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城實業股票歷史
『壹』 企業並購的動因有哪幾類
企業並購的動因有:
1、並購可以讓企業迅速實現規模擴張。
企業的經營與發展處於動態的環境之中,在企業發展的同時,競爭對手也在謀求發展,因此在發展過程中必須把握好時機,盡可能搶在競爭對手之前獲取有利的地位。如果企業採取內部投資的方式,將會受到項目的建設周期、資源的獲取以及配置方面的限制,從而制約企業的發展速度。通過並購的方式,企業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規模擴張,提高競爭能力,將競爭對手擊敗。
2、並購可以突破進入壁壘和規模的限制,迅速實現發展。
企業進入一個新的行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壁壘,包括:資金、技術、渠道、顧客、經驗等,這些壁壘不僅增加了企業進入某一行業的難度,而且提高了進入的成本和風險。如果企業採用並購的方式,先控制該行業的原有企業,則可以繞開這一系列的壁壘,使企業以較低的成本和風險迅速進入某一行業。
3、並購可以主動應對外部環境變化。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更多企業有機會進入國際市場,為應對國際市場的競爭壓力,企業往往也要考慮並購這一特殊途徑。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1-2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貳』 公司資產置換案例分析。要求1.公司狀況2.為什麼要進行資產置換3.通過何種形式完成這項工作
資產重組模式案例分析
xxxx年證券市場興起了重組浪潮,一方面上市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要生存要發展,另一方面一些經營良好的公司特別是高科技民營企業急於進入資本市場,以求企業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有以資本運作獲利為目的的。通過轉讓股權獲取差價,資產轉讓獲得現金,二級市場炒作獲爆利。無論在於什麼目的,從企業的重組模式看,主要有四種,本文將結合案例進行分析,並對有效的殼資源進行分析。
一、股權協議轉讓
股權轉 讓是指一個企業通過有償或無償受讓另一個企業一定數量的股權,而達到控股目的的協議方式。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股權有償轉讓式
股權有償轉讓是指並購公司根據股權協議價格受讓目標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權,從而獲得目標公司控制權的並購行為,有時亦稱股權有償協議轉讓,股權有償轉讓一般是善意並購,即在並購前事先徵得目標公司的同意,雙方就有關並購價格、支付方式、雙方的法律地位、富餘職工的安排等內容協商一致並簽訂協議。股權轉讓的對象一般是指國家股和法人股。
按照並購的對象劃分,股權有償轉讓主要分為兩類,即上市公司作為目標公司的股權有償轉讓和上市公司作為並購公司的股權有償轉讓。
案例分析:中遠--眾城資產重組案
受讓雙方基本情況:a、中遠置業是中遠集團於1997年3月27日成立的大型 控股公司,注冊資金3.2億元。中遠集團是1993年組建的以中國遠洋運輸公司為核心的企業,在國家56家特大型國營集團公司中排名第五,中遠集團的集裝箱的置位總量居世界第四位。中遠置業這次行動是在中遠集團支持下完成的。b、眾城實業由於1994年以來我國房地產產業不景氣,經營業績連續大幅度滑坡,凈資產收益率從1994年的28.45%降至1995年7.99%再降至0.28%,資產沉澱達兩億多。前四名股東分別是陸家嘴公司、上海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第二營業部、中房上海房地產開發總公司,持股比例相對平均,分別為22.97%、16.70%、16.70%和16.70%。
案例發展過程:A、中遠置業與上海建行第二營業部及上海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簽署股權轉讓協議,中遠置業一次性受讓眾城實業發起人國有法人股共4834.4265萬股,每股轉讓價格3元,總共耗資1.45億元。中遠置業持有眾城實業28.7%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B、中遠(上海)營業發展有限公司分別與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房上海房地產開發總公司簽署協議,一次性受讓總共占眾城實業總股本39.67%的發起人法人股,每股受讓價格3.97元,總共耗資2.53億元。至此中遠置業共持有眾城實業68.37%的股權,成為其絕對控股方。
「買殼上市」有其優點,一是控股短時間內能達到重組的目的,二是可以不受上市額度的限制,而達到最終上市的目的。
中遠選擇眾城實業為目標公司有以下幾個主要優勢,一是眾城實業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地處上海浦東發展區;二是可以享受上海浦東發展區的優惠政策,包括稅收優惠;三是眾城實業資產結構單一,資產質量相對良好;四是公司資產和財務狀況很適合於購並整合工作的展開;五是眾城實業作為上海最早的「老八股「具有較高的社會知名度,可以借收購提高中遠在中國資本市場上的知名度,擴大企業的影響。
本案例的特點在於:1)、中遠為收購眾城實業專門組建一家收購主體公司--中遠(上海)置業發展有限公司;2)中遠從相對控股過度到絕對控股,從而控制企業間接上市;3)、中遠付出了近4億元資金取得眾城的控制權,收購直接以現金的方式進行。
(二)股權無償轉讓式
股權無償轉讓式指政府(上市公司的國家股的所有者)通過行政手段將上市公司的產權無償劃歸並購公司的產權重組行為。 股權無償劃轉通過改變股權的持股者來強化上市公司的直接控股股東對上市公司的經營和管理,提高資產運營的效率。股權無償劃轉的主要優點是將業績欠佳的上市公司劃轉給大型國有控股公司,以利於控股公司對上市公司的」扶持「,從而得到業績改善,同時也利於國有控股公司壯大實力,利於政府培養」大公司「;政府將國有股權轉讓給其它資產經營實體,有利於減少上市公司的直接干預,優化行業內部組合。
案例分析:蘭陵陳香--環宇資產重組案
1、收購背景:山東環宇股份有限公司系1996年上市的歷史遺留問題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後經營業績下滑,1996年稅後利潤106萬元,1997年1--6月份,經營虧損419萬元,如果繼續經營商業業務,則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這種狀況無法改變。因此山東環宇公司董事會提出公司經營的戰略轉移。
2、案例發展過程:山東蘭陵企業(集團)總公司受讓臨沂市國資局持有的山東環宇股份51.9%的股份,股份總數為4545萬股。環宇股份改名蘭陵陳香。
3、本案例的主要特點:1)、蘭陵 集團通過無償劃撥取得環宇控股權後,進行了整體的資產置換,可見,在資產重組活動中各種重組方式是混合運用的。2)、重組效果明顯,經過資產重組,蘭陵陳香擁有「蘭陵」、」喜臨門「、」 陳香「三大系列酒類品牌,盡管公司只享受郯城酒廠、平邑縣酒廠、蘭陵美酒公司1997年下半年收益,不享受人民商場、魯南大廈和國貿公司下半年收益,在上半年主營業務虧損477.7萬元,利潤總額虧損419.5萬元的情況下,1997年全年實現主營業務利潤707萬元,利潤總額3066萬元,每股收益0,303元。 3)、政府行為明顯,將殼資源劃給本地利稅大戶,體現了當地政府抓好放差的發展的思路。
二、股權市價收購
在二級市場上以市場價格收購上市公司流通股份。由於目前中國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中非流通股佔大多數,在二級市場上用市價進行收購只適用於小部分公司,主要為三無概念公司,即無國家股、無法人股、無職工股的公司。同時正因為直接面對二級面市場,所引起的震動也最大。
案例分析:(1)寶安收購延中
延中作為滬市老八股,以其三無概念、業績優良一直深受矚目。深寶安於1993年9月開始通過其下屬公司收購延中股票,經幾次舉牌,至1993年10月已經持有19.8%,從此入主延中。此為我國市場上第一起二級市場收購案例。
本案例的特點:首先是惡意收購,延中當時的管理者並不歡迎寶安,並採取了反收購行動,這也是首次上市公司開展反收購活動;其次寶安違法操作,在持有10%以上時才舉牌公告,受到了證監會的處罰;第三是寶安在收購後長期持有,直到1998年2月北大收購延中時才部分退出,但目前仍是第一大股東;最後寶安在控制延中後並未進行大規模的資本運用,延中並未有大的變化,經營業績甚至出現滑坡。
(2)北大收購延中
1998年2月4月,寶安五次宣布減持延中,延中股價不跌反漲。不久後,1998年5月11日,北大下屬公司宣布共計持有延中5%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並在5月25日的股東大會上控制了董事會。
本案例的特點:第一是善意收購,收購方北大與被收購方控股股東寶安達成內部協議,和平轉讓;第二是北大隻掌握了名義控制權,以第二大股東地位卻入主董事會,地位並不穩固;第三是影響很大,由於5年前的寶延事件,延中為世人矚目,一直不被人視為合適的收購對象,北大以巨大代價換取區區5%股權,而且並沒有繼續增持股份,很難理解。
