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汽車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A. 如何查詢股票歷史交易記錄
你好,投資者憑有效身份證明文件、證券賬戶到登記結算公司櫃台列印證券變更記錄;也可以到開戶證券公司營業部,由證券公司代理投資者向交易所查詢和列印歷史成交記錄。最方便的還可以登錄你的交易軟體查詢交割單。
B. 怎樣查詢股票帳戶歷史交易明細
登錄你的股票軟體,在交易界面找到「查詢」,或者「搜索」選項。
雖然股票交易軟體可能不一樣,不過類似功能肯定大同小異。
搜索選項或者查詢選項,一般都是用一個放大鏡圖標表示。
在查詢這一目錄下面尋找到交割單選項,或者資金流水選項,
這些都能查詢出你的歷史交易數據。
如圖:
C. 怎樣查詢股票帳戶歷史交易明細
你好,股票賬戶歷史交易明細可通過你的股票交易軟體進行查詢。
D. 如何查詢股票交易記錄
登錄股票軟體,在交易界面找到「查詢」,或者「搜索」選項。雖然股票交易軟體可能不一樣,不過類似功能肯定大同小異。搜索選項或者查詢選項,一般都是用一個放大鏡圖標表示。在查詢這一目錄下面尋找到交割單選項,或者資金流水選項,這些都能查詢出歷史交易數據。如圖:
E. 重慶力帆汽車怎麼樣
4月23日,ST力帆發布公告稱,即日起停牌一天,26日復牌並取消其他風險警示,變更為「力帆碼喚股份」。同時,因公司名稱及股票簡稱變更,將於同日變更為「力帆科技」。
不到兩個月後,力帆在證券市場擺脫了退市等風險警示,隨後迎來了股價上漲的利好局面。尤其是摘掉帽子,意味著力帆的股價不再受原來5%的限制,而是提高到10%。
這要歸功於去年年底力帆實施的破產重組。由此,被吉利汽車接手的力帆汽車擺脫了之前留下的巨額債務,依靠債務重組獲得巨額利潤。2020年,其凈利潤達到5800多萬元,扭虧為盈。在力帆汽車公布的2020年年報中,出現了這樣一行數據:債務重組收入918841.12萬元(即近92億元)。
顯然,摘帽成功並不意味著危機解除。相反,力帆之所以能輕松摘掉帽子,還要看相關規定的變化——扣非凈利潤不再需要為正。由於在重源襲組中處遲裂凱置了所有停產車型的專用設備,力帆已經喪失了旗下車型的製造和銷售能力,成為吉利汽車的代工廠。
如今,只推出楓葉30X和楓葉80V兩款油改電產品的楓葉汽車是力帆的代工對象。這被外界視為吉利汽車試水新能源、改電領域的汽車品牌,也成為力帆在摩托車業務之外生存的基礎。
力帆曾經輝煌過。2010年11月25日,在成立18年後,力帆走上了資本市場的舞台,被世人賦予了「私家車第一股」、「私家車第一股」、「國產摩托車之王」等一系列稱號。當時正處於人生巔峰的尹明善萬萬沒想到,自己一手創辦的企業有一天會風雨飄搖,與自己無關。
以摩托車行業為生存狀態,力帆涉足乘用車行業,通過模仿和逆向工程,迅速推出了力帆520、320、530等20多個產品。比如力帆520的整車技術被曝是基於PSA集團旗下的愛麗舍。
同時,早在2010年,新能源戰略啟動,新能源R&D項目布局。當時,在國內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以及「新能源汽車銷量越多,補貼越多」的背景下,力帆汽車成功獲得了可觀的政策紅利。
然而「新能源成就,新能源失落」,尹明善建立的「朱樓」在2016年開始崩塌,一張作弊器名單將力帆送入深淵。隨著市場上產品競爭的日益激烈,力不從心的力帆在「聲名狼藉」的情況下陷入了債台高築的境地,在證券市場上披星戴帽。
如何避免退市成為當時力帆迫切的現實。和大多數企業一樣,力帆選擇了轉讓資產,包括年產15萬輛的乘用車生產基地、重慶力帆100%股權和乘用車生產牌照。但這還不夠。
於是,在被迫破產重組中,吉利的接管成了一場及時雨。隨著尹明善的突然出局,力帆被束縛住了。
當生命線被吉利收緊的時候,力帆或許還是一家車企,但已經不是人們熟悉的那個力帆,也不可能回到摩托王時代。對於力帆來說,摘星戴帽只是換個名字而已。無法掩蓋的事實是,它只有汽車代工的能力和無法翻身的痛苦。
百萬購車補貼
