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股票 » 石葯集團股票歷史市盈率

石葯集團股票歷史市盈率

發布時間: 2023-04-12 12:49:33

Ⅰ 石葯集團股票代碼a股

石葯集團是上市公司,石葯集團是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公司股票代碼為01093.HK。

石葯集團是我國醫葯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總資產200億元,員工18000人。在港上市公司(01093.HK)市值400億元港幣,是香港知名醫葯上市企業之一,也是香港恆生紅籌股指數成份股。

石葯集團擁有原料葯、成葯、創新葯、抗腫瘤葯、醫葯商業和大健康六大業務板塊,主要從事醫葯及相關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包括抗生素、維生素、心腦血管、解熱鎮痛、消化系統用葯、抗腫瘤用葯和中成葯等七大系列近千個品種。

石葯集團有維生葯業、中諾葯業、歐意葯業、洞正恩必普葯業、銀湖制葯等三十餘家下屬公司,分別位於冀、吉、晉、遼、魯、蘇和香港等旁哪地。其中設在香港的控股子公司——香港石葯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醫葯行業首家境外上市公司,是目前香港最大的制葯上市公司之一,同時也是香港恆生紅籌股指數成份股之一,連續兩次被世界著名運顫碼的《福布斯》雜志評為全球亞洲區營業額10億美元以下的100家優秀上市公司之一。

Ⅱ 10月19日 周一市場弱勢反彈,我繼續滿倉持有等風來

大家好我是老虎,歡迎收聽10月19日老虎早上搶先報

周一的盤子總的來說還行,算是一個弱反彈吧,量能達到了1萬億,肯定不是全面放量上攻的意思判埋,只能說是基本達標。我會設好止損位繼續滿倉持有,看看這波弱反彈成色怎麼樣。繼續看戲等輪動。之前的5層倉券商和醫葯,券商還行沒跌多少,醫葯再有跌1.5%以上的機會,我就會加點倉。另外的5層倉也是一樣的設好止損再參與。如果有任何調倉的動作,中午公眾號見。

周二有三隻新股申購

第一隻 688739 成大生物

所屬板塊:生物製品。總股本3.75億股,發行總量4165萬股,頂額申購0.75萬股,發行價格110元,發行市盈率54.24倍,毛利率89.35%。

主營業務: 人用疫苗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是從遼寧成大分拆出來的,核心產品為人用狂犬病疫苗及乙腦滅活疫苗,其中人用狂犬病疫苗產品銷量連續兩年位列全球第一名。乙腦滅活疫苗為目前中國唯一在售的國產乙腦滅活疫苗產品。產品銷售至三十多個好昌國家及地區。公司主要客戶為國內各地的疾控中心、衛生防疫站、衛生 健康 服務中心等。ROE連續多年保持在20%以上,上半年實現營收11.72億,同比增長13.86%,凈利潤5.75億,同比增長9.91%。

第二隻 301092 爭光股份

所屬板塊:化工合成材料。總股本1億股,發行總量3333萬股,頂額申購0.95萬股,發行價格36.31元,發行市盈率54.59倍,毛利率39.23%。

主營業務:從事離子交換與吸附樹脂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產品的應用領域主要涉及電廠、核能、石油、化工、輕工、醫葯、食品、飲料、生物等領域,是國內離子交換樹脂行業的重點骨幹企業。產品還銷往德國、瑞士、俄羅斯、義大利、韓國、美國、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合作客戶有美國嘉吉、日本三菱化學、三花智控、中國石化等國內外大型企業。公司目前的ROE在40%以上。上半年營收2.35億,凈利潤4681萬。

第三隻 301092 華蘭股份

所屬板塊:醫療器械。總股本1.01億股,發行總量3367萬股,頂額申購0.85萬股,發行價格58.08元,發行市盈率101.4倍,毛利率56.42%。

主營業務:直接接觸注射劑類葯品包裝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廣泛應用於輸液、凍干、粉針、單抗、小水針、采血、中葯復方制劑用各類「華蘭」牌覆膜膠塞、裸塞、預灌封活塞、硅膠密封件等的製造和銷售。主要客戶有輝瑞制葯、恆瑞醫葯、齊魯制葯、復星醫葯、石葯集團、康希諾等國內外知名葯企。是全球近40個國家90多家葯企、國內近1100家注射劑葯企長期供應商。全球新冠疫情暴發後,華蘭為中國近30家新冠疫苗研發葯廠生產企業提供新冠疫苗專用膠塞。上半年實現營收3.98億元,同比增長87.93%。凈利潤1.08億,同比增長182%。

