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股票 » 聞泰科技股票解禁壓力

聞泰科技股票解禁壓力

發布時間: 2023-05-18 18:47:36

Ⅰ 聞泰科技為什麼能進上證50

業績增長。
聞泰科技2019年業績穩健增長,正用踏實腳步推進戰略目標的實現。入選上證50、滬深300、上證180三大指數,充分說明資本市場對聞泰科技的認可。
上證50所指的是在上海證券市場中所挑選出來的50隻優質股票作為樣本的一種指數,該指數的代碼是000016。上證50指數能夠綜合地反映上海證券市場之中有較大影響力的股票整體情況。

Ⅱ 半導體之王聞泰科技市值慘遭腰斬背後,是被市場低估還是徒有虛名

聞泰 科技 成立於2006年12月,最初的主營業務為無品牌手機開發IDH。2008年,聞泰 科技 投資8000萬美元在浙江嘉興建設手機製造廠,由IDH變身為ODM(原始設計製造商,即為品牌客戶提供產品設計製造的企業)。

由於聞泰 科技 和蘋果還有小米合作,聞泰 科技 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ODM企業。但隨著手機出貨量自2017年達到頂峰後,手機連續幾年下降,由此造成聞泰 科技 業績止步不前為了扭轉局面,2019年,聞泰 科技 以268.54億元交易對價收購了安世半導體79.98%的股權,正式進軍半導體行業。

這次收購,可謂震撼了中國半導體行業和整個資本市場。讓聞泰 科技 從手機代工工廠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半導體上市公司,填補了我國在高端晶元及器件的技術空白,這是中國資本第一次買到國際一流公司的核心技術及優質資產。收購安世半導體,不僅推動了聞泰 科技 營收和利潤增長外,還有望為其打開歐美日韓渠道。

而且通過這次收購,聞泰 科技 的主營業務形成了通信和半導體兩大業務板塊,目前已經形成從晶元設計、晶圓製造、半導體封裝測試到物聯網、通訊終端、筆記本電腦、IoT、 汽車 電子產品研發製造於一體的龐大產業布局。

受此影響,聞泰 科技 在股票市場上,可味一路高歌,從2019年8月股價從38元啟動,到2020年2月,短短半年時間漲到171元,漲幅高達450%,市值高達兩千多億,成為A股市場半導體市值最高的企業,成為A股市場最矚目的明星之一。此後聞泰 科技 雖然開始回調,但很快又重新開始了上漲到167元高位,市值重回兩千億高位。正當市場對聞泰 科技 給予厚望,期待聞泰 科技 能給投資者帶來更多驚喜時,然而這次上漲並沒有持續,很快又迎來了下跌,讓人意外的是,這次下跌不是簡單的回調,而是一路暴跌,即使期間聞泰 科技 發布多次利好消息,但股價每次反彈之後,迎來卻是加速下跌,如今距離高點,市值慘遭腰斬,導致無數抄底的投資者深套其中。

為何半導體之王聞泰 科技 去年7月份後,股價一路下挫,市值蒸發超千億。是市場錯殺還是半導體之王名不副實,投資者到底在擔心什麼?

一、聞泰 科技 收購歐菲光果鏈業務,不被市場看好。2020年3月29日,聞泰 科技 發布公告稱,已與歐菲光就收購境外特定客戶(蘋果)攝像頭模組業務達成一致,聞泰 科技 將以24.2億元完成對該業務的收購。聞泰 科技 收購攝像頭模組業務,可以彌補聞泰 科技 供應鏈的不足,降低代工成本,獲取更大利潤。但隨著中美貿易戰的持續和聞泰 科技 、歐菲光的果鏈業務並不是很突出,隨時有被踢出果鏈業務的危險。而且投資果鏈業務投入巨大,獲得的利潤並不高,一旦失去蘋果業務,將會帶來巨額損失。如今年歐菲光計提因失去蘋果業務造成的損失高達二十多億,一次計提損失比之前在蘋果獲得業務賺取的利潤還多。

二、頻繁收購帶來的償債風險和巨額商譽風險,無疑為聞泰 科技 帶來一顆定時炸彈,隨時有引爆的危險。聞泰 科技 以借款方式收購安世前後共花了331.24億元,商譽占凈資產的比重約為80%,如此巨額商譽始終是懸在聞泰 科技 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特別是近幾年A股市場的巨額商譽減值,給投資者帶來無數次巨額損失,面對聞泰 科技 的巨額商譽,投資者心有餘悸。

三、業績放緩,引發投資者對聞泰 科技 盈利能力的擔憂。2021年4月30日聞泰 科技 發布業績報告,2020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4.2億元,同比增長92%。初一看,這業績還是不錯的,但是聞泰 科技 去年前三季度就已經盈利22.6億元。也就是說,四季度該公司只盈利了1.6億元,說明聞泰 科技 業績明顯的放緩。而今年一季度報告顯示,聞泰 科技 一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19.9億和6.5億,同比分別增長8.3%和6.5,這無疑進一步證實了聞泰 科技 業績已經出現放緩,而之前聞泰 科技 上漲註定難以持續,引發市場對聞泰 科技 估計進行調整。由此帶來的便是聞泰 科技 遭遇業績和估值的戴維斯雙殺。