三、資產置換
上市公司將虧損或微利的資產與其他公司資產進行置換,從而達到提高公司資產質量的目的的行為。資產置換的特點在於資產內容變動人,多為徹底變更資產內容;資產置換將會從根本上影響公司的盈利情況,見效快,一般能作到當年扭虧為盈;資產置換多有政府行為作指導,並多數選擇當地企業作為置換對象。
案例分析:聯合實業重組
1997年6月,聯合實業第一大股東上海紡織工業經營公司向上海上實(集團)有限公司轉讓其所持有的29%的股份,第二大股東也轉讓其25%給上實公司的關聯單位香港一公司。上實公司由此掌握了聯合實業絕對控股權。上實公司控股後,股份公司除將配股資金投入上實公司的一個房地產項目外,還將部分資產進行了置換,轉讓股份公司下屬三個公司股權給上實公司,從上實公司購買上海實業科華生物技術公司25%股權,價格基本相等,均為4000餘萬元。
本案例的特點:A、聯合實業是一家效益較好的公司,連續三年凈資產收益率達到10%以上,本次重組後,1998年5月就完成配股;
B、盡管沒有叫資產置換,但實質上是將股份公司的部分資產與大股東進行等價交換;C、置換的是部分資產,部分影響了公司效益,但卻是重要的部分,在1997年中期聯合實業凈資產收益率為4.88%,經營呈下降趨勢,經置換後1997年度收益率達到17%,不能忽視資產置換的作用。
四、合資經營
合資經營是指其他公司以與上市公司股東合資經營的方式共同成立公司,獲得上市公司控制權。
案例分析:創智控股五一文
1998年4月,五一文的大股東五一文資產管理協會以其在五一文總股本中的14.72%的股權出資,湖南創智軟體園有限公司以部分資產出資,成立湖南創智科技有限公司,協會佔49%,創智軟體園佔51%,創智科技公司由此成為五文第一大股東,創智軟體園間接控制了五一文。
本案例特點:A五一文為1997年上市公司,效益較好,享有配股權;B本次合資,創智軟體園實質上沒有動用任何資金。
以合資公司的形式取得上市公司股權是一種非常合理、有效、迅速的方法,表面看沒有代價,內部必然有交易或者政府行為。
五、殼資源的選擇分析
通過對以往成功案例的分析,我們認為具備殼資源的上市公司可以有以下一些類別:
1、業績較差,所屬行業發展前景不好的企業
根據目前我國已經成功的一些借殼上市案例,其中大部分由於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出現困難或較差而促成的。在未來,借殼上市應該首先關注績連續幾年較差,所屬行業為夕陽行業的企業。
2、上市公司中股本較小的企業
出於殼企業及其主管部門日益認識到殼自身的價值,所以,借殼成本來越來越高,逐漸成為「買」殼。在未來的企業收購活動中,由於需要付出的較高的成本,即買殼者會越來越重視殼企業的股本規模,較小規模的殼企業會更受青睞。
3、上市時企業股本結構中流通股較大的企業
企業借殼上市操作中,如果借殼方企業經濟實力雄厚,可直接從二級市場上分次分散購買殼企業的流通股,直至達到控股目的。而從二級市場上操作。殼資源一般是流通股比重較大、股本規模較小的上市公司。
4、每股凈資產不高的企業
對於非流通股協議轉讓的重組方式,一般的作法是以每股凈資產為依據,上下作一定浮動。太高的凈資產 會使收購成本提高,從而加大操作的難度。
5、股權分散的企業
股權分散使達到控股地位所需股權比例較小,可降低收購成本。
6、理想狀態下,被收購殼資源最好已有連續兩年的凈資產收益率,10%以上的良好業績。
『叄』 作股票的朋友,誰能給我提供一下所有叫做XX實業的股票的名單!!! 跪謝了!!!
在股票軟體中輸入"??sy"即可。
『肆』 企業並購的動因
企業作為一個資本組織,必然謀求資本的最大增值,企業並購作為一種重要的投資活動,產生的動力主要來源於追求資本最大增值的動機,以及源於競爭壓力等因素,但是就單個企業的並購行為而言,又會有不同的動機和在現實生活中不同的具體表現形式,不同的企業根據自己的發展戰略確定並購的動因。
效應
在並購動因的一般理論基礎上,提出許多具體的並購效應動因。主要有:
⑴韋斯頓協同效應
該理論讓早差認為並購會帶來企業生產經營效率的提高,最明顯的作用表現為規模經濟效益的取得,常稱為1+1〉2的效應。
⑵市場份額效應通過並購可以提高企業對市場的控制能力,通過橫向並購,達到由行業特定的最低限度的規模,改善了行業結構、提高了行業的集中程度,使行業內的企業保持較高的利潤率水平;而縱向並購是通過對原料和銷售渠道的控制,有利的控制競爭對手的活動;混合並購對市場勢力的影響是以間接的方式實現,並購後企業的絕對規模和充足的財力對其相關領域中的企業形成較大的競爭威脅。
⑶經驗成本曲線效應
其中的經驗包括企業在技術、市場、專利、產品、管理和企業文化等方面的特長,由於經驗無法復制,通過並購可以分享目標企業的經驗,減少企業為積累經驗所付出的學習成本,節約企業發展費用,在一些對勞動力素質要求較高的企業,經驗往往是一種有效睜汪的進入壁壘。
⑷財務協同效應並購會給企業在財務方面帶來效益,這種效益的取得是由於稅法、會計處理慣例及證券交易內在規定的作用而產生的貨幣效益,主要有稅收效應,即通過並購可以實現合理避稅,股價預期效應,即並購使股票市場企業股票評價發生改變從而影響股票價格,並購方企業可以選擇市盈率和價格收益比較低,但是有較高每股收益的企業作為並購目標。
一般
企業並購的直接動因有兩個:一是最大化現有股東持有股權的市場價值;二是最大化現有管理者的財富。而增加企業價值是實現這兩個目的的根本,企業並購的一般動因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⑴獲取戰略機會
並購者的動因之一是要購買未來的發展機會,當一個企業決定擴大其在某一特定行業的經營時,一個重要戰略是並購那個行業中的現有企業,而不是依靠自身內部發展。原因在於:第一,直接獲得正在經營的發展研究部門,獲得時間優勢,避免了工廠建設延誤的時間;減少一個競爭者,並直接獲得其在行業中的位置。企業並購的另一戰略動因是市場力的運用,兩個企業採用統一價格政策,可以使他們得到的收益高於競爭時的收益,大量信息資源可能用於披露戰略機會,財會信息可能起到關鍵作用,如會計收益數據可能用於評價行業內各個企業的盈利能力;可被用於評價行業盈利能力的變化等,這對企業並購十分有意義。
⑵發揮協同效應
主要來自以下幾個領域:在生產領域,可產生規模經濟性,可接受新技術,可減少供給短缺的可能性,可充分利用未使用生產能力;在市場及分配領域,同樣可產生規模經濟性,是進入新市場的途徑,擴展現存分布網,增加產品市場控制力;在財務領域,充分利用未使用的稅收利益,開發未使用的債務能力;在人事領域,吸收關鍵的管理技能,使多坦皮種研究與開發部門融合。
⑶提高管理效率
其一是企業的管理者以非標准方式經營,當其被更有效率的企業收購後,更替管理者而提高管理效率,當管理者自身利益與現有股東的利益更好地協調時,則可提高管理效率,如採用杠桿購買,現有的管理者的財富構成取決於企業的財務成功,這時管理者集中精力於企業市場價值最大化。此外,如果一個企業兼並另一企業,然後出售部分資產收回全部購買價值,結果以零成本取得剩餘資產,使企業從資本市場獲益。
⑷獲得規模效益企業的規模經濟是由生產規模經濟和管理規模經濟兩個層次組成的,生產規模經濟主要包括:企業通過並購對生產資本進行補充和調整,達到規模經濟的要求,在保持整體產品結構不變的情況下,在各子公司實行專業化生產。管理規模經濟主要表現在:由於管理費用可以在更大范圍內分攤,使單位產品的管理費用大大減少。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致力於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
⑸買殼上市
中國對上市公司的審批較嚴格,上市資格也是一種資源,某些並購不是為獲得目標企業本身而是為獲得目標企業的上市資格,通過到國外買殼上市,企業可以在國外籌集資金進入外國市場。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在海外已多次成功買殼上市控股了香港中遠太平洋和中遠國際。中遠集團(上海)置業發展有限公司耗資1.45億元,以協議方式一次性購買上海眾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占股份28.7%的發起人法人股,達到控股目的,成功進入國內資本運作市場。
此外,並購降低進入新行業、新市場的障礙。例如,為在上海拓展業務,佔領市場,恆通通過協議以較低價格購買上海棱光實業國有股份,達到控股目的而使自己的業務成功的在上海開展;還可以利用被並購方的資源,包括設備、人員和目標企業享有的優惠政策;出於市場競爭壓力,企業需要不斷強化自身競爭力,開拓新業務領域,降低經營風險。
企業並購作為其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外在壓力的表現形式,它的作用主要在於:企業的總體效益超過並購前兩個獨立企業效益之和的經營協同效應;由於稅法和證券市場投資理念等作用而產生的一種純貨幣收支上的財務協同效應;可實現企業的主營業務轉移等發展戰略。成功的企業並購可以搞活一些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有助於提高上市公司的整體素質和擴大證券市場對全體企業和整體經濟的輻射力;企業並購能強化政府和企業家的市場意識,明確雙方責任和發揮其能動性,真正實現政企分開;企業並購為投資者創造盈利機會,活躍證券市場;有利於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財務動因
