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第七次牛市哪些股票漲幅最大
A. 中國股票歷史上的牛市、熊市
中國股票歷史上的牛市、熊市有:
第一次牛市:1990.12-1992.5 95-1429點 老八股、取消漲停板
第一次熊市:1992.5-1992.11 1429-386點 價值回歸、新股認購
第二次牛市:1992.11-1993.2 386-1558點 鄧小平南巡講話
第二次熊市:1993.2-1994.8 1558-325點 經濟過熱、緊縮調控、擴容、新股發行、大力發展國債市場
第三次牛市:1994.8-1994.9 325-1052點 三大利好救市
第三次熊市:1994.9-1995.5 1052-582點 信心喪失、緊縮政策、發展國債
第四次牛市:1995.5-1995.5(三個交易日) 582-926點 證監會暫停國債期貨交易
第四次熊市:1995.5-1996.1 926-512點 限額、歷史股票上市、績優股普跌
第五次牛市:1996.1-1997.5 512-1510點 績優股價值投資
第五次熊市:1997.5-1999.5 1510-1047點 嚴重擴容、供求失衡
第六次牛市:1999.5-2001.6 1047-2245點 5.19行情、人民日報社論、二級市場配售新股、資金充裕、網路概念股爆發、
第六次熊市:2001.6-2005.5 2245-998點 國有股減持
第七次牛市:2005.5-2007.10 998-6124點 股權分置改革、人民幣升值、基金大規模發行、流動性過剩、全民炒股
第七次熊市:2007.10-2008.11 6124-1664點 通脹、基金暫停發行、次貸危機、大小非減持
第八次牛市:2008.11-2009.7 1664-3478點 四萬億投資、十大產業振興規劃
第八次熊市:2009.7-2010.7 3478-2319點 IPO重啟、緊縮的宏觀政策、歐洲債務危機
第九次牛市:2010.7-2010.11 2319-3186點 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流動性泛濫、資源股大漲、人民幣升值
第九次熊市:2010.11-2011.6 3186-2661點 緊縮調控、新股密集發行、通脹壓力、經濟增速放緩
2005年6月6日,過了持續的4年大跌,許多人提到「股票」2字就會發抖,市場從2005年6月6日998點開始,一路上漲到6124點,再次創造了世界投資歷史上的奇跡。
B. 2007年牛市裡股票按漲幅排序是
2007年一季度漲幅最大10隻股票:600837都市股份389.48% ,002019鑫富葯業298.63% ,600234 *ST天龍291.1% 。
600287江蘇舜天275.29% ,600552方興科技273.05% ,600733 S前鋒258.79% ,000034 S*ST深泰252.5%,000584舒卡股份247.37%。
600506香梨股份241.69% ,600477杭蕭鋼構229.75%,其中漲幅最高的為海通證券,漲幅高達846.90%。
股票價格指數就是用以反映整個股票市場上各種股票市場價格的總體水平及其變動情況的指標。簡稱為股票指數。
(2)歷史上第七次牛市哪些股票漲幅最大擴展閱讀:
普通股股東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餘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C. 每次牛市來了,什麼樣的股票漲的最厲害
股票市場進入牛市,其實每一輪牛市的牛股都會出現不同的板塊,每次牛市到底哪些股票漲的最好呢?下面我們根據A股市場歷史牛市數據進行分析這個問題。
根據A股歷史牛市行情的數據,真正漲幅最厲害的股票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類股:政策股
每一輪牛市受到政策支持的股票是漲幅最驚人的,一輪牛市下來漲幅高達十幾二十倍,這類股票在牛市中最厲害的。
以上三大方面的股票是每一輪牛市漲幅最大,其中漲幅最厲害的也是在這些三大股票類誕生。其實牛市中漲幅最少的就是超級大盤股,這類股票能翻一兩倍都是非常大了,上一輪牛市漲幅最小的是電力股、煤炭、水利等等板塊,一輪牛市下來還沒有翻倍。