F. 眾泰之後又一家自主車企命懸一線,力帆汽車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8月24日,力帆股份(601777)停牌一天,第二日復牌交易後,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改為*ST力帆,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
就在兩個月之前,這如出一轍的劇情剛在另一家自主品牌眾泰汽車(000980)的身上上演,一年巨虧百億元的眾泰汽車,股票簡稱已於今年6月先行淪為*ST眾泰。
而為了避免退市警示,力帆此前試圖以變賣資產求得生路。
此前,力帆汽車以33.15億元的代價,將15萬輛出乘用車項目的生產基地以及將旗下全資子公司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出售給車和家,即現在的理想汽車。
但此次變賣資產未能將力帆從生死線上徹底拉回來,債務壓力使得力帆面臨破產的危機。據其公告披露,力帆股份及其旗下力帆乘用車、力帆汽車等10家全資子公司重整已被法院裁定受理。力帆股份同時提醒,即使重整仍存在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若後續經營和財務指標不符合相關監管法規的要求,公司股票仍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或終止上市的風險。
力帆股份曾在今年4月發布的2019年財報中表示,未來將集中資源發展優勢產業,摩托車產業回歸為公司的主業。此舉也被外界解讀為迫於債務壓力放棄乘用車業務。
數據顯示,目前公司涉及訴訟(仲裁)達1178件,涉及金額50.37億元。其中,公司(子公司)近12個月內未披露的累計發生的涉及訴訟(仲裁)金額合計達2.98億元。力帆汽車當前的貨幣資金僅為4300萬元,到期債務達11.96億元,其他財產流動性差,無法變現。基於其經營狀況,力帆汽車已被認為無法償還債務。
債台高築的力帆汽車,亦被收購的流言所包圍。自2020年6月份以來,市場不斷傳出吉利收購力帆已成定局的消息,而吉利均表示不知情。消息人士稱,屆時力帆股份將僅保留摩托車板塊,其餘部分包括上市公司殼資源、生產資質、金融牌照等均由吉利汽車接盤。
力帆和吉利一樣,都是從摩托車業務起家,享受著市場的紅利,又轉而進軍汽車市場。但數年後,兩個都抓住了時代機遇的車企走向截然不同的境遇。同為自主品牌,吉利經過多年耕耘成為了中國自主品牌的頭部車企,而力帆和眾泰則在被淘汰的懸崖邊,搖搖欲墜。
力帆汽車於2014年正式新軍新能源市場,但始終沒有在核心技術上占優過。在經歷了2016年的騙補風波後,新能源車銷量更是每況愈下。根據其2020年7月產銷報告顯示,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63輛,同比下降66.31%。而力帆新能源汽車銷量最好的成績在2015年也僅為14974輛。
此前,力帆發公告稱,公司乘用車業務實際經營面臨停滯,乘用車品牌存在被邊緣化的風險。數據顯示,2020年前七月,力帆汽車的總銷量僅為1780輛,7月份公司傳統乘用車銷量為190輛,同比下降71.98%。
力帆股份預計於2020年8月28日披露其半年報的業績。據其一季報業績顯示,力帆汽車出現大額虧損,且存在持續虧損的風險。數據顯示,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7億元,同比下降-103.0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利潤為-1.86億元,同比下降-105.31%。據悉,力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已經連續四年為負,最高虧損高達26.13億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力帆汽車是國產車嗎