綜合以上來看,聞泰 科技 的股價是明顯高估的,而且聞泰 科技 的半導體業務競爭力也不屬於頂尖水平,聞泰 科技 半導體之王名不副實,徒有虛名,股價下跌,只是價值的正常回歸而已。

Ⅲ 效益好的上市公司股票不漲反而下跌,這是什麼原因是不是只是暫時不漲

股票短期的價格跟公司盈利有時候是會出現這種情況的,不然就不會有利好出盡的說法了。股價和公司的盈利有一個很好的比喻:股價就象一條狗,而公司的盈利,或者說公司的價值就象主人,調皮的狗有時會跑到主人前面,有時又會跑到主人後面,但始終會跟著主人走!股價有時會領先公司價值(高估),有時會落後公司價值(低估),但從長期來看,趨勢是與公司價值相符合的。

Ⅳ 立訊精密和聞泰科技和深南電路這三隻股票都漲好幾倍了現在還可以買入做長線嗎這三隻多少價格買入合適

現在是下跌趨勢 如果持續低於各級均量扣抵量,會被各級下彎的均線壓著打

Ⅳ 1月25號收盤分析

兩市早盤震盪走高,午後整體回落,尾盤三大指數一度集體跳水翻綠,白酒板塊大漲,煙草股活躍,農業股尾盤沖高,但題材概念多數下跌,雲 游戲 、半導體等板塊走弱,兩市個股普跌,炸板率快速走高,市場氛圍差。

個股活躍程度及脈絡:

盤面上看,消息面上,貴州擬建「世界醬香艦隊」,白酒概念再度暴漲,大豪 科技 (603025)、廣譽遠(600771)、古井貢酒(000596)、洋河股份(002304)等多股漲停封板,貴州茅台(600519)漲逾4%盤中再創 歷史 新高;農業板塊尾盤快速沖高,荃銀高科(300087)漲逾10%,豐樂種業(000713)漲停;煙草板塊高開後部分回落,整體仍較為強勢,永吉股份(603058)、新宏澤(002836)、民豐特紙(600235)等漲停;雲 游戲 板塊跌幅居前,美盛文化(002699)跌停,凱撒文化(002425)等跌逾5%。

主流看點:次新股、鋰電、煙草 主板封板成功率:一般

【熱點資訊】

觀點摘要:

第四季度處置了1.29萬億元,預計對商業銀行財務數據將產生一定影響,業績分化將加劇。

銀保監會:2020年處置不良資產超3萬億金額歷年最高

2021年銀保監會首場發布會日前在國新辦舉行,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首席風險官兼新聞發言人肖遠企出席,介紹銀行業保險業2020年改革發展情況。

指數基金指引發布對非寬基股指基金開發提4項要求觀點摘要:

寬基股票指數僅有「單一標的指數成份證券權重原則上不超過30%」,實際上對市場影響中性。

指數基金指引發布對非寬基股指基金開發提4項要求1月22日晚間,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第3號—一指數基金指引》。同時,滬深交易所也於22日晚間正式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基金自律監管規則適用指引第1號一一指數基金開發》、《深圳證券交易所證券投資基金業務指引第1號一一指數基金開發》,進一步明確上市指數基金的具體監管要求。上述規則均自2021年2月1日起實施。點評:證監會發布《指數基金指引》共十三條,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在產品注冊環節,強化管理人專業勝任能力和指數質量要求;在產品持續運作環節,聚焦投資者保護與風險防控,強化產品規范運作;加強與證券交易所自律管理的協同,提高監管有效性。滬深交易所正式發布的《指數基金開發》,此前曾於2020年7月31日就向 社會 公開徵求意見。從最終的正式文件來看,適當放寬擬開發指數基金標的指數發布時間至不短於6個月,適當降低成份證券流動性的要求。對於標的指數為非寬基股票指數的,應當符合下列4項要求:1、標的指數的成份證券數量不低於30隻;2、標的指數的單一成份證券權重不超過15%且前5大成份證券權重合計佔比不超過60%;3、發布時間不短於6個月,中國證監會認可的指數基金,其指數發布時間要求可適當放寬;4、權重佔比合計90%以上的成份證券過去1年的日均成交金額位於其所在證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的前80%。根據「新老劃斷」原則,《指數基金開發》施行前已經證監會核准或注冊的指數基金不受其指標限制。因此,新規不會對目前市場造成影響,後續則有助於指數基金的規范開發。盡管此時公布新規,有引導分散化投資的傾向,但實際上半年前就已經在徵求意見,而且相對於非寬基股票指數,寬基股票指數僅有「單一標的指數成份證券權重原則上不超過30%」,實際上對市場影響中性。

