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師傅股票歷史最低價是多少
『壹』 中國股票大盤歷史最低是多少
90年最低95點·91年最低154點·92年最低386點·93年最低點750點·94年最低點546點·95年最低點552點·96年最低點752點·97年最低點1025點·98年最低點1043點·99年最低點1341點·2000年最低點1874點·01年最低點1514點·02年最低點1353點·03年最低點1307點·04年最低點1259點·05年最低點1004點·06年最低點1541點。07年最低點3767點·08年最低1664點·09年最低點1844點。以上數據為收盤價。2000年後最低點為2005年盤中最低價為998點。
『貳』 a股歷史上最便宜的股票
目前,A股中最便宜的股票是*ST海潤,報價是2.83,其次是農業銀行,報價是3.01。
3元股有:農業銀行、京東方A、華菱鋼鐵、馬鋼股份、包鋼股份、*ST陽化、光大銀行、中國銀行等。
4元股:山東鋼鐵、工商銀行、TCL集團、國電電力、太鋼不銹、營口港、海南航空、魯豐環保、四川成渝等。
『叄』 1997年的時候康師傅快餐面多少錢一包
創富核心很多人以為「康師傅」的老闆姓康,其實不然。「康」代表健康,念起來很響亮;「師傅」是大陸最普遍的尊稱,既是專業、好手藝的代名詞,同時又顯得非常親切。再配上笑容可掬、造型憨厚的「胖廚師」形象,是一個很具號召力的品牌。早在1991年,當時適逢天津開發區招標,四兄弟便選擇在天津開創他們的事業,「康師傅」在開發區內注冊了頂益食品公司,經過在祖國大陸十餘年的發展,「康師傅」已從當初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方便麵生產廠家之一。「抓住胃就是抓住了錢」,這是「康師傅」四兄弟談到自己創業成功時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榜樣特質關鍵詞·商業敏感台灣魏氏四兄弟1988年到大陸創業時,做過他們熟悉的食用油,也推出過「康萊蛋酥卷」,這些產品都因為太超前而失敗,差點讓魏氏兄弟血本無歸。直到一次出差時,老大魏應行發現一同搭車的人對他從台灣帶來的方便麵十分好奇,經常有人圍觀甚至詢問何處可以買到。魏應行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市場的巨大商機,也成就了康師傅今天的規模,其實任何偉大的事業,它的發端通常的「不起眼」,就看你是否能有「見微知著」的本領,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商業敏感。榜樣亮相:「康師傅」四兄弟性格迥異「康師傅」的創始人是台灣魏氏四兄弟:魏應州、魏應交、魏應充和魏應行。1958年,四兄弟的父親魏德和在台灣彰化鄉村辦起了一個小油坊,起名「鼎新」。從小時候起,四兄弟加上三個姐姐就在油坊幫忙。當時姐姐們負責照顧全家,有時候還要兼顧油鍋,老二、老三和老四負責第一次炸油,老大負責第二次炸油。盡管非常辛苦,但油坊的規模一直發展不起來。上個世紀70年代末,魏德和去世,兄弟幾人算一算,父親留下的家產共有1000多萬元新台幣,但負債也是1000多萬元,萬事還得靠他們自己。當時由於三個弟弟都在當兵,老大魏應州身兼父職,撐起一大家子人,他很嚴肅也有些霸氣,但無論干什麼事都相當投入,是個十足的工作狂。老二魏應交是業務員出身,擅長交際,很容易就和別人打成一片,在四兄弟中風頭最勁,講話也很有說服力,因此他是公司籌集資金的最佳人選。老三魏應充是干財務出身,作風低調,很少與媒體來往,平時他說話雖然不多,但直來直去,不喜歡拐彎抹角。老四魏應行個性隨和,能說會道,每當有他出席的場合,氣氛總是十分熱烈,經常使台上台下笑聲不斷。可以說,兄弟四人個性差異頗大,但在創業的過程中,這種差異卻發揮了優勢互補的作用。目前,四人各管一攤,魏應州負責「康師傅」控股公司,魏應交負責樂購生活購物中心,魏應充掌管台灣味全,而魏應行則經營德克士炸雞連鎖店。尤其難得的是,他們並沒有因為企業的發展而忽略了兄弟間感情的維系。雖然他們分住在兩岸,但每年都會定期聚會。直到現在,四兄弟還把賺來的錢都集中放在一個家族基金中,每個家庭每月固定領取一筆生活開銷,子女的學費則全部由基金支付。創富靈感:從兩箱方便麵看到巨大商機由於島內發展空間狹小,魏氏兄弟決定赴祖國大陸投資。1988年,魏應行帶著全家人的重託,從香港轉道來到大陸。那時,他一個人也不認識,一切都不熟悉。因為水土不服,在飯店裡捂著濕毛巾睡覺還直流鼻血。魏應行在各省輾轉奔波,因為家族企業是油坊,他自然而然想到要在大陸開發一種食用油。許多人可能還記得上世紀80年代末中央電視台播出的這則廣告。台灣電視劇《星星知我心》的女主角吳敬嫻那句「用頂好清香油,頂有面子」的廣告詞可謂深入人心。但遺憾的是,魏家的買賣並不好,以當時大陸老百姓的消費水平,根本還沒達到「要面子」的程度,產品滯銷不可避免。後來,頂新又先後推出了「康萊蛋酥卷」和另外一種蓖麻油,和清香油一樣,廣告雖然出色,但也犯下了高估市場的致命錯誤。到1991年,魏應行帶來的1.5億元新台幣幾乎全部賠光。