力帆集團成立於1992年,是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歷經21年發展,成為以汽車、摩托車的研發、生產、銷售(包括出口)為主業,並投資於金融業的大型民營企業。2012年,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現銷售收入86.79億元,產銷汽車13.15萬輛,出口創匯5.82億美元,位列重慶民營企業第一位。截至2012年12月,累計申請專利8007件,其中已獲授權專利6951件,各項指標居全國同行領先地位。目前,公司現有員工9375餘名,其中具有大中專文化程度7080餘人。力帆已十度入選中國企業500強,連續多年成為重慶市出口第一名。2010年11月25日,力帆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碼為601777,是中國首家上市A股的民營乘用車企
H. 力帆汽車公司現狀,力帆汽車現在還生產嗎
很多讀者和筆者一樣,應該見過力帆的摩托車比力帆的汽車多,甚至有些讀者知道力帆足球卻不知道力帆汽車。當初力帆是做摩托車起家的,後來進入汽車領域。但是可以說,力帆無論是摩托車還是汽車,都沒有做出什麼成績,反而負面新聞很多。
力帆汽車公司現狀
根據力帆汽車發布的19年產銷數據,2019年力帆汽車累計產銷18598輛和22536輛,同比下滑78.62%和75.52%。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2888輛和3091輛,同比下降71.12%和69.49%。
2019年前三季度,力帆汽車實現營業收入66.86億元,同比下降19.5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33億元,同比下降2064.56%。據力帆汽車2019年11月公告,累計訴訟(仲裁)金額已達20.3億元。
2019年12月17日,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使用前次非公開發行股票閑置募集資金4.49億元暫時補充流動資金,其中1000萬元已於12月17日到期,原因是公司開立的與前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相關的募集資金專用賬戶已全部凍結。為保證公司資金安全,暫時無法歸還募集資金賬戶。
力帆汽車公司的現狀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可怕」。雖然力帆還沒有淪落到破產的地步,造車也從來沒有停止過,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力帆破產只是早晚的事情。
回顧力帆集團的發展
1991年,靠出書賺到第一桶金的尹明善在尋找新的機會。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從朋友那裡得知重慶的小摩托車廠要去河南買配件,從而發現了商機。1992年成立,生產摩托車發動機。
通過賣摩托車發動機,本田和尹明善積累了一筆財富,於是本田研究所加大了對發動機的研發投入,真正讓尹明善做起來,為本田賺更多的錢。在此期間,本田的名稱改為「力帆」。
2003年,65歲的尹明善當選為重慶市CPPCC副主席。同年,尹明善帶領力帆向汽車領域發展。但當時汽車行業並不容易,自主品牌沒有技術,還受到國外品牌的沖擊。所以當時力帆不僅沒有做出好車,摩托車也出現了下滑。
(上圖為尹明善擔任政協副主席時接受《采訪一號》的采訪。在采訪中,他采訪了尹當選副主席時的反應。)
起初,力帆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研發,歷時三年,直到2006年,力帆的首款車型520正式上市。當時 力帆520 沒有成功。與此同時,比亞迪通過反向R D推出的 比亞迪F3 ,月銷量過萬,於是力帆開始復制。
力帆推出的各款車型中, 力帆320 抄襲MINI和620,寶馬3系,軒朗抄襲 福特S-Max ,X80抄襲漢蘭達 hellip。 通過抄襲,力帆終於在汽車領域不再虧損,甚至在2010年成為國內首家在a股上市的民營汽車公司。
但是,尹明善並沒有像當時那樣抄襲山寨,他也是自己開發的。最後的結果是,雖然力帆通過復制獲得了完整的產品覆蓋網路,但是這么多產品沒有一個值得一提的。與此同時,力帆的摩托車開始根基松動,呈現下滑趨勢。
在根扎穩之前,去找風。
