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名的股票案例
❶ 中國有哪些股市名人,破解股票獲得成功
股市前幾年比較出名的如王亞偉、徐強、楊百萬、劉芳、趙建平......他們投資股票都曾經取得過很大的成功,但並不因為「破解股票」。因為股票本身其實沒有多少秘密可破解。正常情況下,買的一方力量強,就漲;賣的一方力度大,就跌。投資股票的難處在於怎樣找到有價值、有發展前途的上市公司。只要找到一家這樣的公司,逢低買入這家公司的股票就行了。
❷ 請問在股票市場上有哪些經典案例
比較經典的就是上海楊懷定,人稱楊百萬。他是中國最早的股民,歐美股市都知道中國股民楊百萬。可見他的知名度,他最早抄真空電子,一張單子下來就凈掙幾十萬,後來他有一大堆人跟他學抄股,就是看他買進就跟著買進,看他賣出就跟著賣出,到後來股市下跌到三百多點,別人有的血本無歸,有的改行賣茶業旦,他依然在股市馳吒風雲。
❸ 2009年證券市場十大典型案例 行政法十大典型案例
2009年證券市場十大典型案例盤點
案例一 驚天大案:五糧液之虛假陳述案
2009年9月9日中午,五糧液(000858)突然發布公告稱,其因涉嫌違反證券法規受到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於是,這個被認為是「稀缺資源」而受到市場追捧的公司股價當日豎伍旦下午應聲狂跌,在開盤21分鍾內即被封至跌停,引發市場一片恐慌,並連累深圳成指從12097點下探至11828點。至收盤時,五糧液股價跌幅高達6.22%,成交金額高達50億元,不僅五倍於10日均量,也為五糧液上市11年來之天量。據估計,僅當天下午短短橘納2小時,五糧液市值便迅速「蒸發」掉57億元,中小投資人損失甚巨。其後數日內,五糧液股價依然呈現跌勢,拋盤明顯,9月9日的開盤價為24.10元,至9月30日的收盤價則為20.91元。同時,涉及五糧液公司立案調查的種種猜測亦充盈市場。
9月23日,中國證監會對調查中的五糧液案之初步調查結論向媒體作了通報。經初步調查,發現該公司涉嫌存在三方面違法違規行為,即未按照規定披露重大證券投資行為及較大投資損失、未如實披露重大證券投資損失、披露的主營業務收入數據存在差錯等。目前,五糧液存在虛假陳述行為從定性上已無懸疑,現在要關注的只是中國證監會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時間與處罰對象范圍了。
案例二 內幕牟利:董正青之內幕交易余擾案
2009年1月9日,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對董正青、董德偉、趙書亞內幕交易案作出宣判。公訴人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檢察院指控為:董正青在任廣發證券(35.35,0.28,0.80%)總裁期間,從2006年2月至5月,多次將「廣發證券借殼延邊公路上市」的內幕信息透露給董德偉,並指使董德偉買賣延邊公路股票。董德偉利用該內幕信息,於2006年2月23日至10月18日,通過其控制的股票資金賬戶,共投入資金7000餘萬元買入延邊公路股票1457萬多股,賣出獲利5000多萬元,並將本金和賬面盈利全部提取現金,共計1億多元。其中,董正青、董德偉在中國證監會認定的2006年5月10日至6月5日價格敏感期內,買賣延邊公路獲利人民幣2284.67萬元。2006年5月,董正青又將該內幕信息透露給趙書亞,趙書亞即利用該內幕信息,在價格敏感期內買賣延邊公路股票獲利101.73萬元。
最後,根據《刑法》第180條的規定,法院判處:一、被告人董正青犯泄露內幕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00萬元。二、被告人董德偉犯內幕交易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500萬元。三、被告人趙書亞犯內幕交易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九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00萬元。
3月27日,廣州中院二審駁回董正青等人的上訴,維持原判。 案例三 操縱股價:程文水之中核鈦白(7.92,-0.03,-0.38%)案 2009年4月16日,中國證監會以程文水、劉延澤存在操縱「中核鈦白」(002145)股票價格行為為由,對其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中國證監會認定的事實如下:程文水、劉延澤作為實際控制人,實際控制了北京嘉利九龍商城有限公司、天津聯盛偉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西安浩拓商貿有限公司、甘肅新秦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海南太昊貿易有限公司等五公司,並通過上述五公司設立的股票賬戶進行了涉及操縱「中核鈦白」股票價格的股票交易。而河北夏成龍拉鏈有限公司則將其營業執照出借給程文水、劉延澤辦理證券賬戶,並由程文水、劉延澤指使的個人進行了涉及操縱「中核鈦白」股票價格的股票交易活動。因此,在2008年9月10日至9月12日期間,程文水、劉延澤利用持股優勢、資金優勢以連續買賣和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賬戶組中買賣「中核鈦白」股票