本周兩市共有26家公司的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解禁股數共計29.83億股,占未解禁限售A股的0.33%

本周解禁市值環比減少近九成為年內第八低

根據滬深交易所的安排,本周兩市共有26家公司的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解禁股數共計29.83億股,占未解禁限售A股的0.33%。其中,滬市19.75億股,占滬市限售股總數0.41%,深市10.08億股,占深市限售股總數0.25%。以1月22日收盤價為標准計算的市值為289.47億元,占未解禁公司限售A股市值0.18%。其中,滬市14家公司為169.31億元,占滬市流通A股市值的0.04%;深市12家公司為120.16億元,占深市流通A股市值的0.04%。本周兩市解禁股數比前一周73家公司的340.14億股,減少了310.30億股,減少幅度為91.2

3%。本周解禁市值比前一周的2632.53億元,減少了2343.06億元,減少幅度為89.00%,為年內第八低。

深市12家公司中,中廣核技、銀泰黃金、國機精工、楚江新材、愷英網路、康躍 科技 、優博訊共7家公司的解禁股份是定向增發限售股份。張家港行、科順股份、玉禾田共3家公司的解禁股份是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埃斯頓、勁拓股份共2家公司的解禁股份是股權激勵一般股份。其中,銀泰黃金的限售股將於1月26日解禁,實際解禁數量為6.57億股,是深市周內解禁股數最多的公司,按照1月22日的收盤價7.98元計算的解禁市值為52.41億元,是本周深市解禁市值最多的公司,佔到了本周深市解禁總額的43.62%,解禁壓力集中度高。玉禾田是解禁股數占解禁前流通A股比例最高的公司,高達68.46%。解禁市值排第二、三名的公司分別為科順股份和玉禾田,解禁市值分別為36.21億元、18.55億元。

深市解禁公司中,楚江新材、埃斯頓、張家港行、優博訊、科順股份、玉禾田、銀泰黃金、勁拓股份、中廣核技、國機精工均涉及「小非」解禁,需謹慎看待。

此次解禁後,深市將有康躍 科技 成為新增的全流通公司。

滬市14家公司中,聞泰 科技 、石化油服、愛建集團、國睿 科技 共a家公司的解禁股份是定向增發限售股份。澤制葯、華菱精工、有方 科技 共3家公司的解禁股份是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雲天化、寶信軟體、有研新材、中衡設計、浙文互聯共5家公司的解禁股份是股權激勵一般股份。愛博醫療的解禁股份是首發一般股份。寧滬高速的解禁股份是股改限售股份。其中,聞泰 科技 的限售股將於1月28日解禁,實際解禁數量為0.45億股,按照1月22日的收盤價126.50元計算的解禁市值為56.40億元,是本周滬市解禁市值最多的公司,佔到了本周滬市解禁總額的33.31%,解禁壓力集中度一般。有方 科技 是解禁股數占解禁前流通A股比例最高的公司,高達213.37%。石化油服是滬市周內解禁股數最多的公司,多達15.27億股。解禁市值排第二、三名的公司分別為澤制葯-U和石化油服,解禁市值分別為45.87億元、28.85億元。滬市解禁公司中,國睿 科技 、石化油服、中衡設計、有方 科技 、澤豫制葯-J、寶信軟體、雲天化、有研新材、浙文互聯、聞泰 科技 、寧滬高速、愛博醫療均涉及「小非」解禁,需謹慎看待。

此次解禁後,滬市將有華菱精工、石化油服共2家公司成為新增的全流通公司。

統計數據顯示,本周解禁的26家公司中,1月25日有14家公司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合計為159.48億元,佔到全周解禁市值的55.09%。本周解禁壓力集中度高。

線上國產美妝品牌消費熱度持續攀升,近兩年來國產品牌反超海外品牌,領先優勢進一步鞏固。

據媒體消息,法國奢侈品牌香奈兒的護膚系列或將在2月漲價。其中售價435元的山茶花洗面奶將漲價至460元,而一年前該產品的售價為420元。此外,雅詩蘭堂、嬌蘭和海藍之謎等多個品牌也將在近期漲價,迪奧護膚系列價格則在2020年12月已經上漲。

當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市場。全國化妝品持證生產企業數量達5400餘家,各類化妝品注冊備案主體8.7萬余家,有效注冊備案產品數量近160餘萬。根據社零口徑:12月限額以上化妝品零售額324億元,yoy+9%領跑消費品,全年零售額達3400億元,yoy+9.5%,行業景氣延續。而根據CBNData消費大數據顯示,線上國產美妝品牌消費熱度持續攀升,近兩年來國產品牌反超海外品牌,領先優勢進一步鞏固。

隨著年後風電需求的明朗化,2021年環氧樹脂均價預計會高於2020年水平,創出新高。

據了解,液體環氧樹脂已達24500元/噸,較前一周上調3100元/噸,漲幅近15%,且限量供應,提貨需要排隊。黃山地區固體環氧報價已達到19400元/噸,較前一周上調1900元/噸,漲幅10.86%。下游企業放假前進行囤貨,推漲產品價格。