而尹明善力帆的根可以說是摩托車和汽車。但在這兩方面還沒有牢固建立的條件下,尹明善又去踢球了,希望通過足球提升品牌影響力。然後力帆在房地產領域投資了50億。網上有句經典的話:力帆做地產造車。對於一個開始造車的車企來說,這是莫大的恥辱。
本來2015年左右,國家開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力帆翻身的好機會,但是力帆開始騙補貼了。經財政部調查,2015年力帆生產的2395輛新能源汽車不符合新能源汽車補貼申請條件,涉及補貼金額達1.14億。於是在2016年,國家取消了力帆的財政補貼資格。
否「後浪」推帆
2017年,經歷了風風雨雨的尹明善就要退休了,但他的子女都沒有接班的能力。我兒子尹喜地(也就是網路紅人的妙哥)因為和尹明善意見不合,沒有接手力帆集團;女兒尹索薇持有力帆股份近14億,在國外讀的管理專業,但依然沒有繼任力帆。幾經波折,力帆集團董事會聘請牟剛為力帆董事長。
歸根結底,尹明善還是不懂造車的真諦。
事實上,從上述尹明善從創業到辭去力帆集團董事長的過程中不難發現,尹明善的心從來就沒有定過,他的目標也一直在變。雖然力帆集團最終被定為車企,但是足球和地產支撐的車企還能算是車企嗎?網上有個傳言,尹明善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下面有幾千個供應商,這些就是我的幾千台無息貸款機。
反觀比亞迪、吉利這些真正的傳統造車企業,雖然都是從抄襲起家,但他們知道抄襲註定走不遠,所以也努力靠自己的研發擺脫山寨的稱號。所以今天我們可以看到,比國外汽車品牌晚起步幾十年的自主品牌,可以和國外品牌並駕齊驅,甚至在未來的新能源領域實現彎道超車。
本田的發展歷程和力帆很像,都是從一家摩托車廠起家。力帆的前身宏達研究所其實是抄襲本田的。但本田宗一郎的關鍵精神是不卑不亢,力帆並沒有照搬。難怪本田能成為信仰,而力帆只是個笑柄。
@2019
I. 如何查找股票的歷史市值
1、市值的計算方法是該股票收盤價格乘以總股本數。
2、首先查該股票歷史某一天的股票交易收盤價格,這個比較容易找。
3、想要查找股票的歷史市值,就查找該股歷史日的股票交易收盤價乘以股數。
(9)力帆汽車股票歷史交易數據擴展閱讀
1、市值即為股票的市場價值,亦可以說是股票的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總價值,它包括股票的發行價格和交易買賣價格。
2、股票的市場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股票的面值和市值往往是不一致的。股票價格可以高於面值,也可以低於面值,但股票第一次發行的價格一般不低於面值。
3、股票價格取決於預期股息的多少,銀行利息率的高低,及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股票市場是一個波動的市場,股票市場價格亦是不斷波動的。
4、股票的市場交易價格主要有:開市價,收市價,最高價,最低價。收市價是最重要的,是研究分析股市以及抑制股票市場行情圖表採用的基本數據。
J. 力帆重整將至終局:吉利幫助揚帆,換電業務大幕拉開
公告顯示,滿江紅基金將有條件受讓轉增股票中的13.4955億股,為此,滿江紅基金將向力帆股份支付轉增股票受讓價款30億元。以45億總股本計算,滿江紅基金將占股29.99%,吉利集團間接占股14.7%。據企查查顯示,滿江紅投資基金由重慶兩江股權投資基金和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
這意味著,力帆股份的重整計劃迎來了實質性進展。據悉,力帆股份將於11月25日召開第二次債權人會議及股東大會,審議表決《重整計劃(草案)》,一旦表決通過且獲得法院裁定,力帆股份將正式完成重整。
吉利襄助,滿江紅基金「拯救」力帆
傳聞已久的吉利,成為本次力帆重整的最大助力。
自今年8月力帆股份重整開展以來,關於吉利收購力帆的傳聞不絕於耳。但此前對於傳言稱吉利有意對力帆汽車進行收購重整,吉利汽車曾多次否認稱不知情。