的方式,操縱和影響「中核鈦白」交易價格和交易數量。根據統計,賬戶組在2008年9月10日至9月12日交易「中核鈦白」的賬面收益為-5,806,527.67元。
因此,中國證監會認定,程文水、劉延澤的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的相關規定,構成了「操縱證券市場」的違法行為。故中國證監會決定:對程文水處以300萬元的罰款,對劉延澤處以200萬元的罰款。
在程文水、劉延澤利用六家公司的賬戶組操縱「中核鈦白」股價時不久,中核鈦白曾於2008年9月17日發布《股票價格異常波動公告》,認為公司股價在2008年9月11日、9月12日、9月16日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格跌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此公告引起了「中核鈦白」投資者的關注,之後,成交量迅速放大。
案例四 限制買賣:高管們之短線交易案
2009年9月4日,中國證監會對三起短線交易案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一) 夏世勇、李建軍案
經中國證監會查明,金發科技(9.07,-0.09,-0.98%)公司原副董事長夏世勇、金發科技公司原董事、總經理李建軍,存在如下違法違規行為:
2008年12月29日,夏世勇在任金發科技副董事長期間,通過妻子委託熊玲瑤代為賣出夏世勇證券賬戶中的「金發科技」股票791,200股。當日,該賬戶又買入「金發科技」18,400股。
2008年12月26日,李建軍在任職期內,委託方卉代為賣出李建軍證券賬戶中的「金發科技」股票693,000股;12月29日賣出230,000股,當日又買入100,000股;12月30日,賣出580,000股。
中國證監會認為,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法》有關禁止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管人員從事短線交易的規定,構成了「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東,違反本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買賣本公司股票的」違法行為。故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夏世勇、李建軍分別給予警告。
(二) 王建超案
經中國證監會查明,海螺水泥(34.99,-0.59,-1.66%)公司原副總經理王建超,存在如下違法違規行為:
2007年8月至2008年11月,王建超個人證券賬戶有16個交易日交易過「海螺水泥」股票,累計買入109,600股,賣出48,477股。
中國證監會認為,其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第47、195條禁止短線交易的規定,故中國證監會決定對王建超給予警告並處以5萬元罰款。
(三) 盧憲斌案
經中國證監會查明,祁連山(12.95,-0.09,-0.69%)公司原監事盧憲斌,存在如下違法違規行為:
2008年11月6日,盧憲斌採用網上交易方式分兩次分別買入「祁連山」股票13,900股、20,500股。2008年11月11日,盧憲斌採用網上交易委託方式賣出「祁連山」100股;11月12日,賣出「祁連山」100股;11月13日,賣出「祁連山」34,200股。
中國證監會認為,其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第47、195條禁止短線交易的規定,故中國證監會決定對王建超給予警告並處以5萬元罰款。
案例五 九發股份:破產案之民事賠償案
2008年6月14日,*ST九發(5.06,-0.08,-1.56%)發布公告稱,已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2008年7月29日,*ST九發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
定書》及《市場禁入決定書》。中國證監會認定,*ST九發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等信息披露違法行為。其中,*ST九發給山東九發集團的關聯公司簽發的總額高達8億元的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未記賬,票據到期付款也未及時入賬,且補記入賬時,錯誤地沖減短期借款、應付賬款等其他科目,直接導致2005年到2006年定期財務報表虛假記載。同時,*ST九發為其他公司提供數額高達2.9億元的重大擔保既未按照規定發布臨時報告,也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對與關聯公司高達8.3億元的關聯資金往來既未發布臨時報告,也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2008年9月11日,青島市中院正式受理了首批33位投資者訴*ST九發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索賠金額計800多萬元。