供應緊張是這波環氧樹脂市場上行的主因。隨著元旦之後一波深跌,下游工廠在存貨基本消耗殆盡,且環氧樹脂市場跌至盈虧平衡點,短暫價格平衡期之後,終端采購急劇回溫。但江蘇各大樹脂工廠受極寒天氣影響,大都出現設備故障,工廠開工率下調,產出不足。市場需求增加,而樹脂工廠大多零庫存,集中需求來臨措手不及,工廠報盤在供應緊張之下紛紛上調也在情理之中。

目前來看2021年初,環氧樹脂價格已經大大高於去年同期,也大大高於2020年1-10月底(國都爆炸前)十個月內的最高價。隨著年後風電需求的明朗化,2021年環氧樹脂均價預計會高於2020年水平,創出新高。

目前我國已成為空氣凈化器全球第一大出口國,但從消費端來看,仍有很大市場空間。

上海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僅上海口岸出口家用空氣凈化器就近553萬台,同比增長66.3%。另據央視 財經 ,江蘇南通的一家工廠生產空氣凈化器中的濾網材料,2020年以來,隨著空氣凈化器海外訂單的不斷增加,目前整個工廠已經處於24小時連續開工的狀態;格力電器的工作人員表示,2020年格力空氣凈化器出口較2019年已翻了一倍以上,其中日本、比利時、德國、義大利等國家的市場增長尤為明顯。

某電商國際站的交易數據也顯示,2020年4到11月,平台空氣凈化器出口訂單同比增長783%。空氣凈化器出口最大市場為亞太、美國和歐洲市場。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我國空氣凈化器出口量大增是因為疫情之下海外消費者對空氣凈化器需求增加以及海外工廠產能下降。目前我國已成為空氣凈化器全球第一大出口國,但從消費端來看,仍有很大市場空間。

這顆衛星的發射,將標志我國進入「探日」時代。

據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獲悉,我國第一顆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AS0-S)計劃於2022年上半年發射升空。這顆衛星的發射,將標志我國進入「探

日」時代。根據AS0-S衛星工程立項批復文件和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實施方案,ASO-S衛星將在2021年底完成工程研製任務,並於2022年上半年擇機發射。

隨著我國空間探測的對象將向離地球更遠的深空拓展,比照美國和前蘇聯的深空探測經驗,將以火星探測為切入點,統籌開展太陽、小行星、金星、木星系統等開展科學探測活動。空間探測工程的實施產生了巨大的 社會 效應,對我國空間 科技 和航天產業具有直接而廣泛的推動作用,包括運載技術、衛星技術、地面遙測系統和深空測控網等一系列基礎建設等。

此徵求意見稿旨在控制商業銀行經營風險,有助於穩健經營,形成長期利好。

銀保監會:持續推動商業銀行強化負債業務管理

1月22日,銀保監會官網披露表示,為促進商業銀行提升負債業務管理水平,維護銀行業體系安全穩健運行,銀保監會近日制定了《商業銀行負債質量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現向 社會 公開徵求意見。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商業銀行負債業務種類復雜,具有涉眾性、風險外溢性等特點,易產生不同市場間的風險共振,對金融體系的安全性和穩健性有較大影響。近年來,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和資本市場、互聯網金融、影子銀行等金融業態的發展,商業銀行負債業務復雜程度上升、管理難度加大。針對商業銀行負債業務管理的新形勢,客觀上需要總結歸納和提煉負債業務的管理評價標准,構建全面、系統的負債業務管理和風險控制體系,持續推動商業銀行強化負債業務管理,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水平。

點評:《辦法》從負債來源穩定性、負債結構多樣性、負債與資產匹配的合理性、負債獲取的主動性、負債成本適當性、負債項目真實性等六方面明確了負債質量管理核心要素。一是負債來源穩定性,旨在要求商業銀行提高對負債規模和結構變動的管理,防止負債大幅異常變動引發風險。二是負債結構多樣性,旨在要求商業銀行形成客戶結構多樣、資金交易對手分散、業務品種豐富的負債組合,防止過度集中引發風險。三是負債與資產匹配的合理性,旨在要求商業銀行通過多種方式提升負債與資產在期限、幣種、利率、匯率等方面的匹配程度,防止過度錯配引發風險。四是負債獲取的主動性,旨在要求商業銀行能夠根據業務發展和管理需要,通過各種渠道主動獲得所需數量、期限和成本的資金。五是負債成本的適當性,旨在要求商業銀行建立科學的內外部資金定價機制,防止因負債成本不合理導致過度開展高風險、高收益的資產業務。六是負債項目的真實性,旨在要求商業銀行的負債交易、負債會計核算、負債統計等符合法律法規和有關監管規定。銀保監會表示,制定《辦法》是完善我國商業銀行負債監管制度的重要舉措,有利於彌補制度短板,防範金融風險,提升金融服務質效。下一步,銀保監會將根據 社會 各界反饋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辦法》並適時發布實施。此徵求意見稿旨在控制商業銀行經營風險,有助於穩健經營,形成長期利好。