在西方,對企業並購存在種種理論上的解釋。有的理論認為並購中通過有效的財務活動使效率得到提高,並有可能產生超常利益。有的從證券市場信號上分析,認為股票收購傳遞目標公司被低估的信息,會引起並購方和目標公司股票上漲。綜合各種理論,企業產權在買賣中流動,遵循價值規律、供求規律和競爭規律,使生產要素流向最需要、最能產生效益的地區和行業的同時,還要考慮由於稅務、會計處理慣例以及證券交易等內在規律作用而產生的一種純貨幣的效益,因此,企業產權並購財務動因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避稅因素
由於股息收入、利息收入、營業收益與資本收益間的稅率差別較大,在並購中採取恰當的財務處理方法可以達到合理避稅的效果。在稅法中規定了虧損遞延的條款,擁有較大盈利的企業往往考慮把那些擁有相當數量累積虧損的企業作為並購對象,納稅收益作為企業現金流入的增加可以增加企業的價值。企業現金流量的盈餘使用方式有:增發股利、證券投資、回購股票、收購其他企業。如發放紅利,股東將為此支付較企業證券市場並購所支付的證券交易稅更高的所得稅;有價證券收益率不高;回購股票易提高股票行市,加大成本。而用多餘資金收購企業對企業和股東都將產生一定的納稅收益。在換股收購中。收購公司既未收到現金也未收到資本收益,因而這一過程是免稅的。企業通過資產流動和轉移使資產所有者實現追加投資和資產多樣化目的,並購方通過發行可轉換債券換取目標企業的股票,這些債券在一段時間後再轉換成股票。這樣發行債券的利息可先從收入中扣除,再以扣除後的盈餘計算所得稅,另一方面企業可以保留這些債券的資本收益直至其轉換為股票為止,資本收益的延期償付可使企業少付資本收益稅。
二、籌資
並購一家掌握有大量資金盈餘但股票市價偏低的企業,可以同時獲得其資金以彌補自身資金不足,籌資是迅速成長企業共同面臨的一個難題,設法與一個資金充足的企業聯合是一種有效的解決辦法,由於資產的重置成本通常高於其市價,在並購中企業熱衷於並購其他企業而不是重置資產。有效市場條件下,反映企業經濟價值的是以企業盈利能力為基礎的市場價值而非賬面價值,被兼並方企業資產的賣出價值往往出價較低,兼並後企業管理效率提高,職能部門改組降低有關費用,這些都是並購籌資的有利條件。當前許多國有企業實施的技術改造急需大量發展資金投入,因此採取產權流動形式使企業資產在不同方式下重新組合,盤活存量以減少投入,迅速形成新的生產力。舉例來說,在香港注冊上市的上海實業控股有限公司拆資6000萬元收購了上海霞飛日化公司,為中國企業探索一條間接利用外資發展國產品牌的新路,霞飛雖然擁有馳名商標的優勢,但是由於缺乏資金,仍然發展緩慢,並購完成後,注冊香港的公司作為向海外融資的途徑。
三、企業價值增值
通常被並購企業股票的市盈率偏低,低於並購方,這樣並購完成後市盈率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上,股價上升使每股收益得到改善,提高了股東財富價值,因此,在實施企業並購後,企業的絕對規模和相對規模都得到擴大,控製成本價格、生產技術和資金來源及顧客購買行為的能力得以增強,能夠在市場發生突變的情況下降低企業風險,提高安全程度和企業的盈利總額。同時企業資信等級上升,籌資成本下降,反映在證券市場上則使並購雙方股價上揚,企業價值增加,並產生財務預期效應。
四、進入資本市場
中國金融體制改革和國際經濟一體化增強,使籌資渠道大大擴展到證券市場和國際金融市場,許多業績良好的企業出於壯大勢力的考慮往往投入到資本運營的方向而尋求並購。
五、投機
企業並購的證券交易、會計處理、稅收處理等所產生的非生產性收益,可改善企業財務狀況,同時也助長了投機行為,在中國出現的外資並購中,投機現象日漸增多,他們以大量舉債方式通過股市收購目標企業股權,再將部分資產出售,然後對目標公司進行整頓再以高價賣出,充分利用被低估的資產獲取並購收益。
六、財務預期效應
由於並購時股票市場對企業股票評價發生改變而影響股價,成為股票投機的基礎,而股票投機又促使並購發生。股價在短時期內一般不會有很大變動,只有在企業的市盈率或盈利增長率有很大提高時,價格收益比才會有所提高,但是一旦出現企業並購,市場對公司評價提高就會引發雙方股價上漲。企業可以通過並購具有較低價格收益比但是有較高每股收益的企業,提高企業每股收益,讓股價保持上升的勢頭。在美國的並購熱潮中,預期效應的作用使企業並購往往伴隨著投機和劇烈的股價波動。
七、追求利潤
企業利潤的實現有賴於市場,只有當企業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在市場上為顧客所接受,實現了商品和服務向貨幣轉化,才能真正實現利潤。與利潤最大化相聯系的必然是市場最大化的企業市場份額最大化。由於生產國際化、市場國際化和資該國際化的發展而使一些行業的市場日益擴大,並購這些行業的企業以迎接國際開放市場的挑戰。
『伍』 您好 我需要2006到2010年,每一年中10支漲幅最大和10支跌幅最大的股票,最好能有分析 謝謝
2006
證券代碼 證券簡稱 "區間漲跌幅
[起始交易日期] 2006-1-1
[截止交易日期] 2006-12-31
[單位] %"
002051.SZ 中工國際 -52.7682
000639.SZ 西王食品 -52.1091
600200.SH 江蘇吳中 -48.5148
000693.SZ S*ST聚友 -42.1842
000803.SZ 金宇車城 -39.961
000688.SZ *ST朝華 -36.5741
000403.SZ S*ST生化 -35.5491
000592.SZ 中福實業 -34.6154
000156.SZ *ST嘉瑞 -33.8624
000787.SZ *ST創智 -31.0096
證券代碼 證券簡稱 "區間漲跌幅
[起始交易日期] 2006-1-1
[截止交易日期] 2006-12-31
[單位] %"
600030.SH 中信證券 434.3481
600804.SH 鵬博士 484.5002
000568.SZ 瀘州老窖 485.525
600685.SH 廣船國際 496.2601
000623.SZ 吉林敖東 497.4729
600497.SH 馳宏鋅鍺 513.3465
000829.SZ 天音控股 521.1267
600844.SH 丹化科技 533.3333
600739.SH 遼寧成大 567.0596
000046.SZ 泛海建設 665.5704
2007
證券代碼 證券簡稱 "區間漲跌幅
[起始交易日期] 2007-1-1
[截止交易日期] 2007-12-31
[單位] %"
002139.SZ 拓邦股份 -49.05
002145.SZ *ST鈦白 -36.5941
002136.SZ 安納達 -32.9893
002175.SZ 廣陸數測 -32.3467
002176.SZ 江特電機 -31.8835
002156.SZ 通富微電 -31.1783
601857.SH 中國石油 -29.5723
002125.SZ 湘潭電化 -29.537
002146.SZ 榮盛發展 -28.6811
002171.SZ 精誠銅業 -28.4048
證券代碼 證券簡稱 "區間漲跌幅
[起始交易日期] 2007-1-1
[截止交易日期] 2007-12-31
[單位] %"
600158.SH 中體產業 750.3586
000609.SZ 綿世股份 751.0997
600385.SH ST金泰 761.0577
000952.SZ 廣濟葯業 849.8534
600837.SH 海通證券 852.4973
000712.SZ 錦龍股份 912.0602
000686.SZ 東北證券 1085.2357
600629.SH 棱光實業 1158.6777
002019.SZ 鑫富葯業 1194.6041
000650.SZ 仁和葯業 1611.9201
2008
證券簡稱 "區間漲跌幅
[起始交易日期] 2008-1-1
[截止交易日期] 2008-12-31
[單位] %"
002172.SZ 澳洋科技 -86.9435
600331.SH 宏達股份 -86.5962
600385.SH ST金泰 -86.2088
600771.SH ST東盛 -86.0465
000908.SZ *ST天一 -85.4261
600158.SH 中體產業 -85.2775
000878.SZ 雲南銅業 -85.2162
000755.SZ 山西三維 -84.9611
601111.SH 中國國航 -84.9411
600685.SH 廣船國際 -84.7491
證券簡稱 "區間漲跌幅
[起始交易日期] 2008-1-1
[截止交易日期] 2008-12-31
[單位] %"
600395.SH 盤江股份 31.2334
002253.SZ 川大智勝 31.8681
600354.SH 敦煌種業 32.073
002041.SZ 登海種業 32.8333
000998.SZ 隆平高科 48.6419
600836.SH 界龍實業 62.9637
002271.SZ 東方雨虹 65.5828
002223.SZ 魚躍醫療 69.0577
600703.SH 三安光電 122.093
000592.SZ 中福實業 410.4411
2009
證券簡稱 "區間漲跌幅
[起始交易日期] 2009-1-1
[截止交易日期] 2009-12-31
[單位] %"
002312.SZ 三泰電子 -28.7727
601668.SH 中國建築 -27.7182
002319.SZ 樂通股份 -25.6124
002318.SZ 久立特材 -24.3607
002313.SZ 日海通訊 -23.4146
002275.SZ 桂林三金 -22.0494
601107.SH 四川成渝 -22.0261
601618.SH 中國中冶 -21.902
300027.SZ 華誼兄弟 -21.7201
002317.SZ 眾生葯業 -21.5323
證券簡稱 "區間漲跌幅
[起始交易日期] 2009-1-1
[截止交易日期] 2009-12-31
