十次,我想說的是大部分的錢是從十個機會來的。

所以如果能夠像彩池投注的贏家那樣思考,你們將能夠得到非常出色的投資結果。股市就像一場充滿胡話和瘋狂的賭博,偶爾會有定錯價格的良機。你們可能沒有聰明到一輩子能找出 1000 次機會的程度。當你們遇到好機會,就全力出擊。就是這么簡單。

當沃倫在商學院講課時,他說:「我用一張考勤卡就能改善你最終的財務狀況;這張卡片上有 20 格,所以你只能有 20 次打卡的機會——這代表你一生中所能擁有的投資次數。當你把卡打完之後,你就再也不能進行投資了。」

他說:「在這樣的規則之下,你才會真正慎重地考慮你做的事情,你將不得不花大筆資金在你真正想投資的項目上。這樣你的表現將會好得多。」

在我看來,這個道理是極其明顯的。沃倫也認為這個道理極其明顯。但它基本上不會在美國商學院的課堂上被提及。因為它並非傳統的智慧。

股票投資的難點

投資之所以困難,是因為人們很容易看出來有些公司的業務比其他公司要好。但它們股票的價格升得太高了,所以突然之間,到底應該購買哪只股票這個問題變得很難回答。

例如,在股票市場上,有些鐵路公司飽受更優秀的競爭對手和強硬的工會折磨,它們的股價可能是賬面價值的三分之一。與之相反,IBM 在市場火爆時的股價可能是賬面價值的六倍。所以這就像彩池投注系統。任何白痴都明白 IBM 這個企業的前景比鐵路公司要好得多。但如果你把價格考慮在內,那麼誰都很難講清楚買哪只股票才是最好的選擇了。所以說股市非常像彩池投注系統,它是很難被打敗的。

查理芒格的對策

我們從來沒有解決這個難題。在 98%的時間里,我們對待股市的態度是……保持不可知狀態。我們不知道。通用汽車的股價跟福特比會怎樣?我們不知道。

我們總是尋找某些我們看準了的、覺得有利可圖的東西。我們看準的依據有時候來自心理學,更多時候來自其他學科。並且我們看準的次數很少——每年可能只有一兩次。我們並沒有一套萬試萬靈、可以用來判斷所有投資決策的方法。我們使用的是一種與此完全不同的方法。

我們只是尋找那些不用動腦筋也知道能賺錢的機會。正如巴菲特和我經常說的,我們跨不過七英尺高的欄。我們尋找的是那些一英尺高的、對面有豐厚回報的欄。所以我們成功的訣竅是去做一些簡單的事情,而不是去解決難題。

投資決策靠的是統計分析和眼光嗎?

當我們作出一項決策的時候,我們當然認為我們的眼光不錯。有時候我們確實是因為統計分析才看好某個投資項目。不過,再說一遍,我們只發現了幾個這樣的機會。光有好機會是不夠的,它們必須處在我們能看明白的領域,所以得在我們能看明白的領域出現定錯價的機會。這種機會不會經常出現。

比如,對我們來說,低科技企業的優勢在於我們認為我們對它的理解很充分。對高科技企業則不是這樣的。我們寧願與我們熟悉的企業打交道。我們怎麼會放棄一種我們有很大優勢的游戲,而去玩一種競爭激烈而我們又毫無優勢,甚至可能處於劣勢地位的游戲呢?

你們每個人都必須搞清楚你們有哪方面的才能。你們必須發揮自己的優勢。但如果你們想在較不擅長的領域取得成功,那你們的生活可能會過得一團糟。這一點我可以保證。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你們肯定是中了彩票或者遇到其他非常走運的事情。

當然,這種機會它不需要經常出現,如果你們等待好機會,並有勇氣和力量在它出現的時候好好把握,你們需要多少個呢?以伯克希爾·哈撒韋最成功的 10 個投資項目為例。我們就算不投資其他項目,也會非常富裕——那些錢兩輩子都花不完。

所以,再說一次,我們並沒有一套萬試萬靈、可以用來判斷所有投資決策的方法。如果有,那就荒唐了。我只是給你們一種用來審視現實、以便獲取少數可以作出理性反應的機會的方法而已。