2008年9月19日,*ST九發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山東九發集團公司已向煙台中院提出破產還債申請並已被受理,9月29日,煙台中院裁定受理*ST九發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由此產生了股民訴*ST九發案件的管轄問題。根據有關規定,此案由最高人民法院發函指定由煙台中院管轄,故這是第一起省、直轄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的市、計劃單列市和經濟特區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之外的法院審理的虛假陳述民事賠償案件。2009年7月,青島中院將首批起訴的案件移送到煙台中院。 2009年8月17日,煙台中院開庭審理了這33位股民的訴訟案。但其後准備立案而未及立案的105位投資者再度訴訟的管轄權,應在哪家法院起訴又成了難題。
案例六 代位訴訟:小股東之三聯集團案
從2008年起,上市公司*ST三聯與前任控股股東三聯集團、繼任控股股東國美集團之間的糾紛不斷,*ST三聯與三聯集團的商標糾紛案處於膠著狀況,國美集團也無法進駐並重組,*ST三聯也處於退市邊緣。這時,便有小股東發起股東代表訴訟的公開徵集。2009年9月,成功徵集占總股本1.56%的中小股東的授權,並符合連續持股180天以上的《公司法》規定的股東代表訴訟要件。
2009年12月11日,山東省高院受理了78名*ST三聯中小股東訴三聯集團侵犯*ST三聯商標專用權糾紛一案的立案,該案系《公司法》修訂後的首次股東代表訴訟的司法實踐。原告們的訴訟請求如下:1、請求確認三聯商社(6.62,0.00,0.00%)享有注冊號為「779479」的「三聯」商標的獨占許可使用權,以及享有三聯商標的特許經營權、無形資產使用權等附屬權利。
2、請求判令三聯集團停止使用以及授權其關聯公司或其他公司使用「779479」「三聯」商標與第三人進行的同業競爭的侵權行為。3、請求判令三聯集團向三聯商社移交特許連鎖合同及其他相關材料,並向三聯商社賠償2007年之後的加盟費和特許權使用費以及其他經濟損失共計5000萬元(暫計) 。2009年12月30日,*ST三聯董事會對此作了公告。
2010年1月21日,*ST三聯董事會公告稱,公司作為該案的第三人,日前收到了山東省高院送達的三聯集團《管轄權異議書》,三聯集團認為提:該案是中國資本市場中上市公司股東代位訴訟第一案,且標的額高達5000萬元,案件涉及商標權的歸屬,涉及到三聯集團與三聯商社及其控制人之間的復雜關系,屬於在全國范圍內有重大影響力的案件,據此,要求山東省高院裁定移送最高人民法院審理。
該案目前正在進行中。
點評:
所謂股東代表訴訟,是指當公司怠於通過訴訟追究公司機關及其管理人員責任及實現權利時,符合一定條件的股東為了維護公司整體利益,而依據法定程序以自己的名義代表公司對侵害人提起訴訟,所得訴訟利益歸於公司的一種訴訟方式。股東代表訴訟又稱派生訴訟或代位訴訟。
《公司法》修訂以來,已見報的涉上市公司股東代表訴訟僅見此例。在證券市場中,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利用其對公司的控制權,損害上市公司整體利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當履行職責或濫用權力,使公司利益受損之事時有發生;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決定、證券交易所的公開譴責,則是數以百計,而股民舉報與新聞媒體公開揭露的,則更多。所以,在證券市場中,不缺符合原告條件的股東,缺的是合格股東起訴意願與出頭徵集人。
案例七 立立電子:過會後之撤銷上市案
2008年4月3日,中國證監會發審委撤銷了立立電子公開發行股票的核准決定,並宣布,立立電子募集資金將按發行價和同期銀行存款利息退還。
早在2008年3月5日,立立電子首發申請就已過會;預計2008年7月8日掛牌上市,發行價為21.81元/股,發行數量為2600萬股,實際募集資金55621.88萬元。但在上市前,立立電子被曝出涉嫌掏空上市公司浙大海納資產,故中國證監會隨即暫停了立立電子的上市進程。2009年4月7日,立立電子公告,由於首發上市被撤銷,故將向投資者返還本息。
案例八 人人喊打:老鼠倉之基民索賠案
上投摩根富林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經理助理唐建,曾利用其父親和第三人賬戶先於基金建倉前買入新疆眾和(18.99,-0.31,-1.61%)股票26萬多股,總共獲利逾150萬元。2008年4月21日,中國證監會對其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中國證監會認定唐建存在「老鼠倉」行為,被取消基金從業資格,處以終身市場禁入,沒收唐建152.72萬的違法所得,並處以50萬元罰款。
因唐建「老鼠倉」行為被中國證監會的處罰,引出基金持有人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起訴基金託管人中國建設銀行(5.07,-0.05,-0.98%)要求行使追償權的仲裁案。在該仲裁案的審理中,申請人(基民) 是否享有訴權、唐建的行為是否職務行為、被申請人(建行) 是否應進行追償等成為雙方辯論的焦點。