今年8月,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受理力帆股份重整一案,指定力帆系企業清算組為力帆股份的管理人,負責開展重整各項工作。在重整過程中,管理人通過公開招募方式,確定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吉利邁捷)、重慶兩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兩江基金)以聯合體身份成為意向重整投資人。吉利也終於揭開面紗,亮相力帆股份重組計劃之中。
11月6日,管理人與兩江基金、吉利邁捷及吉林邁捷的母公司吉利科技集團共同簽署協議,明確重整投資人身份並確定由吉利邁捷、兩江基金共同發起設立的 「滿江紅股權投資基金企業(有限合夥)」,以及吉利邁捷、吉利科技或二者持股比例達70%以上的絕對控股的公司作為參與公司重整投資的實施主體。
而在此次發布的《重整計劃(草案)》中,重整計劃將以力帆股份12.85826279億股流通股為基數,按每10股轉增 24.99695156 股的比例,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共計轉增 32.14173721億股。而總體股本增加至45億股,滿江紅基金占股29.99%,吉利集團間接占股14.7%。
此外,轉增股票不向股東分配,全部由管理人按照重整計劃的規定進行分配和處置。在力帆股份重整完成後,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將由力帆控股變更為滿江紅基金。按照公告約定,滿江紅基金將有條件受讓轉增股票中的13.4955億股,同時向力帆股份支付轉增股票受讓價款30億元;將有9億股用於引入產業投資人;另外約9.6億股用來清償債務,其中約5.6億股分配給十家子公司。
盡管尚未迎來最終官宣,但在吉利的「襄助」之下,滿江紅基金讓力帆股份見到了重整即將成功的曙光。
接手不易,力帆的幾大難題
作為曾經的重慶知名民營車企,力帆如今早已退出汽車行業的主流之列。銷量下滑、債務纏身、資金鏈告急、經銷商維權等重壓之下的力帆汽車風雨搖曳。
過去的一年時間里,錢成為力帆股份的「老大難」。 截至2020年3月15日,共有5.303億元債券因無法按時兌現逾期,自2020年3月16日起,「16力帆02」公司債券在固定收益證券綜合電子平台停牌;4月,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旗下子公司重慶力帆乘用車與重慶盼達汽車租賃公司存在買賣合同糾紛,盼達汽車向重慶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要求力帆乘用車賠償7.98億元。
今年8月,力帆股份發布公告顯示,公司(含子公司)近12個月內未披露的涉及訴訟(仲裁)金額合計約2.98億元;涉及訴訟(仲裁)1178件,累計金額50.37億元。
新京報記者曾多次報道力帆股份負債和資金鏈困境。去年9月10日,力帆股份公司控股股東力帆控股所持有的1.08億股份被輪候凍結。力帆股份稱,力帆控股共持有公司股份6.18億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47.08%。股份被輪候凍結後,力帆控股所持公司股份累計被司法凍結及輪候凍結股份數量為6.16億股,占其持股總數的99.55%,占公司總股本的46.87%。
除了資金糾紛「剪不斷理還亂」,主營汽車業務也幾乎難以維系、面臨巨大虧損,破產傳聞頻傳。
10月29日晚間披露的三季度報更是虧損嚴重。力帆股份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6.06億元,同比下降61.0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4.45億元,同比下滑30.8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7.72億元,同比下滑128.3%。
今年以來,力帆汽車的生產線幾乎一直處於停工狀態。去年至今,接連出現力帆汽車經銷商到力帆汽車重慶總部維權索賠的情況。
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力帆汽車主打10萬元以內級別市場,車性價比不高;早些年汽車市場供不應求,只要生產出來就會賣得出去。但是力帆汽車並沒有抓住黃金的發展期,在賺到錢之後沒有花費精力投資研發,而是開發房地產等副業,當競爭加劇時,缺乏核心技術的力帆汽車自然就會掉隊。」