[單位] %"
000536.SZ 華映科技 511.8014
000517.SZ 榮安地產 538.8975
600139.SH 西部資源 541.5298
000570.SZ 蘇常柴A 550.4217
000519.SZ 江南紅箭 564.8437
600537.SH 海通集團 625.6198
600146.SH 大元股份 663.0058
600187.SH 國中水務 692.6823
000529.SZ 廣弘控股 751.7241
000631.SZ 順發恆業 2152.6316
2010
證券簡稱 "區間漲跌幅
[起始交易日期] 2010-1-1
[截止交易日期] 2010-12-31
[單位] %"
000932.SZ 華菱鋼鐵 -52.1512
000898.SZ 鞍鋼股份 -51.286
600837.SH 海通證券 -48.7678
002388.SZ 新亞製程 -48.3304
000892.SZ *ST星美 -48.2759
600638.SH 新黃浦 -47.7101
600005.SH 武鋼股份 -47.2047
000709.SZ 河北鋼鐵 -46.1012
600657.SH 信達地產 -45.4545
600325.SH 華發股份 -45.4028
證券簡稱 "區間漲跌幅
[起始交易日期] 2010-1-1
[截止交易日期] 2010-12-31
[單位] %"
002006.SZ 精功科技 215.2554
000669.SZ 領先科技 220.8208
002081.SZ 金螳螂 236.8027
002106.SZ 萊寶高科 255.1364
002310.SZ 東方園林 274.417
000603.SZ *ST威達 278.2383
600372.SH ST昌河 282.8537
600259.SH 廣晟有色 314.8787
000703.SZ ST光華 376.3903
000776.SZ 廣發證券 427.9246
『陸』 什麼是企業並購效應並購協同效應的來源有哪些謝謝哦謝謝~
1並購的效應動因
在並購動因的一般理論基礎上,提出許多具體的並購效應動因。主要有:
(1) 韋斯頓協同效應 該理論認為並購會帶來企業生產經營效率的提高,最明顯的作用表現為規模經濟效益的取得,常稱為1+1〉2的效應。
(2) 市場份額效應 通過並購可以提高企業對市場的控制能力,通過橫向並購,達到由行業特定的最低限度的規模,改善了行業結構、提高了行業的集中程度,使行業內的企業保持較高的利潤率水平;而縱向並購是通過對原料和銷售渠道的控制,有利的控制競爭對手的活動;混合並購對市場勢力的影響是以間接的方式實現,並購後企業的絕對規模和充足的財力對其相關領域中的企業形成較大的競爭威脅。
(3) 經驗成本曲線效應 其中的經驗包括企業在技術、市場、專利、產品、管理和企業文化等方面的特長,由於經驗無法復制,通過並購可以分享目標企業的經驗,減少企業為積累經驗所付出的學習成本,節約企業發展費用,在一些對勞動力素質要求較高的企業,經驗往往是一種有效的進入壁壘。
(4) 財務協同效應 並購會給企業在財務方面帶來效益,這種效益的取得是由於稅法、會計處理慣例及證券交易內在規定的作用而產生的貨幣效益,主要有稅收效應,即通過並購可以實現合理避稅,股價預期效應,即並購使股票市場企業股票評價發生改變從而影響股票價格,並購方企業可以選擇市盈率和價格收益比較低,但是有較高每股收益的企業作為並購目標[12]。
2企業並購的一般動因
企業並購的直接動因有兩個:一是最大化現有股東持有股權的市場價值;二是最大化現有管理者的財富。而增加企業價值是實現這兩個目的的根本,企業並購的一般動因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 獲取戰略機會 並購者的動因之一是要購買未來的發展機會,當一個企業決定擴大其在某一特定行業的經營時,一個重要戰略是並購那個行業中的現有企業,而不是依靠自身內部發展。原因在於:第一,直接獲得正在經營的發展研究部門,獲得時間優勢,避免了工廠建設延誤的時間;減少一個競爭者,並直接獲得其在行業中的位置。企業並購的另一戰略動因是市場力的運用,兩個企業採用統一價格政策,可以使他們得到的收益高於競爭時的收益,大量信息資源可能用於披露戰略機會,財會信息可能起到關鍵作用,如會計收益數據可能用於評價行業內各個企業的盈利能力;可被用於評價行業盈利能力的變化等,這對企業並購十分有意義。
(2) 發揮協同效應 主要來自以下幾個領域:在生產領域,可產生規模經濟性,可接受新技術,可減少供給短缺的可能性,可充分利用未使用生產能力;在市場及分配領域,同樣可產生規模經濟性,是進入新市場的途徑,擴展現存分布網,增加產品市場控制力;在財務領域,充分利用未使用的稅收利益,開發未使用的債務能力;在人事領域,吸收關鍵的管理技能,使多種研究與開發部門融合。
(3) 提高管理效率 其一是企業現在的管理者以非標准方式經營,當其被更有效率的企業收購後,更替管理者而提高管理效率,當管理者自身利益與現有股東的利益更好地協調時,則可提高管理效率,如採用杠桿購買,現有的管理者的財富構成取決於企業的財務成功,這時管理者集中精力於企業市場價值最大化[13]。此外,如果一個企業兼並另一企業,然後出售部分資產收回全部購買價值,結果以零成本取得剩餘資產,使企業從資本市場獲益。
(4) 獲得規模效益 企業的規模經濟是由生產規模經濟和管理規模經濟兩個層次組成的,生產規模經濟主要包括:企業通過並購對生產資本進行補充和調整,達到規模經濟的要求,在保持整體產品結構不變的情況下,在各子公司實行專業化生產。管理規模經濟主要表現在:由於管理費用可以在更大范圍內分攤,使單位產品的管理費用大大減少。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致力於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
(5) 買殼上市 目前,我國對上市公司的審批較嚴格,上市資格也是一種資源,某些並購不是為獲得目標企業本身而是為獲得目標企業的上市資格,通過到國外買殼上市,企業可以在國外籌集資金進入外國市場。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在海外已多次成功買殼上市控股了香港中遠太平洋和中遠國際。中遠集團(上海)置業發展有限公司耗資1.45億元,以協議方式一次性購買上海眾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占股份28.7%的發起人法人股,達到控股目的,成功進入國內資本運作市場。
此外,並購降低進入新行業、新市場的障礙。例如,為在上海拓展業務,佔領市場,恆通通過協議以較低價格購買上海棱光實業國有股份,達到控股目的而使自己的業務成功的在上海開展;還可以利用被並購方的資源,包括設備、人員和目標企業享有的優惠政策;出於市場競爭壓力,企業需要不斷強化自身競爭力,開拓新業務領域,降低經營風險。
企業並購作為其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外在壓力的表現形式,它的作用主要在於:企業的總體效益超過並購前兩個獨立企業效益之和的經營協同效應;由於稅法和證券市場投資理念等作用而產生的一種純貨幣收支上的財務協同效應;可實現企業的主營業務轉移等發展戰略。成功的企業並購可以搞活一些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有助於提高上市公司的整體素質和擴大證券市場對全體企業和整體經濟的輻射力;企業並購能強化政府和企業家的市場意識,明確雙方責任和發揮其能動性,真正實現政企分開;企業並購為投資者創造盈利機會,活躍證券市場;有利於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在並購決策時,應遵循的主要原則有:並購目的上的主次分明的原則;並購後行為主體的企業化原則;實施方案的科學論證原則;並購機理上的資產核心原則;並購行業選擇上的產業政策導向原則;並購容量的整合顯著有效原則;並購進程上的漸進原則;並購重組與生產經營有機結合原則等[17]。這里的所謂整合,就是並購方所擁有的與調整包括被並購企業在內的所有生產經營要素與環節的能力;所謂的以資產為核心,是指集團通過控股、參股等形式與其他企業建立起緊密的資產聯系,並購雙方的資產可否建立一種有助於提高整體效益的關系,並購方的地位取決於凈資產的多少和整體資產的獲利能力。總之,以上述原則為依據,保持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柒』 企業並購的動因主要有哪些
企業並購即企業之間的兼並與收購行為,是企業法人在平等自願、等價有償基礎上,以一定的經濟方式取得其他法人產權的行為,是企業進行資本運作和經營的一種主要形式。企業並購主要包括公司合並、資產收購、股權收購三種形式。公司合並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依照公司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通過訂立合並協議,共同組成悔搭橡一個公司的法律行為。公司的合並可分為吸收合並和新設合並兩種形式。資產收購指企業得以支付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勞務或以債務免除的方式,有選擇性的收購對方公司的全部或一部分資枝悶產。股權收購是指碧旁以目標公司股東的全部或部分股權為收購標的的收購。控股式收購的結果是A公司持有足以控制其他公司絕對優勢的股份,並不影響B公司的繼續存在,其組織形式仍然保持不變,法律上仍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條公司合並可以採取吸收合並或者新設合並。一個公司吸收其他公司為吸收合並,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兩個以上公司合並設立一個新的公司為新設合並,合並各方解散。