2009年2月3日,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對這起中國首例「老鼠倉」民事維權案作出終局裁決。仲裁庭認為,雖然申請人已贖回其基金份額,並因此不再是合同人,但其合同權利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時效內仍然受到保護。作為基金份額持有人,申請人根據本案合同提起仲裁並無不妥,故申請人享有訴權。但同時,仲裁庭對申請人關於唐建個人違法行為系職務行為的主張不予採信,認為唐建個人違法行為並非基金管理人的授權行為,其買賣股票行為並非職務行為。企業法人的工作人員,只有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法人才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仲裁庭還認為,被申請人不存在申請人指責的「違反了對申請人的承諾」、「不作為」或「違約」的事實和情節,故申請人以「違約為由」,請求被申請人為基金財產行使「追償權」,並將所謂的追償數額「歸入」基金財產,缺少法律依據和事實依據。最後,仲裁庭認為,投資者請求建行追償一案,申請人的理由和證據均不足以支持其請求,駁回其仲裁請求。
案例九 有毒產品:苦主們之境外理財案
2009年11月13日,許先生訴永隆銀行損害賠償糾紛案為上海浦東法院立案。12月14日,浦東法院出具民事裁定書,駁回永隆銀行關於該院沒有管轄權的訴求。據悉,這也是中國法院首次對境外理財維權案作出裁定。2010年1月19日,被告永隆銀行向上海一中院提出管轄權異議的上訴。
2005年6月,上海投資者許先生計劃將自己所有的資金投資「和記黃埔」有擔保的公司債券。在向香港永隆銀行咨詢時,該行香港旺角分行理財中心客戶主任卻向其推薦厄瓜多國家債券。根據推薦,許先生籌款投資了厄瓜多國家債券。在2005-2007年,票面價值購入價共為32.24萬美元。期間,許先生問該客戶主任在哪裡可查詢該債券的價格,一直未得到回答。因該債券不是香港證監會認可的投資產品,許先生很難找到行情網站,只能依賴於永隆銀行提供的價格決定買入或賣出。該客戶主任幫許先生買入或賣出時,每次的買入價都高於市場價,賣出價都低於市場價。
2008年11月20日,因許先生發現未收到派息詢問時,該客戶主任才告之「該債券有可能違約。現在該國用一個月的寬限期(從2008年11月15日到2008年12月14日為止) 來決定給不給利息。」隨後,厄瓜多債券價格跌至票面價值的20-30%。該客戶主任勸許先生賣掉債券,並分析說,厄瓜多政府要「拒償外債」,風險很大。如不賣掉債券,很可能血本無歸。考慮到銀行可能賠償,許先生在2008年12月3日同意將所持有的票面價值為26.3萬美元的厄瓜多國家債券全部賣出,賣出所得現金僅為7.6萬美元。等許先生賣出債券後,該客戶主任卻稱銀行不賠償客戶損失。後來,厄瓜多政府以35美元的價格贖回債券時,許先生手中已沒有了債券。
在交涉未果的情況下,許先生只得向法院提起訴訟。
案例十 未解之謎:楊彥明之巨額貪污案
2009年12月8日上午,有著中國證券界死刑第一人之稱的楊彥明終於被依法執行了死刑。該案歷經5年,經歷五次審理:北京市一中院一審判處死刑、北京市高院二審發回重審、北京市一中院一審再度判處死刑、北京市高院二審維持死刑判決、最高院死刑復核程序核准死刑。
從1998年6月至2003年8月間,曾任中國長城信託公司北京證券交易營業部總經理的楊彥明,以為本單位運作資金為名,多次指使財務人員違規從營業部的資金賬戶內提取現金共計6536餘萬元予以侵吞。但令人驚詫的是,五年五審,窮追猛挖,時至今日,楊彥明所涉贓款仍下落不明。最後,法院審理後認為,楊彥明貪污公款數額巨大,且拒不交代贓款去向,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犯罪情節、後果均特別嚴重,因此,判處楊彥明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❹ 中國市場回購股票例子
中國資本市場早期已發生過的幾起股份回購案例
1,最早的股份回購案例----豫園股份案例
中國最早的股份回購案例當屬1992年小豫園並入大豫園的合並回購.有人認為這可以看作中國股市第一例為了合並而實施股份回購的成功個案.大豫園作為小豫園的大股東,把小豫園所有股票(包括國家股,法人股,個人股)悉數回購並注銷,採取的是協議回購方式.程序上經股東大會批准,合並後新公司再發新股,並承諾小豫園股東有優先認股權.因限於當時的外部環境,這一合並回購談不上什麼商業色彩,政府行為起了重要作用.
2,回購後再增發的第一起案例----陸家嘴案例
1994年9月陸家嘴以公司土地尚未完全投入開發\國家股的部分資本仍然虛置\並且股權結構不合理為由決定採用協議回購方式實施減資計劃,即以每股2元的價格回購國家股2億股,隨後又增發B股(流通股),使社會公眾股占總股本的比例達到了"15%"的要求.此案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減資回購從而規范股權結構並不是最終目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國家股減資回購,再增發一定數量的流通股(B股),即回購不是為了減資,而是為了進一步增資擴股.在這個意義上說,股份回購成為一種策略性的資本運營手段.
3,鄭州百文案例
1996年一位個人投資者曾持有7.43%的鄭州百文股票,大大超過當時《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中的關於個人持股不得超過公司總股本千分之五比例的規定.按照當時的處理規定應由公司購回這部分超出比例的股票.但即使是按買入價格或市場價格中的較低價格,回購這部分股票所支付的巨資亦會對鄭州百文的經營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後來這一部分股票事實上是通過二級市場強制性拋出的.