就在他准備打道回府時,方便麵讓他嗅到了新的商機。魏應行一次出差旅行,因為不習慣火車上的飲食,就自帶了兩箱台灣產的方便麵,沒想到這些在島內非常普通的方便麵引起了同車旅客的極大興趣,大家都覺得又好吃又方便。就是這次經歷,讓魏應行發現了翻身的機會。於是,他冷靜地分析了大陸的方便麵市場,發現呈兩極化:一邊是國內廠家生產的廉價面,幾毛錢一袋,但質量差;另一邊是進口面,質量好,但五六元一碗,大陸人消費不起。如果有一種方便麵物美價廉,一定很有市場。看準後,頂新集團再次振作起來,並給准備投產的方便麵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康師傅」。有了品牌,資金到哪兒去找呢?這時,老二魏應交想起了戰友的父親。原來他當兵時,結識一好友,並認識了對方的父親。這位老人家一見魏應交就相當有好感,還對自己的兒子說,如果魏應交以後要做生意,絕對值得投資。魏應交幾經周折後,給好友的父親打了電話。沒想到對方只問了一句要多少錢,就二話沒說將上億資金匯到他的戶頭上。有了品牌和資金,接下來就是怎樣開發符合大陸人口味的方便麵了。頂新集團經過上萬次的口味測試和調查發現:大陸人口味偏重,而且比較偏愛牛肉,於是決定把「紅燒牛肉麵」作為主打產品。1991年,適逢天津開發區招標,「康師傅」便在區內注冊了頂益食品公司。與此同時,其廣告宣傳也全面鋪開,「康師傅」一推出,立即打響,並掀起一陣搶購狂潮。頂益公司門口甚至一度出現批發商排長隊、一麻袋一麻袋訂貨的壯觀場面。迅速擴張:每年廣告投入不低於1億元在這種情況下,頂益迅速擴大生產規模,頂新集團也第一次嘗到了投資大陸的甜頭。為了應付產品供不應求的熱銷局面,康師傅不得不投入巨資至流通領域,同時用提前收來的訂金購買國外的先進設備,招募人員。從第一碗面上市後的半年內,康師傅生產線上的工人即從三百多人猛增到三四千,生產線則擴大到了天津之外的多個城市。此後,康師傅又連續投資在各地設廠,搭建生產線,以超常規的速度急馳。康師傅的生產布局規劃是,直徑500公里內要有一個方便麵生產基地,以把運費控制在銷售價格的5%以內,由此實現新鮮度、銷售價與成本的最佳組合。這種超常規的發展其實也隱藏著一定的風險,一度使康師傅的資金鏈非常緊張,卻讓康師傅很快占據了當地市場。與此同時,康師傅的廣告宣傳也全面鋪開。不得不佩服的是,康師傅從一開始就具有極強的廣告意識。這一次,康師傅一改前兩次用真人做廣告的作法,根據名字塑造了一個比較容易記憶的動畫人物。當時台灣對大陸觀眾還很有吸引力,為了迎合觀眾心理,給品牌定位為「康師傅,來自台灣!」配合紅燒牛肉麵口味濃、份量足的特點,上市廣告詞設計為「香噴噴,好吃看得見」。1992年,當國內企業還沒有很強烈的廣告意識時,康師傅的年廣告支出就達到了3000萬。當時大陸的電視廣告費用相當便宜,在中央電視台黃金時段插播廣告只需500元人民幣。為了將一句「好味道是吃出來的」的廣告詞鋪滿大江南北,康師傅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每年的廣告投入從不低於1億元。康師傅認為,「廣告就像朋友,你不打招呼,人家就把你淡忘了」。成功秘訣:「抓住胃就是抓住了錢」企業發展初期,大陸的生產配套設施尚不完善,於是「康師傅」著手建立一個生產包裝配件的「頂正」公司,同時對外承攬業務。自此,公司開始向多元化發展。1996年,頂益(開曼島)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同年,「康師傅」開始投入到茶飲料的生產中,當時推出的是檸檬茶和菊花茶,隨後兩年又相繼推出了冰紅茶、綠茶和烏龍茶。1997年,「康師傅」的注意力又轉移到物流上,翌年,在上海正式成立了第一家樂購生活購物中心,進軍大型超市賣場。此外,「康師傅」還於1996年並購了德克士炸雞連鎖店。十多年來,魏氏兄弟靠獨特的經營理念打下了這片江山。價格是「康師傅」成功的關鍵,「抓住胃就是抓住了錢」。每碗面的價格為1.8元—4.5元,老百姓絕對吃得起。為了讓方便麵真正方便,魏應州最重視的就是消費者反映的意見。知道了「向店員開口要筷子很不方便」的說法後,他馬上研究改進。於是,面碗里獨創性地出現了一根叉子,真正達到了「只要有開水,哪裡都能吃」的方便。此舉迅速成為一種潮流。對面的品質,魏應州更是以身作則,每天上午10點和下午3點他都會試吃方便麵。一有新產品問世,他也是親自試吃,直到確認味道口感都對了,才正式上市。有人粗略估算了一下,魏應州吃過的方便麵不下一萬碗。2002年康師傅在香港股市增值最佳的股票中,位列前三位。2004年上半年營業額為60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20%。而擁有康師傅品牌的台灣頂新集團2004年年銷售額已高達200億元人民幣。綜合《人民日報》中國食品商務網創富總結康師傅如何逼近持續成功100多年前,紐約證券交易所創立時掛牌上市的公司,目前碩果僅存的是GE。但是,看一看現在的GE與發明家愛迪生創立的GE,業務范圍毫無共同之處。除了公司名稱沒變,幾乎什麼都變了。現在的企業家都在談要做百年企業,GE就是百年企業的典範。GE之所以能夠成為百年企業,就在於它在每次環境變化的關鍵時刻重塑金身,把握了變化的方向感。