如果你們用這種方法去從事競爭很激烈的活動,比如說挑選股票,那麼你們將會遇到許多出色的競爭對手。所以我們即使擁有這種方法,得到的機會也很少。幸運的是,那麼少的機會也足夠了。

E. 炒股的三大難題是什麼如何解決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經濟進步,有許多投資者就會選擇投資股票來提高自己的經濟效益。那麼其實股票也是有很大的風險呢,因此在進行股票投資的時候,必須要對股市有一個充足的了解。以及懂得一些操作方法,才能夠讓自己獲得理想中的收益。那麼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在炒股的過程中有哪三大問題,以及當投資者在遇到這些難題時,應該如何解決?

那麼第三個問題就是在投資者進行投資的時候應該如何做到止盈或者是止損,那麼止盈或者是止損,也就是說要根據股票的一個大趨勢進行一些交易。那麼在這樣的情況如果沒有做到止盈或者是止損的話,就有可能導致自己虧損的過多,沒有辦法再去進行股票投資。也就要求投資者對股市上的情況有一個詳細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將自己手中的股票精準的拿捏住。

F. 股票會遇到什麼問題如何解決

一,熟悉!股票屬於風險性資產產品,其風險由投資者承擔,每一個投資者在走買入賣出的時候都應謹慎行事。高收益帶來的也是高風險,在從事股票投資時,為了爭取盡可能大的收益,並把可能的風險降到最低限度。對投資行動來說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安全。
二,技術!股票投資分兩種,短期和長期!長期投資者要靠方法和眼光,短期投資者則要靠技術和消息,而要在股市上進行投機,更是一種需要高超智慧與勇氣的舉動,其前提是看準了時機才去投資。而時機的把握需要投資者綜合運用自己的知識、理論、技術以及方法等詳盡的周密分析,進行科學的決策,以獲得有保障的投資收益。都密不可分~
三,適量!剛剛買股票,我不建議投入太多錢,你得有一筆小錢,至少足夠買第一張股票。然後這錢就當是給社會建設做貢獻,你不會很在意他!
四,總結經驗!簡單說說技術層面的.一般說來先看成交量,指數大跌且成交量降到均量一半以下時,買進風險很低,這叫九生一死,此時買股賠錢風險只有10%。反之,指數上漲且成交量降到均量一半以下時,買進風險很高,這叫九死一生,此時買股賠錢風險高達90%。感冒季節提前買點感冒葯業的股票!夏天來之前提前買點啤酒電力等股票,看好了基本穩賺不賠!以此類推!
五,不貪
1,先買基本書讀讀,視頻看看!對股市有個了解,包括基礎知識和股票的技術分析
2,炒股模型很多模擬炒股,用個小本子虛擬炒,當成自己的錢,看能不能接受
3,然後少量資金進入看看,建議先買基金,後買6開頭,再買其他!
六、有良好的心態
熊市牛市都有人賺,看的不是市,看的還是人
綜合來說還是需要經過系統性學習一些能夠經得起市場考驗的戰法,讓盈利變成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不是偶然性事件。祝大家早日財富自由

G. 我過證券市場目前存在的問題原因和對策

內地證券市場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內地證券市場從無到有,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市場規則、制度建設、監管水平等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內地證券市場前進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不足和誤區。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值得每個市場人士深入思考。

證券市場應盡快實現兩個轉變
成熟的證券市場是資源優化配值的場所,既可籌資融祺,也使投資者獲取回報。而內地處於經濟轉軌時期,在證券市場制度設計與管理上,內地的證券市場是政府倡導建立的,其籌資與結構調整功能是國家傳統的資金增量調整方式在證券市場的實現形式,因此為國企改革服務的作用被突出強調,即強調其籌資功能而忽略其投資功能。市場及個股的投資價值問題受到了忽視,這種潛意識導致了政策上及市場參與者行為上對證券市場投資功能的忽視甚至是漠視,這其實是導致監管不嚴和企業及其他各市場參與者傾向於短期行為的根源。
伴隨著國企三年改革脫困的目標基本實現以及證券市場規模快速擴張期的結束,這種依賴吸收資金增量實現經濟結構調整的功能將會逐步退化。而伴隨著市場調整期的開始,投資者理性投資觀念的全面形成會迫使市場供求結構發生強制性調整,促使市場供求機制由行政操作型向市場主導型轉變。順應這種變化,證券市場應盡快實現兩個轉變:一是市場定位的轉變,即由原來的為國企脫困服務轉變為培育一批業績優良、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公司;二是市場功能的轉變,即由原來單一的籌資功能向風險定價、優化資源配置等多項組合功能轉變。