總之永遠記住,每一輪牛市行情是不同的,只能借鑒不能復制,每一輪牛市都會有不同熱點的,一定要根據政策支持的板塊作為方向標,進行篩選真正的牛市牛股。
D. 介紹下中國股市發展中經歷了哪幾起牛市
牛市
第一次
行情特點: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一年內僅有8隻股票,人稱老八股;而當時股票交易前先手工填寫委託單,被編到號的人才有資格拿到委託單,能買到股票等於中了頭彩,因為沒人願意拋出。
這使得滬指從90年12月開始計點,一路上揚,造就了第一次牛市。92年5月21日,上證所取消漲停板,將牛市推至頂峰,當日指數狂飆到1266.49點,單日漲幅105%,這一記錄至今未破。
第二次
行情特點:1992年,中國的改革開放到了一個坎上,資本市場既有5 21的暴漲又有8 10暴動,但中國經濟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鄧小平南巡。鄧小平的南巡講話中,有關股市未來怎麼發展的問題成為一大熱點,而他講話里最重要的是「堅決地試」這四個字。
11月17日,天宸股份人民幣股票上市,滬指完成最後一跌,第二輪牛市啟動。三個月內快速上漲,301%的漲幅至今為股民津津樂道。
第三次
行情特點:1993年至1994年間,我國宏觀經濟偏熱並引發緊縮性宏觀調控,同時A股實現了一次大規模的擴容,使得大盤一蹶不振的持續探底,證券市場一片蕭條,94年7月29日大盤創下325.89的最低點。
7月30日(周六)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救市,94年8月1日滬指跳空高開,第三次牛市啟動。井噴行情隨即展開,市場在不到30個交易日的時間上漲至1052.94點。
第四次
行情特點:1993-1995年,我國為了推進與大力發展國債市場,開設了國債期貨市場,立即吸引了幾乎90%的資金,股市則持續下跌。
1995年2月,327國債期貨事件發生;5月17日,中國證監會暫停國債期貨交易,在期貨市場上呼風喚雨的資金短線大規模殺入股票市場,掀起了一次短線暴漲。第四次牛市僅3個交易日,是A股史上最短的一次牛市,股指卻從582.89漲到926.41。
第五次
行情特點:經過連續的下跌,1996年1月股市終於開始走穩,最低點已經探明512點,新股再次發行困難,管理層被迫停發了新股,而政策也開始偏暖,券商資金面開始寬裕,各路資金也開始對優質股票進行井井有條的建倉。
第五次牛市啟動,崇尚績優開始成為主流投資理念。火爆行情非同尋常,管理層連發12道金牌亦未能阻止股指上揚,直到1997年5月10日(周六)印花稅由3‰上調至5‰。
第六次
行情特點:第六次牛市俗稱5 19行情。由於管理層容許三類企業入市,到99年5月,主力的籌碼已經相當多了,市場對今後將推出的一系列利好報有很高的期望,5月19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指出中國股市會有很大發展,投資者踴躍入市。
2000年2月13日,證監會決定試行向二級市場配售新股,資金空前增加,網路概念股的強勁噴發推動滬指創下2245的歷史最高點。
第七次
行情特點:第七次牛市起點來自2005年5月股權分置改革啟動展開,開放式基金大量發行,人民幣升值預期,帶來的境內資金流動性過剩,資金全面殺入市場。
而之後伴隨著基金的瘋狂發行和市場樂觀情緒,在5 30調高印花稅都沒能改變市場的運行軌跡,一路沖高至6124點。此輪牛市曾被媒體稱為全民炒股的時代。
第八次
行情特點:伴隨著四萬億投資政策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A股市場掀起了新一輪大牛市,股價從1664點漲至3478點,在不到十個月的時間里股價大漲109%。3月3日後的逼空上漲性質能與06年和07年的超級瘋牛相媲美。即使IPO重啟這樣特大利空也未能改變牛市的前進。
直到09年7月29日第一隻大盤股上市和緊縮的宏觀政策才階段性結束了第八輪牛市。
股市中,股票的持續上漲叫做牛市,股票的持續下跌叫做熊市。
牛市就是那些市場行情普通看漲的並且能夠持續一段時間的,也稱為多頭市場。
相反,有著空頭市場之稱的熊市行情就顯得普通看淡並且還持續性下跌,
簡單定義了牛熊市後,很多人會感到好奇,當前的市場是熊市還是牛市呢?