而就在重整剛剛出現一絲曙光的時候,10月13日,力帆股份披露控股股東力帆控股及實際控制人尹明善、陳巧鳳、尹喜地、尹索微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調查。
接手力帆,吉利「換電版圖」展開
力帆等到了吉利。隨著重整計劃的展開,無論是控股股東,還是產業投資人,都少不了吉利的身影。而吉利作為關鍵角色的作用才剛剛發揮出來。
在10日發布的公告中明確表示,轉增股票中的13.5億股用於引入滿江紅基金,9億股用於引入產業投資人。其中,產業投資人的受讓條件包括產業投資人將向上市公司提供優質產業資源,包括但不限於協助將力帆打造為吉利科技集團換電車型製造唯一的上市平台,並擇機將中高端智能網聯換電業務注入,通過資產重組為上市公司導入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重點鼓勵的換電新能源汽車生產、汽車與摩通產業整合機遇、產業技術支撐等。
吉利接手力帆,瞄準的便是政策支持下的新風口——換電模式。
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換電站首次被納入「新基建」范疇;7月份,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透露,將繼續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相關技術標准和管理政策,鼓勵企業根據適用場景研發換電模式車型;11月2日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指出,加強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換電風口已然來臨。
吉利方面布局也頗為迅速。今年9月16日,吉利科技集團智能換電站在重慶亮相,換電模式在重慶率先落地。吉利科技集團方面表示,今年計劃將在重慶建設完成35座換電站,2021年將在重慶建成100座換電站,2023年計劃落成200餘座換電站;並以重慶為中心,同步向浙江、山東等地輻射布局,覆蓋全國各大城市和省際、高速路網等。截至目前,吉利科技集團已在全國簽約超過1000座換電站。
此外,吉利邁捷/吉利科技集團與力帆股份此前簽署關於換電型純電動多用途乘用車的授權協議(該車型已獲工信部 334 批次目錄〔產品公告型號:JWT6470SEV01〕),以及有關基地代加工業務的轉移協議或其他代加工業務協議,以支持保障產能。
深耕汽車產業多年的力帆股份並不是「一無是處」。 招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研究部經理白毅陽表示,如果完成重組,吉利將充分整合力帆在重慶的地塊、上市殼資源、生產基地及資質、金融牌照等資源。
資料顯示,總部位於重慶的力帆股份,正好能為吉利的換電業務提供「東道主」優勢。盡管發展不利,但憑借多年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力帆旗下諸多資源能為吉利提供助力。旗下分時租賃平台盼達用車注冊用戶超350萬,將成為龐大的用戶載體;旗下獨資子公司移峰能源專為新能源產業發展需要籌建,以建設和運營能源站、電客棧為主營業務,與未來換電業務的發展方向完全契合。當然,力帆汽車空置的產能也將用來支撐吉利換電型純電動多用途乘用車的生產。
吉利方面還表示,新能源換電車型開發工作先由吉利科技承擔,達到量產階段再導入力帆上市公司,為上市公司重整後實現成本最低、風險最小、起步最快的經營發展。而且,吉利科技還將加大力帆體系的研發創新力度,為其引入先進的智能化、網聯化生產技術,提升和優化產業競爭力,提高公司整體效益和競爭優勢。
有接近力帆股份的業內人士向新京報記者表示,27年前發展至今,力帆股份也曾經歷了發展的黃金時期,但卻並沒有把握SUV、新能源等轉型機遇,最終變成今日積重難返的境地。如今藉助吉利的「東風」,瀕臨行業淘汰境地的力帆股份或將重獲新生。
新京報記者 魏帥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