證券市場要積極推進金融創新
在健全發達的市場體系中,主板市場與二板市場,場內交易市場與場外交易市場,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和衍生金融市場等同時並存,構成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與之相對應的則有數以千萬計的上市公司和交易品種。
內地證券市場的發展目前主要集中於主板市場,而且主要是股票市場,股市的板塊是以行業或概念來劃分的,便於為莊家提供炒作機會,且市場交易品種單一,缺少對沖機制來降低市場風險。一九九五年因國債期貨的「327」事件,政府主管部門停止了國債期貨交易,此後金融期貨市場一直處於空白狀態。由於股票市場交易品種單一,缺乏對沖機制,使得市場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多空對壘,投資者只有做多才能獲利。市場的單邊性特點不利於市場的穩定,多數莊家操縱股價都是先利用股市無買空機制而一路往下打壓,做長期單邊下趺市收集籌碼,而後一路拉升股價暴漲。當中小投資者開始追漲過程中,莊家也就順利完成了出貨。在莊家的操縱下,廣大中小投資者往往輸得很慘。
內地證券市場結構的缺陷,不僅不利於培養長期、穩定的投資者群體,而且由於無法發揮期貨、期權的價格發現功能、不利於股價的理性回歸,導致股價的理性回歸,導致市場過程投機。因此今後在發展證券市場的過程中,管理層應加快對證券市場進行結構調整。一方面繼續完善股票市場建設,同時應加緊建立二板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積極推進金融創新,穩妥地發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增加交易品種,建立對沖機制以降低市場風險。
股票指數期貨由於是以股票指數本身為買賣對象的,不僅具有一般期貨產品的價格發現功能和風險規避功能,在成熟的證券市場上,它還能產生調節整個股票市場股價的作用,越來越受到國際資本市場的重視。內地應適時開辟這一市場,使內地證券市場盡快形成以股票市場為主體、多層次的證券市場並存和協調發展的市場體系。

上市公司應建立退出機制
目前內地上市公司中,國有企業占絕對優勢,並且大量的國有股不能流通,市場投資者只是小股東,處在弱勢群體的位置上。上市公司這種「一股獨大」的股權結構導致了市場投資者和企業雙方面的行為扭曲。在上市的1,200多家公司中,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嚴重失衡。據不完全統計,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公司總股本51%的上市公司,占總數的近一半;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數量是第二大股東的5倍以上。由於股權結構不合理,小股東無法實行監督權,通過市場監督促進國有企業改制的設想也就無法實現。另外,大量的國有股不流通不僅是導致市盈率高的一個因素,也導致了證券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要改變上市公司行為的不規范,關鍵是要落實上市公司股權結權的改善、變革和交易等核心問題。具體操作上,首先應當改善上市公司整體質量。可以考慮嚴格控制新上市企業的質量,從注重所有制結構轉為注重企業本身的質量和效益情況,多批准一些高質量的民營及合資企業上市,甚至允許外資企業上市,以便提高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其次,分期分批使上市公司的股權能夠盡量流動起來。在增加市場流動性的同時,分散的股權結構有利於對企業的監督,也有利於企業改制。這一點通過有計劃有步驟的國有股減持可以實現。再之,對於那些虧損嚴重的企業應當加以限制、整頓乃至取消其市場資格,不允許其通過虛假重組、以配股代替分紅等方式在市場上繼續維持。因此,市場的退出渠道一定要暢通,這將比任何行政處罰更有約束力。