點擊下方鏈接,立馬告訴你答案:專屬滬深兩市的投資日歷,掌握最新一手資訊
一、如何才能看出熊市還是牛市呢?
要判斷當前是熊市還是牛市,可以通過分析這兩個方面,一個是基本面,一個是技術面。
首先,我們可以從基本面判斷市場行情,基本面是從一下兩個方面作為依據的:宏觀經濟的運行態勢、上市公司的運營情況,閱讀行業研報就能知道個大概:【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其次,從技術面來觀察的話,我們可以通過量價關系、換手率、量比與委比等指標、走勢形態或K線組合等,對市場行情做一個大概的判斷。
譬如說,倘若當前是牛市,買入股票的人遠多於賣出股票的人,那麼大多數個股的k線圖的上漲幅度就非常的顯眼。反觀,如果當前是熊市 ,拋售股票的人明顯高於買入股票的人 ,那麼有很多個股的k險圖的跌勢就比較明顯。
二、怎麼判斷牛熊市的轉折點?
假使說我們趕在牛市快要結束的時候才陸續進場,這時買入股票大概率會被套牢,因此這時很有可能是股票的高點,而最容易賺錢賺得多的時機就是熊市快結束的時候進場。
於是,我們只要能弄清楚熊牛的轉折點,就可能用比較低的價格買進來,在價格比較高的時候賣出去,這個差價就會給我們帶來許多收益!多種方法都能確定牛熊轉折點,推薦使用下面這個拐點捕捉神器,一鍵獲取買賣時機:【AI輔助決策】買賣時機捕捉神器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E. 07年股市牛市中,最先暴漲的板塊有哪些
在股市中,牛市和熊市分別指的是股票的持續上升和下跌。
如果市場行情能夠持續較長時間的普通看漲趨勢,就是牛市也稱為多頭市場。
熊市又被稱作空頭市場,它的行情就呈現普通看淡以及一直下跌的趨勢。
簡單定義了牛熊市後,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現在是熊市還是牛市呢?
點擊下方鏈接,立馬告訴你答案:專屬滬深兩市的投資日歷,掌握最新一手資訊
一、怎麼做才能鑒別是熊市還是牛市呢?
要確定現在是處於熊市還是牛市,可以根據這兩大方面,分別是基本面和技術面。
首先,我們判斷市場行情可以根據基本面來,上市公司的運營狀況和宏觀經濟運行態勢是基本面的確立依據,正常來說看過行業研報就了解的差不多了:【股猜昌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其次,從技術面來觀察的話,我們除了可以通過量價關系的指標來參考,也可以參考換手率、量比與委比的走勢形態或K線組合等譽敗,來研究一下市場行情。
好比說,如果當前是牛市,買入的人遠多於賣出,那麼許多個股的k線圖就會有著很大的上漲幅度。反之,如果當前是熊市,拋售股票的人遠多於買入股票的人,那麼大部分個股的k險圖就有著很明顯的下跌趨勢。
股票牛市開始沒有哪個行業之分,只不過一般牛市啟動和結束都是以大盤權重股大幅上漲為標志,比如金融,地產,鋼鐵,有色大盤股。像之前07年股市牛市中最先暴漲的板塊,就是有色金屬,還有煤炭和券商。其次才是金融股和地產。
二、怎麼判斷牛熊市的轉穗虛扒折點?
如果在牛市快結束的時候才姍姍進場,則大概率會買在股票高點而被套牢,而熊市快結束時,則會時最佳的進場時機,很難不賺錢或者賠錢。
因而,只要能夠掌握熊牛的轉折點,就可能用比較低的價格買進來,在價格比較高的時候賣出去,買賣的差價就是我們賺到的錢!判斷牛熊轉折點的手段多種多樣,推薦使用下面這個拐點捕捉神器,一鍵獲取買賣時機:【AI輔助決策】買賣時機捕捉神器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F. 我國股票歷史上幾次牛市是什麼時段到什麼時段當時段那些股票漲幅最高
據我手頭的資料統計,滬深二市共(各)有5次超過50%跌幅的熊市(不足50%跌幅的不計算在內)。它們分別是:
上海
1:1992.05.26---1992.11.17自1429.01點跌至386.85點,跌去了1042.16點,跌幅72.92%;歷時5個月22天。
2:1993.02.16---1994.07.29自1558.95點跌至325.89點,跌去了1233.06點,跌幅79.09%;歷時17個月22天。
3:1994.09.13---1995.02.07自1052.94點跌至524.43點,跌去了528.51點,跌幅50.19%;歷時4個月25天。
4:2001.06.14---2005.06.06自2245.42點跌至998.23點,跌去了1247.19點,跌幅55.54%;歷時近4年.(這是中國股市到目前為止歷時最長的一輪熊市,可謂刻骨銘心!!!)