4,湖北興化案例
湖北興化是1989年成立的股份制試點企業,1996年1月作為歷史遺留問題股上市.然而,在上市前的數年時間里,該公司曾相繼購回要求退股的四百餘名職工的44萬股本公司股票,然後又於1996年通過第三方將這部分回購來的股票以市價轉讓,獲利2000多萬元.由於湖北興化的這一行為違反了前述國家有關規定,因此被證監會處罰沒收回購股票所得.
5,雲天化案例
1999年4月,雲天化公司董事會宣布將以不低於該公司1998年末每股凈資產的價格(至少要出資4.02億元),向大股東雲天化集團回購其持有的2億股國有法人股,占雲天化總股本的35.2%.公司董事會於2000年9月21日公告,公司將於2000年11月4日之前,以自有資金,完成對第一大股東雲天化集團公司2億股國有法人股的協議回購,回購價以經確認的每股凈資產2.83元為准,回購金額56600萬元.此次回購部分佔公司總股本的35.20%.回購股份被注銷以後,雲天化總股本為36818.18萬股,其中國有法人股佔72.84%,社會公眾股佔27.16%.
對雲天化集團來說,此次以每股2.83元的價格轉讓2億股,與發起設立時每股1.01元的凈資產比較,在3年中增值180.19%,年投資收益率為60.06%,如再考慮到歷年分紅,投資收益率更是高達72.27%,實現了國有資產的大幅增值.回購完成後,集團公司在股份公司中仍處於絕對控股地位;同時,獲得的5.66億元現金,又可以投入其它項目.對雲天化來說,公司的主業市場極度疲軟,此次回購不失為一條迅速提高公司業績的捷徑;從目前的財務狀況看,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僅為10.85%,明顯偏低,公司的流動資產總額為7.90億元,其中貨幣資金高達5.24億元,這也說明公司資產流動性好,有足夠的能力進行股份回購.通過本次股份回購,有利於公司在證券市場上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種資源,為公司的健康,規范發展奠定基礎.此次回購,公司的中報每股收益可以提高到0.285元,凈資產收益率可以提高到10.08%,公司股票的"含金量"將大大提高,這也為廣大股東獲得豐厚的投資回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6, 滬昌特鋼案例
1999年11月28日,公司董事會通過以資產回購國有法人股議案:以公司11394萬元不適資產向控股大股東上海五鋼(集團)有限公司回購部分國有法人股並注銷股本,總股本將縮小.回購價格以不低於每股凈資產確定.該案例雖然到目前為止尚未實施,但其重要意義在於是中國股市第一次提出以資產回購股份的方式,具有重要的創新意義,對改善上市公司資產結構具有明顯積極作用
。
6.麗珠集團於 1993 年10 月28 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公司經營范圍
以醫葯為主,兼營化工、食品、房地產、旅業、信息等。公司是1992 年成立的股
份公司,主要生產和經營醫葯產品等,現生產的主要產品有麗珠得樂、麗珠腸樂、
麗珠康泰必妥等。1993 年成為醫葯行業首家、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A 股和B
股股票均掛牌上市交易的股份公司。公司現已發展成為以葯物制劑為主體,生物
工程、抗生素及第三產業多元化經營的醫葯綜合型股份制企業集團。2008 年6
月初, 沉寂已久的B 股市場被麗珠B 的一則公告激起波瀾, 麗珠集團宣稱, 其B
股價格被嚴重低估, 影響企業形象, 為了提振股價, 該公司擬以總額不超過1.6
億港元回購部分B 股, 回購價格不超過16 港元/股, 約1000 萬股。回購股份分
別約占公司已發行B 股股份和總股本的8.18%和3.27%。麗珠B 股2008 年6 月
19 日收盤時價僅11.7 港元,16 港元的回購價加比溢價達36.7%。在集團6 月20
日的股東大會上,回購案獲得了99.72%的高票通過,麗珠集團成為了中國市場
首個實施B 股回購的公司。
❺ 中外歷史上的投機案例
南海公司泡沫案和荷蘭鬱金香瘋狂投機案
南海公司泡沫案:在18世紀初,隨著大英帝國殖民主義的擴張,海外貿易有了很大的發展。
英國 *** 發行中獎債券,並用發行債券所募集到的資金,於1710年創立了南海股份公司。
該公司以發展南大西洋貿易為目的,獲得了專賣非洲黑奴給西班牙、美洲的30年壟斷權,其中公司最大的特權是可以自由地從事海外貿易活動。
南海公司雖然經過近10年的慘淡經營,其業績依然平平。
1719年,英國 *** 允許中獎債券總額的70%,即約1 000萬英鎊,可與南海公司股票進行轉換。