周二要上市的新股為同益中主營業務為聚乙烯纖維、華瓷股份為茅台五糧液生產酒瓶、邵陽液壓主營業務為高壓油泵。有中簽的注意了。

財經 消息

2 截至周一晚間發稿時,動力煤期貨夜盤再度大漲近10%,現報1930元/噸,續創 歷史 新高。動力煤港口現貨貿易商主流報價已經達到了2400元/噸上方,動力煤2201合約貼水巨大。國泰君安研究認為盡管近期國內煤炭供應有所上升,但產量增加的速度較為緩慢。國家電煤保供之後實質擠佔了部分市場煤的份額,導致市場煤的煤源和車皮進一步緊張,推高了港口價格。②從時間節點來看,隨著北方供暖的展開。市場對於冬季的季節性煤炭需求上升存在一定程度的憂慮,認為目前的低庫存條件下,冬季的煤炭的供應可能存在一定風險,港口價格繼續走高。

3 周一央行公開市場開展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0%。數據顯示,當日有200億元逆回購到期,實現凈回籠100億。

4 10月18日銀行間隔夜shibor報2.1310%,上漲6.60個基點;7天shibor報2.174%,上漲4.20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2.4220%,下跌0.02個基點。十年期國債利率繼續攀升,截止發稿時報3.05%。各項數據顯示市場資金面依然有收緊的趨勢。

5 高盛周一宣布,證監會已對高盛成為旗下中國合資企業高盛高華證券有限公司 高盛高華唯一股東的事項准予備案。高盛將收購目前尚未擁有的高盛高華股權。北京高華運營的業務部門現正開始遷移至高盛高華,這個過程完成之後,高友沖扒盛高華將更名為高盛中國證券有限公司。自去年4月份,取消證券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後,外資投行加速進軍國內市場,業務開拓深度不斷加大。

目前包括高盛在內還有摩根士丹利、法國巴黎銀行、大和證券、瑞信、摩根大通等外資投行都在不斷的進軍國內市場。

東北證券研究認為,外資券商加速布局中國市場,為內資市場提升服務水平,打破同質化競爭局面提供了契機,同時也將進一步推動國內打造航母級券商的節奏,形成內外資良性競爭格局。基於此,長期看好國內龍頭券商在打造航母級券商過程中孕育的並購整合投資機會。

6 上海鋼聯發布數據顯示,部分鋰電材料報價周一繼續上漲,電解鈷漲1000元-1500元/噸;碳酸鈷、鈷粉、鈷中間品均漲5000元/噸,四氧化三鈷漲10000元/噸,氧化鈷漲7500元/噸;碳酸鋰漲1500元/噸;電解液漲1000元-3000元/噸;六氟磷酸鋰漲20000元/噸。輔料方面,鋰電級PVDF漲50000元/噸。

7 截止周一收盤,滬指跌0.12%,報收3568.14點。深成指跌0.46%,報收14350.02點。創業板指收平,報收3276.48點。上漲家數2832家,下跌家數1663家,市場情緒不錯。兩市累計成交10023億,重回萬億成交。北向資金全天單邊凈賣出80.18億元,其中滬股通大幅凈賣出62.1億。創近兩個月以來的賣出新高。南向資金全天小幅凈買入1.02億。恆生指數尾盤強勢翻紅,報收25409.75點。

8 10月18日小米公司回購103.76萬股,耗資2192.48萬港幣,根據此次回購數量和耗資情況計算回購均價約為21.13港幣;小米近三個月累計回購股份數為1.23億股,占公司已發行股本的0.49%。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了,拜拜明天見!

Ⅲ 石葯集團收購了哪些公司股票

石葯集團已完成向獨立歷明第三方收購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有限合夥企業珠海至沖返凡企業管理咨詢中心肢判告(有限合夥)(下稱珠海至凡)的100%權益。

Ⅳ 石葯集團股票代碼是多少

石葯集團股票代碼是hk1093,在香港上市

資料:
石葯集團中諾葯業(石家莊)有限公司隸屬於石家莊制葯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香港中國制葯集團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為hk1093),為全港資獨資企業......