5:2007.10.16---2008.10.28自6124.04點跌至1664.93點,跌去了4459.11點,跌幅72.81%;歷時1年零12天。
深圳
1:1993.02.22---1993.07.03自3422.22點跌至1688.18點,跌去了1734.04點,跌幅50.67%;歷時4個月28天。
2:1993.08.17---1994.07.29自2870.97點跌至944.02點,
跌去了1926.95點,跌幅67.11%;歷時11個月12天。
3:1994.09.13---1995.04.27自2162.75點跌至1018.54點,跌去了1144.21點,跌幅52.90%;歷時7個月14天。
4:1997.05.06---1999.05.12自5799.31點跌至2659.01點,跌去了3140.53點,跌幅54.14%;歷時2年零6天。
5:2007.10.10---2008.10.28自19600.03點跌至5577.23點,跌去了14022.80點,跌幅71.54%;歷時1年零19天。
需要說明的是:2001.06.14---2005.06.06這一輪滬市歷史上最長的熊市中,同期深市的跌幅不足50%,故未計算在內。
2005.06.06----2007.10.16,滬市從998.23點漲到6124.04點,整整漲了513.49%,這是中國股市到目前為止 最為波瀾壯闊的一輪大牛市!
G. 每一輪牛市中哪些股漲幅大希望提供歷史上每次牛市漲幅最大的股票名單及漲幅
分四個階段:
87.1-93.2:(90年以前沒有交易所)這波行情漲幅最大的是以豫園商城(600655)為代表的上海老八股。漲幅就不好算,因為這些股票都是從原始股轉入股市的,據說買原始股的人如果在最高點賣,能賺上千倍
96.1-97.5:這波行情漲幅最大的是以深科技(000021)、四川長虹(600839)、發展銀行(000001)為代表的優質股票,當年這些股票業績很好,現在除了發展,其它兩是垃圾了。深科技在一年多時間里漲幅達2300%。
99.5-01.6:這波行情漲幅最大的是以上海梅林(600073)為代表的網路概念股,上海梅林是導火索,但漲幅不是最大的,最大的是綜藝股份(600770),漲幅930%。
05.6-07.11:這波行情漲幅最大是以貴州茅台(600519)為代表的藍籌股,漲幅最大的是中國船舶(600150),漲幅達到5000%(50倍)。
H. 每輪牛市中漲幅最大的一般是哪些股為什麼
小盤績優低價股。
熊市中不談漲幅。要說會漲,那隻能是概念股,如奧運股的北京旅遊,農業股的隆平高科,去年都有漲幅。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小盤股的股票太少了,雖然很多的股票前景不是那麼看好,只要有股的人拿著不賣,肯定就是比大盤藍籌股漲得好,主要就是這個原因。
I. a股暴漲牛市歷史回顧,有幾次大牛市
中國歷史上的牛市次數不是很多,但是也出現了兩次大牛市,也就是標題中所說的暴漲牛市,具體是哪兩次牛市為大牛市呢?其實就是第七次牛市和第九次牛市,它們的出現給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收益。
自1990年開設股票市場以來,中國股市歷史上歷經了多次牛市和多次熊市。但是總的來說,牛短熊長。除了本世紀2007年與2015年兩次大牛市之外,其他的牛市還包括上世紀90年代的幾次中小型牛市。
第一次大牛市: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10月16日
這次行情是最具有基本面支撐的行情,股權分置問題的解決、人民幣升值、公司業績的不斷增長、QFII等諸多利好支撐著這輪牛市,從998點開始,創出6124點的歷史最高點,整整漲了513.49%,這是中國股市到目前為止最為波瀾壯闊的一輪大牛市。
第二次大牛市:2014年7月22日至2015年6月12日
當指數跌穿2000點大關後,逐漸有抄底資金開始進入市場。之後伴隨著「一帶一路」的高調推出,加之國企改革的順利推進,以南車北車大合並為開端,大盤從2000點左右一路長到5178點,成為2007年以來第二高點,創業板個股瘋狂程度和新股得到了瘋狂炒作,安碩信息股價漲到474元。此波行情的瘋狂程度遠遠高出以往歷次行情,一直到亞投行的順利成立為終點。