康師傅之所以能走向成功,也是在企業發展的關鍵時期,能准確地把握住的企業的發展方向。通過對持續成功企業的研究,發現他們從成功走向成功的基因,而不是經驗。在企業永續經營方面,康師傅確實是一個傑出的範例。第一,康師傅是適應市場變化程度極高的企業,幾乎每次市場環境的重大變化,康師傅都率先做出反應。康師傅在營銷變革期的市場動作,幾乎已經成為快速消費品行業的風向標。第二,康師傅成功地進行了品牌延伸,拓寬了業務層面,顯示它在核心產業飽和時向其他產業延伸的能力極強,因為永續經營的企業絕不會隨著產業的飽和而停止增長,更不會隨著產業的消亡而消失。第三,康師傅已經進入系統營銷階段,它已經不再依靠單項因素競爭。不同數量級的競爭對手已經無法模仿它。中國企業的成功遵循著這樣的邏輯:創業企業的成功,通常擅長運作單一營銷要素取得市場突破,甚至可以把單一營銷要素發揮至極致;企業的持續成功,則依賴系統營銷要素,沒有明顯的破綻。第四,康師傅已經非常成熟,既不像一些剛出道的企業那樣有股「誰也不服」的勁頭,也沒有一些小有成功的企業那樣有股「天下英雄,舍我其誰」的氣概。康師傅雖然是快速消費品行業的領頭羊,但它並不是一個特別張揚的企業。內斂,可能是成熟的一種表現。因此,中國企業在前一段時間陷入了一場是細節決定成敗或者是戰略決定成敗的爭論時,康師傅在快銷品營銷界的持續成功,無疑說明了這一問題。創富延伸康師傅進軍中式快餐中式快餐眼下成了吸引方便麵巨頭們的「香餑餑」。去年8月,國內方便麵「老大」台灣頂新集團的「康師傅私房牛肉麵」的全國首家連鎖店在北京安貞橋附近的陽光樂佰商廈開業,這也是頂新集團旗下繼德克士、牛樂亭之後的第三個餐飲連鎖品牌。據了解,該店總投資100萬元,主推產品是頂新特殊調制的牛肉麵包含10多種私房獨有風味,並網羅了各門各派的小菜和冰品,牛肉麵價格從16元到98元不等。有趣的是,10多年前為頂新打下江山、並奠定頂新在國內的方便麵老大地位的正是康師傅紅燒牛肉麵。據介紹,康師傅私房牛肉麵自試營業以來,每天銷量都在1000碗以上,達到了預期目標。康師傅遠景目標是10年內通過特許加盟的形式在全國開到1萬家。
『肆』 農夫山泉股價跌超40%,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的
最近農夫山泉的股價跌下了40%,這樣也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那麼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我們來一起看一下。
3月29日,交銀國際發布研報,由於農夫山泉未來三年收入的指引低於交銀此前的預期。交銀機構將需農夫山泉目標價20.7~46%港元。並且麥格里隨即也發布了研究報告,並且將農夫山泉評級由之前的跑贏大勢變成跑輸大勢,目標價也調整到了29.8港元,下跌了26%。
根據了解,2020年其實也是農夫山泉在三年以來首次出現了下滑的情況。2017年農夫山泉的營收入是174.91億元,2018年營收入為204.75億元,2019年營收入為240.21億元,2020年營收入為228.77億元。
『伍』 目前跌至歷史低位的股票有哪些
您好,根據目前市場行情,目前跌至歷史低位的股票有:
1.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00028):該股票目前跌至歷史低位,跌幅達到了20%以上,主要原因是油價大幅下跌,導致公司業績受到影響,股價也隨之大幅下跌。
2. 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600029):該股票目前跌至歷史低位,跌幅達到了30%以上,主要原因是航空業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航班減少,公司業績受到影響,股價也隨之大幅下跌。
3. 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601766):該股票目前跌至歷史低位,跌幅達到了25%以上,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影響,公司業績受到影響,股價也隨之大幅下跌。
4.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601857):該股票目前跌至歷史低位,跌幅達到了20%以上,主要原因是油價大幅下跌,導致公司業績受到影響,股價也隨之大幅下跌。
5. 中國聯通(600050):該股票目前跌至歷史低位,跌幅達到了25%以上,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影響,公司業績受到影響,股價也隨之大幅下跌。
以上就是目前跌至歷史低位的股票,希望能夠幫助您。
『陸』 歷史以來股市大盤最高點與最低點是多少