Ⅵ 雲南昆明聞泰科技怎麼樣

雲南昆明聞泰科技好。根據段褲查詢職友集顯示,雲南昆明聞泰科技整體工資水握慶簡平在8000到9500元之間,包吃包差殲住,公司食堂和住宿環境不錯。聞泰科技是中國A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碼600745,主營業務包括半導體IDM、光學模組、通訊產品集成三大業務板塊。

Ⅶ 聞泰科技解禁對股價的影響

股票解禁的意思是解除了對限制性股票的禁令,解禁當日開始,解禁的股票就可以交易了。解禁的股票分為大小非(大小非流通股)和限售股,那「限售股」和「非流通股」有何區別呢?
大非:大,是指大部分;跡脊非,是指非流通股。大非就是指大規模的非流通股,占總股本的5%以上。
小非:指小規模的非流通股,占總股本的5%以下。
限售股,可由非流通股(法人股等)經過改革而成,即股改產生的限售股;其次,新股首次發銀大行上市、股權激勵的股票、定向增發的股票等情況,都鋒州豎會產生限售股。
因此,股票解禁即非流通股變成流通股或限售股解除限售,可以上市交易了。

Ⅷ 手機界最強打工人,10萬起家,賺了200億

歐菲光沒藏住「被踢出蘋果產業鏈」這個驚天大雷,卻「利好」了聞泰科技。

兩個公司的股價在3月17日,一個封死跌停,一個大漲6.4%。

聞泰股價上漲的邏輯是,本來聞泰公告要花50億~60億元買歐菲光的攝像頭資產,現在還沒有完成。這部分業務正是歐菲光蘋果產業鏈(以下簡稱「果鏈」)的核心資產。在盡職調查期間聞泰必然早已知曉歐菲光被踢出「果鏈」的消息。現在聞泰要麼可以選擇不買避雷,如果堅持要買,必然是對進入「果鏈」有了充足的信心。

怎麼看都是利好,先漲為敬。

歐菲光被踢出「果鏈」,股民既憤怒歐菲光前期的遮遮掩掩,又嘆息蘋果產業鏈上除了蘋果,其他公司不過都是無關緊要的打工人。

一直是打工人的聞泰科技,以前給山寨機打工,現在給小米等智能手機廠商打工。雖然已經是手機領域最強的打工人、世界ODM的龍頭,但收入一直微薄。

從2018年起,頓悟的聞泰創始人張學政連續撬動超過300億資金收購安世半導體,不甘再做打工人,要成為「下一個台積電」。

轉型路上卻遭到重重質疑,股價一波三折。

聞泰科技在速度和質量、故事與業績的矛盾中反復被重估和質疑。中國製造業在從全球打工人,晉升到掌握話語權的精英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都經歷了「聞泰式」的遭遇。

小米幕後功臣和中國ODM之王

盧偉冰從金立轉投小米掌舵「Redmi」品牌後,現在正春風得意,除了老大哥雷軍的賞識外,還要感謝一個人——聞泰科技的張學政。

作為當年小米橫掃山寨機市場的幕後大佬,沒有聞泰科技就沒有今天的Redmi——當年叫紅米。

2013年,剛站穩腳跟的小米希望推出低價手機拓寬市場。

當時小米還沒有現在這么強,各種資源匱乏。

聞泰科技既熟悉中國移動定製業務,又是聯發科重要合作夥伴,是小米的不二選擇。雙方一拍即合之下,紅米系列就此以ODM的形式誕生。

ODM又稱原始設計商,是一家廠商根據另一家廠商的規格和要求,設計和生產產品。ODM上游主要為電子元器件等廠商,下游為智能手機、筆記本等消費電子品牌廠商,手機品牌商是主要的下遊客戶。

要論玩性價比,張學政是雷軍的老師。紅米1由張學政親自主抓,從主板設計到生產全由聞泰操刀,小米主要精力放在營銷和渠道。

紅米1上市後,不僅破天荒把智能手機的價格拉到千元以下,還喪心病狂地定價799元。

自此紅米橫掃低端,加速革了山寨機的命,聞泰則靠著紅米系列機型一舉成為ODM行業第一。

從做山寨機起家的張學政,一路就是靠低價殺出重圍。

張學政22歲從平遠縣山溝考到廣東工業大學,畢業後輾轉在意法半導體、中興打工。

廣東省平遠縣與福建龍岩交匯,這個小縣城裡走出了不少大人物。聞泰科技的創始人張學政、歐派家居的創始人姚良松、金雅福身價百億的80後創始人黃仕坤,他們都是平遠縣人,個個在資本市場叱吒風雲。張學政在1月25日公布的《2021胡潤全球富豪榜》上排名955位,身價225億元。

