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得新股票歷史
㈠ 康得新ST原因
康得新被鎮耐ST的原因是因為存貸雙高,公司的賬面上有許多錢,但仍然發行債券運行融資絕陪。融資獲並旅蠢得錢根本就沒有用於公司業務的發展,而被大股東佔用。這樣一來,康得新一直深陷債務危機,最終被證交所實施風險警告,股票簡稱更名為ST康得新。
㈡ 康得新股票怎麼一直下跌
你好,前一陣急速拉漲,累積漲幅較大,積累了較多獲利盤,
股價上存在一定的泡沫,因此這個位置無論是主力套現出逃還是謀劃下一輪拉漲,
都要有個大幅度的回撤,更何況大盤環境一直不好。
㈢ 康得新股票宣布終止上市,那之前持股的股民們該怎麼辦
關於這個問題,我可以簡單粗暴的回答各位,之前持股的股民只能自求多福了,因為投資有風險是每個投資者必須上的必修課,如果連這點意識都沒有,那麼就別投資。在我以往的經驗來看,股市宣布終止上市必然存有不可控的內幕,這種內幕無非就是公司內部為了利益問題所產生,因為一個好的生產線尚未完全設置好,所以出現這種問題也是理所當然的,康得新股票距離上市依然還有幾年的時間,如果公司內部人員出現挪用公款那麼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在不久前就聽說過康得新股票的內部管理混亂,基於公司當前內部控制不力,以及控股股東挪用借款的風險,這些持股的股民,他們的借款應該也會被重新封閉或凍結,一個公司的財務決定了這個公司是否有實力,當然了,老闆跟股東如果沒有大格局,那麼他們的公司發展自然也不會長遠,因為大股東正在佔用公司的資金池。
㈣ 康得新為什麼st
康得新2019年1月22日披露,公司因主要銀行賬號被凍結,公司股票觸發其他風險警示情形,自1月23日開市起,公司股票交易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簡稱由「康得新」變更為「ST康得新」。
根據康得新公告,公司存在22個銀行賬戶被凍結的情況,其中5個屬於主要賬號。目前,公司未收到司法機關對應的函件,暫未獲取相關細節。公司不排除後續公司其他賬號或資產被凍結的情況發生。
康得新ST的主要問題是「存貸雙高」。存貸雙高的企業,在暴雷之前,都會振振有詞的說自己這樣的資產結構是合理的。比如康得新,在回復函中聲稱:公司賬面貨幣資金185億元主要由日常運營資金、光學膜二期募集資金、保證金及計劃還貸資金、以及並購儲備資金四部分構成。結合公司業務發展情況測算營運資金需求,公司貨幣資金水平與資金需求匹配。
事實上康得新公司的資金壓根沒有拿去進行業務發展,而是被大股東佔用了。之所以不斷的融資發債,正是為了填補深不可測的大股東這個深坑。
㈤ 康得新「財務造假」案詳情曝光,或被強制退市,董事長被捕
成為A股怪談的康得新122億存款不翼而飛案,終獲官方確認。康得新在9月28日晚發布公告稱,已收到證監會下達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及《市場禁入決定書》,公司可能被強制退市。從證監會立案調查到現在,已經過去了20個月。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從2015年到2018年,康得新瞞天過海,虛增了115億利潤。但一個謊言需要無數個謊言來掩蓋,於是公司又虛增了上百億的銀行存款余額。沒想到的是,這一切被一則違約公告牽連而全盤曝光。2019年12月16日,前董事長鍾玉因涉嫌犯罪被捕。
違約牽出百億大案
出事前的康得新,在材料界獨樹一幟,被譽為「中國的3M」,是A股頗有名氣的大白馬股。但這只「大白馬」的成色,原來是有嚴重問題的。
2019年1月,康得新發布了一則違約公告:一筆本息10.41億融資券,公司未能償付,已構成實質違約。另有一筆當月即將到期的5億元債券,也可能無法按期兌付。
這則公告讓公眾感到莫名其妙,因為截至2018年9月30日,康得新的貨幣資金高達150億元,可售金融資產也有42億元。手握重金的康得新,為啥連10多億債券都還不了?