Ⅳ 也來說說抗生素

最近接觸了一些關於抗生素的材料,筆者本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態度爭取一次性把抗生素說得哪怕清晰一點點。

抗生素(Antibiotics)一詞最早源於古希臘語——αντιβιοτικά,是由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或高等動植物在次級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次級代謝產茄輪殲物,被廣泛應用於預防和治療細菌感染。 [1, 2]
抗生素在歷史上也曾被稱為抗菌素(Antibacterials),鑒於其對支原體、衣原體等其他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或殺滅作用,通常被統稱為抗生素。一般而言,抗生素並不具有抗病毒作用,如:普通感冒或者流感病毒等。 [2]

人類使用抗菌物質治療細菌感染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比如說:貫葉連翹(Hypericum Perforatum,也稱聖約翰草,St Johns Wort)在古希臘常被用於治療燒傷或深度創傷;在古埃及,動物糞便(特別是驢的糞便)被用來治療傷口。 [3] 比較滑稽的是,現代研究表明,動物糞便中確實含有抗菌活性的成分,如:酚類化合物(Phenols)等。

再將目光回溯到1928年的夏天,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將眾多未經清洗的培養皿摞在一起,然後放在了陽光照不到的位置就外出度假了。9月1日,在細菌學方向苦心鑽研了22年之久的弗萊明因溶菌酶的發現等成果終於晉升教授職位;而短短兩天之後,幸運之神再次降臨這位小個子蘇格蘭科學家:他無意中發現一個金黃色葡萄球菌培養皿中長出了一團青綠色黴菌,藉助於顯微鏡,弗萊明觀察到這只培養皿中黴菌周圍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菌落均被溶解,這意味著黴菌的某種分泌物能夠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此後的鑒定表明,上述黴菌為點青黴菌,因此弗萊明將其分泌的抑菌物質稱為青黴素。

當然,青黴素的最終問世(分離與純化)也離不開牛津大學病理學家弗洛里(Howard Walter Florey)與生物化學家錢恩(Sir Ernst Boris Chain)的努力。就這樣,誕生於二戰末期,這讓青黴素頓時聲名大噪,其對控制傷口感染非常有效,拯救了數以千萬人的寶貴生命,為扭轉盟國戰局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後,青黴素的應用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推廣,弗萊明、弗洛里和錢恩也因「發現青黴素及其臨床效用」而分享了194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弗萊明要遇到青黴菌所致的溶菌現象,究竟需要多少偶然因素之間的相互配合才能出現?有人曾為此專門著文闡述 [4] :

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桐拆風雲際會?正如斯蒂芬·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時》所講:「那些歷史的尖峰時刻都需要太長的醞釀時間,每一樁影響深遠的事件都需要一個發展的過程。 就像避雷針的尖端匯聚了整個大氣層的電流一樣,那些不可勝數的事件也會擠在這最短的時間內發作,但它們的決定性影響卻超越時間之上。 這群星閃耀的時刻——之所以這樣稱呼這些時刻,是因為它們宛若星辰一般永遠散射著光輝,普照著暫時的黑夜。」

抗生素的耐葯性是指一些微生物亞群體能夠在暴露於一種或多種抗生素的條件下得以生存的現象,其主要機制包括 [5] :

微生物對抗生素的耐性其實是自然界固有的,因為抗生素實際上是微生物的次生代謝產物,因此能夠合成抗生素的微生物首先就具有抗性,否則這些微生物就不能持續生長。這種固有的抗生素耐葯性也被稱為內在抗性(intrinsic resistance),是指存在於環境微生物基因組上的抗性基因的原型、准抗性基因或未表達的抗性基因。顫沖 [6] 這些耐葯基因起源於環境微生物,並且在近百萬年的時間里進化出不同的功能,如:控制產生低濃度的抗生素來抑制競爭者的生長,以及控制微生物的解毒機制,微生物之間的信號傳遞,新陳代謝等,從而幫助微生物更好地適應環境 [7, 8] 。因此,抗生素耐葯性的問題其實是自然和古老的。

限抗令的主要內容為建立抗菌葯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制度,抗菌葯物今後將分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與特殊使用三級管理,被稱為史上最嚴「限抗令」。限抗令實施後效果明顯,據醫葯企業管理協會的統計,2012年我國醫葯全行業抗生素銷售量相比2011年下降10%。雖然從短期來看,限抗令的出台給抗生素生產企業帶來了較為嚴重的打壓;但是從長期來看,這有利於限制耐葯性的傳播,有利於倒逼企業進行產品升級、研發高質量的廣譜抗生素。