其實隔壁龍岩市也不差。走出了中國互聯網三顆新星:位元組跳動張一鳴、美團王興、雪球方三文,人送雅號「龍岩三傑」。

中國手機產業先被外國豪強瓜分,後又在2000年左右被國產品牌東方通信、廈華、科建、TCL和波導、夏新靠低價反攻。但當時中國沒有成型的手機供應鏈體系,品牌商們沒辦法在家門口造手機,都是進口整機再貼牌。

這一階段無論是模具還是注塑、膠粘,都要去韓國、台灣訂購。2002年前後,有摩托羅拉的技術股骨幹跑出來單干,聚在北京給各大小手機品牌做設計,生意火爆,成了中國ODM行業開端。

做得比較好的德信無線,旗下客戶囊括阿爾卡特、西門子、三菱、TCL、波導,年收入超過千萬美元,並在2005年登陸納斯達克。

2006年前後,中國手機產業鏈遍地黃金,隨便一塊手機主板就能賺100多元,手機主板方案設計廠商一度接近500家。

這一年,張學政用10萬元組建起一個三四十人的小團隊,開始做主板方案設計(IDH)淘金。

真正讓聞泰崛起的,是站隊晶元設計公司展訊。

當時山寨機都用聯發科設計的晶元,美國另一晶元公司展訊在市場上節節敗退。

張學政非常清楚功能機的痛點不是什麼高配置,而是功能、價格。展訊能給聞泰最低價,張學政堅定的站在了展訊這一邊。

結果這兩個看似並不強的搭檔,破天荒地開發出單晶元雙卡雙待主板。明顯優於市面上又厚又笨雙晶元結構主板。

這款主板一經推出殺得市場血流成河。據財新報道:「很多使用雙晶元的手機出口到非洲、東南亞,船都到了碼頭,卻突然被退貨。已經做成雙晶元的板子或者手機為了清庫存,只能放低價格,很多公司受到沖擊關門。」

2007年,聞泰賣出1800萬片主板,海爾、海信、長虹、TCL、夏新、波導都成了聞泰的客戶。

但IDH形式門檻低,拉出來十幾個人懂技術的就能做,張學政能做別人當然也能。

再加上張學政覺得自家的手機方案設計常因製造商的偷工減料,成品不理想,所以決定自己做手機ODM。

2008年,聞泰投資8000萬美元,興建自己的手機製造工廠。這使得聞泰能在幫客戶設計完手機方案之後,隨即能在自己工廠里采購零件組裝出來一部完整的手機。

加上展訊貼地給聞泰出貨晶元,聞泰的產品能以極低的價格從腥風血雨的ODM市場殺出來。

此後,聯發科為了徹底打敗展訊,有意挖角其最大客戶聞泰。張學政亦有意拓寬晶元渠道。中間雖經阻力,但雙方還是握手合作。

2015年聞泰憑借著與小米、魅族、聯想等的成功合作,一躍成為了全球手機ODM的老大,華勤和龍旗排名第二三位。

張學政蛇吞象結果套住葛衛東

中國大陸手機產業鏈在龐大的市場催生下日漸成熟,不僅低價,也成為質量的代名詞。搶走了啟蒙老師台灣和韓國的生意。

韓國三星2016年推出的Note7系列手機,因為電池缺陷享受了和炸彈同樣的待遇,被全世界禁飛,這一政策至今沒有取消。

而在中國製造的Note7,採用寧德時代的電池無一爆炸,這大大增加了中國製造的美譽度。

2016年10月27日,沙烏地阿拉伯權威媒體《國家報》特地刊發了一篇文章,標題簡單直白:「中國製造的手機質量世界領先,不爆炸。」

雖然中國手機產業鏈美譽加身,但掙的始終是份兒辛苦錢,從聞泰科技的財報上就可以看出來。

聞泰科技貴為世界第一ODM廠商,2016年聞泰借殼中茵股份上市後,當年營收134.17億元,凈利潤竟只有4798萬元,市值剛百億,根本不是資本市場的菜。

1992年台灣宏碁電腦的創始人施崇棠提出了著名的「微笑曲線」理論。

曲線的兩端是產業附加值最大的技術研發和銷售服務。中間產業附加值最低的,是組裝生產。

鏈條中間的企業要想持續發展和永續經營,只有不斷往附加價值高的區塊移動才能保持企業的活力。

和富士康的困局一樣,聞泰科技如果想要獲取更多的利潤空間,要麼向下游做品牌,要麼向上游做技術和高價值零部件生產。

聞泰科技一直藏在手機廠商背後,做品牌並不佔優勢,向上游零部件延伸是不錯的選擇。

張學政本來想買CMOS影像巨頭豪威科技,但這塊肥肉率先被同在五道口混跡的韋爾股份董事長虞仁榮看上。

豪威科技的創始人之一陳大同是清華大學無線電系1977屆校友,虞仁榮則是清華大學無線電系85級校友。張學政雖然2014年在清華讀了MBA,但要扯起來同學情誼,還是有點勉強。