J. 中國股市出現過幾次牛市熊市分別有什麼特點
中國股市20年間有八次牛市,七次熊市。
牛市
第一次
行情特點: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一年內僅有8隻股票,人稱老八股;而當時股票交易前先手工填寫委託單,被編到號的人才有資格拿到委託單,能買到股票等於中了頭彩,因為沒人願意拋出。
這使得滬指從90年12月開始計點,一路上揚,造就了第一次牛市。92年5月21日,上證所取消漲停板,將牛市推至頂峰,當日指數狂飆到1266.49點,單日漲幅105%,這一記錄至今未破。
第二次
行情特點:1992年,中國的改革開放到了一個坎上,資本市場既有5 21的暴漲又有8 10暴動,但中國經濟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鄧小平南巡。鄧小平的南巡講話中,有關股市未來怎麼發展的問題成為一大熱點,而他講話里最重要的是「堅決地試」這四個字。
11月17日,天宸股份人民幣股票上市,滬指完成最後一跌,第二輪牛市啟動。三個月內快速上漲,301%的漲幅至今為股民津津樂道。
第三次
行情特點:1993年至1994年間,我國宏觀經濟偏熱並引發緊縮性宏觀調控,同時A股實現了一次大規模的擴容,使得大盤一蹶不振的持續探底,證券市場一片蕭條,94年7月29日大盤創下325.89的最低點。
7月30日(周六)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救市,94年8月1日滬指跳空高開,第三次牛市啟動。井噴行情隨即展開,市場在不到30個交易日的時間上漲至1052.94點。
第四次
行情特點:1993-1995年,我國為了推進與大力發展國債市場,開設了國債期貨市場,立即吸引了幾乎90%的資金,股市則持續下跌。
1995年2月,327國債期貨事件發生;5月17日,中國證監會暫停國債期貨交易,在期貨市場上呼風喚雨的資金短線大規模殺入股票市場,掀起了一次短線暴漲。第四次牛市僅3個交易日,是A股史上最短的一次牛市,股指卻從582.89漲到926.41。
第五次
行情特點:經過連續的下跌,1996年1月股市終於開始走穩,最低點已經探明512點,新股再次發行困難,管理層被迫停發了新股,而政策也開始偏暖,券商資金面開始寬裕,各路資金也開始對優質股票進行井井有條的建倉。
第五次牛市啟動,崇尚績優開始成為主流投資理念。火爆行情非同尋常,管理層連發12道金牌亦未能阻止股指上揚,直到1997年5月10日(周六)印花稅由3‰上調至5‰。
第六次
行情特點:第六次牛市俗稱5 19行情。由於管理層容許三類企業入市,到99年5月,主力的籌碼已經相當多了,市場對今後將推出的一系列利好報有很高的期望,5月19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指出中國股市會有很大發展,投資者踴躍入市。
2000年2月13日,證監會決定試行向二級市場配售新股,資金空前增加,網路概念股的強勁噴發推動滬指創下2245的歷史最高點。
第七次
行情特點:第七次牛市起點來自2005年5月股權分置改革啟動展開,開放式基金大量發行,人民幣升值預期,帶來的境內資金流動性過剩,資金全面殺入市場。
而之後伴隨著基金的瘋狂發行和市場樂觀情緒,在5 30調高印花稅都沒能改變市場的運行軌跡,一路沖高至6124點。此輪牛市曾被媒體稱為全民炒股的時代。
第八次
行情特點:伴隨著四萬億投資政策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A股市場掀起了新一輪大牛市,股價從1664點漲至3478點,在不到十個月的時間里股價大漲109%。3月3日後的逼空上漲性質能與06年和07年的超級瘋牛相媲美。即使IPO重啟這樣特大利空也未能改變牛市的前進。
直到09年7月29日第一隻大盤股上市和緊縮的宏觀政策才階段性結束了第八輪牛市。
熊市:
第一次
行情特點:滬指在第一輪牛市沖上1429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認購抽簽表發行了,但發生了當時震驚全國的8 10風波,刺激滬深兩市大幅下挫。
為加強對證券市場的管理,92年10月中國證監會成立。這次熊市僅僅半年時間,股指跌幅卻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