自1943年青黴素被應用於臨床以來,現今的抗生素種類已有數千種,在臨床上常用的種類亦有數百種。其主要包括β-內醯胺類抗生素,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多肽類抗生素,四環素類抗生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等。下圖展示了抗生素的分類及其相應代表葯物:

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訪問FDA/CFDA官方網站(FDA: https://www.fda.gov ,CFDA: http://www.sfda.gov.cn ),查詢美國/國內近期上市(或正在申請上市以及處於試驗測試階段)的各色新葯。

現今的抗生素類產品主要有三種合成方法:生物發酵法、半合成法和純化學合成法。 [11] 由於抗生素本身就是一種次生代謝產物,因此很多品種的抗生素可以直接通過生物發酵、分離和提純而獲取;但是也有一些抗生素無法通過菌株代謝產生,而只能通過實驗室內合成,比如喹諾酮類抗生素( Quinolone )。
不過,多數的抗生素產品其實是通過半合成方法制備的,半合成法其實是生物發酵與化學合成兩種方法的有機結合,氨苄西林( Ampicillin )和甲氧西林( Methicillin )就是利用此種方法合成的葯品中的典型代表。與盤尼西林一樣,此二者亦屬於β-內醯胺類抗生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認為是盤尼西林的衍生物。如下面原理圖所示:在盤尼西林分子結構中,當添加入氨基基團後可進一步合成得到氨苄西林, [12] 其具有相較於盤尼西林更廣的抗菌譜;當添加入甲氧基團後可進一步合成得到甲氧西林,且由於甲氧西林對青黴素酶穩定,其對於諸多具有盤尼西林耐葯性的致病菌同樣有效。 [13]

在抗生素市場中,β-內醯胺類抗生素市場份額最大,相應的原料葯及中間體的需求也最大。頭孢菌素類與青黴素類均屬於β-內醯胺類抗生素,其中頭孢菌素類全球市場份額最大,約25%;其次為青黴素類,約20%。青黴素工業鹽、7-ACA、6-APA、4-AA、AE-活性酯和7-ADCA等是此類抗生素的原料葯和中間體,如下圖所示:

從示意圖可以看出,青黴素工業鹽是諸多品類抗生素葯物及中間體的上游原材料,是抗生素產業鏈中的主要原料葯之一。青黴素工業鹽的上游原料主要為玉米,下游作為青黴素抗生素和部分頭孢類抗生素的原料,可用於合成6-APA、7-ADCA以及GCLE等中間體或直接合成克拉維酸鉀、哌拉西林、青黴素鉀和青黴素鈉等葯品。
目前,青黴素工業鹽的全球需求約為6萬噸。我國是青黴素工業鹽的超級生產大國,總產能已超過10萬噸,主要廠商包括河南華新、石葯集團、魯南新時代、東風制葯、威奇達中抗和哈葯集團等。據統計,2013年我國的青黴素工業鹽產量佔全世界的75%,產能嚴重過剩,主要生產企業已開始向下游產業鏈拓展。青黴素工業鹽的下游產業中,約50%-60%用作6-APA的原料,30%用於出口。近年來我國青黴素工業鹽出口需求基本維持在8000-9000噸,2012年我國青黴素工業鹽主要出口印度仿製葯企業。

硫氰酸紅黴素是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原料葯的母核,亦可直接獸用。硫氰酸紅黴素的上游原料主要為玉米澱粉、玉米漿、黃豆餅粉和植物油等農副產品,下游主要用於合成紅黴素、琥乙紅黴素和克拉黴素等紅黴素衍生物;此外,硫氰酸紅黴素可直接作為獸用抗生素,用於治療對青黴素耐葯的葡萄球菌、鏈球菌等引起的感染,在國外被普遍用作「動物生長促進劑」。
硫氰酸紅黴素為純發酵產品,對於發酵技術要求較高,具備相當的技術壁壘;且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劇毒廢料——氰化物,環保成本較高。當前的全球需求量約為9000噸,我國是硫氰酸紅黴素的主要生產國,國內總產能超萬噸,總體供大於求;但鑒於「限抗令」壓力與環保成本上升,國內產能近兩年出現小幅回落。目前國內硫氰酸紅黴素的主要廠家包括寧夏啟元、科倫葯業、四川東陽光和河南華星等。