『捌』 中國股票博物館的館藏文物
館名以「經典專題」形式搶救保護、收藏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市公司原始實物股票遺產與文物。
1. 搶救保護、收藏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市公司「001起始號絕品」股票一部。
2. 搶救保護、收藏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市公司「未發行」 股票一部。
3. 搶救保護、收藏展示:見證「中國股市歷史第一」 股票一部。
4. 搶救保護、收藏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市公司「上海老八股」 股票一部。
5. 搶救保護、收藏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市公司「深圳老十股」 股票一部。
6. 搶救保護、收藏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市公司「津門十股」 股票一部。
7. 搶救保護、收藏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市公司「海南法人股」 股票一部。
8. 搶救保護、收藏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市公司「西安三珍」 股票一部。
9. 搶救保護、收藏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市公司「重大事件」 股票一部。
10.搶救收藏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市公司「股票票樣」一部。
11.搶救收藏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市公司「前身股票」一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市公司原始實物股票遺產與文物中的「絕品級收藏品001起始號股票」以「3A」定級。
已存世的每家、每種中國上市公司股票遺產與文物收藏品都同時存在(流水序列號正式股票)、(001起始號股票)、(票樣股票)三種股票收藏品。
1.收藏有某家上市公司(001起始號股票)一種股票收藏品的,為 「A絕品級」股票藏品。
2.收藏有某家上市公司(001起始號股票))、(流水序列號正式股票)二種股票收藏品的,為 「AA絕品級」股票藏品。
3.收藏有某家上市公司(001起始號股票)(流水序列號正式股票)、(票樣股票)全部三種股票,為「AAA絕品級」股票藏品。
鑒別一家博物館與一位收藏家所收藏的中國上市公司股票遺產與文物收藏品的級別與實力,唯一的標准就是看他收藏有多少「AAA絕品級」股票藏品,因為收藏齊全某家上市公司(流水序列號正式股票)、(票樣股票)、(001起始號股票)全部三種股票後,他就是世界上唯一的收藏有該家中國上市公司全部三種股票的博物館或收藏家。 館名館藏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市公司原始實物股票遺產與文物「3A絕品級」、「2A絕品級」鎮館之寶目錄
想要收藏中國上市公司股票遺產與文物「AAA絕品級」藏品的難度極高。目前除館名外,無論是國家與地方官辦或私辦博物館以及任何富豪級大收藏家,可以說不管你出價有多高,連一種中國上市公司股票遺產與文物「AAA絕品級」藏品也無法徵集到了。館名鎮館的18種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原始實物股票遺產與文物股票「AAA絕品級」藏品,都是在十幾年前還沒有人關注的時候開始收藏的,其歷史與經濟價值實在是無可估量。
1.永生制筆A拾股: 股票、001起始號股票、票樣、三種全「AAA絕品級」收藏品。
2.永生制筆B拾股: 股票、001起始號股票、票樣、三種全「AAA絕品級」收藏品。
3.永生制筆B仟股: 股票、001起始號股票、票樣、三種全「AAA絕品級」收藏品。
4.第一鉛筆A拾股: 股票、001起始號股票、票樣、三種全「AAA絕品級」收藏品。
5.第一鉛筆B拾股: 股票、001起始號股票、票樣、三種全「AAA絕品級」收藏品。
6.第一鉛筆B佰股: 股票、001起始號股票、票樣、三種全「AAA絕品級」收藏品。
7.華聯商廈A拾股: 股票、001起始號股票、票樣、三種全「AAA絕品級」收藏品。
8.華聯商廈A佰股: 股票、001起始號股票、票樣、三種全「AAA絕品級」收藏品。
9.雙鹿電器A拾股: 股票、001起始號股票、票樣、三種全「AAA絕品級」收藏品。
10.雙鹿電器A仟股: 股票、001起始號股票、票樣、三種全「AAA絕品級」收藏品。
11.上海電器A拾股: 股票、001起始號股票、票樣、三種全「AAA絕品級」收藏品。
12.上海電器A仟股: 股票、001起始號股票、票樣、三種全「AAA絕品級」收藏品。
13.氯鹼化工A拾股: 股票、001起始號股票、票樣、三種全「AAA絕品級」收藏品。
14.氯鹼化工A伍佰股:股票、001起始號股票、票樣、三種全「AAA絕品級」收藏品。
15.氯鹼化工A仟股: 股票、001起始號股票、票樣、三種全「AAA絕品級」收藏品。
16.氯鹼化工B拾股: 股票、001起始號股票、票樣、三種全「AAA絕品級」收藏品。
17.氯鹼化工B伍佰股:股票、001起始號股票、票樣、三種全「AAA絕品級」收藏品。
18.氯鹼化工B仟股: 股票、001起始號股票、票樣、三種全「AAA絕品級」收藏品。
19.海南航空: 股票、 001起始號股票、二種「AA絕品級」收藏品。
20.海南海葯: 股票、 001起始號股票、二種「AA絕品級」收藏品。
21.海盛船務: 股票、 001起始號股票、二種「AA絕品級」收藏品。
22.海口農工貿: 股票、 001起始號股票、二種「AA絕品級」收藏品。 館名館藏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市公司原始實物股票遺產與文物「極品級」鎮館之寶目錄因中國上市公司股票遺產與文物股票「AAA絕品級」收藏品全世界只能有一家博物館或一位收藏家獨家收藏。所以中國上市公司原始實物股票「極品級」收藏品己成國家與地方官辦或私辦博物館以及一些富豪級大收藏家競相爭集的中國上市公司股票原始實物藏品。但目前還沒有一家博物館與收藏家收藏的中國上市公司股票「極品級」收藏品的品種與規模能達到或超過館名的。
1. 興業房產A拾股: 股票、 票樣股票、 二種 「極品級」收藏品。
2. 興業房產A仟股: 股票、 票樣股票、 二種 「極品級」收藏品。
3. 二紡機A拾股: 股票、 票樣股票、 二種 「極品級」收藏品。
4. 異型鋼管A拾股: 股票、 票樣股票、 二種 「極品級」收藏品。
5. 豐華圓珠A拾股: 股票、 票樣股票、 二種 「極品級」收藏品。
6. 嘉寶實業A拾股: 股票、 票樣股票、 二種 「極品級」收藏品。
7. 嘉寶實業A壹股: 股票、 票樣股票、 二種 「極品級」收藏品。
8. 浦東強生A壹股: 股票、 票樣股票、 二種 「極品級」收藏品。
9. 浦東強生A拾股: 股票、 票樣股票、 二種 「極品級」收藏品。
10.復華實業A拾股: 股票、 票樣股票、 二種 「極品級」收藏品。
11.浦東大眾A壹股: 股票、 票樣股票、 二種 「極品級」收藏品。
12.浦東大眾A拾股: 股票、 票樣股票、 二種 「極品級」收藏品。
13.浦東大眾A仟股: 股票、 票樣股票、 二種 「極品級」收藏品。
14.眾城實業A壹股: 股票、 票樣股票、 二種 「極品級」收藏品。
15.眾城實業A拾股: 股票、 票樣股票、 二種 「極品級」收藏品。
16.眾城實業A仟股: 股票、 票樣股票、 二種 「極品級」收藏品。
17.金杯汽車A壹股: 股票、 票樣股票、 二種 「極品級」收藏品。
18.金杯汽車A伍股: 股票、 票樣股票、 二種 「極品級」收藏品。
19.金杯汽車A拾股: 股票、 票樣股票、 二種 「極品級」收藏品。
20.金杯汽車A佰股: 股票、 票樣股票、 二種 「極品級」收藏品。
21.陝西百貨A佰股: 股票、 票樣股票、 二種 「極品級」收藏品。
22.天津立達: 股票、 票樣股票、 二種 「極品級」收藏品。
23.天津百貨: 股票、 票樣股票、 二種 「極品級」收藏品。
24.天津油漆: 股票、 票樣股票、 二種 「極品級」收藏品。 館名館藏中國上市公司原始實物股票遺產與文物:因故未印正式股票--唯獨存世「送樣或試樣股票票樣」珍品級鎮館之寶目錄