建立法制的證券市場
內地證券市場在立法、監管、規范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與成熟市場相比,內地證券市場在法制建設方面差距很大;一些法律只有粗的框架,可操作性差,導致市場各欺詐投資者行為時有發生,監管人才和手段不足;由於證券案件標的較大、訴訟成本較大,一些法院對證券法律法規的認知度不高,對涉及證券案件的訴訟主體等問題還不清楚。此外,在證券市場的監管問題上還存在地方保護主義等問題。下一步需要真正發展證券市場的法律制度,否則即使在其他方面加快前進步伐,也會受到相當大的制約。
針對目前市場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應加強證券市場法制建設,在依法治市的基礎上,加大對證券市場的規范力度:首先根據市場需要,補充和完善現有的法律法規體系,同時,面對不斷出現的新事物、新情況,積極研究監管辦法,為市場的發展和規范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要加強證券執法,堅決打擊一切違法違規活動:要進一步加大對內幕交易、操控市場和其他欺詐行為的查處力度,加大執法和稽查力度,重點查處一批大案要案,對市場違規者形成威懾力量,促使市場參與者形成守法規模經營的理念。

H. 論證券法證券市場 論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及其存在問題

論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及其存在問題

論 文 提 綱

一、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

1、國民經濟的資源配置

2、證券市場深化和完善了中國的市場經濟體系

二、我國證券市場存在的問題

1、信息失真現象嚴重

2、證券市場規模

3、證券市場制度

三、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問題的對策

1、政府推出積極的資本(股市)政策

2、加強投資者教育

3、監管改革

四、結論

摘 要:我國證券市場從有至今,經過高速的發展,已初步形成規模,但仍不成熟,仍存在許多問題,例如證券市場規模過小,資本品種類不足,證券市場制度不健全,上市公司內部管理不規范,投資者缺乏投資理念,不理性投資,證券公司綜合競爭能力較弱,法律、誠信環境及監管體系有待完善,監管有效性和執法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等等問題,而這些問題需要慢慢的改進。

[關鍵詞]證券市場 發展 問題

中國證券市場從粗耐無到有、在誕生後短短的20年間,迅速成為無論從總市值、募集資金規模、還是交易活躍度都走到世界前列的全球主要市場,跨越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歷程,這應當說是一個奇跡。這自然得益於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的堅實基礎和大背景。但是,證券市場本身無論在制度建設、交易規范和監管努力等方面的長足進步,也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因此,我們既絕不可妄自尊大,也不必妄自菲薄。

一、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

(一)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到幾天的主要成就是它優化了國民經濟的資源配置,推動了創業創新和企業成長,從而極大地增進了實體經濟的活力和可持續發展。

強大和多層次的資本市場使各類優質企業都能有了籌集資金的市場化渠道從而實現加速發展。而股市巨大的財富效應一方面吸引了各種社會資金湧入市場和流向優質企業,另一方面激勵了千千萬萬的普通人燃起創業的夢想,追求創新和成功。資本市場助推了企業家精神的弘揚。

(二)證券市場深化和完善了中國的市場經濟體系。

記得早在1980年代引入市場機制的初期,當時的改革者就已經預感到僅有商品的市場化不足以替代原有的龐大的計劃經濟體系,改革的發展將邏輯地需要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配套,需要期貨市場調節和穩定長期供需關系。中國證券市場這20年的發展,通過債券、股票、權證、期貨等各種金融工具,提供了多層次的投資和分散風險的手段,使得金融投資既是專業機構的獲利避險工具又成為大眾理財的通暢渠道。以證券市場為代表的直接金融的興起,改變了我國

長期以來僅僅依靠銀行間接金融的體制,在整體上提高了資金效率和降低了金融風險。這為中國經濟在逐步融入全球一體化的過程中,保證自己的經濟自主性和抵禦外部的金融沖擊打下了可靠基礎。

二、我國證券市場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失真現象嚴重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中,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相當嚴重,有的公司不是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記錄來披露會計信息的,而是根據領導人的意願捏造會計數據,欺騙投資者;有的公司設置兩套賬,以逃避現實有關部門的監督等等。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公司領導人為了個人利益或小集團利益授意或強迫會計人員造假是主要原因,社會監督部門監督不力也為虛假信息流入社會創造了條件。