股票市場是已發行股票的轉讓、交易和流通場所,包括交易所和場外交易市場。因為它是以分銷市場為基礎的,所以也被稱為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更為復雜,其作用和影響也更大。從長遠來看,國民經濟基本上是導向良好的,股市改革的紅利還沒有結束。這波市場上升空間可見一斑,可想而知。但是很難重現以前的瘋牛病節奏。穩步地來回打太極拳,在改革的道路上慢慢地奔跑和搖擺。緩慢改善和成熟,類似於美國股市的長期緩慢牛市趨勢,實際上是大多數人的預期。
許多股票仍處於低點,甚至不如前幾年那麼好。近年來,跨年度市場嚴重不合理。如何跟進還有待驗證。散戶投資者在操作上仍較為保守,資金量不宜過大。可以進入一些回調機會。趕不上高峰。所謂牛市和熊市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概念。牛市中有股票持續下跌,熊市中有個股創新高。如果我們想在股市中獲得利潤,我們不必關注指數。我們最好把注意力集中在個股上。
『柒』 「康師傅」一落千丈,該股遭15754戶股東青睞,後市即將崛起
陪我們長大的康師傅最近日子並不好過,公司二季度凈利同比大跌87%,也就是說人們不喜歡康師傅了,但廣大消費者都心知肚明,並不是廣告的緣故。
現在人比以前有錢比以前講究了,一是覺得方便麵不健康內容營養都不豐富了,二是覺得方便麵的屬性淡化了,隨時隨地掏錢就可以填飽肚子,不像以前走到哪裡還要擔心有沒有吃的或吃的貴。
克明面業(002661)
基本面: 克明面業有限公司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A股)股票2,077萬股,發行股價為每股21元,共計募集資金43,617萬元。截止15日,股東總數為15754戶。從行業形態看,克明面業的外延式擴張之路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上半年就有多個項目建成投產,而在建設的項目還在排隊上馬。
趨勢面: 該股近期有機構調研,機構資金展示出了濃厚的興趣,處在當前估值水平的歷史地位,後市上漲空間較大,近期平均成本在16.34元,股價在成本上方運行,迄今為止,共有22家主力機構搶籌,同時今日捕撈季節給出金叉買點信號,投資者可尋找最佳的買入點介入,切忌盲目操作。
之前我們談過,市場殺估值方式有兩種,軟殺和硬殺。對於該股辰薇的態度是:好企業,在收益和風險的對比中,上半年營收增長17.89%,凈利增長21.75%。
【辰薇直播選股案例】
辰薇在9月19日最成功的布局:回踩反彈買入處於主升浪的: 江蘇索普(600746) 收獲漲幅超10%。
盤中結合資金,趨勢,買賣點直播講解的: 凱利泰(300326),三房巷(600370) 都是不錯的強勢股,等待回踩反彈,明日風險辰薇會在直播中及時提醒。
一直關注辰薇的朋友,把握好反彈機會。更多牛股的把握方法,關注辰薇論股微信訂閱號:(cw1262)真誠交流!
『捌』 目前處在歷史最低價的股票有哪些
今年的A股市場專治各種不服。
從1200元的貴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恆瑞醫葯,再到3000億市值的醬油股。
什麼樣的白馬股都可能會辜負你,只有消費行業的核心資產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過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情況來看,大消費板塊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已經不便宜了:
① 食品飲料行業的PE為32.17倍,達到歷史百分位68%,PB為6.5倍,達到歷史百分位的81%;
② 細分白酒板塊市盈率更是高達32.17倍,遠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消費股的估值,過高了嗎?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最新發布《堅守消費龍頭,分享中國成長》,詳細地分析了消費股估值邏輯正在發生的轉變。
本文共2303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拉至本文底部可閱讀本文核心觀點。
還記得美國「漂亮50」嗎?
探討消費白馬股估值是否過高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下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謂「漂亮50」,指的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備受追捧的50隻大盤股,它們當中有很多我們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消費品牌,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等。
「漂亮50」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盈利、高PE同時存在,直譯為「很貴的好股票」。