硫氰酸紅黴素的行業巔峰出現在2010年,此後至今,其市場價格由超過500元/Kg逐步震盪下行;近一年來,其市場價格又出現了小幅回升,2017年9月國內市場價約為360元/Kg。

筆者統計了9家抗生素行業A股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扼要,公司體量(總市值)分布從億級至百億級不等,總市值/營業總收入/歸屬母公司凈利潤最高者分別為海南海葯(000566.SZ)、華北制葯(600812.SH)和海翔葯業(002099.SZ);平均而言,抗生素行業平均市盈率(PE-TTM)和凈資產收益率(ROE)約為97.57倍和3.69%。

那麼PE-TTM = 97.57以及ROE = 3.69%代表了一種怎樣的行業地位呢?

上面的三維圖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各個行業的市場地位,用比較通俗的語言來講:

三言兩語很難將某一產品、甚至某一概念講得十分清楚,筆者水平有限,且多限於網路上公開資料,權且當作備忘錄了;如果文中某句話或某個數字對您產生了價值,則是筆者最大的快慰!
最後,推薦兩個不錯的葯品行業資料平台——中國化學制葯工業協會( http://www.cpia.org.cn )和健康網( http://www.healthoo.com )。

[1] NHS
[2] wikipedia/Antibiotics
[3] William J. Lindblad,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wer Extremity Wounds, Volume 7 Number 2, June 2008 75-81.
[4] 亞歷山大·弗萊明
[5] 朱永官,歐陽緯瑩,吳楠,蘇建強,喬敏,抗生素耐葯性的來源與控制對策,中國科學院刊。
[6] Davies J, Davies D. Origins and evolution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views, 2010, 74(3):417-433.
[7] Smillie C S, Smith M B, Friedman J, et al. Ecology drives a global network of gene exchange connecting the human microbiome. Nature, 2011, 480(7376):241-244.
[8] Forsberg K J, Reyes A,Wang B, et al. The shared antibiotic resistome of soil bacteria and human pathogens. Science, 2012, 337(6098):1107-1111.
[9] 2013-2017年深度調研與投資規劃發展報告
[10] http://health.sina.com.cn/d/2015-09-22/doc-ifxhytwr2236143.shtml
[11] wikipedia/Proction_of_antibiotics
[12] B. Denise Raynor, Penicillin and ampicillin, 4, 147-152(1997).
[13] Paul D. Stapleton and Peter W. Taylor, Methicillin resistance in Staphylococcus aureus, 85, 57-72(2002).
[14] 市盈率
[15] 凈資產收益率

Ⅵ 如何寫企業的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指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則其給予股東的回報越高,企業價值越大。同時盈利能力越強,帶來的現金流量越多,企業的償債能力得到加強。

比如甲、乙兩家企業,2005年的銷售收入均為50萬元,凈利潤為10萬元。我們無法判斷到底哪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強。但是如果告訴我們,甲公司的總資產為500萬元,所有者權益為100萬元;乙公司的總資產為200萬元,所有者權益為50萬元。我們就可以認為乙公司的盈利能力高於甲公司,因為乙公司每元所有者權益帶來的凈利潤為0.2元,而甲公司為0.1元。

因此,對企業的盈利能力進行分析時,在考慮絕對值的基礎上,往往更多地考慮相對值指標。相對值指標一般用各種比率指標進行反映。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比率指標很多,主要包括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等。

Ⅶ 復星醫葯和步長制葯哪家厲害些

復星醫葯更厲害些。復星醫葯是中國領先、創新驅動的國際化醫葯健康產業集團,業務領域策略性布局醫葯健康業鏈,直接運營的業務包括制葯、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醫療服務,並通過參股國葯控股涵蓋到醫葯商業領域。
復伍盯星醫葯以制葯業務為核心,堅持創新研發,通過自主研發、合作開發、許可引進、深度孵化的方式,圍繞腫瘤及免疫調節、四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症)及並發症、中樞神經系統等重點疾病領域搭建腔罩和和形成小分子創新葯、抗體葯物、細胞治療技術平台,並積極探索靶向蛋白降解、RNA、溶瘤病毒、基因治療等前沿技悶模術領域,提升創新能力。