1. 陸家嘴A壹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2. 陸家嘴A拾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3. 陸家嘴A佰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4. 陸家嘴A仟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5. 輪胎橡膠A拾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6. 輪胎橡膠A百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7. 輪胎橡膠B拾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8. 輪胎橡膠B百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9. 輪胎橡膠B仟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10. 水仙電器A拾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11. 水仙電器A百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12. 水仙電器A仟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13. 水仙電器A萬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14.海鳥電子A拾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15.海鳥電子A仟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16.國嘉實業A拾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17.國嘉實業A仟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18.冰箱壓縮A壹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19.冰箱壓縮A拾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20. 真空電子B壹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21. 真空電子B拾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22. 真空電子B百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23. 真空電子B仟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24.大眾出租A拾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25. 貴州電力A伍佰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26. 福建三農A伍佰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27.湖北車橋A股: 票樣股票。 珍品級收藏品
『玖』 股市的漲落由哪些因素決定的為什麼能決定
第二章 影響股市及股價的基本因素
第一節 經濟周期對股市的影響
股市是反映國民經濟狀況的一個窗口,股市的興衰反過來也影響著國民經濟發展的好壞與快慢。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國民經濟的發展決定著股市的發展,而不是相反。因此,國民經濟發展的狀況、對國民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一些因素都將對股市及股市中存在著的各種股票發生顯著作用。對這些作用,股票投資者和分析者必須做到瞭然於胸,不然,他們就沒法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因此,分析宏觀經濟面對股市的影響,其意義十分重大。
在影響股價變動的市場因素中,宏觀經濟周期的變動,或稱景氣的變動,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對企業營運及股價的影響極大,是股市的大行情。因此經濟周期與股價的關聯性是投資者不能忽視的。
經濟周期包括衰退、危機、復甦和繁榮四個階段,一般說來,在經濟衰退時期,股票價格會逐漸下跌;到危機時期,股價跌至最低點;而經濟復甦開始時,股價又會逐步上升;到繁榮時,股價則上漲至最高點。這種變動的具體原因是,當經濟開始衰退之後,企業的產品滯銷,利潤相應減少,促使企業減少產量,從而導致股息、紅利也隨之不斷減少,持股的股東因股票收益不佳而紛紛拋售,使股票價格下跌。當經濟衰退已經達到經濟危機時,整個經濟生活處於癱瘓狀況,大量的企業倒閉,股票持有者由於對形勢持悲觀態度而紛紛賣出手中的股票,從而使整個股市價格大跌,市場處於蕭條和混亂之中。經濟周期經過最低谷之後又出現緩慢復甦的勢頭,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商品開始有一定的銷售量,企業又能開始給股東分發一些股息紅利,股東慢慢覺得持股有利可圖,於是紛紛購買,使股價緩緩回升;當經濟由復甦達到繁榮階段時,企業的商品生產能力與產量大增,商品銷售狀況良好,企業開始大量盈利,股息、紅利相應增多,股票價格上漲至最高點。
應當看到,經濟周期影響股價變動,但兩者的變動周期又不是完全同步的。通常的情況是,不管在經濟周期的哪一階段,股價變動總是比實際的經濟周期變動要領先一步。即在衰退以前,股價已開始下跌,而在復甦之前,股價已經回升;經濟周期未步入高峰階段時,股價已經見頂;經濟仍處於衰退期間,股市已開始從谷底回升。這是因為股市股價的漲落包含著投資者對經濟走勢變動的預期和投資者的心理反應等因素。
下面是美國戰後幾個經濟高峰(低潮)與股價高峰(低潮)的時差表,此表可以進一步證明兩者是不完全同步的。
戰後美國股市循環與經濟循環的時差
股市高峰與經濟高峰的時差 股市低谷與經濟低谷的時差
1948.06 1948.07 1 1949.06 1949.10 4
1953.01 1953.02 2 1953.09 1954.08 11
1956.07 1957.02 6 1957.12 1958.05 5
1959.07 1968.02 6 1960.10 1961.02 4
1968.10 1969.03 3 1970.06 1970.11 5
1973.01 1973.03 2 1974.10 1975.03 6
1979.10 1980.01 3 1980.03 1980.07 4
1981.02 1981.07 5 1982.08 1982.11 3
平均時差為3.5個月 平均時差為5.25個月
根據經濟循環周期來進行股票投資的策略選擇是:衰退期的投資策略以保本為主,投資者在此階段多採取持有現金(儲蓄存款)和短期存款證券等形式,避免衰退期的投資損失,以待經濟復甦時再適時進入股市;而在經濟繁榮期,大部分產業及公司經營狀況改善和盈利增加時,即使是不懂股市分析而盲目跟進的散戶,往往也能從股票投資中賺錢。
當然還在有例外現象不時發生,例如,一般情況是企業收益有希望增加或由於企業擴大規模而希望增資的景氣的時期,資金會大量流入股市。但卻出現有蕭條時期資金不是從股市流走,而是流進股市,尤其在此期間,政府為了促進景氣而擴大財政支付,公司則因為設備過剩,不會進行新的投資,因而擁有大量的閑置貨幣資本,一旦這些資本流入股市,則股市的買賣和價格上升就與企業收益無關,而是帶有一定的投機性。此外,投資股票除了要洞悉整個大市場趨勢外,還要了解不同種類的股票在不同市況中的表現,有的股票在上漲趨勢初期有優異的表現,如能源、(機械、電子)設備等類的股票;有的卻能在下跌趨勢的末期發揮較強的抗跌能力,如公用事業股、消費彈性較小的日用消費品部門的股票。總之,投資者還應該考慮各類股票本身的特性,以便在不同的市況下作出具體選擇。
--------------------------------------------------------------------------------
第二節 通貨膨脹對股市的雙重作用
通貨膨脹是影響股票市場以及股票價格的一個重要宏觀經濟因素。這一因素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比較復雜。它既有刺激股票市場的作用,又有壓抑股票市場的作用。通貨膨脹主要是由於過多地增加貨幣供應量造成的。貨幣供應量與股票價格一般是呈正比關系,即貨幣供應量增大使股票價格上升,反之,貨幣供應量縮小則使股票價格下降,但在特殊情況又有相反的作用。
貨幣供給量對股票價格的正比關系,有三種表現:
1.貨幣供給量增加,一方面可以促進生產,扶持物價水平,阻止商品利潤的下降;另一方面使得對股票的需求增加,促進股票市場的繁榮。
2.貨幣供給量增加引起社會商品的價格上漲,股份公司的銷售收入及利潤相應增加,從而使得以貨幣形式表現的股利(即股票的名義收益)會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使股票需求增加,從而股票價格也相應上漲。
3.貨幣供給量的持續增加引起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帶來的往往是虛假的市場繁榮,造成一種企業利潤普遍上升的假象,保值意識使人們傾向於將貨幣投向貴重金屬、不動產和短期債券上,股票需求量也會增加,從而使股票價格也相應增加。
由此可見,貨幣供應量的增減是影響股價升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當貨幣供應量增加時,多餘部分的社會購買力就會投入到股市,從而把股價抬高;反之,如果貨幣供應量少,社會購買力降低,投資就會減少,股市陷入低迷狀態,因而股價也必定會受到影響。而另一方面,當通貨膨脹到一定程度,通貨膨脹率甚至超過了兩位數時,將會推動利率上升,資金從股市中外流,從而使股價下跌。