自1971年開始,「漂亮50」股價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數超過40倍,最高的寶麗來公司估值甚至超過了90倍,而同期標普500估值中位數僅為12倍。
縱觀市場,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股尤其受到大資金的重點青睞。分析其背後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
1、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 2、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消費股抱團行情何時會結束?
仍舊以美國「漂亮50」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終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國大幅的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積聚高通脹泡沫,糧食危機觸發CPI上行,美聯儲不得不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導致通脹進一步惡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蝕企業盈利,企業毛利率和盈利增速雙雙下行,股市由牛轉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開始回落,盈利穩定性受到市場質疑。
我們認為,A股機構「抱團取暖」的現象只可能在兩種情況下被打破:
1)消費龍頭業績持續低於預期,但目前而言,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白馬股營收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2)像美國「漂亮50」那樣,A股遭遇大的外部變動,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級或全球經濟斷崖式衰退,但目前來看概率很小。
兩種情況在目前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後續如何配置?
後續配置上,我們建議從兩條主線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1)供給看效率:經營效率高、業績增長穩健、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將會持續通過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成長,值得重點關注。
2)需求看紅利:三四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紅利,看好所處賽道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尤其是戰略重心向低線級市場擴張、能夠通過自身管理及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
本文觀點總結:
1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大消費板塊現在已經不便宜了。
2 但消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龍頭股不應簡單按照市盈率(PE)判斷估值水平高低。
3消費行業的估值體系正在從PE模型向DDM模型轉變。消費龍頭一旦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穩健增長、市佔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續分紅等就足以支撐其估值水平。
4 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在大消費行業保持了較高的配置熱情。消費股受到大資金青睞的原因是其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且在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5 消費股抱團行情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後續配置上,從供給看,關注龍頭企業;從需求看,關注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