2019年3月,康得新董事長鍾玉、原總裁徐曙等離任,公司隨後發布的2018年年報稱,賬面貨幣資金有153億元,其中 122億元存放於北京銀行西單支行。然而,經核查,這個賬戶的余額是0。
紙包不住火,康得新財務造假案終於曝光,在股市引起軒然大波,網友調侃說,這筆錢自己長腿跑了。康得新的股民討要說法,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非標意見,公司獨董提出異議,監管部門和公安機關也迅速介入。
2019年5月12日,張家港市公安局在微博上確認,康得新實際控制人、前董事長鍾玉已經被抓。
案情披露:涉嫌「三宗罪」
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書,首次披露了康得新造假的具體情況,主要涉嫌「三宗罪」。
一是利潤虛增。康得新通過各種手段,虛增營收、成本、研發和銷售費用,導致從2015年到2018年,分別虛增利潤22. 4億、29. 4億、39.1億和24.3億,合計高達115億。
二是存款虛假。公司從2015年到2018年都在虛假記載銀行存款余額,其中2018年披露的存款余額是144億,其中包括在北京銀行西單支行的122億,結果都是假的。
三是隱瞞資金使用情況。2015年和2016年,康得新以非公開發行方式,分別募資29.8億、47.8億。公司在2018年年報中謊稱,報告期內已使用募集資金36.88億,全用於建設高分子膜材料項目和裸眼3D膜組產品項目。
在陳述申辯和聽證中,康得新及其代理人提出了4點意見,都被證監會駁回。
證監會還披露了康德新是如何虛構外銷業務的:資金從康得新匯出後,由過橋公司等中間環節,通過「對敲」和「內保外貸」的形式轉至境外,再由虛假的境外客戶或第三方代付公司,以銷售回款形式,轉回康得新。如此復雜而又精妙的手段,讓人嘆為觀止。
系統性造假,或強制退市
證監會表示,康得新案不但有管理層參與,還有經營層,甚至大量員工也參與其中,是上市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一起實施的違法行為,是系統性的財務造假案。
更惡劣的是,康得新在收到立案調查通知書後,至今沒有就財務造假問題進行整改,也沒有就賠償投資者等相關事項採取任何行動。
證監會決定,責令康得新改正,給予警告,並罰款60萬;對鍾玉給予警告,並罰款90萬。另外,對時任康得新總經理的徐曙、時任康得新財務總監的王瑜、時任康得新財務中心副總經理的張麗雄等11人給予警告和3萬到30萬不等的罰款。
證監會還決定,對鍾玉、王瑜分別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徐曙、張麗雄分別採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但證監會作出的只是行政處罰。今年9月9日,這4人已由公安部門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其中,鍾玉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以及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騙購外匯罪。
康得新表示,公司可能存在觸及深交所規定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強制退市,目前公司股票將繼續停牌。
自2019年1月23日開市起,康得新的股票交易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簡稱由「康得新」變為「ST康得新」,日漲跌幅限制為5%。另外,*ST康得從2019年7月5日開始停牌。
㈥ 康得新退市了,股民手上的股票怎麼辦
1.
退市之後,股票被放到三板市場去,每周開市一天,可以在那裡交易,但是價格就更低了。如果股民不去理睬的話,最後價格會變成零。 原持股的股敬咐民需到證券營業部去辦一個託管手續才能進行交易。每周五一次,用競價方式,漲跌5%。
2.
如果退市的股票上了三板就可以去三板市交易,每周交易三次(一、三、五),還有的是一周交易一次(每周五),根據業績決定。之前你首先要去證券營業部開立一個三板市場的股東帳戶。需要你本人帶身份證,股東帳戶卡,還有你的股票交易卡。先辦理一下三板譽稿悉股東開戶,然後辦理一慶乎下股票過戶。如果還沒有上三板你要耐心等待。
3.
三板市場又稱「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和標准意義上的「三板」不同,它沒有接納新公司股份「上
㈦ 康得新退市是不是意味著康得新倒閉了
你好,股票退市並不意味著公司倒閉,公司退市就是說明公司最近幾年經營的很差,業績也很差,所以才退市的
如果是說退市之後,這個公司經過調整改革,公司有經營的好了,那麼這個公司還是個好公司
退市之後,公司還是繼續經營的,退市並不意味著倒閉
㈧ 康得退和康得3的關系
沒有關系。
康得退公司前身為北京康得新印刷器材有限公司,是經北京市人民政府外經貿京裂虧字(2001)0655號文件批准,由北京市康得機電發展總公司、澳中技術發展肆顫神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組建。
康得3原名稱為康得新(002450)主營高分子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於2010年登陸資本市場,曾以新材料、智能顯示、碳材料為主打,推動市值一路飆升。2017年11月,康得新股價每股26元多,創歷史高位,市值超940億,逼近千億。當年,公司還洞粗入選了福布斯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榜單,系唯一入選的中國科技型新材料公司。
㈨ 康得新被強制退市的五大熱點問題,分別是什麼呢
主犯死刑或無期,從犯根據情節確定!這樣才能警示現有的經營者們:經營應守法,犯罪當從罪!我認為,這個過程中,投資者的損失應該由康得新管理層全部承擔,並負責及時全額賠償!顛覆了大家的三觀,其造假數額,比上市後所謂的凈利潤總和還多。也就是說,根本沒盈利,全是假的。康得新將被強行退市已經沒有懸念,但強行退市後留下的一堆問題,的確值得深思。
公司公告等各方面信息都顯示,公司有122億元在北京銀行,前後兩任董事長都承認,是大股東挪用,突然說119億元造假,讓人根本無法接受等等等等,裡面情節曲折,內容豐富多彩現在的任務除了加大懲罰措施和力度,首要問題是堵住市場的制度和法律方面的漏洞,完善救濟措施,給無辜的股民以經濟損失補償,重新恢復股民對市場的信心並著手解決人們對市場的整個信任危機。
㈩ 繼續康得新橫盤問題
康得新可謂近三年的大牛股,不知你買進的成本是多少,三年前剛上市買進該股的投資者如果一直持有至今,股價已經上漲了7倍。
技術分析:你所說的只是短期橫盤的走勢,本人認為應從中線的角度分析。該股13年5月見到歷史最高價以後,在25元至30元區間震盪了12周,跌破25元後又在23元至26元區間震盪了12周。如果後市不跌破23元,可繼續持有,若跌破23元建議果斷止損出局。
個人意見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