陳大同還是聞泰老戰友展訊的創辦人之一。在陳大同出面調和之下,這場清華系內斗以張學政放棄豪威科技,虞仁榮最終如願告終。

當然,放棄的理由還有,張學政發現了另一塊肥肉——安世半導體。

2016年高通並購恩智浦,為通過中國的反壟斷審查,恩智浦便把安世半導體剝離。安世半導體前身為恩智浦標准事業部,有60多年的歷史。

安世專注於分立器件、邏輯器件和MOSFET器件市場,三大業務均處於全球領先地位,是一家集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為一體的半導體跨國公司。

2017年2月,以建廣資產為GP、合肥芯屏為主要LP的中國資本,購得安世半導體78.39%的股權。

安世半導體的賺錢能力毋庸置疑,2018年,安世半導體營收104.31億,凈利潤16.2億,是聞泰2018年凈利潤的26倍。

安世半導體被中資收購後,其管理團隊本一心想在港股獨立上市。但中資財團綜合考量之下,決定把安世出售,諸多中國上市公司開始哄搶。

張學政是最堅決的一個。

安世半導體的管理團隊一開始並看不上這些名不見經傳的中國公司,質疑道:

「中國這幾家公司水平、能力都遠低於安世,如果與其合並或成為其子公司,會給安世半導體員工的情緒帶來負面影響,並導致團隊不穩定。」

傲慢的意見沒有對張學政的收購步伐造成太大影響。

2018年4月起,張學政撬動300多億資金,開始這場半導體領域最大收購案。

整個收購過程中漫長而復雜,聞泰引入不少戰略投資,當時醉心搞晶元的董明珠甩給張學政30億元,要摻一腳。

張學政大部分買安世的錢,都是借貸或股權融資而來。

在2019年的交易案中,聞泰科技支付的現金為168.34億元,其中自有資金僅為17.05億元,募集配套資金43.37億元,境內借款為51.6億元,境外借款56.32億元。

張學政聰明之處在於把並購時間拉長到近三年之久。這大大緩解了聞泰的資金壓力。聞泰的股價在收購的過程中跟著起飛,融資變得容易,定增吸引了不少大佬參與。

結果大佬紛紛被套。

2020年7月28日,聞泰發公告宣布57.54億的定增超額完成,發行價格130.1元/每股。

這次定增吸引了易方達、華夏、博時等大型公募基金,還有葛衛東、高毅等明星私募,更包括瑞銀、瑞信、摩根大通等知名投行,明星雲集。

這4458萬股定增到2021年1月28日才解禁,結果當天聞泰股價大跌超5%,報109.92元。

2021年1月28日到現在,聞泰的股價再也沒突破130元,各位大佬的成本還沒收回來。

鯨吞安世半導體,在給聞泰增添想像力的同時,也埋下了巨額商譽。截至2020年6月,聞泰科技商譽激增至226.97億元,上年同期為13.29億元。

故事何時兌現?

外界對於聞泰的質疑在於,當標簽和想像力都加諸於身,未來的利好能否如期兌現?

從2018年4月到2020年7月10日,聞泰的股價漲幅468%,最高市值超過1700億元。

聞泰科技加安世半導體的估值已遠遠超過1加1大於2的效果。最高時市場給與其百倍市盈率,這說明市場已經把聞泰科技當成了晶元公司來估值,而不是代工廠。

更顯著的應該是對賺錢能力的改善。

並表聞泰之後,聞泰凈利潤猶如久旱甘霖,最近四個季度聞泰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23億元、6.35億元、10.66億元、5.58億元增長1954%、1380%、767%、326%。

高增長顯然不可能一直持續。安世半導體雖是國際半導體巨頭,但是業務增長穩定,最近兩年營收增長均低於5%。

安世半導體2019年營業收入103.07億元,上年同期為104.31億元;2019年凈利潤12.58億元,上年同期為13.40億元。

從2013年到2019年,安世的營業收入CAGR(復合年均增長率)約 4%。

安世半導體主營半導體功率器件。產品的特點其實是出貨大,單價極低,質量穩定,更新迭代的速度並不遵循摩爾定律,迭代周期相對較長。同時應用於汽車半導體,要求更高、標准更嚴。

當初恩智浦剝離安世半導體,一個原因也是安世在技術和附加值上屬於低端業務。安世在高端功率半導體領域相較於英飛凌、三菱、科銳、WOLFSPEED等巨頭並沒有技術優勢。

因此,聞泰辛辛苦苦買下國際半導體巨頭,還只是成為牌桌上的玩家,而並沒有成為領先的超越者。

其實,收購豪威科技的韋爾股份也面臨這種情況。雖然韋爾股份是圖像感測器巨頭,但最先進的攝像頭感測器技術還在索尼手裡握著。韋爾股份暫時只能屈身低端。

在市場冷靜下來之後,聞泰的股價從170元左右,慢慢修復到100元左右,估值也從1700億回落到千億。

調整後這被視為聞泰更合理的估值。

國內功率半導體同行華潤微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48.89億億元,凈利潤7.58億元,市值700多億,3月18日市盈率(TTM)為82倍。