總之,當通貨膨脹對股票市場的刺激作用大時,股票市場的趨勢與通貨膨脹的趨勢一致;而其壓抑作用大時,股票市場的趨勢與通貨膨脹的趨勢相反。
--------------------------------------------------------------------------------
第三節 物價變動對股市的影響
普通商品價格變動對股票市場有重要影響。一般情況下,物價上漲,股價上漲;物價下跌,股價也下跌。商品價格對股票市場價格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商品價格出現緩慢上漲,且幅度不是很大,但物價上漲率大於借貸利率的上漲率時,公司庫存商品的價值上升,由於產品價格上漲的幅度高於借貸成本的上漲幅度。於是公司利潤上升,股票價格也會因此而上升。
2.商品價格上漲幅度過大,股價沒有相應上升,反而會下降。這時因為,物價上漲引起公司生產成本上升,而上升的成本又無法通過商品銷售而完全轉嫁出去,從而使公司的利潤降低,股價也隨之降低。
3.物價上漲,商品市場的交易呈現繁榮興旺時,有時是股票正陷於低沉的時候,人們熱衷於及時消費,使股價下跌;當商品市場上漲回跌時,反而成了投資股票的最好時機,從而引起股價上漲。
4.物價持續上漲,引起股票投資者的保障意識的作用增加,因此使投資者從股市中抽出來,轉投向動產或不動產,如房地產、貴重金屬等保值性強的物品上,帶來股票需求量降低,因而使股價下跌。
第四節 政治因素對股市的影響
這里所說的政治因素,包括:
1.戰爭:戰爭對股票市場及股票價格的影響,有長期性的,亦有短期性的;有好的方面,亦有壞的方面;有廣泛范圍的,也有單一項目的,這要視戰爭性質而定。
戰爭促使軍需工業興起,凡與軍需工業相關的公司股票當然要上漲。戰爭中斷了某一地區之海空或陸運,提高了原料或成品輸送之運費,因而商品漲價,影響購買力,公司業績萎縮,與此相關的公司股票必然會跌價。其他由於戰爭所引起的許多狀況都是足以使證券市場產生波動,投資人需要冷靜的分析。
2.政權:政權的轉移,領袖的更替,政府的作為,及社會的安定性等,均會對股價波動產生影響。
3.國際政治形勢:國際政治形勢的改變,已愈來愈對股價產生敏感反應,隨著交通運輸的日益便利,通訊手段、方法的日益完善,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世界從獨立單元轉變成相互影響的整體,因此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治、經濟、財政等結構將緊隨著國際形勢改變,股票市場也隨之變動。
4.法律制度:如果一個國家(金融方面的)法律制度健全,使投資行為得到管理與規范,並使投資者的正當權益得到保護,會提高投資者投資的信心從而促進股票市場的健康發展。如果法律法規不完善,投資者權益受法律保護的程度低,則不利於股票市場的健康發展與繁榮。
第五節 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1.貨幣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貨幣政策是政府調控宏觀經濟的基本手段之一。由於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與貨幣供給總量與貨幣需求總量的平衡相輔相成。因而宏觀經濟調控之重點必然立足於貨幣供給量。貨幣政策主要針對貨幣供給量的調節和控制展開,進而實現諸如穩定貨幣、增加就業、平衡國際收支、發展經濟等宏觀經濟目標。
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與股票價格的影響非常大。寬松的貨幣政策會擴大社會上貨幣供給總量,對經濟發展和證券市場交易有著積極影響。但是貨幣供應太多又會引起通貨膨脹,使企業發展受到影響,使實際投資收益率下降。緊縮的貨幣政策則相反,它會減少社會上貨幣供給總量,不利於經濟發展,不利於證券市場的活躍和發展。另外,貨幣政策對人們的心理影響也非常大,這種影響對股市的漲跌又將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2.財政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財政政策是除貨幣以外政府調控宏觀經濟的另一種基本手段。它對股市的影響也相當大。下面從稅收、國債二個方面進行論述。
(1)稅收
稅收是國家為維持其存在、實現其職能而憑借其政治權力,按照法律預先規定的標准,強制地、無償地、固定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手段,也是國家參予國民收入分配的一種方式。國家財政通過稅收總量和結構的變化,可以調節證券投資和實際投資規模,抑制社會投資總需求膨脹或者補償有效投資需求的不足。
運用稅收杠桿可對證券投資者進行調節。對證券投資者之投資所得規定不同的稅種和稅率將直接影響著投資者的稅後實際收入水平,從而起到鼓勵、支持或抑制的作用。一般來說,企業從事證券投資所得收益的稅率應高於個人證券投資收益的稅率,這樣可以促使企業進行實際投資即生產性投資。稅收對股票種類選擇也有影響。不同的股票有不同的客戶,納稅級別高的投資者願意持有較多的收益率低的股票,而納稅級別低和免稅的投資者則願意持有較多的收益率高的股票。
一般來講,稅徵得越多,企業用於發展生產和發放股利的盈餘資金越少,投資者用於購買股票的資金也越少,因而高稅率會對股票投資產生消極影響,投資者的投資積極性也會下降。他們常會這么想,「與其掙的錢讓國家拿走,還不如不掙」。相反,低稅率或適當的減免稅則可以擴大企業和個人的投資和消費水平,從而刺激生產發展和經濟增長。
(2)國債
國債是區別於銀行信用的一種財政信用調節工具。國債對股票市場也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首先,國債本身是構成證券市場上金融資產總量的一個重要部分。由於國債的信用程度高、風險水平低,如果國債的發行量較大,會使證券市場風險和收益的一般水平降低。其次,國債利率的升降變動,嚴重影響著其他證券的發行和價格。當國債利率水平提高時,投資者就會把資金投入到既安全收益又高的國債上。因此,國債和股票是竟爭性金融資產,當證券市場資金一定或增長有限時,過多的國債勢必會影響到股票的發行和交易量,導致股票價格的下跌。
--------------------------------------------------------------------------------
第六節 利率變動對股市的影響
對股票市場及股票價格產生影響的種種因素中最敏銳者莫過於金融因素。在金融因素中,利率水準的變動對股市行情的影響又最為直接和迅速。一般來說,利率下降時,股票的價格就上漲;利率上升時,股票的價格就會下跌。因此,利率的高低以及利率同股票市場的關系,也成為股票投資者據以買進和賣出股票的重要依據。
為什麼利率的升降與股價的變化呈上述反向運動的關系呢?主要有三個原因:
1.利率的上升,不僅會增加公司的借款成本,而且還會使公司難以獲得必需的資金,這樣,公司就不得不削減生產規模,而生產規模的縮小又勢必會減少公司的未來利潤。因此,股票價格就會下降。反之,股票價格就會上漲。
2.利率上升時,投資者據以評估股票價值所在的折現率也會上升,股票價值因此會下降,從而,也會使股票價格相應下降;反之,利率下降時,股票價格就會上升。
3.利率上升時,一部分資金從投向股市轉向到銀行儲蓄和購買債券,從而會減少市場上的股票需求,使股票價格出現下跌。反之,利率下降時,儲蓄的獲利能力降低,一部分資金就可能回到股市中來,從而擴大對股票的需求,使股票價格上漲。
上述利率與股價運動呈反向變化是一般情況,我們也不能將此絕對化。在股市發展的歷史上,也有一些相對特殊的情形。當形勢看好時,股票行情暴漲的時候,利率的調整對股價的控製作用就不會很大。同樣,當股市處於暴跌的時候,即使出現利率下降的調整政策,也可能會使股價回升乏力。美國在1978年就曾出現過利率和股票價格同時上升的情形。當時出現這種異常現象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許多金融機構對美國政府當時維持美元在世界上的地位和控制通貨膨脹的能力沒有信心;二是當時股票價格已經下降到極低點,遠遠偏離了股票的實際價格,從而時大量的外國資金流向了美國股市,引起了股票價格上漲。在香港,1981年也曾出現過同樣的情形。當然,這種利率和股票價格同時上升和同時回落的現象至今為止也還是比較少見的。
既然利率與股價運動呈反向變化是一種一般情形,那麼投資者就應該密切關注利率的升降,並對利率的走向進行必要的預測,以便在利率變動之前,搶先一步就對股票買賣進行決策。
對利率的升降走向進行預測,在我國應側重注意以下幾個因素的變化情況:
1.貸款利率的變化情況。由於貸款的資金是由銀行存款來供應的,因此,根據貸款利率的下調可以推測出存款利率必將出現下降。
2.市場的景氣動向。如果市場過旺,物價上漲,國家就有可能採取措施來提高利率水準,以吸引居民存款的方式來減輕市場壓力。相反的,如果市場疲軟,國家就有可能以降低利率水準的方法來推動市場。
3.資金市場的銀根松緊狀況和國際金融市場的利率水準。國際金融市場的利率水準往往也能影響到國內利率水準的升降和股市行情的漲跌。在一個開放的市場體系中是沒有國界的,如果海外利率水準低,一方面對國內的利率水準產生影響,另一方面,也會引致海外資金進入國內股市,拉動股票價格上揚。反之,如果海外的利率水準上升,則會發生與上述相反的情形。