(二)證券市場規模

證券市場規模過小。以股票為例,雖然發展速隱雹度較快,但是從總體規模看仍有很大不足。全世界平均參與股票投資的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為8%,發達國家約為25%;而我國僅為2.7%,至2007 年中期上升至10% 左右。另外,從股市總市值占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比重看,世界平均為30 % 左右;2006 年前我國僅為24.2%,至2006 年股改後,該比例升至43% ;但距發達國家的80%仍有很大差異。而且在我國證券市場總市制中還包括了大量非流通市值。綜上所述,我國股市規模與國民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有較大差距。

(三)證券市場制度

(1)證券市場制度不健全。證券市場制度是支撐證券市場高效、公平運轉的基礎灶凳帆,包括信息披露制度和利益保障與實現制度等。我國證券市場的信息披露制度無論從制度本身還是從執行上看都存在信息公開不夠的問題,表現在一些重大信息披露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和主觀性,極大挫傷了股民、債券投資者的信心。利益保障與實現制度是指證券投資者在獲取有關信息後,給予證券投資期收益以必要的保障和實現的制度。我國證券市場的利益保障與實現制度很不健全,使投資者面臨的市場風險過大,嚴重挫傷了股民的投資積極性。

還有我國證券公司綜合競爭能力較弱 上市公司內部管理不規范法律、誠信環境及監管體系有待完善,監管有效性和執法效率低下等一系列原因

三、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問題的對策

(一) 政府通過推出積極的資本(股市)政策,擴大直接融資,調整經濟結構,做大經濟總量。

1.應大力發展債券市場。目前我國債市容量規模比較小,債市融資占直接融資總量的比重與成熟市場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從體制機制層面看目前還有很大障礙制約了債市發展。

2.應大力發展場外市場。場外市場一旦打開,會讓更多創新型、創業型中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從而加大國家科技進步的步伐,加速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平台。今年加快推進場外市場建設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重點工作,場外市場作為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市場的有力補充,面向的企業范圍應該更大,門檻應該更低,掛牌標准更加靈活,並且有其獨特的監管模式。股市不能淪為圈錢工具,不能竭澤而漁,正如央行行長周小川所言,把池子建設好,把熱錢、房地產資金、等引入到股市,這樣的股市才能健康發展。

(二)加強投資者教育

正如新任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所言證券市場有風險,一般投資者不要入市。投資者應該有對市場的清醒認識,要樹立長期投資觀念。作為一名成熟合格的投資者,在證券市場進行投資,如果沒有法律意識和風險意識,那註定是會失敗的。因此,加強投資者法律意識和風險意識教育的重要性就特別顯著。做一個理性的投資者。吸引越來越多的機投資者的參與,允許養老金、企業年金入市,使市場變得越來越成熟。

(三)監管改革

1. 在一行三會之上成立國務院金融委,加強「一行三會」之間的協調性,大力支持積極資本政策的推出和執行。

2.開展監管者教育,轉變監管者工作作風,培養服務意識,建立虛心聽取各方意見、及時與投資人溝通的長效機制;

3.監管者要打破「審批情結」,將IPO上市企業的實質審核(審批)向程序化審核和形式性審核轉變。將主要的精力放在監管市場各類主體、交易所和中介機構上,沿著監審分離的方向推進證券監管體制改革。

4.要改變現階段發審委有權、保薦人有錢、投資人有險的不合理的發行制度。 四.總結

盡管當今中國證券市場仍存在很多新的問題亟待解決,但小的瑕疵阻擋不了蒸蒸日上的勢頭,我們期待中國證券市場在不斷健全發展中開啟新的篇章。

I. 在股市的道路上會遇到哪些問題,該如何應對

一句話獻給正在股市掙扎和煎熬的股民們——

每當你發現自己和多數人站在一邊時,你就應該停下來反思一下。——馬克吐溫。

有一次,一位股友發來消息:「老師,幫我看看這幾只股票怎樣?」我一看大吃一驚了!有七八隻股票裡面我一個都不熟悉,詢問了之後果然全部都是消息股,再一問本金,只有一萬元!我告訴他:「不能這樣去買股票的,巴菲特10億美元只是買了一隻股票,你只有一萬元卻買了八隻股票,這樣錯誤的投資方式很容易導致虧損」。但悲傷的結局是:她確實因此虧了幾千塊錢。