Ⅷ 聯想集團如何走出現狀

這波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哪些企業影響最大?毫無疑問,就是那些外向度最高、國際化參與程度最大的企業。在IT行業中,聯想集團無疑是一個最好的典型,這個曾經斥資十幾億美元收購了美國IBM個人電腦業務的中國公司,很可能成為這次全球性金融危機影響最大的中國企業。 這次美國金融風暴影響的順序是,先是金融企業,再是工業企業,先是華爾街,再是通用、福特、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公司。在中國,先是沿海地區一批外向型的中小出口企業,接著是外向型較強的中大型企業。到今年最後一個季度,我國一些大型企業包括一些西方的跨國公司的經濟效益都要清晰地展現出來。等到大型企業和跨國公司的效益出現了大幅滑坡,美國金融風暴引起的這一波全球性的經濟衰退才能真正見到底部。 目前,中國首先顯現的將是以聯想集團為首的一批外向度和國際化較強的企業。這些企業目前正在經濟衰退的痛苦中煎熬。我看了一下聯想公司近來的報道,大多數都是壞消息。當國外經濟危機不斷擴散開來之後,在我們國家,象聯想這樣的企業將如何度過難關?對此,我們必須給出最理性的分析了。這些分析將全面回顧中國企業今年來全球化和國際化的得失軌跡,中國企業只有在接受了經驗、挫折和教訓之後才能變得聰明起來。 聯想今年大幅下滑的業績 據今年11月7日聯想集團發布的第二財季業績報告(自然季度為2008年第三季度),本季度聯想營收43.2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43.10億美元微增0.37%。第二季凈利同比大幅倒退78%,遠遜於市場預期。運營利潤由去年同期的1.2億美元劇降至2966萬美元,降幅達75%,比上季度的1.27億美元下降76%。運營利潤率只有0.68%。 按區域劃分,本季度聯想在歐洲區運營虧損2720萬美元,亞太區運營虧損2320萬美元,而上一季度這兩個地區都處於盈利狀態。聯想大中華區業績成為本次財報中唯一的亮點,雖然增長明顯放緩,但仍獲得1.08億美元的運營利潤,但大中華區的盈利大多被海外區的虧損所抵消,聯想集團整體運營利潤僅有2966萬美元。 另外,第二財季聯想集團每股基本盈利0.27美分,截至2008年9月30日,集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3.1億美元,而上一季度聯想集團現金儲備為18.8億美元。毛利率也降至新低,由上季度的14.1%降至12.6%,創近幾年來的最低紀錄。 目前,聯想共有雇員23906名,其中16572名在中國,而去年同期為25409名,減少了5.9%。聯想在全球個人電腦銷量同比增加約11%,約佔全球市場份額7.7%。2007年,聯想在中國大陸的銷量約占總收入的40%,在美國的銷量約占總收入的30%;在歐洲、中東及非洲的銷量約占其總收入的20%。2008年這一市場份額將有一定變化。 聯想集團曾借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的個人電腦生產商,僅次於美國的惠普及戴爾,但去年這一位置讓給了成功並購歐洲電腦生產商Packard Bell的台灣宏基。目前,聯想集團在這個行業中大約排名第四。 從2004年聯想公司海外收購美國的IBM公司之後,四年來,聯想每年都要拿出幾千萬美元甚至上億美元彌補海外業務的虧損。四年下來,聯想光是為海外業務虧損這個大窟窿,估計已經貼進去了幾億美元。 加上收購IBM投出的12.5億美元,估計聯想目前已經為這個海外收購和國際市場業務賠上去了20億美元,約摺合140億元人民幣,但至今未見到絲毫獲利的預期。如果這種情形繼續下去,人們就有充分的理由反思聯想的海外出擊和跨國收購了。中國企業的利潤如果象這樣如此大量流失的話,海外擴張和全球化就是一個美麗的謊言。 今天已經到了質疑聯想模式的時候。雖然在這個時候我實在不忍心評論這個企業的經營狀況,但為了中國企業未來的發展道路,我必須不怕得罪人地談點個人看法。 這個基本的看法是,中國企業落入了盲目國際化和全球化的陷阱。在沒有任何技術優勢的情況下,憑著國內壟斷地位所取得的一點利潤,就盲目地進行跨國擴張運營,其結果不能不是將國內的利潤大量地外流,最終獲得個得不償失的結局。 