--------------------------------------------------------------------------------
第七節 匯率變動對股市的影響
外匯行情與股票價格有著密切的聯系。一般來說,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是實行升值的基本的方針,股價就會上漲,一旦其貨幣貶值,股價隨之下跌。所以外匯的行情會帶給股市很大影響。
在1987年10月全球股價暴跌風潮來臨之前,美國突然公布預算赤字和外貿赤字,並聲稱要繼續調整美元匯率,從而導致了人們普遍對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前景產生了恐慌心理。匯同其他原因,導致了這場股價暴跌風潮的形成。
在當代國際貿易迅速發展的潮流中,匯率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任何一國的經濟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匯率變動的影響。隨著我國的對外開放不斷深入,以及世界貿易的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國股市受匯率的影響也會越來越顯著。
第八節 上市公司所屬行業對股價的影響
「行業」一詞眾所周知且在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但是很難也從沒有人給它下過一個確切的定義。這里只介紹行業的一般定義:行業是指作為現代社會中基本經濟單位的企業,由於其勞動對象或生產活動方式的不同,生產的產品或所提供的勞務的性質、特點和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不同而形成的產業類別。這就是說,行業是由一群企業組成的,這些企業由於其產品或勞務的高度可相互替代性而彼此緊密聯合在一起,並且由於產品替代性的差異而與其它的企業群體相區別。
分析上市公司所屬的行業與股票價格變化關系的意義非常重大。
首先,它是國民經濟形勢分析的具體化。我們在分析國民經濟形勢時,根據國民生產總值等指標可以知道或預測某個時期整個國民經濟的狀況。但是整個經濟的狀況與構成經濟總體與各個行業的狀況並非完全吻合。當整個經濟形勢好時,只能說明大部分行業的形勢較好,而不是每個行業都好;反之,經濟整體形勢惡化,則可能是大多數行業面臨困境,而可能某些行業的發展仍然較好。分析國民經濟形勢也不能知道某個行業的興衰發展情況,不能反映產業結構的調整。例如,一個世紀前,美國的鐵路處於鼎盛時期,鐵路股票炙手可熱。但是在今天,約有一半以上的美國人沒有坐過火車,鐵路股票已不能再引起人們的興趣。相反,過去被人們冷落的高新技術產業如計算機、移動式電話等行業的股票現在已是門庭若市。這些說明,只有進行行業分析,我們才能更加明確地知道某個行業的發展狀況,以及它所處的行業生命周期的位置,並據此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如果只進行國民經濟形勢分析,那麼我們頂多隻能了解某個行業的籠統的、模糊的輪廊。
其次,進行行業分析可以為更好地進行企業分析奠定基礎。前面已經說過,行業是由許多同類企業構成的群體。如果我們只進行企業分析,則雖然我們可以知道某個企業的經營和財務狀況,但不能知道其他同類企業的狀況,無法通過橫向比較知道目前企業在同行業中的位置。而這在充滿著高度競爭的現代經濟中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行業所處生命周期的位置制約著或決定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汽車誕生以前,歐美的馬車製造業曾經是何等的輝煌,然而時至今日,連汽車業都已進入生命周期中的穩定期了。這說明,如果某個行業已處於衰退期,則屬於這個行業中的企業,不管其資產多麼雄厚,經營管理能力多麼強,都不能擺脫其陰暗的前景。現在還有誰願意去大規模投資於馬車生產呢?投資者在考慮新投資時,不能投資到那些快要沒落和淘汰的「夕陽」行業。投資者在選擇股票時,不能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而要分析和判斷企業所屬的行業是處於初創期、成長期,還是穩定期或衷退期,絕對不能購買那些屬於衰退期的行業股票。
--------------------------------------------------------------------------------
第九節 企業的資產重組與兼並
資產重組作為企業資本經營的重要內容,已成為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熱點。據統計,滬深兩地上市公司中,實施或擬實施的 購並、股權轉讓、資產置換等形式的資產重組公司佔五分之一強,並有進一步蔓延擴展之勢。有人甚至認為1998年股票市場將會 形成一個以資產重組為主要內容的高潮。
在中國資本市場深化發展的背景下,企業資產重組是企業資產(主要是存量資產)優化組合、社會資源優化配置的一種必然 選擇。黨的十五大提出「以資本為紐帶,通過市場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和跨國經營的大企業集團」的戰 略部署,為大 規模的資產重組指明了方向。在一個擁有健全市場機制、完備法律體系、良好社會保障環境的社會經濟中,企業進行 資產重組可以壯大自身實力,實現社會資源優化配置,提高經濟運行效率。(1)與企業自身積累相比,企業購並能夠在短期內迅速 實現生產集中和經營規模 化;(2)有利於減少同一產品的行業內過度競爭,提高產業組織效率;(3)與新建一個企業相比,企 業購並可以減少資本支出;(4)有利於調整產品結構,加強優勢淘汰劣勢產品,加強支柱產業形成,促進產品結構的調整(5)可 以實現企業資本結構的優化,在國家產業政策指導下,可以實現國有資產的戰略性重組,使國有資本的行業分布更為合理。
當前,從上海的廣電重組、粵海集團入主新亞快餐,到中遠集團控股眾城實業和上實集團買殼聯合實業的大手筆,再到山東 環宇與蘭陵酒廠以及神馬實業的資產置換等重組案例層出不窮。歸納起來有以下四種類型:
1、大型非上市公司入駐小型上市公司。實質上這是一種「借殼上市」或「買殼上市」。在目前條件下,由於受上市額度 和上市節奏的限制,上市公司作為一個「殼資源」是非常稀缺的。這一類的買方大多實力雄厚,如中遠(上海)置業、天津泰達、 深圳粵海,而被控方則業績較差,最高每股收益不到0.1元,而且股本較小,流通股不超過5000萬股,股權結構較分散或國 家股、法人股的股東占絕對地位。
2、上市公司內部資產重組或資產置換。一些上市公司業績不佳,但又不願出讓股權交出控股權,為了利用「殼」的融資 功能,只好藉此法以提高業績,以達到國家規定的增資配股的條件。採用此法的公司一般規模較大,資產質量參差不齊,有些還靠 一個更大的母公司。因此,通過資產剝離和資產置換,將一些不良資產剝離出去,並注入一些成長性很強的優質資產來提高上市公 司的業績。這類公司較多,如黃河科技、川鹽化等。
3、上市公司兼並收購非上市公司。由於上市公司多數是我國各行各業中的排頭兵,因此,它的實力和國家扶強扶優的政 策使得多數的上市公司可以採用此法壯大自身實力。
上述三種類型的資產重組,與成熟市場經濟國家的企業重組相比較,表現出很強的局限性和不足。(1)政府在企業重組中的作用 帶有明顯的計劃經濟痕跡。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從一開始股權結構設置就不合理,國有股、法人股比重很大且不能流通,因此,「只要國 有資產不流失到個人口袋」都可以進行資產重組;相當一部分企業重組或多或少都與政府的干預相關,政府以替大多數嚴重虧損企業尋出 路為前提,而企業自身缺乏競爭力和重組動力;(2)資產重組仍然有搞「圈錢運動」的嫌疑。部分上市公司或母公司進行重組僅僅是為 了達到配股的最低標准,短期行為較嚴重,真正以轉換經營機制、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為目的資產重組較少。這樣的資產重組可能會成為炒 作的題材,但整個社會的實際生產並沒有增加,股市持久發展就缺乏堅實的基礎;(3)資本市場法制建設嚴重滯後。除1989年國家 頒布的《企業兼並的暫行辦法》和現有的《公司法》,缺乏對當前資本經營的指導性法規,一些現有的法規相互磨擦現象,給資產重組的 非規范運作大開綠燈。
總之,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的買方市場已正式形成,國有企業只有徹底實現從生產管理型向資本經營的質變,真正自主 地、規范地參與資本市場的運作,實現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的資本經營、資產重組,才能實現全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
從國際經驗看,並購能使企業實現超常規發展,但也容易出現再度分化,企業價值受損、債務負擔加重甚至破產的風險。企業在 兼並熱潮中必須保持冷靜,不要只圖眼前利益,必須站在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性高度及企業戰略性發展的高度來看待這一問題,加強科 學管理,扎實工作,不斷提高企業兼並重組水平。為此我們應警惕時下「為重組而重組」的傾向,應站在國民經濟和企業自身戰略性發 展的高度看待兼並重組,提高運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