對比之下,聞泰營收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383.40億元,凈利潤23.03億元,市值1300多億元,3月18日市盈率(TTM)為41倍,目前不算太高估。

說明去年最高點市場認為聞泰是一家半導體公司,現在聞泰科技的市盈率是一家代工廠的水平。

但聞泰財務結構顯然更「刺激」。

為了收購安世不僅大額舉債,商譽也高達226.97億。聞泰目前資產負債率53%,華潤微為32%。

安世半導體未來的業績牽扯甚廣,將會直接關繫到巨額商譽是否會減值。聞泰科技大部分的想像力都集中在其未來的業績之上。

張學政當然知道,所以在全力對其進行催化。

收購安世後的短短半年內,張學政又花300億,幹了三件大事。

分別是,在上海特斯拉工廠旁邊搞一座「12英寸車規級功率半導體自動化晶圓製造中心」,投資120億元,2022年7月投產,生產的「功率IGBT」是新能源汽車必不可少的核心組件。

投資100億元,和無錫市政府簽訂「超級智慧產業園」項目,搞一個「1+8+N」智慧超級工廠及研發中心。

還有就是准備花50億~60億元把歐菲光的攝像頭資產買了。現在這部分業務已經被蘋果拋棄了,不知道張學政是不是買了後能再進去,或者另有打算。

全球缺芯的背景下,尤其汽車晶元短缺,上海臨港工廠擴充安世半導體的產能期待更高一點。但到2022年7月投產時,全球缺芯情況如何,不好說。突然擴張的晶元產能,安世能否消化,也不好說。

聞泰科技在1月底預告的2020年業績中,全年凈利潤預告為24億元~28億元,取個中位數26億元估算。聞泰科技2020第四季度的凈利潤約為3億元左右,比上一季度的5.52億元將會大幅下降。

這讓人不免擔憂聞泰科技未來業務的增長性。

聞泰幾乎集齊了最賺錢的標簽:中國唯一的世界級IDM(整合元件製造商)半導體公司、車規級汽車半導體公司、最大的模擬電路半導體公司、世界第一ODM公司、打入蘋果產業鏈、特斯拉產業鏈。

任何一個聽起來少說都值500億。

但一個投資者聽了聞泰的調研紀要,評價說:這家公司利好全在未來,利空全在當下。

債務、業務增速、商譽在當下,「下一個台積電」的暢想還在未來。

擴張讓聞泰的天花板極高,想像空間極大,但大規模是否意味著高質量和切實增長的業績?

經濟學有句名言:規模是問題的解葯,規模也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中國的代工廠、產業鏈這幾年都在紛紛向微笑曲線的兩端移動。但放眼望去無論是特斯拉產業鏈、還是蘋果產業鏈,中國公司大部分時候還只是打工人。

工信部3月1日發布了一組數據:2020年我國工業增長值達到31.31萬億,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

這條消息上了微博熱搜,頂上第一的網友評論是這樣的:

「很驕傲嗎?不就是世界工廠,最臟最累的活兒我們干。」

十年前,中國還在驕傲著「全世界一半的iPhone是鄭州造出來的。」現在卻沒人甘於只做工廠,而是渴望像谷歌、蘋果一樣在陽光明媚的辦公樓里喝茶健身,談笑間制定規則,獲取行業90%利潤。

中國高科技企業在各種情緒裹挾之下開始變得更復雜,有些項目急於上馬後又馬上失敗。你說他沒業績,他說我是國產替代有未來。最怕的是搞科技的都學會了玩金融,信仰的不再是技術,而是資產轉移大法。內卷之後,卡脖子的技術卻仍舊讓人窒息。

恰應了諾獎得主卡內蒂的那句名言:舊的答案分崩離析,新的答案還沒有著落。

熱點內容
什麼是股權激勵中的預留期權 發布:2025-02-08 18:08:38 瀏覽:498
股票漲停板後還能買賣嗎 發布:2025-02-08 17:58:12 瀏覽:645
如何提升農村金融發展 發布:2025-02-08 17:52:15 瀏覽:724
萬興科技股票研報 發布:2025-02-08 17:52:06 瀏覽:545
上海股票交易所職位 發布:2025-02-08 17:40:43 瀏覽:952
股權屬於資產負債表中的什麼 發布:2025-02-08 17:14:42 瀏覽:575
恆華科技屬於科技股票 發布:2025-02-08 17:14:07 瀏覽:706
中性類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2-08 17:10:08 瀏覽:408
股市行情中黃線什麼意思啊 發布:2025-02-08 17:09:33 瀏覽:725
基金亂七八糟的怎麼選 發布:2025-02-08 17:04:41 瀏覽: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