聯想的本質不過是中國最大的組裝加工企業,這種類型的企業只有在本土還具有勞動力廉價的優勢,一旦走出國門,沒有任何競爭優勢。但聯想被IBM所設的並購陷阱所誘惑,特別是被國內盲目國際化的思潮所誤導,貿然邁出這一步後,現在是已經騎虎難下。 聯想模式已經到了中國企業徹底反省的時候。沒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決難跨國經營。李東生的TCL已經明確地宣告了中國企業跨國收購的失敗,估計聯想集團也正在步其後塵。只是結果宣布的時間要比TCL晚一點。但或早或晚,聯想都會做出答復的。 金融海嘯將給聯想帶來什麼樣的前景? 為了最清晰地認識這一波全球性的經濟衰退將給聯想這一類企業帶來的影響,我們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聯想近年來的業務和效益變化。從聯想的營業額增長率圖表看,兩年來增幅並不大,大約僅增長了20%。 聯想的運營利潤和凈利潤到2007年8月份的時候達到最高,然而第四季度後就急劇下挫,到今年第三季度,運營利潤已經由去年同期的1.2億美元降至2966萬美元,降幅達75%,比上季度的1.27億美元下降76%。運營利潤率只有0.68%。 聯想的經營成本去年第三季度為36.7億美元,今年第三季度為37.8億美元,增幅並不大。經營成本曾在去年第四季度出現了明顯的下降,但今年以來又大幅提高,這說明世界經濟衰退給這家企業帶來的影響。聯想的管理費用也一直是居高不下,去年第三季度是5.5億美元,今年同期降至5.2億美元。 今年與去年相比,聯想的營業額幾乎沒有增長。聯想集團的收入增長在經過2007年一個上升期後,逐漸下滑,今年第三季度增長幾乎停滯。運營利潤率本季度亦降至一年內最低。下面是聯想美洲區營收同比和環比的狀況,該地區業務占總銷售額比例在逐季度下降,2008年第三季度已降至24.7%。由於美國經濟出現問題,2008年以來,聯想美洲區盈利快速下降,第三季度僅有120萬美元。該區利潤率目前僅0.66%,相比起歐洲區和亞太區來說,總算沒有虧損。 聯想歐洲、中東和非洲區營業額同比略有增加,環比下降1.33%。到2008年第三季度,在總銷售額中所佔比例降至20.6%。但是,到了2008年第三季度,聯想在歐洲區的運營出現了較大的虧損,虧損額達到272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則盈利2000萬美元。本季度運營利潤率為-3%,比上季度減少238%。 聯想在亞太區(不包含大中華區)的營業額自今年以來也出現了驟降,第三季度僅有4.7億美元,同比下降13個百分點。占總銷售額比例降至10.8%。 特別嚴重的問題是,2008年第三季度,亞太區運營虧損232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則實現盈利720萬美元,運營利潤率為-5%。這一狀況如何得到扭轉,還要看世界經濟危機的發展程度。聯想會不會象美國三大汽車公司一樣,要求國家救助,這都是我們密切關注的事情。 聯想集團的大中華區業務量一直在增長,在總銷售額中所佔比例也由上季度的40.8%上升至43.9%。 大中華區最近這個季度的運營利潤為1.08億美元,同比增長4.85%,環比則下降近8個百分點。該區域利潤率為5.7%,是近兩年來比較低的水平。上季度大中華區的運營利潤率為6.8%。但就是這點利潤,也不斷地被海外業務侵蝕。大中華區到底還有多大的底氣去背海外這個巨大的包袱,請拭目一待。 IBM公司為什麼拋掉手中的股份? 聯想是一個上規模的行業龍頭企業,但早就有人批評過,在納稅排行榜上,卻難覓聯想的蹤影。這是因為企業的利潤率實在太低。只有規模,缺少效益。可能正是緣於這個原因,美國的IBM一開始就不想要這個企業的股票(992.HK)。還未等3年的股票解禁期到來,IBM就迫不及待地將手中所持有的大約佔19%比例的股票拋售一空。 據早些時候的報道,今年三四月份,聯想集團已經在二級市場進行了26次股票回購行動。一邊是公司回購,一邊是股東減持,聯想在兩個月內進行了26次回購。自3月7日起至4月16日,聯想集團以每股4.25港元至5.58港元,回購了9931.8萬股股份,共動用資金約4.85億港元。 在3月10日至20日的8個交易日內(除了3月12日),聯想每日「定投式」回購600萬股股份。這種定投式回購在4月8日至15日再度出現,這次定量買入規模變成300萬股。