第二次
行情特點:1992年深滬兩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A股籌資額1992年為50億,1993年為276億元,1994年為99.78億元,擴容的勢頭十分兇猛。隨著發行額度的明確,市場進入真正的低迷期,第二次熊市來臨。
1994年2月14日,政府宣布1994年新股發行額度55億元,明顯要比1993年的195億元低得多,但滬指在3月10日擊破700點,4個月後跌到全年最低325點。
第三次
行情特點:第三次熊市時,證券市場一片蕭條,在人們對股市信心喪失殆盡的時候,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救市,滬指1個半月漲幅達200%。但政策刺激是短暫的,隨後A股進入第三次熊市。
而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
第四次
行情特點:短暫的第三次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來臨。為抑制投機,1995年6月15日,管理層下達55億的95年額度,同時20家歷史遺留問題股票也被開始安排上市,滬指再下一城。
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地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
行情特點: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
行情特點:2001年上半年,滬指突破2000點,這讓當時的中國股民為之歡呼雀躍。1個千點似乎預示著一個千年,點數的攀升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國的股票市場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規模。
然而在國有股市價減持的消息沖擊下,2000點很快成為中國股票市場的險峰,從此之後,我們經歷了長達4年多的調整,指數攔腰一半最低打到2005年的998點。第六次熊市是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
第七次
行情特點:隨著市場的亢奮,監管部門不斷提示風險,07年10月16日見到6124的歷史高點後,在中國的通脹持續升溫、基金暫停發行、美國次貸危機、中國石油上市後大幅下和大小非的減持等利空影響下,引發了第七輪熊市,在下跌過程中一個個整數關口被輕易攻破。
直到1664點止跌,後迎來四萬億投資政策,才結束了第七次跌幅驚人的超級大熊市。
(10)歷史上第七次牛市哪些股票漲幅最大擴展閱讀
導致牛市和熊市的因素:
經濟因素主要包括:
①企業盈利狀況。盈利是企業紅利(股息)的來源,企業盈利多,可供分配的紅利多,該企業股票的購買者就會增加,股票價格就看漲,形成牛市;相反,企業盈利少,可供分配的紅利少,該企業股票的購買者就會減少,股票價格就看跌,形成熊市。
但是投資者在評估股價時,不是根據現在的企業收益狀況,而是根據企業將來的收益評估。同時由於影響股價的因素很多,有時企業盈利的變動對股價的影響力小於其他因素,都可能出現股價變化與企業現時盈利狀況不一致的情形。
②國民經濟狀況。在經濟復甦和繁榮時,工業生產增加,產品暢銷,企業盈利增加,投資者看好企業股票,股票價格就看漲;而在經濟衰退和危機時,產品滯銷,生產減少,企業盈利減少或者無盈利,使股票的吸引力減弱,股票價格就看跌。
③利率變動。利率下降,使企業利息負擔減輕,盈利相對增加,股票吸引力提高,股票價格就看漲。利率下降,使貸款成本降低,也刺激股票投資和投機增加,股票價格上漲;
反之,利率上升,使企業利率負擔加重,盈利相對減少,則會減少投資者購買企業股票的興趣,造成股票需求下降,價格跌落。由於貸款成本提高,還可能迫使投機者拋售股票,促使股市下跌。
④貨幣供應量變動。在信用擴張,貨幣供應量增加,甚至發生通貨膨脹時,由於流入股票市場的資金增多,對股票的需求增加,就可能引起股票上漲。而在信用緊縮,貨幣供應量減少時,由於股票市場的資金可能減少而引起股票行市下跌。