該年底,一方面,當時英國 *** 掃除了殖民地貿易的障礙,另一方面,公司的董事們開始對外散布各種所謂的好消息,即南海公司在年底將有大量利潤可實現,並煞有其事地預計,在1720年的聖誕節,公司可能要按面值的60%支付股利。
這一消息的宣布,加上公眾對股價上揚的預期,促進了債券轉換,進而帶動了股價上升。
1719年中,南海公司股價為114英鎊,到了1720年3月,睜閉族股價勁升至300英鎊以上。
而從1720年4月起,南海公司的股票更是節節攀高,到了1720年7月,股票價格已高達1050英鎊。
此時,南海公司老闆布倫特又想出了新主意:以數倍於面額的價格,發行可分期付款的新股。
同時,南海公司將獲取態盯的現金,轉貸給購買股票的公眾。
這樣,隨著南海股價的扶搖直上,一場投機浪潮席捲全國。
由此,170多家新成立的股份公司股票以及原有的公司股票,都成了投機對象,股價暴漲51倍,從事各種職業的人,包括軍人和家庭婦女都捲入了這場漩渦。
美國經濟學家加爾布雷斯在其《大恐慌》一書中這樣描繪當時人們購買股票的情形:「政治家忘記了政治,律師放棄了買賣,醫生丟棄了病人,店主關閉了鋪子,教父離開了聖壇,甚至連高貴的夫人也忘了高傲和虛榮。」
從1720年7月份開始,外國投資者首先拋出南海公司股票,撤回資金。
隨著投機熱潮的冷卻,南海公司股價一落千丈,在1720年8月25日到9月28日,南海公司的股票價格從900英鎊下跌到190英鎊,到12月份最終僅為124英鎊。
當年底, *** 對南海公司資產進行清理,發現其實際資本已所剩無幾。
那些高價買進南海股票的投資者遭受了巨大損失, *** 逮捕了布倫特等人,另有一些董事自殺。
「南海泡沫」事件使許多地主、商人失去悉弊了資產。
此後較長一段時間,民眾對參股新興股份公司聞之色變,對股票交易心存疑慮。
鬱金香狂熱案:在17世紀30年代的荷蘭,鬱金香球的價格飛速上漲,速度之快與當代早期的雅虎(Yahoo)股票一樣,令投資人欣喜若狂。
一棵稀罕的極品鬱金香球種售價可能相當於阿姆斯特丹運河邊的一幢豪宅。
在這股狂熱到達巔峰時,也就是1636至1637年的那個寒冬,交易商們聚在小酒館中,瘋狂地進行叄級鬱金香球的期貨買賣。
他們希望一夜之間賺上比他們原先作為店主、藝術家或者是賣苦力時幹上十年所賺的還要多多得多的錢。
投機狂潮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事實也的確如此。
在1637年2月的第一個星期二,價格停止了上升。
由於鬱金香期貨交易的參與者遵循的是目前被稱為「博傻投資理論」(greater-fool theory,即這些人以極高的投機性價格買進的前提是:會有其他某些蠢人參與進來並願意以更高價格買進),市場幾乎是頃刻之間崩潰了。
當然,我們在這里提到的投機泡沫和1929年股災之後那段異常艱苦的歲月。
如果說一提到投機狂熱會瘋狂到什麽地步,人們就會想到鬱金香狂熱,那麽當人們談論投機狂熱接下來會導致什麽事情發生時,「大蕭條」一詞便會湧上大多數人的心頭——至少在美國是這樣。
❻ 我國股票市場上的違規案例,最好是2000年以後的
《藍田造假案回顧》
2007年11月15日 07:33 上海證券報
藍田造假案之所以被曝光,源自當年中央財經大學研究員劉姝威的一篇文章。
這篇題為《應立即停止對藍田股份發放貸款》的金融內參研究文章,首次揭開藍田股份財務造假丑聞,此後藍田股份資金鏈斷裂。
2002年1月12日,藍田總公司總裁瞿兆玉、總會計師黎洪福、董事會秘書王意玲等11名中高層管理人員被公安機關拘傳,隨後進入司法程序。
次年7月,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藍田一案進行了首次公開審理。2004年11月,湖北省高院作出判決:瞿兆玉犯提供虛假財務報告和提供虛假注冊資本罪,判處有期徒刑兩年。
2005年5月29日,中共中央組織部研究室原主任兼政策法規局局長王法雄,因接受藍田股份董事長瞿兆玉的賄賂,經檢察機關提起公訴由北京市一中院開庭審理。
沈陽藍田公司成立於1994年8月,歸農業部管理。1996年6月18日,該公司以「藍田股份」之名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為農業部首家推薦上市的企業。1999年12月,瞿兆玉將其資本運作大本營從沈陽遷至老家湖北。「沈陽藍田」由此變身為「湖北藍田」。
資料顯示,作為一家主要從事水產品開發的農業企業,藍田股份1996年股本為9696萬股,2000年底擴張到4.46億股,股本擴張了360%;主營業務收入從4.68億元大幅增長到18.4億元,凈利潤從0.593億元快速增長到令人難以置信的4.32億元。歷年年報的業績都在每股0.60元以上,最高達到1.15元。即使遭遇了1998年特大洪災後,其每股收益也達到了不可思議的0.81元,這被當時的媒體稱為「藍田神話」。