而按照這兩個月以來的回購規模和回購數目,聯想今年以來平均每股回購作價為4.88港元。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11月20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聯想股票已跌到1.71港元,市盈率僅為3.97,照最高時的股價將近10港元已跌去80%。以目前的股價看聯想今年早些時候的回購,實在是得不償失。 有人曾評價說,IBM在年初曾經以3.2港元的價格賣掉了所持的股票,吃了大虧。但如果IBM年初不賣的話,照今天的股價再賣,就要吃虧更大。所以今天看,IBM還是有戰略眼光的。到股票市場上套現僅僅是表面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我估計IBM還是不看好這個企業的前景。 聯想如何甩掉那些爛攤子? 回顧四年來聯想所走過的道路,本該在國內做大做強,卻跑到海外大肆擴張。如果把補貼海外的這些資金用在國內的市場競爭上,聯想目前完全可以把惠普、戴爾這些國外企業頂到一邊。中國的市場就是龐大的國際市場,把中國市場拿到手,就等於占據了國際市場。但中國企業何曾意識到這個道理。目前的聯想已經是顧此失彼,完全力不從心了。 請問,聯想如果把力量集中到一點,集中到中國市場上,把扔到海外的100多億收購和擴張的資金用到國內市場上來,聯想的電腦還能價格如此昂貴嗎?如果聯想把投入海外的巨大利潤用來開發國內市場,補貼國內老百姓,聯想的電腦還能賣得這么貴嗎?聯想還能讓國外品牌如此在國內橫行嗎? 聯想犯了用兵之大忌:分散力量,分散兵力。因此,中國企業的盲目國際化,只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聯想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本事到底有多大,你有什麼核心技術?有什麼領先他人的東西?不就是一個最大的加工組裝公司嗎?這種企業離開本土能有多大優勢,不是很明顯嗎!但中國企業就是要趕時髦,結論只能是:沒有核心技術的跨國收購和國際布局只能是損失慘重!徒有虛名! 雖然推出越趨普及的筆記簿型計算機應有助聯想取得全球的市場份額,但由於市場競爭激烈,要取得重大的市場份額將會非常困難。另外,進入低平均售價及低利潤率的筆記簿型計算機市場,難以彌補持續下降的桌上計算機銷售額及萎靡不振的公司計算機業務。 10月份有消息報道,聯想集團宣布將啟動新一輪的全球裁員,其中位於美國的全球總部率先裁員約50人。 聯想曾經風光過,但今天要為以往的風光付代價,為盲目地求大付代價。這就是中國企業應當注意的教訓和問題。10月份曾有消息說,聯想虧本2.4億元掛牌出售石葯集團股份,計劃以6.315億元的價格出售其持有的8.7億元石葯集團的股權。2007年時,聯想還計劃在未來5年內向石葯集團投資50億元。現在聯想放棄這些投資,是出於什麼原因,都令人思考。 總之,聯想是到了擺脫爛攤子、痛定思痛的時候了。中國有句老話:「圖小利則大事不成。」 中國企業再也不能被外國企業的蠅頭小利所誘惑了。李東生已經被坑了一下,聯想身陷泥潭。其他企業呢,是否還要步其後塵?

熱點內容
怎麼分辨金融詐騙公司 發布:2025-02-12 21:16:14 瀏覽:161
村股權有什麼憑證 發布:2025-02-12 21:16:13 瀏覽:276
長投的基金加股票課最低多少錢 發布:2025-02-12 21:16:12 瀏覽:780
美國股市指的窗口期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12 21:11:46 瀏覽:144
股票股票軟體破解 發布:2025-02-12 21:07:19 瀏覽:67
股票軟體要求輸入交易密碼 發布:2025-02-12 21:01:00 瀏覽:902
股票以開盤就漲停會怎麼樣 發布:2025-02-12 20:38:51 瀏覽:208
德勝集團金融有限公司怎麼樣 發布:2025-02-12 20:28:28 瀏覽:490
購買理財產品費率怎麼收取 發布:2025-02-12 20:20:21 瀏覽:997
如何權衡股市的利弊 發布:2025-02-12 20:11:48 瀏覽: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