很多人都不太願意在已經買了的股票上下功夫研究走向。如果實在是沒有時間或者是不喜歡技術分析理財的股民,可以考慮下請經紀人、理財師或者買基金來降低風險。

買自己不熟悉的股票

其實想了解一隻股票十分簡單。如果你是計程車司機,你天天要加油,請留意和汽油相關的信息,有機會就跟相關企業和領導人多交流。在平時的工作中和生活中時刻關注他們,確定你已經很熟悉他們的企業,那麼你可以按照書本的操作方法來購買跟他們企業相關的股票了。

當你研究股票的時候,要問自己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這是一個有吸引力的生意嗎?如果足夠有錢的話,我會買下整個公司嗎?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就放棄這只股票吧,不管你是多麼地喜歡這家公司的產品。

通過細心的研究、觀察,你就會發現一個公司成功的各個要素,好產品、好的管理體系跟好的商業模式。你不僅能獲得豐厚的利潤,意外的收獲就是,你從一個不懂管理的人變成了一個管理專家。

一次選擇購買太多股票

現在是信息時代,每天都可以在網上、同事、朋友、交易網站那裡得到大量的股票信息。每一隻股票都會有無數看起來確鑿的購買依據,讓人都忍不住都想買,很怕錯過了機會。同時又擔心這個不漲那個也不漲,加上人人都知道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理念,於是盡自己所能買了一大堆的股票。結果就是,不但沒有分散和降低風險,反而擴大了風險和損失。虧錢之後依然無所適從,不知道留誰賣誰,徹底弄壞了交易心態!

一定要買一隻黑馬股

每個人來證券市場都聽過別人因為購買了黑馬股而暴富的故事。

但是,不要因此而去期望發現下一個「微軟公司」而獲得巨額的收益。為了迎合這樣的投資者,市場上充滿了很多自稱能發現黑馬的方法、技術和軟體。但是因為黑馬股而暴富的報道只是個例,並不是普遍現象,億萬富翁並沒有成百成千倍地迅速出現,那麼你應該明白這種方法是行不通的。

熱衷於跟蹤熱門股票

2007年上半年,很多買了ST股票的股民都盈利豐厚,一些不負責任的媒體就開始大肆報道。另一些股民看到了別人大把掙錢,看到了各個媒體的火熱報道,就會忍不住跟風來投資垃圾股,導致了虧損連連。

熱門股票通常應該在上漲前後的15分鍾左右就做出決定是否購買,但是對於普通散戶來說,當你發現它熱門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跟風購買一隻利好信息泛濫、勢頭正猛的熱門股,一般而論只能自食其果。

從來不做長線股票,嫌賺錢太慢

很多散戶總想一口吃個胖子,聽到某隻股票可能一個月內會漲30%,就會趕緊購買;當聽到了某隻股票可以持有三年甚至五年,就覺得短期內不會掙錢就放棄了。

所有成功的投資者都是成功的長線操作者。短線操作成功的散戶就如同中了彩票一樣寥寥無幾。如果你不希望自己像中了彩票那樣靠運氣來投資盈利的話,那麼一定要讓自己的主要資金來從事長線投資。

熱點內容
如何做小微金融服務 發布:2025-01-16 18:42:43 瀏覽:207
基金收益是如何算出來的 發布:2025-01-16 18:34:32 瀏覽:411
科技股究竟有哪些方面的股票 發布:2025-01-16 18:21:42 瀏覽:508
股票軟體里2選1最大值源碼 發布:2025-01-16 18:19:05 瀏覽:786
如何投資基金安全 發布:2025-01-16 18:17:32 瀏覽:436
已經備案的股權轉讓怎麼解除 發布:2025-01-16 18:13:47 瀏覽:396
股票軟體如何解除銀行卡 發布:2025-01-16 18:13:46 瀏覽:719
兩元基金能漲多少 發布:2025-01-16 18:07:14 瀏覽:108
理財金額不夠如何計算 發布:2025-01-16 18:01:12 瀏覽:391
002680股票會退市 發布:2025-01-16 18:00:24 瀏覽: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