「藍田造假案」堪稱中國證券史上一個較大的財務造假案例,其餘波遠未結束,今年4月23日,河北省投資者張先生曾起訴湖北江湖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藍田股份)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在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
❼ 外國有一個戰爭,人們拋售股票,後來消息是假的,這個案例叫什麼
這個案例大概叫:
《滑鐵盧戰役與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英國公債投資!》
1815年6月18日,拿破崙指揮的法國軍隊和英國將軍惠靈頓指揮的反法聯軍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近郊的滑鐵盧村展開大戰,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滑鐵盧戰役。
在滑鐵盧戰役之前,羅斯柴爾德家族就建立了自己的戰略情報收集和快遞系統。羅斯切爾德家族在第一時間得知了滑鐵盧戰役的結果。
如果拿破崙的大軍勝利,則法國就會成為歐洲的主宰,英國公債的價格就將大跌;相反,如果拿破崙大敗,則英國主導歐洲,英國公債就會大漲特漲。
羅斯切爾德家族掌門人內森的商業才能在這個時候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得到滑鐵盧戰役惠靈頓打敗拿破崙的准確消息,回到倫敦股票交易所後,他並沒有大量買進英國公債,而是反其道而行,讓交易員大量拋售英國公債。由於大家不明真相跟風賣出,幾個小時後,英國公債的價格只剩下原價的百分之五,這個時候,內森又大量買進英國公債。到了6月21日晚11點,英國軍隊在滑鐵盧取得勝利的消息才傳到倫敦。此時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因持有大量的英國國債,已經成了英國政府最大的債權人。
希望能幫到你。
❽ 中國股市歷年十大牛股
2008、2009年的十大牛股分別是
NO1.09年度第一牛股:大元股份年漲幅:663%入選理由:大股東惡炒股價翻6倍7月31日,大元股份控股股東實德投資宣布以每股11元的價格將所持大元股份股權悉數轉讓。
實德投資退出上海泓澤入主大元股份。
在此之前,市場早有傳聞大元股份要重組,伴隨重組傳聞的是大元股份股價的節節攀升,年初至今,股價升幅超過379%。
公司大股東利用股權之爭造成重組假象,自拉自唱,上演逼空大戲。
公司在新能源、電子信息方面有較多資源,未來有望獲得新的盈利增長點。
NO2.09年度十大牛股榜眼:銀河動力年漲幅:564.84%入選理由:江南集團軍工資產注入脫胎換骨公司在新你依始就傳聞江南集團軍工資產注入。
此次股權劃轉對於經營狀況不太理想的銀河動力帶來希望。
2006-2008年,銀河動力的凈利潤分別為2755.33萬元、986.54萬元和-2771.23萬元,經營業績不佳。
在江南集團軍工資產注入的預期之下,公司股票遭遇游資的瘋狂炒作,股價從年初的2.59元一路拉升到16.80元,漲幅達到了556%。
而就在公司承諾的三個月「不重組期」剛過——9月18日——公司就宣布停牌重組,之後公司變臉為軍工股。
利好出盡之後,公司就如「死魚」一樣橫躺著,走出了教科書式的題材炒作見光死經典案例。
NO3.09年十大牛股探花:蘇常柴A年漲幅:564.2%入選理由:「股價」暴漲持有5億多金融資產公司持有福田汽車和寧滬高速兩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截止3季度末賬面價值已經達到5.36億元。
而公司還持有未上市的江蘇銀行股份,這兩部分股權價值加起來,再加上未來中國股市向好的趨勢,恐怕公司未來兩年的業績高增長都可得到完全保證了。
公司市盈率並不高,以年終EPS0.41元計算,公司09年動態市盈率38.9倍,屬於合理偏高范疇。
如果算上公司那潛在的5億多金融資產,這個估值可以說一點也不高。
NO4.西部資源年漲幅:541.63%入選理由:資產置換華麗變身西部資源屬於比較低調的一隻股,上半年伴隨著地產板塊上半年的上漲,其股價也「水漲船高」,這一波上漲占據了全年漲幅的40%。
另外的原因就是公司的重組和資產置換導致大資金介入博弈,6月份前40%的漲幅為其取得「09年十大牛股」的位置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下半年市場熱炒通脹概念的時段,僅7498萬流通股的小盤有色股西部資源倍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倍受市場追捧。
NO5.中天城投年漲幅:510%入選理由:業績急劇飆升既然中天城投的股價表現這么牛,我們就不得不談該公司的年度業績。
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火熱,公司09年業績急劇飆升。
截止第三季度,公司已經實現每股收益0.576元,相當於08年全年。
從業績表現上看,中天城投也算得上是今年上市公司中的明星之一了。
今年公司可謂順風順水,公司所經歷的最大利好就是收購華潤貴陽公司。
據推算,華潤貴陽旗下的6000多畝土地有望從2010年開始為公司貢獻超過15億元的利潤。
正是這樣一裝超預期的好買賣,鑄就了中天城投「09年十大牛股」的位置。
NO6.高淳陶瓷年漲幅:479.19%入選理由:重組交易完成後狂拉11天高淳陶瓷的就在重組交易完成後不久,股價屢創歷史新高之際,第二大股東——南京市投資公司減持公司股票164萬股。
這一套現行動再為11天的拉升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隨後不久爆出的內幕交易丑聞。
任職的南京經委主任與妻子涉嫌內幕交易低買高賣高淳陶瓷股票,非法獲利金額達七位數。
至此該股一蹶不振。
截止12月初,僅比6月9日收盤價上漲了30%左右。
NO7.天業股份漲幅:450.45%入選理由:精彩轉型收購澳洲金礦天業股份同樣是來自於地產板塊,這足以說明地產行業今年的熱度。
當然除了身居熱點地產板塊這一優勢之外,天業股份的資產注入也是市場炒作的焦點,前期,受到收購澳洲金礦的刺激,天業股份股價在短期內受到爆炒翻番。
在今年國際金價連創新高的背景下,,有著金礦題材的天業股份想像空間十足。
NO8.海王生物漲幅:446.3%入選理由:第一甲流概念股從8月20日到11月5日,短短一個半月,海王生物股價飆升達173.6%,成為資本市場上名副其實的「第一甲流概念股」。
心細的投資者會發現,海王生物借甲流做文章,公司公告稱"通過使用GSK專利佐劑提高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疫苗的產能,預計合營公司將來的大流感疫苗年產能可達到一億劑以上。
在第二波甲流疫情的刺激下,不具備甲流疫苗生產資質的海王生物股價再度水漲船高。
包括生產「達菲」的白雲山等所有和甲流沾邊的題材股均大幅上漲。
NO9.中恆集團漲幅:443.51%入選理由:地方政府的傾力支持王亞偉青睞中恆集團同樣是一隻默默無聞的個股,而其今年得以大展宏圖,背後是有賴於地方政府的傾力支持。
另外中恆集團也逐漸受到明星基金經理王亞偉的青睞。
公司公告稱,梧州市政府將提供約4000畝的合法建設用地,以中恆集團為主體,依託自身產業特別是制葯業,引入適當的合作夥伴,投資開發建設該項目。
市政府將為項目實施提供市政服務,並給予政策扶持。
N10.股民評選人氣指數:入選理由:除了以上的九大牛股外,其實股市裡還有許多備受關注的牛股,相信每個股民都有自己「信」的那隻「牛」,所以,我們將最後一個超級牛股的名額留給了網友,讓網友推薦,或者自己選出心目中最牛的股票。
❾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被借殼的股票
很多,建議你去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網站上查詢。
借殼上市是指某公司把資產注入一間市值較低的已上市公司(殼,Shell),得到該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權,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資產得以上市。通常該殼公司會被改名,即借殼上市也叫買殼。
❿ 求 巴菲特購買我國內地股票的案例及分析!~~
中石油
巴菲特在2003年4月開始,逐步吸納中石油股份(H股),累計買入23.84億股,08年金融危機前成功出逃。
買入時機
買入時,市凈率1倍,市盈率8倍,股息率6%,有極大的安全邊際。 且當時正在SARS期間,香港指數大幅下跌,石油價格在25美元左右,被極大的低谷。
等待持有
中間波動期間,巴菲特一直沒有操作,從03年5月到07年6月,4年多,巴菲特一直沒有操作。
賣出時機
賣出時,市凈率3.5倍,市盈率約17倍,賣出價格在11~15港幣/股,之後,中石油H股創出20.25港幣的歷史最高價後一路下跌。
當時背景是次債危機愈演愈烈,迅速蔓延,且中石油新發A股,當時石油價格大漲。加上2007年8月,中國外管局宣布了「港股直通車」計劃,港股大漲,香港恆指23000點。
這些都說明當時市場處於高位。
最終,巴菲特成功投資中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